第一篇:古代名句欣赏-教学教案
【读书、求学篇】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代)董其昌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道德品行】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4.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格言联璧从政》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待人处世】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生活哲理】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2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29.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0.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31.乐极生悲,否极泰来。32.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第二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三)座号姓名成绩
1、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乐。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但愿长醉不愿醒。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主人何为言少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3、昆山玉碎凤凰叫。十二门前融冷光,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4、岁暮阴阳催短景,伐。)
5、。…五月吴郎相忆否?(周邦彦《苏幕遮》)
78、汉家烟尘在东北,男儿本自重横行,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战士军前半死生,!敌。铁衣远戍辛勤久,肠。,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相看白刃血纷纷,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6、城上高楼接大荒,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7、…,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
第三篇:《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练习
1、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6、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9、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2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文学常识练习题
1.选出正确的选项()A.《湘夫人》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天问》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B.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爱国诗人。风格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记体游记。
C.歌行体,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李凭箜篌引》《燕歌行》都是乐府诗。D.鲍照,“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此诗和《湘夫人》《拟行路难》《春江花月夜》《夜归鹿门歌》均为古体诗。
2.选出错误的选项()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是其代表作。
B.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花间词人的鼻祖,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善于描写手法,独辟蹊径,语言华丽。
D.乐府——两汉时指音乐机关;到了魏晋六朝,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涉江采芙蓉》《湘夫人》《国殇》都是乐府诗。
3.选出正确的选项()
A.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诗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旅夜书怀》《蜀相》《登岳阳楼》等律诗都表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B.李贺深受屈原、李商隐以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多以乐府诗题材驰骋想象,具有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李凭箜篌引》是其代表作。
C.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元朝古文家,唐宋派代表作家。《项脊轩志》抒写对三代女性的深情,是其代表作。
D.刘基,字伯温。通经世之学,尤精天文及兵法,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创立基业,封诚意伯,谥文成。他的书室名“苦斋”。
4.选出错误的选项()
A.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出色的田园诗人。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为孔子所作。D.高适,字达夫,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燕歌行》为高适所作。
5.选出正确的选项()A.《庄子》,又称《道德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5篇。《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
B.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赠序是亲友间以作文相赠;宴集序是古人宴集时,赋诗后公推一人作序。《伶官传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陶庵梦忆序》《兰亭集序》都是宴集序。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伶官传序》为欧阳修所作。
D.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虞美人》是其代表作。
6.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
A.位列唐宋八大家的“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本册选录苏轼的作品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方山子传》《游沙湖》和《新城道中》等四篇。
B.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C.韦庄是唐朝末年的重要词人,花间派词的代表作家,与温庭筠齐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则为韦庄所作。D.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本册选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越中览古》等四篇。
7.选出表述有误的选项()A.“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阿房宫赋》是杜牧创作的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骈散结合,和《过秦论》一样都揭示了秦朝灭亡的教训。B.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散曲中的套数,作者睢景臣。其中“般涉调”是宫调名,“哨遍”是曲牌名,“高祖还乡”是题目。C.《狱中杂记》的作者是明代的方苞,桐城派代表作家,为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D.《苏幕遮》(燎沉香)的作者是宋代的周邦彦,他精通韵律,被誉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
第四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目
录《湘夫人》(第二课时)《游沙湖》《将进酒》《项羽之死》
11《将进酒》
13《将进酒》
14《书愤》和《蜀相》
16《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19《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1《项脊轩志》
24《登岳阳楼》
27《春江花月夜》
29《江南词专题探究》
32《菩萨蛮》(其二)
33《项羽之死》
第五篇:古代名句选读
古代名句选读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2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3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6、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4、言必信,行必果
4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4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1、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5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3、业精于勤,荒于嬉
5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5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1、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6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6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6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66、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6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69、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70、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71、近水楼台先得月。
7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7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7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5、前车覆,后车戒。
7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77、朱门酒肉臭,路在冻死骨。
7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79、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80、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8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3、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84、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85、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86、德不孤,必有邻
87、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8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91、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9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94、操千曲而知音,观其剑而识器
9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7、不以一眚掩大德
98、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99、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100、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101、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10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0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0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05、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10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07、冒天下之大不韪
10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0、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11、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12、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1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1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5、民以食为天
1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17、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19、咬定青山不放松
120、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22、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12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 12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1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8、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129、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