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

时间:2019-05-15 00:5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

第一篇: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

华大博文职业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 各章节重点和难点(适用于二级、三级)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普通)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研

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 研究方法等。学习时要把握好基本概念的基本定义,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分。然后在基础心理学 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进行对照学习——社心、发心、变态、测验、咨询等。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 的学科。

研究内容如下图: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学派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

华 生

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

研究行为。

机能主义

詹姆士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3反对3主张)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参见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马斯洛

心理学家应该关系人的价值与尊严、是当代心(第三势力)

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

位。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

回;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 是躯体感觉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把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联觉:我们把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

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基本特性(内涵和例子):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第四节 记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进程

记忆种类(5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过程(3环节):

1、识记

2、保持

3、回忆(再现)和再认

第二单元 表象

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面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三个系统的差别: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 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 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

2、原型启发的作用

3、定势的作用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

2、启发式策略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区别: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 象。

言语运动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中枢):此中枢受损伤~表达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中枢):颞上回受损伤——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受损伤——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受损伤——失写症。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意识是在觉 醒状态下的觉知。

特殊的意识状态:

1、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2、梦:梦有很多特点,如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和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只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广度:7±2,即5~9个。

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是一种与注意的稳定性相 反的注意品质。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 部动力。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层次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

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

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这些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 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 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第五单元 意志

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 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注:意志是心理过程,与意志行动不同)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理解):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将个人当作一个社会实体来研究,通过考察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来解释人的心态与行为的一门科学。为什么人会对某 件事持不同看法?——态度;人为什么会侵犯别人?——侵犯;为什么人会自觉不自觉地跟从 别人,做出与别人同样的行为?——从众。从几个有限的问题中,我们就可以明确感到社会心 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除了提到的问题外,诸如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群体对人们行为 的影响,以及环境背景与人们行为关系等,也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学好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求助者问题的社会性原因很有帮助,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联系实际 生活,用意义记忆的方法来记忆。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 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很重要。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对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 和引导。(郭念锋)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 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社会化:①性;②性别;③性别角色。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角色失调:4种形式

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1、主我:是认识的主体。

2、客我:是认识的对象。

3、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

3、决定期待。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印象形成效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

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

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4、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 实际情况。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4、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对 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内控者与外控者概念

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

2.自我价值保护

3.观察位置

4.时间因素

归因原则:协变原则

特异性

共同性

一致性

归因

刺激客体

主体

情境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 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一、亲和动机: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和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

2、获得信息;

3、减轻心理压力;

4、避免窘境。

影响亲和的因素: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3、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

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三、侵犯行为:

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去个性化和侵

犯行为成正相关。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性质:

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①自然环境;②社会情境;③时间压力;④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①心境;②内疚;③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

映。

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 情绪体验。

2、嫉妒情绪的特点: ①针对性; ②持续性; ③对抗性; ④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

①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 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②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

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态度概念: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点:

1、内在性;

2、对象性;

3、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

1、认知成分 C(cognition,认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A(affection,情感):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

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B(behavior,行为倾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

行动的倾向性。

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态度的属性:

1、方向;

2、强度;

3、深度;

4、向中度;

5、外显度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二、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传递者的威信;

②传递者的立场;

③说服的意图;

④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信息差异;

②畏惧;

③信息倾向性;

④信息的提供方式

3、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

②人格因素;

③个体的心理倾向

4、情境:

①预先警告;

②分心(即注意分散);

③重复

三、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F.Heider)的平衡理论: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海德

提出了一个 P-0-X 模型说明他的观点。其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方法。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目光与面部表情

身体运动和触摸

姿势与装饰

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

2、社交距离(咨询师与求助者)

3、个人距离

4、亲密距离

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人际关系概念: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 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可能达到完全的自我暴露。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亲

和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熟悉与邻近;

2、相似性;

3、互补;

4、外貌;

5、才能;

6、人格品质

第七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

保持一致的现象。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从众行为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2.对偏离的恐惧;3.群体凝聚力

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因素(3点);2.个体人格因素(2点);3.情景的明确性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

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社会干扰: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律;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爱情的概念: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1、依恋;

2、利他;

3、亲密

哈特菲尔德等人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

印度学者古普塔等研究表明:激情和浪漫能持续5年左右。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从生命全程的角度阐述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毕生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学习发展心理学目的是让我们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 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我们了解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趋势均不 同程度地呈现适应性的特点,从而树立起关于生命全程的毕生发展观,全面了解个体发展的纵 向图景。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更好的记忆。

本章“★”标示内容皆为重点,需要全部掌握。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心理的种族发展

三、研究任务

广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

四、发展心理学简史

个体心理发展:

五、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出生-成熟-衰老

六、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狭义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单因素论;

2、二因素论;

3、相互作用论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其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心理发展阶段说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儿 童对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0~3岁)

一、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主要动作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二、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发展(研究方法的突破、视觉发展、空间知觉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延迟模仿)★

3、思维的发展/感知运动阶段(直觉行动思维)★

4、言语的发展(理论、发展)★

三、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情绪的发展

笑的发展

恐惧的发展

2、气质

3、社会性依恋

4、自我意识的发展

主体我的发展(5-15 个月)

客体我的发展(15-24 个月)

四、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第三节

幼儿期(3~6岁)

一、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二、幼儿期的认知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言语的发展:

语法结构的发展: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三、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批评、自我控制

1、自我意识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工具型、敌意型)

2、道德行为的发展:

3、性别角色社会化

4、同伴关系的发展

5、第一反抗期:三~四岁

第二反抗期:初中少年(两种特殊情况)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7~12岁)

一、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

为主导)

一般特点、学习兴趣的发展★

二、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

2、亲子关系的发展★

3、同伴关系的发展★

4、友谊的发展★

5、欺负与被欺负★

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岁~15、16岁)

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1、生理发育高峰

– 生理机能的变化

? 性的发育和成熟★

2、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二、青春期的认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三、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情绪变化的特点★

3、第二反抗期★

4、人际关系的发展★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7、18-35岁)

一、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二、青年期的认知发展★

1、智力的发展 流体智力25岁左右达到顶峰

2、思维的发展★

三、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亲密感的建立★

社会关系的变化★

职业的适应

人格的变化:青年人的人格表现得越来越成熟

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岁以上)

一、老年期心理变化观

1、老年丧失观

2、毕生发展观★

二、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感知觉、记忆、思维

三、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

退休前后、人际关系、人格的变化 ★、死亡的来临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下表仅供参考,请完成其他内容)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

学科,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 精神病学的对象。

学科简史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2、以两个命题为基础,推演的判断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

1、统计学

2、、文化人类学

3、社会学

4、精神医学

5、认知心理学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

(一)、医学标准

(二)、统计学标准

(三)、内省经验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郭念锋)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包括自知力)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认知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

本教材中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 态。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

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 ;

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健康心理:

静态——是一种心理状态

动态——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和过程。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概述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焦虑 :

临床表现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 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 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 等。

– 焦虑神经症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压力的定义:压力 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源的种类:生物性压力源

精神性压力源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压力源的测评

压力的内省体验

(一)冲突的种类:

1、双趋冲突

2、趋避冲突

3、双避冲突

4、双重趋避冲突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种类:(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2)叠加性压力(3)破坏性压力

压力的适应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有A、B、C三类:A、认知、评估作用。B、控制。C、人格。

心理测量概述

1、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单位和参照点;

2、测量的水平:根据测量的不同水平以及测量中使用的不同单位和参照点,人们把测量量表分为4种,类别、顺序、等距和等比。

3、心理测量的特征: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4、心理和教育测量的种类

5、心理和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 第二章 信度

1、信度的类型有哪几种: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信度。

2、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效度

1、效度的类型有哪几种: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2、内容效度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3、结构效度的计算方法中测验内法包括哪几种,测验间法包括哪几种;

4、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 项目分析

1、什么是难度

2、难度的一般计算方法

3、什么是区分度

4、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5、难度和效度的关系如何 第五章 常模

1、什么是常模团体、常模团体的条件包括哪些

2、什么是常模

3、常见的常模表示方法

4、什么是标准分数和百分等级数 第六章 心理测验的编制

1、心理测验编制的具体程序

2、根据对受测者的要求不同来分:提供型和选择型。提供型题目要求受测者给出正确答案,如论文题、简答题、填充题等;选择型题目要求受测者在有限的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是非题和匹配题等。

3、编制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和操作题时各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各种测验 1、16PF 包括16PF的版本,如何编制的,测哪些人格方面

2、MMPI-2 包括MMPI-2与MMPI有哪些区别;总题目有多少,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一般解释程序; 效度量表的解释程序; 效度量表的几种典型组合模式;

临床量表的解释程序:两点编码的解释方式 典型临床量表的剖析图模式;

3、SCL-90 SCL-90的筛选方法,阳性症状的指标

4、HAMD、HAMA、BPRS、BRMS 包括这几个量表中文所表示的含义; 各量表是用来评价什么心理方面的; 项目数和各有几个因子,所使用的对象,评定方式和几级计分,5、WISC-RC WISC-RC所包括的维度有哪些,备用测验包括哪些; 测验中哪些分测验有时间限制; 可信限水平如何计算; 标准差和百分等级的换算;

分量表的平衡性分析;VIQ>PIQ和PIQ>VIQ时,各有什么特点; 比较各分测验的差异:强点和弱点如何看;

重点理解: 信度、常模、效度等概念。重点掌握:SCL-90、16PF、EPQ、MMPI-

2、WISC-RC、HAMD、HAMA、SAS、SDS等量表结果的判断。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初诊接待的工作程序

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危机的处理

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咨询时的仪态

摄入性会谈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

提问方式 :开放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

半开放式提问

倾听

:控制谈话内容与方向

鉴别性

释义:征得患者同意后,把患者的话重复一下并做解释,之后提出另一问题。(最常用)—— 摄入性——治疗性

中断:在谈话中暂时休止一下

会谈法

情感的反射作用:心理咨询师有意识地激一 下患者,使他把谈话转向某类问题。

引导: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话题。引导不是——危机性——咨询性。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伸出新话题。

对谈话内容归类 结束谈话

谈话法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非评判性态度

3.对患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

4.会谈法的种类

5.怎样提问题

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凯利:

不恰当的方式

消极作用

改变问法

“为什么”

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怎样?什么?

多重选择性提问

获得的信息受限制

去掉选择部分

多重提问

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只提一个问题

修饰性反问

使会谈陷入僵局

不使用

责备性问题

产生威胁感引起防卫

严加杜绝

解释性问题

限制求助者探索

不使用

6.谈话内容的选择

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一)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二)提问中避免失误。

(三)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使用心理测验的操作步骤

(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

(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谈话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 行谈话,而后再进行测评。

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使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不得乱用心理测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操作步骤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个人成长史

目前状态

婴幼儿

童年

少年

青年

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工作动机

情绪、情感表现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考勤状态

意志行为

者近期体检报告

社会交往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的注意事项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的工作程序

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初步诊断

寻找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操作步骤

(一)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 和分析。

(三)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与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注意事项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涵盖自知力)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二)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表现。

(三)“求医行为”。

(四)“自知”程度。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操作步骤

(一)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三)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有关心理诊断

– 心理诊断的概念

? 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 心理诊断的目标

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注意事项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工作程序

(一)把握主导症状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 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三)属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者的处理

注意事项

严重心理问题诊断

工作程序

(一)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二)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三)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四)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五)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注意事项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一)临床资料的核实

(二)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三)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四)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和社会需求背景

学术背景: 人物—贡献

临床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和主要促进因素--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

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陈仲庚):(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

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心理咨询是非标准化的,心理治疗是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

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

应有的心理素质:

唯物主义观点

品格

普遍联系的观点

自我平衡能力

限制性观点[职责、时间、感情、目标]

善于容纳他人

历史-逻辑-现实统一的发展观

有强烈的责任心

中立性态度

自知之明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五大观点(分区,结构,动力,发展,适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改善认知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就可能矫正心理问题。

存在-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无条件关注

人性心理学——三种基本属性:生物-精神-社会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

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

关于心理结构:

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它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被迟误,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

“自我”介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着“现实原则”活动。“自我”通过与外界 环境的接触,经由后天学习获得发展。“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 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的功能,“自我”的这一功能是基于个体保存的本能,弗洛 伊德称他为“自我”本能,它可以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自我”可以按“现实原 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

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超我”的活动遵循 “道德原则”。从个体发育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一旦 形成之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为此,“自 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者。

关于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

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 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神经症起源于自我和性的矛盾。

关于心理发展:弗洛伊德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性欲

发展可分为如下阶段:

(1)口欲期(0-1岁左右)、(2)肛欲期(1-3岁)、(3)生殖器期/恋母期(3-6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

关于适应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形式

不同的应对。人类两种基本应对方式:变相宣泄和自我防御。

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形成的调整功能。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和桑代克(尝试-错误定律)

华生的“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

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B=f(S、P、H、T、A)。其中,B为行为,P为生物内驱 力,S为环境刺激,H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R=f(S.A)。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量,即 第三变量”

班都拉提出新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模仿学习理论”有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替代学习” 或“观察学习”

(2)“自行奖赏或批判”。

(3)行为自控

沃皮(Wolpe)将行为治疗定义为: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 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行为治疗的5个步骤

常见的行为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并非学派。

“认知” 的概念: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 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在经过仔细观察研究之后,人们发现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这一特征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形形色色 的、与认知有关的疗法。

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常见的认知疗法包括:贝克的认知疗法,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的观点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其哲学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

咨询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的观点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源于人的三种本能:

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

2、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

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 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 性偏离、扭曲和异化。

总体评述:

精神分析理论:食、色本能是人类心理动力之一真理的一个侧面。

行为主义理论:反射本能与外部世界构成已知和未知、习惯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矛盾,表 达出人的认知特性,说明了人类认知活动及其发展的依据之一真理的一个侧面。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依附本能发展出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构成“存在性焦虑”,表达出人的社会性真理的一个侧面。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和任务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心理咨询的任务,其具体内涵有六点:

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

1、感性反应

2、理性反,3、悟性反。

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七情六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必然婆婆妈妈,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所以,三者必备,但各有轻重。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心理咨询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

心理咨询的分类:

按性质:发展咨询与健康咨询

按规模: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按时程:短程咨询(1~3周),中程咨询(1~3月)和长期心理咨询(>3月)

按形式: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互联网咨询

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资料的搜集(途径、内容)

资料的分析(排序、筛选、比较、找出原因)

综合评估(对心理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防止误诊)

方案的制定(十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幼儿、儿童、少年期心理咨询 :

对3岁以前的婴幼儿来说,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莫过于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儿童心理障碍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等。

没有神经症和人格障碍。

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 他心理与个性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少年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

少年的厌学情绪在我国比较严重,小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当属首因。

青年、中年、老年人的心理咨询

青年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适应不良和超负荷的压力所造成的心理问题。

中年人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

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的孤独感。这是造成老年人 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五节

婚姻、家庭心理咨询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

爱情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这三种需求源于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即源于人性。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面对面地与求助者讨论婚姻问题时,需要果断地抛开所有无关的细节,直接锁定三个要点: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

“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求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

若能满足三种基本需要,家庭则存;若不能满足,家庭则亡或名存实亡。在心理咨询师进行家庭诊断时,是很有使用价值的。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人类性科学概述

人类性科学: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和性心理学这五类科学的相关知识组合 在一起构成的新学科。

人类的性特征:普遍性、功能多样性、选择排他性,责任性、文化-社会制约性

性道德与性态度:现代性道德的特点

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

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五位一体)

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包括性别认同、性冲动的困惑、性好奇

少年期12-15岁是首次犯性错误的高峰期

青年和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主要是婚恋和性生活方面

更年期和老年期主要是性衰老引起的问题,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有5个,主要的认知偏差。

性行为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造成性行为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三大类:

生理因素,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等:

心理因素,如对性的错误认识或不良性经验

社会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习惯的制约等等。

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见463页的表格)

对每一类性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失调、障碍、变态

几种常见的性问题:

性角色问题:性角色认同(失调——障碍——变态)

性动机的偏离:正确的性动机应该是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形成的。

性对象的偏离

性能力问题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本章主要讲授心理咨询师(三级)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咨询技能,在此部分的复习中应对每个技能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注意事项有清晰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每种技术的主要内涵和使用方法。其次,一定要明确确定咨询目标的实施方法和制定咨询方案的基本技能。

咨询流程

建立

制定

个体心理咨询

咨询关系

个体咨询方案

方案的实施

第一节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视同仁,信任对方,保护隐私,以真诚为基础

热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耐心,认真,不厌 其烦

真诚--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没有防御式伪装;

共情--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不是必须与求助者拥有同样的感情,缺乏共情容易使咨询过程出现障碍,使用共情需要注意6个方面

积极关注--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需要注意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确定咨询目标全面把握求助者有关资料,列出全部问题(七个W)。注意:年龄、性格、问题、文化特征。

判断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双方目标难以统一时,以求助者的目标为主)

说明有效目标的基本要素(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多层次统一)

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结合确定咨询目标的注意事项

1、求助者并不都能提供有效的目标

2、某些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

3、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并非不相容的,只是侧重点不同,是目标的不同阶段。

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的目标。

行为主义学派期望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作理智的觉察。

理性情绪学派的目标在于消除求助者对人生的自我失败观,帮助他们更能容忍与更能过有理性的生活。

制定咨询方案

划分咨询阶段

诊断阶段: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

咨询阶段: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

巩固阶段: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制定咨询方案、咨询的目标、双方责任权利义务、次数与时间安排、咨询方法过程原理 效果及评价手段

咨询费用及相关说明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归纳如下:

求助者

咨询师

责任

配合咨询

对求助者负责

义务

遵守规定

要作好准备工作

权利

得到保障

需要了解求助者

第三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

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

参与性技术

影响性技术

倾听

面质

开放式与封闭式询问

解释

鼓励与重复

指导

内容反应

内容表达

情感反应

情感表达

具体化

自我开放

参与性概述

影响性概述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

需要注意的重点:

情感反应和内容反应(释义)的区别

具体化使用的情景(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面质(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

内容表达与内容反应的区别

影响性概述与参与性概述的区别

识别和处理阻抗

阻抗的表现形式

程度上(沉默、寡言、赘言)

内容上(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

方式上(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关系上(不认真履行咨询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阻抗的原因

成长中的痛苦:开始新行为;结束旧行为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失调行为能填补心理需求的空白;失调行为能够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对抗咨询或咨询师: 寻求赞同; 自我标榜; 被动求助;

对抗阻抗的要点

解除戒备心理

正确诊断和分析

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力

处理沉默与调整多话

咨询师主观感觉的和由咨询师引起的沉默

求助者沉默的六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

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咨询师角色的定位,咨询内容的难易,咨询时间的多少等

求助者多话的七种类型:宣泄型、倾吐型、癔症型、表现型、表白型、掩饰型、外向型

识别和处理移情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的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

正移情和负移情

移情和依赖的区别(六点)

处理移情——宣泄与分析、转诊

简易行为矫治—阳性强化法

工作程序:

明确治疗的靶目标

监控靶行为

设计新的行为结果

实施强化

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行为疗法理论基础

经典条件反射(行为治疗):巴甫洛夫和霍尔

操作条件反射(行为矫正):斯金纳

认知行为治疗

合理情绪疗法

工作程序:

诊断阶段:找ABC,定目标,讲理论

领悟阶段:完成三种领悟,B引起C;要对C负责;改变B才能改变C。重点是B。

修通阶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合理情绪训练、家庭作业、其他

再教育阶段:巩固

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抑郁,焦虑、沮丧等情绪结果C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自我关怀、自我指导、宽容、接受不确定性、变通性、参与、敢于尝试、自我接受。

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与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阶段小结与效果巩固

小结包括咨询师的小结、求助者的小结和来自双方共同的讨论。无论是谁的小结,都应围绕着咨询目标来进行。

咨询关系的结束

结束时间应该是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后,双方都认为可以结束为宜。

咨询效果的评估

评估的维度

★ 求助者自我评估

★ 其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 周围人对其改善状况的评定

★ 咨询前后测验结果的比较

★ 咨询师的评定

相关知识

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客观研究要做的工作、心理咨询的效果起作用的机制

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案例记录整理与保管

咨询关系的匹配、必要的转介 心理测量学知识点

1、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3、测量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参照点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0°C”属于相对零点,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好的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还要有相同的价值。

4、量表:

在一个有定量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这个连续体称为量表。

根据单位的理想/不理想,量表分为四类:

命名量表: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是最粗略,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如性别(男、女)、学历、企业性质、职业、地区等。由于定类尺度只能区分事物是同类或不同类,因此它具有“=和–”的数学特性。通常计算每一类别中各元素或个体出现的“频数或频率”来进行分析。

顺序量表: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它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如:

考试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

除运算。

该尺度具有“>和<”、“=和≠”的数学特性,但不能进行加、减、乘、等距量表:也叫等距尺度或间隔尺度,不仅能将事物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还可以准确地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表现为数值。如考试成绩百分制;温度等。等距量表具有类别量表和顺序量表的数学特性外,其结果还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比率量表:它具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特性外,还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有一个绝对“零点”。如长写写帮文秘助手、重量千克、收入元等。等距量表中没有绝对“零点”。“0” 表

示一个数值,即“0”水平,而不表示“没有”或“不存在”。如“0”度表示一种温度水平,并不是没有温度。比率量表中“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

等距量表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计量尺度

类别

顺序

等距

比率

数学特性

分类(=、≠)

排序(<、>)

间距(+、-)

比值(×、÷)

5、测验包括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6、测验的客观性包括测验的刺激、对反应的量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7、测验的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

智力测验

按功能分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文字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

操作测验

客观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

投射测验

个别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

团体测验

最高作为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

典型行为测验

8、错误的测验观点包括:

√ 36

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9、三类常用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10、心理测验发展史中的三个人名、四个表现:

三个人名:高尔顿、卡特尔、比内

四个表现:心理测验主要的发展有:

操作测验的发展、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人格测验的发展

11、常模团体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样本大小要适当,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包括:简单随机、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分层比例抽样、分层非比例抽样。

常模分数:原始分数→

按一定规则转换→ 导出分数。

12、发展常模:

最早的范例是发展顺序量表——葛赛尔(4周、16周、28周„„)

智力年龄-比西量表、年级当量

计算智力年龄的关键:每个年龄6道测题,通过一道计2个月。

13、百分位常模:

百分等级、百分点、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14、标准分常模:

T分数:50为平均数10为标准差;

标准9分:5为平均数2为标准差;

标准10分:5.5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

标准20分: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15、智商的计算及其意义

比率智商:IQ=MA/CA×100

离差智商:个体在年龄组中的位置。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15。

必须指出,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 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

1960年修订的斯-比测验使用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的标准分数量表。

通常用测验值加减5(85%-90%的可信限水平)的方法判断IQ值的波动范围。

比平均数高2个标准差:98%;高一个标准差:84%。

16、常模分数表示法:转换表法、剖面图法。

17、信度定义: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18、信度的评估: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副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常用的修正公式

评分者信度

19、信度与分数解释: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可接受水平、解释个人分数、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确定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小于0.7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作出评价或预测。

在0.7与0.85之间,可用于团体比较。

大于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20、影响信度的因素:样本特征、测验长度、测验难度、时间间隔。

21、效度定义: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的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22、性质:相对性、连续性

23、效度评估的方法:

内容效度: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经验推测法

构想效度:对测验本身的分析、测验间的互相比较、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效标效度:相关法、区分法、命中率法

24、功能:预测误差、预测效标分数、预测效率指数

25、影响因素:本身因素、干扰因素、样本性质、效标性质

27、项目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有难度和区分度。

28、项目的难度

计算方法(记住四个公式中哪三个是计算公式,哪个是校正公式。)

难度水平的确定

— P值越接近0.5,区别力越高。

— 对于是非题而言,难度应该为0.75最合适,四择一题0.63时最佳。

区分度的范围介于-1到1之间。

29、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测验的对象

测验项目的分析

测验的用途

测验的目标

搜集资料

测题的编写

命题的一般原则

测题的编制要领

合成测验

预测与项目分析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

信度与效度考察

常模定制

编写指导手册

三级心理测验技能

WAIS-RC各分测验一览

P66 WISC-RC各分测验一览

P68

(一)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1、适用范围:16岁以上的被试者,个别施测。

2、分类:分农村和城市两种

3、施测步骤:

一般先言语后操作,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

算数、图片排列、木块图案、物体拼凑、数字符号、图画填充这些分测验有时间限制

测验记分: 按手册得出各项目分数

分别得出言语和操作测验原始分

按手册相应表格将原始分转化成量表分(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

言语量表分和操作量表分相加即得量表总分

按量表分查表得出智商(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

注意:总智商不是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相加或者平均出的成绩。

4、量表特点:

优点: A、分言语和操作两项

B、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

C、可以作为神经心理学的主要测量量表

缺点: A、三个独立版本衔接欠佳

B、起点偏难

C、有的分测验项目过多,而有的则偏少。

(二)联合型瑞文测验(CRT)

1、团体/个别

2、适用范围:5到75岁

3、测验步骤:

发下测验图册,主试用例题做示范,接着让被试者自己做下去。

主试在进行前五题时应巡视,对不能理解解题方式的人单独重复指导语。

团体测验如超过30人,增加主试1-2人,应不超过50人。

测验计时:40分钟。到20、30分钟时分别报时

测验记分:答对记1分,答错记0分,原始分为通过(答对)的项目总合。查百分等级常模表得出相应百分等级,查智商常模表得出IQ

该测验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

4、版本:

瑞文测验分彩色型、标准型和高级渐进方阵三套测验,彩色型和标准型合并为联合型。

中国修订版有成人、城市和农村儿童三个常模

(三)中国比内测验:

1、个别施测

2、适用范围:2到18岁被试者

3、测试步骤:

根据指导书查看起始的题号,按步骤进行,连续5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通过1题记1分。答对的分数+补加分数即为测验总分。

4、特点:

根据十足年龄和总分查到相应智商。

重点:十足年龄的计算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智商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

(四)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

1、适用范围:小学文化以上、16岁以上成人

2、测验材料:566题、简式399题

手册式、卡片式

3、时间:60-90分钟

4、答案

“是”或“否”

5、量表包括效度量表和临床量表。

临床量表

Hs疑病(+0.5K)、2 D 抑郁、3 Hy癔病、4 Pd病态人格(+0.4K)、5 Mf男子气-

女子气、6 Pa偏执、7 Pt精神衰弱(+1K)、8 Sc精神分裂症(+1K)、9 Ma轻躁狂(+0.2K)、0 Si社会内向

效度量表

?疑问、L 说谎、F 诈病、K 校正

6、转换

T分(T=50+10(X-M)/SD)

7、结果解释:

美国常模70T分,中国常模60T分。

566题,Q>30,399题Q>22,答卷无效,L原始分>10

8、评价:

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验。

中国正常人的D、Sc量表T分明显高于西方人。

9、注意事项:

测查前,应说明测查对被试者的重要意义;尽力争取合作;详细记录被试者表现。

说明:遇不能回答问题,可以空,但不能空太多,尽量回答;回答问题时不要做过多考虑,个性各有不同,回答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好与不好,完全不必顾虑。

以目前情况为准。

可分段进行MMPI,也可用录音带式或主试者读题目。

对临床量表最好用英文缩写或数字代表。

(五)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16PF)

1、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以及心理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用于人才选拔。

2、适用范围:初中文化以上、青壮年至老年人。

3、版本:

中文版:187题。

英文版:A、B:全版本,187题/C、D:缩减本,106题/E:适合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128题。

4、时间

约40分钟

5、答案

A、B、C。计分转换:标准10

6、结果解释: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

7、次元人格

8、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必须使用正规16PF问题和答卷纸,不得随意修改,对被试的指导语不得超过允许范围

测题都是关于个人的兴趣和态度。测题没有对错之分

被试必须首先做四个例题,被试必须在掌握了答题方式之后,方可正式测试

要按手册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实施

(六)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1、适用范围:7-15岁儿童版、16岁以上成人版

2、版本:(中文版)儿童81题、成人90题。

3、时间:约20分钟

4、答案:“是”或“否”

5、量表:E 内向-外向、N 神经症、P 精神质、L 掩饰性。

6、计分:转换T分

7、结果解释:

43.3-56.7为中间型;

38.5-43.3或56.7-61.5为倾向型;

38.5分以下或61.5以上为典型

8、注意事项:强迫选择、让被试者读懂指导语

(七)90项症状清单(SCL-90)

1、项目和评定标准: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每一项目均按严重程度采取5级评分制。

2、适用对象与常模:

适用于精神科或非精神科门诊的成年病人。

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3、注意事项

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检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自评者,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他听,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他。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感觉。

(八)抑郁自评量表(SDS)

1、项目和评定标准:SDS共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率。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

2、结果分析

总粗分:20个项目各项得分相加。

标准分:总粗分×1.25,划界分为53分。

3、注意事项

在开始评定前确保被试明白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让其做出独立、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如果自评者文化程度太低,不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逐项核对,不要遗漏或者重复评定。

(九)焦虑自评量表(SAS)

1、项目和评定标准:20个项目,4级评分,主要评定项目为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率。

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

2、结果分析方法:

总粗分:20个项目各项得分相加。

标准分:总粗分×1.25,划界分为50分。

(十)生活事件量表(LES)

1、适用范围: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患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主要应用于——

(1)神经症、心身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

(2)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

(3)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

(4)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记分:一过性的事件如流产、失窃要记录发生次数,长期性事件如住房拥挤、夫妻分居等不到半年记为1次,超过半年记为2次。

影响程度分为5级,从毫无影响到影响极重分别记0、1、2、3、4分,即无影响=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极重=4分。

影响持续时间分三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以上共4个等级,分别记 1、2、3、4分。

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3、注意事项:

注意调查的时间范围,只计研究所规定的时限内发生的生活事件。例如过去3月、或半年、或一年内,即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间,曾否发生下列事件。

为了保证该生活事件确在评定要求的时限内,对每项作肯定回答(即曾发生)的事件,还要让受检者说明具体的发生时间,以便核查。调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记忆不可靠影响资料的

准确性。

一般应向受检者本人进行调查,如果从知情者那里获得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知情者和受检者的关系。评定中应取询问法,如果是让受检者自行填写,亦在备注中说明。

(十一)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

2、适用范围: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

3、记分方法

4、注意事项:评定的时间范围应考虑每个条目的具体要求,一般应根据受检者本人惯用的方式和情况进行评定。

(十二)应对方式问卷

1、适用范围

(1)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

(2)年龄在14岁以上的青少年,成年和老年人;

(3)除痴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类心理障碍患者。

它可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付方式类型和应付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付行为

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付方式还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2、记分

分量表单项条目分之和

分量表因子分

分量表条目数

3、六个应付因子排出下列关系序列图:

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4、注意事项:本量表的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

四、技能考试中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WAIS-RC

区分量表分和智商。(标准20分,离差智商。平均数和标准差各是多少?)(三级、二级)各分测验施测方法及主要功能。(三级、二级)

如何求强点弱点?(2级)

高于平均分3分(及3分以上)为强点,低于平均分3分(及以上)为弱点。

韦氏儿童中实足年龄的计算。(2级,194页,不足一个月借位,借一个月计30天。)

VIQ与PIQ的差异(2级214页)MMPI

效度量表及临床量表的意义。(三级、二级)

中国常模的60分。(三级、二级)

K分校正分。(三级、二级)

两点编码及两点编码的意义;突出编码及非突出编码。(二级225)

效度量表的几种典型组合模式。(二级222)

典型临床量表剖面图。(二级226)

SCL-90

0-4级评分与1-5级评分(三级、二级)

(在“0-4”级评分中,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

阳性项目即为“有症状”的项目。(三级、二级)

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三级、二级)

阳性项目数+阴性项目数=90(三级、二级)

阳性项目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总分)/ 阳性项目数(三级、二级)

筛选阳性的标准(三级、二级)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大于等于50%为显效,大于等于25% 为有效。)(二级)

EPQ

根据E和N的得分区分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并了解其特点。

第二篇:心理咨询师各量表复习一览表

心理咨询师各量表一览表

智力量表

人格量表

心理评定量表(自评)

他评量表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

附:标准分一览表

第三篇: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重点参考)

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重点参考)

答辩者的心态

1、怕遇到强者

(1)专业学识不够,心虚。

(2)案例并非自己所做,心虚,怕问到疼处,不知如何回答。(3)心理应变能力不强,言语善辩能力不强,难自圆其说。(4)对答辩信心不足。

2、怕被追问

(1)论文缺乏真实性,主观描述过多。(2)对个案中的症状认识不清。

(3)对所选用的咨询和治疗方法缺乏理论支持和必要的解释。(4)对量表的使用依据不足。

(5)对个人成长中的事例难自圆其说。

3、怕被揭穿

(1)个人成长过程缺乏社会的支持。

(2)个案不是自己亲自经历的,论文显得单调泛味,禁不起推敲。(3)案例分析不全面,或切入点不对,但后来才发现。(4)对引用的理论观点了解的不深。

4、怕失败(1)怕考试。

(2)怕成为“万一”。(3)侥幸和依赖心理。

答辩者常出现的问题

1、一进场就发慌,身不由己。

2、理论基础不扎实,怕被盘问。

3、运用的咨询方法不能给予清晰地解释。

4、对专家的质疑不能给予说明。

5、语无伦次,不善言辞。

6、强词夺理,不服专家的评估。

个人成长报告部分常提问的问题

1、个人成长的事例是否真实? 对应:

(1)如实回答。(2)自圆其说。

(3)对专家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4)不要强词夺理。

2、个人成长与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之间是否有的必然关系? 对应:

(1)着重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应,社会的反映和支持上。

(2)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泛咨询的事情发生,并从中感悟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高尚。

(3)自己现在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继续深造,向专家们请教。

3、成长中的事例是否可以说明你已经在心理素质上具备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

(1)强调自己有很强的愿望,很愿意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人,同时也帮助自己。

(2)强调自己的人格特征,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条件。

(3)强调自己已探索了多年,有信心在专家进一步的指引下,真正从事这一职业。

4、在帮助他人的事例中,你是否运用了心理咨询技术? 陷阱提问!

(1)注意不要强调自己在刻意使用什么方法,只是根据案例的需要尝试着使用某种方法。

(2)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优点,如擅长倾听、共情等,也承认自己的漏洞。

(3)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始使用某种咨询技术。

5、工作单位证明方面 陷阱提问!

(1)必须提前了解单位证明的单位情况,包括主要负责人、主要从事的业务、自己的角色及工作范围。(2)如果自己的案例分析与这一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出路,一定要会善变和善辩,能自圆其说。

(3)如在咨询公司工作,一定要说在配合心理咨询师或督导搞咨询。

6、你平时是如何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 陷阱提问!

(1)强调自己只是做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而且是兼职工作。(2)有时是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做过几例心理咨询。

(3)注意自己的角色,只是咨询员或心理辅导员,千万不要以心理咨询师自居。

7、心理咨询工作的收费问题? 陷阱提问!

(1)以前的工作属于探索阶段,没有收费,做咨询员后,是协助心理咨询师做初步诊断工作,由咨询师收费。以后有能力从事心理咨询职业后会收费。(2)学校咨询,学生是免费的。

8、心理测验的运用问题? 陷阱提问!

如果在分析报告中显示有使用心理测验,那是在征求的求助者的同意和心理咨询师或督导的认可下进行的,千万不要说是自己确定并独立操作完成的。测验数据只是说明来访者的症状可能性,并非最后结论。

9、如果顺利考上心理咨询师,你准备怎么做? 陷阱提问!

(1)如果考上也只是说我刚刚迈进这一职业的门槛,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2)寻找适合自己能力所及的咨询群体或课题。(3)永远做专家们的学生。

10、你原来的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不太相符,你准备怎么做?

陷阱提问!

(1)因为有兴趣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2)心理学的知识与原来的工作存在着关系,可以帮助自己更成熟。

(3)希望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身边的朋友,不断完善自己的咨询能力。

11、何时何地做的艾克森个性测验?

(1)在培训过程中做的,测验结果是老师提供的。(2)委托什么机构做的,测验结果是某机构提供的。

(3)自己根据量表程序自测的(但要能解释清楚测量的程序)

个案分析报告部分提问重点

1、案例来源的真实性? 试探性提问!

(1)如实回答是否真实。(2)可能存在主观的描述。

(3)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不成熟的地方,请专家们指正。

2、案例症状诊断的可靠性? 关键性问题!

(1)来访者的自我陈述、咨询员的观察、必要的测量。

(2)如实回答诊断的由来,自己诊断或在心理咨询师督导下诊断的。(3)可靠性是依据……

3、咨询方法选用的依据性?(1)个案症状的需要。(2)症状的主要潜在点。(3)容易进入咨询状态。(4)咨询效果的支持。

4、心理测量的必要性?

(1)并非对所有来访者都做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目的是对所诊断的症状的再确定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2)心理测量是在督导的认可和指导下进行的。

5、对咨询方法的深度理解情况?

(1)对个案的咨询方法必须给予足够理由的说明。(2)对所使用的咨询方法必须有清晰地了解和解释。

(3)对其理论的创始人、基本步骤、咨询效果等能阐述出来。

答辩的应急措施

1、当你的论文被专家否定时。

(1)不要急于辩解,虚心倾听专家的评论。(2)在专家评论时,不时点头接受。

(3)注意被否定的部分,自己能否给予说明,以期得到专家的理解和认可。(4)承认自己的失误,希望专家给予指正。

2、当你案例的人物、情节被质疑时。(1)如是事实应该承认。(2)如有主观臆造应该承认。

(3)承认自己的经验不足,愿意接受专家的指正。

(4、如人物情节是真的,但写出来的东西令他人费解,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3、当你所选用的心理测量被否定时。

(1)在社会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切忌不要随便使用心理测量量表。(2)承认自己在诊断过程中的不成熟,希望通过量表加以确认。(3)或强调是在督导下进行的(但必须确有其事、其人)

(4)确认量表对自己的诊断的帮助。

4、当你的职业被质疑时。

你可能正从事其他的行业,如会计、律师、工商管理等职业,现在却要考心理咨询师,专家会提出质疑。(1)兴趣

(2)对现职业的帮助(3)对自己的帮助(4)曾对他人有过帮助(5)希望未来能使用

5、当你对所选用的咨询方法不熟悉时。(1)承认自己的不成熟。

(2)承认自己选用咨询方法的失误。

(3)强调自己正在探索尝试这一工作,希望专家多给予指导。(4)自己会吸取教训,不断提高的。

6、当你难以回答两种咨询方法时。

(1)现在常用的是认知、人本主义、行为、精神分析等。

(2)做为初学者容易混合一种以上的方法,如认知与行为、认知与精神分析等。(3)提前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间的可比性进行总结。(4)如已失误,要虚心接受

论文答辩可能出现的情况

案例论文中可能会出现的前后矛盾或者数据不匹配:

有的论文咨询前没有做心理测量,咨询后又有写心理测量结果,前后不匹配。要做好这种错误的应答准备。

根据你的案例还可以做哪些心理测试,为什么?

有的论文没有做人格心理测试,但是却有写求助者“性格内向”等。要做好这种问题的应答准备。

有的论文会出现数据不匹配的情况,比如SCL测试,总分、因子分、阳性项目等不匹配,答辩老师可以会质疑,应做好准备。

补充:

(答辩时房间里3个评委,1个书记员,和1个答辩人。答辩人与评委面对面坐着答辩)进答辩室前,做几次长呼吸,切记紧张。因为毕静咱们是搞心理的,心理素质更需彰显。不要给评委留下狡辩、愤怒、激动的印象。对评委指出的不足,虚心接受,承认非常想进入咨询者的队伍,去帮助别人,但由于刚刚开始,还不熟悉,恳请评委给个机会,以后向专家经常请教,不断完善自我。

评委老师提的问题与你的论文关联度比较高。尤其是你文中的漏洞。

个人认为理解大意即可。关键环节,自己要熟悉,如你用合理情绪疗法,你说了什么让咨询者就恍然大悟了呢?

我是听上次答辩的说,问你三级考了吗?说考了过了,一般都能过。不是我说的

最好提前一会儿去。假如你是11组。你可以问问从11组答辩出来的同学,老师都提了什么问题。以便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对自己的论文一定要非常熟悉,避免慌乱中出错

第四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是重点;灵活运用圆幂定理解题

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根据图7-162(1)、(2)、(3),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割

线定理的内容.2.然后提出问题.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这三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电脑或投影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从相交弦定理出发,用运动的观点来统一认识定理.(1)如图7-163,⊙O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P,则PA·PB=PC·PD.这便是我们学过的相交弦定理.对于这个定理有两个特例:

一是如果圆内的两条弦交于圆心O,则有PA=PB=PC=PD=圆的半径R,此时AB,CD是直径,相交弦定理当然成立.(如图7-164)

二是当P点逐渐远离圆心O,运动到圆上时,点P和B,D重合,这时PB=PD=O,仍然有PA·PB=PC·PD=O,相交弦定理仍然成立.(图7-165)(2)点P继续运动,运动到圆外时,两弦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P,成为两条割线,则有PA·PB=PC·PD,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的推论(割线定理).(图7-166)

(3)在图7-166中,如果将割线PDC按箭头所示方向绕P点旋转,使C,D两点在圆上逐渐靠近,以至合为一点C,割线PCD变成切线PC.这时有PA·PB=PC·PD=PC2,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割线定理.(图7-167)(4)如果割线PAB也绕P点向外旋转的话,也会成为一条切线PA.这时应有PA2=PB2,可

得PA=PB,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切线长定理.(图7-168)

至此,通过点的运动及线的运动变化,我们发现,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和

切线长定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3.启发学生理解定理的实质.经过一定点P作圆的弦或割线或切线,如图7-169.观察图7-169,可以得出:(设⊙O半径为R)在图(1)中,PA·PB=PC·PD=PE·PF =(R-OP)(R+OP)=R2-OP2;

在图(2)中,PA·PB=PT=OP-OT =OP-R

2在图(3)中,PA·PB=PC·PD=PT =OP-R.教师指出,由于PA·PB均等于|OP-R|,为一常数,叫做点P关于⊙O的幂,所以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割线定理)统称为圆幂定理.二、例题分析(采用师生共同探索、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例1 如图7-170,两个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AB切大圆于B,AC切小圆于C,交大圆于D,E,AB=12,AO=15,AD=8,求两圆的半径.分析: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根据勾股定理容易求出大圆的半径OB.求OC也可考虑用上述方法,但AC未知,此时则可根据切割线定理先求出AE,再利用垂径定理便可求出AC,于是问题得解.(由学生讨论、分析,得出解决)

例2 如图7-171,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A,B是大圆上任意两点,过A,B作小圆的割线AXY和BPQ.求证:AX·AY=BP·BQ 分析:在平面几何比较复杂的图形中,往往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但本题

22不直接含有这样的图形,我们应考虑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来构造出这样的图形,以此为出

发点,师生共同探索,得出以下几种不同的辅助线的添法.方法1 在图7-172中,过点A,B分别作小圆的切线AC,BD,C,D为切点.这时就出现了切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C2=AX·AY,BD2=BP·BQ.再连结CO,AO,DO,BO,易证Rt△AOC≌△Rt△BOD,得出AC=BD 所以AX·AY=BP·BQ.方法2 在图7-173中,作直线XP交大圆于E,F,分别延长AY,BQ,交大圆于C,D.这样就出现了相交弦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XC=EX·XF,BP·PD=FP·PE.易证AX=CY,BP=DQ,EX=FP.所以AX·XC=AX·AY,BP·PD=BP·BQ,EX·XF=FP·PE.所以AX·AY=BP·BQ.方法3 如图7-174,由于点O是圆内的特殊点,考虑过O点的特殊割线,作直线AO交小圆于E,F,作直线BO交小圆于C,D,则出现了割线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AX·AY=AE·AF,BP·BQ=BC·BD.易证AE=BC,AF=BD,所以AE·AF=BC·BD.从而AX·AY=BP·BQ.通过对以上方法的分析,将“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一节的几个定理紧密结合起来,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最后可启发学生联想基本图形,思考还有哪些辅助线的作法来证明此

题?

三、强化练习

练习1 已知P为⊙O外一点,OP与⊙O交于点A,割线PBC与⊙O交于点B,C,且PB=BC.如果OA=7,PA=2,求PC的长.练习2 如图7-175,⊙O和⊙O′都经过点A和B,PQ切⊙O于P,交⊙O′于Q,M,交AB的延长线于N.求证:PN2=NM·NQ.四、小结

用投影重新打出圆幂定理的基本图形(如图7-176),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应的定理.教师指出:以上定理形式虽然不同,但实质相同,它们是相互统一的.五、布置作业

课本p.133习题7.4A组13、14题.思考题:课本p.130.想一想,p.134B组6题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份教案为1课时.课本没有给出“圆幂定理”这一名称,而是以“和圆有关的比例线

段”的形式出现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圆幂定理十分重要,它是进行几何论证、计算和作图常用定理,但是应用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题和练习题可根据学生实际选用.

第五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A、能够正确转述他人话语,会报告自己和他人的成绩单。

B、掌握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意义、功能和用法。

C、进一步熟练一般过去时和过去进行时。

2、教学难点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立足语言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动词短语,核心词汇,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2、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用英语正确转述他人话语。

3、语言技能目标

1)能捕捉特定的信息,抓住关键词。

2)具备较熟练的运用英语转述他人话语的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获取更多语言信息的能力并进行阅读策略的培养。

4、学习策略目标

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用英语思维和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英语。

5、情感态度目标

A、客观、合理的评价自己和他人。

B、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为话题,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Section A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围绕soap opera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听力(1b)、口语(1c)训练;

2.第二模块围绕a surprise party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就 “Young Lives” 这一话题展开训练,训练形式为阅读填空(3a)和新闻稿写作(3b);

4.第四模块仍就上一话题以Role play的形式进行讨论,展开口语训练(4)。

二、Section B

该部分有4个模块:

1.第一模块就hard-working展开思维训练;

2.第二模块就两个孩子的对话对report card进行听力(2a-2b)、口语(2c)训练;

3.第三模块继续围绕上一话题展开阅读(3a)和写作(3b-3c)训练;

4.第四模块仍就report card这一话题以口语训练形式为主展开小组活动(4)。

三、Self Check

该部分有2个模块:

第一模块对所学词汇进行填空训练(1);

第二模块就一篇短文展开阅读和写作训练(2)。

四、Reading

该部分共设置了5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以问题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Section 1);

第二项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填空完成全文(Section 2);

第三项任务要求学生将词汇和释义进行匹配(Section 3);

第四项任务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回答问题(Section 4)

第五项任务通过选择、讨论等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口语训练.(Section 5)。

下载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各章节重点和难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华夏三级心理咨询师辅导手册(培训教材)》(45页)

    华夏心理三级辅导手册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基础(普通)心理学既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研 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

    背影课文重点和难点

    (一)课文重点和难点 1.叙事散文的选材; 2.叙事散文的结构; 3.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二)需落实的知识点 1.文章的线索;2.文章的整体结构;3.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4.朴实、含蓄、......

    心理咨询师心得体会

    篇一:心理咨询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咨询心得体会 ******** 2013.04.15 心理咨询心得体会——新“心”的路程 新的路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在这之前......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心理咨询师的工具是咨询师本人,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但最大的特点是咨询师本身是应用的部分。这使得对心理咨询师有了要求,要求咨询师本身......

    心理咨询师学习心得

    心理咨询师学习心得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和即将成为朋友的女士们先生们: 作为一个老学员,因其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但因为大家的时间宝贵,给我的时间不长,我将把我学习心理咨......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技术总结 本人现年37岁,教师出身。曾先后从事过英语、音乐、生物、心理等学科的教学工作;曾任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教务主任等职务。目前,由于本人的爱好和工作需要......

    心理咨询师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沈传路,男,1967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凤台九中总务主任。曾获得“淮南市优秀班主任”、“凤台县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8年7月获得......

    心理咨询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已有六年。在这六年光阴里,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职业,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