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转型发展的硬支撑——新疆区分行2015年企业文化建设综述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转型发展的硬支撑
——新疆区分行2015年企业文化建设综述
来源:企业文化部 发布人: 毛志辉 发布时间:2015-12-24 访问量:10 收藏 打印
2015年,新疆区分行紧紧围绕全行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局,以‚抓存款、稳利润、控风险‛为主线,将‚效益优先、兼顾规模‛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贯穿于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勇于实践、不懈探索,通过做好企业文化的传播推广、载体搭建和空间延伸三大篇章,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合规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家园文化和学习文化等主题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文化主旋律,推动企业文化长效机制建设,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了分行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硬支撑。
一、营造企业文化良好氛围。一是把企业文化体现在理念里,牢筑根基。区分行在交行精神的内涵下,进一步凝练出‚开放、活跃、创新、进取‛的‚八字方针‛,旗帜鲜明地统率分行各项工作的开展,打造拥有自身特色的‚精气神‛。强调责任意识和和谐氛围,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和培养人,强调‚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队协作观念,深入推进‚责任交行、和谐交行、幸福交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自觉性显著增强,文化载体更加丰富。二是把企业文化深植于思想中,增强效果。在建立企业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注重在员工交行职业生涯关键节点的思想宣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召开新行员入职见面会、新晋升员工动员会、中高级经营管理研究人才交流会等,由主要负责人作主题宣讲,将‚拼搏进取、责任立业、创新超越‛的交行精神输送给员工,让员工深化认知,积极参与,争做企业文化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三是把企业文化外化在形式上,提升魅力。在营业大厅、办公场所、员工餐厅等处设置和播放企业文化相关宣传标语,构造统一规范的企业文化‚环境‛;利用内网、宣传栏、简报、《新交行人》报、《内部播放机》等载体,大力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不断扩大企业文化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并适时加强对外宣传,及时宣传企业发展建设成果,围绕分行全年中心工作和各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把握宣传报道要点,为区分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鼓舞员工士气,扩大区分行影响力。
二、加大主题文化建设力度。在企业文化理念的整体框架下,着力推进风险文化、服务文化、合规文化等企业子文化建设,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合力。
一是‚内控至上‛,强化风险全流程管理。以‚规范化、精细化‛为主旋律,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案件防控制度建设和系统支持,有序推进案件风险集中专项治理。持续加强各类风险排查,加大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严格信用风险管理,加强操作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
二是‚客户至上‛,加强服务精品化意识。制定营业网点服务管理规范,对网点岗位设置、营业环境、服务职责、标准、流程等进行全面规范。在基层网点深入开展‚走进交行,感受温馨‛活动,积极推进‚一笑、二礼、三心、四评‛服务提升活动。注重强化员工的营销意识,引导员工通过‚多说一句话‛,主动走近客户,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创造营销机会,提升柜面营销效果。加快实施网点转型,在全行树立标杆网点和精品网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是‚合规至上‛,完善约束合规机制。通过征文、网络测试、评比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员工行为规范、职业操守和合规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内网上发布合规提示,发挥其载体媒介作用,及时刊登热点问题、法律法规解读以及最新的反洗钱风险提示等,倡导合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合规文化宣传的方式方法,拓展合规文化宣传的载体,通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合规宣传活动,将合规文化教育工作嵌入日常管理,实施领导干部、客户经理、一线员工的分类教育,实施分行、辖行和基层营业网点的分层施教,主动教育,把教育送到基层、送到员工。形成并巩固以价值为目标、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责任为纽带、以能力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氛围,以‚风险管理‛保障转型发展。
四是下发《新疆区分行2015年反腐倡廉任务分工》等,党委书记与党委委员、各单位负责人签订《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案件防控目标责任书》66份,各单位负责人与员工签订958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培训、组织各单位负责人走入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节日假日发廉洁短信、组织员工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加强对辖属分行纪委的领导,建立健全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辖属分行纪律检查工作的体制机制;成立巡察组织,对辖属分行进行巡察;认真开展管理部门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重塑管理部门新形象,进一步打造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提升责任意识与工作效率,构建起‚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廉洁型‛部门。并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部门、进网点、进家庭等形式丰富的创建活动。结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规范员工从业行为为落脚点,构建以责任、清廉、务实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
五是围绕幸福交行主题,推进家园文化建设。通过深入推进行务公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协助、指导新建异地分支行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职工大会、工会大会的民主管理制度;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关于依法保护银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指导意见》网上及各类相关知识竞赛;完善制定新疆区分行工会组织管理办法等加强民主管理等构建‚民主家园‛。通过刊发‚百年交行‛企业文化建设故事作品;举办‚第四届职工运动会‛;组织开展总行的‚我爱我家‛摄影书法作品征集评选和‚手机屏保‛征集活动;组队参加新疆银行业协会的第四届‚银协杯‛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改进先进疗休养方式等构建员工‚欢乐家园‛。通过改善员工就餐条件,改造分行办公大楼和网点办公环境;建立‚七必访‛、‚六清楚‛、‚五必谈‛人文关怀机制;完善困难员工帮扶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员工特别关爱机制,开展向少数民族员工拜年祝福,‚学维语、交朋友‛等活动;实施‚送温暖‛工程;开展‚心和谐 新跨越‛员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在区分行和所有辖属行、部分中心支行建立健全‚交融驿站‛;制定《新疆区分行领导和部门改进调研服务基层管理办法》等构建员工‚温馨家园‛。通过开展 ‚岗位创优‛主题活动,开展会计营运条线人员‚531‛业务理论、业务技能考核,开展营销竞赛活动、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等构建‚奋进家园‛,打造团队精神。并利用分行简报、播放机以及宣传板报栏等多种文化宣传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各条线、各基层单位的岗位明星和业务典型,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行营造奋发向上、凝心聚力投身交行事业的氛围。
六是制定2015年度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要点、开展‚述学月‛活动、完善‚高师带徒‛机制。在全行营造浓厚的崇尚学习、鼓励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持续培育职业精神。继续把以‚责任‛和‚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作为全行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员工岗前培训和新行员入行培训的必备内容,并结合员工工作和生活实际,制作职业道德规范新课件上挂e校园,着重加强对中层干部、客户经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业务骨干人员的企业文化培训,引导全员树立自信、担责、规范、专业、协作、创新等职业精神,不断推进学习文化建设。
三、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的丰富载体。一是重视‚创新驱动‛。区分行紧扣市场和客户,在新形势下摸索出一条‚推进增长、服务、网点‘三大模式’创新,深化客户、业务、收入‘三大结构’转型‛的新思路,努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增长模式创新上,注重零售业务常规增长平台的构建;在服务模式创新上,探索并不断完善‚五个统一‛的全省一体化经营机制,建立以‚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省分行专家支持团队‛的‚营销铁三角‛;在网点经营模式创新上,围绕‚三位一体‛建设要求,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深化网点转型。二是注重‚以人为本‛。出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实施方案》,分条线、分层次的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员工在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双向‛发展。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把‚素质工程‛渗透到分行每一项工作中去。克服办公场地严重受限的困难,高效建成一流的‚职工之家‛。组建登山、羽毛球、乒乓球、摄影、书画等文体俱乐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强化‚铁的执行力‛。注重全面推进全行效能建设,促进全行经营工作的快速发展。强化办公室督办职能,按月通报行领导批示意见和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对未能按照时间进度推进或完成的予以严格问责。大力营造‚制度第一、领导第二‛的执行力氛围,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第二篇: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赤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和全市强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会精神,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点,以建立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以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不断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经济发展硬支撑。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和人们思想意识多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的新形势以及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的新情况,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才能构建起建设文化强县的精神基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正确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全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在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创新的
1变革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面向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老区精神,教育培养广大干部群众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团结奋进、自强不息;旨在以巩固思想道德基础为目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着力加强理想信念、社会诚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进一步筑牢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文化的保障力
构建覆盖率高、服务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名县目标最基本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一是强基础。积极推进数字电视 “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切实加快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建设,认真抓好县乡图书馆、文化馆(站)建设和达标改造,积极筹建体育馆、科技馆、全民健身园地、社区文化活动园等公益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优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大力开展文艺演出、全民健身运动、“彩色周末”、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途径和方式,推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互促共融、和谐发展。
三是重惠民。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鼓励扶持文学、小戏、书画、音乐、舞蹈、摄影以及民间民俗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创作,创作出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针对赤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制定出台 《赤城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办法》,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一是培育地方文化品牌。依托金阁山崇真观、温泉碧霞元君祠、后城朝阳观等历史遗迹,打造以道教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品牌;依托黑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海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打造以旅游观光为重点的生态文化品牌;依托平北军分区旧址、龙延怀联合政府旧址等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打造以老区革命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品牌。二是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加强麦秸画、根雕、核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保护,研发符合市场需求、艺术精湛、群众喜爱,既体现文化内涵,又经济实用的文化产品,创建文化产业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三是积极创新文化业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及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积极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文化市场,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深化文化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文化的创新力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建设文化名县的突破口。一是突出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
观念,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文化单位整体效能。全面推进县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强化服务功能,激发发展活力。二是创新用人机制。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创新内部管理和分配激励机制,抓好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强化政策支持。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开放开发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研究设立扶持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兴办一批市场化的创作团队和演艺团体。四是落实引领责任。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社会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新格局;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部署、同组织实施、同督促检查,努力推动赤城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篇:将文化“软实力”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1(定稿)
将文化“软实力”打造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在当今文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的形势下,经济发展既离不开文化支撑,文化发展也离不开经济保障,二者互惠共赢。必须树立文化就是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理念,实现强化文化经济功能与提升经济文化内涵良性互动发展。XX作为欠发达县份,要实现后发崛起、跨越发展,更需要培树良好的文化精神动力。我们要紧紧围绕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有效整合,全方位多层次打造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品牌,擦亮文化名片。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把河北省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靓丽的文化形象、雄厚的文化实力,以此提升河北文化的魅力、扩大河北文化的张力、增强河北的影响力。XX县紧紧抓住XXXX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契机,不断探索挖掘资源与创新发展的结合点,遵循规律、面对现实,高标准创意、大区域合作,在弘扬、创新中培育叫响以XXXX为代表的晋冀蒙陕区域文化品牌,在交流、交融中宣传展示XX,不断增强XX文化对资源要素的吸纳力、影响力、凝聚力。重融合,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当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
1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跨越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加强其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XX县用大文化观念推进文化与产业、与旅游、与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在挖掘注入文化内涵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借助利用经济发展中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在以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卧龙图庄园、阿不盖庙景点为重点的旅游产业中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旅游品位;在城建的设计、规划、景观中注入文化符号,提升城建内涵;在风电、煤炭、特色农产品等六大产业发展中融入文化元素,提升产业层次;在项目推介、经贸洽谈、招商引资等重大经济活动中拓展文化功能,提升经济效益,用文化软实力撬动经济硬战略。
抓培育,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下乡常态化、长效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XX县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创作精品剧目,推出一批XX领军人物,实现好戏有人唱;创新文化载体,办好XXXX艺术节、XXXX春节演唱音乐会等品牌活动,实现小戏能大唱;创造发展环境,跑办实施规划投资2200万元的XX博物馆、大剧场、传承培训基地等一批文化基础建设项目,积极推进XX影视旅游基地开发以及XX县金长城历史名胜保护开发等项目,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通过积极的探索实践,让群众有更多机会、在更高层次享受文化成果,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强产业,发展县域新型经济。文化经济是人本经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文化经济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了实处。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科学布局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扶持和引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XX县将发展XX特色文化产业列入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以XX演出为主的文化产业。采取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整合演艺资源,积极推动县XX剧团和100余家民间XX艺术团体进行资源整合,走出家门,走向市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产品推销。同时,挖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与演出业相关的音像、宣传、道具、服务以及文化产品制作等文化业态,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篇:52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52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文/沈国钧
软实力,这个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词语,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述形式,首次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一些建筑企业重经济效益,轻企业文化,将其视为“鸡肋”;有的仅仅把企业文化看作是组织职工开展一些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狭隘理解。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无价资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能够促进员工对企业、企业品牌和企业代表人物产生感情和崇尚心理。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内生动力的重要基础。弘扬人本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目前,我国大约有12万家建筑企业,4000万从业人员。建筑业的繁荣,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弘扬人本文化促进建筑企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弘扬人本文化,必须重视人才工作。建筑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把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断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积极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面向社会招聘优秀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素质好、年纪轻、发展潜力大的人员充实到企业领导层。要以搞好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为重点,着力培养“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加速造就一支讲大局、懂经济、会管理的建筑企业管理干部队伍。
弘扬人本文化,必须关心爱护员工。要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充分感受企业的温暖。要推进企业民主政治建设,让员工有发表意见的场所、解决问题的途径、取得回报的权利、实现发展的舞台。要认真实施工资协商制度,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要特别重视安全生产,把关爱员工生命提升到“头版头条”的高度。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工作绝不能有疏漏。2007年11月14日,江苏南通二建在无锡发生了一起死亡11人的重大事故后,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及时向各分公司发出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公司主要领导还写信给各分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提醒和敦促他们认真检查各自的安全施工情况,不管设备是否在用,不管施工人数多少,只要设备安装在现场,哪怕只有一个人在施工,都要逐项仔细检查,将一切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树立品牌文化做强做优企业
精品工程与企业形象息息相关,精品工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证。同精品工程密切相关的企业品牌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必然是重视品牌文化建设的企业,而且往往还是有着独特品牌文化的企业。比如,在建设品牌文化的过程中,南通四建集团董事长耿裕华认为,要建成一项精品工程,不仅要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来管理,而且要靠员工的心智和汗水去浇筑。南通四建在施工中,用高于国家验收标准的内控标准进行自检自查,不合格的主动
返工重来,宁愿多流汗,决不留遗憾。该集团的干部职工,凭着这样的精神境界和执着追求,为社会建造了大量的精品工程,为企业创造了优秀的品牌文化。
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发展经验,南通英雄建安公司重视资源,不断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推进多元化经营战略,精品工程、名牌工程不断涌现。几年来,先后获得鲁班奖(参建)2项、省级优质工程10多项、市级优质工程30多项。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在2005年12月晋升为国家房屋建筑一级资质后,自觉地树品牌,创信誉,攀台阶。公司领导豪迈地提出,公司5年内要争创1项独立承建的鲁班奖。
恪守诚信文化提升铁军形象
“民无信不立”。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已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谁拥有了它,谁就可能最终占有市场,市场就会让谁有一个好的回报。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建立诚信文化,意义极为重大。
多年来,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十分重视抓好企业诚信教育。公司“咬定诚信不放松”,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开拓市场靠什么?”“假如你是用户你会想什么?”“不讲诚信的危害是什么?”“怎样讲信用、树形象、创品牌?”等问题,举行研讨会,使职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这样几个道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只有在以诚信为基础的道德环境中,市场交换才能有效地进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而“失信”现象的泛滥,就会使市场交易和社会发展付出巨大的成本,使人们失去相互间的信任,导致价值观念畸变和经济市场的无序。
恪守诚信文化,应当建立一个多元的体系,建立一个诚信和谐的社会大环境。比如,打造一个和谐的建筑企业,就需要建立建筑企业与供应商的和谐,建筑企业与建设单位的和谐,建筑企业与同行之间的和谐,建筑企业与监理、质检等方面的和谐,建筑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建筑企业内部各个层面人员之间的和谐等。各方关系和谐了,就能很好地提升建筑铁军的社会形象,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廉政文化治理商业贿赂
“工程上马,干部下马”已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景观”。建筑市场的商业贿赂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怎样治理商业贿赂,南通英雄建安公司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公司将权力合理分解,加强相互监督和牵制,防止因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腐败。比如,在购买材料上,公司有严格的制约机制:一是询价制度。除了购买人询价外,分公司、项目部、经营部、财务部都要询价。二是限额报批制度。凡是一次性购买10万元以上材料的,除了分公司领导批准外,必须报总公司领导批准。再比如,在工程结算时,公司规定预算员不得单独与对方结算,而必须要有施工协议和详细的施工记录,要有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质检员等人签字,要有分管财务的领导初审,最后再由“一支笔”审批。在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时,公司还严格把好“四道关”—公司经营开发部的审核关、公司分管经营领导的审核关、公司法律顾问的审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终审关。由于采取了比较严密的制约措施,多年来,公司没有发生过商业贿赂方面的事件。
廉政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家文化”。南通英雄建安公司特别强调,作为企业的领导成员、党员干部,特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此,公司注重把整治建筑市场的商业贿赂与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严格遵循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把德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决不含糊。
(作者系南通英雄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总支书记)
第五篇: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企业秘书职业发展研究综述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企业秘书职业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新形势下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对秘书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升其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秘书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秘书职业素养、职业发展等方面对近年来相关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秘书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秘书 ;职业素养 ;综述
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04年,2008年以后逐步增多。2004-2016年,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文献共有6400多篇,硕博论文192篇,这其中大部分是针对“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的研究、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研究,细化研究相对较少。2006-2016年对企业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文献有282篇,硕士论文3篇,主要集中在对文化软实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研究,企业从业人员的研究目前欠缺。对秘书文化素养相关的论文从2002-2016年有102篇,其中主要是对秘书人员的传统文化修养、文化底蕴、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研究。2001-2016年,对秘书职业发展的研究有26篇,主要针对秘书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高校教学秘书职业发展的研究较多。从以上数据说明,目前国内外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整体层面、城市建设、教师等职业群体,专门针对企业秘书人员这一职业群体的文化软实力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欠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化软实力和秘书职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第一,与文化软实力定义相关的研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虽然兴起于国外,但近年来国内研究逐渐丰富,王沪宁写的《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著作中首次介绍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贾磊磊从资源的角度来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研究,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在文化领域之中具备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影响力的一些文化资源;阎学通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内部与外部的总政治动员的能力,是内部和外部的综合;张兆娟在她的著作《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一书中将软实力分为意志力、应变力、影响力、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亲和力以及传统国学八个部分。这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无一不说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吴桂韩认为文化软实力要重视先进价值观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李冉分析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目前建设的现状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构想。赵军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著作之中阐述了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意义:“一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国家创造;二是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三是树立国家的形象。”有英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评述》中指出重视中国传统问题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路径中的重要作用。涂可国在《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著作中提出:“文化软实力是构成了综合国力,它是硬实力的重要条件,同时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路郁廷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这篇著作中提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需要注重坚持科学发展战略与自主创新战略。”
(二)关于秘书文化素养的研究。第一,对秘书文化素养构成要素的研究。潘斌军杨晓宇《秘书文化素养浅析》中对秘书文化素养从传统文化积累、尊重个人价值追求、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具有终极关怀等10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李丽洁在《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文化的记录者、传播者文化的创造者的角度认为秘书工作在中国是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积淀并浓缩着高度人文精神的、具有厚重文化内涵的职业。并从善于思考,富有谋略;知识广博、视野开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方面对秘书文化素养进行了分析。第二,对秘书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的研究。章玫平在《推进秘书职业专业化完善专业培养体系》中在加快秘书职业专业化进程的对策中提出要“加强秘书职业文化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张天霞在《现代企业文秘的人文素养及其语言艺术美初探》中从提升语言艺术美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提升秘书人文素养。杭建伟在《苏南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吴文化素养培养刍议》中认为可以从开设当地传统文化课、校园文化渗透等方面提升文秘专业学生文化素养。
(三)关于秘书职业发展的研究。第一,关于企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方面的调查。如贺军的《秘书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及启示》,从外在条件、知识技能、经验要求和待遇高低等方面对企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分析了人才市场对秘书职业的要求规律。如张斌的《论镇江市秘书专业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与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秘书专业的市场需求、就业方向以及各行业对秘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调查。周扬莉《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来自 30 家企业单位的调查报告》中提到在对企业文秘岗位资质KSAO要求分析中,除强调文秘人员专业知识、相关辅助知识、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外,更注重文秘人才综合素质中职业关键能力和素质培养两方面的培养。第二,关于企业秘书职业化发展的研究。原霞在《企业管理中秘书的角色定位分析》中从参谋助手、桥梁作用、合作与沟通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企业秘书角色的定位。郭建庆认为,秘书职业化包括三层含义:职业精神、专业技能、行为规范。王凌在《秘书人员胜任特征研究》中从服务对象多元化、秘书主体商务化、知识技能专业化、劳动价值商品化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秘书职业的特点。张蕾在《秘书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几点思考》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秘书职业发展趋势由“从政型”模式向“从商型”模式转化,在秘书教育中要拓展秘书专业的宽度,她建议把中文秘书、企业秘书、商务秘书及涉外秘书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掌握综合技能的通才式秘书。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第一,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研究方面。1990 年,约瑟夫?奈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他将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自此文化软实力研究才出现。约瑟夫?奈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软实力》等后续著作中进一步分析了软实力的概念。在《中国软实力的兴起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有很大增长,但是中国的软实力与美国的软实力不存在矛盾,相较之下美国处在优势,中国处在劣势。威廉?欧文斯在《信息时代的力量与相互依存》《信息时代的国家利益》等文章上描述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加重要。第二,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路径方面。田丈志和托马斯?莫洛伊等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源于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精英,这些精英是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与培育者。印度学者阿米特库马尔吉塔在他的文章《印度软实力及海外侨民述评》中阐述印度软实力提升务必充分发掘印度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源于传统文化。基恩以及新加坡学者彭二林在其专著中都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源于国际社会中的一些具备优势的优秀文化而?a生。这些学者们都认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二)?P于秘书职业发展的研究。第一,在秘书职业的教育培训上实现了标准化。欧美发达国家的秘书职业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阶层。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非常完善。比如美国的秘书教育细分为助手型、通用型和社会型秘书。德国秘书教育相对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法国则确立了“全力培养从秘书做起的管理国家的人”的教育目标。美国、德国等秘书对职业化的秘书工作都有详细的职业技能标准。第二,在秘书职业的人文素质方面,国外格外重视,例如职业修养、职业个性、职业道德等既在单独的课堂教学中分类实施也在秘书职业的具体实践中落实。此外,还特别把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标准同秘书职业培训和职业合格证书考试结为一体,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行性。
三、结语
以上国内外文献关于文化软实力、秘书职业发展的研究,为企业秘书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对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借鉴,富有创造性和学术价值,但这些研究成果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就目前文秘研究而言,秘书的职业分领域研究缺乏细化。例如对党政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的分别研究、对某一类具体行业的某一种秘书岗位的研究等,这让秘书工作整体研究缺乏说服力。二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企业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对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下秘书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变化的研究比较欠缺。三是对新时期企业秘书在文化软实力这一领域的内涵和有针对性的提升途径没有系统的研究。四是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偏向在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行业竞争力等方面,针对某一职业群体如企业秘书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及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研究欠缺。
【参考文献】
[1]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3).[2]张兆娟.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3]赵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J].科学社会主义,2011(02).[4]有英.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评述[J].实事求是,2008(03).[5]涂可国.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经济,2008(12).[6]路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5).[7]潘斌军,杨晓宇.秘书文化素养浅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7).[8]李丽洁.论秘书职业的文化内涵[J].大众文艺(理论),2009(05).[9]章玫平.推进秘书职业专业化完善专业培养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10]张天霞.现代企业文秘的人文素养及其语言艺术美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9).[11]杭建伟.苏南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刍议[J].考试周刊,2014(10).[12]贺军.秘书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及启示[J].秘书,2009(10).[13]张斌.论镇江市秘书专业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与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1).[14]周扬莉.提升文秘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势在必行――来自30家企业单位的调查报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1).[15]原霞.企业管理中秘书的角色定位分析[J].中国外资,2011(11).[16]王凌.秘书人员胜任特征研究[J].暨南大学,2007(10).[17]张蕾.秘书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几点思考[J].职业圈,2007(07).[18]约瑟夫?奈.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J].政治学季刊,1990年.[19]威廉?欧文斯.信息时代的力量与相互依存[J].外交季刊,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