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任务
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系列党课之二
郑州人民医院
2014年03月04日
浏览量12845次
分享到:1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改革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层次不断提升。时间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作出了总体部署,审议并通过了《决定》。《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而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这一贯穿《决定》的主线,深刻了解它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它的着力点,对于学习贯彻《决定》精神意义重大。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新阶段必然会有新目标、新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内涵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决定》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战略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90多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探索实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高度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并日益丰富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构成的一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过程中,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产生一定的联系,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大量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而且这种制度建立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基础上,是一个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减少制度漏洞、克服制度弊端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和完善也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也处于不断改革过程中。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让我们有了一个大体的制度框架与制度轮廓,让我们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代表制度的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永无止境,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也没有终点。党的十七大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制度的真正完善依赖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制度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并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了,已经从制度确立期进入到改革和完善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对那些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符合人民发展需要的制度进行完善和深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幸福要求的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1)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治理方略构成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要求满足不同国家治理主体利益需求的过程,是治理主体之间不断调整、协调互动和综合平衡的过程。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机会带来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只有嵌入社会建设的市场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在政治方面,政府天生具有自我扩张倾向,只有在民主与法治的制度约束下,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才会健康成长;在文化方面,只有意识形态世俗化,决策更加理性与科学化,努力促进公民主体的文化自觉,才是文化走向繁荣创新的重要保证;在社会方面,追求公正,保障民生,塑造“强国家—强社会”治理模式,是迈向国家善治的关键途径。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善治的关键路径。因此,国家体系的现代化就是使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时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国家治理体系是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的治理方略构成的,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求国家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现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求我们能及时更新治理理念、深入改革治理体质、丰富完善治理体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
(2)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国家治理也是国家通过配置和运作公共权力,执行一定的政治理念,始终围绕着特定秩序,对公共事业进行调控、引导和支配,保持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善治状态和过程。国家治理本质就是调动各个治理主体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国家运用公共事务和实现公共利益需求最大化的活动和过程。国家治理是社会的、历史的、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因而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治理方式的特征也不同。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中国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进入了全能国家治理时期,由于治理主体的一元性,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是全能时期国家职能最主要的特征。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发现苏联模式的弊端,但由于国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国家治理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时期,国家与市场在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国家进入社会起重大作用的新时代,初步形成“强国家—强社会”国家治理模式。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国家治理经历了从注重效率优先的发展型国家到追求公正价值诉求的和谐型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国家治理从全能国家一元治理逐渐演进到市场、国家与社会多元并治;国家治理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对,再到通过国家治理自身推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现阶段,我国进入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解决中国的各种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3.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
一种制度具体是通过国家治理或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体实现和表现出来,表明整个制度的基本特征。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即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只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制度完善要体现和落实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急剧的转型期,转型期的国家治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家制度建设,具体表现对基本政治制度、权威合理化体制等进行调整规范和稳固化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国家制度建设,一个国家既不可能持续、稳定与协调地进行经济治理,也不可能为实现现代民主政治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反过来,如果国家制度建设不包括民主的因素,得到加强的国家可能变成任何组织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怪兽”。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及时经济社会全方位改革的纲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纲领。可以说,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也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进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及其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决定》中提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和“六个紧紧围绕”,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以经济体质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和“六个紧密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
1.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相促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是其他各方面体质机制的基础,其他各方面体制机制都是基于经济体制来设计和构建的,因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设计和体制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涉及其他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因此,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之中,是各个领域的改革期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向协同推进,推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现阶段只有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带动全方位的改革,从现实情况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不能像经济体制改革一样牵涉范围如此之广,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不可能向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牵动全面改革。我们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首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带动各方面改革整体推进。因而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继而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六个紧紧围绕“勾画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六个紧紧围绕“即: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个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而《决定》首次提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质和当的 建设制度六大改革方向,是决定我们党正确把握未来中国改革方向的总的路线图。《决定》中“六个紧紧围绕“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过去我们一般将党的建设改革,现在加上”制度“,说明我们把党的建设改革重点放在制度改革上面。此外,还第一次提到生态文明体制,以前只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体制,现在形成五大体制与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相吻合。
二、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总任务的重要性
《决定》系统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性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1)从当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不断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把党和国家工作中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探索在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广泛推广了以大包干、利改税等形式的经济制度探索活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制度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制度创新成果,引领改革进一步深入。
(2)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改革之初,其着力点是经济发展。这对于当时的国家和个人都是一个有利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普惠式的改革,所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要求的是对已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和触动,这就使改革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制度完善的任务也更加紧迫和严峻。
第一,改革的过程需要有更强有力的制度支持。随着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对世界市场开放程度的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面临着来自国内外不同利益集团相互矛盾的各种诉求,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尖锐,为了使改革开放更加深入,需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来平衡各种利益集团相互矛盾的诉求,以推动改革的深化。
第二,选准改革突破口、确定改革目标需要有强有力的保证。
当前,我国对改革目标、改革的突破口等方面的共识比较分散,存在改革议题碎片化、改革目标分散化的现象,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改革的风险在日益增大,在改革的同时保证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难度也在增加,权衡利弊,选准改革突破口、确定改革目标成为了一个较难达成共识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既定改革目标的实现,就要使部分利益团体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失,这必然会导致这些利益群体的反弹,浴室,更加有力的制度保证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2.“善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中国的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大单开拓,又要步子稳妥,还要方式适当,特别要注意处理好稳定、发展和改革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只有稳定才能使我们专心致志地进行经济建设,才能使改革在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必须有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作保障。
35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全面深化改革总任务的重要性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六个紧紧围绕”阐明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1、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我国改革的实施是一个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历史没有给我们进行改革理论准备的充裕时间,因此,在改革之初,我国改革开放的领航人邓小平就反复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错的抓紧改,不足的加点劲,争取不出现大的失误。改革之初只确定 了一个大致的思想,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改革方略是:先从比较容易推进并能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入手,即首先从农村改革入手,然后推进城市改革,同时先经济体制开始然后推进到政治、科技、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并且先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即自下而上,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考虑各方面的承受度,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少成多,逐步加以推进。
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改革深化,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就要求我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因而我们除了要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要配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和党的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
2、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理论,突破了“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观”“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观”等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中国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从何入手?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入手,35年改革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
我们的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之后逐步延伸到其他领域。其他领域的改革,都是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的。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从农村体制改革起步,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偏离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并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通过经济体制把生产过程中的各方面生产要素都解放出来,包括把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解放出来,也把劳动力这个最重要的要素解放出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是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地解放了出来,把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出来,这才有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把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解放出来了,把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具有创业能力的民间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解放出来了,这才有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些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要求我们要仍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将其作为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在经济领域,如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都与经济体制直接相关,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当今中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把“蛋糕”做大,让我民共享发展成果。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为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他各方成的改革才会有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实现总目标、落实总任务的着力点
总目标总任务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统领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所以,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选准总目标、落实总任务的着力点。
(一)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着力点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试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既涉及权力的调整,又涉及利益的分配,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利益,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情况之复杂,工作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要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核心只能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根本原则,不能有丝毫含糊。党要实现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就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必须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能否实现,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党的治理能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1.提高党的治理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运用国家政权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过去十年,执政能力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是在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长期以来,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机制还没有落到实处,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问题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矛盾,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需要把治理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需要我们党切实提高治理能力。
(1)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整个客观形势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准确了解事物的民菜变化,积极判断事物发展的客观形势,并在这一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状况时,也需要科学地判断客观形势,比如判断经济发展的形势、总体的政治形势、文化发展的形势、社会发展的形势、生态发展的形势等等。
(2)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就国际而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就国内而言,中国现在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各种棘手的难题接连出现。如果不能积极应对并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国的各方面建设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因此,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难以回避的课题。
(3)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中国现在正处于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关键时期,法治对于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化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法治,法治的关键就是将国家的各项事务纳入法律的轨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同样要纲入法治的框架之内。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拥有法律依据,而且还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法治化。
(4)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担负着协调各方利益,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各方面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各方面的事务极其繁重,各种大小事情千头万绪,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务,有国际、中央和地方各个层次上的事务等等。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对着繁多的事务,不可能全部包揽,只能是有针对性地抓一些大事,对重大问题、重大方针进行重点研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制度是保证一个党少犯错误的重要前提。邓小平甚至将制度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高度,他深刻地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还提到,“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并不简单地等于加强党员的执政能力。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良好的制度首先应具有明确的规章和严密的程序,它规定了整个组织的行动准则,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能保证组织意志的向下执行。党的制度建设还表现在能够及时应对社会变迁。因为政党是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桥梁,能否将社会变化的每一个细节传给公共权力组织,转化为公共政策回流到社会,是政党制度化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只要保证这条通道畅通,党就可以随时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实现自身的调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既改革不适应实践要求的体制机制,又不断构建新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任务的着力点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坚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1、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事实证明,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难以生存的。对于一个正在实施现代化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有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民族的凝聚力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在精神上空虚、苍白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振兴的。日本,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之所以能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建成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原动力就是在国家严重受挫之后,全民族形成了忧患意识、赶超意识和振兴精神。这种精神转化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群体意识,进而转化为巨大的建设力量,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步伐。这个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2)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必须勇于开拓创新。在中国这样一个的东方大国,推进这样一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没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一股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是难以想象的。这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放开手脚,大胆创新。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往往决定这社会变革的深度。中国改革的兴起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改革的深化也来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想解放、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过程。改革每前进一步就要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每消除一个思想障碍,改革就前进一步。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还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这是一个战略抉择。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挑挑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擎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实现改革任务举措。提出落实改革任务的举措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小甚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试。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要大胆干。
2.准确定位征服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也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二十多年时间,对政府和市场定位,我们一直在根据时间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广范围发挥失常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主客观条件具备,我们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征服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治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2)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人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经过20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牟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限制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生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只能是不同的。政府要更好地发挥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的职能,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列宁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35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是发动改革并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的主体和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时就时就说,改革开放中的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本人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新创造概括起来,形成政策,加以提倡。的确如此,中国共产党正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的愿望、要求、智慧和经验,概括提高,变成了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从而推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实践。
第二篇: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尊敬的党组织: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目标明确,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任务清晰,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设定历史航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全会确立这一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局面,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然而,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如何通过方式的转变,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总抓手,才能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尤须把握好这个总目标,从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长远目标可谓正当其时。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中国改革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带领13亿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航程。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
讲话
为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一总目标蕴含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对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从世界历史和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两个维度,深入阐明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强调“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高远广阔的视角、鞭辟入里的分析,为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制度与治理,是决定一个国家性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问题。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用30年的时间,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20多年过去,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到今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形成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从主观上看,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实践经验基础;从客观上看,这是改革进程向前拓展的必然要求。将它确立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全新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即使是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的时代巨人,也无法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执政60多年来的治理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过弯路,更积累了丰富经验,开辟了新路、找到了正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环顾世界,看到一些国家由于这方面缺失而社会动荡、政衰人息,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到,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仅为了克服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更是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前后相续的过程。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半程正待我们这一代人发力。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正是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把握好这一总目标,我们就一定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阔步前进。
第四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与举措
作者:丁元竹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报告人将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几个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比如收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实际上关注我们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呢?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历史起点上理解本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站在新的经济历史起点召开的,这个起点怎么理解?
(一)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习总书记12号会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治理我们应该有一套治理的办法。我给大家看一张表,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前面有俄罗斯、有美国、有加拿大,我们排第四。我们人口在世界排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11年由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第十到第二位,人均国内收入从1978年的第175位到现在我们已经排到114位。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讲我们是一个大国,从总量上是世界第二,但是因为我们人口多,一平均成了114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78年29位到去年我们是第一位。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谁都不否认。
这个表大家看,1978年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亿,到去年我们到50多万亿。另外我们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最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国。这是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对去年到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是7.8,美国是2.3,欧元区是负增长,日本是2.0,俄罗斯是3.6,印度4.5,印度比较快。金砖四国,像巴西也没有我们快,我们不仅量大而且速度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在世界上,2013年统计的我们达到了5445美元,到去年年底我们实际上按我们国家的计算是62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稍高一点的水平。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9千美元,在世界上算中等发达国家。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万美元多一点,我们是9千多美元,当然和高收入国家比较,比如和美国和日本,包括和我们国家的香港比较,我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低有低的好处,我们的需求在这。所以需求在这,因此发展的潜力就大,这是第一点。
我们这次的改革做出决定是站在一个发展,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很好改善以后,我们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来探索下一步改革的道路。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还在于我们现在有很多新的问题,也就用习近平同志最近的讲话讲到,实际上我们改革是由于问题倒逼出来的。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有一系列问题要求我们解决。
(二)现存问题的领域
总书记在12号会议上也讲,我们整个改革,包括这次会议的决定,包括今后进一步设计改革方案都要从问题出发,从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出发。所以改革方案是从问题出发的,这些问题表现在哪些领域?在经济领域,比如政府对微观领域干预过多,对民营企业,包括国营企业干预过多,造成市场失灵,造成我们转型升级困难。我们从95时期提出来两个根本转变,一个是实现粗放经济向集约型转变,一个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李克强总理接任总理以后他讲到,他说新一届政府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第二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三要发挥改革的最大红利。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经济领域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政府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政府效率不高。老百姓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发展、自身的生活质量、自身生活品质相关的一些领域,比如大家关心第一民生问题,第二公共安全问题,第三是社会期待的关注指数。社会期待实际是住房、收入、孩子上学、社会保障、养老这些期待,对于卫生安全关注包括环境领域的。过去我们关注更多是就业、是经济发展,现在老百姓越来越关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要求有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来解决,要求我们改革。这是第二点,我们现在的改革实际是由于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一系列的问题倒逼我们改革。
(三)新时期的新问题
1.中国正处在一个跨越中等陷阱的阶段
什么是中等陷井?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有101的国家都想搞现代化,但是真正搞成现代化,到现在人均GDP过12000美元只有11个,好多国家夭折了,为什么?到人均GDP5千美元以后,种种原因,经济体制方面或者政治领域出现问题,最后进入一个低谷长期停止不前。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能不能跨越中等陷阱,能不能持续发展的阶段。我们要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今年是2013年,到2050年还30多年时间,这30多年能不能继续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支持不支持这个发展。
2.过去支撑我们快速经济增长的条件现在发生重大变化 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哪?最典型劳动力。我们在1985年时候,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次叫产业转移,这产业转移就是从我们的亚洲的四小龙,还有一些其它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们国家转移,而我们国家那个时候人均收入非常低,我们劳动力也非常多,所以适合了这样一个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利用这样的产业转移把整个我们国家的经济纳入到整个世界发展的体系中去,就形成了一个叫国际大循环。在那轮循环里,东部沿海地区崛起,造成我们现在的局面。但是从85年到现在基本快30年了,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劳动力的优势,劳动力作为一个红利基本失去了。
现在沿海地区也好、内地也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所以很多我们的一些产业,包括国外一些产业现在向海外转移,为什么?要寻找更加便宜的劳动力市场、便宜的一些资源。所以这是说支撑我们过去的发展的这些红利失去了。这样要寻找新的发展动力,这个新的发展动力靠什么?靠改革,靠制度改革释放红利。所以李克强总理讲,我们转型升级也好,城镇化也好,最大限度发挥改革作为最大红利的这样一个推动力、一个驱动力。我们今后进入主要依靠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活力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大家看,总书记在各种场合讲改革的时候一直讲“两个释放”:一个是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一个是释放市场发展的活力。通过这个活力来推动我们进一步发展,这是我们在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新问题。
(四)为什么我们要改革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基尼系数我们国家在2005年的时候0.42,到去年是0.74,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世界有几个国家比我们高,主要在非洲、在撒哈拉沙漠以南6个国家,收入差距非常大。但是美国收入差距不小,2000年美国基尼系数0.4,美国90%的财富控制在美国15%的人手里,所以美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巴西为什么陷入中等发达陷阱?到6千美元以后,后来一直停止不前,收入差距过大。南非的收入差距到0.6314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个不同国家不同情况不一样。
(五)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为什么?因为我们每到一个时期,每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当时提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一个重大判断和重大概念,大家现在看有的同志想这次提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讲国有经济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很不容易。到1988年,因为当时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198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开展治理整顿。十四届三中全会是重要会议,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作为我们重要的制度框架。到十五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了集中的一个问题: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是讲农业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是讲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也是一个综合的改革。
所以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当时历史特点、当时条件、政治环境,对改革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实际上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是一步步到现在。
到了现在十八大,这次就是全面改革。我们从全会角度,我刚才讲我们对于经济、对于改革的认识,真的是在一步一个基础上的。78年后首先对农村进行改革,80年代后期对城市进行放权让利,城市企业扩大自主权。随着农村搞活,随着城市企业搞活,马上遇到一个问题跟城市、跟农村相联系的各种体制、机制的改革,比如国有企业。
1988年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地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十四大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财税体制改革遇到很大问题。93年开始朱镕基主持研究讨论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在94年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随着企业放活,接着企业要有一个资本市场运行,开始金融体制。92年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成立了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随着这些机构的建立,随着四大国有银行上市,金融体制也推向市场,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是逐步推进的,不是一步到位的。
当前整个世界面临新产业革命,我们要积极迎接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有机结合,把整个社会能源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能源供给结构。
中国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过去落后?因为我们失去了,从18世纪中叶当时世界工业革命,由于清王朝腐败我们没有赶上那次革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这次第三次产业革命,我们是不能,因为从总体来看,中国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目前这些准备,在国际上我们不算落后的。抓住第三次产业革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针对当前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梳理机遇意识,抓住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抓住机遇进行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核心及预期目标
(一)改革的总目标
第一点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二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为什么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个界定是要到2050年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说我们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是基本?没有标准吗?我们这次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们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有关部门也制订具体的指标。
改革就是要为实现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所以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我们讲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着现代化,这个制度是我们的保障。
2.完善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也非常重要,重要在哪?就是说你这个国家到了这样,一个国家怎么治理?我前面讲了,当前利益格局复杂。国际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怎么治理国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就是在法律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环境体制方面都要不断去提升我们的治理水平。
政府是经济调解、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次加了一个环境保护,他也是政府的,也是整个社会治理能力重要表现。这个治理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行,为什么不行?我刚才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100多个国家都想搞现代化,最后只有十几个走过来,好多走不过来,为什么?不是这个治理方面出问题,就是其它治理方面出问题。就是说建立起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要统筹去管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次把改革的目标第二大目标放在提升我们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的建设上,这对于确保我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二)改革的重点和核心
我们这个改革不是面面俱到,当然了要考虑其它方面配套,但是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怎么来解决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次有一个明确表述,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说过去我们讲叫基础性作用,这次讲决定性,实际提升了市场在配置资源、在经济运行中更加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我们过去讲我们要改革怎么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这次更体现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们要进一步改革大家关心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总目标下规定了6大主线,6大主线也是非常清晰,这6大主线确保这个改革的方向非常明确。
1.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着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来进行改,不能离开这个主线,这个前面介绍了。
2.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个主线来改。
3.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着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文化强国这样一个目标去改。
4.社会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来改。
5.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要围绕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如何把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宜人、老百姓更适合生活来改。
6.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党如何来领导社会经济发展,就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依法执政水平来改,提高党在新历史时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能力来改。
(三)改革的预期目标
这个预期目标是说到2020年,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致,就是通过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决定性的进展。重要领域我理解大家关注的像土地、户籍、国有企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些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体系完备、运行有效的体系,使各个方面制度更成熟。
但是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所以改革是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永无止境。我们要理解改革不是一个国家事情,所有国家在改革,包括美国、英国在改革。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表述为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次我们表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有个重要表述,公有制和私有制、非公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过去没有讲的。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把非公经济让它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摆在重要位置?大家看这个表我们就非常清楚。到去年年底非公经济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所有制构成占60%,就是全国国民经济国有经济占40%,非公经济占60%。什么是市场?市场是明晰产权、公平竞争、发挥价格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所以这么大一个体量。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在整个我们国家城镇从业人员占75%,城镇从业人员75%在非公经济部门工作。我们每年新增劳动力95%的让非公经济部门吸收,真正的被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企事业单位吸纳只占5%。非公经济无论在经济规模、在就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了在具体执行这个政策过程中,如何在税收、在信贷、在土地以及在各种重要领域、重要行业的准入方面让非公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公平竞争,这个还需要一些具体政策具体落实。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出来。我们讲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是什么?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包括价格体系,包括其它体系的完善,都遇到这个问题,要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使市场在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换句话说更高发挥效率的作用。
(三)转变政府职能
大家知道今年以来,我们这次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二中全会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方案,一个多月以前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加快地方政府结构改革和转变职能的方案,有计划的管理方式转向政府通过市场来管理经济。
今年以来应该说在政府改革方面的力度非常大。大家看,从李克强总理上任以后,国务院已经连续几批下放一系列的行政审批权。凡是强政府就说该政府做的政府要做好、做漂亮,我们现在往往是该政府做的政府不做,不该政府做做很多,造成政府越位不到位,因此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四)完善税收制度 我理解在完善税收制度里面这个稳定税负、合理税负最关键,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税负往往不是针对一些群体,而是普遍增税造成了中小企业不应该征税有征税,造成了税负过剩影响发展。这次通过房产税、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房产肯定要收税的。
(五)改革城乡一体化的体制
这个报告里面核心讲了4个,一个加快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就是跟农业服务的经营体系,包括生产的体系。第二推进城乡要素平等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
(六)建立开放型的新型经济体制
要放松一些领域的投资准入,包括外资。我们北京市对一些外资已经开放了医疗方面的准入。另外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大家知道上海自贸区挂牌了,现在深圳、广东在酝酿要自由贸易区挂牌。自由贸易区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银行服务、专业健康医疗保险、第三方支付等等。另外进一步加快扩大内地地区开放,比如说云南这块对西部的开放,新疆对周边地区的国家的开放。通过这个全面的开放实现整个国家的全面协调发展,所以要构建开放型经济。
(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经济
加快这方面改革,这个不展开了,主要是继续完善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里这次特别强调了协商制度。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比如说要对重大问题开展协商,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也包括一些基层协商,民主协商解决发展中重大问题。因为你现在光靠政府决策不行,必须靠各种各样的协商来解决。
(八)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建设作为我们改革的重点,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其中取消一些制度,一些体制。通过法治中国来解决,把一些问题纳入到法治轨道来解决。
(九)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制
前天王岐山同志主持中央纪委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其中就要发挥纪检部门在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这个就是建立和健全惩罚、预防腐败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努力实现干部清政、政府清廉、政府亲民。只有这样的政府机构、干部队伍才能够把改革推向深入。这次改革大家说你靠什么来改革?是一个全面的改革,不是一个单方突进改革,包括制度建设。所以中纪委开会稳步推进巡视制度,通过巡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我们整个政府的运行水平。
(十)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现代化总体布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比如北京现在发展大批的文化产业,同时要完善文化事业,还要进一步开放我们的文化,面向国际市场开放。一方面要“走出去”,在世界各地建立我们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对国际上一些优秀的文化要吸收,这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所不可缺少的。
(十一)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
社会事业改革,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等这些改革。因为这些改革同志们可能非常关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改革的。应该从09年开始,09年5月份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到现在已经第5年了,还要继续深化。
(十二)创新社会治理
这是这次全会提出来一个新概念,过去叫创新社会管理,这次提出来创新社会治理。为什么要改这么两个字?管理更多强调自上而下的控制,治理更多是强调政府、社会、市场各类主体一起来解决问题。所以全会要求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让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要建立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包括各种上访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次在社会治理这个部分里特别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昨天外交部发言人对国际普遍关注我们国家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做了一个回答,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恐怖行为,一些影响国家安全国际事务成立这样的委员会,这是这次会议亮点。很多国家有安全委员会,比如美国、法国都有安全委员会。美国除了有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有国土部专门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所以这次我们设立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
通过社会治理,通过规范个人的行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形成我们社会秩序,同时激发社会活力。
(十三)加快改革生态文明体制
这次在改革里面就提出一个资源有效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资源有效使用比如说对于水,我估计包括我们现在看到各种公共资源都要管理,因为我们国家是个资源大国,但是人均起来又是资源小国,因为人均起来我们资源非常贫乏,要有效使用。
四、如何贯彻执行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这是习近平同志在7月23号在武汉讲话时候讲到6点,第六点讲提高党在新历史时期领导改革、领导发展的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成立全面改革深化领导小组,各级党委要确实履行改革的领导责任。为了改革,推行改革还要进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这是根本保障。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家都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最后总结讲话,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次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活动。
(三)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
组织保障就是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这个小组正在酝酿。主要任务是对改革进行总体设计,就是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另外整体推进,还有就是督促落实。过去,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有一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都是总理兼任的,历任总理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协调力度非常大。后来改成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成为一个办事机构,力度就小了。再后来成为国家发改委两个司更没有力度。后来并到发改委后,改革是各个部门自己改自己的。这次为了打破利益格局要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第五篇: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8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
编者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深入学习认识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深入学习理解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本期特刊发这组研究探讨性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春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准确把握、深刻领会其内涵,对确保全面改革的正确方向十分紧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指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体制机制及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治理”是关键词。国家治理或治理国家,是我们党不懈探索的课题。从新中国成立后号召“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到新时期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治国之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依法治国”等,都凸显了党的“治理”理念。很显然,“治理”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更不是受西方影响而提出来的。前一种说法低估了这么多年来党在国家治理上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后一种说法容易造成误解和认识混乱,尤其需要澄清。“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与后一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成完整的表述。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不能走老路或邪路。改革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改向”,而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削弱或否定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深刻总结历史、科学分析形势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顺应了我国现代化总进程,体现了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境界。
加强制度建设和提高治理能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没有很好地解决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从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也无力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为国家治理创造了必要前提。党在全国执政以后,不断探索这个问题,虽然也发生了严重挫折,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展尤为显著,党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迎来民族复兴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事实有力说明,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切合国情,是管用、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是适应发展要求的。两者都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西方制度模式不是治理国家的惟一选择。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现有的制度仍不够成熟和健全。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解决好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和总体效应。特别是我们的治理能力亟待提高。中央一再告诫全党要提防四大危险,其中之一便是“能力不足”的危险。相对而论,制度执行力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下更大气力加以提高。惟有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有效应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已走过前半程,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站在后半程的起点上,我们一定要怀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以只争朝夕精神和扎实有效举措,努力打好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攻坚战。
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严
书翰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完整涵义,一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组成了一个严密整体,全面准确地回答了中国特色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前一句话,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话,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的鲜明指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选择必须解决好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一是根本方向即总道路,二是鲜明指向即具体路径。这是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无论是制度模式选择,还是全面深化改革,都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基本原则、根本方向是不能改的。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决定了今天我国的制度模式。如果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模式,不仅不能成功,而且还会导致严重后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它的鲜明方向性上。在我国,无论是构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还是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都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本根”就是社会主义方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体现在它的独创性上。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这个活的灵魂和重要原则,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走自己道路的勇气和定力。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独立自主、大胆探索,决定了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独创性。再次,体现在它的全面性上。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具有全面性,它既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这三个层面的制度,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体现了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制度体系的全面性。到2020年,我们将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选择还包括改进和完善我们国家治理的路径。这种改进和完善只能从中国国情出发,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人主张,中国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应该实行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两院制等。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近代从变法维新到辛亥革命,都尝试过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如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事实证明在中国行不通。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一定价值取向的体现,在制度模式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价值体系作为支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体现其统治阶级意志的资产阶级价值体系为支撑,西方国家无论采取哪种制度模式,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本质。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这从战略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只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才能更好发挥制度效力、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是,制度需要人来执行,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才能使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出更大效力。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但是,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因此,必须更好发挥制度效力,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以“国之魂”引领“国之制”不断完善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主
任 赵周贤
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把价值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联系起来论述,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要深刻把握国家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把二者更好地统筹起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
国家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一个国家的“思想主权”,是“国之魂”;治理体系是国家机器有序运行的制度载体和保证,是“国之制”。“国之魂”对“国之制”具有引领和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国之魂”,就有什么样的“国之制”;“国之制”对“国之魂”具有承载、保证和弘扬作用,“国之魂”愈健,“国之制”就愈强。一个国家只有根据本国国情和历史传承来选择和坚持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并使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高度一致、相互匹配、相得益彰,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反之,如果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错位,就会出现颠覆性错误,甚至导致天下大乱。因此,必须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贯通起来思考,统筹起来把握。
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以指导、规范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实现“国之制”与“国之魂”相统一,确保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特别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治理中的指导地位,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
所有价值观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历来是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表达,以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目标。西方资产阶级利用其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话语权的有利地位,把西方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标尺,说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选项”,在世界上竭力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对他们不喜欢的国家和政府进行渗透、破坏、颠覆活动,造成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甚至政权更迭。对西方国家宣扬的那套价值观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必须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铸强价值之基,构筑起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制度屏障。我们要把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理念进一步集成和升华起来,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起来,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占据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形成超越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强大软实力。
另一方面,要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来更好地承载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首先,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精神价值必须相契合相适应,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弘扬。否则,如果二者相矛盾,国家治理体系就会从制度层面与价值体系相冲突,民族的精神血脉就会被割断。其次,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基础上,还必须保证治理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如果治理体系的设计不完备,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不仅会销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性,也必然会削弱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还必须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有效治理体系。事实证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总体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有些具体制度体制机制还有弊端痼疾,还不健全不完善,有些甚至成为制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约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和弘扬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织密制度笼子、扎紧制度篱笆,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弘扬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要不断校正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化培塑功能,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
沿着民主法治的轨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对于中国当前和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惟有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来就不可分割。对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来说,民主和法治缺一不可。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有诸多要素,其中法治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民主本身就包含法治的意义,民主就像是一张桌子,必须有柱子,法治是其中的柱子之一。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法治;没有法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有序推动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
民主的关键在于制度,尤其是一系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确保“权为民所有”和“权为民所赋”,确保“权为民所谋”和“权为民所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没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也难圆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严格遵循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以下三点尤其重要。第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运行,这是宪法与党章的基本要求。第二,要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略。第三,党在推进我国的民主法治事业中始终起着引领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道路。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各级党组织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
以民主法治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民主法治的体制机制,包括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内民主制度等基本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许多关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改善党的领导体制的重要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应当切实加以落实。
例如,《决定》指出,要“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这个举措非常有针对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出来后,如何让他们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这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国内有些地区在探索一种制度,叫做人大代表联络站或工作站,由当地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党代表轮流值班,当地百姓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他们有组织地向政府部门反映。我们调研时发现,这个制度很有成效,凡是建立了这样一种人大代表联络站或工作站的地区,信访数量都明显下降。类似这样的具体地推进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非常值得探索和推广。《决定》还指出,要“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这同样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举措。
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以民主法治的方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牢固树立民主法治意识,带头弘扬人民民主精神,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这实际上就是维护党的执政权威,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牢固确立在国家事务中“宪法至上”和在党内事务中“党章至上”的观念,坚决破除“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的谜思。
沿着民主法治的道路,就能大力助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也反映着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