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5篇

时间:2019-05-15 00:5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

第一篇: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童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生训练,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生:兔子!

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

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小酒窝》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检查坐姿。

2、复习歌曲《摇啊摇》。

二、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三、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4喂。”

6生配备即时贴纸。

、按节奏朗诵歌词。、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四、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3、播放flash,结束本课!

五、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的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草原上》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二、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三、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5、实践活动:(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五、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第二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复习歌曲《草原上》。

2、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 ‖

我是 个 草 原 小 牧 民

×× × │ × × │ × × │ × — ‖

手拿 着 羊 鞭 多 自 豪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 友谊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噢!苏珊娜》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二、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谱。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 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三、新授、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四、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原谅我》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发声练习,师生问好。

3、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二、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说明: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1请求他的原

领唱:一个人划船; 齐唱:集体划船; 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三、学唱歌曲《原谅我》、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你 原谅 我 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四课 放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同情绪的音乐。

21、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八分音符。、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放牛山歌》

一、组织教学、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2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4

2/4

、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节奏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牧笛》。

、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五课 妈妈 的歌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 的心》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妈妈 的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唱给妈 妈的摇篮曲》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 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难点。

7流、处理、试唱)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

四、创编活动、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 ‖

1 2 3 │ 5 6 │ 5 3 2 1 │ 6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捉迷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1、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2、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3、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1、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七课 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么?(交流)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点。

、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 2 3 5 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3/4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 0 ‖

第八课 爱鸟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只鸟仔》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1感受二胡的音色。

3有人在其中。

2、师生问好。

二、导入、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介绍刘天华的成就。、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

三、学唱歌曲、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内容:

聆听《丰收之歌》、音乐知识、表演《桔梗谣》。

教学目标:

1、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2、聆听《丰收之歌》,以即兴舞蹈的形式的抒发丰收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材分析:

1、聆听《丰收歌》

这是一首朝鲜族的抒情民谣。朝鲜族居住于我国东北部,主要从事农业,人们能歌善舞,民间歌曲非常丰富,抒情民谣是其中一朵鲜花。这类歌曲一般常用徵、羽、宫等调式,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流畅,节奏丰富多样,多用各种三拍子的节拍。由于采用鲜明而有规律的节奏,所以很多抒情民谣可以直接用于舞蹈。《丰收歌》就是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抒情民谣。歌曲为8小节的单乐段结构,但整个乐段在每一段歌词之后再配上衬词重复一次。歌曲一开始旋律就作上行四度加大二度的进行,这正是朝鲜族抒情民谣的音调特征之一。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轻快并富有律动感,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

2、歌曲《桔梗谣》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因此取名《桔梗谣》。朝鲜族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特点。歌曲采用3/4节拍,音乐轻快明朗。歌曲为七个乐句组或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句和第六、七句是第一、二句的变化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丰收之歌》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介绍:丹麦人民豪放开朗,以能歌善舞而著称。

2、欣赏《丰收之歌》

设问:听着音乐,看着教材中的歌词和插图,你能想象出丹麦农民在欢庆丰收时的歌舞场景吗?

3、师生讨论。

4、再次聆听《丰收之歌》。

设问:如果你被这一欢乐的场景所感染,请你也一起来参与,与大家一起随音乐跳起来好吗?

三、音乐知识:人声分类

1、提问:《丰收之歌》是由谁演唱的?

2、我们在第五单元欣赏过的《妈妈之歌》、《小白菜》是谁唱的?

3、人的歌唱声部分类主要为三大类,你能总结吗?

4、教师小结:人声分类的基本知识:人声分男声、女声、童声。

5、你们能举出男声、女声、童声的歌唱曲名吗?

四、表演《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可以跟录音做几个朝鲜族的动作。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1)集体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前8小节的1、2两张卡片。先出示卡片1,教师范唱曲调1,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1,边唱边拍节奏。两到三次即可学会。出示卡片2,用上述方法学唱。然后合起1、2两张卡片,完整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把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四位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自学,教师巡视指导,但教师的重心要参与抽到卡片5的一组,并进行辅导。即: 教师要提出要求:每组要用集体智慧自学并唱好,声音要轻,不要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

(3)各组汇报自学情况:由组长带领唱本组的卡片,全体学生点评。

(4)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在教师指挥下各组接唱。

(5)最后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使曲调完整,听一次范唱后,学生齐唱曲调。

4.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范唱轻声配上歌词。

5.完整地、欢乐地歌唱《桔梗谣》。

6.学习朝鲜舞基本动作。(可以参照教学光盘上的舞蹈动作)

7.边歌边舞。

8.配上伴奏完整表演。(用铃鼓和堂鼓进行伴奏)

9.全体表演《桔梗谣》喜庆歌舞活动。

五、小结: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我们要热爱劳动。

第二篇:第五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能设计形体动作参与歌曲表现。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难点: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教学准备:各种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入学教育

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二、音乐课堂常规训练

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三、节奏训练

碰铃和三角铁:× --- × - ×- 响板:× ×× × × ×× × ×× × 手铃:× × × × × × × -

沙锤:× ×× ×× × × ×× × ×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

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

2、“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等等。

3、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

(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4、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能用什么体态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

5、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二、总结

第三课时

一、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出示三角铁、碰铃、响板、沙球、铃鼓等乐器的节奏伴奏谱,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先用拍手等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

(3)全班随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二、歌曲表演

用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现歌曲。

三、尝试填词

四、小结

第二课 折纸船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2.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能感知童声、男声和女声三种人声音色的特点及表现力,并能分辨其音色。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

让学生先听歌曲,说出歌曲表达的内容或听赏后的感受。

2、随乐律动

让学生手拿纸船,随着旋律进行方向移动。使学生体验到船儿在起伏的海上进行的情景,又使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3、随琴哼唱

4、演唱歌曲

采用小组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折纸船》

二、活动导入

创设一个“吹纸船”的游戏,纸船漂在水中央,我们要把它“吹”向台湾岛。不能太用力,否则会把纸船吹翻,只能均匀地、连贯地吹,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唱《风儿的歌》。

三、听赏歌曲

1、让学生分别听三首歌曲《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

2、体会不同演唱者的声音特点

让学生了解与讨论人声的分类。

再听几首歌唱作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 山野童趣 教学目标:

1、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

3、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地面图谱的游戏,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即掌握知识有增强了乐趣;

2、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教学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响板、地面图谱 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演唱《采山》

二、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到过农村么?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个什么样子?

大家都说的很好!农村的风光真的是又美又有趣,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一幅与农村有关的画,请大家欣赏。

二、出示图画,欣赏乐曲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书:《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牧童短笛》原名叫做《牧笛之笛》,后来根据我国传统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之句改为《牧童短笛》,这首作品曾获欧州著名作曲家齐而品先生在中国征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曲的头奖,后来,齐而品先生在欧洲演奏过此曲,这样这首乐曲便成为闻名中外的我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牧童短笛》是一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它描写的是小牧童后拿短笛在田野里一边放牧,一边吹笛的喜悦景象。全曲旋律优美,形象鲜明,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和田园风味。(出示本曲《牧童短笛》)接着,教师用“嗯”唱完全曲,并指出左右手弹奏的高低部。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段)。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第一乐段。1=G,4/4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左右手各演奏一个声部,使旋律此起彼落,连绵不断,在我们面前仿佛展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望无际,绿草成荫的田野里,两个牧童倒骑在牛背上,在田野里纵情对歌。在这一乐段里,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然后出示图画,(把课本P24的图画用水彩扩写放大),用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最后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第二乐段这一乐段由上面的C调转到G调,由4/4拍转到2/4拍,速度明显加快,右手高音部是活泼流畅性的旋律,左手低音部是跳跃性的伴奏,构成了一段热烈、欢快、舞蹈性的音乐,与前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描绘出两个牧童在田野里追逐喜戏。在这一乐段里,教师应尽量少讲,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展开必要的讨论。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这一乐段要听后再分析。第三乐段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来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全曲已欣赏三遍,学生对本曲的旋律、节奏情绪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已有一定的感受,这时,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作个非常短暂的讨论以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时间如充许,让学生再听一遍乐曲)

三、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第四课 音乐家聂耳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 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 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

4. 通过欣赏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描述的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体会乐曲的情绪。指导学生感受民族打击乐,简易乐器参与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的欣赏,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对民族器乐的情感。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简介。

教学难点:体会音乐情境,表现音乐场景,能运用打击乐器随乐演奏。课前准备:挂图,录音机等。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新课

(一)、简介聂耳

1、导入(听国歌):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总结:《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叔叔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

2、简介聂耳:欣赏了庄严雄壮的国歌,你们一定想认识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叔叔吧。(出示聂耳画像,边挂边说:这就是聂耳叔叔)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聂耳叔叔的故事,听听,唱唱他写的歌。板书:聂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读:聂耳繁体字聂耳的名字是这样写的(板书)。看看有什么特点?哇,他的名字是由四个耳组成的,聂耳早先名字叫聂守信,后来为什么改名为聂耳呢?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放录音:聂耳的耳朵)总结:聂耳的耳朵是平时练出来的。

(二)、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A、5 3 5 3 2 | 1 3 2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三)、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卖报歌》进教室,引出聂耳的生平介绍。聂耳是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从小就学会了许多的民间乐器,如:笛子,二胡等,他一生创作了四十一件作品,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卖报歌》等。接下来我们将要欣赏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就是其中一首。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整体初听: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初听全曲。(1)你觉得全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A 优美抒情 B 欢快热烈 C 悲伤沉痛

(2)聆听这首乐曲之后,你认为乐曲的速度是:

中速 快速 慢速

(3)通过欣赏,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音乐场景? A 锣鼓喧天,人们竞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 活泼欢快的歌舞场面 C 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

2、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欣赏后,解决问题)

3、分段赏析

(1)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欣赏

a、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锣鼓敲打声音)

b、请思考,你认为,这段锣鼓齐奏,在你头脑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它衬托在这段音乐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c、师归纳:乐曲一开始就传出时远时近的锣鼓声,然后欢快的音乐接踵而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锣鼓喧天,人们争先恐后,兴高采烈的赶来观看的情景。乐曲中出现的锣鼓声运用的是什么节奏呢?我们再来听一听第一乐段(欣赏后出示课件——节奏型)师用筷子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拿出筷子来敲节奏。d、要求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

e、师弹奏第一乐段的音乐,要求学生加入节奏敲击,带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视唱乐曲。

师归纳:欢快的旋律,喜庆的锣鼓声把我们带进了江南龙舟赛的热烈现场,拥挤的人群,欢腾的场景,一幅紧张,热闹的景象即将展现在我们眼前。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乐曲的(2)第二乐段。

a、请大家默看下列思考题,边动脑边认真欣赏音乐,要求用分组讨论,再选代表回答问题:

b、通过欣赏第二乐段,你感到乐曲的基本情绪是: A 热烈欢快 B 活泼跳跃 C 优美抒情

c、根据欣赏的感受以及个人的想象,你觉得第二乐段表现的基本情境是: A 祖国的大好河山 B 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

d、这一段音乐中运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A 铃鼓 B 堂鼓 C 锣 D 碰铃 E 木鱼 F 舞板 e、学生评价:哪一组的答案正确?(3)第三乐段:

a、欣赏后思考:A 音乐的情境是什么?B 与第一乐段是否相似?

b、师归纳:A:随着赛场气氛越来越激烈,人民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于是锣鼓声更强了,乐曲声更欢快了。B:为什么和第二乐段相似呢?因为乐曲的结构是;A+B+A` 三段体结构。c、师问:为什么这首乐曲聂耳要取名为《金蛇狂舞》?

4、复听全曲,参与表现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作力。(全班学生集体随乐表演)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欣赏就到这儿,其实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音乐表现性强,今天我们欣赏的《金蛇狂舞》就是典型的代表,今后我们还要欣赏更多更好的民族音乐作品,下课!

第五课 在祖国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并创编歌表演,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积极参加音符之家的教学活动,认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形状,能分辨它们的时值及差别。

3、能认识到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是表现音乐形象的重要因素。教学重点: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音乐娃娃卡片、音符之家小房子卡片、打击乐器等。教 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活动《音符之家》

1)师:欢迎同学们乘着火车来到音符之家,音符之家欢迎你,今天老师先介绍音符之家的成员。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音符娃娃卡片:你们认识我吗?我是全音符(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并将音符卡片贴在想应音符名称旁。

师:请同学们用手在空中画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形状,并唱出其时值。

2、找一找

教师将许多音符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然后分别弹出5、3-、2---请同学们分别到黑板上识别并取下音符卡片,唱出那个音符。

3、唱一唱(出示音符之家)

1)师:小音符很调皮,有的在家里,有的跑出来了,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有哪些调皮的小音符跑出来了?

2)教师弹奏音符,同学们随琴跟唱,并请三名同学把它们送回家。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轻轻的拍手,一边由上到下或由下至上地唱一唱。小结:同学们来到音符之家,不仅认识了音符,与它们交上了朋友,还帮助调皮的小音符找到了家,你们真棒!

二、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导入:师:音符娃娃回家了,它们都在家里听赏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听一听好吗?

1、聆听歌曲(出示歌词)

2、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展示四个带有旋律的音乐娃娃)师:同学们看,音乐娃娃笑得多么开心,唱得多么欢快,它们到底是怎样唱的呢?(按音乐的顺序展示出来)

2)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同学们视唱旋律。3)各组交流视唱学习情况。

4)全班试着随琴模唱整首旋律。

3、朗读歌词(展示带有节奏的歌词)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来玩一玩朗读歌词的接龙游戏,老师读前句,同学们读下一句。

4、学唱歌词(展示歌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熟悉了,现在看看哪位同学都最先学会唱歌词。

1)学生随琴轻声唱歌词。

2)找出歌中难掌握的地方,再进行练唱。

师:同学们听老师唱一唱这两句歌词,大家仔细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5、(分女同学、男同学对唱及齐唱的形式进行演唱。)

三、创编歌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师:对!我国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那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苗族、壮族、阿佤族

1、创编歌词与表演动作。

2、交流与评价

3、设计伴奏形式

4、分组展示

5、综合评价

四、教师总结

我们生活在祖国怀抱里是那么的快乐,欢喜,在政府的翔下是多么高兴,甜蜜,让我们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幸福成长!

(播放《娃哈哈》的歌曲,学生自由律动下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我为祖国守大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唱解放军的歌。

师:随着解放军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我们来唱一唱老师要同学们找解放军的歌,如果碰到你会唱的,请跟他一块唱。

师:今天我们要听赏由手风琴演奏的表现解放军的乐曲《我为祖国守大桥》

二、初听全曲

1、聆听全曲

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题中的“我”是谁?(展示乐曲的音乐主题)

2、熟悉音乐主题 1)听音乐主题

老师演奏音乐主题并介绍手风琴。师:乐曲基本情绪是什么? 生(激昂自豪)2)唱音乐主题

老师用手风琴弹奏音乐主题。

学生先哼唱曲谱,再用“啦”模唱。

3、再听全曲

指导学生听赏全曲,分析主题出现几次?

师:听一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时请举手,老师用*标示。同时,学生再听全曲并回答问题。

师:将音乐主题进行变化演奏,叫变奏。

三、分段赏析

1、指导学生感受主题与变奏1和声(单音、多音)上的变化,并用律动表现。师:变奏1和主题的演奏有什么不同?你们看看老师的右手,是怎么演奏的。

2、指导学生感受主题与变奏2音区上的变化,并用律动表现。师:音乐这么浑厚低沉,你们听出解放军正在干什么? 我们来学一学。

3、感受主题与变奏3在速度上进行变化后所表现的音乐。(快、慢)

4、感受主题与变奏4在力度(强、弱)上的变化,并唱一唱用声音表现。师:音乐声渐渐减弱,解放军叔叔已经走远了。

四、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1、静听全曲(用卡片摆出结构图)

2、参与表现全曲

师生一同唱一唱,动一动、说一说,进行参与表现。

五、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富裕,不够强大,还需要我们努力学好知识去建设它保卫它,让我们坐上时代的列车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吧。

第六课 新疆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本课题歌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地创编和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听《新疆好》,体验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歌曲中热烈欢快的特点。

4、通过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实践,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美。教学重点:

1、感受歌曲《新疆好》的欢快情绪并能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喜悦的心情。

2、了解维族人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主要沙漠及山峰等。

3、通过听,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并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教学难点:

1、感受民歌的特点:热烈欢快

2、学会维族舞蹈基本动作:移颈,进退步等,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图片,头饰,维族服装等。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讨论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本课歌曲及相关知识学习,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多角度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舞蹈。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创造性地创编和表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请大家课外了解新疆,你们都收集了哪些内容?请各组小代表讲一讲你们所了解的新疆。生分三组发言。

师出示维族小花帽,并介绍有关知识。

师:新疆美丽富饶,今天我们一起到新疆去旅游好吗?

二、导入新课 1.开火车游戏

2.新疆小朋友买买提用手鼓节奏与同学们互相问好。

三、了解新疆 1.唱新疆歌曲

2.师引导学生学跳新疆舞,掌握舞蹈特点。3.观看新疆风光。4.节奏训练。

5.了解新疆民族乐器

师带领学生随画面和声音,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进行体验。(说明:通过让学生唱新疆歌曲、学跳新疆舞蹈、观看新疆风光、掌握手鼓节奏、师生合作演奏新疆乐曲、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等,旨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新疆音乐舞蹈风格,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四、欣赏歌曲《新疆好》 1.导语:通过以上对新疆的了解,你们说新疆好不好?下面让我们欣赏歌曲《新疆好》。

2.初听歌曲: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师:歌中是怎样歌唱新疆好的? 生:答

师:听完歌曲后你是想散步还是想跳舞? 生:答

3.复听歌曲。随着乐曲学生用新疆舞动作表达歌曲欢快情绪。

4.再听歌曲。根据自主感受学生可用打击乐器或拍击手鼓节奏小声哼唱,进一步体验和感受音乐。

五、合作创编与表现

1.同学们,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赞美美丽的新疆。2.分组进行讨论、创编,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赞美新疆。

3.分组展示学生创编的节目。

4.师生评价表演中的成功与不足,评出“集体合作奖”和“表演小明星”。老师奖励“表演小明星”在点歌台点歌。

5.在欢乐的歌曲声中,师生载歌载舞结束本课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新疆好》,体验感受新疆维吾尔民族歌曲中热烈欢快的特点。

2、通过维吾尔族舞蹈动作的学习实践,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的美。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双语)

新授导入——《新疆之旅》

2、初步感受新疆

3、认识新疆

二、欣赏维族歌曲《新疆好》

1、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认识了解了维族,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维族歌曲《新疆好》。

2、完整地聆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手,仔细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描写新疆好的?(学生随音乐拍手,边看歌片边回答教师的问题)

3、介绍作品: 师:《新疆好》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歌曲,由马寒冰作词,刘炽作曲,作于195年。这首歌曲歌颂和抒发了新疆各族勤劳的人民热爱,赞美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4、分段复听歌曲:

师:请同学们在听一听,想想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你的心情怎样?(师生起立做动作感受)

5、介绍演唱家:“萨仁高娃”,感受维族音乐的特点。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仁高娃”演唱的。那么同学们还听过哪些维族的歌曲呢?(学生举例)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维族歌曲,(师生做动作)

师:谁来说说维族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你以前听过的歌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出维族歌曲的特点:“热烈欢快”)

6、分段再听歌曲:(录音机)

师:再请同学们听一遍音乐,拿出打击乐器感受,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我们学过“四二”,“四三”,和“四四”拍,谁来回答?(出示图片,学生进行拍击感受)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是想散步还是想跳舞呢?(学生回答)

7、学习维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三、艺术加工,编创实践。

师:同学们表演的这么好,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把自己打扮成维族小朋友,好不好?老师手里有三件宝贝,都是新疆小朋友最爱吃的,(出示图片)有哈蜜瓜,葡萄,羊肉串,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打扮的又快又好,我就把宝贝送给谁,开始吧!(学生们围成圆圈进行打扮,教师指导,放音乐,发宝贝)师:同学们真漂亮,已经成为新疆小朋友了,老师再教大家一句新疆的祝福话“萨拉木来坤”,它表示吉祥如意,请同学们说一遍“萨拉木来坤”,面向后面的老师,祝在座的老师——“萨拉木来坤”。(五)教师小结: 第七课 火红的队旗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跟唱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教学重点:

1、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跟唱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有表情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过程:

一、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进教室

大家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对这首歌曲哪些了解? 老师对歌曲作介绍。

2、跟唱歌曲

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听,找出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老师进行评价,指出不足的地方。

3、熟悉歌词,让学生边读边观察,第一段与第二段歌词的相同之处和区别。

4、唱唱歌谱

(1)将歌谱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分四大组,各组选择一个部分讨论认读。(2)分组跟琴划唱一次歌谱,相互评价,教师及时纠正错误。(3)跟琴小声划拍,将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5、综合表现

(1)师生讨论歌曲的感情处理,师归纳。并配乐

(2)完整演唱歌曲,并由个别学生选择队鼓进行伴奏。

4、有感情地完整地歌唱队歌。

二、活动

1、同学是否记得自己什么时候第一次唱起队歌?

你还记得入队时的情形吗?还记得在队旗下所说的誓言吗?

2、由小组组成各个小分队,想一到两句自己想在队旗下说的誓言,然后由选一位同学当领誓人,带领组员进行宣誓。

3、请小组出来宣誓,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誓言,并提出成为优秀少先队员的要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听赏《红星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位优秀队员——潘冬子。老师讲述潘冬子的故事。欣赏片断。

2、听赏《红星歌》

3、再听《红星歌》,说说这首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4、跟唱《红星歌》、表演

各小队队长模仿电影中的小演员跟唱《红星歌》,三、总结:

我们要向潘冬子学习,勇敢、坚强,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四、随音乐神气地踏步出教室。

第八课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

3.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与创造。2.小猫头饰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做小猫头饰的材料、《小猫钓鱼》的青乐 教 法:情境教学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定向

1.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情绪模仿自己喜爱的动物姿态,律动进

教室。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学 辨音起舞:

根据音高的4:同力度的不同表演不同的动作: 高音区:p——模仿空中飞的动物姿态。中音区:f——模仿地上走的动物姿态。低青区:mp——模仿水晕游的动物姿态。

(模仿多种动物的恣态,为表现创造部分提供素材。)

三、掌握小猫钓鱼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来了一次动物大集合,仿佛到了动物世界,真有趣。李老师这里

一个关于动物的动画片,大家来看看这里的动物世界又是什么风光。展示: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讲述整个故事情节。2.说一说

启发学生简单复述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的认识一一做事要一心

一意。为后面的表演活动作铺垫。

(学生讲述时轻轻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让学生融人自然的音乐氛围之中)3.唱一唱

师:“、朋友讲得比动画片讲的还要好听,老师也想讲,不过我是用歌声来讲,想不想听„„

(1)范唱歌曲《小猫钓鱼》。(2)学唱歌曲

①用“喵”模唱,边随音乐晃动手指+感受音乐节拍。

②随琴声轻轻演唱歌词,指导学生休止符要停顿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③自由学唱。歌曲分为四个部分,鼓励学生演唱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然后 跟唱。

(在学唱中体会歌曲每部分的情绪对比。)④演唱接龙

老师与学生、男生与女生备一段接龙演唱歌曲;学生分成四小组接龙演唱歌曲;引

导学生演唱时很好地体会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一)风趣(二)着急、伤心

(三)自信(四)高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⑤表演唱

展示: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师:让我们当一回小歌星,为动画片《小猫钓鱼》伴唱。引导学生用清脆、甜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歌曲每一部分的情绪。

四、总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2.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手工制作小猫头饰)师:小猫为了表达对你们美妙的伴唱的谢意,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怎么样,去不去?好,先打扮打扮,用老师和你们自己准备的材料快速地扮成一只小猫咪。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讨论;引导学生用特别的方法将自己扮成最可爱的猫咪。二.演一演

师:猫儿跳、猫儿叫,逗得大家哈哈笑。大家来一个现场表演《小猫钓鱼》,怎么样? 展示:同时呈现四个场景画面。(1)分组讨论、排练

①选择自己要表演的部分。

②鼓励学生想一想,唱一唱,跳一跳,进行简单的动作与表演。③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角色,没计衔接语言,排练表演过程。(2)分组表现

①边演唱边表演。

②学生评价,老师肯定。

③完整地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三、表现

创作版《小猫钓鱼》

展示:放大的多只不同小猫同时伸出大拇指。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小猫咪都竖起了大拇指。小猫咪还说,如果你们是导演,你们

的故事里会出现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小猫在钓鱼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呢?大胆想像,然后表演给我这个制作人看。怎么样,有信心吗?开始准备。(教师营造~个表现空间,让学生在这自由的空问里尽情发挥,使学生在情境活动

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更好地表现自我,享受表现美。)1.分组讨论

(1)根据原音乐设计好表演角色、故事情节、表演所需道具。

(2)发挥想像,认真排练。启发学生动作、表情要夸张,故事情节要有创意。2.分组表现

随着音乐完美地表演自己创编的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四、总结

第九课 欢乐的山寨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乃哟乃》的旋律,会唱这首歌。

2、能学会简单的竖笛吹奏方法,并能自信地参与歌曲《乃哟乃》的表演中;

3、能认真聆听竖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演乐曲的情景; 教学重点:学会吹奏“1” “5”两个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体验和理解,大胆地参与演唱、演奏; 教具准备:竖笛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简单的竖笛吹奏方法,并能自信地参与歌曲《乃哟乃》的表演中;

2、能认真聆听竖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演乐曲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跳一跳苗家的舞《苗岭的早晨》

1、听一听、动一动

根据课件中的画面,师生一起做具有苗家特色的舞蹈动作。

2、说一说、做一做

师:你们知道刚才做的是哪一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吗? 生答 师:是湘西苗族的舞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我省湘西苗族山寨去看一看、走一走。师:苗族小朋友特别好客,他们说:你们要到山寨去,首先要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声音,你们听。(播放一小段音乐)生听

师:他们说:这是苗族特有的乐器“口笛”,下面我们一起听《苗岭的早晨》

(二)试一试、吹一吹

师:请大家拿出“竖笛”也吹一吹,1、学习“1” “5”两个音

“1”音: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住竖笛1、2、3孔轻轻一吹,便是; “5”音:松开第一孔,其余个孔均按住轻轻一吹;

(三)练一练、吹一吹

0 | 5 0 | 5 0 | 1 0 | 1 0 | 5 0 |

0 | 1 0 | 5 0 | 1 0 | 5 0 | 1 0 ||

方法:唱 → 自学 → 抽检 → 老师吹 → 师生同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乃哟乃》的旋律,会唱这首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唱一唱土家的歌《乃哟乃》

1、听一听、合一合 师:老师带来了土家的歌曲,想请你们用刚才学过的竖笛曲为歌曲伴奏,行不行;(播放音乐,老师指挥学生)

2、认一认、唱一唱

(1)出示1、3、5三个音;

(2)用学过的手势辅助唱准三个音;

3、试一试、唱一唱

(1)同组学生一起自学视唱旋律;(2)老师唱给学生听;(3)师生同唱;(4)巩固练习;

4、学唱歌词

三、综合表现

1、歌唱与竖笛吹奏

2、舞蹈与歌唱、吹奏;

3、画一画《苗岭的早晨》

四、本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请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说

师:最后,请大家吹着歌曲走出教室吧!(学生在《乃哟乃》歌曲中离开教室)

第十课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远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学会唱过去《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3、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好四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教学难点:在愉快、活泼中游戏; 教具准备:课件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远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2、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好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动一动

学生在音乐中律动进入教室;

2、听一听

(播放歌曲《哩哩哩》)

师:欢迎小朋友到音乐森林做客,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听,是哪些小鸟来了呢? 生答:

3、学一学

请学生根唱一遍《哩哩哩》

(二)学习新知

1、看一看

指导学生看课件“布谷鸟的叫声”

即:小鸟在条格子,当跳到哪一个格子时,就发出那个格子上的音来;

2、玩一玩

师:我们也玩一玩小鸟跳格子的游戏吧。

3、学一学

师:当我们跳到“0”休止附时,回忆一下小鸟是怎样的?大家想一想? 生:停下来了。

师:对!这是“四分休止附”。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唱过去《多年以前》,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

1、听一听

播放歌曲《多年以前》

师:小鸟玩累了,也该休息了。

2、模一模

请学生用“MU”、“LA”模唱

3、唱一唱(第一段歌词)

师:同学们,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轻声的唱一遍歌词吧。师:请大家互相唱给同坐的同学听一听。

4、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的歌词,下面请大家共同试着学习旋律。生:学生在琴声中挥拍轻唱旋律;

5、唱一唱(第二段歌词)

方法:采用学生自学完成第二段歌词;

过程:自学 → 个(集)体展示 → 互帮互学 → 整体唱一唱

6、演唱全歌一遍

7、情绪处理 力度:中强、速度:中速;

声音:轻柔、靠后一点;

三、本课小结

第十一课 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对十》,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

2、听赏时,能随音乐哼唱《小放牛》主题音乐,说出乐器的音色;

3、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并能初步听辨和模唱简单音程;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对十》,并用自己自制的霸王鞭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即兴为《对十》创编歌词和舞蹈动作 教具准备:自制霸王鞭、音响设备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赏时,能随音乐哼唱《小放牛》主题音乐,说出乐器的音色;

2、积极参与音乐游戏《谁家的门铃在响》,并能初步听辨和模唱简单音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以前我们学过许多有关农村小朋友题材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好,下面我们比一比,看哪组唱的歌儿多。

2、生:(即兴演唱)

(二)听赏《小放牛》

1、聆听乐曲:

师:老师下面带你们到河北农村去看一看,请大家认真听。(播放音乐)

2、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生:双簧管。

师:对。双簧管是西洋吹管乐器。在音乐中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从音乐中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小朋友在河边放牛、吹笛、玩耍 „„ 师:你们说得真好。

3、一边听、一边做动作

师:请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吧。

(三)音乐游戏《谁家的门铃在响》

1、听一听

师:请大家听是谁家的门铃在响。(教师用鼠标电击课件)生:(听后唱出)

2、猜一猜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鼠标电击音乐门铃,大家猜一猜、唱一唱。生:(一位学生上台操作课件)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学会《对十》,并用明亮的声音欢快地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唱歌曲《对十》

1、导入:小朋友,你们看,河北小朋友在干什么呀!

2、播放歌曲《对十》

3、模唱

4、旋律学唱

5、歌词学习

(1)学生按男女生分开读问、答句;(2)跟唱歌词(3)歌曲正误

三、综合表现

1、学习霸王鞭:

师:小朋友,请拿出自己动手做的霸王鞭看一看。(学生高高举起手中的霸王鞭)师:好。让我们来学打霸王鞭吧

2、歌词创编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唱的对十唱完了吗? 生:没有。歌曲只唱到了对三。

师:下面,请你们每个同学自己再创编一条问句的歌词,让大家对答。怎么样?好。生:(个体展示)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河北歌曲《对十》,并用霸王鞭参与表演了这首歌曲;另外我们还听赏了„„(学生答),音乐课真快乐。

第十二课 夜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学会演唱《月园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2、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月圆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歌曲《月圆曲》中的二声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 法:直观教学法

学 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2/4 5 3 | 1 3 | 1 — || u u u u u 要求:气息平稳。2、4/4 5 5 5 5 | 5 4 3 2 | 1 — — — |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 要求:吐字清晰。

三、导学铺垫 听赏《摇篮曲》

1、说一说

师:请你闭眼听一听,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2、动一动。

师:请你学着妈妈哄宝宝的摸样动一动。学生自由律动。

3、唱一唱。

师: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你能学学吗?让我们用“U”来学学妈妈 好吗?

四、引导掌握。

1、创设情境。师:《摇篮曲》描述了妈妈在夜晚哄宝宝睡觉的情景,你还能回想出你知 道的与“夜”有关的诗或儿歌来告诉同学们吗?

2、歌词教学。

1)师:同学们刚刚说的师和儿歌真棒,老师也想来为大家朗诵一首儿歌 好吗?

(师深情并茂地朗诵歌词,伴奏音乐为《月圆夜》)“月儿圆,月儿亮,月儿照四方。星星伴着月儿游,大地换银装。2)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儿歌吧!

3、曲谱教学

1)师:这么美的夜,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内心赞美吧!2)教师范唱。

3)学生用U模唱曲谱。

4、歌曲教学。1)轻声唱词。2)演唱全曲。

5、创编表演

6、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闪烁的小星》

2、探索音的强弱

3、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教学过程:

一、表演《闪烁的小星》

1、老师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看到过的晴朗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2、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随音乐拍节拍。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读出强弱)。

4、学生随音乐练习歌曲的演唱。

5、提示:在晴朗的夜空,你演唱的声音应是怎样的?(有感情)

6、跟着老师唱唱名,并用小星星片卡表示出音的高低。

7、表演歌曲,老师提示几个动作,以学生的即兴创作为主。

二、感受音的强弱

1、请学生听两个强弱不同的鼓声,分辩并感受音的强弱。

2、请学生自己例举听到达的强弱不同的声音。

3、利用身边的物品,敲击出强弱不同声音给大家听。

4、师生利用节奏感受声音的强弱 ①相同力度拍 ②相反力度拍

三、集体舞《星光恰恰恰》

1、初步听乐曲,感受这段音乐的情绪。

2、随音乐在节奏处拍手,要求(准确、整齐)

3、老师讲授基本动作,进行练习。

4、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律动、舞蹈感受活泼轻快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第三篇:第五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老师你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走过老师的窗前》后,能说出歌曲所表现的情绪。

2、能学会《老师最理解我》,表现歌曲的情绪,能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3、能尝试把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演唱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能选择合适的节奏伴奏。能将写给老师的祝福语填写到歌曲中并唱出来。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学教育 师生相互介绍认识 音乐课堂常规训练,起立音乐:12 34 | 56 71 | 1 11 | 1 -|| 师生问好:12 34 | 5 - | 15 5 | 31 1 | 54 32 |1 -|| 坐下音乐:17 65 | 43 21 | 1 11 | 1-|| 节奏训练

二、听赏歌曲《走过老师的窗前》

1、边听《走过老师的窗前》的音乐边拍手。、2、聆听歌曲并回答问题:

(1)歌曲赞美了谁,再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老师”。

(2)欣赏乐曲第二遍,让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好在哪?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3)引导学生有礼貌地说:“谢谢你老师。”(4)欣赏乐曲第二遍,跟着乐曲轻声哼唱。(5)在老师带领下跟着乐曲小声地唱。

3、听赏歌曲并参与表现

4、写祝福语献给老师,去向自己班的老师和别的班的老师祝贺

三、学习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1、聆听歌曲

2、练习伴奏

(1)让学生任选一条自己喜欢的节奏,用拍手动作代替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2)分四个大组讨论交流。(3)全班随乐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4)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4、随琴演唱歌曲

四、歌曲表演

五、尝试填词

六、小结 第二课 《折纸船》

教学目标:

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折纸船》,并能从中感受大陆与台湾同胞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

知道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唱《折纸船》这首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引发兴趣(1)找台湾

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台湾的位置,观察其形状,量一量与大陆的距离;找出一些台湾的著名山水、地名。(2)谈台湾

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台湾,说说其风土人情与富饶的物产。后老师综合。(3)听相关音乐 播放《鼓浪屿之波》,让学生体会几十年来大陆与台湾人民不绝的思念之情。

二、新歌教学

1、听赏全曲:

让学生先听歌曲,说出歌曲表达的内容或听赏后的感受。

2、随乐律动

让学生手拿纸船,随着旋律进行方向移动。使学生体验到船儿在起伏的海上进行的情景,又使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曲《折纸船》(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听录音轻声跟唱一次歌词。

(3)学生随琴声自由划拍视唱歌谱,找出难点。

4、随琴哼唱

5、演唱歌曲

采用小组唱、男女声对唱等形式

三、活动导入

创设一个“吹纸船”的游戏,纸船漂在水中央,我们要把它“吹”向台湾岛。不能太用力,否则会把纸船吹翻,只能均匀地、连贯地吹,以这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

四、听赏歌曲

1、让学生分别听三首歌曲《小背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小螺号》

2、体会不同演唱者的声音特点 让学生了解与讨论人声的分类。

再听几首歌唱作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判断。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 《山野童趣》

教学目标:

1、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

3、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即掌握知识又增强了乐趣;

2、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教学准备:电子琴、地面图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四、欣赏乐曲《牧童短笛》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二)“听”完全曲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

(四)欣赏全曲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

(五)教师作个概括性的欣赏小结。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

《音乐家聂耳》

教学目的 :

1.通过学唱《卖报歌》使学生了解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识降号及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通过视唱,模唱,初步熟悉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

3.介绍人民音乐家聂耳,了解男声齐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劳动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形象。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师应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2. 介绍聂耳创作思想,以及他创作的歌曲所产生的社会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才是优秀歌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等。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坐姿。

二、教授新课

(一)、简介聂耳

(二)、学唱《卖报歌》曲谱

1、聂耳叔叔还为我们写了一首至今还在传唱的歌,这首被列入20世纪华人经典作品。你们知道是什么歌吗?(放录音学生回答)

2、简介报童“小毛头”

3、欣赏歌曲录音。请同学们说出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4、出示歌曲名称。简单介绍:这首歌一直在少年儿童中广为流传。歌曲的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刻表现了旧社会报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时它又表现了报童们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3、引导学生分析歌谱中使用了几个音。(do re mi sol la)

4、在学生默唱后,请个别学生分部视唱,再全体学生视唱。

5、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几个乐句。(4+4+4+4)找出相同句与不同句,贴上标记。唱一唱,每乐句的结尾音是否相同。

6、.难点训练:A、5 3 5 3 2 | 1 3 2 |B、3 3 2 | 6 1 2 |不能唱成3 3 2· 1 | 6 1 2 |

7、在老师伴奏下完整地视唱歌谱,错处老师及时指导纠正。

(三)音乐欣赏《金蛇狂舞》

1.简介作品,整体初听:要求学生带着几个问题初听全曲。2.分段赏析

第一乐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再要求学生随钢琴演唱第一乐段主旋律。第二乐段: 通过欣赏第二乐段,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第三乐段:欣赏后思考: A 音乐的情境是什么? B 与第一乐段是否相似?

C 为什么和第二乐段相似呢?因为乐曲的结构是;A+B+A` 三段体结构。

(四)复听全曲,参与表现

三、课堂总结

第五课 《在祖国的怀抱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并创编歌表演,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积极参加音符之家的教学活动,认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形状,能分辨它们的时值及差别。教学重点

1、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2、掌握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娃娃卡片、音符之家小房子卡片等。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音符之家》

1、动一动

1)师:欢迎同学们乘着火车来到音符之家,音符之家欢迎你,今天老师先介绍音符之家的成员。

全音符 二分音符 四分音符 2)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音符娃娃卡片:你们认识我吗?我是全音符(或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并将音符卡片贴在想应音符名称旁。

师:请同学们,用手在空中画出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形状,并唱出其时值。

2、找一找

3、唱一唱(出示音符之家)

二、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1、聆听歌曲

2、播放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3、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同学们视唱旋律。

4、各组交流视唱学习情况。

5、全班试着随琴模唱整首旋律。

6、朗读歌词

7、学唱歌词

1)学生随琴轻声唱歌词。

2)找出歌中难掌握的地方,再进行练唱。

8、分女同学、男同学对唱及齐唱的形式进行演唱。

三、听赏《我为祖国守大桥》

1、聆听全曲

2、熟悉音乐主题

3、再听全曲

4、分段赏析

5、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四、课堂总结

第六课

《新疆是个好地方》

教学目的

1、听赏后,能说出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基本情绪及歌曲所表达 大概内容,并从中得到快乐。

2、能学会演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并积极参与创编歌曲的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听一听,想一想

欣赏《爱我中华》音乐片断,感受旋律,理解涵义。产生民族之情,爱国之情。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民族,了解民族。配上歌曲原声,让学生在律动中初步感受、熟悉歌曲。

2、说一说

老师介绍新疆舞的风格、特征等。

3、听赏与感受

师:我想请大家说说新疆除了歌舞,还有什么地方特色、民俗民情? 学生听赏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说出歌曲情绪,并根据歌曲内容说出新疆的好。

二、体验探索

1、听乐曲

2、辨声音

三、学习歌曲

1、仔细观察图片:一群新疆人坐着马车,一路载歌载舞而来,最后出现库尔班大叔。

2、按节奏念第一乐段歌词。

①分小组讨论、创编,将歌词按顺口溜的韵律念出来。②分小组表演念一次顺口溜。

③找出编得最好的一组,当小老师领念

2、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⑴听赏第一乐段歌曲。

⑵随琴(乐)学唱第一乐段乐曲,同时用“蹦”“路”字哼唱。⑶随琴(乐)学唱第一乐段歌词。

⑷演唱第一乐段歌曲,模拟马蹄声、马铃声为歌曲伴奏。

3、演唱歌曲第二乐段 ⑴听赏歌曲第二乐段 ⑵随琴(乐)学唱歌词。

⑶引导学生用打击乐为第二乐段伴奏。

4、学习全歌

⑴完整地演唱歌曲

启发他们用风趣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⑵演唱整首歌曲,选择不同的节奏为两个乐段伴奏。

四、参与表现:学生分组讨论,自主设计活动。

五、课堂总结 第七课

《火红的队旗》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能认真聆听《红星歌》,并进行跟唱。

3、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大胆与同学合作,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4、能在《唱唱跳跳》的游戏活动中,唱准音名,背唱歌曲旋律,并在活动中得到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导入

2、聆听、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熟悉歌词

4、学生跟唱

5、综合表现

1)师生讲解歌曲的感情处理。2)教师归纳

3)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活动《队旗下的誓言》

1、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都还记得入队时的情景吧,当我们系上红领巾,每个人都要在队旗下干什么呢?

生:宣誓。

师:对那现在呀,教师想再现你们入队的情景,看看你们当时的表现,行吗? 2)分组练习3)分小队表演

三、听赏与跟唱

1、导入

2、聆听《红星歌》

师: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小孩被称为共产儿童团。1949年10月解放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3、再次聆听并跟唱《红星歌》。

4、跟唱、表演。

四、活动《唱唱跳跳》。

1、认识乐谱

2、分组

3、老师弹奏,学生活动。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听赏了歌曲《红星歌》,感受了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还进行了唱谱游戏,大家都表现的很好。

第八课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小猫钓鱼》并积极参与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2、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装饰材料制作小猫头饰。

3、能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与创造。

2、小猫头饰的制作。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

2、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导学辨音起舞

根据音高的不同,力度的不同表演不同的动作。P——模仿空中飞的动物姿态 F——模仿地上走的动物姿态 MP——模仿水里游的动物姿态。

三、掌握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来了一次动物大集合,仿佛到了动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来看看这里的动物世界又是什么风光。

2、说一说

播放画面,但不出现声音,启发学生简单复述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化对故事的认识——做事要一心一意。为后面的表演活动动作作铺垫。3、听一听:学生认真听音乐,想像小猫钓鱼的画面.4、唱一唱

1)范唱歌曲《小猫钓鱼》 2)学唱歌曲。

用“喵”模唱,边随音乐晃动手指,感受音乐节拍

随琴声轻轻演唱歌词,指导学生休止符要停顿及怎样唱好下滑音。

5、做一做

引导学生用特别的方法将自己扮成最可爱的小猫咪。

四、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1)分组讨论、排练

2)选择自己要表演的部分。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角色,设计衔接语言,排练表演过程。3)分组边演唱边表演 4)学生评价,教师肯定

5)完整地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

三、小结

第九课 《摆手舞》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摆手舞》,并了解一些土家族音乐舞蹈及相关文化知识。

2、能模仿摆手舞,掌握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及简单的队形。

教学重点难点:模仿摆手舞基本动作,进行集体舞表演。摆手舞风格的模仿及队形的排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

1、播放课件土家族民族风光片。进入情境。

2、看风光片,听民俗介绍。通过小小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同时创设身临其境、走进土家山寨的氛围。

二、体验土家乐 了解风格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素材并讨论、交流。

三、唱唱摆手歌

引导学生感受土家歌曲的旋律风格。特别指出“伢儿”这一湖南方言的发音方法。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唱。

四、聆听并感受《摆手舞》的歌曲。

1、练唱“伢儿”的发音方法。

2、主动上台并用领唱齐唱等不同形式演唱。

3、合着节奏在前奏呼喊“舍巴日”。利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4、加入“舍巴日”的节奏喊唱以增强《摆手舞》演唱的表演性。

五、跳跳摆手舞

1、引导模仿 播放课件《摆手舞》录相,指导学生模仿摆手舞。

2、边看录像边模仿。

3、参与表演 指导学生掌握握基本动作

4、讨论与评价。

5、主动参与表演。

六、播放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片段.1、师:刚才听到的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演奏这种乐器的动作吗?(几位学生回答)

2、师:说得真不错,是由笛子演奏的,你们喜欢听笛子吹奏的声音吗?

3、学习竖笛的吹奏技巧,练习《乃哟乃》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按住六个孔,大拇指托住笛身。学生自由练习。

4、练一练,吹一吹

教师出示写有“5”和“1”两个音符的卡片,学生根据出示的卡片练习吹奏相对应的音符。

七、听一听

学生整体听赏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八、小结

第十课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歌曲《多年以前》,能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及其环保内涵,并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

2、在听赏歌曲《哩哩哩》的过程中,能感受其欢快跳跃的情绪,并能随乐哼唱。

3、能在“跳格子”的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参与表演。在“跳格子”音乐游戏中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格子图一张。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导,学习歌曲

1、听一听导语:小朋友们,大家都想一起去小鸟的家园看看吧!仔细看图。

2、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一段)导语:小鸟的家园美不美呀?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树林和蓝天下翱翔的小鸟好吗?(])出示歌曲曲谱,引导学生用“la”高兴地哼唱。(2)出示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读后随琴演唱。(3)师生接龙,看谁接得快。

3、听一听“朋友的烦恼”

4、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二段)(1)体验鸟儿失去家园的悲伤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并用“lu”再次带情绪哼唱。(2)感受渴望鸟儿归来的心情,依谱唱第二段歌词。

5、演唱全歌导语:现在春天又来到了,到处是绿树成荫,花朵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并原地用身势动作和拍手拍肩等动作进行表演和伴奏。)

二、学唱歌曲《哩哩哩》

1、动一动:小朋友随《哩哩哩》的音乐律动。

2、听一听,猜一猜。导语:欢迎小朋友来到音乐森林做客,看,小鸟都唱着欢快的歌儿欢迎你们呢,听,是哪些小鸟来了呢?(生答。)(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哩哩哩》中的鸟叫声。)

3、学一学导语:小朋友们真聪明,那谁来学一学布谷鸟和百灵鸟的叫声呢?(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欢快的情绪,请学生模仿布谷鸟、百灵鸟的叫声。)

4、边听边唱导语:听,百灵鸟在跟我们说话呢!同学们,让我们做好朋友吧,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播放《哩哩哩》,学生跟唱歌曲《哩哩哩》。

三、参与游戏,学习新知

1、看一看:小鸟演示“跳格子”游戏,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那个格子里的音符,碰到休止符就不出声。

2、玩一玩。导语:同学们可不能输给小鸟呀,自己也来试试吧!

3、想一想导语:同学们刚才玩跳格子游戏时,为什么有的格子没有唱出音符来呢?(生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格子里的四分休止符。)

4、学一学。教师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示四分休止符,如摆头、拍肩、点头等,进一步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四、小结

第十一课

《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对十》,能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认识一些宽音程。

3、能人真聆听双簧管独奏《小放牛》,积极参与乐曲的表演活动,体验放牛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学会唱歌曲《对十》,并能边唱边打霸王鞭。教学准备:教学用琴、课件等。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营造音乐环境

随着明快的《小放牛》音乐,学生高高兴兴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2、音乐活动《谁家的门铃在响》

师:同学们,今天小精灵邀请大家去参加在森林中举行的灯谜活动,你们高兴吗?(生答)师:不过,小精灵要考考大家,它带来了难题《谁家的门铃在响》,如果能顺利闯关,我们就能到达灯谜活动的现场。(1)用多媒体展示:

(2)老师弹琴,学生听模仿唱。

3、猜谜

二、学唱新歌

1、掌握新歌

(1)全班听录音范唱《对十》,初次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2)熟悉歌词。(3)熟悉旋律。(4)学习歌词。

A、全班跟琴试唱一、二段。

B、男、女同学分别试唱三、四段。C、巩固练唱 D、演唱处理。

想一想,参加这次盛大的猜谜活动,你的心情会怎样?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对十》?

E、创作。请学生把猜谜活动的谜语模仿《对十》编成歌儿唱一唱。

2、齐唱《对十》 全班齐唱《对十》,进行自由表演,然后分组上台展示,评选优秀小组。

三、听赏《小放牛》

(1)多媒体展示小放牛的情景画面,播放《小放牛》音乐。

(2)听一听,想一想: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熟悉主题音乐。(4)复听全曲。

四、总结

第十二课

《 夜》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自然、抒情的声音学会演唱《月园曲》,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表演歌曲,并积极参加互评活动。

2、在听赏《摇篮曲》时,能感受到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参与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学会唱歌曲《月圆曲》。能准确、和谐地唱出歌曲《月圆曲》中的二声部。教学准备:教学用琴。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 1、2/4 5 3 | 1 3 | 1 — || 要求:气息平稳。2、4/4 5 5 5 5 | 5 4 3 2 | 1 — — — | | mi mi mi mi ma ma ma ma ma 要求:吐字清晰。

三、导学铺垫,听赏《摇篮曲》

1、说一说

师:请你闭眼听一听,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2、动一动

师:请你学着妈妈哄宝宝的摸样动一动。学生自由律动。

3、唱一唱。

师:妈妈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你能学学吗?让我们用“U”来学学妈妈。

四、引导掌握。

1、创设情境。师:《摇篮曲》描述了妈妈在夜晚哄宝宝睡觉的情景,你还能回想出你知 道的与“夜”有关的诗或儿歌来告诉同学们吗?

2、歌词教学。

1)师:同学们刚刚说的师和儿歌真棒,老师也想来为大家朗诵一首儿歌 好吗?

2)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儿歌吧!

3、曲谱教学

1)师:这么美的夜,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内心赞美吧!2)教师范唱。3)学生用U模唱曲谱。

4、歌曲教学。1)轻声唱词。2)演唱全曲。

5、创编表演

五、小结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教案教学案例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童年的回忆》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童年》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第二课时:《小酒窝》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师: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生:高兴!幸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鸟儿的母亲是谁?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鱼儿的母亲是谁?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我们的母亲是谁?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

草原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教学难点: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草原上》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猫 爱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第二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发声练习 2 3 4 │—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2.复习歌曲《草原上》。

3.聆听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按节奏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 × │ × × │ × × │ ×

我是

×× × │ ×

× │ ×

× │ ×

手拿

3.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四、拓展延伸,表现歌曲

师:在课后,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歌唱草原的歌曲唱一唱,或者通过诗歌朗诵、或者创作、或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

友谊

单元主题

音乐是世界性的、无国界的“语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语言”(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情感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本单元以四首作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们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谊能让所有的人享受阳光和快乐!

教学目标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噢!苏珊娜》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2 3 4 │—

│4 3 2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三、聆听《同伴进行曲》

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

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

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

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

(1)聆听乐段一和二: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

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

动作一: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二:同桌手拉手,横移步

(2)聆听乐段三: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

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

四、新授

1.游戏导入——《找朋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

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弱起和附点的唱法。

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

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

五、编创活动

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

2.视唱3、5、6三个音。

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

六、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原谅我》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

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三、聆听《船歌》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

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

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

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

四、学唱歌曲《原谅我》

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

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 你

原谅

我原谅

我!

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

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

5.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

6.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

7.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四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地演唱,以情带声。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放牛山歌》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民间乐曲《小放牛》《牧歌》。

2.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放牛山歌》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节奏练习:

2/4 ×× ×× │ ×× × │ ×

×× │ ×

2/4 ××

×

│ ×.× │ ×× × │ ×

2/4 ×

×× │ ×× × │ × ×× │ ×

×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

(交流、处理、试唱)

四、歌表演《小牧笛》

1.聆听音乐感受牧童在放牧劳动时的欢快情绪与民族风格。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和伙伴们一起边唱边表演《小牧笛》。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五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妈妈之歌》、《鲁冰花》、《小白菜》,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色色彩、音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妈妈的心》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云南纳西族民歌《妈妈之歌》,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 5 4 3 2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二、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说说哪首是一个人唱的?哪首是很多人唱的?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的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连线)

三、学唱歌曲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课堂小结: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六课

四季的歌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四季童趣》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录音)

2.请小朋友们讲述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四季童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4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教唱歌曲时要按句听唱与教唱。

4.反复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与歌词。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创编活动

1.编自己的歌。

例:2/4 ×× ×× │

×

×

│ ××

×× │ ×

1 2 3 │

│ 5 3 2 1 │ 6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自制碗琴。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捉迷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4 3 2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七课

钟声

教学目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钟声叮叮当》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2.音乐钟的主题(见课本28页)。

3.复听歌曲并感受音乐的情绪,聆听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钟声叮叮当》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交流)

2.发声练习 2 3 4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反复多次听范唱,跟录音哼唱曲调。用“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4.跟教师的伴奏学唱歌曲。

5.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注意流畅而有起伏,在“V”处要换气。

6.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四、跟着琴唱一唱: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美丽的黄昏》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4 3 2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钟声叮叮当》。

二、聆听《灵隐钟声》

1.这是一首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2.初听,设问:听了这曲调你想像这是哪的场景?

3.复听,边看谱例边哼唱乐曲主题旋律,并用身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导入:三拍子节奏练习。

2.聆听《美丽的黄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

5.重点:在熟练的基础上,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1 2 3 5 6”六个音按指定节奏编自己的歌。

3/4 ×

— × │ ×

— × │ ×

×

× │ ×

0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八课

教学目标

1.鸟是人类的朋友,本课以鸟为题材让我们“唱鸟”、“爱鸟”、“护鸟”,增强环保意识,增进自然常识,提高审美趣味,发展联想。

2.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到课外、校外去收集鸟鸣的录音,以实际行为去做好爱鸟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只鸟仔》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初听《空山鸟语》,思考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二胡)感受二胡的音色。

2.介绍刘天华的成就。

3.复听歌曲并提问:曲中除了“空山”、“鸟语”外,还有什么?是否有人在其中。

三、学唱歌曲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一只鸟仔》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 2 3 4 │—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4 3 2 │—

小 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对鸟》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问句与答句在曲调上是否完全一样?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看图说一说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从爱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导入:讲《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听!这是一个有关乌鸦一家的故事。(边听音乐边讲故事)从前,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树上住着勤劳、善良的乌鸦妈妈,她每天都要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找虫子给她那一群可爱的乌鸦宝宝吃,小乌鸦在妈妈关心下越长越大了,妈妈真高兴。但这时候我们的乌鸦妈妈越来越老了,终于有一天小乌鸦都要飞翔了,它们一个个高兴地张开了翅膀拍拍飞出了家。妈妈哭了,因为她已经老得飞不动了,一个人孤单单地呆在家中。突然从远处飞来了一个小黑点。一只小乌鸦衔着它平生捕到第一条小虫回来了,它把小虫喂给了妈妈。接着又来了一只小乌鸦,两只,三只。可把妈妈高兴坏了。我们要不要学习小乌鸦?

小乌鸦真孝顺啊?我们为这感人的故事取一个名字吧!(出示课题)

四、学唱歌曲

1.我们来听听、看看歌词,跟着拍一拍节奏。这是一首2/4拍的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下面大家边听边拍节奏。

2.模奏练习

2/4 ××

×× │ ×

×

│ ×

×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五、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师)乌鸦妈妈觉得我们的歌唱的很不错,可就是太单调了一点,我们有什么方法给这首歌美化一下呢?对了我们不是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来伴奏一下呢?

2.律动:(师)同学们再想想除了为歌曲伴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把这首歌变的更美?我们可以用动作来美化这首歌。下面我们用四人小组形式把这首歌的动作想想,自己编一编。可以按照节奏做动作也可以看歌词想想动作。歌表演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色,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六、课堂小结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摇篮曲》走出教室。

第九课

丰收歌舞

教学目标

1.歌舞形式是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本课四首反映中外农民丰收歌舞的作品,赞美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只情。

2.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聆听《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并即兴表演来抒发丰收的喜悦只情。

4.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2.通过听辩、曲调接龙等形式,提高音乐基础能力与即兴创作的水平。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桔梗谣》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以每年的春节晚会的歌舞场面为导入。

2.《丰收之歌》是首丹麦民歌,丹麦人民豪放开朗、能歌善舞。

3.欣赏音乐并看课本中的歌词和插图,想象丹麦农民庆丰收歌舞的场景。

三、学唱歌曲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体验感知,聆听歌曲《桔梗谣》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3.发声练习 2 3 4 │—

│5 4 3 2 │ 1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交流、处理、试唱)

四、音乐活动

1.人声的分类:童声、女生、男生。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圆圆和弯弯》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2 3 4 │ 5 —

│ 5 4 3 2 │—

小猫 爱 吃

鱼,鱼。

3.复习歌曲《桔梗谣》。

二、聆听《丰收的喜悦》

1.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这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你能用舞蹈动作来表演一下吗?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把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起来,用色块来表示三段音乐的情绪变化。

三、学唱歌曲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

2.我们来聆听歌曲范唱,跟着拍一拍节奏。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小声哼唱歌曲,跟伴奏反复唱几遍,注意音准。

四、创编活动

1.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2.拓宽思路,创编歌词。

3.律动:即兴舞蹈表演载歌载舞的丰收场面。

五、课堂小结

第五篇:人教数学第五册教案(可直接打印)

全 册 备 课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分析。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学困生情况分析。

有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第一单元 测量

【单元整体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恰当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测量。

4、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单元教学重点】

1、感受1毫米、1分米和1千米实际长度,1吨实际质量。

2、会用毫米、分米为单位量物体长度 【单元教学难点】

1、对1千米长度和1吨质量形成正确表象。

2、估计时恰当选择长度和质量单位。 【单元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已了解一些测量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创设生

动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测量硬币的厚度、课本、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认知特点是对具体形象事物认识清、感受深,因此教学中,要多安排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凭借经历和体验,对1毫米、1分米、1千米、1吨建立正确表象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估测在生活中用处很广,教师应结合本单元内容,培养学生自觉对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如教学中,先估测后测量,使之形成习惯,提高估测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七课时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 5

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学生尺、电话卡、曲别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吴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李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

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实际上,毫米就藏在你们的尺子上,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学习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猜一猜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呢?还是毫米大呢? 生: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因为我发现1厘米里有许多表示毫米的短线

师:同学们讲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来探索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向全班汇报

生1:我从刻度0数到刻度1,他们中间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毫米。

生2:我也认为1厘米=10毫米,因为我从刻度1数到刻度2,发现他们之间也是10小格。

课件演示:在刻度尺上数出1厘米之间有10毫米的过程。

小结:1厘米=10毫米

3感受毫米

(1)找尺子上的1毫米

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你们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

生1:我发现了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

生2:我发现了两条短线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

(2)找身边的1毫米

师:你们已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四人小组合作找身边的1毫米)

生1:我的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2: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3:我发现2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真不错,如果用手来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会吗?

师生共同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

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4认识几毫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毫米的长度,那3毫米有多长呢?

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演示尺子上3小格之间的距离就是3毫米

师:你能找到5毫米的长度吗?

生:从0数5小格就是5毫米

生:尺子上刻度1到刻度2之间比毫米刻度线较长的那一条线之间的长度就是5毫米

师:6毫米呢?8毫米呢?

三、巩固与练习

1量一量:量一根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5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毫米

2电脑显示:在括号里填上米、分米、厘米或毫米(或用投影、卡片出示均可)

钢笔长14()楼房高20()粉笔长75()

电脑键盘长约5()图钉长10()教室宽6()

蜡笔长6()跳绳长2()

课桌高7()小明的身高是140()

3做书第69页第1、2题

4请学生带上直尺和卷尺自由测量教室里各种物体的长度述要求:

①测量时可以与你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并作好记录

②爱护公物,注意清洁卫生

③当音乐响起就开始去测量,当音乐停止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个同学汇报测量的结果

四、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教学反思:

教师口 请几

第二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理由】

学生已经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比较大的计量单位千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毫米的长度

(3)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

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熟记进率

(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

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

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米处的位置

(2)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③熟记进率

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教学例4

出示例题:

①3千米=()米

学生先说出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教师总结算法:我们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那么3千米里有3个1000米,就是3千米

②同桌出题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④试一试:8千米=()米()米=5千米

4000米=()千米 9000米=()米

6千米=()米()米=7千米

4350米=()千米()米 2千米500米=()米

6千米720米=()千米

(3)比较以上练习

①思考:长度不变,单位由高(低)变低(高),数的大小怎样变化?你能用这个规律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吗?

②根据前面“千”和0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4)小结:表示同一物体的长度,使用的单位可以不一样;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或者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同样是要根据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来进行推算

4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括号里(投影显示)

①小明从家里到学校要走520()

②两个县城间的公路长80()

③一本日记本长110()

④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

⑤一根旗杆高8()

(2)课本第9页的第2、第3两题

(3)“米”和“千米”单位间的化聚(课本第10页的第45两题)

(4)①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6千米,汽车每小时比摩托车慢多少千米?

②要筑1千米长的公路,已经筑了650米,还要再筑多少米?5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13页例

6、例7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质量的估测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投影:《恐龙》

2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他们吗?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

3显示恐龙资料

4师: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

5师:①对1吨你想了解什么(1吨有多少千克)

②对1吨你还想了解些什么?(1吨是不是很轻?师:也就是1吨有多重1吨是不是1000千克? 师:也就是吨与千克的关系)

6整理本课目标:

①吨有什么作用;②哪些物体重1吨;③吨和千克的关系

二、感受体验——吨

(一)了解1吨的物体有多重

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呢?那就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吧谁听的认真,吨就会把他的相片送给谁

1听听“吨”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好,我是“吨”,平时你们常用千克来计量物体的重量,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我就派上大用场了,比如大象的体重是4吨、一卡车的稻谷约3吨等要说1吨有多

重,三言两语说不清,就让我来展示一下吧(出示:50千克的一袋大米,接着出示20袋大米)

小朋友,你对我了解些了吗?如果还不够的话,没关系,认真听课,对我还会加深印象的

师: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小结: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质量用吨做单位1吨=1000千克

2体验“吨”

师:原来1吨=1000千克,1吨有多重,你想感受一下吗?

请1个同学搬50千克的大米,说说你的感受换一个同学来试试请4个同学来帮忙如果1吨的大米全班同学要几次搬完?

(二)吨和千克的换算

1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2练习:

7吨=()千克

9000千克=()吨

1800千克800千克=()吨

1吨600千克=()千克

三、反馈练习

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

熊猫 狗 大象 鲸鱼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3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四、拓展认识

1首先来看吨与千克

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

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师:这两句话你能换个说法使他意思不变?什么是载重量?小卡车和大卡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

物?大卡车的载重量是小卡车的几倍?

两幅恐龙图:犹他猛龙重1吨,原角龙重300千克

师:谁重?

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2倍

师:你能提个数学的问题考考同桌吗?

2接着来看吨在日记里:

看,吨、千克和克一块跑到小朋友的日记里了,你能看看所用的单位名称合适吗?请你改正后再读一读

我的早晨

2005年9月2日晴

今天早上6:30,我就起了床,很快的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喝了一杯大约250克的牛奶,就背起2克重的书包匆匆忙忙上学去,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叫我 的名字,我一看,发现原来是我们班体重只有20吨的瘦个子李林于是我和他边走边聊,正准备过马路时,不巧一辆载满60千克水泥的大货车开过来了,我们只好收住脚步,让车先行等我们跑到教室,其他同学早就在读书了 3最后看吨的趣事:

师:听,什么声音?原来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整理,交流、展示

五、课后总结

六、作业

到生活中寻找吨,整理后写成一篇数学日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和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法(和在一百以内)的口算,会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估算,本单元就是三位数加减的延伸,并把加减法运算结合起来,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使验算更加多样化

【单元整体目标】

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会加减法的验算

2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经验,经历迁移、类推的过程,理解计算原理和验算原理

3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估算意识和提高估算能力,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单元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单元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运用已有的经验,迁移类推,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2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情况创设情境

3加强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减少错误,提高正确率

4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课时分配】

1加法3课时

2减法3课时

3加减法的验算2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5—16页例1,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的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5页挂图或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特别喜欢动物,如:鸳鸯、鸵鸟、孔雀等等„„,它 19

们特别美丽、可爱,你们呢?你们喜欢什么动物?

(师生交流,学生畅谈)

教学过程说明:以谈话自然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师:同学们看(电脑出示或教师出示主体图片),这些动物漂亮吗?(漂亮)这些动物是我国的特级保护动物,你知道咱们国家动物有多少种吗?多少种已经快离我们而去了吗?请看:(课件出 示第15页统计表)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吗?

(可能有些同学不懂什么是哺乳类两栖类,还可能不懂什么是濒危等,老师要解释)数学是枯燥的,但生活是丰富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保护小动物的观念,激起保护动物的欲望

生(有的提问题,有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有那么多种可爱的动物都快要灭绝了,好可怜,我们得保护它们

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要保护它们应从小做起,更重要是学好知识,才知道如何保护它们!

【学习新知】

请看(出示第15页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师: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边问边板书)鸟类有几种?

生:(答),师板书,爬行类有多少?

生(答),师板书(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答)

学生提出这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生:(列出算式)98+25

学生试作,师巡视

集体反馈

师:从哪一位算起:相加满十怎么办?进位的数怎么办?

个位:8加5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

十位:9加2得11,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得12,这时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

百位:因为十位满了一个十,所以向百位进1,此时百位就写1

三、巩固、反馈

(1)完成第16页做一做(2)完成第17页1—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1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万以内的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蓝猫淘气三千问》吗?你最喜欢谁?(学生交流)

师:蓝猫得知我们同学学习了很多知识,今天它来到我们教室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吗?(有)(课件出示)

59

+47 +32 +85

—— —— ——

(全班做,指名演板,结合情况进行评议)

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出现,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课件显示画面,配有画外音)蓝猫:同学们,你们前面表现的真棒!我在电脑中搜索到“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大家看(点击,显示第18页例2统计表)

师: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估算的方法

生:(列出算式)376+284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660,所以376+284的和大约是660

生(2):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

师:(小结),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师:蓝猫想知道一个精确数,你们说怎么办?

生: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平台展示,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

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此环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平台展示,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生(1):把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3+2+1=6

生(2):也就是,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蓝猫为奖励大家用电脑为我们送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想)那你仔细听,认真看,最后说一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电脑随录音逐一动态显示画面或教师直接讲下面的故事)

附录音内容:

有一天,数字姐姐369来到草地上,看到美丽的大自然,不由得坐下欣赏起来,这时数字妹妹278也来到这里,被这景色吸引住了,她想坐下来和姐姐一起欣赏,可是究竟坐哪儿呢?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提醒她说:“我的3是百位,6是十位,9是个位”妹妹高兴地说:“噢,我知道了,我们应相同数位对齐坐”突然,9和8说话了,“我们坐不下了,我们相加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1”6和7也说,“我们相加也满十了,也要向前一位进1”她们的前一位友好地收下了各自的新朋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数学知识编成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师:你从蓝猫的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再发言

汇报)

生1: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2:我学到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生3:我还学到了在计算时,别忘记加上进位的1

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师:蓝猫夸同学们棒极了,学到了这么多知识,(电脑显示)咦,蓝猫还为我们准备了智

慧果,想要吗?(想)你答对里面的题,果子一定属于你(课件说明,有4个智慧果,点击哪个,哪个打开,学生做题,做后奖励智慧果)

此环节得用游戏形式出现,再一次激起学习欲望,学生为能得到“智慧果”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a你来当医生(第20页7题)

师:我们以后在做题的时候可要细心呀

b飞机安全着陆(任选一题做)

师:这里有三架飞机,你来当飞行员,只要能正确进行笔算,你驾驶的飞机就能安全着陆(飞机上写着下面各题)

638+93= 532+407= 986+114=

c第19页第3题

d金星后面藏着谁?

(2)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高兴吗?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进位加法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练习五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90+560 68+35 7×8+4

37+26 280+500 45+19

150+60 620+80 3×9+5

注意:口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二、计算

263 354 748

+605 +76 +252

——— ——— ———

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5题

提问:你想怎样?(提醒学生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相同得数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五、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的第7题

135 +69 ——— 825

427 162 +543 +959 ——— ——— 960 1011

①错误的原因:两个数相加时,数位要对齐

②两个数相加,哪个数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说:

个位上的7加3等10,满十了,要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2加4等于6,要加上个位上进上的1

③错误的原因:两个数相加,哪一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这一道题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个位上写1,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6加5等于11,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是12,这时要在十位上写2,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1加9等于10,要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是11,这时要在百位上写1,向千位进1,而这道题十位和百位都没有加上进位进上来的1 

六、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你想怎样做?请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把讨论 的方案告诉给大家

教师:完成这一道题时,要采用估算的方法

563≈600915≈900464≈500

646≈600792≈800351≈400

85≈100208≈200873≈900127≈100

然后再估一估,哪两个数相加等于1000

(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多动脑筋,多思考)

七、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五的第9题

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星期天的早晨,小君要去哪几个地方?让学生分工合作,小君有几种走法可供选择?(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一一列举出来)再回答走哪条路最近?

八、计算

419 368 3430 462 

+506 +679 1691 +2079

————————————————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并说一说,两个数相加应该怎样算?

九、练习

一艘客船有乘客278人,到了一个港口上来56人这时船上有乘客多少人?

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十万个为什么》,卖了247本,还剩103本,运来了多少本?

这两道题均可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再讲评

十、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课题2减法 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例1,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情景图片、卡片、实物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

2笔算练习

340170376+284720350

说出笔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的铺垫,从而顺畅地进入正题

二、联系生活,顺利切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呢?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的开展

2同学们在假期中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小精灵聪聪将带大家一起到美丽的云南去走一走、看一看,小精灵为我们安排了三个景点供大家游览(出示情景图)他是怎样安排观

光路线的呢?你们能看懂吗?同桌两人或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情景图中,丽江风景图是“玉龙雪山”,大理的标志性景点是“三塔”,昆明的标志性景点是“石林”渗透人文地理知识)

学生的知识性学习与能力的提高,都最终服务于生活,这里,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看懂路线图的标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3请小组代表讲图意

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易事,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图意,需要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让学生明白如何解决两地间的距离问题 生1:我们了解到昆明到大理要走348千米;

生2:我们知道昆明到丽江要走517千米;

生3:这幅路线图是从昆明到大理再到丽江的;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都从图中了解到了部分信息如果按同学们讲的从昆明出发,到大理要走多远呢?(边说边画线段图)

再到丽江呢,还要走多远呢?

图上没有告诉大家,那517千米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对,请看线段图:估计意识的建立与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是课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学生参与估算时,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于学生不同的合理估计都给予肯定,允许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是算法多样化的较好体现

生1: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50千米;

生2:我把517看作500,348看作300,大理到丽江大约200千米;

生3:我把517看作520,348看作350,大理到丽江大约170千米;

„„

师: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来估算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能用坚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吗?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

6学生讲解

由于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作铺垫,老师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感悟,让学生把由衷而发的感受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交流中产生共鸣,效果更佳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当被减数连续两次不够减,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应酌情突出重点加以引导,加强联系,建立清晰的表象

生1:我在计算时,先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我从十位退1再减,接着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我就从百位退1再减;

生2:我发现原先学习的只一次退位,这次计算要2次退位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的新发现,像这样需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题,我们称为连续退位减法,这也是今天大家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谁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连续退位

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答略)

师:这道题计算结果是多少呢”同估算结果比较一下

小结:我们在计算51734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再减,十位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

位上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设置多种情景,自始至终都使学生处于旅游当中,使学生仿佛参与游戏活动中,使其乐于向往,不知疲倦,在解决诸多问题中,使学生思维得以释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师:我们已经搞清路线,可以乘车出发,途中小精灵给同学们又提出了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好吗?

1云南的昆明有很多新鲜的水果,咱们跟着小精灵一起到宋庄果园看一看吧!出示第23页“做一做”的图突出开放性的思考,开放性的交流,开放性的结果

同桌互相提出数学问题,互相进行计算解答

知识的延伸,益于学生多角度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在此对学生努力学习,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给予及时肯定和赞扬,从而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3汇报交流

生1:苹果比桃树多多少棵?

生2:416169=247(棵)口答(略)

生3:桃树和梨树共多少棵?

生4:169+358=527(棵)口答(略)

„„

类似找两三组,其他同学当评委,判断对错

四、拓展思维,课中(课后)练习

1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学生试着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解题)

五、总结:

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老师为大家精彩的表现表示祝贺.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例

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减法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计算

1口算

2计算

316 4987

-217-2998

——— —————

学生独立练习,说一说每个数位退位过程

二、新课

1教学例2 507-348

可先让学生试做,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通过竖式分析

个位:7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当作10个一,这时十位就剩9个十十位退的一个10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

十位:从百位上退1后,十位上是10,又退给个位1个十,十位上是9,94=5,十位上写5

百位:百位是5,退给十位十个十后,剩下4,43=1在百位上写1,最后结果是159

2教学例3 500-185=

(1)竖式计算

(2)可以把185看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

(3)185接近200,比200少15,500200=300,300+15=315(4)你还有其他好方法吗?

大家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做

3练习

700 800 2000

-207-496-478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25页1—3题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编计算题,解答后互相批改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连续退位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6页练习六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计算

135+893 437+959 382+7861432-658 841-554 910-34

5三、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六第2题

(1)出示第2,让学生弄清题意

(2)提问:读题后你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2完成练习六第3题

(1)出示第三题情境画面,让学生观察弄清情境

(2)让学生列式解答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3完成练习六第4、5、6题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3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七中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根据137+254=391,请你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根据487226=261,请你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提问: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教师:任何一道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说明加减法是有一定联系的

二、教授新课

1教学例题1

(1)出示教科书第21页的主题图的第一幅

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如果要求“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清楚列式的根据

列式:135+48=183(元)

教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这一道题到底算得对不对呢?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还要学会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以便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那这一道题该怎样验算呢?请同学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①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48+135=183

②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183135=48或18348=135

(3)注意:在进行计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地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4)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2教学例题2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主题图的第二幅

教师:妈妈付了200元钱,那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呢?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列式:200183=17(元)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把减的过程口述一遍)

教师道:那怎么能知道阿姨找得对不对呢?(要进行验算)

讨论一下,有几种验算的方法?

(2)验算的方法

①把付出200元钱减去找回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183元

200-17=183(元)

②把应付的钱183元,加上找回来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出的200元钱

183+17=200(元)

(3)练习(完成教科书28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2题

讲评时,要学生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样订正”

3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3题

讲评时,要学生说出,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四、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加法的验算培养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计算并验算

348 398

+714 +856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时,提问:

①两数相加应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继续加)

②两数相减应该怎样算?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数位上的数再减)

③验算时可采用什么方法验算?

加法:可采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采用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法:可采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的方法,也可采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2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

①用自己的话,编一道应用题

②独立分析应用题,然后列式解答

③讲评时,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各种不同的提问题的方式

4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

①题目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

②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这个问题?要求下午孵出多少只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

该怎样列式?337+118=455(只)

③要求这一天共孵出多少只小鸡?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这个问题?(上午孵出多少只和下午孵出多少只?) 337+455=792(只)

④要求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我们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可以直接求出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蛋,已孵出多少只小鸡?)

该怎样列式?900792=108(只)

小结:解答题目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能根据问题找出所需的条件,再进行认真解答

布置作业(教师自行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长度的估量分三段编排第一段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

段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遵循儿童学习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加强空间观念的内容

【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3了解教材编写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单元整体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单元教学难点】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单元课时分配】

1四边形1课时

2平行四边形2课时

3周长和估计4课时

课题一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他们的角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叫“四边形”

【教学难点】

四边形所具备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不规则形状的纸、剪刀、三角板、直尺、钉板

【教学过程】

一、感知四边形

1围四边形

师:你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根据你的想象,动手来把四边形做出来好吗?

1、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师巡视参与活动

2、讨论四边形特征反馈,学生展示介绍自己围出的四边形

(如果学生围出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结合图形得出: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二、寻找四边形

1在主题图中找

师:在校园里,你发现了四边形的踪迹了吗?你能找到多少个?

2在众多图形中找

师:出示例1,图中有很多图形混杂在四边形中间,请你把四边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3举例

师:说一说,在哪儿还能看到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

1剪四边形

师:要求学生动手剪一些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独立动手(师巡视参与)

反馈,有选择地学生上台展示,师适当加以评论

2分类

师:4人一组,将桌上的四边形分类(请组长将四边形分类) 师巡视,听取学生的想法反馈,要求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和理由

四、延伸拓展

1师:用钉子板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我们以前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小组里说一说

提示: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2师:围出或画(剪)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

3师: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请你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六、巩固练习

1第36页做一做第1题

2第36页做一做第2题

教学反思:

课题二平行四边形 第一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3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合作、探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做中学”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以及其特点和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特点和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用吸管做的长方形框架,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纸

一个钉子板和一个橡皮筋

每人4根长短不一的吸管、图钉、剪刀

【教学过程】

一、动手探索,多角度认识平行四边形

1看:观察桌上长方形框架有哪些特征:(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2拉:拉动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说:看一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4合作:

现在让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平行四边形卡纸,小组合作探索,汇报结果以及使用的探索方法

师:平行四边形框架可以拉动、变形,我们就说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特征,运用这一特征,工程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方便

二、动手实践,多方位理解平行四边形

1做:每个同学用4根长短不同的吸管和图钉剪一剪,做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

2折:用一张纸折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把多余部分剪掉

3围:用钉子板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5改:把其它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

三、独立思考:多层面巩固平行四边形

1找:出示8个图形,你最喜欢什么图形,请把它找出来

2数:有()个平行四边形

3猜:一个平行四边形,一边长5厘米,一条短边长3厘米,你能猜出另外两边分别是几厘米

一个四边形,对边相等,没有直角,猜猜它是什么图形?

四、寻找平行四边形

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呢

五、巩固练习

1第39页练习九第1题

2第39页练习九第2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剪画平行四边形

【教学内容】

第39页练习九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剪画平行四边形,巩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点

2培养动手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剪一个平行四形

1准备一张长方形纸,请学生利用长方形的纸动手剪一个平行四边形

2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剪法,只要符合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就可以

讲评时,要学生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剪?

3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二、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提问:要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你想怎样画?

学生利用方格纸上的长方形来画

提示:要使两组对边平行,可利用方格纸的长方形的边来画

三、用钉板出示第39页第3题

提问:这两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你想怎样改,他们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自己动手试一试然后在书上画一画

小结:把不平行的对边改平行了,或者把不相等的一组对边改相等了

四、完成第40页第4题

1分组活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特征

2填表

3填完表格,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五、第40页第5题

1说出七巧板中图形的名称

2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3用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3000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

    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人教版音乐第五册教案 人音版第五册音乐教案第一课 童年 教学目标: 1、《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

    2017第五册音乐教案

    2014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童 年 教学目标: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

    人音版 音乐 教学计划 第五册

    教学计划(人音版第五册) (2008-06-18 14:20:17)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系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五册。本册教材在编写......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

    《走进音乐世界》第五册教案

    《走进音乐世界》第五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 1 课爱我老师,爱我学校 一、教学内容: 1、歌曲《我们爱老师》 2、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二、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

    第五册音乐教学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图 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

    第五册音乐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