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党章意义

时间:2019-05-15 00:4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修改党章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修改党章意义》。

第一篇:修改党章意义

一、十九大修改党章意义重大

修改党章有利于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核心的一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这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提出了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战略,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它们写入党章,便于固化下来,作为我们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行动纲领,是非常必要的。

修改党章有利于用最新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党章是党的总章程,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有利于全党更好地用最新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有了最新的科学理论,就能更好地指导我们新的伟大实践。

修改党章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无论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尤其是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五年中,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不少新鲜经验,把这些新鲜经验理论概括后写入党章,对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坚强有力具有重大意义。修改党章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在治国理政、内政外交诸多领域、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办成了过去一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情。在国际舞台为世界各国奉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鲜经验理论概括后写入党章,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然后学习宣传新党章、贯彻落实新党章、维护新党章,用新党章武装全党,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无不意义重大。二、十九大党章新变化的主要内容

这里只谈三个主要方面,其他修改是这三个主要方面 修改的深化、具体化。

第一,修改党章最大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这个思想是在艰 辛探索中形成的,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党心、民心所向。从历史上看,以党章形式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对指导思想作出新表述,将会极大地促进党的事业发展。历史将证明,如同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一样,十九大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也必将对党的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理解这一点需要把握一个核心概念:”新时代”。从语义学讲,时代是社会历史范畴,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为依据划分的某个特定社会发展阶段,时代也有大小之分,有宏观、中观之别。十九大报告和党章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显然属于中观范围。“新时代”这一判断有充分的理论和实际根据。在理论上,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长过程中,由于矛盾的变化,过程会显出阶段性来;在实际生活中,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要矛盾的转化”。在社会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矛盾的转化,一种是根本性的,如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后,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另一种不是根本性的,而是带有阶段性特征的重要变化,十九大提出的主要矛盾转化,显然也是指这种情况。比如,现在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有贫困地区、人口,另一方面又有产能过剩,这不能仅仅用生产落后解释,只能说是发展不充分、不协调。此外,幸福是阶梯型概念,人类追求幸福永无之境。当物质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政治权利诉求就更加突出,这就是一些社会学家说的,“解决饱汉的问题比解决饿汉问题更困难”。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就是发展的不协调。党章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概括为主要矛盾,在认识上是正确的,也有利于在实践中抓住这个关键,集中力量加以解决。那么,为什么说“转化”是阶段性的重要变化而不是根本性变化呢?因为党章还明确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现在仍然处于这个阶段,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一定把握这个主要矛盾“转化”的”分寸”,按照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全面性的思想去理解,防止片面性。主要矛盾转化是提出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第二,新时代需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新方 略,做出新部署。党章在这方面增添很多新内容,特别是提出,” 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不仅绘制了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而且把共产党人远大理想和现实任务科学统一起来,使我们既能站在高处看到远景,又能脚踏实地地做好当前工作,将极大地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此完成任务,党章提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科学的战略措施能够有效地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加强、改进党的领导。据此,党章在总结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成功经验基础上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行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要求,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新的提法有两个亮点,其一,突出了政治、纪律和制度三大要素。制度建设不仅带有根本性,而且有极大的综合性,制度建设是需要体现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之中的,各方面建设也需要以制度建设来保证、落实。其二,这次修改以“纪律建设”代替“反腐倡廉建设”,不仅包括了反腐倡廉的全部要求,而且内容更广泛。六大建设的表述更科学明确、要求更全面 具体了.党章还专门增写了关于从严治党的新段落,强调要警惕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从这一点出发,十九大党章还在组织条文中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从严治党的许多具体要求。这有助于把从严治党推向新阶段。

归纳上述内容,党章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进而提出新时代的新方略、作出新部署,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提出从严治党新要求。这样,党章新变化的逻辑思路也就看清楚了。三、十九大党章的新变化体现了哪些特点

1、修改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主动性、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十九大党章的新修改,既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更是党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表现。经过多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探索,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规律不会自发地实现,需要先进政党科学地认识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去改造世界,规律才能变为现实。十九大党章的宝贵之处,是其内容不仅充分反映了“三个规律”,而且自觉运用规律去完成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如从理论上讲,从严治党具有历史必然性,十九大党章能够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坚持这一点,并提出新要求,由此把历史必然性和党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就使从严治党的落实有了可靠 保证。

2、既继承传统又勇于突破创新。党章的修改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最终目标、组织原则等马克思主义政党赖以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在十九大党章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与时俱进,根据实践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有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因为坚持基本原则的“不变”,保持先进性才能一以贯之;因为作出符合实际的新变化,党才能走在时代前列。把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相结合,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结合起来,会使我们这个大党老党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

第二篇: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意义重大

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意义重大

求是网

9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

民众认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把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有利于党中央进一步凝心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民众指出: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及时总结习总书记执政这五年的经验与成绩,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写入党章指导全局,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十九大作为一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盛会,必将开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引领世界潮流勇往直前!

城东镇中学 2017.9.27

第三篇:详解 党章修改

详解党章修改

问: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作了怎样的阐述?

答: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强调,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其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了哪些充实和完善?

答: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会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章中作这样的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还体现在,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新认识,对总纲中相关部分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4个自然段充实了内容,并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段。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全党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章修正案总纲调整和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充分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部署。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落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作这样的充实和修改,有利于更好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自然段,表述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这样的增写,既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有利于全党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问:党章修正案为什么突出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答: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目标任务。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对阐述改革开放的自然段作了充实,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

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问: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了什么新内容?

答: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的这些新内容,集中体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反映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重要实践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问: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总结和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十四条第五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道德修养、更好发挥表率作用。

问: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一是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近年来,根据中央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一句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落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方面的重要作用。

问:请介绍一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关于修改党章的意见和建议是怎么处理的? 答: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充分反映了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意见和愿望。经过认真研究,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党员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大多数已经被采纳。有些具体意见虽然在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改中没有被采纳,但主要精神已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的意见和建议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还有些具体建议,将由其他党内法规作出规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单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按照进几次党代会修改党章后的惯例,党章修改后,党代会秘书处负责人将就党章修改答记者问。

第四篇:党章修改部分

十八大会议有关党章主要修改部分总结: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中共十七大修订后党章总纲的党建四项基本要求中,第四条“坚持民主集中制”提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中共十八大修订后党章总纲的党建四项基本要求中,第四条“坚持民主集中制”指出:“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

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一些新要求

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

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

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三十四条第五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道德修养、更好发挥表率作用

第五篇:党章修改问答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章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和基本考虑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十七大对党章进行修改,是党中央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第一党的代表大会修改党章是我们党的一个惯例。第二修改党章是适应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新发展的需要。第三修改党章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章进行了哪些重要修改?

(一)增写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进程的内容,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三)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

(四)充实了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五)增写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

(六)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七)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八)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

(九)充实了军队建设、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增写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内容。

(十)充实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内容。

(十一)对党员义务作了适当补充。十二)增写了党的组织制度方面的新规定。

(十三)充实了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工作制度。

(十四)增写了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新要求。

(十五)对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3.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这既体现在过程上,也体现在结果上。总起来说,这次党章修改工作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党章修正案是全党意见的反映和全党智慧的结晶。4.这次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党章共作了30处修改,概括起来主要是6各方面内容。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地位作出定位和阐述。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表述。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5.怎样理解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实践的需要、未来的希望。第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第三,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科学理论。还要看到,科学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同时又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之,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党的十八大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7.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是如何阐述的?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指出: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指导思想。这段话就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定位的阐述。首先,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是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又是它的基本要求。再次,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定位。最后,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阐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8.党章修正案增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重大意义何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其重大意义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好地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第二,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制度自信。

第三,有利于激励全党同志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地走自己制度建设的发展道路。

9.党章修正案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何在?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适应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有利于我国抢占下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10.党章修正案增写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意义何在?

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章修正案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全党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坚定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1.党章修正案增写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出于何种考虑?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这一内容,是因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第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化质量的客观需要。第二,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是进一步积极稳妥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客观需要。第三,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相互胁调,是进一步夯实我国农业基础的客观需要。

12.党章修正案增写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内容意义何在?

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开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工作建设新局面的坚定决心和信念。第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有利于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有

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民主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愈加兴盛。第三,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有利于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够推动人民民主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实现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13.党章修正案增写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意义何在?

党章修正案增写这方面内容,对于不断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第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在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是关系文化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设计会主义文化强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光荣梦想。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需要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当前,我们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事业。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第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虽然这些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水平比较低,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大,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不高,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文化改革发展的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掌握着话语权,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更大关注。同时,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国际文化格局“西强我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长期而复杂,有效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任务艰巨。这就

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15.党章修正案增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意义何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十七大党章修正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写入党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全党形成思想共识、凝聚精神力量,同心协力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这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所有价值观念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苏联解体实际就是从核心价值的扭曲和蜕变开始的,正是由于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全盘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由各种错误思潮泛滥,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可以说,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人心向背和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发展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就是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明显,主流与非主流并存,先进与落后交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基本的道德

规范,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不断完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也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作出重大部署。可以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不断发展和筑牢我们的“兴国之魂”,必将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加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交汇点、共同点,使民族的与外来的、传统的与现代的思想文化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为我同文化建设注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迸发强劲活力,不断增强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无论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还是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都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根本任务,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不断抢占全球文化市场,打着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幌子,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为其全球霸权战略服务。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面对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只有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我们提倡的价值观念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广为认知,才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才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

16.党章修正案增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内容出于何种考虑?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党中央始终关注、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内容,同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意志,反映了我们党深刻把握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理论自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

第一,党章修正案增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坚持党的性质、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在90多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全力支持和衷心拥护的根本原因,是党能够夺取革命胜利和长期执政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方面继续采取有力政策举措,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党章修正案增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就是

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资本主义以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有着本质区别。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全局上有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问题。我们既要重视积累,不断扩大社会再生产,又要重视消费,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问题的关键是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群众公认这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但也要看到,在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问题仍比较突出,这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作出必要调整。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样做,也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形成积累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第三,党章修正案增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积极性,会影响生产效率提高;而经济快速发展中分配严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则会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进程。我们必须注重研究分配问题,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既能创造更高劳动生产率,又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优越性。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八大,我们党先后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因下体现社会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重要原则,这反映了我们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上的不断深化。现在确实到了需要我们在国民收入各次分配中都更加注重公平的阶段。这些年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贯彻公平正义原则,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如通过取消农业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公共投资向农村倾斜等举措,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但当前一些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我们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继续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

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逐步把“蛋糕”分好;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基础上,加紧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努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确保人民和谐相处、社会安定团结、国家长治久安。

17.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对于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为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我国社会管理同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的是好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出现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过去“单位人”,占95%以上,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25%左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以“单位制”和城市街居、农村社队制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主要通过单位、街居、社队联系群众、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矛盾。现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功能大部分已经剥离出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社会人”的管理,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确,服务载体单一贫乏,沟通渠道短路不畅,管理方法不实不活也不灵,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无组织管理的自发状态。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社会流动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的新趋势,妥善解决由此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

第二,人民内部矛盾易发多发增加利益协调难度。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由此引发大量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食品药品安全、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明显增多,而且这些矛盾往往涉及面广、关联性强,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很容易演化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如何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何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人民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之问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第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了群众工作和生活,但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网上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现实社会违法犯罪向虚拟社会蔓延,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和进行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特别是虚拟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和组织动员力越来越强,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都呈现网上网下遥相呼应、相互放大的趋势。三是网上炒作日益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敏感问题极易在网上快速扩散放大,更有甚者,以谩骂攻击代替理性讨论,以“人肉搜索”代替侦查调查,以“舆论审判”代替国家法律,造成严重后果。四是网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基础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面临较大风险,盗窃密泄密事件频发,危害我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尽快扭转“用墩布堵瀑布”的被动局面,越来越紧迫。

第四,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突出的问题有: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管理和服务脱节,重管理、轻服务,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基本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没有抓好;社会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运转协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合力,一些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部门利益严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一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责任不清;基层基础丁作比较薄弱,有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城乡社区白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渠道不宽;重治标轻治本、重事后处置轻源头预防问题比较突出,管理手段单一,不善于发挥党的群众工作等政治优势,不善于运用道德约束、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手段,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于段;一些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有的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甚至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缺口很大,志愿者队伍力量有待加强。如何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推动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深入总结我们党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积累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方法,结合新的实际加以运用和丰富,尤其要充分发扬我们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礼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与时俱进地更新管理思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手段,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8.怎样理解党章修正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阐述

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总纲专门增写了一个自然段,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集中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指导原则和主要着力点,有利于推动全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和贯穿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处理好认识应用自然规律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历史和现实反复征明,无视自然、违背自然、践踏自然,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享自然界的馈赠。尊重自然,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依赖自然界生活,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与发展;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存在的价值.客现存在的自然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制约性,摒弃那种认为自然生态仅是工具性、为人类所消费的传统观念。顺应自然,就是要充分认识到人从属自然,又超越自然,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正确认识、掌握和应用自然规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主观能动性,面对自然界时既不能盲目自负、为所欲为,遭遇生态环境问题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无所作为。保护自然,就是要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开发和保护士地、森林、水源、矿产等各种自然要素,努力建设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

第二.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造成资源消耗快速增加。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8.5%,而消耗的粗钢占43%,煤炭占45%,水泥占52%,油气占10%;石油、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同时,持续多年粗放型、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第三,要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内涵上米看,“两型”社会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定不移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我国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等目标。要落实污染减排和治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额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19.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强调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把原来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容,修改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的要求,对于我们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建设坚强有力、人民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本质上讲,党的纯洁性同先进性是一致的。先进性决定纯洁性的价值取向,纯洁性是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做不到纯洁就谈不上先进。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党的纯洁性最集中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自身纯洁性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需要下大力气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第一,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可见,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诞生起,就不是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它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也不追求特殊的利益。这可以说就是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的纯洁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要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有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保持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抓手,强调必须始终从保持党的纯沽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干部廉洁,有力地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实践证明,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第二,纯洁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经受考验、化解危险的现实需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当前,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在有的党组织和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不纯、作风不正、为政不廉、原则性不强等不符合纯洁性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腐蚀党员、混乱思想、涣散组织,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目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重要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一些重点领域比如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中的突出问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的存在,极易成为引爆社会舆论的导火索。互联网、手机、微博等新兴技术手段的放大效应也对我们党新时期执政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趁机兴风作浪,继续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唯恐天下不乱。因此,我们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纯洁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重要条件。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风险在于脱离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纯洁性的具体体现,足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根基所在。能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检验党性是否纯洁的试金石。凡是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肯定是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情,我们都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第四,纯洁性建设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腐败同纯洁性是水火不容、根本对立的。如果我们党不注重自我净化,不能及时发现和清除腐败分子,而任其滋生泛滥,就会丧失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走向自我毁灭。这些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为全面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以及组织不纯、作风不正、为政不廉等问题,不断清除党内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着力在改革创新中保持党的纯洁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使党员、干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更好地保持清正廉洁,才能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20.党章修正案强调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经过90多年的党建实践,目前党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五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根据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在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中增写了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内容。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化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的内涵。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党的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正视党面临的考验和各种风险,不断拓展党的建设内涵,完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强调指出,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部应体现这个指导思想。这实际上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表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增加了反腐倡廉建设这个范畴。经过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正式把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确定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党的建设内涵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全面、更加清晰。

第二,进一步理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确定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时,把制度建设调整到了最后,这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在党的建设系统中,思想建设是根本,引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为其他四大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发挥着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重要作用;组织建设是关键,事关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着党的生机与活力,影响执政骨干队伍的素质;作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建设是保障,侧重“惩恶”,真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事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制度建设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而且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是其他建设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这也是将其调整到最后的重要因素。党的建设的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党的建设有机整体。我们要按照这个总体布局,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党的各方面建设,使之相互配套、相互促进;要坚持五大建设并重,根据各个不同时期党的建设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从总体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更加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随着对党的建设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建工作思路会更加开阔,党建工作重点会更加明确,党的建设的举措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这就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效率。结合当前的实际,党的思想建设根本任务是“铸魂”,最重要的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丰义的信念,始终坚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充分信赖,形成全党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肌体建设,肌体健壮有力,党就生机勃勃,要围绕保持全党的集中统一和步调一致,按照选拔干部的标准和原则,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努力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努力提高党员质量,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党员队伍管理,及时处理不合格党员。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要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问题,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扎实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脱离群众、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带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责任,花主要精力认真而扎实地做好党的群众工作,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真正把群众思想情绪理顺好、调整好、稳定好,把广人群众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反腐倡廉建设如同祛病防病,有利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一方面,要坚决把背离党纲党章、危害党的事业、已经丧失共产党员资格的蜕化变质分子和腐败分子坚决清除出党。另一方面,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把腐败现象控制在最低程度。要坚持教育为先、制度为要、监督为重,通过多措并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坚持和完善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又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努力强化其系统性、协调性、科学性,确保党的团结统一;既要注重建章立制,又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增强制度的权威性。通过制度建设,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保障,规范党内生活秩序,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21.为什么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容写入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22.为什么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容写入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党章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反映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治传统,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责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政治品质,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

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新形势下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一个领导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党,也必然应当是创新型的执政党。在前进征程上,必须按照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既坚持党 的优良传统,又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个方面的任务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和改革创新能力;只有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明确学习和创新的实践途径、根本目的;只有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总之,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3.党章修正案为什么突出强调求真务实?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根据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实际,在总纲部分党的建设第二条基本要求即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自然段中,把求真务实的内容移到首句,更加突出求真务实的重要地位。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求真,就是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努力揭示世界的本质,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务实,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丰义指导新的实践,采取实际行动改造世界,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求真务实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强调在正确认识世界的同时着力改造世界,综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它不仅与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一脉相承,而且赋予党的思想路线更加深刻的实践内涵。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长期保持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贯倡导求真务实。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告诫全党同志要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同志突出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坚决制止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再三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对我们党是一大祸害,必须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充分表明,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受到挫折。

求真务实是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这一切,都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和有利的体制环境。与此同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极大增强了党的领导的说服力和共产党人的自信心。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定因素有所增加,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我们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求真务实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是清醒的,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总体上做得是好的。但我们必须看到,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

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小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例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飘浮、工作不实,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随心所欲、自搞一套,心态浮躁、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此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所以必须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努力做到居安思危、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真抓实干。

24.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们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首次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的尊重、对推进党内民主的鲜明立场。

党员主体地位,主要是指广大党员在党的活动中处于主体位置,在党内生活中当家作主,对党的活动和党的事业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随着党内民主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们党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逐步深化,广大党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党员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正在形成。但是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重义务、轻权利,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应有保障;一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缺少行使和维护权利的意识和能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等等。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强调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对于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健全与活跃党内生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需要。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受到尊重的程度,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就无从谈起。从历史上看,我们党成长壮大的历程,与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状况密切相关。什么时候发扬党内民主比较好,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得到了保障,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就比较充分,党的团结和战斗力就得到增强,党的事业就胜利前进。反之,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受到挫伤,党的事业随之遭受损失。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科、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这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

第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条件。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内生活的主体,其积极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党员,不成其为党;有了党员如果不能在党的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党也无法生存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自愿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8260多万名党员,党的一切活动都是党员的活动。党的生存、发展、壮大,既靠正确的指导思想、纲领、路线和奋斗目标来吸引和凝聚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党员,又靠每一位党员增强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来完成党的任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离不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将有效激发每个党员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才有可能充分凝聚党心、发挥党智、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第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党章和《巾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党员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与党的组织尊重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形成健康生活的首要前提。我们党是有着严密组织体系的执政党,每个党员都归属一个基层组织。党章既规定了党组织的权利,也规定了党员个人的民主权利。贯彻执行党章,要求我们不仅注意维护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的权利,也决不能忽视党员个人的民主权利。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党员在党内事务中才能唱主角,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确认和保障。

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员为本。党组织不能仅仅把党员当作被领导、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要集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于一体。管理、监督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党员参与党的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的管理、监督也要把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和保障党员权利统一起来。服务既可以增强党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党员对党的向心力,也可以寓教育和管理于服务之中。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包括拓宽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

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党内沟通制度,充分听取和吸纳党员对党内事务的意见、建议;为党员畅所欲言和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有效途径推进党务公开,让党员不仅有机会讲话,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提高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坚决纠正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等等。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党内民主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是个系统工程,也是党的建设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工作中,既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又要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既要积极实践,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统筹规划,又要重点突破;既要完善制度,又要狠抓落实;既要强调统一要求,又要重视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工作实效,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把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好,把广大党员主体作用发挥好。

25.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党重视对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26.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在关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中强调学习科学发展观?

27.党章修正案为什么对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提出积极创先争优的要求?

一是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近年来,根据中央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一句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落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方面的重要作用。

28.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将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修改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提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根本标准。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这一重要原则和标准,对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选人用人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要位置。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1940年,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具体阐述才德才兼备原则,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形象化地提出,干部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干部队伍实际,提出干部队伍建设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根据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我们选人、用人、育人都要以革命化为前提”,“看干部,要看政治立场、政治品质,第一位的是政治合格”。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德的主导地位。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根本保证。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外部的风险前所未有。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为复杂严峻,党所面对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为尖锐紧迫,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对干部的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总的看,现在的干部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但由于部分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方面呈现明显不足。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群众对有些干部不满意,也主要是对他们的德不满意。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强调,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把德放在选拔干部的首要位置。这个新要求,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怎样衡量干部的德呢?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于、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这就明确了德的重点内容,从德的方面明确了评价选拔干部的基本标准。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要求我们全面客观确地考核干部的德。一是加强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考核干部的政治品质,主要考核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重点了解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等情况。考核干部的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重点了解干部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等方面的表现。二是改进和完善干部德的考核方法。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要把考核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作为考核干部德的主要途径,着重从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务、面临重大考验、应对突发事件、抗御自然灾害、解决复杂问题、对待名利地位和进退留转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分析干部的德。同时,要注意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和日常学习生活表现中鉴别干部的德,运用巡视、审计、个人事项报告、信访举报等相关信息,对照历次考核情况,进行印证分析,重视一贯表现,全面掌握干部德的真实情况。三是把德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对德表现好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干部,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注重选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部,注重选拔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

29.为什么党章修正案要增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干部一章增加写了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的内容,是对我们党干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选拔工作作出的明确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要坚决反对宗派主义,在用人上要搞五湖四海,不能搞小圈子。邓小平同志指出,在选人问题上要反对搞帮派、不能搞小圈子。邓小平

同志指出,在选人问题上要反对搞帮派,搞宗派主义的行为,反对任人唯亲。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大力拓宽知人识人渠道,搞五湖四海,走群众路线。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专门增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选拔干部的自觉性。

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断培养造就出优秀人才,更您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需要聚集一大批搞素质的领导人才和其他方面人才。而从人才分布状况来看,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人们的职业、身份变动加快,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宽选拔干部的视野和渠道,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同时无数事实表明,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就能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反之,如果用人问题上小圈子盛行,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势必挫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导致正气不彰、人心不齐、事业不振。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有利于广纳聚贤、广集人才,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朝气蓬勃、兴旺发达。

请高手们再解析

30.为什么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增写坚持原则的规定?

原则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坚持原则是干部的德的重要方面,是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弘扬正气、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增写坚持原则的规定,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把坚持原则写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就把坚持原则、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的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在较长时间内很好地保持着这种良好的风气,这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抵制党内不正之风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习近平同志2011年与中央党校学员座谈时强调,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量事实表明,能不能坚持原则,最能反映干部的党性观念,思想品行和能力索质。坚持原则,体现的是对党的事业的坚定忠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对职责使命的无畏担当。一个党性强、有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才会坚持正确的主张和意见,遇到问题敢面对,遇到矛盾敢处理,遇到歪风敢“亮剑”。而缺乏正气、不讲原则的干部遇到大事、复杂的事,尤其是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往往顾虑重重,态度不明,不敢坚持原则,说到底是私心作怪,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怕影响自己升迁。日前,这种干部大有人在。把坚持原则写人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有利于广大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原则的意识,引导大家自觉坚守正义,坚守原则,把党的这一要求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把坚持原则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写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易发多发。各级领导干部理应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勇挑重担,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社会风气退化,是非观念模糊,加之用人不正之风的影响,不坚持原则的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步蔓延开来,党的干部中不敢坚持原则、不能伸张正义、当老好人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有的对违反党的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不敢“言”,态度暧昧,睁只限、闭只眼;有的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不敢“碰”,不讲是非,敷衍塞责;有的遇到品行不端、工作不负责的人不敢“批”,你好我好,得过且过;有的碰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不敢“正”,不及时表态,放任自流;个别的甚至拿原则作交易,以私情废公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结果影响了党的事业发展,损害了干部形象,恶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把坚持原则写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有利于全党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增强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有效解决一些干部不坚持原则的问题,当然需要多方面努力,但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营造良好用人风气,大胆优先选用坚持原则的干部,真正让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吃香,使坚持原则的空气越来越浓。党的事业需要坚持原则的干部,人民群众呼唤敢于担当的干部,社会风气引领需要能够直面矛盾的干部。我国目前改革发展稳定的状况,特别需要一批有思想、能看得清问题症结,敢于干、能大刀阔斧前行的干部。只有大批这样的干部受到重用,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社会矛盾才能有效化解,稳定局面才能长期维持。现实中,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干部可能性格融通性差一些,在一些人眼里可能认为这是一个缺点,但这恰恰是党的干部在目前社会风气下十分难能可贵的优点,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就应当把这样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坚持原则的干部可能因为得罪人多而得票稍少一点,如果因此就弃之不用,受到冷落,正派的干部就会伤心,正气就难以弘扬,党的事业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优先选用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就是在个人条件相近、资历和业绩相当的情况下,首先考虑使用原则性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实践证明,一个性格柔弱,遇事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碰到矛盾绕着走,不敢坚持原则的干部,即使位置再高,也难以打开工作局面,难以有所作为。尤其要选用原则性很强的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干部,原则性不强的老好人决不能当一把手。要科学分析民主推荐和测评的结果,做到既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不让坚持原则的干部吃亏,不让到处“讨好”、“和稀泥”的干部占先。对不顾党和人民利益,丧失党性原则的干部,得票再多也不能提拔重用。

31、党章修正案为什么要增写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内容?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贯彻这一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干部和部门组织开展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增写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内容,这是我们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和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的实际情况,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品格、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提出的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刻理解,努力践行,率先垂范,用自身的良好行为,展现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风貌。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这个内容,体现了党对领导干部的关心和严格要求。党的十二大在充分总结吸取中国共产党执政33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党执政以来最好的一部党章。在这部党章里,专门新增了“党的干部”一章,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除必须模范地履行党员的各项义务之外,还必须具备六项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涵盖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党的十四大党章对党的干部基本条件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出实绩”一条。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党章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中,提出了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等要求。这次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坚持原则的要求,并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正式写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条件中。其目的是促进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要求,坚持党性原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

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增写这个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长期以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鲜明特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持这样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拥护,不少干部因此得到健康成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社会风气退化,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少数干部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观扭曲,对党的基本理论不真学、不真情、不真用;对损害党和同家利益的言行或熟视无睹,或瞻前顾后,或回避矛盾,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不坚持真理,不伸张正义;对自己,在政治上拉关系、找位子、保乌纱帽,在经济上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在生活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对群众,则感情冷淡、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无视群众安危冷暖,思想感情“贵族化”;对工作,不投入不用心,得过且过,拈轻怕重,逃避风险和责任,弄虚作假,热衷于形式主义。这些问题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背道而驰的,其结果伤害了干部形象,影响了党的事业,降低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只有很好地解决

这些问题,党的干部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为官,按中国传统美德做人,按群众期盼理事,我们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感召力才能增强,才能无往而不胜。

对领导干部来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讲党性既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品质、思想作风的要求,也是他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立身之本。目前非常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要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武装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让科学发展观人脑人心,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通过理论武装,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充分依赖。要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有效工作,真正把群众情绪理顺好,把群众积极性发挥好,把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使广大群众从领导干部的情感、作风和行动中真心感到对他们是亲近的、可信的、有力量的,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重品行,就是要注意思想道德修养,生活正派,情趣健康。道德的养成主要靠人们的自觉追求。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强调为官从政要以修身为本、正己为先。领导干部的品行品格、道德情操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党的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威信高不高,在群众中有没有感召力、影响力,其人格魅力起着重要作用。领导干部要善于识真、认善、审美,提高识别假、恶、丑的能力,做品格高尚的人,做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真正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当前要特别注意讲原则、树正气。“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为使自己这一叶舟不入水,应经常回头看以自觉修身,经常受教育以净化心灵,经常算算账以强化自律。要讲政治以养大气,淡泊名利以养正气,敢于负责以养锐气,不媚俗以养骨气,在“吾日三省吾身”中升华思想境界,完善人格品行。作表率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时刻不忘肩上重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记住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提倡的自己先提倡,要求别人管好的自己先管好,要求别人不干的自己先不干。只有自觉做到思想领先、作风当先、工作争先、廉洁率先,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塑造良好形象。当前,各级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做好公道正派的表率,实事求是的表率,心系群众的表率,清正廉洁的表率,把党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32、怎样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怎样理解党章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答:党章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项建议。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必将对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增写内容(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问: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作了怎样的阐述?

答: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第八自然段开头一句表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强调,全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其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党章修正案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

问: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了哪些充实和完善?

答: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会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章中作这样的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还体现在,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新认识,对总纲中相关部分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4个自然段充实了内容,并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段。(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党章修正案增写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等内容

问: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了什么新内容?

答: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党章修正案在总纲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中,强调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进一步强调求真务实,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列作为党的建设第二项基本要求;增写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的内容。

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和干部提出了新要求

问: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总结和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十四条第五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道德修养、更好发挥表率作用。

下载修改党章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修改党章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章修改部分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过) 总 纲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

    党章试题(修改)

    1、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B) A、对 B、错 2、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A) A、对 B、错......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要点及意义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要点及意义 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科学发展观写......

    手抄党章的意义

    手抄党章的意义 手抄党章的意义 手抄党章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形式,旨在引导党员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抄”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遵......

    学习党章的意义

    学习党章的意义 1、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

    党章修改时间(定稿)

    中共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通过的。中共1921年建党以来,已先后17次修正、制定党章。 ●十二大制定党章 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一次......

    新修改《党章》心得体会

    2017年新修改《党章》心得体会范文稿三篇 新修改《党章》心得体会党员干部学习“新党章”要做到“知行合一” 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章修改学习心得体会

    新党章是每个党员必学的,学习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通过学习党章,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党员。 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