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2018)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
①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特别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②分析了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根源
③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等基本问题
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⑤制定了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 ⑥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具体目标
⑦论述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方法。
⑧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学说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P6—10)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①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③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2)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①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②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①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②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统一全党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
了全党的拥护。《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一)近代中国国情
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而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不能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3.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二)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2.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 3.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4.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5.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5.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适应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斗争的发展,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换言之,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式的新变化,呼唤着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总结革命斗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普遍原理。
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2.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革命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段可靠同盟者)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和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是社会主义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的范畴——原因:它仍然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参加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注: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联合执政”,不是“专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确立了革命道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否则就无法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土地革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
有机统一。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经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时期
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是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建设人民军队,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3.党的建设——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三大法宝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鼓舞和支持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4.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他们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过渡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
(1)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同时并举——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2)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
(2)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转变思想。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讨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过渡的问题。
(4)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②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这些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包括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全行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1.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经济主体,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也在由步骤的向前推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
(3)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定 2.能否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界曾有过激励的争论。列宁批评了“庸俗生产力论”,认为可以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表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作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的克服积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现实需要。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一个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1)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3.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1)社会矛盾反应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解决
(3)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采用民主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4)两组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必须采取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必须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党的十三大(1987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二)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P92)
(三)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①十四大报告系统阐释了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②十四大报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对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
③党的十五大(1997年)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对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的独创性贡献 ④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⑤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② 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 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②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③发展要抓住机遇
④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5.“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6.改革开放理论
①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
④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⑤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
⑥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⑦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①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②“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9.“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③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④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⑤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⑥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
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二)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三)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四)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五)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③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⑤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⑥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①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④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⑤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②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③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④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⑤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①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 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③ 江泽民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 ④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⑤ 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⑥ 江泽民强调,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⑦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进股份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
③ 发挥市场体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④ 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⑤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 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①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③ 建设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④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⑤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②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③ 江泽民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
④ 领带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⑤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⑥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只有正确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才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概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上逐步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质。这种计划经济模式有其自身的特征与弊端。主要是:所有制形式日趋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经济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是严重依赖于上级政府的经济实体,或者说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进入新世纪阶段,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闲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解决好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良好势头,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这些经验集中体现为十七大概括的“十个结合”: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二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三是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四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五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六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七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八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九是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十是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还要看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文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P147/148)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① 科学发展观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② 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 ③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①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①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②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④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⑤ 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①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
②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③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 坚持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①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 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 坚持统筹兼顾,还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159—167)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第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第四,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五,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第七,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第八,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第九,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第十,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和特征
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0世纪末,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曲折。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沧海横流中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世界上一些国家陷入困难甚至危机时,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而独树一帜。中国发展所释放出的强大影响力和示范力,吸引了很多国家关注和借鉴。
第二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二)丰富内涵:“八个明确”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 ①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④ 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⑥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⑦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⑧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⑩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二、新时代的精神旗帜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产生了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干部群众畅想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港澳台同胞心系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中华民族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①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④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⑤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⑥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⑦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第二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①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设方面,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③在文化建设方面,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一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建成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和推动力,建成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社会文明,城乡居民将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公平正义普遍彰显,社会充满活力而又规范有序,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是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建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四)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1.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①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②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③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④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④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 ⑤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⑥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一)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四)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五)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三)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四)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三)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第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三,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第四,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第五,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二)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三)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第一,推进绿色发展
第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第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第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①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③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既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创新驱动成效显著(三)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五)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六)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七)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征程,并将赋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内涵。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2.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3.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6.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P251—253)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三)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四)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
一、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2.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3.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4.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6.十八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7.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8.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9.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10.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第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第三,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
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第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第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第四,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第五,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一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一、习近平强军思想 主要内容有: 一是强国必须强军,巩国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的战略支撑。
二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三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是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放争。
五是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六是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七是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八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九是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进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十是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高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P270—272)第一,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领导军队的一整套制度
第二,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军队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增强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准确性、公信度,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第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防止和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确保全军官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三、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1.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2.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①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② 改革是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③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
④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
3.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 4.深入推进练兵备战——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第二节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P277—279)
二、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一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一、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 4.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 5.科学技术孕育新突破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285—286)
三、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设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型国际关系,“新”在相互尊重,“新”在公平正义,特別是“新”在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合作共赢使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中国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完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共赢而不是单赢。①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②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③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④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⑤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还要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节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P292—294)
三、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P297—29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第三,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第二,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第三,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二、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一)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三)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一)增强学习本领
(二)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三)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四)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五)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七)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八)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2013修订版)
书本架构: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到第四章:毛泽东思想部分,后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未涉及部分 第五章到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 重点考核章节:一、五、六、七、八、十二注意每章后边的思考题,部分在笔记中标记,部分未标记,未标记的自行寻找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3、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1945年七大,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写入党章。
5、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课后思考1)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指导实践)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来)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进入精神层面)
三、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后思考2)
1、两大理论一脉相承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时代背景:战争与革命(因此,毛泽东思想有战争革命有关内容)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国情,农村人多统治薄弱)、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来源,阶级斗争发展为武装斗争)(2)遵义会议以后: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理论。
二、主要内容(课后思考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前三战争革命相关,后三建设政策相关)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课后思考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实践中来)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提升为理论)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精神层面)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晚年犯有严重错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形成和发展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2、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曾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最初思想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通过民族形式把它反映出来
就是根据中国特点应用到实践中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背景
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客观依据
• 第一,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实际需要
•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 马克思只是提供的一种方法和思路,不是教义和教条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强真理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后的反映
延安整风全党共识党的七大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09-11-29 23:06:57阅读:4503次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搞好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中实施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一方面使学生深刻了解、认识国情,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学习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研究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终达到“理论升华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教学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自觉性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
1、根据200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新的课改要求,制定《概论》课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具体修订实践教学办法和教案。
2、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3、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及具体实施要求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采取点与面结合的方式。“点”——指的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从学生中选取一部分人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采取的形式是每年从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到乡、村、社区“任职”,聘期通常为一年(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可以作些调整)。
“面”——指的是可供学生选择但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供选择的形式有社会调查、撰写研究型论文、到革命圣地、新农村等参观访问撰写参观访问感言、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
l形式1——驻乡、村、社区任职
实施要求:
(1)任职学生要服从任职单位干部的领导和安排,做好交办的各项工作;
(2)维护学校形象和任职单位的荣誉;
(3)撰写任职总结材料,并及时反馈给任职单位,力所能及为任职单位决策提供参考;
(4)完成任职单位和学校老师布置的调研任务。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配合走访。做好走访调查日记,与调查问卷、形成的调研报告一并上缴归档。
l形式2——社会调查
实施要求:
(1)3-6人一组,自由组合。调研课题由老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时事热点拟出提供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自行拟提,但须取得老师认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完成;
(2)设计问卷和走访问题,问卷样卷、问卷统计数据和走访原始记录以及拍照需上交;
(3)调查小组就所调研课题写出一份不少于5000字段调查报告,除此之外,每人需上交一份不少于千字的调查感言;
(4)社会调查所形成的成果可以以ppt、视频、文档等形式表现。
l形式3——撰写研究型论文
实施要求:
(1)1-3人为一组,论文题目由老师结合教学内容拟出提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自行拟题,但需取得老师认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2)合作撰写要求集思广益,每个人需拟出个人的写作提纲。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写作提纲,再分工协作,完成全文的撰写工作。防止搭便车。
(3)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合著的,除了上交论文外,每个人撰写的写作提纲也要上交,字数在500-1000字。
l形式4——参观访问
实施要求:
(1)3-6人为一组。参观访问的对象可以是革命圣地、新农村建设典型、本地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及各行各业知名人士等;
(2)每个人需撰写不少2000字的参观访问或访谈的感言,以文档形式上交;
(3)形成成果(含参观访问的过程、同学的感言)必须以视频、ppt或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l形式5——“主题演讲”
实施要求:
(1)由老师确定演讲主题;
(2)由同学自愿报名参加,随堂举行。
(3)根据同学撰写的演讲稿和演讲表现综合评分。
l形式6——“课堂辩论”
实施要求:
(1)由老师在课前布置问题,设计好课堂辩论(或)讨论课记录表(含时间、地点、辩论题目、主要观点及得分)。学生课后作准备;
(2)根据每个同学发言的精彩程度当场评定分数;
(3)发言学生需填写老师制作的课堂辩论记录表并上交。
(4)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的次数和分数综合评定成绩。
以上实践教学形式分课外和课堂内进行,课外实践教学集中在节假日进行,课堂内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
除此之外,根据教学需要,举行一些不对学生进行考核的社会实践形式,如请专家开讲座、观看红色影视等。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
1.任职实践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总结鉴定。学生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后,指导教师将社会实践鉴定表交实践单位,由实践单位鉴定后,指导教师负责取回。考核内容及百分比为:任职活动情况(60 分)、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30 分)、纪律表现(10 分)。
2.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必须用 A4 纸打印。封面由学院统一发放。报告或论文由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按百分制评定成绩。
3.优秀成绩(90 分以上)控制在人数的 30% 以内。
4.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予以不及格。
(1)社会实践期间表现差,未达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2)因病、因事缺席累计时间达实践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
(3)社会实践期间,造成教学或管理事故,影响不良者。
(4)有明显抄袭剽窃他人报告或论文者。
5.社会实践成绩登入成绩记分册。在期末总评成绩中占30%。
五、实践教学参考课题
1、社会调查
政治类
1.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解认识情况调研
2.基层民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一个社区或一个村庄为例)
3.基层党支部活动情况(支部大会、支委会、民主生活会)调研
4.龙岩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现状调研
5.龙岩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状况调研(以一个或数个企业为例)
6.党支部在本村发展中的作用和村民认同情况调研
7.龙岩市工人阶级现状调研(以一个或数个企业为例)
8.龙岩市社会治安与法制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9.龙岩市农村社会民间宗教活动情况调查(以一个或数个村庄为例)社会类
1.龙岩市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研究
2.龙岩市和谐社会建设进展情况调研(以一个社区为例)
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4.龙岩市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5.龙岩市公民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
6.龙岩市社会弱势群体实际生活状况调研(如 农民工生存状况、就业状况、收入状况、安居状况、医疗保障状况调查)
7.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
8.农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情况调查与分析
9.龙岩市公共卫生条件改善情况的调研
10.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分析
11.龙岩市城区农民工子女入学状况调查
经济类
1.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本地区的区情
2.龙岩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3.物价变动对龙岩市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4.龙岩市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5.沼气资源在龙岩市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发展的经济分析
6.走进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理解新农村,服务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调查(可以把调查的范围限定在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甚至一个村)
7.龙岩市国企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问题调查
8.龙岩市国有企业转型情况调查
9.龙岩市外资企业现状调查
10.龙岩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调查
11.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查
12.我市私车拥有状况调查。(即哪些人拥有私车,各占多大比例,他们的收入状况如何。)
文化类
1.龙岩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永定土楼为例
2.如何营造良好大学文化?
3.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4.大学生如何激励文化创新?
5.企业文化调查社会实践
6.本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7.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
8.龙岩市民办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9.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调查
10.环保购物袋的追踪调查
2、研究型论文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社会实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凭什么说它到现在还是科学的?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主义运动的遇到的挫折是不是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失败?
当今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它?
2.我眼中的毛泽东或邓小平. 我眼中百年北京奥运(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
4.你如何看待“三鹿奶粉事件”
5.怎样看待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6.怎样看待剥削?
7.中国30年改革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有无失败的教训?
8.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多党制”?中国实行“多党制”真的就可以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吗?
9.“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出现那种“无法无天”的状况?
10.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这样严重的错误?
11.允许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会让我们党沦为“全民党”或“富人的俱乐部”吗?
12.提倡“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是相互矛盾的吗?它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
1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14.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否有冲突?如果有,如何协调?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1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什么必须坚持不结盟,坚持国家主权高于人权
3、主题辩论
1.私营企业家入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当代大学生是应该更多地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应该更多地接触世界文化?
3.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家书文化”或“家信文化”走向衰落,现在有人提出要挽救这一文化乃至继续发展弘扬这一文化,你认为有这个必要吗?“家信文化”或“家书文化”是先进文化吗?
4.目前从上都“加热”经济,“冷却”精神,而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没有民族凝聚力,是不是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
5.工人阶级的地位在改革中是不是下降了?在知识经济中,他们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吗?
6.我们现在是不是要社会主义之名,行资本主义之实?不然如何解释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7.在当前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公有制的地位如何?其它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有没有、会不会危及它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实 践
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调查研究
姓
名: 彭希 蒋涛 组
别: 40 序
号: 10
学
号: 2014065229 2014132130
电
话: ***
学
院: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
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城规二班 电子一班
指导老师: 张寒梅
完成时间:2016年 6月
5日
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调查研究
摘要:劳模精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人们对劳模精神也有新认识和对劳模的新期待。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劳动者,他们有对劳模精神的认同,也有对劳模评选必要性的疑问。我们期望对劳模精神进行传承和发展,让劳模形象更加真实和饱满。
关键词: 时代变化 劳模精神 认同感
2015年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以最高规格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致以节日的祝贺。这是中国继1979年后时隔36年再次对这一群体进行最高规格表彰,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习近平在会上指出,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2064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授予9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劳模,它代表着是一种饱含感情的符号;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共和国的光辉历史上,各条战线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前列,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许许多多吸引人们眼球的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多元化的社会诉求、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失衡的权利和义务,使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和道德问题。说起劳动模范这个词语,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大概也只对王进喜、焦裕禄等寥寥几人略有耳闻,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年轻大学生们更是很有必要正确认识劳动模范在各个行业、领域发挥的先进性作用。对此,我们在校园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了一些大学生关于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的一些数据。以下是我们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到的一些结论。
填写问卷的男女比例大概为1:3,这也是由于我校是经管类学校的特点所决定的。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都只是知道一些或者知之不多,然而完全没有听说过的人竟然也有1/10,这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惊。诚然,现在各类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红人十分多,那些奇奇怪怪、嘻嘻哈哈的事情要比一个坚守自身岗位,将自己奉献给工作的劳模事迹要有趣得多。年轻的大学生们需要一些新鲜的事情来满足好奇心,我们猜想这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认识焦裕禄、王进喜的人分别是92.59%和85.19%,认识时传祥的不足三成,而认识王书凤、唐春兰和陈刚毅的人数则不超过一成。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焦裕禄和王进喜是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上的人物,后来的时传祥等人并未被写进教科书。80%以上的人了解先进人物事迹的途径是通过电视和网络,而这些实际报告并不具有所谓的“爆点”,不能很好的抓住人们的眼球,因此除了一些央媒之外,其他媒体少有报道。相应地,对于全国劳模的评选状况,60%的人才停留在了解一些的层面,有人甚至完全不了解。从以上的总结中我们大致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程度很低。
不过,也不能因为这个结论就草率地给大学生扣上一个浮躁、不踏实的帽子。虽说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程度不够,但是他们对全国道德模范的认同感其实是很高的。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赶超先进;崇尚科学,更新观念,奋发向上;敢于探索,勇攀高峰;乐于助人,先公后私;保护和热爱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等品质都是被过半数问卷填写人认为作为劳动模范所具备的。而且,平凡至伟,在基层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这样的形象是受大多数人认可的。另外,也不乏有认为虽身居要职,但呕心沥血,为祖国和人民不辞辛劳这样的人更贴近他们心中的劳模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劳模也由建国初期以苦干实干为主,转向今天的高科技、高知识等多成分并重发展。新一代劳模在继承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等优秀品德的同时,有广泛群众基础。很符合主流地,参加我们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评选劳动模范可以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向;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爱岗敬业;可以发挥劳模的模范带头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目标。从社会到个人,劳模的影响不可不谓是满满的正能量。然而对于开展劳动模范的评选活动,大学生们的热情并不算高。68.52%的问卷填写人表示会不太关注,原因有也主要是不清楚候选人的事迹。全国劳模的评选对大学生起到的作用有限,只有40.74%认为意义很大。72.22%的大学生表示评选劳动模范很有必要。至此,我们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同感比较高,但劳模评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他们觉得劳模精神可贵,评选却无甚必要。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简单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矛盾的地方,即大学生一面对劳模以及劳模精神表示很认同一面又对劳模评选不感兴趣。劳模精神确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特别是对社会风气的弘扬方面。不过劳模毕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马克思提出,列宁斯大林实践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正是剥削了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苏联经过“无产阶级革命”的实现,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国家掌控各行各业,收归国有,组织社会化生产,所有人都贡献劳动生产要素,没有资本家、企业家、投资者。因此强调“劳动”精神,劳动最光荣则是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维护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劳模精神里的核心为无私奉献,强调只有为国家奉献自己,做出贡献才算实现人生价值,进行思政教育,从而提高生产力。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苦干实干固然值得敬佩,但科技型、知识型劳动者无疑是新时代劳模更应具备的。此外,个人认为有些媒体对劳模的的报道宣传过于极端。比如一段对中国光学界著名专家、国际激光领域知名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核物理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创始人,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首席教授马祖光院士的报道: 他的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淡泊名利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留德期间他节衣缩食,以清水挂面果腹,两年时间吃了150斤挂面,节省下来的1万多马克外汇,全部上交国家。光看这几句话马祖光院士应该也可以算是劳模了吧。但人们记住的似乎也只有吃挂面的事情,这就是宣传的刻意引导。最正统的观点是:他很厉害,但他必须穷。包括类似的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似乎也在遵循这一标准。这算不算是一种畸形的认知呢?我们渴望看到一个个性格饱满的劳模而不是经媒体各种美化修饰后的极端形象。
附件
一、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调查研究
您好,感谢您参与此次关于大学生对全国劳动模范的认知认同调查研究的问卷调查。由于此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填写方式,因此不会涉及任何个人隐私,请您认真看题,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感受填写问卷。最后,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1、你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 女
2、你听说过关于全国劳模的事迹么? [单选题] ○ 知道一些
3、以下几个人你认识哪些? [多选题] □ 时传祥
□ 王进喜
□ 焦裕禄 □ 王书凤
□ 唐春兰
□ 陈刚毅
4、你通过那些途径了解全国劳模 [多选题] □ 电视 □ 网络 □ 书本 □ 报刊
□ 先进人物事迹报告 □ 其他 ○ 知之不多
○ 没有听说过
5、你清楚全国劳模的评选情况吗? [单选题] ○ 很清楚 ○ 了解一些
6、你觉得全国劳模应该具备哪品质 [多选题] □ 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赶超先进。
□ 崇尚科学,更新观念,奋发向上。□ 敢于探索,勇攀高峰。□ 保护和热爱环境。
□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极大贡献。□ 乐于助人,先公后私。
7、你心目中的全国劳模是什么样子的 [排序题,请在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数字] [
]平凡至伟,在基层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
]虽身居要职,但呕心沥血,为祖国和人民不辞辛劳
[
]资产雄厚,在自己所处的领域勇于革新,积极进取,成为领域的巨擘
8、你认为全国劳模评选有哪些意义 [多选题] □ 可以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爱岗敬业。
□ 可以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风向。
□ 可以发挥劳模的模范带头作用,规范人们的行为。□ 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目标。
9、如果展开全国劳动模范选举会关心吗? [单选题] ○ 很关心
10、关心的原因: [填空题] ○ 不太关注
○ 没有兴趣
○ 知道很少
○ 不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关心的原因是? [单选题] ○ 跟我无关 ○ 选都不清楚要选的人都有哪些事迹
○ 觉得没有自己想选的12、全国劳动评选对大学生影响意义如何。[单选题] ○ 意义很大
13、全国劳动模范评选的必要性如何 [单选题] ○ 很有必要
14、谈谈你对全国道德模范的认识,或者道德模范评选的感受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材料
○ 必要性不高 ○ 没有必要
○ 所起到的作用有限
○ 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