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美术教案上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一 漫游缤纷的美术世界
第1课 美术从远古走来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分类的主要类别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古代美术作品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古代美术的分类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作品的简要分析 教学方法:展示、对话、讨论、练习。课前准备:收集古代美术作品及简介,彩笔 教学过程:
一、古老的人类文明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六年级了,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探索人们古老的文明,我们一起来分享一段影视作品《古老的人类文明》。
播放视频,用优秀的解说和经典作品带领同学们进入远古美术。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二、新课:历史悠久的美术作品
1、分享:我找到的古代美术作品
师:人类的文明,很多都和美术有关,你们又找到哪些呢? 生:分组讨论分享,并选代表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给全班同学。
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分类别的记录在黑板上
2、古代美术的种类
师:大家都找到了很多古代美术作品,有些书本上也有介绍,这些作品能流传到今天,经过了几代人的甄别和筛选的,都是美术中的经典作品,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你们能根据你们的认识,把黑板上的美术作品和书本上的作品做一个练习。
与学生一起做课本的小练习。产生争议的地方做适当的解释。
3、雄伟的《溪山行旅图》
师:在课本中,老师最喜欢的一张美术作品是北宋范宽画的《溪山行旅图》,老师要介绍给大家。
从画面的构图、画面的内容到画面给人的效果,示范性的给同学们作简要的讲解。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师:我相信,你们也有自己喜欢的作品,你能像老师一样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吗。生:自由练习。
三、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彩笔简单的描绘喜欢的美术作品,请同学上讲台来展示,其他同学来猜猜他画的是什么作品,属于那个类别,有什么特点。生:练习
五、总结,拓展
人类从古代走来,美术一路伴随着我们人类成长,在这几千年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也许现在认识不完,但我们还年轻,我们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我们光彩的一笔,让我们努力吧。
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2课 美术走向新时代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和提高美术分类的知识。过程与方法: 认识时代不同美术作品的差异。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现代美术作品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的应用。教学难点:对抽象作品的理解。教学方法:展示、对话、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一)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进行研究。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探究的氛围,要有探究的课题。这节课的探究题目就可以确定为:“是什么决定了美术门类的不同?”
1.教师放映幻灯或者录像片,向学生展示美术世界的丰富多彩,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部,让学生看出不同画种的效果,甚至能够看出不同的材质。
2.回到课本上的图片,具体地分析每幅作品由于材质的不同,使得美术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学生的自行探讨为主,教师适当地加 4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以补充)。如将《父亲》和《秋瑾》对照,同样是画人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从色彩、光线、立体感等方面相小对照)
3.如果有条件,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画种的材料实物,像油画颜色、各种绘画用纸等给学生传看。
4.教师设计一些类似智力测验式的思考题,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艺术作品和材质正确地“挂钩”,一边看作品,一边正确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课前,师生均应准备一些画作印刷品、幻灯片或录像等以补充课本内容。像学生甲指版画《秋瑾》,学生乙找出版画用的材料;学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学生乙就要指出书上图片中的浮雕;学生甲出示“水彩画”的卡片,学生乙就要从课本外找出一张水彩画的作品。
5.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可以从课本之外找一些图片,让他们做出分析和答案。
6.找出一些图片留给学生作课外的探索。如设计领域的广告,就有不同的材质。如版画中的铜版画、石版画都可以让学生了解,但不要在课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通过课外的探讨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地学习知识,为他们创造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机会。
教学后记: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3课 生肖邮票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
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
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 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 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
教学后记:
第4课 精美的小礼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色彩及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有关知识和技法,设计贺卡为生活服务;掌握贺卡的一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自主尝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教学重点:贺卡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贺卡文字、纹样的安排
教学准备:白卡纸、铅笔、上色工具、剪刀、胶水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出示范作,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贺卡?贺卡具有什么意义? 看了这些贺卡,你有什么感受? 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贺卡
二、新授,分层指导。了解贺卡的分类
1)按赠送时间和对象来区分,有: 生日卡:接受贺卡人生日前夕赠送 节日卡:各种节日时赠送
友谊卡:朋友、同学离别前后联系感情时赠送
问候卡:朋友、同学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或好久不见时赠送2)按贺卡的页数区分有: 单页卡:只有一页,两面使用
双页卡:一页对折后呈双页,一般使用2-3面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多页卡:一页分三份正反折后呈三页,可使用多面 3)按制作手法区分,有:
镂空:在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天窗 布贴:用各种色布剪贴成纹样 纸贴:彩色纸、挂历纸剪贴纹样、文字
拼贴:用多种材料,如羽毛、树叶、花瓣、蝴蝶标本、毛线制作图案 绘画:用水粉或水彩笔绘画工具把图画出来或采取喷绘制作 明确贺卡的设计流程
(1)确定使用时间、对象后选择折法(2)确定图案纹样及文字(3)选择适宜的制作手法
三、实践创新 提出制作要求:
1)结合参考资料在白纸上绘制纹样及文字草图。2)确定折法,把草图的定稿拓在卡纸上的适当位置 3)选择制作手法
2、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指出存在问题。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一、实践操作
1、学生继续按步骤完成贺卡的制作。辅导重点:
1)保持卡片的整洁平整;运用粘贴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洁净,粘后可用白色衬垫后再压平。
2)色彩的搭配;学会运用金、银、黑、白、灰等中性色。3)用水粉颜料时,由浅到深,避免颜色调脏。
二、课堂小结.挑选较好的作品讲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3、布置下节课学具准备.教学后记:
第5课 创意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和竞争意识。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
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
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4课 精美的小礼卡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学过的色彩及实用美术工艺制作的有关知识和技法,设计贺卡为生活服务;掌握贺卡的一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自主尝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贺卡的种类及设计要点 教学难点:贺卡文字、纹样的安排 教学准备:白卡纸、铅笔、上色工具、剪刀、胶水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出示范作,手中拿的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是贺卡?贺卡具有什么意义? 看了这些贺卡,你有什么感受? 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贺卡
二、新授,分层指导。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了解贺卡的分类
1)按赠送时间和对象来区分,有: 生日卡:接受贺卡人生日前夕赠送 节日卡:各种节日时赠送
友谊卡:朋友、同学离别前后联系感情时赠送
问候卡:朋友、同学生病或情绪不稳定或好久不见时赠送 2)按贺卡的页数区分有: 单页卡:只有一页,两面使用
双页卡:一页对折后呈双页,一般使用2-3面 多页卡:一页分三份正反折后呈三页,可使用多面 3)按制作手法区分,有:
镂空:在封面上开出多种多样的小天窗 布贴:用各种色布剪贴成纹样 纸贴:彩色纸、挂历纸剪贴纹样、文字
拼贴:用多种材料,如羽毛、树叶、花瓣、蝴蝶标本、毛线制作图案 绘画:用水粉或水彩笔绘画工具把图画出来或采取喷绘制作 明确贺卡的设计流程
(1)确定使用时间、对象后选择折法(2)确定图案纹样及文字(3)选择适宜的制作手法
三、实践创新 提出制作要求: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1)结合参考资料在白纸上绘制纹样及文字草图。2)确定折法,把草图的定稿拓在卡纸上的适当位置 3)选择制作手法
2、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辅导,指出存在问题。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一、实践操作
1、学生继续按步骤完成贺卡的制作。辅导重点:
1)保持卡片的整洁平整;运用粘贴法制作要保持作品洁净,粘后可用白色衬垫后再压平。
2)色彩的搭配;学会运用金、银、黑、白、灰等中性色。3)用水粉颜料时,由浅到深,避免颜色调脏。
二、课堂小结.挑选较好的作品讲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德育渗透,课堂小结
3、布置下节课学具准备.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5课 创意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和竞争意识。
第一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
(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
(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化。
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
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
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
(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
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课时
200 年 月 日 星期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 20展示资料、交流: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
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
(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端午节赛龙舟。
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
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
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
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
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
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教学后记:
旗北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主备老师
刘 英
第二篇:六年级美术教案上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基本形体,了解什么是切挖。
2、通过赏析生活用品构造特点,结合所学切挖方法完成作品。
3、了解形体切挖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不同形状物体的切挖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切挖的方法创造出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师:切挖作品,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刻刀,一切适合切挖的材料如雕塑泥、泡沫、蔬菜水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种常见的几何形体,圆柱体、六面体、球体、圆锥体等,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都是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物。
找出生活中和这些形体相类似的物品。
学生思考、回答。
二、发展阶段
1、展示图片:学生欣赏悉尼歌剧院、央视大楼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图片。
学生思考: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的?
2、分析讨论:我们看了凳子、沙发、汽车等物品后,分析怎样才能使这个基本形体变成这件生活用品?如何用切、挖等方法将一个基本形体制作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一切复杂的形体都可以由简单的形体来概括,简单的形体通过切、挖,从而变成复杂的形体。
3、教师演示:学生观摩并思考,老师用的是什么材料,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制作出这件作品。
4、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发挥想象,创作一件作品。要求在造型上有变化,有新意。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辅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摆放到指定位置。
2、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组内、组间评价交流,选出各小组优秀作品。
3、请优秀作品作者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创作心得。
四、收拾整理
各小组收拾整理,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洁。
适当了解下节课内容,提前准备好所需工具材料。
课时2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 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3《牧羊女》 米勒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
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1)《殉教者》希腊 马赛克镶嵌壁画
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2)《蜡染》 苗族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3)《黑屋顶》吴冠中 中国当代艺术大师 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 黄宾虹 中国当代国画大师
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4)《构成》 维克托•瓦萨里 法国
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5)《星月夜》 梵•高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
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
《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 法国 米罗
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
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
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
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4、评出最佳作品
四、下节课准备 课 时 3 教学目标
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并能运用所学视觉现象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
通过欣赏,观察绘画作品和自然界的景物,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 现象,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站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条路,发现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现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感受风景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
教学重点 绘画或拼贴一副以鹿为主题,具有视觉现象的风景画。
教学难点 通过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路,懂得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展示设备 学生:
第一课时:铅笔彩色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第二课时: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工具。彩色纸、皱纹纸等各种纸材或生活中可 以利用的废旧纸或布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可以轻易地在画纸上画出上下左右,而要画出真实的前后关系则显得困难重重。远古时候,画家一直为无法表现真实的空间关系而苦恼。
埃及壁画
中世纪绘画
绘画是一件神奇的事,一旦你掌握了一定的透视技巧,就可以在平面的画纸或画布上表现出具有深远感的三维空间效果。看教师演示。
教师可用一到两分钟快速在黑板上演示一幅有行道树的远去的马路速写,引起学生好奇。(只看效果,先不分析规律)
二、了解规律,欣赏名画 展示一幅具有明显远近效果的马路照片。我们经常走在马路上,看到的情景是否和这张图片相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近处马路到了远处有没有变化?马路两旁的树木有没有变化?路上的行人远近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一学生到屏幕前指出看到的现象。
教师总结:近宽远窄,近高远低,总的来说就是近大远小。看画家如何画远近关系。
欣赏法国画家西斯莱《塞夫勒道路》 霍贝玛《米德哈尼斯的林荫道》 结合名画欣赏,说说画家表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欣赏课本P7最上方四幅马路效果图,看看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眼前的公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课时4 教学目标
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
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二、教学思路
(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线的种类,比如线有粗有细、有长有短。
(二)通过欣赏评述,利用“简介强化法”,使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充分认识到线在美术造型中的运用,积累丰富的视觉和审美经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运用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各种手段表现人物头发。
结束时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一、导入阶段
1.播放课件《球的运动轨迹》。
思考:把球的运动轨迹连接,最终能形成什么?
2.教师归纳小结:线是点的运行轨迹。与点和面相比较,线是最活跃、最富于变化最有个性的表现元素。3.出示中国画线描图片。
引导学生说说图中主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教师小结:看来线是表现造型的主要手段。这节课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线与造型”。
(教师出示课题——《线与造型》)
二、讲解演示阶段
1.线和我们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出示生活中跟线有关的图片。2.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和线有关的场景?
3.组内交流:通过刚才的欣赏和交流,你发现线有哪些特点呢? 线的特点:
直线 曲线 粗线 细线 长线 短线 波浪线 折线 4.课件出示艺术家作品 观察后说说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线的?
5.教师小结: 教师教学用书 美术 六年级上册 线的组合:
水平垂直倾斜水平波浪垂直拆线自由组合
有规则的排列:整齐、有秩序,富有节奏的美感。(出示图片)
自由性的组合:自由、优美、富有创造性。在创作时,根据物象的特性,启发引导学生可抽象地表现画面。(出示抽象作品图片)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生活中的线条,其实我们人的身体上也有线条,最明显的就要
属头发啦。
6.多媒体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用头发作比喻,直发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鬈发又有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戴假发演示。
7.教师找学生作模特,然后简单演示怎样画人物,如何用不同的线表现不同的发型,并板书绘画步骤。
8.学生看教材第11 页“表现人物头发的学生作品”,拓展学生创作思维。
三、发展阶段
现在老师给大家当一回模特,请同学们给老师设计一款发型,看谁是最优秀的设计师。(学生动手尝试用不同的线来表现人物头像,提出可以画自己的同学,画时重点表现 人物的头发。)
四、展示与评价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说说谁画得更好,头发画得怎么样,还应该怎么改进。评选出优秀设计师。
五、课堂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对线已经十分了解,并且能用线来表现头发的造型,我们可以把今天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作品创作中,让我们的画面更加丰富。
1.能否找出线的特性与组合规律。
2.能否感受到线与造型是分不开的,并用线的多种组合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头发。
3.能否大胆地创作出新颖的作品,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_
课时5 5风景写生(1)
教学目的: 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 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
教具:风景写生的范图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风景画欣赏导入.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揭示课题,《风景写生》,板书
三,学习新课: 老师: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构图知识.)老师: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学生: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
第三篇:六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手绘旅游地图,学习景点图形标识的表现方法。
2、让学生能利用收集的资料识别、把握旅游景点的标志性特征,并基于特 征对景点进行简要生动的图形表现,完成旅行线路,形成初步的图标设计意识。
3、让学生关注家乡美景,并在观赏描绘中表达出来,抒发对家乡景观的热 爱,以家乡美景为荣。
教学重点: 即手绘景点图形标识,小组合作拼成一张长沙旅行线路图。
教学难点: 绘制与表现出简洁生动的景点图形标识。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水彩笔、卡纸
教学用时: 40 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当导游,带我去探访一下长沙各大景点。
1、提问:你能向老师介绍一下长沙哪个景点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2、总结: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景点很吸引人,现在我们要用一种方式向 省内外,国内外游客推荐,那就是“能说话”的地图。我们分小组把同学们各自 搜集到的长沙各个景点信息汇集成一张有特色的“长沙旅游线路图”,让更多的 人走进长沙,了解长沙,喜欢长 1 沙。
二、对比分析 了解地图
1、出示三种特别的地图(行政图、地形图,手绘图),了解地图的不同表现 形式。
2、说说最喜欢那种地图,为什么? 图文结合的地图给人印象深刻,很吸引人,可读性强。
三、探究方法 尝试用图标式地图来表现长沙旅游景点。
1、查看长沙旅游景点,普通地图显示,找出景点有代表性的照片。
2、师生探讨图标的设计要点,小训练画图标。总结景点图标要点:抓住景点特征、概括简化。
3、课件欣赏了解同一个景点图标不同的设计效果。
4、设计一条你认为最经典的景点路线推荐长沙景点,并试着用简单的地图 画下来。
5、老师示范: 把简单地图转化成图标地图,增加地图的可读性、趣味性和诱惑力。
四、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给予参考意见。
五、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第 2 课《光影变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 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
难点:掌握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
三、教学准备:PPT 课件 素描工具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白色的小鹿身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呢? 小结:光的照射,使物体产生明暗的变化(板书)--------光影变幻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同一个球体,他们的明暗为什么不同?(光照的方向不一样)顺光、侧光、顶光、逆光 ?课件:侧光球体 讲解-----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线、反光 ?素描中用铅笔画画如何在纸上呈现出 亮部、灰部、暗部。练一练: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用笔轻有什么样的表现(分组探讨)排线密集,用力与排线稀疏颜色重,显得暗:用笔轻显得亮。
3.直观演示:怎样画圆锥体?实物观察 绘画步骤:勾画轮廓 画出暗部和投影------视频,尝试画一画 描绘细节明暗变化------视频,对比观察 4.作品赏析
5.学生作业:用明暗表现事物(画侧光)
6.拓展延伸: 我们既可以在浅色的纸上画出物体的暗部和投影,也可以在深色的纸上画出物 体的亮部,可见,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 3 课 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对身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
技能领域:能用简练概括的线条描绘小区的景物,合理组织画面。
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和感受,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爱护环境,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线描风景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最主要是怎样取景和概 括表现景物。教学难点: 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各种特点,抓住 家园的特色进行描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家园?你想要的家园是什么样的?
二、夸夸家园
1、展示老师的家所在的社区的环境图片。(休闲、饮食、购物、文化、交 通、娱乐、医疗等场所)这些场所可以给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丰富人们生活。
2、请同学介绍,夸夸自己的居住环境。
3、同学间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各自居住区域的特色。
三、新授课
1、如果要给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生活的小区,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摄影、绘画......)
2、这么大的小区,我们怎么画?
3、介绍用取景,做简易取景框,找最适合的视觉焦点。
4、师演示作画步骤:
①选景和取景,根据前后景物确定主体物。
②画出主要景物后,围绕中心景物添画。(注意近大远小应急景物之间遮挡 关系的处理。)③整理。(画面组织要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并注意景物层次安 排的合理性。)
5、作品辨析:哪张画更好?为什么? 作品①画面无主体物,景物杂乱堆砌;作品②对景物进行了深入刻画,空间 感强;作品③构图很小,不饱满。
四、尝试练习作业要求:根据你居住环境的印象,选取你喜爱的一角,结合收集的资料,画一幅线描小景图。要求用线流畅,细节描绘生动,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可以适 当地添上一些色彩。
五、作业展示,评述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采用简评为主的方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1、你觉得你居住的社区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完善?
2、总结:社区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这儿的一草一木、一事 一物,都在 我们成长中孕育出了浓厚的感情。社区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珍惜和维 护!
第4课 编花篮
学习目标 :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学具准备:小花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编花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分小礼物。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 的花篮。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是老师自己动手编的。
3、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到这些精美的 花篮,你想说些什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编花篮?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享受劳动的乐趣。
二、观察,讨论,探索新知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 手拆花篮。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观察:
(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
(2)各部分怎 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
3、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5、老师在学生汇报的在基础上小结,用课件播放编花篮的过程:花篮是由 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 制作过程。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
①制作时比一比哪个 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
②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 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
(二)制作: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 篮。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 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四、成果展示
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 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4、师生评价
(1)评价最佳作品。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
(3)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觉得编织有趣吗?母亲节快到了,你想为你的 妈妈做点什么吗?动手编织一个小礼物送给她吧!大胆选择编制材料,充分发挥 想象力构思编制物件,你亲手的杰作,她一定会喜欢!
第 5 课 纸魔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初步感受纸立体作品的形式美感。
2、能力目标:能运用折、贴、剪的方法制作纸方框,并进行纸 8 方框的拼摆、组 合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纸魔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精心设计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纸方框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剪切纸方框的原理,将单个的纸方框拼摆出千变万化的图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师,看看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 课件出示刘谦图片。
2、刘谦是大魔术师,老师也会表演魔术,你们信吗? 表演纸条变立体纸框。板书:《纸魔方》
二、探索新知、动手实践
1、视频播放纸方框的制作过程
2、课件出示纸方框单体示意图。(学生尝试制作。)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 安全。
3、请一名同学上台制作、讲解方法。
三、课程深入、体验乐趣
1、感受刘谦的神奇魔法(课前已将做好的纸魔方偷偷放进每组一位学生的课桌)。课件出示几个纸魔方图片。咦?它们跑哪儿去了?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找一找自己的课桌,是不是跑你们那儿去了。
2、欣赏纸魔方,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实践制作,教师指导 小组共同制作一个纸魔方。要求:
1、纸方框单体制作精美。
2、组合造型漂亮。课件伴随着轻音乐循环播放纸魔方图片。
五、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小组代表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
2、小组互评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作品?夸夸它。你能给一个作品提出一点小建议吗?
2、教师总结性评价
第 6 课秦陵兵马俑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 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对话
2.导入课题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1974 年 3 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 世 10 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关注这 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 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 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 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 物品 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 俑。
第二课时
一、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
(1)团泥。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 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 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作 品反馈
二、总结拓展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 关资料。展示 出土的艺术珍品。
第7课小园艺师(活动一)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 识。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图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 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
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 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 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2、教师小结: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现代人对于公共空 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人 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 13 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 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 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 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二、欣赏引导
1、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 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2、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一般内容: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示范提示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
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三、自主创作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
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四、评价活动
学生互评,说说同学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或最有创意的地方。
第7课小园艺师(活动二)
教学目标: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教学重点、难点:
1、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2、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 识。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图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随堂欣赏、导入激趣 ??揭示课题 :
1.小结上一课,我们了解了园林建造的一般知识,并且尝试了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
2.与学生一起欣赏苏州园林,一起感受中国造园史的灿烂的民族文化,同 时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活动积累素材,给予启示。
二、感知材料
1、看看师生共同准备的各种材料,说说分别适合制作园林模型 15 中的什么内 容。
2、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演示。
二、合作学习尝试体验
1、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
2、分工: 分别设“艺术总监”、“建筑师”、“架桥师”、“花木造型师” 等职务。
3、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补充给各组,带动大家,共享材料。
4.教师到各组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造型、粘贴、拼合中的难题。
四、欣赏评价
1.共同欣赏合作学习的成果。
2.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的艺术特点和集体创意进行介绍演讲。
3.教师请各组同学在本组作品前拍照纪念,照片将贴在本班队角上,让这 次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成果在队旗下,得到升华。
五、课堂总结
1. 教师根据各组学习情况和作品进行总结评奖,分别授予“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制作奖”。
2.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恢复教室整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一)
教学目标 :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 16 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教学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本课学习材料(稻草、树叶、麦秸、果实等)。并将这些材料分 组放置在操场。
2.教师讲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故事,勾起学生的想象或回忆。
3.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稻草人形象。
二、分组尝试 发现问题
1.教师提出学习主题。师: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尝试捆扎一个稻草人,(时间定为 5 分钟以内)看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分组制作)
2.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预估问题:形态不美;松散不稳 ;没有做完;预备一个 制作有问题的“稻草人”。
三、互相学习解决难点 1.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形态不美怎么办?应大致确定人物的身高比例:找准脖 子、腰部、肩部的捆扎位置。稻草的分量要做到心中有数:代表手部稻草的分量明显少于身 体部分(包括腿部)。稻草量少的情况下,有时可将稻草从中整束弯曲后再捆扎,头部显得 精致一些,有时可将代表手部的稻草挽回进行捆扎。
2.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松散不稳怎么办?
①稻草的分量合理,重心稳定。也可适当添加工具使稻草人稳定且动态有趣。
②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合理,扎松则稻草显得体量大,扎紧一般在关节转折处。
2.师生讨论,逐一解决问题:没有做完怎么办?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精品就有效率。
3.请优秀组的代表介绍经验,或教师示范介绍制作步骤。
①试扎:用手比画人物的关节位置
②分扎:捆扎做出人物的大形形
③装饰:最后修剪、装饰、整理
三、作品欣赏 拓展方法 作品
①鸟:草团包扎鸟身,翅膀采用编织的方法。作品
②蛇:头部采用编织的方法,插两粒玉米代表眼睛,身体用捆扎方式。
3.综合材料作品欣赏。
四、拓展思路 自主表现 1.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设计与构思。
2.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作业展示 评析交流
1.作业展示活动:各组合理组放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命名。
2.评析交流
第8课 田间精灵(活动二)
教学目标:
1、走进乡村,开阔视野,了解民间艺术文化,保留纯真的学习情怀和勇于创作的热情。
2、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3、能养成静心制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珍惜并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能巧妙的选择、利用材料,运用立体造型的方法制作一件工艺品。
教学难点:能运用捆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综合材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课前收集稻杆、麦杆等材料。.也可以找到类似材料代替稻杆草叶材料(废 旧毛线、纸绳、包装绳、甚至用旧报纸搓成或卷成的绳子)。
二、欣赏导入
1.欣赏湘西少数民族孩子用布制作的捆扎玩具,用树叶绘成故事书,用花瓣穿的项链,用树叶编的小虫子,用草梗编的筐用稻草编制的稻草人。
2.认识材料的原始美、淳朴美、自然美。板书:随意自在 ;造型简洁、夸张、概括。
三、发现问题
1.提出尝试作业要求:运用带来的材料在 5 分钟内编织任意形。(学生分组尝试制作)
2.师生共同发现尝试作业中的问题
①材料的选择(材料选择不合理,看上去比较粗糙,材料浪费大)。
②结绳(打结处较多,草头没藏好)。
③编织方法(较单一,基本上是平面的)。
④形体结构(松散,不牢固)将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业拿到实物投影仪上讲评
四、方法指导
1.理料——将所备草料略加理顺分类。
2.设计图——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任意画一个简笔小动物或小人物。
3.简化造型——教师将设计图进行简化,防止学生的思路向“栩栩如生”上诱导。
4.用料分析 5.画出预想效果图
6.教师示范,分编或分捆各部分,再进行组合。.修剪整体外形,添加材料,整理完成。(强调整体美观,制作细节精致而生动)
五、作品欣赏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哪种制作方法完成。
1.分析作品《狮子》 :一大堆草做身体、一小撮草做尾、粗树枝做腿起支撑作用,狮子 的头部、脚掌、尾巴、鼻子采用了编织的方法,其余五官用果实点缀
2.分析作品《狗》 :狗的嘴采用编织方法,身体和四肢用捆扎方法。
六、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探索多种材料,综合运用编织、捆扎等方法制作一件有创意的作品。
七、作业评价
1.评价要点:
①构思大胆,巧用材料。
②特征突出。③形体稳固。④方法多样。
2.推荐学生课余关注乡村文化与艺术:如农民画、剪纸、布贴画、泥塑、糖人等。
第 9 课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能使用水彩画的工具,利用特殊材料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描绘雨、雪情景。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3、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 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
教学难点: 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 画创作。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板画象形文字“水”,猜是什么字?为什么?
(2)引入新课。
二、艺术作品的欣赏。
1、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 22 解。小组讨论: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2、欣赏冰、雪、雨、雾、云的图画,3、猜猜画家们怎样表现出这些独特的风景的。
三、学习技法、练习创作。
1、自学教材中的三种肌理的技法,探究原理。蜡笔法、撒盐法、滴水法
2、根据自己准备的选题,尝试绘画。
四、深入探究
1、欣赏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节水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2、由水资源缺少的图片引入招贴画的欣赏。什么是招贴画?要素有什么? 广告语: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图形: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3、制作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与广告语。绘制样稿:铅笔勾勒 装饰完成:上色、修饰。
4、设计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
4、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四、小结,拓展。与同学一起展开调查,收集资料,了解有哪些人为原因造成水资源的短缺,我们有什么办法 来改变现状?
第 10 课 艰苦岁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 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分析。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 分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 《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解 放中国》。问: “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 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二、深入理解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 《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 大典》。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构图上:
(1)左实右虚
(2)主体人物突出 色彩上: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3)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绘画
(4)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5)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 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 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三、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1)放映《太行山铁壁》 《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 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2)放映《支柱》 《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 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四、欣赏评述 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
第 11 课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教学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25 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
(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
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
(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 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 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 位的变化,寻找规律。头部仰府如何变化?身体摆动如何变化?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 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尝试练习。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比 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3)交流作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 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 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
三、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单个人物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四、作品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第 11 课 劳动最光荣(活动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 27 爱劳动的情 感。
2.进一步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学习画人物动态组合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组合的画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表扬作品,点明题意 师生共同点评上节课学生作品。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爱劳动》(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
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 劳动源自于生活,在 18 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 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
(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 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 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表现人物的动态、表 情以及周围的场景渲染,可以表现劳动中人物的情感以及画家的思想。
二、同龄作品欣赏 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小朋友的画,他们是怎 么来表现劳动场景的呢?
(1)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
(2)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教师小结:看了这么多其他同学的作品,他们把人物画有趣了,画生动了,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并充分利用环境烘托人物。
三、学生作业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给自己画的人物添加一个动人的背景,还可以多添加 几个人物。
2.也可以重新创作,通过色彩、场景、人物 动态表现一个劳动场面。
四、作业展示 展现优秀的作业,说说我画得最棒的地方。
第 12 课 废物利用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2、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
3、增强环保意识及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发展的趋势及美感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多种不同材质制作的凤凰,感受不同的质感与美感。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用时:40 分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欣赏感受 谈话引入,欣赏徐冰的《凤凰》作品。
1、同学们了解凤凰吗?你们心目中的凤凰是什么样的?教师简要介绍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是汉族的民族图腾,是人们心目中 的吉祥之鸟,常用来象征祥瑞。在神话传说中,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 生。
2、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件很特别的《凤凰》作品,请同学们边欣赏 边思考: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呢?
3、学生欣赏、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将学生的疑问归纳成几个问题,如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建筑废弃物做材料?这些材料是怎样拼合在一起的?艺术 家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二、分析讨论,感悟认知
1、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凤凰》作品背后的故事。教 师讲述作品的制作背景及制作过程。
2、接下来我们欣赏作品的几个局部,(教师出示凤凰的头颈、翅膀及尾巴三 个部分的放大图片)请同学们欣赏边思考:凤凰的这些部位分别用了哪些工地废 弃物作为材料?这些废弃物的材质、形状、颜色与制作的这只凤凰身体部位有什 么联系?能够让我们产生 哪些联想?
3、师生交流后小结: 《凤凰》制作的材料全部是施工现场的建筑废弃物及工 人的生产、生活用具废弃物。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废弃物材料的巧妙联想与组合: 铁锹拼接而成的“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的 “凤尾”等。
三、欣赏交流,深化认识
1、教师出示教材中彩绘木雕、铜鎏金材料制作的《凤凰》,组织学生欣赏、思考:两件《凤凰》作品分别有什么用途?材质有何不同?给人怎样的感受?师 生交流后小结。
2、出示一组综合材料造型的作品,学生欣赏,体会不同材质在作品中的作 用。
四、课堂小结,学习延伸
1、课堂小结。
2、提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第四篇: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请到绿色商店来
一、教材请到绿色商店来分析
本课请到绿色商店来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设计师进行包装、广告设计,并开展模拟商品交易活动,渗透包装和广告的知识。请到绿色商店来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请到绿色商店来商品包装、广告设计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美术设计,优秀的包装和广告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为自己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包装示意图。该课时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掌握商品包装的功能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方便储运,进而说明商品,美化商品,起到推销商品的作用。在构思包装设计时,要先从包装对象的特点出发,然后确定包装的结构和造型,最后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对包装的图形、色彩、文字进行排列、组合,使包装准确地传达商品信息,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本课所指的包装设计是一种模拟的包装设计,实际上还只是装饰设计,即尝试装饰现有的包装物。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如下: 1.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件小包装盒或瓶、罐等,注意避开异型的瓶类包装。2.选择装饰部位,并进行细致的测量。3.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纸张。纸张大小应大干实际使用面积。4.在纸上用铅笔设计图形并着色。5.待干后有选择地裁剪纸张,留出黏结部位。6.细心粘贴于包装盒或瓶罐上,也可以根据书上示意图进行折卷。这个制作步骤在实际作业中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图形必须要新奇、典型,有强烈的形式感和艺术性,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包装的装饰配色应将色相、明度、纯度有机地整合处理,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总之,应尽量简洁、流畅、精美、协调,体现“绿色”二字。
“活动二”:为绿色物品做一张广告招贴设计。本课学习应让学生了解商品广告画的设计方法,并能制作出构思新颖、做工精美的广告画。富有情趣的图形,精确、优雅、新奇、含义深刻的广告语和协调、统一的色彩是现代商品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广告招贴具有远视感强、引人注目、艺术表现力丰富等特点,它有助于商品信息准确、迅速地传播,能起到完美的促销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熏陶,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教材编排上根据每一幅范作都绘出了版式结构图,便于学生参考和学习;由相似图形、相关内容引发联想这一环节,可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成为一个训练发散性思维、拓展设计思路的有力环节,暗示出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用的产品制作一个广告设计,设计内容为孩子们所熟悉的绿色物品。在教学时教师应紧紧抓住整体构思和图形、文字表现。强调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协调,形式均衡。
“活动三”:布置绿色商店,并进行整理和宣传。这节课重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个人设计与小组合作策划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的价值与意义。教材编排了布置绿色商店、宣传绿色物品的教学主图,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模拟这样的形式。教学评价应以互评为主.教师是评价组织者,在恰当的时候需帮助学生找准评价点,可激
励、可概括、可提炼学生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
2、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三、教学思路
“活动一”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欣赏导入——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创造表现——评价迁移。这一活动的教学以绿色物品设计包装为主,运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师生共同欣赏物体有包装和无包装的视觉效果,了解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表现的欲望;再进一步观察分析,了解绿色包装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然后讲述包装的设计与制作,课件演示步骤,深化感知;最后由学生创作表现。
“活动二”的教学安排可考虑:谈话导入——深入感知——尝试作业——反馈指导——创造表现——评析迁移。教师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导入课题,并出示做工精美、创意奇特的设计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广告设计”的美妙世界;再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广告设计作用、基本要素、制作过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学生尝试作业,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然后让学生自主表现,相互评价。
“活动三”的教学安排可考虑:情境激趣——策划方案——发表方案——分工布置——分组评述。该课时以设计布置方案为基础,商品的归类、整理、宣传、评价为目标结果。本课教学宜采用各种涂色工具,通过设计、描绘、制作、布置等手法,进行学生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的作业展评可采用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将教学评价渗透在“活动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时教学情况、学生情况确定相应策略。教学设计: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1、课件导入,欣赏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课件展示: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
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课件展示: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课件展示:六到八种绿色食品和物品。
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
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课件展示:呈现绿色食 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课件展示: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
课件展示: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
创造表现。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课件展示:各种包装设 计。
昌乐县营丘镇大宅科小学
田恒忠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学难点:
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说话。
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
(3)你最喜欢他的哪些方面?为什么?
4、出示课题,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以声音猜测人物,设置悬念。b.安排动作模仿的小游戏,在课堂开始时就让学生情绪兴奋起来。c.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将他们的记忆激发出来。)
二、课堂发展。
1、探讨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现在进入第一轮挑战。同学们对这个课题有疑问吗?有没有不明白、想弄清楚的地方?(什么是神话?什么是艺术形象?„„)
(2)请同学们利用收集的神话资料,小组探讨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看哪个小组在第一轮挑战中捷足先登。
(3)教师给每个小组发“小锦囊”,有需要时才可以打开。
小锦囊:
神话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是古代人民在自然和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幻想出来的;它是许多人的创作成果,先有口头创作,后来才出现汇集而成的文学作品。神话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传!
课题所指的艺术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独特的造型,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各种角色一样。神话故事中的日恩、鬼、神、动物等等,这些都属于神话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习。b.准备小锦囊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同时,又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辅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可打开小锦囊,揭开谜底。)
2、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1)小组代表扮演教师预先指定的艺术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其他组员猜演的是谁,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猜对最多。(2)为什么我们能凭动作表情就能猜出这个艺术形象呢?
小结:每个神话艺术形象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色。
(3)有时候凭动作也不能猜到是谁,为什么? 小结:神话故事人物除了表情、语言、动作之外,还有服饰、道具,综合起来,他们的形象就变得更加可爱了。
(设计意图:以角色扮演的游戏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个各个神话艺术形象的特点。
3、细节欣赏,品位艺术形象。
(1)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些神话艺术形象呢?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好呢?请同学列举一下。
(2)我们选一个神话人物明星来分析一下。(3)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事迹?表现出他怎么样的性格呢?
(4)出示哪吒的图片,这是《哪吒闹海》中哪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如何表现出哪吒的各种特征?
(板书:动作、表情、衣服、兵器)
(5)你想象中的哪吒跟这个“哪吒”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与我们身边的小朋友有什么区别?
(板书:造型简洁、装饰性强、有时代特点)(6)通过分析哪吒这个神话艺术形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结: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都有鲜明的性格和时代特色,艺术家们就是以此为想象的依据,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设计意图:a.引导学生探讨欣赏艺术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b.通过关键词与美术语汇的板书内容,使学生认识艺术形象的主要造型要素。)
4、比较分类,扩展欣赏范围。
(1)同一个神话故事里的艺术形象是唯一的吗?你可以从哪里找到证据呢?
(2)课本第5页《西游记》的人物造型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谁能说说这些造型之间有何不同?
(3)你势能说说神话艺术形象都有些什么类型吗?(善与恶、正与邪、人、动物、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课文图片的比较。认识到同一种神话形象、在不同时期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
5、欣赏评述。
(1)再次观看一个学生喜欢的神话故事电影。(2)用简单的线条描绘自己喜爱的神话人物形象。(设计意图: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加深对艺术形象的了解。)
第2课 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科幻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了解科幻故事、科幻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辨别科幻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著名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教学难点:
分析和描述科幻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兴趣点:
(1)观看科幻故事的影视作品;(2)以动作模仿科幻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收集机械人的图片和相关的实物模型或玩具。
3、准备相关题材的学生作业。
二、课堂导入:
1、提问:你知道电影《帝国反击战》的内容吗?
2、播放电影中的经典片段。
3、启发:这部电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对电影中的哪个角色印象最深?它有哪些特征能说出了吗?与你们最熟悉的形象有何区别?
4、引导:还有更多关于科幻形象的知识,这节课大家共同来深入了解。
三、课堂发展:
1、让学生欣赏和阅读教材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发现:这些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从造型上,大概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其艺术形象特点、功能、结构如何?
2、引导学生思考书的科幻形象带有哪些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要素,哪些是未来想象中的要素。
3、教师举例把任意四样东西给予学生想象。举例:苹果、鸟的嘴巴、灯泡、轮子。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以及构思。
4、讲述有关的科学知识,要根据造型的种类及其与众不同的特征进行设计表现,使学生掌握设计的要点以及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地球生物的虚实对比与组合、拼接的方法构成新造型。
第3课 假如我回到古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特点;(2)能自编——个“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③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画面。2.过程与方法:
①收集资料:观察发现某个时期的建筑、车船、服饰的造型特点;
②自编故事向同学们描述自己回到古代后发生的奇怪事情;
③创作评价:独立命题绘画创作,并相互点评看谁画得最奇特、有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能与同学相互分享“时空之旅”的小故事; ②对中外经典美术文化产生欣赏探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观赏古老遗迹与珍贵文物中的造型细节特征:构思自己走进古代的故事想象画。2.教学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角色形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3.兴趣点:
(1)现实与超现实并置,能带给学生奇特的体验;(2)互讲自编科幻小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用线描想象画的方式,表现自己走进古代的一个场景。2.较高要求:
能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和景物并置,构成一幅有情节的画面:
3.个性探究:
①能运用建筑、车船,服饰的造型细节特征和色彩丰富画面效果;
②画面故事奇特有趣。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查阅古代建筑、车船、服饰等造型资 2.准备《兵马俑》简笔示意图;
(二)导入课题:
1.检查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2、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内容:
图中有什么人物或景物?他们在做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属于哪个朝代?:
3.如果有相同年代的图片,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展示,分析其共同特征;
4、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朝代事情,并回答最喜欢回到哪个朝代:
5.再次引导学生构思一个故事,如果回到过去.自己会做什么。
6.如果能将这些有趣的情景描绘出来一定很新奇,出示课题,准备讲述新课。
(三)欣赏交流,提示方法: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兵马俑)图片,参考范例导赏,从年代、人物相貌、服装等方面提出观察点。
2。教师出示绘制好的兵马俑简笔画,提示描绘要点,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在绘画构思上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例如:古代人在做什么? “我”在做什么?“我们”在一起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4.教师出示绘制好的一张古代人物读书作品,作品中留出一个位置,创设一个情境,问学生可以添加什么人物,随后启发学生描述准备画进去的人物的服装和动态。
5、教师小结描绘的创作方法:构思故事情节——画出作业草图——“我”在做什么——最后画出古代人
(四)创作实践,感受乐趣:
1、提出创作要求:
参考图片资料,简单描绘出某个时期的人物或景物,把自己的形象也画进去,组成一幅作品。
2、教师随堂辅导学生作画时,提示“自己”的角色和画面细节的表达
(五)展示评价
组织一场作品发表活动,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中交流与评价。
1、以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式,组织交流。
2、教师总评,表扬构思奇特的作品,点评作品的不足之处。
第4课 我们来到25世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科幻画的构思、构图与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 从科学意识出发,欣赏为了世界的科学奇迹与文明生活;
② 从审美角度出发,欣赏与表现科幻画表达的美好愿望与故事情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与同学分享构思资源,有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努力学习的愿望。教学重点:
学习“未来世界”科幻画创作的构思与表现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渗透科技意识和具体刻画细节。兴趣点:
①未来世界的科学故事; ②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选择一种表现方法.描绘自己来到25世纪的科学幻想画: 2.较高要求:
画面借助有趣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3.个性探究:
描绘的形象生动有趣,与别人的不一样;画面表现手法丰富: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收集科幻图片和影视作品,了解学生喜欢的科幻动画故事。
2、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教学。
二、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特的梦,梦见来到25世纪,我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老,因为我吃了长生不老的药,我看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
2、教师例举出一些怪异的现象:例如天上重新出现9个太阳,我们喝的水可以变成燃料,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太空人,我们住的房子可以自由活动„„其实,那个时候还有更多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
3、播放一个科幻片片段„„
4、要求学生将科幻片片段的情景描述出来。
三、课堂发展,讨论交流。
1、引导学生构思在25世纪的某天,全班开班会的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25世纪的情景:植物、水果、房屋、空气、太阳、行星、动物„„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想象25世纪的情景并写出简单的文字提纲。
四、故事编创,绘画实践:
1、提出创作要求。
(1)怎样表现主题?或描绘故事的哪个情节?(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认为、动物或景物?有什么交通工具„„
(3)画面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4)主要的人或物的位置、大小、形状、颜色怎样?次要的怎样安排?
(5)还需要配上什么东西呢?
(6)表现技法提示:简单反系以前学过的绘画技法、绘画元素:点线面、大小粗细对比、构图„„
2、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编故事、一边创作。
第5课
我们的太空基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欣赏太空基地科幻画和图片;
②学会太空基地内务部分的立体造型设计和制作; ③学会选择综合材料,并正确使用剪刀、圆规、裁纸刀、黏合剂等工具、. 2.过程与方法:
①暗室情景下体验“宇宙”的神秘; ②小组分工合作建立太空基地; ③分享与评价作业成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对表现太空薹地有强烈的兴趣; ②喜欢选择新的材料制作表现作品。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基本的立体造型设计步骤和制作方法。2.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草图构思造型奇特的太空基地。3.兴趣点: 暗室情景创设。太空神秘游和造型奇特的作品欣赏评价活动。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独立设计制作太空基地内的居住地或工作的一件设施。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选择新的材料没计制作一个太空基地,并给自己的太空基地起一个名字。3.个性探究:
太空基地各部分用途分明,造型奇特。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1.教学方法:类比联想法、合作探究法、立体手工制作。2.教学程序:音乐感受——欣赏评诉——示范制作——设计草图——制作交流——评价总结。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以教室作为暗室(拉上窗帘、关上灯),在射灯的照射下,播放电子合成音乐作气氛渲染,教师引导学生,坐上“宇宙飞船”进行神秘的太空游。
(2)播放宇宙飞船升空的影片:离月球越来越近,离地球越来越远,逐渐变成一个蓝色的星球,这时太空一片漆黑,只有遥远之处有微弱的星光。
(3)图片展示:出现各种陨石、行星和星云,最后来到一大片星云上。这个巨大的星云原来是—个宇宙岛。
(4)主题引入:我们就在这个宇宙岛上建立设想(未来的)太空基地。
(二)讨论交流、提示方法:
1、图片欣赏:如何建立一个充满高科技含量的基地?我们来欣赏教材中的火星基地和月球基地,看有什么感受。
2、引导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情景。
3、分析太空基地的结构。
(1)用途:居住、工作;(2)功能:交通、通讯、能源:
4、分小组讨论准备建立何种基地。(火星太空基地、月球基地、海王星基地、银河基地„„)
5、根据构思,用素描和草图整理想象的太空基地。
6、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三)手工制作、实践活动:
1、按照构思好的形状和区域,分工完成太空基地的各部分模型。
制作时,指导学生先完成大的部分(如大的外形、建筑物、塔楼、飞行器等)。
2、用新的材料来制作(如荧光颜料涂色模型,可产生神秘感)。
①根据太空基地的特点涂上颜色,使色彩具有装饰效果;
②在暗室里用射灯检验,观察上色的作品是否效果良好,然后继续完成。
3、学生使用剪刀、圆规、裁纸刀、黏合剂时,必须做好安全和使用指导。
(四)作品展示、欣赏评价:
1、在暗室中,配上射灯和电子合成音乐,黑板上布置闪烁的灯光和宇宙图片。
2、各小组布置摆放制作好的太空基地立体模型进行欣赏观摩会。
3、各小组推举一名发言人,由发言人带领介绍本小组的作品特色。
4、其他小组可以针对展示小组的制作、构思等提问与评价。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学会欣赏太空基地科幻画和图片;学会太空基地内务部分的立体造型设计和制作;学会选择综合材料,并正确使用剪刀、圆规、裁纸刀、黏合剂等工具。并对表现太空薹地有强烈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设计制作太空基地内的居住地或工作的一件设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选择新的材料没计制作一个太空基地,并给自己的太空基地起一个名字。
第6课 名人漫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夸张,以线描或其他形式绘制人物漫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尝试、体验,在漫画创作中领会漫画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描绘和探讨,激发学生关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简练的线条手绘夸张的肖像漫画的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张的程度。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线条画出一个名人的漫画形象。
2、较高要求:
能较准确地表现名人的神态与性格特征。
3、个性探究:
用多种漫画手法表现名人形象。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人物肖像的采访 ①猜一猜:他是谁?(爱因斯坦)②说一说:你知道他有哪些发明创造吗?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张了?
2、思考与构思——漫画家是怎么想的。
①说一说:肖像漫画的美感在哪里?漫画家是怎么构思的? ②想一想:夸张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样体现名人的个性和职业特点?
3、尝试与体验——我也来当漫画家,①说一说:我要画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该夸张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画一画:我也来当漫画家,运用我喜欢的表现手法,画出有趣的名人漫画。
4、评价与交流——看谁画得夸张幽默。
第7课 三面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三面画构成的原理
②学会运用切割与重复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画。2.过程与方法: ①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
②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增强动手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条理性和耐性.培养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的行为习惯。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三幅画面进行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画的技能技巧。
2、教学难点
如何将三幅画面分别哉戊长度,宽度相同的K条,按照:顶序黏合沟成——件可以动观赏的工艺品:
3、兴趣点: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三个不同的画画。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画”作。2.较高要求:
三幅画面的色调、内容搭配和谐统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画画的内容构成一个内容相关的故事,3.个性探究: 选出学生代表操作、展示优秀作品。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分享、讨沦;
看一看: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三画面。你见过去变幻的画画吗?课本中的画面是如何变换的?
2.活动二:尝试、探索
①看一看、议一议:为什么要将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样、份数一样的长条形? ②说一说:观察图中的步骤图,想一想这些长条应按怎样的顺序黏合在一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索三幅画的排放顺序。
③想一想: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组合在一起后,给我们带出了哪些环保信息? 3.活动三:创作、表现。
做一做:尝试制作一幅有趣的三面画。4.活动四:展示、评价。
①谁的三画画色彩搭配最美,做工最精致。②谁的三面画能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第8课 展翅的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懂得制作传动装置。
(2)用夸张装饰的手法设计小鸟造型。
2、过程与方法:
(1)在竞猜游戏中,找出各种小鸟的外形、颜色特征;(2)在观察讨论中了解制作传动装置的原理;(3)在欣赏活动中,学习点、线、色的搭配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护鸟类的人文情感和科技意识。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①了解“爱鸟周”及“小燕车”等相关知识。②懂得运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展翅的小鸟。
2、教学难点:
掌握传动装置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3、兴趣点:
①民间活动玩具的收集与观赏;
②小鸟玩具作品的展示与娱乐表演活动;
4、观察点:
①小燕车的色彩对比与色块、色点的搭配; ②小燕车的造型结构特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制作出一只能拍动翅膀的小鸟玩具。
2、较高要求:
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可爱又能拍动翅膀的小鸟。
3、个性探究:
①懂得运用传动装置制作出造型各异的玩具; ②小组运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鸟玩具合作表演一个有关鸟类的节目,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
(1)观看鸟类的生活片断,了解鸟类的生存状态(2)交流与分享课前收集的鸟类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形态分析,找出基本特征,(3)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猜一猜这是什么鸟。活动二:尝试与探索-
1、玩一玩:通过实物范例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滑轮是如何带动翅膀的拍动的。
2、比一比:通过两组实物范例的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滑轮能平稳走动和小鸟翅膀能自如拍动的制作技巧。
3、教师针对制作的难点进行现场示范。
4、欣赏学生作品,构思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
5、巧妙运用材料,进行创作练习。
活动三:分享与评价。
提出评价目标:一是作品的外形美和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美,二是了解保护环境与爱护鸟类的重要性。
(2)各小组展示制作成果,共享娱乐活动的乐趣。
第9课 会打鼓的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习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质朴装饰用色表现手法; ②懂得制作摇鼓的传动装置。2.过程与方法:
①在合作创作中.探索打鼓鸟的整体设计方案; ②在欣赏活动中,学习民间玩具质朴造型与装饰色彩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爱护鸟类.保持生态平衡; ②感受小组合作的愉快。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懂得运用能量互换原理,利用传动装置制作出会打鼓的小鸟。
2.教学准点:
合作探究,学会看图制作,有效提高创作水平。3.兴趣点:
制作出会发出声音的小鸟。4.观察点:
关注发声玩具的鼓面与鼓架的组合成型特点。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会打鼓的小鸟玩具。2.较高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观又能打鼓的小鸟玩具: 3.个性探究:
能制作出鼓声清脆、转动顾畅、造型独特的小鸟作品。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分享、讨沦:(1)看一看:欣赏课本中提供的摇鼓图片。哪个摇鼓最有趣?为什么?哪个摇鼓最美?为什么?
(2)说一说:你了解的民间玩具——摇鼓有汁么特点和历史? 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观看制作打鼓鸟的步骤,书上介绍的方法能看懂吗?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探讨一下。
(2)说一说:哪些部分比较难解决?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沦: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2)做一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制作打鼓鸟。围绕打鼓鸟的装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谁的打鼓鸟发出的声音最响亮清脆,谁的打鼓鸟转动得最畅顺,谁的打鼓鸟造型最简练美观。
第10课 会跳舞的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小鸟的基本结构、外形与动态特征;(2)学习运用提线木偶的制作方法创作鸟形玩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对比分学习抓住不同鸟类的特征;(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的环节,学习提线小鸟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利用废弃物品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学习提线木偶的制作原理,并能准确地把握各种小鸟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表现。2.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不同小鸟的外形与动态特征选择合适的表现材料。3.兴趣点: 制作出外形生动,活动自如的提线小鸟玩具,并组织作品展示与表演的交流活动。4.观察点:
感受提线小鸟的脖子与羽毛材质的造型效果及活动性能。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会跳舞的提线小鸟。2.较高要求:
能制作出——只形态生动,色彩搭配和谐、会跳舞的提线小鸟。3.个性探究:
①能选择合适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巧妙构思与创作; ②能与同学合作表演一出提线小鸟木偶。
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
1.活动一:分享、讨论、①看一看:欣赏提线木偶戏。
②说一说:你认为提线木偶戏有趣吗?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2:活动二:尝试、探索:
(1)看一看、议一议:欣赏课本中两组图片(鸵鸟、白鹤、学生作品)。图片中的鸟,外形、颜色、动作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表现它的外形特征?(2)选一选:利用教师给出的废旧材料,根据它们的形状、颜色,想一想应如何利用在设计中?(3)看一看、说一说:仔细阅读制作步骤图,你认为提线小鸟应分为几个制作部分?(4)玩一玩:尝试摆弄一个示范作品。
(5)说一说:提线小鸟为什么会动?是怎样制作的? 活动三: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材料,如何设计鸟的造型?(2)做一做:动手制作提线小鸟。围绕提线小鸟的外形、颜色、动作,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3)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4.活动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进行作品展示,组织一场提线小鸟的表演。
第11课 神州大地之旅
教学目标:(1)能用恰当的语言对神州大地著名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作出口头描述,说出起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2)对比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与自然实景,发现其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4)学生通过活动,能为神州大地著名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重点、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过程:
(一)课堂发展,欣赏感受
活动一:挑选旅行团(选择探究主题)。
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教师和小博士设计了两条旅行路线,分为“人文景观团”和“自然景观团”两个旅行团,学生通过分组自主选择团队参加旅行。
1.简略介绍两团的区别,学生选团,并选出团长和小导游,2.团长组织团员们利用课前预习交流相关资料信息,了解旅游路线,提出旅游中想了解的知识,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完成学习评价表练习一:我想了解()。3.向教师汇报。
(二)学习活动
活动二:沿路看风景(宏观的浏览)。
以两个视频同时播发的方式展现神州的美,将学生带入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观看。
1、播放反映壮美的自然景观或古老辉煌的文化瑰宝的视频。
路线一:北京——西安——敦煌 路线二:黄山——漓江——九寨沟
2、作为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赏的旅途中哪些景观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以旅行团队的形式来讨论。
3、团长或小小旅行家向大家汇报旅行的见闻,如故宫、长城、兵马佣、敦煌壁画等等。
4、教师分要点归纳:
建筑:故宫、长城、天坛等 人文景观 雕塑:秦始皇陵 绘画:敦煌莫高窟壁画
实景图片:安徽黄山——广西漓江——四川九寨沟 自然景观
图画表现:国画《黄山云》、《千峰竞秀》
活动三:欣赏和感受(微观探究)
小博士想从我们中间挑一个优秀的小导游,带领我们走近神州文化。
1、学生分组完成练习二:我感兴趣的景观是()。因为(),给了我()的感受。
人文景观——故宫、长城、天坛等;秦始皇陵、敦煌莫高窟壁画。
自然景观——黄山、漓江、九寨沟
2、以自然景观和国画作品中的景观对比发现,完成练习三:
相同的地方有:
色彩:
不同的地方有 构图:
用笔用墨:
表现最好的学生授予“优秀小导游”的称号。
(三)体验“游记”艺术表现
1、边游边记:一路走来,神州大地的瑰丽风光和历史文化让身为神州子孙的我们倍感自豪以为,也让人不禁赞叹她的美!怎样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住呢?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做成游记,把祖国的美景记录下来。
2、完成练习四: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国画、摄影、蜡笔画、语言评价、文字等)
(四)课后延伸,互动练习拓展练习:
1、这两条旅游路线远远不能囊括神州的神奇壮美、辉煌灿烂,小旅行家闷也一定不满足与去这几个地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条更棒的旅游路线,下次带我们一块去!
完成拓展练习:我来设计一条新路线()——()——()——()
2、提示下节课内容。
我们走出国门,开始我们的亚洲之旅,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设计旅游路线。
成果:
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将通过回答的方式形成下列成果:
(1)我最感兴趣的景点是什么?它给了什么样的感受?(2)自然景观和中国画作品中的景观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选择你喜欢的艺术形式记录表现神州大地的一处景观。
评估是通过量规来实现的。量规不但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技巧。
第12课 亚洲大陆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对亚洲的几种建筑、雕塑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选择临摹形式手绘长卷。
2、过程与方法:
欣赏亚洲有代表性的建筑或雕刻艺术品,从中领略东方的艺术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接受东方艺术,珍惜世界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亚洲建筑的艺术风格;(2)了解亚洲雕刻作品的装饰风格。
2、教学难点:
如何做到以点带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以“旅行”的方式欣赏、探究亚洲各地的文化古迹。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对亚洲建筑与雕刻作出描述,指出其特点。
2、较高要求:
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然后连成长卷展示。
3、个性探究:
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个亚洲图片艺术小展览。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教师将上一届学生作品(亚洲文化遗产)长卷向学生展示。
2.请学生说—说最想去的地方,然后教师也说出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例如:印度
3.教师简单讲述印度的历史,然后眼引出泰姬陵。
二、课堂发展:深入学习:
1、提问学生泰姬陵的建造背景。
2、教师简单讲述其建筑背景,接着引导尝试分析其建筑特色。同时播放具有印度特色的音乐,营造气氛。
功能:陵墓
造型:穹隆顶、尖拱、有塔尖
材料:大理石
装饰:几何图案和阿拉伯文
3、安排小组利用四个要素(功能、造型、材料、装饰)来比较唐提招寺和吴哥窟建筑艺术特点。
4、教师作出唐提招寺和吴哥窟建筑艺术特点的比较分析,并画出简单的建筑风格示意图。
5、出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出教材中的雕塑和雕刻作品所在国家的位置(印度、伊朗、土耳其)。
6、教师分析教材中的雕塑和雕刻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分组实践,欣赏评价:
1、创设情境,布置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然后模拟旅行社,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介绍小组的文化景点,提示:注意旅游线路和作品的表达方式(剪贴、线描)
2、小组合作,将喜欢的文化古迹(建筑或雕刻)画出来,学生创作时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
3、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模拟旅行社,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介绍小组的文化景点。
第13课 欧洲大陆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对欧洲代表性建筑与壁画艺术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过程与方法:
欣赏欧洲有代表性的建筑艺术,体会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和珍惜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欧洲建筑艺术在造型、功能、装饰、材质与风格等方面的特点,2、教学难点:
了解古希腊三种建筑风格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与哥特式建筑的异同。
3、兴趣点:
(1)旅游观光式的学习形式;
(2)探究欧洲建筑的奇特造型与功能。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说出有代表性的欧洲建筑、壁画艺术名称。
2、较高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对某古建筑艺术作出描述,指出其特点。
3、个性探究:
用速写、临摹或想象画的方式,选择描绘欧洲文化遗产作为课后练习。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故事导入:
科林斯是一个希腊的小姑娘,九岁因病死去,被葬在一块墓地里。后来墓地的草和花儿长高了,由于墓碑座有突出的石块,花草都被压弯了腰。一位建筑师看到了这些被压弯的花草,突然产生了灵感,设计被压弯了的花草的柱式。为了纪念这位早逝的小姑娘,这个柱式后来就被命名为科林斯柱式。
2、欣赏古希腊科林斯式建筑柱式图片
3、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学习古希腊三种柱式样式:多立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二、欣赏评述、探究学习:
1、学习教材中的古罗马建筑风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层到第二层的柱子装饰有何区别(分小组互功讨论):
第一层:多立安式
第二层:爱奥尼亚式
第三层:科林斯式
2、现代建筑中有许多地方运用了古罗马的建筑样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古罗马建筑样式对后世的影响。
3、对比欣赏巴黎圣母院和罗马建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者在券顶的运用上有何不同(分小组互动讨论):
古罗马建筑:园顶
巴黎圣母院:尖顶
4、出示巴黎圣母院内部场景图片,分析使用尖顶后建筑产生的效果。
5、简单讲述以巴黎圣母院为题材的文学和电影作品。
雨果:《巴黎圣母院》
6、分小组学习埃菲尔铁塔、神圣家族教堂,请学生描述其建筑特点。
三、绘画实践,情感表达:
1、建筑绘画练习,布置活动要求。
2、引导学生用速写、临摹或想象画的方式画出喜欢的欧洲建筑古迹。
3、将完成的作品在适当的位置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描绘的欧洲文化遗产。
四、课后延伸:
教师讲述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故事,说明欧洲文明有悠久的历史。
第14课 非洲大地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非洲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能创怍或临摹一幅表现非洲题材的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观察、分析、思考、表述的过程与方法,感受非洲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非洲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珍惜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带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探秘式的学习活动。
4、观察点:
(1)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的造型特征;(2)古埃及壁画的线条与色彩。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然环境、野生动物与人的关系。
2、较高要求:
了解壁画的表现特征,并能够加入自己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形式的壁画。
3、个性探究:
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埃及风格的壁画。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外出旅游的经验呢?能和大家谈谈你的旅行见闻吗? 2.展示一些非洲的旅行照片(生态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请学生欣赏。
3.教师小结: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长知识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小博士的带领下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4.出示课题:非洲大陆之旅。
二、课堂发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影像方式展示非洲风情,分小组讨论,汇报见闻。
1、播放反映非洲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的短片或图片(加入非洲鼓乐)。
2、作为—个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赏的旅途中你留意到哪些景观呢?
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旅行团队来讨论,然后派代表向大家汇报旅行的见闻。(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区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联系前几节课的内容,简单说出这些艺术表现的区别。
活动二:利用“旅游字典”,向同学介绍。请小博士休息,自已扮演小导游。
1、翻开非洲“旅游宝典”找出最感兴趣的照片,仔细阅读背后的文字介绍,然后把它介绍给各小组的同学。
2、请小组评选出的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旅行见闻。“旅游宝典”须课前准备好,每组内容不同。●金字塔 ●神庙 ●壁画 ●自然风光、生态环境 ●木雕
3、评选小导游。
比一比谁讲得最生动,适合做小导游。活动三:具体学习非洲木雕和古埃及壁画。在旅行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晃而过,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坐下来细细观赏品味的,例如非洲木雕、古埃及壁画。现在开始欣赏这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吧。
1、展示非洲木雕作品图片。创设问题: ●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这个面具和你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
● 你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吗?如果你拥有这些作品,准备摆在哪里?
2、古埃及壁画的欣赏与临摹:
● 这是一个幅古埃及的壁画,从这幅壁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请同学来模仿画中的人物的动作,能模仿出来吗? ●说一说古埃及人是怎样描绘人物形象的? ●你觉得壁画中颜色的使用有什么特点呢?
3、我们一起来描绘这些神奇的壁画吧!
三、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壁画,送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作为旅行纪念品礼物。
四、课后延伸:
1、告诉学生其实教师也没有去过非洲,但是知道这么多非洲的知识,就象真的到过非洲一样,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到的呢?答案有三个:
●网上查找资料
●到图书馆找资料,翻看旅游杂志 ●请教别人
2、提示下节课内容。
我们将开始美洲、大洋州之旅,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设计旅游线路。
第15课 美洲、大洋洲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教材中的作品(建筑、雕塑、壁画、自然景观)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了解教材中柱形雕刻作品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方法,能用这种程序制作一件简单的柱形装饰小品;(3)采用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包括描绘等方法制作旅游小册子。
2、过程与方法:
欣赏美洲、大洋州有代表性的艺术品,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述,认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美洲、大洋州文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感受艺术的文化价值。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欣赏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到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模拟小小旅行社,做小导游。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行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1、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很早就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他们拥有精确的天文历法,发明的象形文字至今我们还不能破译,他们还建了数不清的金字塔,可是在大约几百年前,他们的文明却像迷一样消逝了。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2、影片或图片显示:墨西哥著名的古城建筑、雕塑、象形文字。
3、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看的感受。
4、提示学生翻开教材,今天小博士带领我们踏入美洲,首先要探访墨西哥的神秘古城。古城里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去探险。
二、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指出玛雅文明发生在中美洲,不是非洲,而且玛雅文明还有很多与其他文明不—样的地方:在托大森林里居住,周围没有河流„„
2、出示埃及金字塔和墨西哥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图片,分析、比较造型上的区别:
a.金字塔——侧面为三角形、尖顶,方锥体
b.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侧面为梯形、平顶,顶部还建有庙宇
3、出示我国出土于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面具图片,指出三星堆文化与玛雅文化一样,都具有其神秘性。
4、展示美洲、大洋洲的雕刻作品,学习其造型与装饰手法。
知识要点:柱形雕刻、四个面都有雕刻的内容、纹样丰富、装饰性强。
技能要点:具体分析教材中的《石柱雕刻》和《羽蛇神》的花纹图案。
相同点:具有浅浮雕性质,不镂空。
不同点:《石柱雕刻》采用“阳刻”手法,《羽蛇神》采用“阴刻”手法。
5、教师用石膏材料示范“阴刻”技法,6、继续进行“探秘之旅”。展示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和乌卢鲁国家公园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欣赏,7、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旅行社负责人,需要制作一本小册子向观众介绍刚才看到的景色,应该怎么做?
8、学习设计制作旅游小册子的步骤:
●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描绘、装订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