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苦斋记/刘基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体会本文的主旨
2.教学重点/难点
梳理课文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作者
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元末农民起义时与刘基同辈朱元璋聘用。
刘基(1311——1375),元朝末年进士,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
二、解题
“在旧社会,士大夫阶层生活优越,常常在住室之外,另辟一些房舍,作为闲居读书之所,就是通常说的书斋。为了表示风雅,又常常为书斋写一些解说文字。一般称为什么斋记。记可以由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这篇文章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这种性质的文章,一般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斋的情况,着重写景物布置;一是斋的意义,着重写主人的襟怀。这篇文章就是这样写的。而且写得比较出色。斋,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记,记载事物的文章。此文名为“苦斋记”,顾名思义,可看出它“记”的是“斋”之“苦”——苦况与苦义。
补充(书斋雅趣):
老学庵: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饮冰室:
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绿林书屋:
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意思要和他们抗争到底。
(名号志趣:)
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
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
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
三、读课文正音
四、翻译课文
五、梳理课文
第一段:起笔交代苦斋之所属,并从其环境、气候与植物特性的简略介绍中,说明“苦”的由来。
第二段:具体写乐生于此地的“物性之苦者”——木、草、菜、果、蜜、茶、鱼等物之苦,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之来。
第三段:承前段补述建苦斋的由来和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与乐趣。前段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此段就有点“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了。
第四段:深入一层,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此为全文的重点之所在。
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
六、文章主旨
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匿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敞襟怀。
七、写作特点
文章通篇紧扣一个“苦”字,环境是苦,物产是苦,人甘吃苦,故斋名苦,议论言谈亦不离苦,即使写乐谈乐,仍由一个“苦”字生发出来;苦斋生活之乐,则由苦而来,膏粱之子之乐,则由乐而生苦;
所举例证典籍,亦心与苦相关;
最后说明写作原由,也点出一个“苦”字。
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
第二篇:文言文选用温州人刘基的小品《苦斋记》,很有地方特色
温州市二模文言文翻译题试卷分析
文言文选用温州人刘基的小品《苦斋记》,很有地方特色。《苦斋记》全文七百多字,文章主题显豁,结构清晰,语言平实,虽然偶有生僻词语,但完全可以根据语境作出推测。适于考查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8分的翻译题学生平均得分不到4.5分,暴露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缺乏补充省略成分的意识或者补充未能与上下文结合起来。
“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一句,不少学生的翻译是“唱着樵歌走出山林,敲着石头和着旋律”。且不说“出林”的是“歌”而不是“人”,后面“敲”、“和”的主语也是模糊的,这个翻译甚至可以看作是主语残缺的病句。如果补充出一个主语,句子的意思就十分清楚了:“听到樵夫的歌声从林中飞出,(章溢先生)就拍打石头来应和。”有的学生也想到要补充主语,但他们写的是“樵夫”、“我”、“刘基”等,实际上这一自然段全部是讲章溢先生的行为,补充的主语自然应该是“章溢先生”。
2、完全不顾词语的组合关系生硬地翻译。
“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一句,很多学生将“植物中之”翻译为“植物种在这里”。“之”就是指代“风”,“中”是一个带宾语的动词,结合语境可以翻译为“遭受”。上面的译法的确是可以和下句“结合”起来了,但“中”与“之”的动宾关系就完全置之不理了。
3、翻译时选用词语不注意体现原文的感情色彩。
“拊石而和之”中的“和”有不少学生翻译为“附和”。但“附和”意思是“言行追随别人”,且多含贬义。此处是讲一种自得其乐、闲适的生活情态的,显然是不准确的,可以翻译为“应和”、“伴和”。再如“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中的“为”翻译为“变成”、“造成”都可以的,可有的学生翻译为“造就”,“造就”意为“培养使有成就”,与文意不符。
针对这些问题,今后的翻译训练我们要在准确、流畅、课本知识的迁移上下功夫。此外,我们认为,翻译题中“关键词”的选择可以商榷。“榛莽”翻译为“丛生的野草树木中”。设为采分点,是要求学生做到准确翻译。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虽然知道这讲的是荒僻、贫苦的地方,但要准确翻译为“丛生的野草树木中”还是很困难的。其实,对于高中的学生,如果理解到“荒僻、贫苦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了。还有对“善”的考查,也是比较偏的。“容易”这个义项在课文中没有出现过,在课外文言文中出现频率也不高。况且,一个词语的意义,全段800名学生没有一人能够讲出,那么这样的题目区分度何在?
第三篇:苦儿流浪记教案 - 副本
《苦儿流浪记》导读教案
徐刘洋
教学目的:、了解雷米流浪生活的痛苦经历。
2、学习主人公不论环境多么恶劣,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凭着顽强、坚韧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的精神。
3、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三毛图片
2、认识吗?出自那本书?看过吗?
3、谁能来说说三毛流浪记讲的是什么吗?
(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只能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他总是受人欺侮,挣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三毛的命苦吗?
过渡:在那个时代,中国有许多像三毛这样的苦孩子。在外国也有很多这样苦命的孩子。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二、介绍《苦儿流浪记》
1、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和三毛样苦命的外国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雷米。他就是这本书当中的主人公《苦儿流浪记》(出示图片)说出书名(板书:苦儿流浪记)能看清作者叫什么名字吗?哪国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影响怎样
2、作品影响(出示)(这部小说问世以来,曾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少年朋友的喜爱。它不仅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能净化人们的灵魂,激励人们的意志。这部不朽的名著以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知道今天,它仍在法国重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银幕,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法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
4、既然这部小说这么受欢迎,那我们就来看它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 事?请看大屏幕(出示大概内容)师读
(主人公小雷米是个身世不明的弃儿,被法国一家农户收养。他八岁那年,凶恶的养父把他卖给了一个流浪老人,从此他和卖艺人带着几只小动物到处流浪。这个卖艺人是个善良的老人,他待雷米很好。教他读书弹琴。老艺人在一次卖艺中,不幸被警察扭送入监狱。出狱后,老艺人又不幸冻死。雷米又被一个花匠救去。后来花匠又因一次天灾,花房全部损坏,还不起债,也被送进监狱。雷米只得又去流浪。他遇到许多困难,毫不灰心,最后终于找到了亲生母亲。)这就是这本书的大概内容,都了解了吗?
三、了解主要人物
1、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故事一定是围绕一连串的人物展开的。咱们就先来看看书中有哪些主要人物(板书:人物)
(出示)(主人公:雷米 养母:巴伯兰妈妈 对雷米很好,虽然没有钱,但是却在狂欢节向邻居借面粉和奶油给雷米做煎饼。养父:巴伯兰 冷酷无情 他为了钱把雷米卖给了维泰利斯,才使雷米踏上了艰辛的流浪生活。老艺人:维泰利斯 雷米的师父,是个流浪者,有一个杂耍班,靠一路表演为生、流浪生活虽然艰苦,可是师父很疼爱雷米,教他学习知识,学习乐谱。好朋友:马西亚 阿瑟 特殊朋友:心灵美 卡比 道勒斯和泽比诺 都是杂耍班的成员,雷米就是和他的师父维泰利斯和这几只小动物踏上了艰辛的流浪生活)(15分钟)
三、欣赏书中片段
1、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书中的主要人物,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书中的一些情 节,认真读读,说说感受。(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耳朵仔细听,眼睛认真看)
片段一:“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赖在家里了,”巴伯兰狠狠揪着我的耳朵说,“跟这位先生走,或者去孤儿院,二者任你挑选!”
“不!我要跟着巴伯兰妈妈!”
“啊!你让我烦透了。”巴伯兰大发雷霆,嚷道,“如果要用棍子才能把你撵走的话,我就不客气啦!”
“孩子想他的巴伯兰妈妈,”维泰利斯说,“不应该这么打他,他有良心,这是棵好苗子。”
“你越向着他,他叫喊得越厉害。”
“现在谈生意吧!”
维泰利斯一边说,一边把八个五法郎面值的钱币往桌子上一摆,巴伯兰一下子全划拉到了口袋里。该上路了。走,我的小乖乖。他叫什么名宇?”
“雷米。”
“走,雷米,拿上你的小包儿,你在前面走。卡比,往前走!开步走!”
我先向维泰利斯,然后又向巴伯兰伸出双手求援,他们都把头扭向别处。我觉察到维泰利斯捏住了我的手腕。
必须开路了。
啊!可怜的家!当我迈出门槛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我身上的一块肉被割了下来!
我向四处张望,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看不见任何可以求助的人,路上和附近的牧场上空无一人。
我开始声嘶力竭地呼唤:“妈妈!巴伯兰妈妈!”
没有一个人回答我,我的喊声淹没在呜呜的哭声中了。
必须跟随维泰利斯走了,他紧紧拉住我的手腕。
“一路平安!”巴伯兰喊了一声,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你听出这段描写的是什么情节啊?这是巴伯兰强行把雷米卖给了维泰利斯。说说你听后的感受。雷米的心情:难过、焦急、害怕、、体会到养父巴伯兰的无情、狠毒。为了钱就把小雷米卖给了维泰利斯。读到这里,我们心理对他产生了一种痛恨之情。看来我们都对雷米产生了同情!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过渡语:正是养父的无情,狠毒,才使雷米踏上了艰辛的流浪生活。片段二
雪连绵不断,密密匝匝地越下越大。
转瞬间,大雪覆盖了道路,覆盖了道路上它的一切阻碍物:石子堆,低洼处的枯草丛,路沟旁的灌木丛。朔风越刮越猛,地面上的雪被它卷得往前打滚,遇到障碍,便堆成雪冢。
令人讨厌的是,我们竟也成了大雪的阻碍物。雪落在我们身上,从光滑的表面往下滚去,一遇空隙就象灰尘似的注里钻,然后很快融化了。
我感觉到,雪在我的脖子上化成冰水,一直往下淌。
我们冒着风雪,默默地继续行走,有时我们只好侧转身子去喘口气。
狗已不再在前面走了,它们跟在我们背后,央求我们找一个地方躲躲,我们却无能为力。
我们全身湿淋淋,冷冰冰,艰难而又盲目地慢慢走着。我们早已进入茫茫林海,根本找不到藏身的地方,道路全被风雪淹没了。
幸亏呼啸的大风逐渐减弱了它的威势,但是,雪下得更大了。现在落下的已不再是纷纷扬扬的小雪,而是密密匝匝的鹅毛大雪了。
不到几分钟,路上盖了厚厚一层白雪,我们走在上面,连一点响声都没有。
(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流浪的他们依然很难找到躲避之处。只能任由雨雪浸透他们的衣衫,只能忍受寒冷带来的痛苦。)
流浪生活中,同学们觉得他会经历哪些痛苦呢?(你们说对了,饥饿寒冷日晒雨淋 恐惧 所有的苦难几乎都被小雷米经历了,可想而知,雷米的流浪生活该有多惨啊。)相比之下,雷米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区别?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有父母爱我们,风吹不到我们,雨淋不到我们,还能在温暖的教室听课学习,吃饱穿暖,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呢?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四、提出问题
1、雷米在这段痛苦的流浪生活中,经历了很多事:(出示:情节)老师把雷米所经历的事情,列成小提纲:养父强卖、一路卖艺、雪地遇险、巧遇贵妇、邂逅哑女、买牛报恩、身临贼窝、蒙冤蹲狱、亡命跳车、亲人团圆。
2、读书贵能疑,一个会读书的人,一定会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看着这些事件,你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呢?思考思考并说说(板书:问题)3.说说有哪些问题
5.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那课后一定要好好读读这部书,希望你们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齐读书名!
五、感受
6,一本书,不仅要把它认真读完,我们还要写下我们的感受,(板书:感受)有一位同学,读了《苦儿流浪记》这本书,很受感动,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请看:课件出示
读了《苦儿流浪记》这本书,我很喜欢雷米,他善良,有爱心,对朋友真诚。我更佩服雷米,他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勇敢的战胜了一切困难。我也要像雷米那样勇敢,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7、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读完以后也要把我们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最后,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热爱阅读的好孩子!
第四篇:《苦儿流浪记》整本书阅读教案
《苦儿流浪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王丽娜
【教学依据】
1.课标指出,中年段的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同时指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人生中心教育指出,课堂应该是生长的课堂、活力的课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苦儿流浪记》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对故事类小说的阅读能力。2.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雷米流浪的经历,深刻感悟人物情感变化,体会人间真情。
3.学习雷米等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阅读故事类小说的能力。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雷米流浪的经历,深刻感悟人物情感变化,体会人间真情。【教学准备】
学生读完本书;教学ppt。【教学时间】
2单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冰心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书籍的益处不言而喻,我们大家也都是爱书之人。那碰到一本经典书籍,我们应该如何赏析,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苦儿流浪记》的阅读交流来学习如何阅读故事类小说。
板书书名,齐读
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交流这部作品呢?
(预设: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个人感受、语言风格、读后问题等)
二、人物扫描
1.既然是故事小说,肯定离不开人物。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对书中人物知多少。(出示ppt)
2.你对哪个人物最感兴趣?他与雷米是什么关系?你能结合书中的内容评价一下他吗?(自由认领感兴趣的人物,小组合作写评价人物的关键词,贴在黑板上)3.交流人物形象
4.总结:看来大家对这本书的诸多人物都有很深的理解。在你们的介绍下,整本书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清晰可辨。
(出示ppt,总结:雷米的这段独白让我们看到亲情、师生情、友情的伟大力量。正是因为这些善良的人帮助雷米,他的流浪才不孤独,他才有勇气和毅力一步步走向幸福。)
三、故事大观
了解了书中的人物后,让我们一起再来聊聊书中的那些牵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吧。
1.我们在概括单篇课文时,介绍过串联关键词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那么一本书那么多页,应该如何概述主要内容呢?没错,我们可以借助目录中篇章的标题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2.(出示PPT)给目录划分为六个部分:和养母相依为命——与师傅一起流浪卖艺——被花农收养——与马西亚流浪卖艺——煤矿遇险——与生母弟弟团聚 你对哪个部分感受最深?小组先讨论,然后以朗读、点评、批注、表演等形式展示。
3.展示过程中让其他学生谈谈体会。
老师总结:从大家的展示中,我们感受到了难舍的亲情、真挚的师徒情、珍贵的友情。相信除了大家分享的部分外,书中还有很多令你感动的地方。你可以选择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上批注,也可以把它摘录下来。
三、问题思考
1.学而不思则罔。会读书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课前很多同学都将自己的问题记录了下来。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再读书自己解决,而有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老师筛选整理了你们的问题,觉得这几个问题还需要大家一起贡献智慧:
(1)为什么雷米的亲生父母不要雷米?(2)马西亚是怎么变成音乐家的?
(3)为什么书名是《苦儿流浪记》而非《雷米的身世》? 2.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3.总结:带着问题读书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习惯,它不仅可以增长你对书籍的认知,而且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启迪你的智慧,提高你鉴赏作品的水平。
四、优美句段
1.出示文中学生摘录的好句好段,学生品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2.看来大家对书籍的语言风格已经有所感受,本书语言平实但不乏生动,简介但意蕴丰富,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学习。
五、读写结合,书评创作
一本好书除了让人产生很多问题,还会让你产生独特的想法和感受。把这些想法和感受写成文字就成了书评。1.出示范例 2.学生写,贴在黑板上。
六、阅读链接 《三毛流浪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七、教师精讲
1.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像《苦儿流浪记》这样的故事类小说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读一遍,了解大概,而是要通过认识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品味文字语言、交流解决疑惑,分享读书感受,链接相关作品等步骤吸收书中的精髓,读出自己的理解,拓展阅读的视野。相信长此以往,你定会从“好读书”提升到“乐读书”的境界。
板书:
苦儿流浪记
马洛
知形象 懂情节 品语言 解疑惑 谈感受 链作品
第五篇:《尝尝苦滋味》教学设计
《尝尝苦滋味》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现在社会给予孩子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大部分孩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许多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苦滋味,当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时,大部分的孩子不会有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而是消极的逃避或是极端的做法,很是令人堪忧。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困难和挫折随时都可能光顾自己,让学生认识到遇到困难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关键是看自己怎样去面对和克服困难和挫折。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知道生活中的苦滋味是什么?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
2、行为和习惯: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并能从身边的人和故事中的人身上受到启发。
3、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及挫折。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人进行调查采访: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何影响,可以是采访录音,也可以是介绍照片、实物背后的故事等。
(2)搜集名人经过多次失败,但经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
2、教师准备:
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的挫折困难及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师:看到这一组组生活和学习中的图片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快乐
师: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幸福愉快,这些快乐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有什么滋味?
生:甜滋味
师:生活中只有甜滋味吗?
生:还有酸甜苦辣的滋味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尝尝苦滋味(师板书课题)
师:对,生活中还有苦的滋味,那你能说出生活中的苦滋味是指什么?
生:困难、挫折、失败、沮丧、贫穷……
(师随机板书)
师:那什么又是挫折呢?
(出示课件)重点勾画
孩子们,你们觉得在今天的学习里,哪些句子是重要的呢? 老师引导勾一勾,读一读
师:我们的生活就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幸福美丽,但肯定也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只有正确去面对,从逆境中站起来,我们就一定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甜美与快乐。
二、新课
汇报调查访问结果 活动一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汇报调查访问结果)
1、根据课前的调查采访,近行交流讨论: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中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学生拿出记录本,对采访时间、对象、遇到的困苦和挫折、对成长的影响进行汇报)
采访记录
采访对象
遇到的困苦和挫折
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2、分组交流,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说说
4、师:是啊,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就像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他们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与烦恼,然而,除此之外,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活动二
感受挫折与失败 师:爱迪生是我们很熟悉的伟大发明家,今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他与电灯发明的故事。
1、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2、爱迪生一次次的失败最终换来的是什么?
师:是啊!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就不会有最后的成功。所以爱迪生这样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他和成功一样会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切工作的方法是什么。”(齐读)
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所以,如果你拒绝了失败,也就拒绝了成功:没有失败的铺垫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大厦。我们可以说挫折与失败同样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和这样一句话概括:失败是成功之母。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说说你对挫折与失败的理解和感受 师:有人把挫折与失败比喻成一条小河,只要你趟过去了就会成功,如果是你你会把挫折与失败比作什么?
活动三
小小辩论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明确“早当家”是什么意思?(与同龄的孩子早些懂事、早些承担责任。)
2、小组交流讨论后,全班交流。有些学生同意这个说法,有些不同意。说到富有的孩子也能做的,很好。而一些穷人的孩子喜欢攀比,不思进取,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3、小结:
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周全,这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论穷人、富人,只要你对待一件事的态度正确,也就是有一颗上进心、一颗自信心、还有一颗恒心,就能取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失败,对积极进取者是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让他像风筝一样自由飞翔,飞向一个个更高的目标;对不思进取的人来说犹如磐石,他就是那磐石下终年不见阳光的不毛之地。所以说:“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种财富。”既然如此,我们应笑对挫折与失败,现在就让我们在一首优美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板书设计:
尝尝苦滋味
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 挫 折 失败也是成长所需要的
逆 境 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