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鲜花向遗体捐献者致敬1范文
用鲜花向遗体捐献者致敬
5月4日,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实验室,30余名师生向无语体师--解剖教学用遗体敬献鲜花,用鲜花凭吊和缅怀这些以自己的遗体,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基石,使医疗工作者能更好地掌握解剖结构,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更成功地挽救别人生命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
师生们身着白衣,手持菊花肃立,对遗体表示深深的敬意和哀思。09级临床医学专业一班程朝飞代表广大同学表示:珍惜给予的宝贵财富,刻苦学习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诊治水平,具备对事业高度执着的献身精神,对科学勤奋不倦的追求精神,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世。
解剖学刘俊文老师深情的说,通过研究人体标本,会激发同学们对人体的崇敬之情;不经过解剖研究,光靠书本图画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的。是这些遗体捐献者在为医学事业奉献,在成就你们这些未来的医生,也在帮助你们这些未来医生手术刀下的生命,他们的所为是勇敢、伟大的。
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感动与敬畏生命的精神在医学生心中驻扎。
第二篇:用实际行动向谢老致敬
以实际行动向解老致敬
------解黎明先进事迹对我们的影响
“人生道路有长有短,人的机遇有好有坏,人的天赋有优有劣,人的知识有深有浅,人的志向有大有小,人的觉悟有高有低,但是总有一条:天既生人,人就不可虚度一生。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更不能虚度岁月。我的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是解老的人生目标。
在公司领导的大力组织下,我们深入的学习了解老的先进事迹。以上解老的一段话深深的震憾了我们。一个人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解老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作出了最有力的解答。解老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退休。她把38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工作。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但是她却开始了新的为人民服务的征程——资助贫困学生。退休后她用十三年的时间使150名山区孩子圆了上学梦,让自己的晚年生活绽放出无尽的光辉,温暖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们。
以解老为榜样,回首我们的人生历程,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财务人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工作任务紧张的情况下,加班至深夜,在办公室沙发上躺躺就算是睡觉了;按时下班在我们的脑海里基本没有这个概念,需
要与相关部门沟通的工作放在工作时间做,能够自主完成的工作在加班时间做,这已经成了财务部的工作方法之一;节假日、双休日是排在工作任务之后的假日,工作没有做完就没有假日,这已是财务人员心中默认的准则了;谁手头的工作没有完成,不用安排便会在节假日中正常上班。这是一种很平常的付出;但在疲累倦乏的时候,心中还是有点怨言。向解老学习之后,心中才豁然开朗。这种充实饱满的工作生活赋予了生命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发挥“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以小局服从大局”的奉献精神,加班加点、刻苦认真的将工作做好做细,为公司财务工作的推进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以实际行动向解老学习、向解老致敬!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是80多岁的解老的人生观。资助贫困学生的十三年来,解老累计捐款十几万元。解老捐助了这么多但是并不代表她富有。现在她自己仍然住在一套36平米的居室里,而且是老伴单位的职工宿舍,最拥挤时全家五口老小三代挤住在一起;她出席表彰大会穿的还是40多年前的衣服;用的杯子也还是1984年太原产的搪瓷杯子,托盘都沾补过三次;出门时能走就走,不能走就挤公交;更为难得的是在组织给解老做半月板手术时,解老没有接受组织给她换进口半月板的意见,坚持用国产半月板,硬是给组织省下3万多元的医疗费。“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对解老来说这不是口号,这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解老的先进事迹对这句话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以解老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是我们向解老学习的一句口号。做好服务是财务工作的要求之一,在我们公司体现的尤其明显。不论是对公司内部员工,还是对外部的各投标厂家,财务部全体人员都以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的态度为大家做好服务。在审核内部报销单据时,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将各种不规范的报销单据校正规范;在报销款项时,以尽快及时的付款为大家提供好服务。投标厂家带着种种问题向财务部进行咨询,财务人员在忙碌的工作中,以耐心周到的态度为厂家提供好服务;可以由财务部解决的便配合厂家切实解决问题;可以由财务部协调解决的便由财务部进行协调解决;财务部无法解决的转告厂家解决问题的流程和途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服务工作自我感觉已做的比较到位。但向解老学习后才明白,真正的服务是如此的无私、如此的忘我。解老的为人民服务是真正的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无私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财务人员将以切实解决厂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原则,以厂家的立场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厂家做好服务,为厂家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
解老,一位普普通通的离休老人,但是她把我们认为很
平凡的事做到了伟大。2004年省公司党组织以32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织以51号文先后发出向解黎明同志学习的号召,号召我们学习解黎明同志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学习她坚持党性、奋发有为的革命精神;学习她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模范行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解老抱着年迈的身躯在北京、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巡回报告28场,听众达18000人次,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带头作用,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榜样。
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做一件好事简单,但要把一件好事长久的做下去很难。如果你坚持下去了那么你就变的伟大了,如果你坚持下去了那么你的生命就获得了升华。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珍惜光阴、奋力拚搏,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热忱服务、无私奉献,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解老学习、向解老致敬!
财务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第三篇:用实际行动向谢老致敬
以实际行动向解老致敬
------解黎明先进事迹对我们的影响
“人生道路有长有短,人的机遇有好有坏,人的天赋有优有劣,人的知识有深有浅,人的志向有大有小,人的觉悟有高有低,但是总有一条:天既生人,人就不可虚度一生。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更不能虚度岁月。我的目标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竭尽全力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是解老的人生目标。
在公司领导的大力组织下,我们深入的学习了解老的先进事迹。以上解老的一段话深深的震憾了我们。一个人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解老用她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作出了最有力的解答。解老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退休。她把38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工作。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但是她却开始了新的为人民服务的征程——资助贫困学生。退休后她用十三年的时间使150名山区孩子圆了上学梦,让自己的晚年生活绽放出无尽的光辉,温暖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们。
以解老为榜样,回首我们的人生历程,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作为财务人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工作任务紧张的情况下,加班至深夜,在办公室沙发上躺躺就算是睡觉了;按时下班在我们的脑海里基本没有这个概念,需
要与相关部门沟通的工作放在工作时间做,能够自主完成的工作在加班时间做,这已经成了财务部的工作方法之一;节假日、双休日是排在工作任务之后的假日,工作没有做完就没有假日,这已是财务人员心中默认的准则了;谁手头的工作没有完成,不用安排便会在节假日中正常上班。这是一种很平常的付出;但在疲累倦乏的时候,心中还是有点怨言。向解老学习之后,心中才豁然开朗。这种充实饱满的工作生活赋予了生命更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发挥“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以小局服从大局”的奉献精神,加班加点、刻苦认真的将工作做好做细,为公司财务工作的推进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以实际行动向解老学习、向解老致敬!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这是80多岁的解老的人生观。资助贫困学生的十三年来,解老累计捐款十几万元。解老捐助了这么多但是并不代表她富有。现在她自己仍然住在一套36平米的居室里,而且是老伴单位的职工宿舍,最拥挤时全家五口老小三代挤住在一起;她出席表彰大会穿的还是40多年前的衣服;用的杯子也还是1984年太原产的搪瓷杯子,托盘都沾补过三次;出门时能走就走,不能走就挤公交;更为难得的是在组织给解老做半月板手术时,解老没有接受组织给她换进口半月板的意见,坚持用国产半月板,硬是给组织省下3万多元的医疗费。“为人民服
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对解老来说这不是口号,这是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解老的先进事迹对这句话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以解老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人
民多做贡献”这是我们向解老学习的一句口号。做好服务是财务工作的要求之一,在我们公司体现的尤其明显。不论是对公司内部员工,还是对外部的各投标厂家,财务部全体人员都以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的态度为大家做好服务。在审核内部报销单据时,以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将各种不规范的报销单据校正规范;在报销款项时,以尽快及时的付款为大家提供好服务。投标厂家带着种种问题向财务部进行咨询,财务人员在忙碌的工作中,以耐心周到的态度为厂家提供好服务;可以由财务部解决的便配合厂家切实解决问题;可以由财务部协调解决的便由财务部进行协调解决;财务部无法解决的转告厂家解决问题的流程和途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服务工作自我感觉已做的比较到位。但向解老学习后才明白,真正的服务是如此的无私、如此的忘我。解老的为人民服务是真正的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无私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财务人员将以切实解决厂家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原则,以厂家的立场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厂家做好服务,为厂家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
解老,一位普普通通的离休老人,但是她把我们认为很
平凡的事做到了伟大。2004年省公司党组织以32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织以51号文先后发出向解黎明同志学习的号召,号召我们学习解黎明同志的坚定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学习她坚持党性、奋发有为的革命精神;学习她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模范行为。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解老抱着年迈的身躯在北京、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巡回报告28场,听众达18000人次,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带头作用,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榜样。
在这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要做一件好事简单,但要把一件好事长久的做下去很难。如果你坚持下去了那么你就变的伟大了,如果你坚持下去了那么你的生命就获得了升华。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珍惜光阴、奋力拚搏,让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热忱服务、无私奉献,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解老学习、向解老致敬!
财务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第四篇:向五四青年节致敬
向五四青年节致敬
朝气蓬勃的人;
青年,我的中国。
我要用呐喊,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
我要用热血,融化那将要凝冻的江河湖川。
年青的中国,奔流的中国,我的中国。
爱国有罪吗?
可你们面对着卖国贼的屠刀;
爱国有功吗?
可你们很多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的甜美,啊!
中国的龙,中国的长城,中国的黄河,中国的青年,我年青的中国啊
一九一九的青年已过,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她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休的光辉。
五四青年节
青年是早晨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光芒万丈。
是一颗颗出土的向日葵
永远的向着太阳
太阳是无产阶级先锋队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望你们一代比一代强。
青年是未来的接班人
盼你们茁壮成长。
青年是千千万万盏灯光
祖国的明天等待着你们照得更亮
青年是国家的柱石,国家的栋梁
各行各业都靠你们去争创
前人的事业靠你们去撑掌。
前人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
你们是一张银白色的纸张
可画上最美好的图画
写上最秀美的文章
青年是千千万万颗宝石
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明亮
不管放到哪里都会
晶莹夺目闪闪发光
青年跟着前人指明的航向
勇往直前把人间建成美丽的天堂
青年是无数的螺丝钉
哪里需要哪里拧上
用先进的知识把头脑武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锻炼身体永远健康
身体健康能走四面八方
有健康的身体没有丰富的知识
好像鹦鹉缺了翅膀
有满腹锦纶没有好身体
好像鱼儿缺水不能游浪
青年你们是和平年代生长
要经风雨见世面,在艰难困苦中锻炼成钢
去实现前人的宏伟理想
青年你永远永远地跟着共产党
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向五四青年节敬礼
青年,朝气蓬勃人;
青年, 54青年节诗歌朗诵稿
我中国.我要用呐喊,抖掉那附着大好河山上污泥腐瓦;
我要用热血,融化那将要凝冻江河湖川.年青中国,奔流中国,我中国.爱国有罪吗?
可你们面对着卖国贼屠刀;
爱国有功吗?
可你们很多没有享受到新中国甜美,啊!
中国龙,中国长城,中国黄河,中国青年,我年青中国啊------
一九一九青年已过,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她永远记中华民族丰功碑上,闪着不休光辉.五月畅想――献给“五四青年节”
春风如意,我带来草长莺飞,翠堤柳浪
春风和煦,我带来大地蓬勃,鲜花怒放
只为这一刻,我们心潮澎湃,心海荡漾
只为这一刻,我们思绪奔涌,激情飞扬
沿着一条历史长廊
光辉历程波澜跌宕
跨越一道岁月时光
青春彩翼临风翱翔
八十七年风雨兼程,我们历经沧桑
八十七年斗转星移,我们不改志向
五四”抒怀
青春有几时?
这里问同龄。
欢聚“五四”佳节
举杯抒豪情。
高举先烈旗帜,投身经济建设,迈步新长征。
迎着风浪走,潮头展雄风。
搞改革、奔“四化”
伟业红。
强国富民,亿万青年是精英。
莫怕征途险恶,别惧道路曲折,有志事竟成。
携手共奋进,未来不是梦。
第五篇:向优秀致敬
向优秀致敬
——向陈温福院士学习
2009年,在我刚踏上沈阳农业大学的时候,陈温福三个字就成为了我们沈农学子身上的光芒,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之子——直穗水稻的缔造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太多的喜讯接连而至,向优秀致敬,向陈温福院士学习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为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向陈温福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建立当代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爱国爱校、崇尚先进、诚信科研、积极创新、甘于奉献、互敬互爱的和谐校园氛围,凝聚当代大学生自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生物学院团委号召全体师生向陈温福原始学习,在4月17日,开展了全体部长级以上学生干部交流向陈温福院士学习的心得体会。
陈温福院士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是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多年来,陈温福院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2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他所领导的东北超级稻研究课题组在超级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已居国际领先地位。近十年来,项目组共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
种16个,仅在东北稻区就累计推广14721万亩,增产稻谷83.11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4.67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不仅如此,作为博士生导师,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所在学科的研究生主讲学位课,传授新知识,并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并带有博士后8名、博士23名和硕士48名。
陈温福院士1979年毕业于我校农学专业,1980年至1987年师从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奖励2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培养硕士58名,博士30名,博士后8名;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52篇被SCI和CSCD收录,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辽宁省科技功勋奖,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温福老师是我校首位“土生土长”的院士,他的奋斗历程与学校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联,他的卓越成就是我校办学六十年的重要成果。开展向陈温福老师学习活动,对于我们沈农学子树立为祖国强盛、国家富强而勤奋学研远大理想和如何走健康成长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在学院的学习心得交流会上,在对陈温福院士的事迹认真的学习后,大家感慨道,陈院士的事迹不仅在于他为我国水稻的的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还在于他对学生人生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放弃了英方的挽留,毅然回国,就是一种爱国的情怀,是当代人学习的楷模。现在社会趋于利益化,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应该从学生教育开始,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国!当然,陈院士在治学上也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更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现在大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方式—“临时抱佛脚”考试前把老师的复习材料看一遍,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只是灌输性的记忆,而没有深刻掌握和理解,所以很快就会遗忘使得新旧知识不能很好地连接,形成恶性循环,最后觉得四年的大学什么也没学到。所以普及治学态度,是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相信只要我们有着严谨的治学,求学态度,无私为祖国奉献的决心,我们必然会为社会,为祖国,甚至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了了解陈温福院士的经历和工作作风,我院宋宇同学专门来到了沈农水稻研究所请陈教授的学生讲解他们眼中的陈院士。为了筛选出高产株型,他每日在田间一株一株地检查。二十多年来的每一个假日,都被他将光阴挥洒在了大地上。二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劳动是陈教授最值得敬佩也是我们最该学习的精神。正是这种对工作的执着热情和踏实作风才造就了北方水稻研究的奇迹。环顾左右,也正是这种对待理想的执着和永远不会随
时间流逝而褪色的热情才造就了一个个神话。唯有那些拥有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梦想的人,才会拥有不向多变的现实而低头的生活!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而言,能否敢于大胆提出科学合理的假设;能否拥有敏锐机警的判断;能否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来支持我们的假设和判断;能否有坚定的信心来坚持这种判断;能否有执着的信念在孤立无援时一往直前毫不动摇!
向楷模学习,向优秀致敬,通过对陈温福院士先进事迹的学习,不仅让我们钦佩陈温福院士在科研学术上的造就,更让我们钦佩他在教书育人上的坚持与认真。在通往科研成功的大路上,太多人急不可耐,不能够安心于科研,而陈温福院士却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奉献和挥洒在了他热爱的那片土地上,这正印证了那句,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在陈温福院士名字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和刻苦专研。倍感今朝的努力尚且不够,便有股力量在胸中澎湃,今朝奋起,尚且不迟!宣传部安俊学部长曾这样形容陈温福院士: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就像是一只勤劳的蜜蜂,尽情奔忙在浓香的花丛之中。那么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更待何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