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

时间:2019-05-15 01: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

第一篇: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

我会自己穿鞋了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小班中总会有各种“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有一条肯定是这样的:幼儿踏着“人工”八字步向你缓缓走来,可爱极了,可是你低头一看,叹道“宝贝儿,你的鞋子穿反了。”初入幼儿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穿衣、鞋子穿反是常事,所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需要教给他们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必需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意识,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活动目标: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学会自己动手穿鞋。

2、体验自己穿鞋的成就感。

3、通过观察鞋的正反及自己穿鞋的游戏,提高幼儿观察辨别能力、手脚协调能力。活动重难点:

1、能分清鞋的左右,并学会自己主动穿鞋。活动准备:

1、活动时间安排在午睡后。

2、一双鞋。活动过程:

一、老师把鞋穿反,导入主题师:宝贝儿们,石老师要你们帮我一个忙。刚刚田老师说感觉我今天的打扮怪怪的,可是我没看出哪儿不对呀,来,你们帮我看看吧。

生:石老师,你的鞋子穿反啦!(若没有幼儿发现,注意引导他们从头到脚观察:你们看嘛,我的脸上没有脏东西吧?我的裙子也是干净的呀?我的鞋子也干干净净的?)师:呀,真的穿反了!(尴尬)老师肯定是刚刚睡觉没睡醒。你们自己也检查一下,有没有宝贝儿和石老师一样把鞋子穿反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总结经验生:老师,**(或我)的鞋穿反了。(若小朋友没有发现,老师可以主动观察:我看到有宝贝儿把鞋也穿反了)师:看来我们班还是有宝贝儿和老师一样把鞋穿反的,那怎样才知道自己的鞋有没有穿反呢?(幼儿思考中…)师:你们看,石老师现在的鞋子是穿对的,然后脚尖碰着脚尖现在鞋子是不是像老师的嘴巴一样,微笑的样子,我的鞋子在说:“石老师,你好棒,鞋子就是这样穿的!”你们看,现在石老师的鞋子穿反了,然后脚尖碰着脚尖,我的脚都已经不能站了,鞋子就像我的嘴巴一样撅着:“石老师,不对不对!你的鞋子又穿反啦!”是不是不高兴的样子?

小结:

1、两个好朋友,头儿碰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对我笑哈哈。(鞋子穿对的话,鞋子宝宝就是笑眯眯的;如果没有穿对,她就撅着小嘴巴。)

2、小粘粘,放两边。(针对有粘粘的鞋)

三、幼儿脱鞋,玩“碰一碰”的游戏师:宝贝儿们,那你们现在还会不会把鞋穿反了?(不会/会)恩,我不信,现在把鞋子都脱下来放到前面来(提醒:走路的时候小心一点,不然穿着袜子容易滑倒)。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做好。(整顿纪律:小花猫睡觉觉,小花猫睡醒啦)师:我看哪一桌的小朋友最先做好,就最先穿鞋。穿对的小朋友石老师就会奖励一个小贴贴。

师:这一桌的小朋友先来。(一桌一桌的穿,老师用儿歌引导,鼓励幼儿自己穿。)游戏中结束活动,老师总结:今天贝贝班的好多宝贝儿都得好多漂亮的小贴贴,你们都非常棒!那明天早上你们起床的时候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会自己穿鞋了!我要自己穿!对不对?明天来幼儿园石老师要问你们的家长,看哪些宝贝儿是自己穿的,哪些是最棒的孩子!

师:现在宝贝儿们去排队洗手,因为刚刚我们穿了鞋,手上又有了好多细菌。活动延伸:

1、我是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励幼儿尽量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做一个能干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有的幼儿还有穿反鞋的情况,这也正常。因为不能只通过一次活动就能达到目的。接下来还有活动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点来分辩正反,根据孩子穿鞋的特点,孩子可能会摆对鞋但脚伸错了,所以会穿反,还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只鞋分辨起来有难度,所以老师引导幼儿先把两只摆好再穿,这样就容易多了,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能基本完成目标。

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缺乏对整体幼儿的关注,对活动的整体把握不到位,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只有简单提醒一下,效果不够显著。

第二篇:社会教育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合作真快乐

一、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能比较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

3、懂得合作重要性,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需要合作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积木若干;ppt课件;《赛龙舟》视频

2、经验准备: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合作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带小朋友们进入事先布置好的建构活动室

导入语:小班的弟弟妹妹玩了积木后忘记收拾了,我们中班的哥哥姐姐帮忙收拾好吗

2、导入活动

(1)请一个小朋友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积木,音乐停止的时候结束。

提问:一个人收拾有什么问题吗?应该怎么解决呢?(2)请多个小朋友一起来收拾积木,音乐停止的时候结束。

提问:多个小朋友一起是不是快一些呢?如果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收拾是不是更快呢?

(3)所有的小朋友参加,在音乐结束前收拾完积木。

(4)小结:在所有小朋友的努力下把积木收拾完了,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是不是所有积木都回到自己的家呢?

(6)将积木重新摆在地上,让小朋友们重新再摆一次。

强调分工合作,怎样将积木又快又好的放回正确的位置。

3、图片展示

(1)播放ppt

提问:图片中的人在合作干什么呢?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合作

4、体验合作

(1)将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搬桌子比赛,(2)小结:通过大家一起努力,可以很快的将桌子搬到终点,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5、观看《赛龙舟》视频

讲解赛龙舟的技巧(有人打鼓敲节奏,所有的运动员动作节奏一致)

6、合作游戏《赛龙舟》

(1)三个小朋友一组,脚底下绑上“龙舟”

(2)老师教授技巧:所有的小朋友要同时走同一只脚,听老师的鼓声有节奏的一步一步走

(3)老师用鼓打节奏,开始比赛。

向比赛赢的小组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走的时候节奏一样,同时动一只脚)

四、活动延伸

第三篇:社会教育教案第一章

社会性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每个人出生时都带有明显的自然属性,比如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比如,本章开头提出来的,小宝宝出生后饿了就哭,小便时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等,都是出于本能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其行为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或者是民族特性,文化背景的影响,完全是自然属性的自然流露。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扩大交往活动的范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与他周围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时候,儿童就会逐渐感到关爱、约束和控制,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这个社会,适应这个社会,他的社会性也就发展了起来。这个实验再一次表明了社会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且说明,社会性的发展会因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人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情感,都是通过自我意识来产生的。

婴儿基本上是物我不分的。1岁以后,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眼睛、鼻子、嘴、手、脚等器官的名称,也开始感觉到手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游戏。2岁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自己的符号,称呼自己的名字如同称呼其他的物体,不能分清主客体,;2岁半到3岁之间,婴儿开始逐渐使用“我”来取代自称名字,使其自我意识的一大飞跃。然后,孩子们就会逐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几岁了,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感受,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与父母及其周围的关系等,并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意识,到5岁左右,幼儿形成比较明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认知,比如对同伴意见、成人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等,对家庭,幼儿院,社区等环境的认识、评价等

社会情感;婴儿很早就开始表现出兴趣、悲伤、厌恶、惊讶、害怕等原始情感反应,他们对妈妈欢乐的面孔反应更积极,对有快乐的面孔注视时间更长,表现得更高兴。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人际交往中开始出现对人的偏爱现象,出现依恋的萌芽.5、6个月后开始出现认生现象,出现较为稳定的母子依恋.;1岁左右,部分婴儿或有明显的嫉妒行为。但是幼儿能够表达和谈论自己的感受时,一般要到3岁以后。

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往的技能,非言语交往技能,合作、解决冲突等技能。

社会适应能力,是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盾冲突情境的能力。

个性,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存在,是人格特性的表现。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例如,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常常获得成功,自信心就会增强,社会交往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进而逐渐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而活泼开朗的性格又能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可以为个体发展提供必需的生理基础。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遗传素质对于儿童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的影响,但其实遗传因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幼儿天生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意抑郁质为主要气质类型的幼儿能够在活动中都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虽然,教育者要通过各种影响培养她活泼开朗的性格,但不可否认的事,他更加适应独自安静的活动方式。

还有的孤独症有二,造成特们不能与周围环境的人相互交往的原因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了对胎儿神经系统不良影响的药物。狼孩虽然在狼群中长大,但一旦回到人类社会,在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人的心理与行为,就是由于它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在依恋范围上,幼儿依恋突破早期的亲子关系,建立更为复杂得多重依恋,即不仅对家庭主要照看者产生一脸,而且对幼儿园教师产生一连,这种多重依恋直接影响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质量,有其影响着幼儿情绪生活的健康。如果,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不能摆脱对家庭找看者的依附,迅速建立起新型的依恋关系,那么就会导致适应困难。可以说,多重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幼儿情感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和情绪和谐的主要保证。

角色是戏剧中借用的一个概念,个体生来就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就儿童扮演的角色而言,首先是先赋角色,其后,不断获取后继角色,最后形成“角色群”,即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于是儿童的社会关系不断复杂化。正是个体角色从单一性发展到复合性,儿童的角色社会化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物质环境

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风俗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社会性因此也带有地理因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深深印记.例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人们能歌善舞,大胆泼辣;而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就更加内敛一些,含蓄一些;南方人多精明、细腻;北方人多淳朴粗犷,这与其生活环境中的地理、气候不无关系,生活在其中的幼儿也因此形成带有一定地域特征的社会行为特征、交往态度和方式等.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最初场所.个体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以及与此形成的社会性特征,都受到家庭极大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过程和质量,影响幼儿的社会认知,并将长期影响幼儿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挂你,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母亲的态度、情感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作用是关键性的。母亲是宽容的、民主的,孩子多是合作的、独立的顺从的人际关系比较好的;母亲如果专制,冷漠,孩子多是攻击的、依赖的、情绪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建立困难的.母亲是干涉的支配的,孩子多是胆小的、幼稚的神经质的、被动的.父亲对孩子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认知.为了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仅仅有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家园工作.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对人的社会性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方式等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比如,长期居住在单元楼的幼儿,其中很多人的交往能力比”四合院”长大的幼儿逊色.居住在学校附近和居住在商业区周围的幼儿,对读书和从商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明国人早已认识到社区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近年来,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类电子传媒的普及,使电子传媒成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环境因素.据调查,家庭中的小宝宝从出生两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幼儿期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些不足周岁的幼儿甚至出现只要醒着就得看电视的”行为”问题,比如一部分幼儿明显表现出语言交流困难,攻击性强退缩行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怒睡眠不足等行为问题,有专家把称之为高楼综合症或者是电视综合症.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变的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的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人一生中扮演着种种角色,就家庭而言,有构成家庭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就社会而言,有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角色,如:农民、工人、医生、警察、教师、军人等;就个体发展过程来看,出生后在家做子女,入学后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了职业角色,有了子女后为人父母等等,每一种角色的相应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学习。

因此,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让幼儿多做角色游戏,加深幼儿对角色的体验

1、角色游戏是幼儿认知社会角色,理解社会角色关系的主要途径。在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前,要让孩子们走进生活,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孩子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生活,才能增加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感性认识,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人们在干什么,人们之间的分工和关系如何,等等。如经常带孩子去参观超市,就要让孩子认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工作;参观工厂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工人”的角色及工作情况;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认识“售票员”、“司机和乘客”角色,了解他们各自的职责等等。不管何种社会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角色规范及相关联的社会关系,而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幼儿先去了解他们职业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后再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扮演某一个角色,从而理解该角色。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几个方面的原因,多数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做事缺乏信心,怕吃苦、畏难,要改变孩子们的这些不良行为,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区的教育作用,例如:我们带孩子们到消防大队参观了哨兵站岗,通过实地的观察,孩子们了解了哨兵站岗的姿势,了解了哨兵的职责,于是,我们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幼儿在表演区中扮演“哨兵”,并引导幼儿比一比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们与无意之间习得了“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也许孩子以后会慢慢淡忘扮“哨兵”这个游戏,但是通过这种反复的角色扮演训练而内化在儿童身上的良好品质却会永远保留在孩子身上,使他终身受益。

2、充分发挥好教师、父母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教师及父母扮演的社会角色对孩子起着榜样的作用,因此,教师、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由于受理解水平、动作水平和经验水平的限制,幼儿在选定游戏主题、分配好游戏角色,开始游戏时,往往因为主题多,情节复杂而违反规则,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有效介入。如:组织幼儿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时,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多,孩子们在分配角色时发生了争吵,这时我们介入到了孩子们中间,指导孩子们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加之故事情节复杂,孩子们在表演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游戏时常中断,于是,我们以特殊的游戏伙伴身份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当中,进行了游戏的指导工作,使游戏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对于孩子们在活动区扮演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延伸到家庭当中,可以让孩子把未尽的兴趣在家庭区角中获得延伸,这就需要家长同样担负起参与指导幼儿游戏的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使幼儿的游戏半途而废或降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水平和体验程度。

任何儿童在1岁以前,还不可能有道德判断,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为。1岁以后,在儿童与儿童的交往 中(游戏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观察到各种积极和消极的关系。如为抢夺玩具而呈现的攻击性动作,因失去玩具而放声大哭等,这可算是儿童道德行为的最初形态。随着儿童依呀学语,逐渐掌握语言后,道德行为就同时在成人的影响下,开始逐渐强化。如当儿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时,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词语给予正刺激,或负刺激。这个过程,就可促使儿童不断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会十分有利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此同时,儿童很自然地会认定成人赞许并说“好”、“乖”的行为是好的行为,而被成人斥责并说“不好”、“不乖”的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这就是婴幼儿的最初的道德判断。只是这种最初的道德判断,仅仅只有“好”、“不好”两大类而已。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用合乎年龄特征的方法来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儿童以后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二、对学龄前孩子明确提出要求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事物已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评价,在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各种道德感的明显表现,如:大些的孩子乐于照顾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谦让玩具等。然而,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以及被这些情感激发出来的行为虽然多是真诚的,但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时刺激所制约,需要成人对其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学前儿童在道德判断方面,还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有实验证明,学前儿童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还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多数学前儿童常把英雄与解放军混为一谈。还不能将“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则上来加以评价。因此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让孩子有实际的道德体验。对良好行为进行练习是这个时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说教绝难奏效。同时,鉴于学龄前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家长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 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三、对学龄期孩子要规范其行为,强化道德意识 学龄初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儿童正式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了他们负有责任的主导活动,并且是逐步掌握书面语言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真正开端。有研究确认:自觉地运用道德意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 开始形成的。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的态度对儿童的评自我评价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任何过高、过低或其它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变得没有信心。

案例二:孩子为了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怎么办?

事由:李木(化名),7岁,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之前,他是一个不大合群的孩子,妈妈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上了小学之后,因为他住的地方离学校非常近,妈妈在接送他上下学一段时间后,就让他自己走了。—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认为还不错,李木能自己上下学,回家之后就先写作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李木开始撒谎了。如果老师留了三项作业,他回家只说留了一项。多出来的时间,他就是不停地玩,老师发现他总不按时完成作业,就告诉了李木的妈妈。李木的妈妈非常生气,狠狠训斥了孩子。但李木并没有改正这一错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在外边玩,他依旧编造谎言。李木的爸爸为此打了他好几次,但李木就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李木的妈妈有些无计

可施了,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分析:在心理学上,自我控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克服冲动、忍受挫折、抵制诱惑、遵守规则,学习时不分心,为了将来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能力和行为。对于儿童而言,自我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些品质的形成无法离

开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如此看来,李木的行为应该是较为典型的自我控制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了。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木这种行为的成因。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模式与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水平与父母的要求以及提要求的性质都有关系。具体到李木,在他入小学之前,妈妈认为他是一个不太合群的孩子,总是鼓励他和别的孩子一起玩。那么,妈妈的判断是否准确呢?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全面平衡的过程,表现在儿童总是先用他已有的个性特征面对环境中的学习与交往。如果此时他遭遇了困难与障碍,他必然要主动地修正自己个性中使自己受挫的那部分东西,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李木妈妈主观的判断与“改造”极有可能使他丧失了改变的主动性与可能性。事实上,父母若以专断、限制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控制,那么他很有可能有情绪压抑或有盲目顺从的倾向。对策:让我们试着给李木的爸爸、妈妈一些建议吧!

1、力戒粗暴。儿童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恐怕没什么用处。对待李木,打骂与训斥只会适得其反。

2、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具体而言,孩子都喜欢游戏活动,我们不妨利用他喜欢的游戏提高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可以让他扮演自己崇拜的英雄的行为限制与规范自己。

3、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待李木不喜欢写作业的行为,我们还应该认真地听一听他的想法,给他倾诉的机会,他就很可能会说出一些我们不了解的理由。如我不喜欢某个老师,我不喜欢上某些课等等。通常情况下,孩子对自己没有满足感与成就感的学习活动一般都不那么感兴趣。

4、帮孩子“搭梯子”。对待儿童不爱学习的情况,父母要给予具体的帮助。必要的时候要“搭梯子”,进行适当的辅导,降低课堂中学习的难度。

5.提供与同龄儿童交往的机会。我们不可小视儿童彼此之间的学习,在儿童彼此的交往过程中,他们能够根据别人的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他发现别的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校,那么他就会在心里认真地琢磨,我怎么和人家不一样呢?事实上,很多父母往往在孩子还没有反省的时候就开始唠

叨了。

总之,当孩子为逃避写作业而撒谎时,父母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四:孩子撒谎、说大话怎么办?

事由:星期天,小明(化名)跟着妈妈到她的同事林阿姨家做客。林阿姨家有个比小明大一岁的男孩叫强强(化名)。两个孩子玩得很开心。强强有很多拼插玩具,两个人在一起拼着各种不同的物体。每当小明发现一种他喜欢的模型,都会告诉强强:“这个我们家也有。” 而且他还告诉强强,他们家还有最新出的“哈利·波特”的拼插玩具,强强非常羡慕。

吃午饭的时候,强强忽然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去小明家玩好不好?我想看看他们家新的‘哈利·波特’玩具。”小明的妈妈说:“我们家没有这玩具呀!”小明的脸红了,他着急地说:“我是说爸爸要给我买的。” 强强不乐意了:“你是说你们家有的。” 小明则说“我没那么说。”两个妈妈赶紧平

息了他们的争吵。

回家的路上,小明的妈妈说:“小明,你怎么说大话呀?没有的东西为什么要说有呢?”小明回答不出,只好沉默了。小明的妈妈不明白:孩子是出

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谎?

分析:说大话这种情况在少年儿童当中并不罕见。当别人说自己拥有什么名牌产品的时候,自己明明没有,也要编出一个来吹吹牛;当别人说自己见过什么奇特的东西时,自己也不甘示弱,胡诌一个,以为这样能让自己脸上有光。不少家长也问过和小明的妈妈同样的问题:“孩子出于什么心理要撒这种

谎?” 这种现象的确反映了孩子的复杂心理活动,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下结论,匆忙地生硬处理。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孩子发展中的一种心理需求——

维护和发展。

自尊,也就是维护和发展自我价值。这种维护自尊的需求是合理的,家长不但应该支持,还应该不断地去激发。但是另一方面,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不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自尊需要,有时维护的不是真正的价值,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常常是还没有想好答案,就急忙举手,站起来之后张口结舌;有些调皮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对自己的关注,竟然会采取恶作剧、破坏纪律等不恰当的方法。

小明的说大话,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但是追求了错误的内容,采取了不当的手段。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既要维护和发展他的自尊心,又要引导他追求正确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手段,切忌“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

掉”。

对策:我的具体建议是:

1、发挥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在这个问题上难度比较大。因为小明维护自尊采取的是一种追求虚荣心的手段,这种做法在成人那里也是司空见惯。所谓虚荣,就是追求表面的光彩。这是一种表面的、虚伪的自我价值。有一位经济困难的父亲,他的孩子不努力学习,而是好吃讲穿,他十分苦恼。但是交谈之后,我发现这个家长竟亲自给孩子买了鳄鱼皮带。别人好奇地问:“您家庭经济并不富裕,为什么还给孩子买这么昂贵的东西?”他回答道:“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得有。”

2、和孩子共同分析,抵制社会不良影响。家长的虚荣心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了。即使家长自己没有这种做法,当前的社会心理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攀比,讲排场,好面子等不良风气,实际影响着每个人的隐性认识。因此家长还应该经常针对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带头和孩子共同

分析,从心灵深处提高认识。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在座的家长们感受如何,实际上,上面所讲的内容也是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出来的。我在生活中常常也这样做,可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很少陪孩子,这也是很多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过我要坚持一点,我只要有时间我绝不放过和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坏毛病,不过成长的道路本来就是艰辛的,需要老师、家长一路好好陪伴,像一棵小树苗一样,从小就让他长直了,不然等他长

大了,想把它掰直可难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

色。

一、案例故事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人,母亲身体不好。

赵涛从小就养成了自主自立品格,独立走路、吃饭、穿衣、搬凳子、开关门窗等,什么事都想“让我来做”;上学以后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校外活动,很少让父母操心。小学三年级以后他更希望老师、家长不要把他作为小孩看待。他在班级担任管理生活的班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每天放学后还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人们都夸赵涛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和赵涛同班的另一个儿童叫王宏亮,与赵涛大不一样。王宏亮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从小就享受到了“421”家庭小皇帝般的呵护,上学以后学习成绩还好,但是独立自主意识很差,对成人、父母、教师过分地依赖,对参加学校和班级各项活动不自信,不积极,适应性差,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就害怕发生危险和遭受失败。显然需要父母和教师重视对王宏亮的独立自主性的培养,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

二、教育建议

自主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成熟的一个标志。没有独立自主性,也就没有责任感,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在适当和安全的范围内逐渐允许儿童得到某些自由,给予他们信任。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儿童在主动去做某种事情时,就会犹豫不决。当然,在放手让他们去做事时,要根据他们现有的水平,适当加以指导,而不是放任自流。

其次,对儿童的自由应有所控制和约束。必要的控制和约束,可以减少儿童的失败,养成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有规律的生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中,自由都是相对的,应与纪律统一起来。只有遵守必要的纪律,才能得到更多的自由。青少年和成人间的冲突,常常是因青少年的独立自主要求与成人的监护、约束的矛盾引起的。正确地处理这个矛盾,有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面对儿童、青少年不合理的独立自主要求,父母和教师不应该是“暴君”、“独裁者”,而应该是通情达理、慈祥善意的。不是用强制和压服,而是用婉言规劝,使他们心悦诚服。这既有利于他们接受正确的意见,又不会压抑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

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

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培养封建治世人材为目的,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并同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自我--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自我,往往是行为举止的一面镜子,让人具有省思、洞察与改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拥有过真正的自我,只接受被别人的关爱、只愿意听赞美和肯定的语言,而将所有负面的感受,归咎为外界的迫害、轻视、恶行这样的行为特质。这种人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或有错,一旦碰到了生活的压力、冲击或人际关系的不顺,往往就会推卸责任,极度空虚与彷徨,甚至出现自虐、自杀或杀人等毁火性行为,借此报复那些迫害、欺负自己的“坏人”。

第四篇:东北大学辅导员石昌远

春风化雨,桃李芳菲

——东北大学辅导员石昌远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石昌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10月生。2002年8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担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28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08年:

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2010年:

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

2010辽宁省高校辅导员人物。

三、工作情况

莫道为教辛勤苦, 丹心一点到春时。从2002年大学毕业做学生辅导员,8年多来石昌远同志始终坚守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常怀感激之情,永抱进取之心”,他用爱心传递教育,用行动践行诺言,他无悔地实现着他的人生选择和“服务学生,奉献自我,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这一永恒的奋斗目标。正是凭着对辅导员工作的满腔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才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动力,成为广大东信学子的知心人。献身事业,成就人生

“事业心强,肯付出,有思想,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这是大家对石昌远同志的普遍评价。无论是每一项重要工作,还是具体的日常事务,都能看到石昌远同志忙碌的身影,并做到准确认真、开拓创新地落实和推动。从在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到现在,学院学生工作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他开创了东信论坛,筹划建立了东信希望小学,策划并推动学院本科生班级对接共建,编纂《信息学院学生工作年鉴》、《东北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策划和开发学院学生工作干部工作指南信息系统、学院学生就业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学院校友资源管理平台,并坚持创新地做好红色实践基地建设、全院党员集中培训等活动,为学院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立了诸多品牌,多项活动被评为精品活动。

在石昌远同志的带动和影响下,信息学院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正在脱颖而出,成为东北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信息学子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他认真履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四个坚持”切实地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工作:坚持“三个一”工程(即办公室每位同志每人每年读一本书、写一篇论文、作一场报告)、坚持开展寒暑假工作研讨会、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坚持辅导员培训工作机制。一方面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使全院辅导员在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氛围中形成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共识;另一方面,他还致力于使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积极开展辅导员沙龙、论坛、交流考察活动,带领辅导员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工作研究论文和读书笔记,使学院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得等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工研深耕,互促互进

辅导员在实现职业化的同时,专业化、专家化也越来越成为辅导员的发展趋势。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石昌远同志在做好日常学生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地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尽力把自己打造成学生工作专家,使自己能够开启学生心灵、把握学生动向、为学生指引发展方向。

近三年来,作为执行负责人,参与了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等专项研究课题4项,在《北京教育(德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文教资料》等刊物上发表工作研究论文12篇,撰写的工作论文荣获全国冶金高校优秀德育论文一等奖、辽宁省征文一等奖和辽宁省高校德育工作者研讨会优秀论文等。

近年来,他一直承担着《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工作,为毕业生讲解就业形势、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听过他讲课的学生这样评价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青春的领路人,他用知识和人格为我们点燃希望的光芒,给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使我们自信勇敢地做出未来的选择”。大爱无疆,身先士卒

2005级学生成某(休学至2006级,2010年7月毕业)不幸身患肠结核,石昌远得知情况后立刻和其他辅导员老师将他送往医院,并连续多天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陪护照顾,一直到病情稳定。入院之初,成某病情严重,每天半夜都要进行紧急抢救,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就在医院也认为治愈希望渺茫的时候,石昌远对成某的父母说,“请你们放心,成某是我们的学生,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会尽百分的努力”。住院期间成某治疗花费24.5万元,但该生家庭贫困,无力承担。石昌远积极向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争取支持和帮助,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筹得资金18.5万元。石昌远同志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了成某的家长和医院。在成某病愈出院的时候,他的主治医生认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学校和老师,这孩子就不会有今天”。2010年7月,成某顺利毕业,并签约南车集团。石昌远对待学生坚持“爱字当头、育人为本”的原则。他时常讲,“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梦里都有崇高的理想,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真挚的爱。”他对待学生视如己出,学生的大事小情他都挂在心上,与学生的交流也无处不在。无论是晨读的春华园,还是中午拥挤的学生食堂;无论是傍晚热闹的运动场,还是晚自习后静谧的学生宿舍,时常都能看见他和学生促膝谈心的身影。他能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变化,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真诚的交流,在学生最困惑和迷茫的时刻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东信学子知心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春风化雨,桃李芳菲

“没有石老师的培养和鼓励,我决不会如今天这般自信”。2008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赵达理是石昌远的得意门生之一。他连续七个学期获得东北大学一等奖学金,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MCM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国家级以上荣誉奖励11项,省市级荣誉奖励4项,校级荣誉奖励6项,发表论文1篇,被EI和ISTP检索收录,大学英语四级667分,六级657分,均为全年级(全年级共916人)最高分,毕业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作为信息学院学生会主席,赵达理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10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白秋石,在他的培养和指导下,大学四年连续七次获得奖学金,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MCM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际、国家级以上荣誉奖励8项,省市级荣誉奖励2项,校级荣誉奖励4项,发表论文2篇,均被EI检索收录,毕业后免试推荐攻读东北大学研究生。同时,作为东北大学第一届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为学校和学院的建设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白秋石成为东北大学培养出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春风化雨,桃李芳菲。石昌远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精英人才。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所负责的学生及班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2个班级获得辽宁省先进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4个班级获得沈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4个学生班级获得东北大学先进班集体标兵;2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平均每年有2名学生获得中国惠普优秀学生奖学金、IBM奖学金,每年有20多名学生获得国际、国家级竞赛奖励等等。

第五篇: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

导语:通过一些幼儿活动来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好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欢迎借鉴!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一

【活动目标】

⒈了解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⒉产生尊敬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⒈《千手观音》舞蹈录象。

⒉有关报道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录象。

⒊课前收集一些残疾人用的物品。

【活动过程】

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一个舞蹈?(播放《千手观音》录象)

⒉你觉得这个舞蹈好看吗?漂亮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这个舞蹈有一个名字,叫千手观音。那你们知道跳这个舞蹈的演员和我们正常人一样吗?(不一样,他们是残疾人)

教师介绍:这些舞蹈演员都是聋哑演员表演的,他们都是残疾人。

⒊那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吗?(有的眼睛看不见,有的没有手,有的没有腿,也有的耳朵听不见、嘴巴不会说-------既身上有残疾的叫残疾人)

残疾人他们是身体上缺陷,所以是残疾人。

那你们知道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

⒈扮盲人。

请小朋友拿出白布把双眼蒙上

走路:从一个桌子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注意不要碰到别人或是桌子。

捡积木:请几个小朋友去把伞在地上的积木捡起来。

(幼儿讲述体会)你刚刚扮演盲人的时候你心里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做那些事情觉得怎样?

盲人平时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呢?(做饭、过马路、看报纸电视)

⒉扮手残的人。

请一只手放在胸前幼儿折纸

请两只手背在后面的幼儿叠衣服

(幼儿讲述体会)手残的人平时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呢?(穿衣服、搬东西、洗澡)

小结:除了眼睛看不见的,手残疾的人还有哪些残疾人的生活是很不方便的,他们会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幼儿讨论讲述)

残疾人他们的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克服困难。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残疾人在运动会上的表现。

⒈观看《残奥会》。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人是什么地方残疾的?他参加的是什么运动,残疾人在运动会上表现得怎样?

分别观看图片,知道残疾人的坚强的毅力。

⒈对残疾人产生关爱

残疾人原来他们的毅力很坚强。那我们刚刚有几个小朋友在扮演的时候,有些小朋友都在笑,你们觉得该不该笑?、那我们以后看到他们应该怎样?尊敬,关心他们,不能嘲笑看不起他们。

⒉行动上的帮助关心残疾人

⑴社会

我们社会上也很关心残疾人,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这是什么?是为什么样子的残疾人设置的,可以给他们带来怎么样的方便?

这些都是无障碍设施:电梯、公交车、盲人道……

⑵自生如何帮助残疾人

如果你平时碰到了残疾人,你会怎么来帮助他们?

帮盲人过马路,帮他们推轮椅,帮他们搬东西……

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毅力很坚强,我们平时要学会帮助关心他们。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二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大班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快乐情绪。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己拿椅子。

2.交流:取椅子的时候老师很担心,为什么?

1.请幼儿观察乘电梯视频。

交流: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拥挤。

2.幼儿体验乘坐电梯。(选7名幼儿站在垫子上坐电梯,再请其他的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人)交流: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电梯?心里感觉怎么样?

3.请幼儿观看玩滑滑梯视频。

(1)谈谈自己的看法。

(2)我们应该怎么玩。

4.请幼儿观看取彩笔视频。

交流:应该怎么做?你们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你在哪些时间会排队。

5.游戏:钻山洞的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三个山洞都要玩到,当老师响铃鼓的时候没有玩完的也要回座位。

(2)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提问:玩山洞时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需建立什么规则。(看图样)

(3)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建立的规则再玩一次。

小结:原来钻山洞的游戏需要制定规则。

(4)谈话: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遵守规则?

教师总结:规则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他不仅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让我们教室把我们知道的规则画出来。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教案三

【活动目标】

1.在生活中发现、理解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参与交流与表达。

3.愿意用积极的情感和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

2.社会各行各业人工作的图片。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卖烧烤的小女孩》,引起情感共鸣。

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你仔细的看一看,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

2.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融入卖烧烤的小女孩的精神世界。

师:刚才的录像里说了什么事情呀?

师:除了卖烧烤小雨欣还做一些什么事?

师小结:小雨欣每天放学后都要帮妈妈卖烧烤,回家后还要做很多的家务。

师:小雨欣为什么要帮妈妈做那么多事呢?

师:妈妈生病了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干重活,为了照顾家人她每天都要去卖烧烤。

师:那你觉得小雨欣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是的,小雨欣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每天帮助妈妈做那么多事,就是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双手来感恩回报妈妈。

师: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她还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来感恩回报妈妈。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还被评为了最美孝心少年。

师:小雨欣的妈妈一个人那么辛苦的照顾着家人,那你觉得你自己的妈妈辛苦吗?

师:那你的妈妈每天都忙些什么?

师:妈妈平时是怎样来关心我们小朋友的?

师小结:我们的妈妈把可爱的小朋友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又含辛茹苦把你们养育大,很辛苦很累的。妈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谢谢妈妈呢?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你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事?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可以给妈妈送一句祝福,还可以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让妈妈操心。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感恩。

师:在家里除了妈妈爱我们还有谁也爱着我们?他们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师小结:我们的家人很爱我们,每天都为我们做那么多事,我们应该如何感恩家人呢?

师小结:现在小朋友们都长大了,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时候还会帮助家人做一些事,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1.师:在生活中除了自己的家人在关爱关我们,还有谁也一直在关爱着我们,帮助着我们呢?

2.感恩教师,了解教师每天的辛苦工作,以及如何感恩教师。(图片:老师教孩子们学本领)

师:咱们每天来园到离园,都做些什么啊,老师都教些我们什么啊?

教师小结:咱们在幼儿园的一天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咱们应该怎样来感谢教师呢?

教师小结:其实呀,你们每天都表现好了,在一日活动中健康的成长,就是对老师最好的感谢啊!

3.感恩伙伴,体验友情之乐(图片内容: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其中一个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给另一个玩)

师:“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开心吗?有哪些开心的事?”

4.感恩社会主要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人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应该感恩身边的人。

师: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也值得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尊重他们。

(1)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师:我们平时的食物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并要爱惜粮食。

(2)请幼儿观看建筑工人盖房子的过程,懂得感恩建筑师

(3)出示医生给病人看病的图片,让幼儿明白我们能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离不开医生的,我们应该感恩医生。

5.进一步理解如何感恩,知道我们要从小讲文明、懂礼仪。

师:“在我们身边有太多要感谢的人,感谢父母把我养大;感谢老师教给我本领;感谢小朋友带来的欢乐、帮助;感谢农民伯伯种出的粮食……那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你想感谢他呢?”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感恩的方法,可以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回报妈妈一个吻、让爸爸省心、听老师的话、尊重别人的劳动。

师:我们应该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一切爱我们的人。这样生活会变得更快乐!更幸福!那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感恩卡片送给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师:你在感恩卡上画了什么?你想把感恩卡片送给谁?

师:我们一起去把感恩卡片送给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请幼儿可以以唱歌的形式形式来表达自己感恩的心。

下载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教育活动教案石昌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曹中平教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1: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目标与内容 说明: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大、中、小班......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大全]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 一、 说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对象。红绿灯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得,这......

    学习伍昌云先进事迹报告会

    学习伍昌云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王昌福 2013年9月12日,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观看了十堰最美乡村女教师伍昌云同志的事迹报告会。房县实验小学教师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公开课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13-11-21 授课教师:学科:《学期儿童社会教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学期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方法,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育讲课教案

    大班幼儿对动物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熟悉。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对环境的作用。同时,采用课件使故事变得妙趣横生,在故事情节的启发下,幼儿的思维会......

    2010年街道社会教育活动总结

    2010年XX社教办、XXXX办事处社教工作总结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关心和教育好青少年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为了把青少年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今年,XXXX办事处在......

    2017.1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总结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愉快的一学期就这样快乐的结束了!本学期我们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幼儿的社会意识进一步提高。现将本学期社会教育教学......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第二篇精彩文档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本章将帮助你: 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