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1:5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第一篇: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四小

赵秋红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6课。怎样开展这课的教学活动?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研课题,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

一、结合单元主题,找准教学研究点。《生物与环境》单元是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第5课的学习,他们已经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是前一课的继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做生态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让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为此,我对本课教学活动确立了三个教学研究点:

1、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怎样让学生会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3、怎样让学生亲自做一个生态瓶?

二、创设逼真情境,理解“生态系统”。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帮助学生在后面设计生态瓶方案做铺垫的,这是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课前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做了精心的预设,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导入:大屏幕上映出波光粼粼的池塘,让学生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讨论,我在屏幕“池塘”上方按顺序出现以下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能说出的水生生物名称很少。因为学生只关注了池塘水面的植物,对水中的动物说出的较少。为了生动形象,课后马上做出补救,在网上去收索了一些水生动物,先在水下“躲藏”一些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第一个问题后,再点击鼠标,让这些水生动物马上逐一浮出水面。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了联想,交流活动热烈而充分。水到渠成时再告诉学生:池塘里的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依赖关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

三、探究方案设计,突破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时,我在第一个班教学时,一开始就叫写方案,结果导致学生在设计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时间给白白浪费了,效果却不好。晚上回到家里,反思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导学思路。在第二个班教学这个环节时,先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如准备用哪些材料?哪些生物来生活?方法与步骤?生态瓶模型图等。接着,让学生观看“做一个生态瓶 ”的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觉、视觉的刺激,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加深了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当学生看完视频后,知道了做生态瓶所需材料,制作方法与步骤,再进行方案设计,就容易多了,然后再请几位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四、分享同伴作品,建造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好了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就可以准备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做一个生态瓶了。但基于城市学生条件,在课堂完成生态瓶的制作是不够现实的,因为需要提前准备很多相关材料,还需要制作工具。我在这个环节安排学生从屏幕上分享其他学校学生做的生态瓶作品,模仿借鉴,学生看后知道了该怎样做一个生态瓶了,思考自己回家做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瓶。孩子们回到家,在家长的支持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瓶。

两个月过去了,鱼儿还在生态瓶里快乐地活着。

生态瓶制作好了,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生态瓶,然后让他们讨论,生态瓶放置 在何处?如何去观察、观察些什么?

还要告诉学生,要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上。

这就我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怎样让学生“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一个案例。

第二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6课。怎样开展这课的教学活动?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研课题,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

一、结合单元主题,找准教学研究点。《生物与环境》单元是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第5课的学习,他们已经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是前一课的继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做生态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让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为此,我对本课教学活动确立了三个教学研究点:

1、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怎样让学生会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3、怎样让学生亲自做一个生态瓶?

二、创设逼真情境,理解“生态系统”。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帮助学生在后面设计生态瓶方案做铺垫的,这是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课前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做了精心的预设,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导入:大屏幕上映出波光粼粼的池塘,让学生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讨论,我在屏幕“池塘”上方按顺序出现以下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能说出的水生生物名称很少。因为学生只关注了池塘水面的植物,对水中的动物说出的较少。为了生动形象,课后马上做出补救,在网上去收索了一些水生动物,先在水下“躲藏”一些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第一个问题后,再点击鼠标,让这些水生动物马上逐一浮出水面。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了联想,交流活动热烈而充分。水到渠成时再告诉学生:池塘里的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依赖关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

三、探究方案设计,突破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时,我在第一个班教学时,一开始就叫写方案,结果导致学生在设计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时间给白白浪费了,效果却不好。晚上回到家里,反思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导学思路。在第二个班教学这个环节时,先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如准备用哪些材料?哪些生物来生活?方法与步骤?生态瓶模型图等。接着,让学生观看“做一个生态瓶 ”的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觉、视觉的刺激,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加深了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当学生看完视频后,知道了做生态瓶所需材料,制作方法与步骤,再进行方案设计,就容易多了,然后再请几位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四、分享同伴作品,建造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好了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就可以准备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做一个生态瓶了。但基于城市学生条件,在课堂完成生态瓶的制作是不够现实的,因为需要提前准备很多相关材料,还需要制作工具。我在这个环节安排学生从屏幕上分享其他学校学生做的生态瓶作品,模仿借鉴,学生看后知道了该怎样做一个生态瓶了,思考自己回家做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瓶。孩子们回到家,在家长的支持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瓶。

两个月过去了,鱼儿还在生态瓶里快乐地活着。

生态瓶制作好了,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生态瓶,然后让他们讨论,生态瓶放置在何处?如何去观察、观察些什么?

还要告诉学生,要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上。

这就我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怎样让学生“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一个案例。

篇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准备材料很感兴趣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我布置了学生去找一个可乐瓶、一些水草、一些卵石、再去捉一些鲫鱼、金鱼或蝌蚪、龙虾、螺蛳等。

(二)生态瓶生物很和谐

把抓来的鲫鱼放几条进去,又放了几个螺蛳和小龙虾。这样一个生态瓶基本完成了。生态瓶做好以后,上课有了参考物,小鲫鱼游得很欢畅,螺蛳也爬得很安逸,那小龙虾更不用说了。这些小生命不知能够存活多久我可心里没有太多的底。开始我担心学生找不到水生动植物,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不仅找来了鲫鱼、龙虾,还找来了乌龟。经过学生制作以后,发现有的组还很有经验。不但在下面铺了沙子、泥土,还把水草固定在下面。这样,水草就可以成活了。水中的微生物也不用愁,因为有很多学生从小河小沟中找来了大量的水草,够小鱼们吃的了。

(三)课后的深化与拓展 建造生态瓶就是要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虽然与真正的生态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样做已经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全封闭型的生态瓶制作,因为很多学生通过查资料真正的生态瓶是要全封闭的,有的学生还对制作全封闭型的生态瓶感兴趣。我就在课外与学生制作了全封闭型的生态,还选择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就是比较开放型的生态瓶与封闭型的生态瓶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

篇三: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在《做一个生态瓶》这一课中,这节课是要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虽然与真正的生态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样做已经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

科学课,关键是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学生对生态瓶感兴趣了,能够坚持观察研究生态瓶了,我认为这个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至于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生态瓶的好坏,这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我想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对封闭型生态瓶内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就是学生在研究开放型生态瓶的基础上,他们自然而然想到的。

篇四: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教科版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中的第6课。怎样开展这课的教学活动?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研课题,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

一、结合单元主题,找准教学研究点。《生物与环境》单元是引导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第5课的学习,他们已经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是前一课的继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做生态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让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会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为此,我对本课教学活动确立了三个教学研究点:

1、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怎样让学生会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3、怎样让学生亲自做一个生态瓶?

二、创设逼真情境,理解“生态系统”。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是本课的难点。也是帮助学生在后面设计生态瓶方案做铺垫的,这是不能忽视的。于是,我在课前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做了精心的预设,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导入:大屏幕上映出波光粼粼的池塘,让学生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讨论,我在屏幕“池塘”上方按顺序出现以下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能说出的水生生物名称很少。因为学生只关注了池塘水面的植物,对水中的动物说出的较少。为了生动形象,课后马上做出补救,在网上去收索了一些水生动物,先在水下“躲藏”一些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先让学生交流第一个问题后,再点击鼠标,让这些水生动物马上逐一浮出水面。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了联想,交流活动热烈而充分。水到渠成时再告诉学生:池塘里的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而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依赖关系,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我们今天就来模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

三、探究方案设计,突破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时,我在第一个班教学时,一开始就叫写方案,结果导致学生在设计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时间给白白浪费了,效果却不好。晚上回到家里,反思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导学思路。在第二个班教学这个环节时,先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如准备用哪些材料?哪些生物来生活?方法与步骤?生态瓶模型图等。接着,让学生观看“做一个生态瓶 ”的视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觉、视觉的刺激,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加深了学生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当学生看完视频后,知道了做生态瓶所需材料,制作方法与步骤,再进行方案设计,就容易多了,然后再请几位学生汇报方案,进行倾听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和小结。

四、分享同伴作品,建造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好了生态瓶的建造方案,就可以准备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做一个生态瓶了。但基于城市学生条件,在课堂完成生态瓶的制作是不够现实的,因为需要提前准备很多相关材料,还需要制作工具。我在这个环节安排学生从屏幕上分享其他学校学生做的生态瓶作品,模仿借鉴,学生看后知道了该怎样做一个生态瓶了,思考自己回家做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瓶。孩子们回到家,在家长的支持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瓶。

两个月过去了,鱼儿还在生态瓶里快乐地活着。

生态瓶制作好了,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生态瓶,然后让他们讨论,生态瓶放置在何处?如何去观察、观察些什么?

还要告诉学生,要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单上。这就我结合我们的课题研究,怎样让学生“亲历过程,落实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的一个案例。

篇五: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物群落。

2、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观察和管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教学重点: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观察和管理。难点:坚持长期的观察和管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师生准备:做生态瓶的容器、水,水桶、小石子、沙、标签、记录纸等。教学过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初步了解动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知道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初步了解某一区域中食物能量交换的关系。本课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某一个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很感兴趣,对动手实际活动更是积极参与,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在材料准备方面,有些同学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对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影响。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得到几点体会如下: 成功之处:

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参与,这节课成功了一半。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倾听能力。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知道动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片树林、一块草地等我们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想要动手的愿望强,所以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没有认真倾听,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活动中有些牵强附会,比如做一个小池塘的,由于本地不方便找到水草,所以乱放了有些其他植物。

活动后的评价时间有些仓促。

总之,教学的成功与否,我认为这看师生是否用心投入。如果用心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其他的再看看课堂上老师的一些临时处理能力和操控能力,当然这与教师平时的学习与训练密切相关,也与教师基本功密切相关。所以,一线教师更需要加强平时的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自己,从而发展学生。: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自然界里的生物群落,在一定的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在同一个生存环境中组成动态平衡系统,叫生态系统。

2、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对草原上生态平衡的关系和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教学重点: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对沙尘暴的成因进行分析。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沙尘暴的危害”资料 教学过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维护生态平衡》教学反思

《维护生态平衡》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8课。本节课基本上按教学计划完成。在学生研究“生态平衡”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提出话题,学生基本上能展开讨论,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本课主要收获: 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初步了解什么是沙尘暴及沙尘暴的成因、沙尘暴的危害。

了解到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为家乡献良策”活动较大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改进之处:

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

可多放手让学生有机会拓展自己。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果实和种子的结构适应于繁殖的特性

果实是由开花植物的子房在开花授粉后发育而来的,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种子及协助种子的传播。一般果实包含了果皮及种子两个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果皮三层,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种子则由胚珠发育形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受 精极核和受精卵则分别发育成胚乳和胚。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角色。果皮负责在 种子发育过程中保护娇弱而未成熟的种子,并在种子发育完全后协助其传播。、植物开花以后,经过传粉、受精形成了果实和种子。果实和种子成熟以后,必须散 布到各处才能扩大后代植株生长的领域,以使物种繁衍。每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有一 定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征是与它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果实和种子的 结构与它的功能(传播种子)是有联系的。

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风仙花、油菜果荚表面并不是光滑的,上面有棱角,有一些花纹,且容易开裂。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这一类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常常会自动爆裂,或是稍遇外力就会炸裂。果荚里面的种子就会像飞出枪膛的子弹,被弹射到远处。

自体传播种子的散播距离有限,但部分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粘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钩刺等。像苍耳,它的果实和油菜的果实明显不同,除外形、大小不同之外,更加显著的是苍耳的果实外表上布满了带钩的刺。具有类似结构的还有鬼针草、蒺藜等的果实。因此,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当动物在吃它们的果实时,无意中就帮助这些植物传播了种子。

篇六:《做一个生态瓶》教学案例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案例

柳江县壮校附小 韦仕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

1、师:(师生问好)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走进自然,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可爱的池塘。

2、欣赏录像。像这样的池塘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吗?在我们的池塘中,有哪些水生的生物?(小鱼、田螺 蝌蚪 水草??)除了这些水生的生物之外,还有哪些?(小石子、泥、沙子、水)

评析:

1、这个问题就隐含地帮助、指导学生从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去关注、考虑像池塘这样一个生态群落的组成成分。

2、把动物写在了第一行,把水草写在了第二行,把非生物写在了第三行,目的是把生物和非生物,生物中的动物和植物分别罗列。为学生成功制作一个生态瓶编好的制作提纲。

3、如果池塘中的水草要生活下去,需要些什么?(泥土 水分 鱼儿 水里的动物把植物的种子埋在土里,还需要阳光、沙子)

4、水草生活在这里,对池塘里的动物有帮助吗?(氧气、栖息的环境、食物、动物避难所)

评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认识了在一个生态群落中植物与动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明白了做一个生态瓶的要素以及背后的原因。

5、这些植物和动物生活在一起,就像生活在一个家一样,相互依存在一起,那大家想不想来观察一下,做一个缩小的池塘——做一个生态瓶(板书课题)

二、实验展开

1、做一个生态瓶,你觉得我们需要考虑一些什么?

(1)要有鱼儿、水草、还要有一个大的瓶子(教师出示即将使用的瓶子)

(2)适当泥和水

评析:强调“适当”。(3)适当的小石子

4、我觉得尽可能模拟出自然界的环境,并注意每个生态瓶里鱼儿、水草、泥土的比例。

评析:注意到一个比例的问题,因为生态瓶中各组成部分的数量比例是一个直接影响到生态瓶质量的问题,是一个学生不容易把握的问题。

2、那这样,刚才其实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为了把这个生态瓶做成功,让我们先把这个计划画下来,(投影记录单)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么做?准备放那些生物?非生物是哪些?制作方式是怎样的?并吧你们要制作的生态瓶画下来,等会儿交流。拿到记录单的小组可以开始了。

生态瓶建造方案设计记录表

组长 成员 日期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领取记录单,小组讨论、记录。师巡回指导。

(1)大鱼还是小鱼,鱼的数量

(2)水草的数量 你觉得可以加几根就写几个

(3)小石子 你觉得可以写占油桶的几分之几 多高 几厘米

(4)水加多少厘米?

4、指名学生组

(一)上台展示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向其他小组做介绍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

(1)我不同意把吧生态瓶的盖子盖上,这样会没有氧气的。

(2)水草太多,影响鱼儿生活的空间。??

5、师:那金鱼、蝌蚪、田螺的数量呢?你们有意见吗?而且金鱼到底是怎样的金鱼也没有说清。

6、学生组(2)??学生都在水草的数量上纠缠。

7、学生组(3)(“呆会儿,做了之后就知道了”)

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组刚才说先放水草再放鱼,为什么不是先放鱼后放水草呢?

(学生:先放鱼的话,在放水草时会让鱼儿受惊;教师:鱼儿需要氧气,先放水草就可以为鱼儿提供氧气,让鱼儿生活得更好)

8、师:刚才几个小组都出现了过分拥挤的问题,那么现在请你们先修改一下自己的实验记录单。

9、学生修改。

10、师要求按计划制作生态瓶,师介绍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来取。并提出制作生态瓶时的注意点(演示倒水的方式)。(水草种植顺序)

11、学生领取材料,制作生态瓶。

三、总结延伸

1、整理器材。

2、展示生态瓶,说说自己小组的生态瓶做得怎么样?

3、生态瓶已经做好了,那我们怎么来管理生态瓶?观察生态瓶呢? 课后评析:

这个班级的学生是非常优秀,孩子们的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很强,能积极参与,气氛非常活跃。课的结构也比较合理,能让学生从大自然到实验室,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讨论设计到动手实践等等,遵循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篇七:《做一个生态瓶》的课后随笔 《做一个生态瓶》的课后随笔

陈佳斌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准备材料很感兴趣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3月7日,我布置了学生去找一个可乐瓶、一些水草、一些卵石、再去捉一些鲫鱼、金鱼或蝌蚪、龙虾、螺蛳等。我为四大组的学生提供了6个网兜。对学生强调了一些安全问题。要到农田旁边的沟渠中去捉一些水生小动物。上午布置以后,中饭吃完,我就带领学生去抓水生小动物了。共捉了有20多条的小鲫鱼,有5-6只小龙虾,还有大量的水草。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买来了金鱼、卵石等。这样的区别是这些学生失去了一次仔细观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情况的机会。学生的安全问题使我很担心。因为布置这个任务带来任何一点差错都会给学校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希望科学课上级主管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不然老师不敢布置这些是必须的却又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活动。对上好科学课有很大的阻力。

(二)生态瓶生物很和谐

把抓来的鲫鱼放几条进去,又放了几个螺蛳和小龙虾。这样一个生态瓶基本完成了。生态瓶做好以后,上课有了参考物,小鲫鱼游得很欢畅,螺蛳也爬得很安逸,那小龙虾更不用说了。这些小生命不知能够存活多久我可心里没有太多的底。开始我担心学生找不到水生动植物,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不仅找来了鲫鱼、龙虾,还找来了乌龟。有的组找来了很多的蝌蚪。经过学生制作以后,发现有的组还很有经验。不但在下面铺了沙子、泥土,还把水草固定在下面。这样,水草就可以成活了。水中的微生物也不用愁,因为有很多学生从小河小沟中找来了大量的水草,够小鱼们吃的了。

(三)课后的深化与拓展

建造生态瓶就是要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虽然与真正的生态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样做已经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全

封闭型的生态瓶制作,因为很多学生通过查资料真正的生态瓶是要全封闭的,有的学生还对制作全封闭型的生态瓶感兴趣。我就在课外与学生制作了全封闭型的生态,还选择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就是比较开放型的生态瓶与封闭型的生态瓶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

对老师来说,做一个投入型的教师最要紧。但是,同样一节课,投入与不投入区别很大。如果投入了,还要冒学生安全问题的风险,这是很多科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我可以这样说,很多科学教师不敢让学生去捉鱼和虾等水生小动物。他们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名誉。科学课,关键是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学生对生态瓶感兴趣了,能够坚持观察研究生态瓶了,我认为这个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至于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生态瓶的好坏,这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我想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对封闭型生态瓶内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就是学生在研究开放型生态瓶的基础上,他们自然而然想到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有机会去研究这样的课题。2007年3月19日

篇八:(教案)做一个生态瓶 《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生态系统。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2)培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生态瓶的建造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

2.教学难点:理解在生态瓶中放置生物的情况,以及这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池塘的图片;水;托盘;小铲子;鹅软石;泥沙;标签纸。

2.学生准备:做生态瓶需要的容器(洗净的大可乐瓶或色拉油桶);适合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鱼、虾、乌龟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之前已经了解了蔷薇花丛,清楚的知道了蔷薇花丛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水田中的食物网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这节课呢,就让我们用研究蔷薇花丛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池塘.首先请各位同学观看大屏幕。同时把书本翻到第14页,在这个池塘里边有哪些水生生物呢?

生:学生一一例举,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板书“生物与非生物”。

师:这就是我们池塘中很多很多的生物。那我现在问一个小问题:我们池塘中的植物它们的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

生:水、阳光和空气、温度、泥土(植物长在泥土里面)、养分(养分从哪里来呢,泥土里来),鱼和动物的排泄物会为水草提供营养(水草的生长除了与许多水、阳光和空气、温度、泥土等非生物因素有关系,还与动物有关系)师:那水草对动物有没有帮助呢?

生:提供氧气、净水功能、食物、保护动物、栖息地

师:看来我们池塘里的动物和植物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就像一个“家”一样对不对?

那么,池塘里生物间的食物链又是怎样的呢?

生:水草—>小鱼—>鸭子;荷花—>小鱼—>鸭子?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靠,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同学们可以例举一下,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生态系统呢? 生:一片树林,一块草地? 师:没错,我们自然界中有很多很多的生态系统,可以是一块菜地,也可以是一个湖泊。

为了更好的观察自然界中的池塘生态系统,那今天这节课呢,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个生态瓶。

在做生态瓶之前,首先要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制作生态瓶的因素,你想要放哪些东西在你的生态瓶中呢?

生:植物、动物(动物怎么选择)、非生物(水、泥沙等),瓶子(大小需要控制)

师:看来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多啊,已经很想尝试了啊。但是不要着急,我想先请大家填写一张“生态瓶建造方案设计记录表”,给大家10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这个表格完善起来。(说明选择该种植物或动物的理由)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大家交流一下。

生:数量的多少、种类的多少讨论,原因是什么?

讨论结束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制作生态瓶的材料,但是我准备的东西还是非常有限的,没有同学们考虑的那么的周到。你们能够用上就用上,缺少的东西下课后在进行补充,好不好?现在有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有序的来领材料。

各个小组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生态瓶。但是生态瓶做好之后,后续的观察室非常重要的。书本第16页有一个观察活动记录表,到底这些动植物能不能适应我们给它们建造的这个“家”呢,这就需要我们每天的记录以及观察了。那今天我们的研究就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池塘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鱼、田螺、蝌蚪

水草、浮萍

浮游生物、微生物

水、泥沙、石头

池塘中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

六.教学反思

1.教学重难点偏移:对于池塘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未进行说明。

2.教学过程中对于全体学生未进行公平的关注,尤其是处于教室后面位置的学生,未给他们一定的发言机会。

3.上课过程中,教学语言要精简,以免影响上课进度。4.上课的纪律还有待改进。

第三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准备材料很感兴趣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我布置了学生去找一个可乐瓶、一些水草、一些卵石、再去捉一些鲫鱼、金鱼或蝌蚪、龙虾、螺蛳等。我为四大组的学生提供了6个网兜。对学生强调了一些安全问题。要到农田旁边的沟渠中去捉一些水生小动物。上午布置以后,中饭吃完,我就带领学生去抓水生小动物了。共捉了有20多条的小鲫鱼,有5-6只小龙虾,还有大量的水草。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买来了金鱼、卵石等。这样的区别是这些学生失去了一次仔细观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情况的机会。学生的安全问题使我很担心。因为布置这个任务带来任何一点差错都会给学校造成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希望科学课上级主管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不然老师不敢布置这些是必须的却又有一定安全隐患的活动。对上好科学课有很大的阻力。

(二)生态瓶生物很和谐

把抓来的鲫鱼放几条进去,又放了几个螺蛳和小龙虾。这样一个生态瓶基本完成了。生态瓶做好以后,上课有了参考物,小鲫鱼游得很欢畅,螺蛳也爬得很安逸,那小龙虾更不用说了。这些小生命不知能够存活多久我可心里没有太多的底。开始我担心学生找不到水生动植物,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不仅找来了鲫鱼、龙虾,还找来了乌龟。有的组找来了很多的蝌蚪。经过学生制作以后,发现有的组还很有经验。不但在下面铺了沙子、泥土,还把水草固定在下面。这样,水草就可以成活了。水中的微生物也不用愁,因为有很多学生从小河小沟中找来了大量的水草,够小鱼们吃的了。

(三)课后的深化与拓展

建造生态瓶就是要模拟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虽然与真正的生态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样做已经让学生感受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全封闭型的生态瓶制作,因为很多学生通过查资料真正的生态瓶是要全封闭的,有的学生还对制作全封闭型的生态瓶感兴趣。我就在课外与学生制作了全封闭型的生态,还选择了一个研究的课题,就是比较开放型的生态瓶与封闭型的生态瓶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

对老师来说,做一个投入型的教师最要紧。但是,同样一节课,投入与不投入区别很大。如果投入了,还要冒学生安全问题的风险,这是很多科学教师面临的问题。我可以这样说,很多科学教师不敢让学生去捉鱼和虾等水生小动物。他们怕万一出了什么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名誉。科学课,关键是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学生对生态瓶感兴趣了,能够坚持观察研究生态瓶了,我认为这个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了。至于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生态瓶的好坏,这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我想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实际教学过程,学生对封闭型生态瓶内生物存活时间的研究,就是学生在研究开放型生态瓶的基础上,他们自然而然想到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有机会去研究这样的课题。

第四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池塘的剖面图。首先让学生来认识池塘里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池塘里还有哪些非生物。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什么样的,存在着哪些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群落的概念。

第二部分: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建造生态瓶就是建造一个生态群落。让学生考虑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准备怎样的非生物环境条件。

第三部分:做一个生态瓶。

按照设计好了的生态瓶建造方案,运用准备好的材料,做一个生态瓶。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接触了解了常见的植物、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需求的一些生物基本的但比较零散的知识;也经历体验过观察探究植物、动物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单元前5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也听说过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等比较复杂的生物学名词。一部分学生甚至还能对上述名词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在设计生态瓶制造方案时,学生是能够考虑到一些动植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应该说大部分学生对于观察花草和小动物还是有较浓厚的兴趣的。制作、并长期不断地观察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对于大部分学生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过程与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评价任务

1.认识池塘生态系统组成及作用。2.小组合作设计生态瓶。

3.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做生态瓶的容器(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一个盛满了水的水桶、一些洗干净了的沙子和小石子、一把小铲和一个漏网等工具、一张标签、一张记录纸。

为全班准备:大玻璃水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P14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 4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下面三点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1.我发现小组在设计建造方案和制作生态瓶时,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这样更能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科学课从生活入手,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3.要使学生真正参与、用心参与、要使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性高涨的氛围,就必须让知识学习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第一环节学生观察分析池塘生态系统所用的时间有些长,降低了同学们对这节课原有的积极性。另外同学们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

/ 4

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

2.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态瓶时,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

/ 4

第五篇: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乡镇的科学教学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成绩都不高,要想走出这样的低谷,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认真领会课改精神,转变过去那种陈旧落后观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中。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的小组为单位汇报。学生的汇报虽然有的不完整,我注意了适合补充,给他们肯定和鼓励。通过层层深入的探究,学生能自己分析和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开展实验探究,得到实验结论。在实验分析和总结中知道如何使用实验器材,知道生态瓶中的生物过多造成生态失横衡,知道怎样观察和做记录。《科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你们真棒!”“你们真像一个小科学家!我要向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建造生态瓶。”这些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体现了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这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做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又关注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学生的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但我相信作为科学教科师的我们,一定会以契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工作之中,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下载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学生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态系统,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2、学生通过设计生态瓶,知道池塘生态系统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1、学生通过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设计 教科版

    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 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教科版

    做一个生态瓶 一、【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制作一个生态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

    五年级上册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制作生态瓶,并......

    三年级上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教例:《我看到了什么》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的内容既是第一单元的开始,也是小学生......

    五上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

    五上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

    五上科学教学反思(全)[5篇模版]

    五上科学教学反思(全) 《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反思: 《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反思: 《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反思: 《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