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鉴赏家教案
《鉴赏家》教学设计
江苏省怀仁中学
徐德兵
教学目标:
1、能够从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把握叶三这一人物形象,并了解“鉴赏家”的真正含义。
2、了解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体会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要情节、主人公叶三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家”的真正含义,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以及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学生活动,立体互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汪曾祺的小说现在已成经典。作为一个写作者,恐怕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浩歌)
2、今天我们也来体会一下汪曾祺的幸福,一起走进一位貌似“非主流”的鉴赏家——果贩叶三。
二、与人物同行
1、文章中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叶三是一个鉴赏家?看一下是否全面?(检查预习情况)明确:① “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 ②判定“紫藤有风”;③ 判定灯台上的老鼠是“小老鼠”;④ 依据“红花莲子白花藕”指出季匋民绘画错误。
2、这些事实集中在第17节以后的段落,实际上写了叶三看画、知画、懂画、评画 和叶三绝不卖画与画共存亡等内容,这些情节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章分析)
明确:刻画了一个有敏感观察力和丰富生活经验的,不谄媚,不卖弄,不假充内行(不像季匋民在家看见的那些假名士,写假名士是为将季对那些人的态度和对叶三的态度进行对比)、真正懂画、真心爱画的果贩叶三(他对画的爱是不涉及功利的,就是因为爱,所以爱。“季匋民死后叶三就不买果了,但四季八节,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的坟上供一供,并且对季给他的画一幅也不卖而是装在自己的棺材里埋了,生死相随,死了都要爱);也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从善如流的画家季匋民;也刻画了画家与果贩之间的纯真情谊。
3、下面看第2—16节,不少同学说这部分看上去好像与鉴赏家没什么关系,到底有没有跑题呢?(请先浏览第2—5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明确:第2—5节没跑题。在这几节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叶三—— ①勤快:“看门的和狗都认识他”“喜欢到处跑”。
②诚实重情:“宅门主人有时就隔着门说话”“什么果子,是看也不用看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③为人憨厚:“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格”“他的果子全都从他的手里过过”“他的果子都是原装,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 ④生活阅历丰富:“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
⑤热爱生活,生活“精致”:“金丝篾篮,篮上插一把小秤”“能看好多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卖果子卖得很雅)(说实话,坚持三十多年这样跑是难得的,更难得是,他懂得在艰辛的生活中积累经验,寻找快乐,发现美好。这样的生活确实精致。可以想见当他发现一颗好果树上挂着好看的果子时,他会多么欣喜!)
总结:实际上这几节与后半部分构成因果关系。叶三能成为一名鉴赏家,一方面源于卖果子时的丰富的生活阅历,源于在平凡生活、在生活细节中找到美感,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正是因为这,他才能够从紫藤的乱里看出风来,才会懂得一只小老鼠的顽皮,才会懂得“红花莲子白花藕”。)另一方面,他作为“鉴赏家” 的对艺术的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正是卖果子生活中勤快、憨厚、诚实和重情义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4、讨论到这里,一个“贩夫鉴赏家”的形象欣赏也就基本完成。我想大家也能明白作者以“鉴赏家”为题而不以“果贩叶三”为题的用意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鉴赏家?
明确:真正的鉴赏家:要有对生活的敏感和热爱;要有对艺术不涉功利,保持本真的热爱;要有对人间真情的热爱。(与职业的高低、身份的贵贱无关。)
5、在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对话训练。(以幻灯形式出示部分对话内容)季:“如何?”
叶:“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季:“不对?”
叶:“„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季:“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 “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季:“不卖?”
叶:“一张也不卖!”
6、第5—16节也没跑题。(时间紧可由教师自讲)
明确:通过对二个儿子的描写以及父子之间的对话,一方面叶三的儿子也很“精致”,好像秉承了他们父亲的雅致,也告诉我们“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这一重要信息,使得前后部分巧妙衔接起来。
三、与作者同行
7、有同学预习完这篇小说后最鲜明的印象是这篇小说与别的小说很不同,淡淡的,但很有味,越看越有味。我想说这些同学眼光很厉害,也可以算是“犀利哥”了,但是这种淡而有味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探究一下,可从情节、结构、人物和语言等方面来思考。
明确:①情节和结构设置淡而有味。没有一般小说所有的清楚的线索、强烈的冲突、紧凑的情节,也很难概括出故事梗概,只是写了一个爱画的人,写了他的生活,有些与画有关,有些似乎只是闲笔,但又是苦心经营的。这很类似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法,因而他的小说被称为“散文化”小说。他在《小说的散文化》中写道:“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流水一样。”
②人物形象塑造淡而有味。叶三这个人物,没有什么名垂千古的功绩,也的确“和别的卖果子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天底下像这样的果贩几乎不会再有第二个:他是为了自己喜爱的画家卖果子的;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四季八节,还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供;画家送给他的画,一张不卖,最后这些画陪着他安眠于黄土中。但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于一般小贩的性情、品质,让我们喜爱和尊敬。他追求的是“一种顺乎自然,超功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他所崇尚的是“生活情趣、淡泊名利、人情美”这三大艺术主题。他说:“我的作品确实是比较淡的„„我没有经历过太高的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见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你叫我怎么写„„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去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是淡。”读他的小说,看到的大都是市井小人物,但他却把烟火人间写得不带烟火味儿,他笔下的农夫、卖菜的、卖鸭的、画匠,都很“雅”。
③语言使用淡而有味。他认为小说语言要准确,朴素和精炼。“辞达而已矣”。远离所谓的华丽辞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在平淡中显出不平常。
★(齐读第3节)一起领略叶三的劳动成果,作者写得平淡很精致,思考如何写得精致的? 明确:通过他所卖的水果,以时间为序,运用视觉和嗅觉描写,有概述,有具体描述,简简单单地几笔,把当地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风情画一幅幅地展现出来:我们能由此看到冷暖相关的气候、美丽的景色以及丰富而诱人的特产,还有辛勤忙碌而又懂得生活的叶三的身影,很有诗情画意和民俗风情。
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嗤——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语言和他所描写的动作一样,准确,干净,利落,人物形象鲜明。(都说作家是语言文字复兴的首要倡导者,有责任使用好推广好优美纯正的民族语言。网络写作、身体写作等等都让文学的文字远离规范和纯正。有专家说振兴汉语,依靠的是有更多汪曾祺这样的大家,青春写手难以担纲此任。)
④风俗描写淡而有味。读《鉴赏家》,他故乡的风物如在眼前,而且成为人物活动不可缺少的背景,甚至就是人本身。比如写叶三四处走,了解各地乡风;写一年四季、不同节令的鲜果;写布店种种看似和小说主题毫无关联的细节,都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乡风物的画卷,而人在其中,甚至可以说处处有人。
★那能否把这部分内容压缩成这样: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不仅长得眉清目秀,不高不矮,而且在布店都出了师,活干得很出色,老大是二柜,老二是三柜。在叶三五十岁生日那天,两个儿子很有孝心,提出爹不要再走宅门卖果子的事,但叶三不同意,还 3 有点生气了,他说:“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淡是淡了,但却没有味了,风俗味没了,人物形象也不突出了,概述代替不了具体描述。
总结:淡而有味就是汪散文化小说的鲜明特点。汪曾祺的小说确乎如此,什么都平平淡淡,但读完之后,你却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总会有一种隐隐地激动。铺开一幅幅清新淡泊、意蕴高远、韵味无穷的水乡泽国风俗画,况且是运用平和恬静的散文、随笔的笔调,向读者娓娓地叙说着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于是人们一下子就被这种优雅的审美情由与叙述风格所吸引和打动。
四、与作者对话
8、有同学认为结尾叶三把画带进棺材的处理有损叶三形象,也有同学喜欢这个结尾。你怎么看?为什么?(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观点一:是文化痼疾之一:自私。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死后将《兰亭集序》带进坟墓,这只满足了他个人私欲,却让作品不能遗惠后人。
观点二:体现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君不见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乎?这样处理是对文章的升华。
五、板书设计
要有对生活的敏感和热爱
鉴赏家
要有对艺术保持本真的热爱
要有对人间真情的热爱
情节和结构设置淡而有味
人物形象塑造淡而有味
汪曾祺
(风景这边独好)语言使用淡而有味
风俗描写淡而有味
第二篇:鉴赏家教案
鉴赏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基本风格。
2、细读文本,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把握叶三这一人物的独特形象。
3、了解散文化的小说与一般小说的区别。教学重点精心难点
1、细读文本,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等,把握叶三这一人物的独特形象。
2、了解散文化的小说与一般小说的区别。教学方法 阅读与探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这篇小说以《鉴赏家》为名,意在“鉴赏”:鉴赏画,鉴赏美,鉴赏生活。我们学习小说,其实就是在学习鉴赏:鉴赏人物,鉴赏语言,鉴赏小说所源自的生活,鉴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这篇小说,由于其独特的人物形象与艺术风格,特别适合细致深入的品味与鉴赏。
一、作者与背景简介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以小说《受戒》、《大淖纪事》为人瞩目,他的小说用抒情的调子,以童年的回忆为视角,着意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散文则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娓娓道来,文字雅洁而少雕饰。《鉴赏家》写于1982年,同样是于晚年追怀故土,如朝花夕拾,平淡中自有深远之致。
二、品读与探讨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下问题。(注意问题的逐渐深入。提供的答案比较完备,不一定要全告诉学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出主要意思即可)
1、小说的主人公叶三是一个“卖果子的”,作者为什么以“鉴赏家”作为小说的题目?
小说这样开篇:“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虽是个地位卑微的果贩,却凭着对生活的朴素理解、对绘画的真心喜爱,被大画家季匋民视作真懂画的人。名士的高谈阔论往往只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而叶三从心里喜欢画,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欣赏画,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评画,却常常能“一句话说出好在处”。这样的鉴赏家才是真正的鉴赏家——用眼睛,更用心灵品味美,远胜于那些高谈阔论、似通不通的所谓鉴赏家。小说以“鉴赏家”为题,既点出了主人公,也点出了小说主题;对美的鉴赏。
2、小说从哪里开始进入所谓的“正题”?之前的叙述是否跑题了?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可以结合“品读与探讨”第1题)小说开篇之后,就开始叙述叶三卖果子的故事。写到近一半时,才进入正题:“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之前的叙述没有跑题。这些内容似乎和“”鉴赏家没有直接关系,但叶三作为“鉴赏家”对画独具的敏感,恰恰是源于卖果子时对生活中的美的敏感。他喜欢到各地去找好果子,送到买家的果子都有可以入画的美丽;而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叶三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这样的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热爱生活,时刻注意发现和欣赏新鲜活泼的生机,才能从紫藤的乱花里看出风来,才会懂得一只小老鼠的顽皮,才会知道“红花莲子白花藕”。我们从叶三身上读到的,是对美的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之本质所在。
而这些都构成了一个丰富、独特、真实的人物形象,他具有鲜明而饱满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格。对美的纯真的热爱,对人的深厚的情谊,都蕴含在这些跟“果子”有关的故事中,从而使一个“神全气足”的人物跃然纸上。
3、从小说中寻找一些叶三“鉴赏”画的细节。读一读,品一品,说说感觉。
“紫藤里有风”一段,“小老鼠”一段,“红花莲子白花藕”一段。叶三基于朴素生活经验的“真懂(画)”,季匋民的平易亲切、从善如流,两人的彼此欣赏和朴素情谊,都可以从这些细节中读出来。
4、这篇小说读起来和一般的小说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种不同吗?(每个同学选一个角度具体谈,老师再点拨总结。提供的答案涉及情节、结构、人物、语言等各方面,不需要全让学生掌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总结,点出主要区别即可)
(1)情节和结构。我们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所具有的清楚的的线索、强烈的冲突紧凑的情节,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它只是写了一个爱画的人,定了他的生活,有些和画有关,有些似乎只是闲笔。细细想来,作品其实只是写了一个字:“美”。这颇合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说法。而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化》中谈到沈从文先生的小说《长河》:“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而在另一篇文论《小说笔谈》中,他把小说的结构比作树:“一棵树是不会事先想到怎样长一个枝子,一片叶子,再长的。它就是这样长出来了。然而这一个枝子,这一片叶子,这样长,又都是有道理的。从来没有两个树枝、两片树叶是长在一个空间的。小说的结构是更内在,更自然的。”这些分析也适用于《鉴赏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类小说,其实是以一种更贴近生活常态、更亲切自然、不刻意雕琢的态度和方式,叙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2)人物。我们的文学批评一度过分强调所谓“典型人物”,要求人物是典型化的,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典型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使人物集中体现某一类人的阶级特点、性格特征,但也往往抹杀了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丰富性、生动性、不可重复性。汪曾祺认为,“在解释得不准确的典型论的影响下”,有些作家“创造出了一批鲜明、突出,然而虚假的人物形象”。他自己的创作心态是这样的:看到生活中有意思的人,想写写他,就写了;并不刻意追求以一个人物体现大的时代、社会内容。因此,“通常不对人物进行概括。只是画一两朵玫瑰花,不想把一堆玫瑰花,放进蒸锅,提出玫瑰香精。当然他画的玫瑰是经过选择的,要能人画”,“人像要求神似。轻轻几笔,神全气足”。我们再来看叶三这个人物,的确不是一个典型的果贩;甚至可以说开底下这样的果贩几乎不会再有第二个;他是为了自己喜爱的画家卖果子的;画家死后,他不卖果子了,但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坟上供一供;画家送给他的画,他一张不卖,最后这些画陪着他安眠于黄土中,真可谓“生死相随”。但正是因为与众不同,他身上有如此吸引我们的地方:对美的纯真的热爱,对人的深厚的情谊,这些不同于一般小贩的性情、品质、引发我们由衷的喜爱和尊敬。可以说正是因为人物的“不典型”,因此才更有价值,因为他是独特而真实的“这一个”,而非概括提炼的“那一个”——其实往往是“许多个”的杂糅和平均,看似典型,实则如流水线上生产的工业品,粗糙而失真,又如反复搓揉的面团,面目不清,棱角尽失。只要稍稍回顾一下文学史上那些“高大全”的形象,高下立判。
(3)语言。汪曾祺说:“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十分潜心于语言。他们深知,除了语言,小说就不存在。他们希望自己的语言雅致、精确、平易。”在《小说笔谈》中,他强调“语言的惟一标准,是准确”。我们常常听评论者说汪曾祺的语言谈而有味、素朴中透出诗意和趣味等,其实他首先追求的是准确。有人曾这样评论杨绛的文字:“品味杨绛的散文,我们得知在她看来语言的准确远远重要于语言的修饰。或许因此她花的力气更大。她正是福楼拜所说的那样去寻求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最有概括力的名词,最能表明特性的形容词和最生动的动词。她找到了。一方面我们又发现所找到的东西原来正是最平常的,并不炫人耳目,由此她又达到了语言的朴素。此外,既然已经准确地表达了要表达的,那就够了,无需再添加什么,添加了就是堆砌,就是累赘,所以她的语言又是精练的。杨绛散文语言具有准确的美,朴素的美和精练的美,这统可归之于一句很古老的话:辞达而已矣。对这句我们似乎总觉得只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其实它是一个最高的要求。”汪曾祺的语言也是如此,准确、朴素、精练。有一次的孙女想从爷爷的文章中找一点“好句好词”用在作文中,找了解半天,毫无所获,于是很恼火。汪曾祺听了之后哈哈大笑:“没词儿,好!”远离所谓的华丽辞藻,使他的语言干净自然,在平常中见出不平常。如“立春前后”一段中那种溢于纸面的清香,正源于语言那朴素的清香。再比如他写叶三家老二卖布:“量布、撕布(撕布不用剪子开口,两手的两个指头夹着,借一点巧劲,??——的一声,布就撕到头了),干净利落。”语言和它所描写的动作一样,准确,干净,利落。
5、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是读起来很“很味儿”,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见教材“品读与探讨”第2题)
所谓“有味儿”,主要跟小说的语言和所描写的乡风民俗有关。作者的语言准备、朴素、精练,因此干净而自然,有独特的“味儿”:淡而有味,素朴中透出诗意和趣味,而非“浓得化不开”之浓郁鲜艳。(具体可参考上一个问题中“语言”一段)小说如风俗画一般,铺展开故乡风物的画卷,于其中展现故乡的人们平常生活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人情”和“风土”是紧密关联的。写风俗,其实也是追怀故土:人到暮年,怀乡怀旧,如朝花夕拾,如秋水黄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美丽淳朴而悲凉的世风民俗,也给小说增加了独特的“味儿”。
1、接着第5个问题,具体探讨语言的“味儿”:朗读小说第3节(“立春前后,卖青萝卜”一节),具体说说这段文字的好处。“立春前后,卖青萝卜„„”一段,充满了植物的清香,更可以让人想像时序更迭、草木葱茏之美。下文说:“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可以说,是叶三把四季带到了许多深宅之中,也带到了很多看后的读者眼前,我们似乎能看见那些美丽的果子,闻到那扑鼻的香气。
“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可以想见其饱满脆嫩。香白杏,顾名思义,一定是又香又白,“白得像一团雪”。还有“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的樱桃,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粗如小儿臂”的山药,“大如拳”的百合„„这些准确生动的文字,组成了鲜明美丽的画面,文字中有画,也有诗。
注意时令转换的过渡语:“立春前后”,“杏子、桃子下来时”,“再下来”,“端午前后”,“七八月”,“重阳近了”,“菊花开过了”,“入冬以后”。有自然节气,有季节,有月份,有传统节日,有当令的果或花,过渡自然而多变化,叙述看似随意,却又简练贴近。
介绍水果有说有略,既有概述,也有具体描述;总体以时令为序,中间也有归类罗列。如果把读这段文字比作观一幅画,读者能看到总貌,也能看到局部细节;随意中有次序,有安排。
小 结
以对结尾的思考作为全篇的总结。
问题设计:小说这样结尾——“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这似乎是一个平淡到了极点的结尾。你喜欢这个结尾吗?为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结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怎样回答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体现自己的独特认识与想像力)
(1)提供两种不同的思考与分析:
1喜欢。这是一个平淡到了极点的结尾,也是一个自然到了极点的结尾。这是人的必然结局:死了,埋了。几个字,由生转到死,收尾干净利落,无尽感概尽在不言中。这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叶三视这些为生命,无论生死,都要与它们相伴左右。也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2不喜欢。可以写得更有波澜,更有余味。(3)结尾的不同设计: 捐赠给博物馆,供大家一起欣赏。
世事无常,家道中落,儿子们无奈变卖了这些画 这些画被凯觎已久的人掘墓盗去,流落四方。„„
第三篇:鉴赏家公开课教案
《鉴赏家》预习学案
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课前预习:
(一)字音字形
抻()纸
谄()媚
辻()听涛
三垛()季匋()民
漂()朱膘()
恣()悍
(二)品读思考
1、果贩叶三有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汪曾祺认为叶三是鉴赏家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三的两个儿子有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家》教案
常州市第五中学 刘隽
教学目标:
1、能够从语言、动作、环境等方面把握叶三这一人物形象,并了解“鉴赏家”的真正含义。
2、了解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体会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要情节、主人公叶三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家”的真正含义,汪曾祺小说的基本风格以及散文化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区别。教学方法:问题驱动,学生活动,立体互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记得高一开学的时候,潭清漪同学曾说将来要考武汉大学的珠宝鉴定专业,如果梦想实现,我们班二十年后将出现一位鉴赏家哦!二十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作家汪曾祺眼中的一位鉴赏家——叶三。
二、检测预习作业:(注音)
三、走进文本:
1、速读课文,读后思考,你认为作者汪曾祺笔下的鉴赏家叶三是不是一位鉴赏家,为什么? 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
(学生有可能答是的,理由如下:① “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与季四太爷产生艺术的共鸣; ②判定“紫藤有风”指出画的妙处;③ 判定灯台上的老鼠是“小老鼠”;④ 依据“红花莲子白花藕”指出季匋民绘画错误:④鉴定李复堂四开册页是真的,免费送给季。这些细节可见叶三是一位鉴赏家。总结:真热爱、品妙处、鉴真伪)
(学生可能回答不是,理由如下:叶三只是一个果贩,他的本职不是鉴赏家。追问,他是一名什么样的果贩?齐读2、9-17小节。分析果贩叶三的特点:淳朴、随和、智慧、谦让、勤快、认真、生活阅历丰富、有审美眼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敏感且热爱生活,为叶三送30年水果不涉功利)
我们平时印象中的鉴赏家有什么特点?侧重于物品的真伪,知识渊博,眼光独到。例如《鉴宝》节目中的专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中的学识渊博、品味高雅的鉴赏家(真品、赝品、)
过渡:看来对于汪曾祺笔下的叶三是否是真正的鉴赏家,同学们出现分歧的原因(1)身份角度(2)学术角度。无论你是否认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是有鉴赏水平的,对不?
2、那么能对得起鉴赏家这个称号吗?但是汪曾祺却称它为“鉴赏家”,是出自对叶三的敬意与赞扬。赞扬他什么呢?
明确:人品、审美眼光、对艺术纯粹的热爱。
3、叶三是个鉴赏者,季匋民却是实实在在的大画家,但季匋民却对他青睐有加,他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
(1、一个卖水果,一个喜欢用水果下酒,为他们成为朋友提供了可能,果贩叶三的人品和审美眼光令季匋民对叶三刮目相看,甚至将其视为知己。季匋民的形象:纯粹、率性、旷达脱俗、对画的热爱不涉功利。
2、两个人都品行高洁,意趣相投。一个远离尘嚣,忘情丹青;一个留意人间幽微草木细情,成就了他们成为知音的洞见。虽然身份悬殊,但没有雅俗之分,他们的相遇,惺惺相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心灵选择和文化选择的结果。)
4、这篇小说除了塑造了叶三和季匋民这两个人物之外,还写到了许多其他的人物,(我们很多同学在预习质疑中也提到了)比如叶三的儿子,大宅门里的人,辻听涛等等,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叶三的儿子:认真、智慧、真诚、孝顺,间接表现叶三的为人;大宅门的主人、仆人:诚信,他们交往的人也都地诚信之人。辻听涛:对艺术非常虔诚。)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可爱的人。其实在汪曾祺的笔下,有许多类似的人物,如金岳霖先生,《钓鱼的医生》中王淡人,《金大力》瓦匠金大力,男妇科医生陈小手等等,许多汪曾祺泼墨浓重的人物都是远利近义,见贤思齐,心中固有一种道德高标,对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有事人物本身便是古朴文化、传统文明的持有者、代表着。
四、与作者对话
我们从《鉴赏家》中能读到一种矢志不渝的努力,那就是最大可能地挽留传统文明,但汪曾祺对此是持乐观的态度吗?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结尾的“埋了”二字不仅是因为叶三把他与季的知音之交看做灵魂的一部分,作者在这里也是埋了“果贩+鉴赏家”的奇异融合,预示着季这样用诗、书、画、人格一同诠释传统美德的画家也难得一见了,也许对于季匋民而言,叶三之外别无知音甚至别无可谈者,时代对他们的冷落与疏远让这些以心相交的人情美景已无以为继,恍若隔世。汪曾祺说这种封闭的古铜色的生活是存留不住的。整篇文章在暖洋洋的抒情中深隐者汪曾祺的“人面不知何处去”的伤怀之思。)
第四篇: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鉴赏家汪曾祺读后感
我一直讨厌散文,不止是因为考试要考,而且还因为呆板无趣,看着想让人睡觉,每次看着看着都是迷迷糊糊,让人讨厌。所以我的书架上什么书都有,就是没有散文集,。像什么朱自清﹑老舍﹑巴金等人的散文实在是除了被迫才读几篇,否则几乎不看,因为这是在太无聊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汪曾祺的散文要比其他人好多了,他的散文轻松自在,而且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丝隐秘的幽默,让人嘴巴一咧,会心一笑。他的手法很有意思,总会在文中一些微妙的地方加上几句看似文不对题的几句话,却又在无意间把文章提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在这本书中他的《跑警报》很有意思写出了西南联大在昆明时逃飞机轰炸时的许多趣事,当预行警报的灯笼挂出,人们从驿道撤入郊区的深山老林,警报响起后,男生手里提了一大袋零食在宿舍门口等人,直到女生出来了以后上去“嗨”一声以后欣然地并肩走出后门带着闲适的心,嘴里啃着零食,又因为是跑警报所以不能悠哉悠哉的,得带一些危险感,但还是显得不紧不慢。让人不得不感慨道:“原来跑警报也可以这样”
又比如说《五味》他用了风趣的笔法写出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以及一些趣闻,比如山西人的酸,四川人的麻辣,无锡的甜,当然包括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的臭豆腐。是的.,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当我仔细回想一下后,也就发现原来《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根据这篇文章改变的吧。我当然也喜欢他的《端午的鸭蛋》就连上课时也很想知道老师到底是怎样上这节课的。
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多年父子成兄弟》,一对父子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那无与伦比的“孩子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早春的时候带着一大堆孩子在田野上狂奔,“我”初恋时,父亲在一旁给我出馊主意,这种父亲哪里能够看见:如此民主而且回去理解孩子,从孩子身上学会不怕担干系,只是本着同学有难就要两肋插刀的的淳朴精神而去帮助他们。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境的淡泊和对人情世故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一样幽默自在的散文,自由自在让人一看上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他并没有苦心去钻研如何写,同时也不用我们广大的读者去钻研如何读,只是像饭后的水果让人心里甜滋滋的,只是需要一颗轻松自在的心。
第五篇:鉴赏家 课堂设计
《鉴赏家》课堂设计(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
2、赏析文本散文化和风俗画入小说的特色;
3、了解汪曾祺及其小说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作者对真正艺术鉴赏家的认识和思考 【过程与方法】
自主研习人物形象、小组合作探究塑造人物的艺术特色、课堂交流点评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把握文本的人物和主旨 【难点】
赏析文本散文化、风俗画入小说的特色
活动过程
一、自主研读,结合文本谈谈小说中叶三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小说用较大的篇幅叙述叶三卖果子的故事,这些内容与“鉴赏家”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何不以“果贩叶三”为题,却以“鉴赏家”为题,请探究作者以此为题的用意。
三、结合文本和资料链接内容,小组合作探究汪曾祺的小说创作风格。资料链接:
资料一: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资料二:汪曾祺与老师沈从文
汪曾祺去世前,梦见了他的老师沈从文。“沈先生还是那样,瘦瘦的,穿一件灰色的长衫,走路很快,匆匆忙忙的,挟着一摞书,神情温和而执着。”(《梦见沈从文先生》全文只有一二百字)汪曾祺对他的老师的感情,真是深厚,临终一梦,绝非凭空而来。那么沈从文是怎么看汪曾祺的呢?没有专门的文章,却有零星的文字,散落在他给友人的书信中。
1941年2月3日,沈从文给施蛰存写信,谈及昆明的一些人事,其中说道:“新作家联大方面出了不少,很有几个好的。有个汪曾祺,将来必有大成就。”(语气极其肯定。现存沈从文书信,这是最早提到汪曾祺的;而汪曾祺当时还只是试笔阶段,在西南联大一群学生作家中崭露头角而已。)汪曾祺1946年到上海,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甚至想自杀。沈从文从北平写信,把他大骂一顿,说他这样哭哭啼啼的,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枝笔,怕什么!”此信不存,却在汪曾祺记忆里难以磨灭;他还记得老师同时让三姐(张兆和)从苏州写了一封长信来安慰。
此一时期的存信中有沈从文1947年2月给李霖灿、李晨岚的一封,请求朋友帮忙为汪曾祺找工作:“济之先生不知还在上海没有。我有个朋友汪曾祺,书读得很好,会画,能写好文章,在联大国文系读过四年书。现在上海教书不遂意。若你们能为想法在博物馆找一工作极好。他能在这方面作整理工作,因对画有兴趣。如看看济之先生处可想法,我再写个信给济之先生。”
1961年2月,沈从文在阜外医院住院期间,给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劳动的“右派分子”汪曾祺写了一封长信,鼓励他不要放下笔。信是用钢笔写在练习本撕下来的纸上,十二页,六七千字;从医院回家后又用毛笔在竹纸上重写一次寄出。“一句话,你能有机会写,就还是写下去吧,工作如作得扎实,后来人会感谢你的!”语重心长;又说,“至少还有两个读者”,就是他这个老师和三姐,“事实上还有永玉!三人为众,也应当算是有了群众!”
1962年10月,在致程流金的信中有一大段谈汪曾祺,沈从文为他大抱不平:“人太老实了,曾在北京市文联主席‘语言艺术大师’老舍先生手下工作数年,竟像什么也不会写过了几年。长处从未被大师发现过。事实上文字准确有深度,可比一些打哈哈的人物强得多。现在快四十了,他的同学朱德熙已作了北大老教授,李荣已作了科学院老研究员,曾祺呢,才起始被发现。我总觉得对他应抱歉,因为起始是我赞成他写文章,其次是反右时,可能在我的‘落后非落后’说了几句不得体的话。但是这一切已成‘过去’了,现在又凡事重新开始。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1965年11月,沈从文信里与程流金谈起大学教写作,又是感慨又是骄傲地说:“我可惜年老了,也无学校可去,不然,若教作文,教写短篇小说,也许还会再教出几个汪曾祺的。” 2 那个时候因为京剧《沙家浜》,已经不是连老舍也不知道汪曾祺会写东西的状况了。
资料三:名人弹赞●温海宇读汪曾祺《岁朝清供》(节选)
汪曾祺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每次读汪老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常读常新。近期,三联书店又推出了汪老硬皮的小本集子,取名《岁朝清供》,赶紧买回,把玩品味,爱不释手。
《岁朝清供》共收入汪老文章四十篇。大部分是散文随笔;余下部分便是一组笔记体的小说,篇幅虽不多,却也精彩饱满,活生生透着生命的气息。汪老仙逝十三年了,那泛活的文字并未因此而褪色。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汪老,感受汪老,似乎为汪老那温润如玉的品格坚守着什么,传承了什么,所以汪老的书总是那样受读者欢迎,各类的集子装帧有别,花样繁多。有谈饮食的,谈草木的,谈戏曲的,谈师友掌故的,当然还有些文艺评论的书,总之不管怎么分解,厚重的汪老总能经得起,他的实力便是广博的学识和过硬的语言功底。
汪老又有率真的性情,文士的幽默,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岁朝清供》首辑便是一组写自然草木、鱼虫鸟兽的文章。信马由缰的文思,不拘一格的套路,清淡跳跃的语言无不是真性情的自然吐露。特别是《荷花》的结尾:“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一句,真是绝了,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有某种超然物外的禅意了。谈饮食的共七篇,古今上下,南北风味,哪怕萝卜豆腐,皆有涉及。在师友忆旧诸篇里,《闻一多先生上课》也是别致亲切,使人仿佛穿越时空身临西南联大的课堂,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也宛在眼前了。在师友中谈及最多的还是沈从文先生,说沈从文“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硬是靠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可见沈的勤奋。还说到沈的爱家乡、沈的书法、沈晚年对文物的研究,以及早年对“我”的提携等。如数家珍,清晰可辨。然而沈先生却走了,“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的一个人,就这样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此刻,师生间的感情非言语所能表达了。如果说真性情是汪老的一个侧影,那么《岁朝清供》末尾儿几篇文艺笔谈则显示了汪老文化学养的深厚,读《小说陈言》《谈读杂书》《谈语言》,真是让人受益匪浅,能学到不少活的知识,其中不乏经验之谈,也寄托了汪老审美偏好。“我希望更多地看到这样的小说: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实际上汪老也正是按此套路来写小说的,《黄油烙饼》和晚年的聊斋新义系列无不明朗干净。这些毫无例外都收到这个集子中了。
选家有眼光,我觉得《岁朝清供》无疑是汪老近年来所编诸集中最好的选本。可放置案头,亦可入雅堂。
资料四:汪曾祺谈小说创作
我小时候没有想过写戏,也没有想过写小说。我喜欢画画。
喜欢画,对写小说,也有点好处。一个是,我在构思一篇小说的时候,有点象我父亲画画那样,先有一团情致,一种意向,然后定间架、画“花头”、立枝干、布叶、匀筋„„;一个是,可以锻炼对于形体、颜色、“神气”的敏感。我以为,一篇小说,总得有点画意。
引我进入小说创作之门的是沈从文先生。我好象命中注定要当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时,我选读了沈先生的三门课:“各体文习作”、“中国小说史”和“创作实习”。我追随沈先生多年,受到教益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
一句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他的意思不大好懂。根据我的理解,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小说是写人物的。人物是主要的,先行的。其余部分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要爱所写的人物。沈先生曾说过,对于兵士和农民“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温爱”,我觉得提得很好。他不说“热爱”,而说“温爱”,我以为这更能准确地说明作者和人物的关系。3 作者对所写的人物要具有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第二,作者要和人物站在一起,对人物采取一个平等的态度。除了讽刺小说,作者对于人物不宜居高临下。要用自己的心贴近人物的心,以人物哀乐为自己的哀乐。这样才能在写作的大部分的过程中,把自己和人物融为一体,语之出自自己的肺腑,也是人物的肺腑。这样才不会作出浮泛的、不真实的、概念的和抄袭借用来的描述。这样,一个作品的形成,才会是人物行动逻辑自然的结果。这个作品是“流”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人物的身上没有作者为了外在的目的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
第三,人物以外的其他的东西都是附属于人物的。景物,环境,都得服从于人物,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不能脱节,不能游离。一切景物、环境,声音、颜色、气味,都必须是人物所能感受到的。写景,就是写人,是写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这样,才会使一篇作品处处浸透了人物、散发着人物的气息,在不是写人物的部分也有人物。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这是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写作的态度。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又读了一些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对于生活形成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这在我的一些作品里也有所流露。沈先生发觉了这点,在昆明时就跟我讲过;我到上海后,又写信给我讲到这点。他要求的是对于生活的“执着”,要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沈先生在下放咸宁干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沈先生八十岁了,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完成《中国服饰研究》这样的巨著,就是靠这点对于生活的执着和热情支持着的。沈先生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