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小制作教案
4、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胶水 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有必要制作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工具。
2、制作的过程:
方法一: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条状(四周内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
方法二: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器诞生了。教学反思:
5、制作不倒翁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不倒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活动准备
常用鸡蛋或乒乓球,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六、教学过程:
(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
1、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
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细沙或滴入蜡液,不超过四分之一高),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3、操作及现象: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4、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二)介绍第二种方法:不倒翁(2)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
(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2)把白色硬纸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圆锥形。
(3)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接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三)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与瓶的上部,用类似方法制作。教学反思:
6、自动给水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自动给水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理解大气压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自动给水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小玲的奶奶每天要给鸡喂水,特点腿脚不灵便,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她? 2.组装步骤: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丝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3、使用方法 :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4、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教学反思:
7、自制小火箭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火箭
二、活动目的: 1.认识反冲力现象。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小火箭。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反冲力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六、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方法一: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飞出去。
2、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方法二:
1.备好锡纸片。
课前准备一张香烟盒中的锡纸片,先把锡纸片浸泡在水中,约三十分钟左右,小心地剥去锡后面的那层纸(为了卷火箭筒时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锡片,晾干后备用。
2.制作发射架。
截一段约10㎝长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湿的纸堵住其中的一头,插到墨水瓶纸盒里,使之倾斜35°左右(如下图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张3㎝×4㎝大小的锡片,捏下3~5个火柴头上的火药放到锡片中央,用一根牙签一头放在火药上将锡纸卷成一个圆筒,卷的过程中要把没牙签一头的锡纸片反折过来再继续卷。按照下图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发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签从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签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则不能发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装入发射架,让火箭头(有火药的部分)露在外面,点燃火柴燃烧有火药的火箭头(如下图)。当火箭头里面的火药受热后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尾部的洞口喷出,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火箭冲出发射架1~2米远。
5、特别提醒:火药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签装入发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签后留下的喷气口不能被堵塞,否则会有一点点危险性;点火发射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学反思:
8、日光灯清洁器
一、教学内容:
日光灯清洁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日光灯清洁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制放大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材料:一个破碎的小灯泡、酒精灯、镊子、小纸板一块。
六、教学过程:
(一)日光灯清洁器
1、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最难对付的是日光灯灯管,它高高地装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课桌椅高高叠起,爬上去才能够得着,但是擦洗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险。应该设计制作一个不用爬高就能清洁日光灯的小工具。
2、做法:找来一个大号饮料瓶,截取带着瓶口的一段,高度约为15厘米,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目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
3、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
4、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9、杆秤小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杆秤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杆秤的原理。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进一步认识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误差范围最小的杆秤。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六、教学过程:
1、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2、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
3、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纽),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若这个位置距提绳太远,可将提绳位置向向秤钩移近一些,相应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钩移近一些;找到满意的位置后,记下这两个位置,它们就分别是二纽的位置和二纽的起点刻度(如2.5千克),在二纽的位置钻孔,装上Π形穿钉和提纽。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进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
4、标定精确度杆秤刻度标定后,可用标准秤校准,得出自制杆秤的误差范围。
5、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10、制作简易走马灯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易走马灯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习热空气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走马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8开白纸一张,红纸,细铁丝20CM左右,胶水,剪刀,子母扣等。
六、教学过程:
1.把白纸剪成一方一圆,方的为36*12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
2.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3.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4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
4.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台灯灯泡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可用搭扣的一片固定。5.剪粘踏飞燕奔马图样。也可以用彩笔画马的图形。
6、调试: 把做好的走马灯套在台灯的支架上,打开电灯,走马灯就会徐徐转动。
(制作前提示要求:精美,灵巧,转动平稳,并注意安全)教学反思:
11、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内容: 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5瓦平底灯泡连圆木灯座一只,250mm铁丝一段,大头针一根,揿钮一粒,空可乐瓶一只,易拉罐底壳一块,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空气的对流可以形成风,在火炉上方放上一片又薄又轻的纸片,纸片会向上飘动;滑翔机之所以能在天空中飞翔,也是受到了暖气流的作用。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利用暖气流使风轮转动的热风轮。
3、制作方法:
制作风轮:在易拉罐底壳上按图一画好(实线为剪切线、虚线为折线),剪下折好,并在它的圆心处装上揿钮。如果找不到易拉罐底壳,也可用直径60mm的圆卡纸替代。
制作支架:用502胶水将大头针粘在铁丝一端,另一端弯成一个小圆圈套进灯座上,同时用灯罩卡子固定。
制作外罩:剪去可乐瓶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下部开几个长方形的通风口,做成外罩。
热风轮的装配与调试:参照图三,装上灯泡和风轮,套上外罩,点亮电灯,热风轮便开始旋转起来。
4、原理探究: 点亮电灯,热风轮自动旋转起来;熄灭电灯,热风轮就停了下来。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的比重比冷空气小。由于灯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下面的冷空气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形成对流,推动了风轮的转动。大家还可以动手做一下,看看热风轮如果不用外罩,会不会转动?能不能利用这个热风轮做成一个走马灯?其实,热风轮不用外罩也可以,但是效果不如用外罩明显,因为相比较而言,不用外罩的话对流就不够集中。如果要把它改装成一个走马灯,只要选一张透明的薄纸,画上图画,按风轮的外径围成一个圆纸筒粘在热风轮的周围,走马灯就做成了,大家试试吧。教学反思:
12、简单潜水艇的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单的潜水艇。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六、教学过程: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教学反思:
13、制作潜望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潜望镜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块30×40厘米的硬纸板;两面10×7.5厘米的小镜子;胶纸;一个圆规;一把剪刀;一把锋利的小刀;铅笔;尺子。
六、教学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三条平行线,从一条长边开始,每隔7.5厘米画一条线。在距顶部7.5厘米处画一横线,剪掉标有×的小正方形(如图)。另一端标○的地方剪一个直径大约为4厘米的圆孔。
2.沿三条铅笔线折叠做成一个长方形盒子,用胶纸把两面镜子固定在盒子里面,使镜面对着镜面并与盒子成45度角。3.在盒子底部粘一硬板纸作底,把剪下来的小方形粘在顶部。潜望镜就做好了。
3、做潜望镜只需要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和一块硬纸板。假如你的小镜子长十厘米,宽七厘米,这样,你就应该准备一张宽4×7=28厘米的硬纸板。纸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条件自己决定。纸板长一些,潜望镜就可以做得高一些。
4、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象图中所表示的一样,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一个痕迹(注意不要划透)。然后,利用桌边折一下,这样就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把它粘好。
5、用白胶布把小镜子象下图中那样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两面小镜子平行对好。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镜子不足十厘米长,你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算一算纸盒的尺寸,条件是保证镜面和纸盒之间的夹角为45°。教学反思:
14、自制小喷泉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喷泉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
六、教学过程:
首先在瓶塞上钻上两个直径与玻璃管粗细一样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
然后,在瓶中放适量的水.把带有细玻璃管的瓶塞盖上并拧紧,短管在瓶里伸得长些,长管在瓶里伸得短些。
最后她把瓶子倒过来。让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满水的盆里,长管的一端放在无水的空盆里。只见盆里的水通过细玻璃管喷射而出,这样,小喷泉就制成了。教学反思;
15、延时滴灌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延时滴灌器
二、活动目的:
1.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延时滴灌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延时滴灌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废弃输液管一根; 2.空饮料瓶一个; 3.10mm螺母一个; 4.毛巾一条。
六、教学过程:
1、就地取材,将一个饮料瓶放在窗台,输液管一端插进瓶中,另一端放到花盆中。在管子的中间折一下,用螺母套住。用于调节水滴的大小,改变流速。
2、制作过程中注意瓶子这头儿要高于花盆。在饮料瓶中灌上满满的一瓶水,调节螺母高低,改变水滴大小,控制流量。水可以一滴一滴地流进花盆里。有了这个滴灌器,您就放心大胆的走吧,出门几天都不怕。另外,在冬季有暖气时,也可用于调节房间的湿度。输液管一端在饮料瓶中,置于窗台,另一端放暖气片的毛巾上,注了水的毛巾加热后会将水蒸气不断的散发到房间里,可以起到改变屋内湿度的作用。预防感冒噢!
3、这种简易的滴灌器有几个特点:流量小,时间长,持续稳定,节约用水。水可以一滴一滴,源源不断的流入所需要的地方。
16、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二、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认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一个能发声的扣扣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棉线、扣子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利用棉线穿过皮筋后对折,棉线两端合并后穿入纽扣的一个孔。
第二步:棉线带着皮筋穿过纽扣,让纽扣套在皮筋的正中间,看起来象是纽扣长了耳朵。
第三步:两个小朋友合作,用另一根皮筋在罐子底部缠绕,把纽扣的两个耳朵固定在罐子底部两侧。
第四步:将棉线穿过纽扣的另一个孔,绳子两端合并,成为双绳。第五步:在双绳上每隔一段打一个结。
第六步: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着绳子往下滑动,就可以让扣扣罐发出声音了。教学反思:
17、制作简易乐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皮筋琴、牧神笙、呜呜板、石笛子、玻璃木琴。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大吸管一支、小吸管(5公分长)1支、牙签1支、剪刀、胶带、描图纸。塑胶碗、塑胶袋、橡皮筋、笔或筷子。
六、教学过程:
(一)皮筋琴的制作: 材料准备:
有盖的纸盒1只、较硬的纸(比如香烟盒或扑克牌的纸)1张、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币1枚、大头针、小塑料片、剪刀、尺、笔、胶水。制作过程:
1.从硬纸上剪下一条4厘米宽度的纸,纸的长度是纸盒的宽度的两倍;如果纸的长度不够,可以剪两条与纸盒宽度一样的纸;
2.将纸折成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长三棱形,多余的一边用胶水粘在另一个面上;
3.将纸盒的底部朝上,在纸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币,沿硬币画一个圆。用大头针沿圆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圆形部分脱落;
4.将两条三棱形的纸分别粘在纸盒(有孔的一面)的两端,做成弦马(琴架);
5.将皮筋套在纸盒上,用小塑料片轻轻拨动皮筋,发出声音; 6.调整皮筋的松紧,使皮筋分别发出“ 1.2.3.4”四个不同音节的声音。注意事项:
1.为了能将硬纸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纸上画出直线,将纸画成宽度为 1厘米,长度不变的四等份;用尺和大头针沿直线划一下,使纸能够沿着痕迹轻松地折起来;
2.防止皮筋的滑动,可以分别在支架上剪四个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几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胶带、剪刀。制作过程:
1.将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长度(在5厘米~20厘米之间)。2.把一块块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胶带把末端封起来。3.依照管子的长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长的在另一端。把没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边排成一直线,再用胶带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4.把管子上有开口的那一边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轻轻地吹气,使气流吹过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乐器的设计制作 1.乐器名称:制作响笛
材料准备:一个纸板筒、一根织针、一块软木塞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一根织针插进一块软木塞里。(2)再把软木塞推进一个纸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纸板筒顶端的侧面吹气,时而拉动织针,使软木塞上下移动。2.乐器名称:呜呜板
材料准备:木板、绳子、美工刀、电钻、砂纸 制作过程及方法:
(1)将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机翼的形状。然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2)用钻打一个穿绳子的孔。(3)将绳子打结。
演奏方法:拿到宽敞的地方旋转。玩时确信没有人和物,然后再转。3.乐器名称:石笛子
材料准备:河滩上带孔的小石头 制作过程及方法:
到河滩上或海岸边寻找带孔的小石头,石孔的直径应该为 1至2厘米左右。
演奏方法:用嘴唇堵住石孔的下半部分,对准石孔的上角用力吹。4.乐器名称:玻璃木琴
材料准备:玻璃杯4个、水、木制汤匙 制作过程及方法:
找4个大小和形状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个杯子装快要满的水。第二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2厘米的地方。第三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4厘米的地方。第四个杯子里不要装水。演奏方法:用一根木制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玻璃杯的侧边。每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音调。5.乐器名称:会唱歌的酒杯
材料准备:一只倒入 2厘米高水的酒杯
演奏方法:制造音乐的方法是摩擦酒杯的边缘。在酒杯里倒入 2厘米高的水。用手把玻璃杯的底座压在桌上。把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弄湿;用这根手指轻轻地、慢慢地摩擦杯口的边缘。
提示:你可以比较用力地摩擦或是比较轻地摩擦,直到你发现自己可以使杯子发出清楚的音调为止。6.乐器名称:单弦“古筝”
材料准备:一段钓鱼的尼龙线、一块木板(约3厘米厚、60~90厘米长)、一根钉子、一把铁锤、一个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头)、2块小木板(大小、形状和冰棒差不多)制作过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钉入一根钉子,要钉牢。(2)把尼龙线的一端绑在钉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绑在钉子上的线拉过来,让线垂在桌边。(4)把小桶绑在垂下的线上。
(5)现在弹一弹线。你会听到很小的声音,因为线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动。
(6)为了让线和大木板隔开,把两块小木板从侧边立起来,放在线的两端。(7)现在在线上弹几下,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8)改变小桶里的重量,再弹一弹线。听听音调的变化。
(9)保持桶内重物的量,但把两个支撑的木片移得近一点,然后再拨一拨线。当两块木片之间的线长度越来越短时,音调也会越来越高。7.乐器名称:芦笛
材料准备:普通的吸管一根、剪刀一把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吸管的一端压平,两个角剪掉。
演奏方法: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8.乐器名称:摇铃
材料准备:准备一些小东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纽扣、螺丝钉、螺丝帽、回形针、弹珠、塑料小颗粒、干燥的豌豆、图钉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种小东西倒一点到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摇一摇。接着再轮流放入其他的小东西,看看哪一种东西可以发出最好的声音。当你找出最喜欢的声音后,就把盖子用胶带封死,并把瓶子涂上你喜欢的图案做装饰。9.乐器名称:鼓
材料准备:空的容器(如塑料盒)、厚纸板卷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坚固的绳子、胶带、剪刀、细棒子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从侧边剪开,摊成一大张。
(2)把一个容器放在塑料纸上,然后沿着容器的边缘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宽度。(3)请一位同学帮你把剪好的塑料纸放在容器上并拉紧。
(4)把塑料纸拉紧时,就用绳子把塑料纸绑牢,或用胶带把塑料纸固定好。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细棒子敲打 教学反思:
18、制作万花筒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万花筒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进一步认识反射和折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六、教学过程: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一)制作方法一: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三)原理:万花筒里会有如此令人眼花辽乱的图案最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光波传播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进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以致进行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的频率则不改变。光由光速快的介质传入光速慢的介质,则经折射后,光的进行方向靠近法线,折射角变小。玻璃杯盛满清水,插入竹筷观察,筷子好像自水面处折成两截,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学反思:
第二篇:科技小制作教案
1、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需要资金: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4.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1)内容:泡沫盆景
(2)材料: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2、小发明创造技法-扩大增加法和缩小省略法
一、教学内容 放大和缩小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放大和缩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剪刀、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
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足球专家和教练说: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如卷曲: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教学反思:
3、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教学反思:
4、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胶水 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有必要制作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工具。
2、制作的过程:
方法一: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条状(四周内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
方法二: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器诞生了。教学反思:
5、制作不倒翁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不倒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活动准备
常用鸡蛋或乒乓球,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六、教学过程:
(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
1、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
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细沙或滴入蜡液,不超过四分之一高),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
3、操作及现象: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
4、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
(二)介绍第二种方法:不倒翁(2)
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
(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2)把白色硬纸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圆锥形。
(3)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接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三)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与瓶的上部,用类似方法制作。教学反思:
6、自动给水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自动给水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理解大气压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自动给水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小玲的奶奶每天要给鸡喂水,特点腿脚不灵便,你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她? 2.组装步骤: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
(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
(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5)用铁丝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3、使用方法 :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4、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教学反思:
7、自制小火箭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火箭
二、活动目的: 1.认识反冲力现象。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小火箭。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反冲力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六、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方法一: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飞出去。
2、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二)方法二:
1.备好锡纸片。
课前准备一张香烟盒中的锡纸片,先把锡纸片浸泡在水中,约三十分钟左右,小心地剥去锡后面的那层纸(为了卷火箭筒时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锡片,晾干后备用。
2.制作发射架。
截一段约10㎝长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湿的纸堵住其中的一头,插到墨水瓶纸盒里,使之倾斜35°左右(如下图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张3㎝×4㎝大小的锡片,捏下3~5个火柴头上的火药放到锡片中央,用一根牙签一头放在火药上将锡纸卷成一个圆筒,卷的过程中要把没牙签一头的锡纸片反折过来再继续卷。按照下图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发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签从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签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则不能发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装入发射架,让火箭头(有火药的部分)露在外面,点燃火柴燃烧有火药的火箭头(如下图)。当火箭头里面的火药受热后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尾部的洞口喷出,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火箭冲出发射架1~2米远。
5、特别提醒:火药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签装入发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签后留下的喷气口不能被堵塞,否则会有一点点危险性;点火发射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学反思:
8、日光灯清洁器
一、教学内容:
日光灯清洁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日光灯清洁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制放大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材料:一个破碎的小灯泡、酒精灯、镊子、小纸板一块。
六、教学过程:
(一)日光灯清洁器
1、在教室里打扫卫生时,最难对付的是日光灯灯管,它高高地装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课桌椅高高叠起,爬上去才能够得着,但是擦洗还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险。应该设计制作一个不用爬高就能清洁日光灯的小工具。
2、做法:找来一个大号饮料瓶,截取带着瓶口的一段,高度约为15厘米,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目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
3、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
4、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9、杆秤小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杆秤
二、活动目的: 1.知道杆秤的原理。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进一步认识平衡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误差范围最小的杆秤。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杆、钩/挂盘、提钮、秤砣(质量稍大的物体均可)
六、教学过程:
1、制作、标零做一根长40厘米的杆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处和6厘米处分别钻两个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钉。用粗铁丝弯一个钩做为秤钩挂在第一个穿钉上/或用挂盘吊在穿钉上;用一根较粗的线拴在第二个穿钉上做提纽。再用细线吊一个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纽,将秤砣挂在秤杆上,移动所挂的位置,直到杆秤处于平衡。此时在秤杆内侧刻出秤砣所挂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定盘星,是刻度的零点。
2、标刻度将质量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体分别挂在秤钩上,调整秤砣的位置,使杆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处,这几个刻度间距离是均匀的。根据这个规律即可以在秤杆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间的距离等分成10份,每份间的距离就代表0.05千克。
3、扩展量程为了增大杆秤的称量范围,可以再装一个提纽(称做二纽),二纽的位置应离秤钩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这样确定的:在头纽和秤钩之间用钢绳在秤杆上套一活结,作为二纽;在秤钩上挂上头纽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绳子(该绳至少应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将秤砣向离开绳子的方向移动,直到秤杆平衡为止;若这个位置距提绳太远,可将提绳位置向向秤钩移近一些,相应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钩移近一些;找到满意的位置后,记下这两个位置,它们就分别是二纽的位置和二纽的起点刻度(如2.5千克),在二纽的位置钻孔,装上Π形穿钉和提纽。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进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
4、标定精确度杆秤刻度标定后,可用标准秤校准,得出自制杆秤的误差范围。
5、活动小结。教学反思:
10、制作简易走马灯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易走马灯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习热空气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走马灯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8开白纸一张,红纸,细铁丝20CM左右,胶水,剪刀,子母扣等。
六、教学过程:
1.把白纸剪成一方一圆,方的为36*12CM,圆的直径12CM,方的作圆筒,圆的作顶盖。
2.把圆筒一端边剪成许多小齿,粘上胶水,以便贴顶盖。3.作顶盖上的风轮:把圆形纸中央剪出4个小窗门,每个窗门半开着,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圆筒上。
4.用细铁丝作支架,做成双环状套在台灯灯泡上,尖端顶在顶盖的圆心处,为了耐用,圆心处可用搭扣的一片固定。5.剪粘踏飞燕奔马图样。也可以用彩笔画马的图形。
6、调试: 把做好的走马灯套在台灯的支架上,打开电灯,走马灯就会徐徐转动。
(制作前提示要求:精美,灵巧,转动平稳,并注意安全)教学反思:
11、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一、教学内容: 热风轮的制作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空气对流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5瓦平底灯泡连圆木灯座一只,250mm铁丝一段,大头针一根,揿钮一粒,空可乐瓶一只,易拉罐底壳一块,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空气的对流可以形成风,在火炉上方放上一片又薄又轻的纸片,纸片会向上飘动;滑翔机之所以能在天空中飞翔,也是受到了暖气流的作用。
2、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利用暖气流使风轮转动的热风轮。
3、制作方法:
制作风轮:在易拉罐底壳上按图一画好(实线为剪切线、虚线为折线),剪下折好,并在它的圆心处装上揿钮。如果找不到易拉罐底壳,也可用直径60mm的圆卡纸替代。
制作支架:用502胶水将大头针粘在铁丝一端,另一端弯成一个小圆圈套进灯座上,同时用灯罩卡子固定。
制作外罩:剪去可乐瓶的顶部和底部,并在下部开几个长方形的通风口,做成外罩。
热风轮的装配与调试:参照图三,装上灯泡和风轮,套上外罩,点亮电灯,热风轮便开始旋转起来。
4、原理探究: 点亮电灯,热风轮自动旋转起来;熄灭电灯,热风轮就停了下来。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的比重比冷空气小。由于灯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下面的冷空气进行补充,如此循环形成对流,推动了风轮的转动。大家还可以动手做一下,看看热风轮如果不用外罩,会不会转动?能不能利用这个热风轮做成一个走马灯?其实,热风轮不用外罩也可以,但是效果不如用外罩明显,因为相比较而言,不用外罩的话对流就不够集中。如果要把它改装成一个走马灯,只要选一张透明的薄纸,画上图画,按风轮的外径围成一个圆纸筒粘在热风轮的周围,走马灯就做成了,大家试试吧。教学反思:
12、简单潜水艇的制作
一、教学内容:
制作简单的潜水艇。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自主地控制简单潜水艇的沉浮。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六、教学过程: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教学反思:
13、制作潜望镜
一、教学内容:
制作潜望镜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简易的潜望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块30×40厘米的硬纸板;两面10×7.5厘米的小镜子;胶纸;一个圆规;一把剪刀;一把锋利的小刀;铅笔;尺子。
六、教学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三条平行线,从一条长边开始,每隔7.5厘米画一条线。在距顶部7.5厘米处画一横线,剪掉标有×的小正方形(如图)。另一端标○的地方剪一个直径大约为4厘米的圆孔。
2.沿三条铅笔线折叠做成一个长方形盒子,用胶纸把两面镜子固定在盒子里面,使镜面对着镜面并与盒子成45度角。3.在盒子底部粘一硬板纸作底,把剪下来的小方形粘在顶部。潜望镜就做好了。
3、做潜望镜只需要两面一样大的小方镜和一块硬纸板。假如你的小镜子长十厘米,宽七厘米,这样,你就应该准备一张宽4×7=28厘米的硬纸板。纸板的长度可以根据条件自己决定。纸板长一些,潜望镜就可以做得高一些。
4、在纸板上划出三条平行线,象图中所表示的一样,每条线之间的距离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着虚线划一个痕迹(注意不要划透)。然后,利用桌边折一下,这样就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纸把它粘好。
5、用白胶布把小镜子象下图中那样粘好(要使小镜子和长纸盒之间的交角等于45°)。两面小镜子平行对好。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镜子不足十厘米长,你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算一算纸盒的尺寸,条件是保证镜面和纸盒之间的夹角为45°。教学反思:
14、自制小喷泉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喷泉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思索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会喷出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
六、教学过程:
首先在瓶塞上钻上两个直径与玻璃管粗细一样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
然后,在瓶中放适量的水.把带有细玻璃管的瓶塞盖上并拧紧,短管在瓶里伸得长些,长管在瓶里伸得短些。
最后她把瓶子倒过来。让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满水的盆里,长管的一端放在无水的空盆里。只见盆里的水通过细玻璃管喷射而出,这样,小喷泉就制成了。教学反思;
15、延时滴灌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延时滴灌器
二、活动目的:
1.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延时滴灌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延时滴灌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废弃输液管一根; 2.空饮料瓶一个; 3.10mm螺母一个; 4.毛巾一条。
六、教学过程:
1、就地取材,将一个饮料瓶放在窗台,输液管一端插进瓶中,另一端放到花盆中。在管子的中间折一下,用螺母套住。用于调节水滴的大小,改变流速。
2、制作过程中注意瓶子这头儿要高于花盆。在饮料瓶中灌上满满的一瓶水,调节螺母高低,改变水滴大小,控制流量。水可以一滴一滴地流进花盆里。有了这个滴灌器,您就放心大胆的走吧,出门几天都不怕。另外,在冬季有暖气时,也可用于调节房间的湿度。输液管一端在饮料瓶中,置于窗台,另一端放暖气片的毛巾上,注了水的毛巾加热后会将水蒸气不断的散发到房间里,可以起到改变屋内湿度的作用。预防感冒噢!
3、这种简易的滴灌器有几个特点:流量小,时间长,持续稳定,节约用水。水可以一滴一滴,源源不断的流入所需要的地方。
16、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二、活动目的:
1.进一步认识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制作一个有趣的扣扣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一个能发声的扣扣罐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棉线、扣子
六、教学过程:
第一步:利用棉线穿过皮筋后对折,棉线两端合并后穿入纽扣的一个孔。
第二步:棉线带着皮筋穿过纽扣,让纽扣套在皮筋的正中间,看起来象是纽扣长了耳朵。
第三步:两个小朋友合作,用另一根皮筋在罐子底部缠绕,把纽扣的两个耳朵固定在罐子底部两侧。
第四步:将棉线穿过纽扣的另一个孔,绳子两端合并,成为双绳。第五步:在双绳上每隔一段打一个结。
第六步:用拇指和食指轻捏着绳子往下滑动,就可以让扣扣罐发出声音了。教学反思:
17、制作简易乐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皮筋琴、牧神笙、呜呜板、石笛子、玻璃木琴。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乐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发音较准的乐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大吸管一支、小吸管(5公分长)1支、牙签1支、剪刀、胶带、描图纸。塑胶碗、塑胶袋、橡皮筋、笔或筷子。
六、教学过程:
(一)皮筋琴的制作: 材料准备:
有盖的纸盒1只、较硬的纸(比如香烟盒或扑克牌的纸)1张、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币1枚、大头针、小塑料片、剪刀、尺、笔、胶水。制作过程:
1.从硬纸上剪下一条4厘米宽度的纸,纸的长度是纸盒的宽度的两倍;如果纸的长度不够,可以剪两条与纸盒宽度一样的纸;
2.将纸折成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长三棱形,多余的一边用胶水粘在另一个面上;
3.将纸盒的底部朝上,在纸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币,沿硬币画一个圆。用大头针沿圆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圆形部分脱落;
4.将两条三棱形的纸分别粘在纸盒(有孔的一面)的两端,做成弦马(琴架);
5.将皮筋套在纸盒上,用小塑料片轻轻拨动皮筋,发出声音;
6.调整皮筋的松紧,使皮筋分别发出“ 1.2.3.4”四个不同音节的声音。注意事项:
1.为了能将硬纸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纸上画出直线,将纸画成宽度为 1厘米,长度不变的四等份;用尺和大头针沿直线划一下,使纸能够沿着痕迹轻松地折起来;
2.防止皮筋的滑动,可以分别在支架上剪四个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几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胶带、剪刀。制作过程:
1.将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长度(在5厘米~20厘米之间)。2.把一块块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胶带把末端封起来。3.依照管子的长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长的在另一端。把没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边排成一直线,再用胶带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4.把管子上有开口的那一边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轻轻地吹气,使气流吹过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乐器的设计制作 1.乐器名称:制作响笛
材料准备:一个纸板筒、一根织针、一块软木塞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一根织针插进一块软木塞里。(2)再把软木塞推进一个纸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纸板筒顶端的侧面吹气,时而拉动织针,使软木塞上下移动。2.乐器名称:呜呜板
材料准备:木板、绳子、美工刀、电钻、砂纸 制作过程及方法:
(1)将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机翼的形状。然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2)用钻打一个穿绳子的孔。(3)将绳子打结。
演奏方法:拿到宽敞的地方旋转。玩时确信没有人和物,然后再转。3.乐器名称:石笛子
材料准备:河滩上带孔的小石头 制作过程及方法:
到河滩上或海岸边寻找带孔的小石头,石孔的直径应该为 1至2厘米左右。
演奏方法:用嘴唇堵住石孔的下半部分,对准石孔的上角用力吹。4.乐器名称:玻璃木琴
材料准备:玻璃杯4个、水、木制汤匙 制作过程及方法:
找4个大小和形状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个杯子装快要满的水。第二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2厘米的地方。第三个杯子里装水到离杯口约4厘米的地方。第四个杯子里不要装水。演奏方法:用一根木制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玻璃杯的侧边。每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音调。5.乐器名称:会唱歌的酒杯
材料准备:一只倒入 2厘米高水的酒杯
演奏方法:制造音乐的方法是摩擦酒杯的边缘。在酒杯里倒入 2厘米高的水。用手把玻璃杯的底座压在桌上。把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弄湿;用这根手指轻轻地、慢慢地摩擦杯口的边缘。
提示:你可以比较用力地摩擦或是比较轻地摩擦,直到你发现自己可以使杯子发出清楚的音调为止。6.乐器名称:单弦“古筝”
材料准备:一段钓鱼的尼龙线、一块木板(约3厘米厚、60~90厘米长)、一根钉子、一把铁锤、一个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头)、2块小木板(大小、形状和冰棒差不多)制作过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钉入一根钉子,要钉牢。(2)把尼龙线的一端绑在钉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绑在钉子上的线拉过来,让线垂在桌边。(4)把小桶绑在垂下的线上。
(5)现在弹一弹线。你会听到很小的声音,因为线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动。
(6)为了让线和大木板隔开,把两块小木板从侧边立起来,放在线的两端。(7)现在在线上弹几下,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8)改变小桶里的重量,再弹一弹线。听听音调的变化。
(9)保持桶内重物的量,但把两个支撑的木片移得近一点,然后再拨一拨线。当两块木片之间的线长度越来越短时,音调也会越来越高。7.乐器名称:芦笛
材料准备:普通的吸管一根、剪刀一把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吸管的一端压平,两个角剪掉。
演奏方法:把剪好的那一边轻轻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间,然后轻轻地吹。8.乐器名称:摇铃
材料准备:准备一些小东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纽扣、螺丝钉、螺丝帽、回形针、弹珠、塑料小颗粒、干燥的豌豆、图钉 制作过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种小东西倒一点到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摇一摇。接着再轮流放入其他的小东西,看看哪一种东西可以发出最好的声音。当你找出最喜欢的声音后,就把盖子用胶带封死,并把瓶子涂上你喜欢的图案做装饰。9.乐器名称:鼓
材料准备:空的容器(如塑料盒)、厚纸板卷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坚固的绳子、胶带、剪刀、细棒子 制作过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从侧边剪开,摊成一大张。
(2)把一个容器放在塑料纸上,然后沿着容器的边缘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宽度。(3)请一位同学帮你把剪好的塑料纸放在容器上并拉紧。
(4)把塑料纸拉紧时,就用绳子把塑料纸绑牢,或用胶带把塑料纸固定好。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细棒子敲打 教学反思:
18、制作万花筒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万花筒
二、活动目的:
1.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进一步认识反射和折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丽花型的万花筒。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旧手电筒玻璃片三片(直径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纸板圆筒一个(可用装薯条的纸筒代替);
3.绿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胶片碎渣东10几粒(大小搭配);4,等长等宽的小镜子三条(镜子店的下脚料即可,长度比纸筒略短即可); 5,胶带或胶布(固定小镜子)
六、教学过程: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一)制作方法一:
1、在万花筒的底层你可以使用两个手电筒的玻璃片来间隔一些彩色的碎玻璃渣(间隔1CM即可以利于彩色玻璃渣的流动),或者添加一些彩色透明的碎胶片,(最好用手工剪切一些具有几何形状的---不一定需要规则的形状,米粒大小即可),最外层的玻璃片最好选用磨砂的玻璃,实在找不到可以在里面衬上一层硫酸纸(制图用的类似于磨砂玻璃的半透明纸,其功能主要是为了透光性好。)
2、万花筒的中间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二)这里介绍一款用玻璃球作物镜的万花筒(物镜采用玻璃球而不是两片玻璃夹住的彩色碎玻璃)
神奇的万花筒 材料:
塑料薄镜3面、透明玻璃球、硬纸板、彩色包装纸、透明塑料薄膜、小刀 制作方法:
1.3面长宽一样的镜子对在一起,用胶带固定住,使之成一个三角空心体。要注意,使镜子的映照面朝向内侧;
2.空心体的一头,卡一个玻璃球,也用胶带固定;
3.三角体的外面卷上硬纸板,使玻璃球只露出个头;
4.另一头空心处粘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并挖一个观察洞;
5.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透明胶带固定住就可以了。
快举在眼前看看,能看到什么?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三)原理:万花筒里会有如此令人眼花辽乱的图案最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光波传播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时,进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由於光在不同介质中波速不同,以致进行方向发生改变,但光的频率则不改变。光由光速快的介质传入光速慢的介质,则经折射后,光的进行方向靠近法线,折射角变小。玻璃杯盛满清水,插入竹筷观察,筷子好像自水面处折成两截,就是最好的例子。教学反思:
第三篇:科技小制作教案
第一讲
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
(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需要资金: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4.布置下次活动的内容和材料:(1)内容:泡沫盆景
(2)材料: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其它自选材料。
附下次泡沫盆景制作方法 泡沫盆景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小刀和胶水。
制作方法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第二讲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一、教学内容: 放大和缩小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放大和缩小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剪刀、手电筒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创造技法之扩大增加法
书报上的字太小,老年人看不方便,就借助放大镜来看。放大镜的作用,就是把字“扩一扩”。
原来的电视屏幕较小,看电视节目费力,所以大屏幕彩电相继问世。这是把屏幕的面积和电视的体积“扩一扩”。很多人喜欢看围棋比赛,但棋盘太小,不可能像看篮球一样观战。于是,把棋盘的面积和棋子的大小“扩一扩”,做一个特大的棋盘挂在墙上演示比赛,让棋迷们一饱眼福。
伞是人们常用的挡雨避阳工具,有人将它的面积扩大、再扩大,变成了街头巷尾设摊者使用的晴雨大伞、露天海滨浴场游客享受的太阳伞,使伞又找到了新的用途。瞧,“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新式邮筒 一般的邮筒只有一个或二个投递口,信投进去后都混在一起,先拣后分,费时又费力。上海的李文彪同学设计了一个新式邮筒。这个邮筒有三个投递口,分别投寄本市、外地和航空邮件。邮筒里分成三格,而且能旋转。这样,邮递员开门取信时,只要转内格,就可以按类取信了。由于收信后不用再拣,就省事多了。这个小发明就是从增加投递口的个数入手设计的,它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多功能喷杆 山东张桂杰同学发明了一种“多功能喷杆”,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是将原有喷洒农药的单喷杆改成相连的双喷杆,同时喷杆的张角和喷头的方向可以调节。使用这种双喷杆喷洒农药,可以同时喷两垄,既可以向一个方向喷,也可以在叶片上下对喷,因此提高了喷药效率,也节省了劳力。这项小发明也是从增加数目着手设计的。
足球射门网 上海的滕惠玲同学是个足球迷。她每次看足球比赛时,总要为球员“临门一脚”功夫差而遗憾万分。她想到,足球射门得分的功夫,主要是靠平时磨练出来的。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辅助器材--足球射门网。她把球门分割成9个小射门区,并在每个区域后面装上1个小网兜。她还根据射球角度的难易程度,给每个小射门区规定了一个分数,守门员难守的4个死角分数高,容易射进的角度分数低。这样,教练训练队员时,可按训练的要求,进行有趣的射门比赛。踢进的球被网兜套住,得分就一清二楚,拾球也方便。足球专家和教练说:这个小发明具有实战性、趣味性等特点,是训练射门角度的好帮手,业余、专业运动员都能用。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该发明荣获一等奖。这个小发明实际上是作者将一个球门分割成了9个小球门,增加了球门的数量。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瞧,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不妨有意识地把发明目标“扩一扩”或“加一加”,也许会拓宽发明的思路。
二、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缩小省略法
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一些袖珍物品,如随身听、袖珍小电筒、折叠雨伞、液晶小彩电等,它们都是通过“缩一缩”技法研制出来的。缩小后的东西体积小,造价低,便于搬动、携带,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运用缩小、缩短、减少、减轻、分解、折叠、卷曲、删减等手段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叫做缩小省略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缩一缩”、“减一减”方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发明思路。
节省木材的火柴
“嚓”,我们常常划了根火柴,火柴梗燃不到1/2就扔了,这多可惜!广西的钱峰同学建议:把火柴梗的长度缩短1/3至1/2,再配一支能插进火柴梗的套管。用的时候,把火柴梗插进套管。这样,既节约了木材,又增大了火柴盒的容量。他的着眼点就在于“缩短长度”。
三角形日历
现在各家使用的日历普遍呈长方形。山西的关雁龙认为,这样的传统日历样子不新颖,又浪费了纸张。他从众多图形中选择了三角形,因为它具有外观形状显得最大、能节约近50%的纸张、最易于加工等突出特点。于是,他将日历芯和日历挂牌均设计成三角形,发明了“三角形日历”。全国只要有1/10的日历按三角形设计生产,每天就可节约百万元。他用“减少面积”的思路,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另外,采用折叠、卷绕的方法也能起到缩小减少体积、重量、长度的作用。如卷曲:胶卷、胶布、磁带、钢卷尺、皮卷尺等。“柔”的物品通过卷曲后由长变短,便于携带;长而“刚”的东西,通过卷曲后则达到了“柔化”、变轻的效果。
折叠:折叠椅、折叠剪、折叠伞、折叠杯、折叠桌、折叠沙发床、木工用折叠尺等,物体的体积变小,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灵活性。
伸缩:伸缩教鞭、伸缩钓鱼竿、拉杆式笔等。既能拉长使用,又能缩短,收藏、携带方便。
此外,省略也是将一个物品更新的有效方法。如: 隐形眼镜省掉了镜框和镜架,代之以装在眼睛里的镜片。数码相机省略掉胶卷,免去了经常换冲胶卷的麻烦。
气球炮竹用五彩气球取代各种火药鞭炮,省去了噪音、空气污染的干扰和火灾隐患。无线电话省略电话线,再将电话小型化,可将其随身携带。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
第三讲、小发明选题思路之提出希望找选题和小发明选题思路之补偿感官找选题
一、教学内容: 找选题的方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感官补偿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小木棒、丝网
六、教学过程:
一、小发明选题思路之提出希望找选题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美好的愿望,如上课时,希望教师用的粉笔没有灰尘;练字的时候,希望毛笔能自动出水;上学途中下雨,希望书包能当伞用_……这种种希望之点,往往能转化为发明的课题。
希望和需要是成功之母。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自来水防冻阀门
天津李秀红同学家乡虽装上了自来水管,但冬季院内地上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受冻不出水,甚至冻裂。李秀红了解到,村里人希望有一种防止冬天水管受冻的阀门,她就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
她和几个同学钻研探索产生了发明构思:如能制出一个阀门去掉自来水管内不用时的存水,使水管变成无水的空管,不就没有受冻问题了吗?她们动手绘图,设计阀体、阀芯、阀盖、弹簧垫等零件,用粉笔作模型,经过反复修改,一种具有通水、断水、回水功能的自来水防冻阀门诞生了,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希望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一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选题方法。但它同缺点列举法相比,更使发明者显得灵活、主动,因为缺点发明法是围绕现有物品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一般不会离开物品的原形,而希望点列举法则是按发明者的意愿提出各种新的设想,它可以不受现有物品的限制。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型的选题思路。
全方位昆虫观察箱
自然课上,老师抓了只昆虫让同学们观察其身体结构,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将昆虫标本盒仔细看一遍,还看不全昆虫的各个部位,一节课就这样你看一下我看一下结束了。河北的田江华同学看到这种情景后,并没有局限在对标本盒的改进上,而是提出了新的希望:如果有一个观察箱,把昆虫放在里面。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昆虫的各个部位,那该多好啊!
他根据镜片反射的原理和观察部位与反射角度相关的原理,分别用四块、六块、八块镜面玻璃进行上下左右不同部位的组合,最后以观察范围最大的145°角组合成全方位昆虫观察箱,它可以供十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同时全方位的观察昆虫标本,既省事,有省时。该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当然,提出希望并不是暂时难以实现的科学幻想,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应该从身边的事物、日常生活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并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就要求“小发明家”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琢磨在自己或别人遇到某种困难时希望有什么好物品或好方法。同时,还要做个热心人,积极了解人们对所需物品的意见,主动调查用户心目中所希望物品的样子和性能,再根据大多数人的急需和自己的能力确定发明课题。
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
吃饭时漏掉的饭菜很容易将衣服弄脏,也给扫地的人带来不便,西方人吃饭时在胸前围上餐巾布,在腿上铺一块盖布,也很不方便。山西的李珍同学就想,如果有一个不使衣服弄脏又方便实用的餐桌布就好了。她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设计了“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_”。她将台布的周围做成尖形的花瓣垂在桌的四周,吃饭时,只要把花瓣尖端的扣眼扣在胸前的纽扣上,花瓣就可以代替餐巾和盖腿布,吃饭人的衣服和地板就不会被食物弄脏了。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
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和无限美好的愿望,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经常了解人们的需要,把握人们的希望之点,则发明的课题将取之不尽。
二、小发明选题思路之补偿感官找选题
人体是一部相当灵巧而完美的活的机器,它的主要部件--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等),是摄取、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功能,又相互配合得相当协调、默契。
然而,感官的功能并非无限,有时需要补偿。如口传音不够洪亮,不够遥远,而且转瞬即逝,于是人们发明了喇叭、麦克风、电话和录音机以补偿其功能。为了弥补肉眼视野的局限,人们发明了望远镜、电视、雷达等。人们还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帮助人眼“明察秋毫”。
感官也并非时时处处都完善无缺,它的伤残或“假伤残”也需要加以补偿。如针对伤残的某些生理缺陷(聋、哑、肢残等),可用聋人电话、哑语、轮椅等代偿。即使是一些健全的人,有时因处于特殊情况致使成为“假伤残”。如两手提着重物,却逢下雨要打伞,就出现了“手伤残”,这样就要设法用其它部位或物体来代替“假伤残”部件的功能。
感官功能的补偿或伤残的代偿,往往是导致小发明的导火线,根据这种思路选题的方法称为感官补偿法。
盲人用自控饮水桶一次,湖南的王勃弟同学倒水喝,由于水冲得急,差一点把他烫伤了,如果是盲人倒水喝,怎么办呢?盲人从开水桶中放开水,看不见杯中的水是否已满,很不方便。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盲人冲开水的自控饮水桶。饮水桶由盛水桶、水龙头、导气管组成。导气管通入桶内直达顶部,在桶外比水龙头略长。将桶灌好开水后,用橡皮塞塞紧灌水口。使用时,杯口顶住龙头和气管弯曲处,当放水达到离杯口2_--3_厘米时,水堵住导气管,由于桶内气压小于桶外气压,所以桶内的水就无法流出来,达到了安全目的。此发明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王勃弟同学本身是一个健全人,但它时时处处都想到了残疾人,即使在倒水喝的时候,也不忘替残疾人着想,正是他的一颗爱心触发了发明创造的灵感。你在做某件事情时,不妨假定自己是某类伤残人,看能不能想出一个绝妙的发明题材。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感官“不够用”,因为某一种感官正在从事某项工作,无法“离开岗位”去做其它的事。这时,你就成了暂时的假伤残人,只好求助于其它感官帮忙或想办法找某件物品来代替,_在这些“不够用”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挂钩式水龙头如果用两边有耳的锅到水龙头前接水,往往一只手端锅,一只手关水龙头。端锅的那只手就很吃力,如果用粗铅丝做一个挂钩,挂在水龙头的“脖子”上,就可以把一个锅耳挂上去,充当了第二只手的作用。
请你再想一想,假如拧开水龙头后,你的两只手都“残”了,而自来水在“哗哗”地流,没挂钩的一边锅耳没人端怎么办呢?
感官的“不够用”,还体现在其功能的局限上。有时觉得手不够长、眼睛不够亮、鼻子不够灵敏等,想办法补偿其功能就是一个发明题材。
瓜果采摘器
有位小朋友家里种了一些丝瓜,而且长势很好,只是丝瓜藤爬得高高的,不容易采摘。怎样让采摘丝瓜的手“变”长呢?他找来一根长竹竿、一只网兜和一把大剪刀,再加上螺栓、绳子、弹簧等东西,制成了“瓜果采摘器”。瞧,这么长的“手”还愁摘不到丝瓜么!
有时候,某一种感官并没有做事情,但它想“偷懒”而不爱“上班”,也许这样会更方便一些。行,那就设计一个代它“上班”的“替身”吧!
钟闹灯亮
陕西的刘鹏同学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得从热被窝中爬起来下床去开灯,好几次都弄感冒了。要是小闹钟一响灯就亮,那该多好啊!
他找了一块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转纽上,另一端伸向电灯开关,这样,钟一闹,铁皮就被闹钟纽带动旋转,从而揿动开关,灯就亮了。这个小发明中,钟闹带动铁皮旋转,补偿了按开关的“手”,“钟闹灯亮”的整个过程补偿了脚走路的动作。
感官补偿法是一种很有用的选题方法,据此搞小发明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第四讲
如何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完成一项科学小发明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 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第五讲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形态改变法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形态改变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能积极地思考小发明的技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形态改变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圆溜溜的西瓜容易滚动碰伤,运输也不方便。于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那么装载和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方形漏斗
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液体时,因瓶口和漏斗都是圆形的,瓶里的空气不易排出,液体流得很慢,所以需要一边灌,一边提动漏斗,否则灌得稍快一点儿液体就会溢出。河南的王岩同学则改变了传统漏斗的形状,把漏斗下口的圆形改成方形,使圆瓶口与方形漏斗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这样,往瓶里灌液体时,瓶里的气体会沿着瓶口的空隙流出来,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省了时间。
尖头插销
家里用的门销一般是圆柱形的,很容易被挡住。新疆的郭永钢则将插销头锉成了尖的,形态改变后的插销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新型信封章一般的信封章(在信封上盖寄件单位或地址的印章)为长方体形,它存在着盖印质量差、印不实的缺点。北京178中学赵晨同学则把信封章的印刷面由平面改为圆弧形,相应的变化则把盖章的动作由下压改为滚,由于圆弧面在纸面滚动时与纸面上接触的部分只有一条线,所以盖印质量大为提高,也具有省力和迅速的优点。这项发明只是改变了原物的形状,却是巧妙的设计,在1990年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中荣获银牌奖,也同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双色演示算盘
珠算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方便学习。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珠算课,教师用毛算盘挂在黑板上演示,但坐在远处的同学看起来有困难,因为算珠的颜色一样,拨上拨下容易混淆。辽宁的赵宇同学发明的“双色演示算盘”,解决了这一难题。他将现在圆柱形算盘柱子的半腰改成了“扭曲180度”,再将黑算珠背面涂上红色,这样,靠上的黑
第六讲
小发明创造技法之移植法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移植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能积极地思考小发明的技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移植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把大家已经知道的原理,已有的物品或方法等,移植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上,得到一项新的发明,这种方法叫做移植法。这种技术性移植是发明创造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前面讲到的“好客鞋”,就是作者将已有的发明“尼龙搭扣”移植到拖鞋上发明的。
充气太阳灶 太阳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
小发明选题思路之列举缺点找选题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触电插座
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气压水瓶的改进
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
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
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
针尖墨水笔防干笔帽
福建的王珏同学看见爸爸每次用针管笔绘完图后总要细心地把笔内的墨水洗干净,既浪费了墨水,又多花了时间。但是为了防止针管状的笔尖里的墨水干结堵住针管,只得如此。王珏同学将这一缺点作为发明对象,进行研究,经过多次探索,终于发明了“防干笔帽”,即在笔帽内上端装上一个眼药水瓶橡胶盖。这样,把笔插入笔帽后,胶盖刚好堵住笔尖口,很好地起到了防干防堵的作用。这项巧妙实用的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防摔钢笔
使用钢笔时还有一个缺点,这就是钢笔摔在水泥地板或其它硬物上时,笔尖容易被摔坏。海南的黎文同学根据这个缺点,对钢笔做了一些改进,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将笔尖内套尾部凸出和笔胆座连接的部分挫掉,中间插进一段弹簧。经试验,将钢笔的笔尖朝着水泥地板掉下来,笔尖一点也不会损坏,拿起来照样写字。这项“防摔钢笔”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二等奖。
其次,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商店去就某些比较熟悉的物品搞商品调查,征求营业员、顾客对某一物品的意见,看一看又有哪些新的物品销售,使用了哪些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学到一些好的经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发现某些商品之不足,从而发现和确定自己的发明课题。
第三,经常与同学、家长交流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从中捕捉发明的题目。
既然每一件事物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点,发明课题自然俯拾皆是了。
第七讲
小发明选题思路之偶然发现出选题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偶然发现出选题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能积极地思考小发明的偶然发现出选题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偶然发现出选题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偶然的现象。如果我们抓住一瞬即逝的偶然现象不放,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再加以研究,往往可以搞出成功的小发明。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偶然发现法。
自锁式衣钩
一天,吉林的崔强同学放学回家,脱下衣服往衣钩上一挂,刚转身,“啪”的一声,刚挂好的衣服掉地上了。就是这个极为偶然的现象,诱发了崔强同学的发明灵感:何不发明一个衣服挂上去不会掉的衣钩呢?找到发明课题后,他就着手研究,最后他将衣钩改成两个钩,一个挂物钩(主钩),露在盒外,一个防掉钩(副钩)藏在盒里。如果有衣服挂到主钩上,衣服的重量变成力,通过主钩传到副钩上,副钩就从盒里冒出来同主钩咬合,夹住挂在上面的衣服。风吹不掉,人碰不掉。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柄不入液的舀液瓢
一次,湖南的骆剑舞同学无意中将塑料水瓢碰落到水缸里了,正当他要从水缸里捞瓢的时候,他发现水瓢虽浮在水面上,柄却插在水里了,想拿出瓢就必须把手伸进水里,这多不卫生啊!他突然想起姥姥讲过的一件事:村里的一位老大爷收藏配过农药的塑料瓢,由于他的孙子洗瓢时忘了洗瓢柄,结果柄上的残药引起大爷中毒。骆剑舞同学从这次偶然发现和偶然事件中萌发了发明一种“柄不入液瓢”的念头。后来他从小朋友玩的不倒翁受到启示,在塑料瓢柄对面的瓢体部位附加一适当的重块,这样,不管是空瓢还是盛水的瓢落水后,柄总是向上翘着让你随手可握,既方便又卫生。这项小发明除在第六届全国发明展中获得金牌奖外,还被宋庆龄基金会授予专项发明奖。
你可能会说,这些现象太平常了,我也碰到过,甚至碰到过多次。是啊,偶然现象就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你身边,新的发现也许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对于同一个现象,有些人熟视无睹,有些人却看成难得的机遇。水开了,壶盖不断被顶起来,谁没见过呢?但只有英国的瓦特对这种现象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终发明了蒸汽发动机。牛顿也是从苹果落地这一极普遍的自然现象中,偶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青霉杀死葡萄球菌的功能,而后发明了青霉素。由此看来,许多创造发明就蕴藏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偶然现象中,关键是看你能否“捉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多功能拼贴板
一个星期天,山西的李琳同学做作业时,放在写字台上的三角板忽然拿不起来了。原来,三角板上沾了水,就紧紧贴在玻璃板上了。这个偶然发现引起了李琳的思考:水又不是万能胶,怎么能将三角板和玻璃板“粘”在一起呢?通过分析和查阅资料,她才明白这是大气压力的作用,水将三角板和玻璃板之间的空气赶跑了,那之间变成了真空,于是,周围的大气压力就把三角板紧紧压在玻璃板上。她巧妙地利用真空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用一个旧镜框镶一块塑料板,沾上水可以拼上各种小塑料片,要修改或另贴时,只要把水搽干净就行了。李琳将这个小发明取名为“多功能拼贴板系列”,既可供学生做手工游戏,又可供教师上课时演示。
李琳同学是怎样找到发明的题材的?是好奇心。好奇,是吸引人们走向发明创造的磁石,是种在人们心中的一颗发明创造的种子。要想抓住机遇,就应该留意身边的一切,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仅对一些奇、特、怪的事情感兴趣,而且要善于从一些普通的事情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新东西。
当然,机遇只是给研究者提供一个线索。只有善于抓住线索不放,认真思考,追根到底,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偶然的发现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搞出令人欣喜的发明。小发明创造技法之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科学的、丰富的想象过程,是由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想到另一事物的表象、词语或动作。比如你见到意志坚强的人就联想到钢铁,见到凶狠的人就联想到豺狼。
当你研究一个发明对象时,把你已经知道的物品或曾经看到的某种现象同研究的对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从中受到启发,或者是对某种技术的模仿和借鉴,从而打开思路,创造出新的东西来,这种小发明的方法称为联想法。
双尖绣花针
一天,武汉市的王帆同学去姑姑家,看见姑姑正忙着绣花。只见姑姑绣花时,总要先把针尖朝下一扎,拉直绣线,然后翻转手腕,使针尖朝上,再朝上扎出来,手就这样一针上一针下来回不停地动着。王帆问姑姑:“这样上下翻转不累吗?”姑姑说:“累。绣一天花,手腕又酸又痛!”王帆看着姑姑劳累的样子,便想能不能改进一下这种传统的绣花方法呢?
有一天,王帆在电视上看到渔民织网的情景,渔民拿着两头尖尖的梭子直着穿过来,直着穿过去,就把网织好了,根本不用翻转手腕。王帆马上联想到:把绣花针也制成跟织网梭一样两头带尖、中间开孔的样子,不就解决了翻转手腕的问题吗?于是,他请在机械厂做工的姑父作了一根两头有尖,把针鼻挪到针中间的绣花针。姑姑一试,果然省力,手腕不再酸痛,而且因为减去了翻转手腕的动作,还提高了效率。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沉沙器
内蒙地区的很多家庭和学校都用上了对口抽水泵,克服了人工压水的缺点。但由于流水中总有沙子进入水泵,既容易阻碍水的流动,又会把水泵里的叶轮打坏,甚至憋坏电机,所以人们经常须把水泵拆开,把沙子清洗出去,很麻烦。内蒙古的崔成华同学想到:能不能制作一种东西,避免地下流水里的沙子进到水泵里去呢?他开始设计时,是在进入水泵前的水管里放一块铁纱罩,把水里的沙子挡住,但时间一长也会把管子堵塞,纱罩也会被堵死。怎么办呢?这时他联想到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里的猎人要捕捉野兽的时候,常常给野兽准备一个陷阱,使野兽失足掉下去,再也爬不上来。对了,何不给沙子准备一个往下掉的“陷阱”呢?于是,它又在紧贴纱罩前面的水管下面,装上一根竖管,竖管的底部装上可以拧开的螺丝。这样,当带沙的流水流经铁纱罩的时候,沙子被铁纱碰撞以后,跌到下面的竖管里。每隔一定的时候,拧开竖管底部的螺丝,放掉沉沙,就可继续使用。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二等奖。
多用升降篮球架
冬季上体育课时,上海的方黎同学看到全班40多人只有一个篮球架练习投篮动作,投一次篮要等很长时间,同学们不仅没学会投篮,还冷得够呛。心想:如果能有一个可供几个同学同时练习投篮的球架该多好啊!
有一天,她和三个同学坐在一个方桌上吃早点,四人各坐一方。哦,有了!做个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有球圈的球架,不就可以提高四倍的效率吗?晚上,她绘设计图时,妹妹说:“你给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设计一个篮球架好吗?”一句话提醒方黎还必须考虑球架的高度问题。后来,她又联想到家里的落地扇。如果球架也能像落地扇一样可升可降,不就可以适合各年级同学使用了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多用升降篮球架”诞生了,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还受到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联想法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创造发明方法。运用联想法,必须思路开阔,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善于调动你记忆中的所有储备。王帆看到渔民织网的梭子与绣花针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从而直接类比发明了“双尖绣花针”。崔成华同学则从记忆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诱发了“沉沙器”的设计灵感。
另外,还要善于从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透过现象分析,并找到其中隐蔽的相似之处,开展联想。从表面上看,篮球架、围方桌吃饭和落地扇三者之间似乎各不相干,毫无联系,但方黎同学透过表面找到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并由此悟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运用联想法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多看、多想、多在脑中放一些供联想的事物。有时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次游戏,都会激发起你发明的灵感呢!小发明:防烫锅盖扳手
一次,喝完矿泉水之后,我便拿着矿泉水瓶上的绿色方便夹玩弄了起来,发现方便夹设计得很巧妙:把卡口往瓶口上一卡,再夹在裤腰带上,一瓶水就掉不下来了!我觉得方便夹的结构很特别,能不能用在别的地方呢?于是我就开始进行各种使用尝试。终于有一天,在妈妈用抹布打开堡汤的锅盖时,我发现锅盖上的钮非常热,一不小心就容易烫着手,于是我就想,能不能用矿泉水瓶上的绿色方便夹开锅盖呢?想到就干,试着拿方便夹直接开蜗盖,结果方便夹是塑料做的,怕烫、不耐用;再说手拿着的一端竖直向上,容易被上升的蒸汽烫伤。看来需要改造一下,用什么结构和材料好呢?用木板、铁片、竹子制作效果都不好,制作难度大,不易加工。考虑了许久,想到铁丝容易弯曲,又好定型,有弹性,所以最后我采用了铁丝。
我先用细铁丝做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经过多次的变形、改进,最后,做成了现在这项发明:即用铁丝围成前边(锅盖钮卡口)呈弯曲上翘的“V”字形、如同张开的两只手指状的卡口;后边,为防烫、防滑,用塑料扁电话线将把手缠绕起来。
操作起来很方便:握住“防烫锅盖板手”的把手,先将“防烫锅盖扳手”卡口插入锅盖的下方,并靠实,握住“防烫锅盖板手”的把手并向下压,利用锅盖的弧顶支撑住“锅盖扳手”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位,使“防烫锅盖扳手”的(锅盖钮)卡口的前缘向上翘起来,卡住锅盖钮,使它无法滑脱,此时将锅盖向上一提,锅盖就被轻松地掀开来。
小发明、小创造具备的特点 制作小孔镜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什么是科学小发明,制作小孔镜。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小孔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纸筒、缝衣针、纸盒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二、好的科学小发明、小创造所具备的特点
.科学小发明的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科学小发明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科学小发明的新颖性
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
三、制作小孔镜
⒈ 找两个能紧密套在一起的圆纸筒,在大纸筒的一个底部粘上不透明厚纸,并用缝衣针扎一个小孔,在小纸筒的一个底部粘上半透明的白纸作屏幕,并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 ⒉将大纸盒扎有小孔的一面对着点燃的蜡烛(或室外物体),拉动小纸盒(或大纸盒),眼睛通过小纸盒可以看到屏幕上物体的倒立的像,并且能控制像的放大或缩小。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乒乓球捡球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能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三、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制作简易的乒乓球捡球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个矿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胶水 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打乒乓球时,乒乓球球往往会滚得到处都是,弯腰去捡,费时费力,有必要制作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工具。方法一: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条状(四周内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
方法二:将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着在矿泉水瓶口下放剪一个乒乓球可以滚出来的洞,这个洞是用来方便我们取球的。然后我们将塑料空心管插进矿泉水瓶瓶口并用胶水固定。一个简易、实用的乒乓球捡球器诞生了。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一、教学内容: 制作不倒翁 陀螺仪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不倒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常用鸡蛋或乒乓球,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不倒翁(1)
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细沙或滴入蜡液,不超过四分之一高),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操作及现象:
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原理解释:
不倒翁不会倒,一方面因为它的结构上轻下重,重心很低;另外,当它向一边倾斜时,重心和桌面接触点不在同一条铅垂线上,重力作用会使它摆动回原位置.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将“重心”放低些,当遇到“外力”时,才能顽强“不倒”!不倒翁(2)
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纸、橡皮泥、彩笔、胶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
(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将橡皮泥捏成团填在半个乒乓球内抹平。
(2)把白色硬纸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长应稍大于乒乓球的圆周长,并将扇形两边对接做成一圆锥形。
(3)将纸圆锥与乒乓球粘接起来,用彩笔在乒乓球上画出头像,白色的锥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图案或花纹进行装饰。这样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就制成了。
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与瓶的上部,用类似方法制作。陀螺仪
材料:瓶盖或硬纸片 火柴或细棒 薄纸片 彩笔
墨水瓶 木塞
钢珠
工具:小刀 胶水
方法一:在瓶盖或硬纸片上粘贴绘有不同形状的薄纸片,中间打孔,穿入细棒即可。
方法二:木塞雕刻成圆形后插入墨水瓶口,在露出的部分中央嵌入钢珠。
操作:让自制的陀螺仪在光滑平面上旋转,观察奇妙的视觉效果;研究它的稳定性。
自动给水器
一、教学内容: 制作自动给水器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理解大气压原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自动给水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1000ml可乐瓶一个,矿泉水瓶一个,直径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胶水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组装步骤:
(1)在矿泉水瓶盖处钻2个直径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长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为供水水管,分别插入,其中一条长的插至瓶底,另一条至瓶口。(3)把可乐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钻一个直径0.5厘米的孔。(4)给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
(5)用铁丝把供水瓶和接水盆连接固定即成。
使用方法
1.拧开供水瓶盖倒满水后拧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适量的水。
2.当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线时,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当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线时,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适用范围:给小动物喂水
自制小火箭 研究反冲小车
一、教学内容:
自制小火箭 研究反冲小车
二、活动目的: 1.认识反冲力现象。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反冲力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六、教学过程: 方法一: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飞出去。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方法
二、1.备好锡纸片。
课前准备一张香烟盒中的锡纸片,先把锡纸片浸泡在水中,约三十分钟左右,小心地剥去锡后面的那层纸(为了卷火箭筒时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锡片,晾干后备用。
2.制作发射架。
截一段约10㎝长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湿的纸堵住其中的一头,插到墨水瓶纸盒里,使之倾斜35°左右(如下图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张3㎝×4㎝大小的锡片,捏下3~5个火柴头上的火药放到锡片中央,用一根牙签一头放在火药上将锡纸卷成一个圆筒,卷的过程中要把没牙签一头的锡纸片反折过来再继续卷。按照下图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发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签从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签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则不能发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装入发射架,让火箭头(有火药的部分)露在外面,点燃火柴燃烧有火药的火箭头(如下图)。
当火箭头里面的火药受热后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从火箭尾部的洞口喷出,产生的反冲力推动小火箭冲出发射架1~2米远。
特别提醒:火药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签装入发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签后留下的喷气口不能被堵塞,否则会有一点点危险性;点火发射时不要对着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反冲小车
实验
一、玩气球,初步感受反冲力
实验所需的材料:气球、纸杯
将气球吹足气,然后将气球直接放飞,由于速度快,气球会到处乱飘,稳定性差,没有一定的方向性,怎样控制气球飞出的方向,不乱飘呢? 只需增加一个纸杯,它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做法比较简单,首先,将这个纸杯从杯口向杯底竖直剪成条龙状,然后在纸杯底掏一个小洞(注意:洞口要比气球口小一点,刚好套住即可),把气球口朝下穿过小洞,只要气球被吹起,纸杯就会被撑开,然后松手,观察气球运动的方向。
实验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主要材料:一辆玩具小车、一个气球和一根“L”形弯管。
制作时需注意两点:一是“L”形弯管喷口的大小要合适,过小了,力量不够;过大了,喷气时间太短。二是所选的气球不能太小,因为气球的反冲力是很小的。
第四篇:科技制作教案
第一课
纸杯娃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五、教学准备: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2)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揭示课题: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3.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1.友情提示
(1)先设计后制作;
(2)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老师看到大多同学都已经完成,就组织参观作品。
(四)反思评价,延伸拓展
师:同学们的手真灵巧,都已经做好了。
1.组织学生评价
师:接下来,我们请每组选派代表上来介绍作品,介绍时要把作品名称和作品特色说清楚。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设计上,制作上等。
2.整理课桌,回收废品
出示眉开眼笑的大纸杯:你们看,这个纸杯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能被再次利用)
3.组织学生评估
师:(过渡)刚才大家在制作过程中表现都很好,下面请你们完成评估表。
七、小结:今天这堂课,同学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了精美的小制作。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潜藏着被再塑造的条件,只要通过大家的慧思巧手,它们都可以化腐朽为神气。(出示废品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
八、组织大家下课后相互参观作品。第二课
几个叶片的电风扇使用效果好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电风扇的使用原理。
2.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实验分析
三、教具:小电风扇、布条、直尺、记时器
四、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
询问同学们调查使用效果好的电风扇的标准。1.启动要快。2.风量要大。3.噪音应该很小。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告诉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2.小组开始实验
2人操作,1人记录,1人观察,再轮流
3.分析实验数据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五、小结:用1个和3个叶片时,布条开始飘动时所需的时间最短。
六、评价自己的实验
把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写在书上。
第三课
神奇的风帆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风帆的知识。2.知道风帆可以使船走得更快。3.懂得如何投稿。
二、教学重、难点:风帆知识的收集。
三、教具:幻灯图片、风帆模型、信封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出示“征稿启事”
(二)寻觅风帆宝库
1.哪里会有关于风帆的知识?
(1)出示一些有用的网址,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2)找一些有关风帆知识的书。
(三)整理收获
1.风帆百态
2.风帆助行
3.出示风帆的图片,让学生知道风帆助行的原理。
(四)构思稿件
1.怎么投稿?
2.投稿的内容是什么?
准备从几个方面来写。
(五)如何修改稿件
同学互相交流。
第二四课
我用纸做多面体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多面体展开图,制作有变化的多面体。2.巩固做纸工的各种制作符号。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粘贴边与边时要轻,要粘贴平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做好的成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刻刀、手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多面体,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制作多面体。]
制作六面体:教师拿出六面体的手工材料。重点讲解粘贴最后一条边时要轻,要粘贴凭证。
二、学学做做。
1.学生制作有变化的多面体。
拿出手工材料,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有变化的六面体或其他多面 体。
指导制作时,需提出增添附加物的做法是在多面体做成后,再将附加物加贴上去的。挖去一部分或切折,压印都必须在展开图上先做好,然后再把展开图折叠成多面体。2.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3.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从掌握要领,外形美观,创新精神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价。
第五课
摩天大楼
教学目标:
1.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2.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胶水,剪刀。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 纸模型的构成。(分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鼓励学生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哪里。
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评出优胜一组,给予表扬。
第六课
让小电珠亮起来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方式。
2.让学生学会连接电路。
3.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验
三、教具:小电珠、电线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特点。
(二)设计风力发电模型
要注意:
1.风力发电模型示意图
2.风力发电说明
3.风的来源及风力大小
4.操作场地和时间
(三)演示并介绍开关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功能:用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当开关合上,电流可以从开关上流过;当开关断开,电流不能从开关上流过。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在一个电路中,要分别控制电路中两个小电珠的亮、灭,其方法是把两只开关并列地连接在电路里。
第七课
自制泡沫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动手制作泡沫盆景
三、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活动主题
(二)绘制盆景草图
学生讨论、交流
1.山水、陆地、岛屿怎么摆放在盆景里最好看?
2.用哪种颜料上色?
3.陆地和岛屿分别用什么颜色?
(三)绘制盆景
1.制作材料:泡沫塑料、颜料、深底的盘子、胶水
2.所需要的工具:美工刀、画笔
3.主要制作步骤:
(1)用美工刀刻出大小不等的几座山,并削平山的底部;
(2)制作房屋;
(3)划分山水、陆地、岛屿的比例;
(4)确定摆放位置
(5)固定并用颜料上色。
五、美化盆景
六、展示、欣赏成果
七、全课小结,思考:
1.不同景物的大小比例安排的是否合适?
2.屋顶用什么材料制作效果比较好?
第八课
课企鹅娃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企鹅的特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开展设计、制作玩具——企鹅娃娃这一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制作布绒娃娃
三、教学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作为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完成绒布娃娃的制作,让小朋友和你们的企鹅玩具交朋友,你想做怎样的企鹅娃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企鹅。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企鹅
教师出示一些企鹅图片,通过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交流企鹅的特点。
2.确定自己想做的企鹅种类
3.设计、构思
(1)构图
(2)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探讨基本制作方法
4.制作绒布企鹅
按照一定顺序制作企鹅身体的各部分
5.让企鹅更完美
对比,看看我的企鹅还有什么缺点?
五、活动小结
第九课
小提篮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学的纸条编制法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制富有个性和想象的纸条编制小摆设(小提篮)
2.在编制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相信同学们的写字台上一定摆设着几样漂亮的小摆设吧!同学们,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用纸条编制漂亮的小玩具。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一只彩编小提篮。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剪刀、固体胶、彩色复印纸、彩色卡纸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制作彩编小提篮。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
步骤一:出示图1,准备若干张10~30cm的纸条。教师应该提示学生,纸条的宽带不要超过0.5—0.7cm。
步骤二:出示图2,将纸条交叉编织成正方形。经线四条,纬线四条即可。
步骤三:出示图3,将四周的纸条向中心折叠,形成“经线”(竖线)
步骤四:出示图4,将一条纸条穿过“经线”,形成“纬线”(横线)。
步骤五:出示图5,将“经线”和“纬线”交叉固定。步骤六:出示图6,取第二根“纬线”依次编织,直至完成。步骤七:出示图7,剪去小提篮顶部多余的纸张。步骤八:出示图8,用纸条装饰提篮口,使篮口边缘平整。步骤九:出示图9,用固体胶将提手固定在篮身上,这样小提篮就编制完成了。
第十课
多姿的叶片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学的简单钩针编织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物件。
2.在编织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普通钩针,细绒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几种常见的钩针针法,如锁针、短针、长针等。如果将这些针法进行不同的组合,就能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物件。本书课中,我们将利用上述针法,编织一些自然界中的树叶。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钩针和绒线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出示图片。你能看出下面几种“叶片”分别使用了哪些钩针的针法吗?这些针法是怎样组合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和研究“叶片”的钩针的针法。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现在,让我们来学习最常见的叶片的编织方法。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3.实践步骤。
步骤一:编织20针锁针(又称为辫子针)
步骤二:在锁针的一侧编织一针短针,然后编织一针长针,使之成为弧形,最后再编织一针短针。
步骤三:在锁针的另一侧重复上述的编织方法。
四、交流创新
根据上述的叶片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其他形状的叶片吗?试试吧!
五、家庭作业:编织其他形状的叶片
第十一课
美丽的桃花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学的编织技法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编织出各种各样的美丽花朵
2.在编织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创造美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钩针一支、粉红色的细绒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描写桃花的诗句,同学们一定能说出不少,谁来说说看 生:如“竹外桃花三两枝”、“山寺桃花始盛开”等。
师:大家都说的很不错。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用钩针来编织一朵美丽的桃花。翻开书P6,你见过书上的这些“花朵”吗?你能说出这些花的种类吗?说说它们的花瓣都有哪些特点?
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二)动手实践
1.师:首先我们要准备好钩针一支、粉红色的细绒线若干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如何编织一朵美丽的桃花。2.学生开始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意见。步骤一:出示图1,用6针锁针起头,形成圆环。
步骤二:出示图2,自第一层开始,编3针锁针,然后再起头的锁针内编织1针长针。注意:1针锁针内编织3针长针。
步骤三:出示图3,自第二层开始,编3针锁针,然后再长针上编长针。注意:长针的长短要有变化,形成弧形。
步骤四:出示图4,完成第一片花瓣的编织后,沿边缘回到第一层,从圆环的第2针锁针内拉出3个长针,开始编织第二片花瓣。
步骤五:出示图5,完成第二片花瓣的编织后,沿花瓣的背面回到第二片花瓣的第一层边缘,开始编织第三片花瓣。
步骤六:出示图6,按上述方法逐一完成5片花瓣的编织,然后 选择黄色的绒线点缀花瓣。这样一朵美丽的桃花就编制完成了,如图6所示。
四、交流创新
根据上述的桃花的编织方法,同学们还能试着编织其他形状的花朵吗?试试吧!
五、家庭作业:编织其他形状的花朵。
第十二课
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简易塑料小拱棚的搭建。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铁锤、菜刀、约220cm长的毛竹条,宽幅200cm的塑料薄膜、约50cm 长的竹签、塑料袋、绳团、一次性木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蔬菜可以反季节种植,那么如何保证蔬菜生长的环境呢?塑料棚技术是一种成本低、实用性强的技术。塑料棚是一种简易实用的保护地栽植物的设施。它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塑料棚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普遍应用,起到了秋延后、冬保温、春提前的作用,有利于农作物的反 季节栽培。
怎样种植的呢?
(二)学习新课
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搭建塑料棚,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呢?
生:锤、菜刀、约220cm长的毛竹条,宽幅200cm的塑料薄膜、约50cm 长的竹签、塑料袋、绳团、一次性木筷。
2.师:对,那么这么多的工具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呢?
步骤一:出示图1,在播种了苋菜种子的一边畦面的边沿,先用竹签戳出插孔,一般孔与孔之间的间距为60-70cm,然后插入毛竹条。
步骤二:出示图2,在另一边畦面的边沿,用竹签戳出插孔,将毛竹条弯成弓形,插入孔内。注意:弓形的高度一致、前后平行。
步骤三:出示图3,在拱棚架的顶部绷上塑料薄膜,要求绷紧、绷直,用菜刀把两边的薄膜插在畦面的边沿上。
步骤四:出示图4,在塑料袋内装入泥土,压在拱棚两头的塑料薄膜上,使小拱棚密封,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步骤五:出示图5,在两个弓形骨架之间,用绳子绷紧,以压住塑料薄膜,使薄膜牢牢地扣在棚架上面。
3.师:(提问):
(1)为什么要保持弓形的高度一致、前后平行呢?
(2)搭建塑料小拱棚后,若天气晴朗,气温升高,需适当开启薄膜,以便通气、调温、调湿,否则容易烤伤作物。想一想,怎样开启薄膜较好? 生讨论交流看法。
四、家庭作业
向家人了解小拱棚可以种植哪些作物。
第十三课
漂亮的宫灯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宫灯的构造。2.学生能初步制作简易的宫灯。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美工刀、方形纸盒一个、圆形纸盒两个、彩纸、彩色玻璃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对于现代人来说,电灯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电器。在古代的晚上,用什么来照明呢?
生:(发表见解)
师:古代有很多种灯,我们在电视电影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其中 就有一种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灯彩艺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以前,它只由王公贵族们独享,如今,一到节日,公园里到处都有漂亮的宫灯。本节课中,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的纸盒来制作一盏宫灯。
(二)学习制作
1.师: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宫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宫灯的八个教师怎么安装上去的?这样才能将这八个角做得既快又好?能否将宫灯的窗户涉及的更加美观?你有办法使宫灯的灯芯转起来,变成走马灯吗?
生观察讨论。
2.师:请大家拿出工具。你们准备了哪些工具呢?
生:剪刀、胶水、美工刀、方形纸盒一个、圆形纸盒两个、彩纸、彩色玻璃纸。
3.师:很好。下面先请大家阅读课文P16-17。对照课文进行宫灯的制作。
生开始动手实践。
步骤一:出示图1,用方形纸盒做灯箱,将方形纸盒的四面用美工刀切割出四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窗户”,纸盒底部可以装上光源。
步骤二:出示图2,在灯箱的窗户内部覆盖上彩色玻璃纸,注意平整牢固。
步骤三:出示图3,将圆形纸盒(可用蛋糕盒代替)打开,盒盖做灯顶,盒身做灯底。然后再圆形纸盒上画“米”字,在盒盖侧面与 “米”字各笔画的垂线处用美工刀切割出一个小口子。
步骤四:出示图4,用从方形纸盒上割下的纸板做灯角,可采用轴对称方法制作,将纸对折后,先画上图案,再剪下来。注意:画灯角时,上、下灯角的形状要有所变化,如图5所示。
步骤五:出示图6,在盒盖侧面的小口子处,插入灯角,并用胶带纸在盒盖内部粘牢。
步骤六:出示图7,将上、下灯角插入灯盖和灯底后,分别粘在灯箱的上、下两端。
步骤七:出示图8、9,用废弃的塑料泡沫等材料制作两个圆柱形装饰物,顶部用绳子固定,底部粘上彩带。
4.小结。宫灯还有很多造型,如P18所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其他的造型。
四、家庭作业
1.设计其他的宫灯设计图。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图,设计其他的宫灯。
第十四课
淘气的小瓷龟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2.学生能初步制作简单的瓷器:小瓷龟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瓶盖或乒乓球一个、彩色颜料、笔、刻刀、电烤箱(1200℃左右)、台湾造型土或黏土一块,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如何制作小陶童。从中,我们尝到了陶艺的乐趣。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制作一只小瓷龟。也许有同学会问:“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陶和瓷是一对“兄弟”,只是瓷比陶更高档一些。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由陶过渡到瓷的原始青瓷,真正由陶向瓷飞跃的时期是在宋代。瓷器烧制的温度比陶器高,大约为1200℃~1300℃。尤其是上釉的瓷器显得更光亮、匀净。浙江杭州的南宋官窑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都是世界一流的产品。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一只小瓷龟。
二、学习制作
1.师:首先,请大家观察样品图,了解制作瓷器的基本步骤。生观察,并小组交流意见。
2.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制作一只小瓷龟。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注意安全。
生拿出工具:瓶盖或乒乓球一个、彩色颜料、笔、刻刀、台湾造型土或黏土一块,釉。
3.制作步骤。
步骤一:出示图1,用乒乓球做模具,将台湾造型土压成锅盖形状,当作乌龟的背。
步骤二:出示图2,在圆形瓶盖外围裹上一圈台湾造型土,揿(q ìn)平磨光后,取出瓶盖,就形成了小乌龟的背。
步骤三:出示图3,捏出小乌龟的头、四肢和尾巴,然后用手指蘸水并抚触作品,使其表面更光滑。
步骤四:出示图4,将作品晾半干时,用小刻刀把里面的泥壁削薄一些,防止泥壁太厚导致烧制时炸裂。待作品晾干后,对其进行美化,画上满意的龟壳图案。
步骤五:将作品放入电烤箱烧制,取出后上釉,可以上几种不同色彩的釉,也可以上单色釉或者透明釉。将作品放入电烤箱反复烧,使作品更加光彩照人。
4.完成之后,学生交流心得和经验。
5.师: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烧制其他的小动物,比如小瓷猪、小瓷鱼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后继续尝试。
四、家庭作业
设计其他的小动物瓷器。
第十五课
制作长城模型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长城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生能初步制作的纸盒长城。
二、教学准备
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废弃的长方形纸盒若干个、彩色卡纸。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就是我故乡”。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意志和高度智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长城的历史。
生:发言,讲讲自己所了解的关于长城的历史。师出示资料: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其余详见百度词条——万里长城。
(二)学习制作
1.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完了长城。2.制作步骤:
步骤一:出示图1,用彩色卡纸条剪出城墙垛口,注意可以多层一起剪。但边缘应整齐光滑。
步骤二:出示图2,将长方形纸盒竖放,把剪下的城墙垛口围粘在长方形纸盒的上方。出示图3,用小刀切割出门洞。这样烽火台就做成了。步骤三:出示图4,将长方形纸盒横放,在它的两端粘上城墙垛口,还可以在纸盒侧面用美工刀挖几个藏兵洞。这样一段城墙就做成了。
步骤四:大大小小的长方形纸盒如牙膏盒、糖果盒等都可以加以利用,制成不同长度的城墙,出示图5。
步骤五:山坡可以用较大的长方形纸盒来做,在纸盒的侧面画一条弧线,沿线剪下后,将纸盒顶部的a纸面往下压,然后沿着弧线粘合,出示图6。
步骤六:出示图7,将绿色卡纸剪成圆形的纸片,画上树木图案,当作灌木丛,然后粘在山坡的两旁,既能美化又能起到加固的作用。
步骤七:出示图8,将大大小小的烽火台和长度不等的城墙整齐有序地粘合在“山坡”上,灌木丛正好起到遮盖缺口的作用,如图9所示。
步骤八:如果将全班同学的作品连接在一起,长城一定更加壮观了。连接时请注意长城的高低起伏及大小搭配。
3.师:如果还想在城墙上“搭建”塔楼,该怎么做呢?回家试着做做看吧。
四、家庭作业
1.在城墙上设计塔楼。2.优秀作品展出。
第十六课
废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3.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教学过程:
一、结合插图,揭示课题
二、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
1.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 2.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
3.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并招聘负责人。
三、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
2.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
1.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2.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
第五篇:科技制作教案
科技制作教案
自制万花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和多个平面镜成像,所成像的个数与平面镜摆放的位置有关。
3、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和组装万花筒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4、通过本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得到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激光笔、平面镜、万花筒材料(若干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条、胶水(棒)各一份
三、过程与导入:
1、认识光的传播方式
(1)谈话:教师演示激光笔射出来的光,“是直的还是弯曲的?”(2)学生说出:光只沿着直线传播的。
(3)教师: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平面镜成像: 实验:(1)、拿出桌子上平面镜(每人一片),对着阳光,看一看会怎样?(2)、教师讲述光的反射原理。(3)、平面镜组合 实验:(1)、学生两人一组把两块平面镜放在一起呈90°,中间放一学习用具,看一看,镜片里所成的像有什么新发现?个数上有什么变化?(2)、假如三块平面镜能看到几个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多彩的万花筒。板书:多彩的万花筒
1、教师展示以制作好的万花筒
2、制作过程和方法
(1)组装三角形反光镜片:
检查桌子上的圆纸筒是否粘牢,在拿出三条反光板折成三角(光面向内)放在桌子上,分别在三角形中和两端贴上胶条(三条),然后插入圆筒内,一端对其圆口。(2)透明胶片的安装
将透明胶片贴上一张圆纸(纸的中间挖一小孔)用2条胶条固定在圆纸筒对其的一端,然后围圆筒口粘一圈,粘牢。(发现透明胶片大小不一时自行修理)(3)透明胶片2和3的安装:
准备透明胶片2,放入圆筒内另一端与三角形反光板上,放置少量彩色纸屑。透明胶片3的安装与透明1的安装相同,这样万花筒就制作完成了。
3、小组评议:
看一看谁制作的万花筒内图案,更好看?
4、各组交流展示:
每组选1——2名万花筒较好的到台前与同学们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供大家观看和欣赏。活动进行小结。作业:科学小探索
1、平面镜成的像都有什么特点?
2、一个平面镜成一个像,两个平面镜成90°角度后,放一样学具后,能看到几样学具的像?
3、在万花筒里放一朵花,结果能看到几多
自制指南针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判断指南针的南北两极。3.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提高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材料:磁铁、教学指南针、大头针、方向坐标纸,水盆、吹塑纸,实验观察 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司南”“罗盘”等图片)重复试验(保证实验的成功性)
2、学生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对指南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
指南针的基本构造:磁针、方向指示盘、支架
磁铁原理:磁铁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相反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指南针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相同
(二)课件展示:
内容包括从最早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和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司南、指南车、指南鱼、各种各样的罗盘及现在发明的各种各样的指南针等方面的知识。
(三)探究用指南针指方向:
思考在生活中指南针到底为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呢?
学生回答,如果有不足之处,再由老师补充。
(指南、测高、测角度、辨别方向等方面)
(四)制作指南针
1、在了解了指南针以及其使用方法后,怎样制作一个指南针呢?
2、老师介绍实验器材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3、老师示范制作指南针的整个过程,在制作的同时,给予同学们讲解正准确地制作步骤及方法;
实验过程:
⑴、磁化大头针
⑵、检验大头针是否被磁化
⑶、测试大头针的南北极
(思考: 为什么桌子上磁针不能指向南北呢?你有哪些方法是磁针能指向南北?磁针是如何使用的? 使用方法:把指南针水平放置,指针停止摆动时,指示方向则为南北方向。
让磁针保持水平的方法:
方法一:将磁针放置在一个托架上,且容易沿竖轴轻松转动或用细线将其横向悬挂在空中,可自由转动;
方法二:使磁针漂浮在水面,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⑷、将磁化后的大头针穿在吹塑纸上
⑸、将其水平放置在水面上
⑹、用教学指南针验证制作的指南针)
4、老师再次复述实验的过程,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
5、根据具体情况将班级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磁铁、大头针、水以及实验记录表)
6、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根据记录表的内容,记录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事项及实验结果;
7、由老师用指南针对同学们所制作的指南针进行验证
(可能出现的情况:一部分实验成功、一部分实验失败;让实验做成功的小组与未成功的小组根据实验记录交流实验过程,找出实验未成功的原因,再次重复实验)。
(五)总结
1、由老师总结,带领大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实验过程;
2、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作指南针吗?让同学们自己回去探究„„
作业:回家做个给爸爸妈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