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版]
如何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克山县河南乡中心小学 刘玉芳
“国培”学习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理念和新课改的精神,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也让我明白了教学责任的重大和教育意义的深远。今年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通过这次国培的学习让我对如何激发一年级学习兴趣有了一些感悟。
小学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比较差,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不强,学起数学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采取故事激趣、实物激趣、操作激趣、游戏激趣的办法,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环境里,乐学、会学、爱学。
上一年级的课我想是我们许多老师很头痛的一件事,由于年龄比较小,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课刚上了一会儿,不是他动,就是你动,压得这边,又冒出那边,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又是他们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想让一年级的学生们上好一节课,享受快乐的数学课堂,可真不容易。为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教《6和7的认识》在巩固6和7的组成时。利用出手指的游戏。说6的组成,我说:“我出1”。生说:“我出5”。然后一起说:“1和5组成6。”一边伸指头,一边说数。这样孩子兴趣很高。又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二、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数学课堂决不能停留在只动脑而不动手、教师讲授学生听的基础上,所以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动手实践。比如我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这节课时,课堂伊始,我便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立体图形来堆积木,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摸一摸这些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并想办法把这个面画下来,最后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图形做拼贴画,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又如我教《认识左右》时,我带领学生做说反话游戏、木头人游戏、握手表演等等,学生兴致高涨,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年级的儿童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课堂中可采用动手摆一摆,如请把五根小棒分成两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分看。游戏中学到知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让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特别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马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马庆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小牛的座位号是25,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8.过了一会儿,大象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大象司机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办。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情景策略,是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四、采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后,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形体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吗?”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举出书本、抽屉、鱼缸、冰箱等数不胜数的例子。通过这样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数学教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一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的枯燥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常有的口算比赛,我常以“开火车”、“抢答”、“夺红旗”、“找朋友”、“争冠军”、“做医生”等形式的比赛练习,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采用对问题答对的或做对的进行鼓励“鼓掌三下”或说声“嘿,嘿,你真棒!”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在乐中学掌握知识。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火把的助燃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多反思、多创新,让数学课堂教学变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及时雨,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迈上新的台阶。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思维性强,逻辑推理严密,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其学习受情绪影响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另一方面,因为年龄尚小,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利用课前的问题,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例如,教学“年、月、日”时,老师可先设置这样一个疑问:小明今年11岁,可他到现在为止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相信吗?学生经老师这么一问,心中肯定产生了疑惑,11岁本来应该过了11个生日,而他怎么只过了3个生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当学生产生疑问,学习兴趣被调起以后,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你想知道是为什么吗?通过这堂课的探究,你就可以找出答案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深厚的求知欲望开始了新课的学习,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数学课,也需要一个精彩的起点。因此,在数学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采用故事导入法,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而故事情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关系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老师要结合教材用生动、通俗、风趣的语言讲述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爷爷生了三个儿子。有一天,他年纪大了,种不了庄稼了,于是,他就把地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分了,二儿子分了,三儿子分了
,可没想到三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之后马上吵了起来,都说老爷爷不公平。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聪明的阿凡提来了,他分别对老爷爷的三个儿子耳语了几句。很奇怪,老爷爷的儿子居然都不吵了。故事结束了,我就问学生们:你们想知道阿凡提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吗?孩子们都竖起耳朵想听我说,我趁热打铁:学完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知道。这样,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三、巧设游戏导入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例如,在教《可能性》一课时,可以利用摸彩球游戏,老师按不同比例把几种颜色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由学生摸球,老师猜或学生猜出球的颜色,从而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一游戏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同时又可以省时而又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四、利用动手实践导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愿望。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 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片断]师:“(展示手里的土豆、鸡蛋等)同学们,这样的物体又怎样来测量它的体积呢?”(学生见到生活中的物体倍感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生1:放入装满水的容器,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它们的体积。
生2:可以用橡皮泥捏一个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物体,再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计算它的体积就是土豆(或鸡蛋)的体积。
生3:用一个量杯装适量的水,记下刻度,把土豆放进去,再记下刻度;把两个读数相减就是它的体积。
生4:我们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应该可以利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
生5:是啊,我们可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测量水深;然后把土豆放进去,再量一量水深,就可以求出体积了,不过应该把毫升化成立方厘米。……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不错,那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吧!”
师:“同学们真可谓足智多谋!竟然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实践一下。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测量了。在测量的过程中,把你们小组的活动成果写在纸上。”(师生动手操作,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课导入都必须起到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作用,导入得成功与否就是看一上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大脑兴奋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迫切求知的心情下进入新课。也就是说课前导入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法,都离不开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启迪性,真正让学生感兴趣,学有所味。
第三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
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与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教学虽重视了教师权威性的建立,却忽视了学生平等性,独立性的体现,学生自主意识受到压抑,交往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也就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培养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现和投入,以自己的敬业爱生的情感去感染全体学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之情,为了完成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在语言上狠下功夫。教学语言,除了要求‚准确‛、‚简洁‛、‚富有逻辑‛外,并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使学生有‚平等‛的感觉。另外在语言上加上一点‚幽默‛,那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第二,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当这种情感到一定程度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养成等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一、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家的故事是极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阿基米德如何帮助国王鉴别王冠中的含金量的故事;祖冲之小时候用麻绳量车轮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长大后算出3.1415926< <3.1415927,比其他国家早发现一千年;数学家高斯请妈妈给做萝卜灯晚上坚持学习数学的故事等。数学家们的故事一步一步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一点点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是高效课堂的着力点。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使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亮点,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努力缩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项的、高质量的互动,使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感兴趣。如:我听的一节计算课“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先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利用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又如:我在教学分数工程问题中的一道例题:一项工程,由甲队单独修需要30天,由乙队单独修需要20天,如果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例题出现前,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这样一道题“一段公路长160千米,甲队每天修15千米,乙队每天修25千米,两队合修几天完成?”学生很快就利用掌握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解答。我接着快速把题改为“修一段路,甲队30天完成,乙队20天完成,两队合修需要几天?”学生看了都觉得很简单,问题同前一题一样,也是求工作时间的,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我接着问:工作总量是多少?工作效率又是多少?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我接着又说:“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积极讨论思考。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情景变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新知中来。
三、教师应改变学生观,找准角色定位。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主动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群体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活动中,突出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增强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学生都有爱动、爱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去说,使他们通过实践、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如:在教学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先复习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剪好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问他们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步步深入地引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后,通过观察分析推导出计算公式,他们就会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小数加法简便运算时,简算6.42+6.46+6.54+6.58一题,我让学生先小组讨论,接着尝试做一做。由于原来已学习整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结果都是26。接着又出了四道题:6.26+3+0.74 0.25+0.35+0.75+0.65 27.15-(7.15+3.4)10.12-2.65-3.35,整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习效果极好。
数学家们的故事,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们就要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找准角色定位,充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一、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欲。
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教与学上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传统的教学虽重视了教师权威性的建立,却忽视了学生平等性,独立性的体现,学生自主意识受到压抑,交往被动,学习低效。教学过程中也就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培养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现和投入,以自己的敬业爱生的情感去感染全体学生,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之情,为了完成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在语言上狠下功夫。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要求‚准确‛、‚简洁‛、‚富有逻辑性‛外,若能带上一点‚童趣‛、‚稚气‛和‚天真‛就更好。并经常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谈,使学生有‚平等‛的感觉。可能的话加上一点‚幽默‛,那更有利于情感的调动,例如:教学中一位学生求出飞机的飞行速度是100米/小时,老师就风趣地说:‚根据这位同学的计算结果我们要把‘飞机’改名为‘蜗牛机’了‛。学生们一下子乐了,这样把孩子逗乐了再听讲,效果反而比正规的说教要好。它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第二,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活动玩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当这种情感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会使学生由‚畏其师‛变为‚亲其师‛进而达到‚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养成等都同时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
二、留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诱发创新灵感。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只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才能使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以诱发创新灵感。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结论,更要侧重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几何知识教学中的表象形成过程、计量单位教学中的单位观念的建立过程以及知识的迁移过程。让学生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意识,提高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注重学习方法和实践,增强创新能力。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继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观察、询问、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渗透。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如,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新知识。二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兴超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和各种内容的认识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制定方案,自行探索研讨等。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化,体验创新快乐,进一步引起创新冲动。
2、鼓励质疑,保持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求、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教师一定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新旧知识的连结处,思考问题的转折处,沿着学生的思路认真斟酌,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中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二要层层设疑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每节课的重点、关键处,要给学生提供引起观察、探索、讨论、发现的疑问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递进式的质疑问难。三要针对学生实际采取竞赛、评比、游戏等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以维持其探索的动机,不断唤起新的创新意识。如,一位老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个学生发问:‚为什么2+2=2×2,而4+4不等于4×4呢?‛这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的独特的有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师及时予以表扬,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样,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强化了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热情。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既体现了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只要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指导下都具有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实践证明,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教学中倾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积极情感得到培养。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河南信阳息县二小
李丹 摘要:小学生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关键词: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四、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五、作业批改,引入评语,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单纯的 “√”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这影响了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我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励希望,改正缺点,如:“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看你的字真是一种享受,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或者“老师相信你能把字写工整,加油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我就会在作业的评语中这样写到:“你进步了,孩子。”“继续努力吧,孩子。”并在旁边画上一个笑脸。或写到:“看到你在进步,我万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他再进步了,我就会写到:“好样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高兴!”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第五篇: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氛围》学习反思 红光初级中学 王家煌
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学习王雄老师关于如果激发和维持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专题报告。我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如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如下几点感想:
一、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首优美的题画诗,但是从画的题目分析,苏轼诗中有一点欠缺的内容,大家能否把它找出来。”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大诗人的诗也会有缺欠,这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找出诗中没有写到“晚”的内容。学生们想象画面上应该有夕阳的,并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春江晚景”。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诗的内容和题画诗的特点。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味。
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是教师自始至终要正确认识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你,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训斥,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子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二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丰富课堂的情感内涵。语文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成品加工厂,而是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像奔涌的河流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学生,他们便会自主的投入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发放适当,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苟言笑,不会表情达意,只知不动声色地宣读教材,念教案,只会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这样的教师尽管知识渊博,也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出色的语文教师。
三、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我以前在讲《狼》这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给他们描摹了这样的一种场面:“暮色加浓,你一个人穿行于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也随着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你不由得加快了脚步。突然,你发现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野兽的嗷叫,你意识到了这是狼的叫声。你不想往前走了,当你还处于犹豫之时,那只狼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说到这时,有人发出了尖叫声。于是我让他们睁开眼睛,问他们该怎么办。然后我顺势引入了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快的走进了课本。导入能紧扣课文内容,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
四、运用现代技术,增强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视频、幻灯片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散文《听潮》时,我制作了展现海景的课件,在放映大海涨潮、落潮景色画面的同时,配上有海水涨潮、退潮的声音,再伴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被深深地感染,真正领略了“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