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

时间:2019-05-15 01:5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

第一篇: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

教材分析:

(一)单元解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的第一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和《庐山的云雾》。这些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令国人引以为豪。如果让我给这个单元定个主题,我想应该是“祖国山河赞”。

(二)文本解读 《庐山的云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这篇散文紧紧扣住“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这两个关键词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庐山云雾图。

全文层次分明,总-分-总的叙述方式适合刚刚接触习作不久的三年级学生掌握。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自然段通过庐山山头的云雾、半山的云雾、山谷的云雾和遮挡山峰的云雾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把庐山云雾写得十分形象、美丽。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又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致。前“领”后“述”的写法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这两个自然段就采用了相同的构段方式,即“总-分”结构。它们是课文的重点段,也是学生语言积累、情感体验和习作训练的重要凭据。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用“流连忘返”一词,表达了对庐山云雾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文章情景交融,文质兼美。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2.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结合第三自然段练习仿写。

4.用“流连忘返”练习说话。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美,这也是重点中的难点;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学过程:

一、配乐读词造氛围

1.认读课后练习中的8个词语。(1)指名读正确。(2)齐读。

(3)由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一是为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配上音乐营造气氛;二是为课后写话提供相应词语。】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去好好欣赏庐山的云雾。2.板书课题:

3.庐山的云雾,齐读课题。

二、引读课文回顾美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有——,有——,有——,那——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像——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理解的基础上,用引读的方式回顾第一自然段,回顾庐山云雾的变幻无常。】

过渡:确实,庐山的云雾变幻无常,美丽而神奇。欣赏这样的美景,我们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心去感受。

三、“形态美”中学构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找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2.交流中心句。从这一段,哪个词特别能表现庐山的云雾的特点?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读句子。

3.再读课文,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

(1)边交流边把内容排列出来,在表示位置的词语下划线。再点明“总分”结构写法。(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比喻好在哪里。瞧这山头,现在是有模有样啦!看它戴着“白色绒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美丽、可爱、暖和、神奇等)适时理解“笼罩”。

② 看图加深感受。

③ 读出学生自己理解的感觉。

④ 点回中心句:这处恰当的比喻,让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庐山云雾的姿态。庐山的云雾还会有什么姿态呢?

4.抓住 “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词语,运用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的方法感受其它几处比喻的精到。指名读一读句子。你可以想象一下它的样子吗?给你什么感觉呢?看看图,是这样吗?再读句子。

5.背诵。

(1)自己边想画面边填: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就像是戴在——;那些缠绕在——,又像是系在——。云雾弥漫——,它是——;云雾遮挡——,它又是——。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6.回顾此段学习,师生共同小结方法:读——划——品——读。

【设计意图:对学生陌生的和词句进行点评,理解意思;学生不了解庐山云雾到底是怎样的,因此借助音、像,对抽象的文字进行直观感受,领略庐山云雾的“姿态美”。读悟结合,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从学习过程中提炼学习方法,为下段的自学提供“扶手”。】

四、“动态美”中促想象 1.运用以上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2.检查自学的情况,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补充。

要点:(1)找准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2)讨论:庐山的云雾变化很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找关键词: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②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来说,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③读好关键词,读出变化之快。

(3)讨论:庐山的云雾变化很多,你又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找出云雾由什么变成什么?

②用朗读的方法检查学生对“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的想象是否到位。

3.利用资源库中的视频短片来帮助理解并加深印象,深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庐山云雾的动态美。叙述: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神秘的色彩。看,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过渡: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4.利用文中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样子”为话题引导学生练习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话。

(1)学生说自己的想象。(要注意开阔学生思维,使想象丰富起来。)

(2)出示说话训练的句式: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3)学生写话、交流。

五、创设情境露真情 练习用“流连忘返”说话:

情境1: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希望他们到哪个地方游览? 请给外地游客介绍一下。

情境2:我国的名胜数不胜数,你还去过哪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配乐朗读全文。【设计意图:分层创设情境,给不同经历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能吸引人的内容,说规范的句。】

六、课后练写固方法 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的写法,写自己喜爱的一处景物。例: 河边的小树林生机勃勃。„„ 公园里的菊花多姿多彩。„„ 美丽的街灯令人眼花缭乱。„„ 习作要求:

1.可以选择提供的内容写,也可自己另外定。2.用上“总-分”的构段方式。

3.展开合理想象,用上“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令人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板书设计:千姿百态 3.庐山的云雾

第二篇:庐山的云雾教学实录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生齐:听过

师:谁能说说,你对庐山有什么印象? 生:它在江西

生:我们学过《望庐山瀑布》

师:老师给大家起个头,一起回忆下这首诗,“日照香炉“一二。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师:很好。一首《望庐山瀑布》让我们见识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气势。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庐山,去体验庐山的云雾之美,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庐山的云雾》

师:请大家把课文快速地浏览一遍,看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了庐山景色很秀丽,庐山的云雾很好看,让人流连忘返。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看来大家都很聪明。庐山有哪些秀丽的景色呢? 生:有高峰、幽谷、瀑布、溪流。

师:作者走在庐山的云雾之中,他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一起告诉我?

生齐: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师:请同学们思考“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 生:神话中的人物踩着云雾在空中飞行

师:这神话故事里的情节为什么会出现在庐山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自然段,找出庐山云雾的特点。生:庐山的云雾是千姿百态的。生:是瞬息万变的。

师:同学们找的可真准,庐山的云雾是千姿百态的,是瞬息万变的。跟老师一起把这两个词语读出来,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读的很好。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千姿百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姿态多。

师:在课文里,作者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它们有哪些姿态呢? 生:像白色绒帽,像玉带,像大海,像天幕。

师:很好。作者围绕“千姿百态”这个词语,描写了庐山不同地方的云雾。请同学们对照多媒体上的图片,看看它们分别是庐山哪里的云雾?首先来看第一幅,这里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生:白白的 生:很厚

师:这是庐山哪里的云雾? 生:山顶的

师:作者在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呢?

生: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师:这又是哪里的云雾? 生:半山的

师:一起把原文的句子读出来?

生: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师:读的真好,半山上的云雾,像玉带一样轻柔 师:接下来,这里是哪里的云雾? 生:山谷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课文里说云雾弥漫山谷,它像茫茫的大海。

师:把书读的真仔细,从这幅图里,我们可以看到山谷的云雾像大海一样宽广没有尽头。师:一起来看最后一幅,一起用课文中的话描述这个画面。生: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师:遮挡山峰的云雾就像天幕一样遮天蔽日,看来那里的云雾是很浓密的。师:庐山上的云雾有这么多的样子,看来它们还真是„„(生齐:千姿百态)。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在小组里讨论,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特点?

生:先写云雾是千姿百态的,再写云雾的样子。

师:真细心。这一自然段里,作者先告诉我们庐山的云雾具有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对云雾的样子展开描写,这是先总写后分写的手法,可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有层次感。多媒体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道填空题,有谁能不看课文,把这道填空题做得又快又好。(四个像字句)师:同学们,他填的对不对? 生:对。

师:条理非常清晰,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吧。

师:除了总分的写作手法,这一段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生:都把庐山的云雾比作其他的东西。

师:反应真快,作者把庐山的云雾分别比作白色绒帽、玉带,大海,天幕,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这里的比喻句小声地读出来,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生:生动,形象。

师:把什么写的生动形象了? 生:庐山的云雾。

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 生:千姿百态的特点。

师:是的,第二自然段作者使用大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很有感染力,读课文的时候,庐山的云雾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比喻句的作用。

师: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姿态美进行了描写,使我们知道它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庐山的云雾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庐山的云雾还是瞬息万变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个词,瞬指的是一眨眼,息指的是呼吸。这里的瞬息万变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很短的时间变化多,变化快。

师:同学们,聪明的孩子会学以致用,谁能用“瞬息万变”来说句话呢? 生:这里的天气瞬息万变。

师:在你的回答里,老师感受到天气的变化是很快的。作者在描写庐山的云雾时,也用了瞬息万变这个词语,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变化的?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师:读得很好。云雾由轻烟变成了银河,由白马变成了冰山。看来它们还真调皮,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出这么多的样子。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在笔,在课文中分别把体现“瞬息”和“万变”的词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师:哪个同学划完了,来跟我们说说你是怎么来划的? 生:表示瞬息的词语有刚刚、转眼间、明明、没等 师:你把表示瞬息的词都找出来了,很好。“万变”又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生:轻烟、银河、白马、冰山

师:很好,从外形上抓住了云雾的变化。师:同学们这样瞬息万变的云雾美不美? 生:美

师:是一种什么美呢? 生:变化美

师:概括得真准确。让我们带着感情,把第三自然段再读一遍,体会云雾的瞬息万变。生:„„

师:读得很流利,只是还差一点感情,听老师为大家读一遍„„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又没有同学想试一试,把这一自然段读出来? 生:„„

师:读得有进步。

师:我们注意到,这一自然段的末尾有什么样的符号? 生:省略号

师: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生:省略了云雾其他的变化。

师:那你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云雾变化的时候还会像什么? 生:由扇子变成玉盘 师:由小猫变成狮子

师:说的课真精彩,从瞬息万变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云雾变化的时候,在时间上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很快

师:很好,看来是把这一段学懂了

师:同学们,庐山上有这么多秀丽的风景,这么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作者对庐山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作者很喜欢庐山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最后一自然段,作者说,云遮雾罩的庐山,让人流连忘返。师:把握的很好,这样的景色让作者喜欢庐山,流连忘返。

师:云雾遮罩着庐山,也弥漫在作者的周围,云雾无处不在,这种感觉对应了前文的哪个成语? 生:腾云驾雾。

师:这么美丽的风景,让作者留恋,不舍得离开,他非常喜欢庐山。这么美好的祖国河山,你们喜不喜欢呢? 生:喜欢。

师:看来对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是很向往的。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你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庐山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生:我体会到作者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之情

师:对课文内容把握地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写作上,你们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写作文的时候我可以用总分的手法和比喻句。生:我学会了新的成语。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刚才的几位同学分别从课文内容、作者感情和写作手法上进行了总结,而且在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新的成语。但是它们还有一些很内向的成语小伙伴藏在课文里,请大家在课后帮它们把小伙伴找出来,抄一抄,记一记。

师: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在这里,老师有一些非常美丽的图片要和同学们来分享,一起来认识它们。生:武当山、三峡、神农架

师:这些都是我们湖北省非常著名的景点,美丽的祖国风景不仅在庐山,也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同学们能够走进自然,和作者一样,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去欣赏更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同学们,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在这节课后,老师还有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借鉴课文的写作手法,描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风景。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下课。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高台镇中心小学

余居云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及生词。教学难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

10、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掌握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教学难点:充分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并联系写作。【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1. 听写生字词。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使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自己描写一处景物。【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关键词:庐山 五老峰 教学 云雾 字音 生字 设计 朗读 课文 教学设计

摘 要:《苏教:《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学准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词语,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庐山云雾的奇丽。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庐山。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增添(zeng tian)姿态(zi tai)遮挡(zhe dang)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 rao)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请同学来帮帮忙。弥漫:(雾气)布满、充满。缠绕:环绕。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各种各样。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瞬息万变:形容变化极快。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四蹄生风: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情景、抓重点词语等学习方法体味庐山云雾的奇丽,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小精灵儿童网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 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尤其)(神秘美)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比喻)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你怎么读吃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你想说什么?

六、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板书设计

山头绒帽

千态姿态 半山象玉带

庐山的云雾

山谷大海 奇丽

瞬息万变

眼前……刚刚……

转眼间……

第五篇: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1苏教版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美文,这篇课文与《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共同组成了“祖国山河赞”主题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感知祖国瑰丽山河之美,从而使学生从心底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庐山的云雾》一文更是以优美明快的语言、奇丽丰富的想象、层次分明的结构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庐山云雾美景图。在作者生动形象的文笔之下,庐山云雾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在我们眼前展露无遗。这篇课文文质兼美,很适合学生诵读积累,而其特点鲜明的叙述方式更是值得刚刚接触习作的三年级学习揣摩学习。首先,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叙述方式,第一自然段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则表达了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其次,在具体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时,作者在总分式的语段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巧妙运用多处比喻,先概括写云雾的特点,再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庐山云雾的特点更显形象、鲜明,这两段正是本文的重点语段,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情感体验、仿写训练的重要内容。

【教什么——教学内容】

1.掌握本文10个生字,将生字写正确、写端正、写美观。

2.掌握文中生字词,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意,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悟具体感知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5.指导学生在诵读感悟的过程中及时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6.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指导其将学习所得及时加以运用,尝试用同样的叙述方式完成对某一景物的描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生字,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适时积累文中优美词句。3.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中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4.仿照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初步预习课文。

2.布置学生自主收集与庐山相关的资料(文字或图片皆可)。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对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立足于我校的“生本课堂,五步教学”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构思与设计,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生字,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流连忘返”一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知庐山云雾的突出特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文中生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知庐山云雾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板书:庐山,学生书空,齐读。2.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呢?

(1)学生依据课前预习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交流。预设: 生1:我知道庐山是有名的世界文化名山,它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紧挨着长江边,那里风景十分优美。

生2:我们上学期背诵过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庐山瀑布美景的。(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

生3:通过课前预习,我还知道庐山的云雾姿态万千,十分迷人。„„

(2)教者对学生的介绍给予适当地激励性评价。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学习主要采纳“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深入文本展开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地展开课前预习工作必不可少。就本文而言,学生对“庐山”较为陌生,基本上知之甚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增加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收集庐山的相关资料,可以是景点概况介绍,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写,也可以是收集打印的图片或其他资料。在预习反馈板块,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加以汇报交流,并适时作出相应评价。在这个探究性学习的模块中,我们可以看见,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在他们紧紧围绕研究问题主动进行深入探究时,已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或复述信息,而是对相关信息进行了个性化地解读、整合、运用,不但有效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发展。

3.板书:的云雾。(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哪些想知道的吗? 生1: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呢?

生2:作者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而不写其他景物呢? „„

【设计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完整课题出示之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主动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也是打开课文的钥匙,通过思考、提问,学生对课文的具体内容愈发感兴趣,他们迫切地想要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一探究竟,而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不就在于此吗?】

二、明确要求。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在欣赏云雾美景中解开你们心中的疑惑吧!

三、自主共学。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形,努力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圈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试着通过结合文中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按要求展开自学。【设计意图】

本板块的学习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进入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通过之前的主动质疑,又激发了孩子们对本文的阅读探究兴趣,这时再提出适当的自学要求,引导孩子展开自主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因为学生课前已进行了初步预习,诸如标注小节号、圈画生字词、给生字词注音等学生已完成,所以我对自学要求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使其既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可行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了更加深入地学习,具有指导性。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肯定能够得到锻炼与提高。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者不能忽略实时监控,在巡视中或引导、或点拨、或示范、或解难,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四、交流反馈。1.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生字词。瀑布 笼罩 幽谷 游览 漂浮 一缕 弥漫 似乎 ①指名读,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多音字“漂”、“似”以及“弥”等生字的读音)②联系生活实际及插图,理解“游览”、“弥漫”的意思。③齐读。

(2)出示第二组生字词。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 ①指名读,相机正音。②重点理解“流连忘返”,练习用“流连忘返”造句。③齐读。④说一说。

a.再次出示第二组生字词。

b.自主选择合适的词语谈谈庐山云雾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吧!(同桌互相练说—指名说—点评)

【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这些生字词及时加以运用,并结合课文主旨,谈谈自己对庐山云雾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本课新知的掌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仅会读、会写,而且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用”。】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1)相机正音,引导生生互评。

(2)范读文中长句子,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将句子读通顺。(3)交流: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可以用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归纳,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4)思考: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该如何正确划分层次呢?说说你的意见吧!(引导学生感知并理解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划分课文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五、当堂训练。

1.出示本文生字“庐”、“幻”。2.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生字呢?

(1)指导观察生字间架结构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2)指名交流各自的看法。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仿写生字。5.交流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点评写得不太好的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六、作业布置。1.认真练写本文生字。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3.思考:课文重点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适时积累文中优美词句。2.引导学生在朗读品悟中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

3.仿照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描写一处景物。【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式,并仿照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默写文中重点生字词。

(教者评讲—互批订正—齐读记忆)

2.说一说: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对上节课已学重点内容的复习与检查,既巩固了旧知,帮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又及时唤醒了学生脑海中对于本文内容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更为自然地、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明确要求。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庐山,共同去领略庐山云雾的神奇魅力吧!

三、自主共学。1.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用“——“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呢?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吧!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圈画、品味庐山云雾之美、课文语言之美。(教者巡视指导)

四、交流反馈。预设:

▲感受庐山云雾之神奇。

1.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2.从这个自然段的叙述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1)庐山的美景奇观很多,如高峰、幽谷、瀑布、溪流等。(2)在众多景物之中,作者最喜欢的是庐山的云雾。(3)庐山的云雾不但美丽迷人,还十分神奇。3.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庐山云雾很神奇?

(1)指名交流,结合理解“变幻无常”、“神秘”、“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找近义词、做动作等方法理解词语)

(2)教者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闭上双眼边听边想象那幅神奇的云雾美景图。(2)你能通过朗读展现出庐山云雾这份神奇的魅力吗?(自由练读—指名朗读—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及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悟。首先,我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不仅使学生对词语的意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有了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文本内容,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使学生对这变幻莫测的云雾有了更为立体、形象的感知。在这一有词到句再到段的逐层解读、感悟、朗读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神奇迷人的特点。】

▲欣赏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

1.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第二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庐山云雾什么样的特点呢?你是从哪里寻找到答案的呢?(1)指名交流,出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①点明:在第二自然的开头,作者用一句话概括性地点明了庐山云雾的一大特点——千姿百态,这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

②明确并板书:千姿百态。(2)那么文中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美姿呢?你最喜欢哪种姿态的云雾呢?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它美美地画出来吧!

①学生自由绘画,并练习诵读描写相关姿态云雾的语句。②指名上台展示画作,并有感情地背诵相关语句。a.结合学生画作理解“千姿百态”。

同学们画出来的云雾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这就叫作——“千姿百态”。b.作者描写云雾由山头写到山腰再到山谷最后到山峰,可见作者的观察是有序的!那么“笼罩”、“缠绕”、“弥漫”、“遮挡”这四个词的位置能够随意交换吗?为什么?

(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3.过渡:

同学们不但画得美,朗诵得更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这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吧!

(配乐播放千姿百态的云雾图片,学生欣赏)

4.细细读读这个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的呢?(1)感受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2)了解本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

(本段先用一句话概括性地总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对不同姿态的云雾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生动而形象,我们在描写景物时也要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5.指导朗读与背诵。▲欣赏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

1.过渡:同样的描写手法也出现在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2.自读要求: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本段中心句,圈出本段突出描写的云雾特点。

3.交流。

(1)指名说,相机板书:瞬息万变。(2)理解“瞬息万变”。

①指导学生通过拆字法理解:你们看这个“瞬”字是“目”字旁,跟眼睛有关,一眨眼的时间,而“息”就是喘息,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眨眼,一喘气的功夫,云雾就发生了上万种的变化。②变化快不快?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品出云雾变化之快呢?(“刚刚”、“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3)那么,庐山的云雾在这瞬息之间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指名朗读相关语句)

(4)引读:庐山的云雾真是瞬息万变啊!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

(5)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6)指名分析介绍本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总结。

1.过渡:庐山的云雾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它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是那么的美丽迷人,难怪作者在课文结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2.齐读第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版块的学习完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者起引导作用。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文字内涵的过程中,或读,或画,或说,或写,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文本的解读感悟之中,真正凸显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使用,适当的范读引领等,又为孩子们创设出了具体可感的情境,使孩子们在神奇的庐山云雾中深深沉醉,感悟颇深。】

五、当堂训练。

1.教者明确并具体介绍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2.出示写话要求:

仿照课文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写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吧!3.学生仿写。4.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新课标着力强调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写法是本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因此,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感悟、分析理解二、三自然段的写法之后,我顺势利导,让学生立即将所学习作方法加以运用,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式的方式写一处景物,使课堂训练更及时,也让学生的习作训练更扎实。】

六、作业布置。

1.背诵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推荐阅读:《阿里山的云雾》、《黄山云海》以及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庐山云雾》,领略不同地域的云雾的不同姿态,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云雾的不同特征。

板书: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神奇迷人 总分 瞬息万变 【怎样教】

1.立足课前预习,引导探究性学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新课、掌握新知,如果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坚持性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适当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效会更加显著,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凸显学生主体,倡导自主性学习。

我校一直大力推行“生本课堂,五步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也是这么做的。我结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综合具体学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五环节实施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以学生的读、思、说、写等主体活动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逐步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觉、自主地学习习惯。

3.创设具体情境,促进体验式学习。

庐山离学生很遥远,那么如何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最大的共鸣呢?情境的创设必不可少。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还是美景的赏析,都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体验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对文本产生更加深入、具体、形象地感知与理解。

下载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庐山的云雾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五篇

    3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庐山的云雾4 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

    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3苏教版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2苏教版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

    三年级语文S版《庐山云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教师:武秀清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S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

    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往返”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

    《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云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 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流连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