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

时间:2019-05-15 01:3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

第一篇: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钥匙的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

3、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

第 1 页 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4—12自然段,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不怕丢失的钥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岚岚的钥匙弄丢了。(贴上钥匙的图片,板书:丢了)

二、朗读感悟,交流感受,探寻钥匙的秘密

1、教师过渡: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这小小的手指真有这样神奇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钥匙的秘密。请同学们默毖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将找到的钥匙的秘密用波浪线画出来,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2、师:同学们,钥匙的秘密找到了吗?请把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并指导朗读。学习4—6自然段。

第 2 页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吧!手指能当钥匙吗,它能打开什么样的锁呢?“指纹锁”还叫什么呢? 师(出示“电脑鉴别锁”的词语卡片):来,一起读一读吧!师(贴上词语卡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师:原来指纹锁就是用手指头当钥匙的呢!(教师贴上手指的图片)你是从岚岚爸爸的话语里知道的,你读书非常认真。同学们,这把指纹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们在书上找到并自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

4、师:这把锁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说一说呢?(指名答)这把“指纹锁”和咱们平时见的锁有什么不—样呢?(指名说)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啊!瞧,普通的锁在这儿有个什么呀?(教师边描述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而“指纹锁”在那个插钥匙的位置上没有小孔,有一个什么啊?你们瞧!这个玻璃球像什么啊?(指名答)师:说得真好,这个圆圆的玻璃球,一闪一闪的,像宝石,像珍珠,像露珠。小花猫的眼睛,就是那样亮晶晶的。(出示“亮晶晶的”的词语卡片)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这个亮晶晶的玻璃球书上是怎么写的呢?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试读)

第 3 页

5、学习第7—第9自然段。

师:是啊,这个像小花猫眼睛的玻璃球,正看着岚岚呢!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快进来呀!”这下岚岚可着急了,她和爸爸说了些什么呢?自由读。指名读。

想想岚岚是怎样想的?想想你们平时着急的样子?(同座分角色练习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师:读得真棒啊!我听出来啦,岚岚十分着急呢!我们也来当当这对父女,男声读爸爸,女声读岚岚。(学生分角色朗读)

6、学习第10自然段。

师:岚岚这样着急,可爸爸却说:“别急!”让我们听听爸爸的介绍,看看怎样用指纹锁呢?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第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爸爸做动作的句子。(并反馈)爸爸为什么让岚岚把手贴在玻璃球上?师:爸爸是不是这样用指纹锁的呢?我们看一看吧!师:原来,岚岚的指纹被记录下来,指纹锁就是这样利用电脑识记住人的指纹打开的呢!同学们,再读读书,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刚才的画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做做爸爸的动作呢!

7、学习第1l、第12自然段。

①师:指纹锁识记住了指纹,就一定能用手指打开吗,请同学们读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岚岚相信了吗?(引导学生体会岚岚半信半疑的心情,指导朗读)

第 4 页 ②学生读句子,再读词卡“半信半疑”。岚岚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师:你们瞧!岚岚将右手拇指往玻璃球上一按,锁舌不声不响地缩了进去,一放手,锁舌又重新伸了出来。(指导学生读好“不声不响”)

师:同学们,这锁真的被打开了,多么轻巧,多么神奇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是不声不响的呢!(出示词语“不声不响”的卡片)谁来读一读? 师:来,让我们伸出拇指和岚岚一起去感受指纹锁的神奇吧!(学生伸出右手拇指边说边和课件中的动画一齐演示开锁的过程。)想想,我们的指纹能打开锁吗?那能打开岚岚的锁吗? ③师:瞧!“指纹锁”用手指打开了呢!可真灵啊!(出示词语卡片“真灵”)

师:你还想夸奖指纹锁呢!我们一齐来读吧!(学生齐读词语)④师:同学们,让我们一齐来读书,分享岚岚开锁的快乐吧!(学生齐读第1l自然段)⑤师:想一想,岚岚打开了锁,还会说什么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8、师小结:岚岚丢了一把普通的钥匙,回不了家,可着急啦!爸爸换上了一把指纹锁,指纹锁利用电脑鉴别人的指纹,岚岚就可以用手指当钥匙打开指纹锁。有了指纹锁,我们就

第 5 页 有了一把不怕丢失的钥匙。(教师板书“不怕丢失”,井伸出右手拇指。)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师:我们的手除了能当钥匙,还很神奇呢!让我们进入汉字王国,用我们的手写出美观的汉字吧!写得好啊,汉字王国还会送你们一份礼物呢!出示 “晶、眼、拨、哈”四个字。(学生齐读)

2、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赶快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交流吧!(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指名说。)

3、教师范写“拨”字。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展示、评议。

6、师:我刚才看了,许多小朋友都写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四、拓展知识,延伸课外

1、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对此还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到“中国锁网”这个网站去查找更多的资料。

2、师:在锁的世界中走了一趟,你们必定有不少的收获和想法吧!岚岚想请你们做个小小设计师呢!你们想为自己配一把什么样的钥匙呢?请你们发挥想象,开动脑筋,为自己设计出一把既奇妙又实用的钥匙吧!在下次的奇思妙想展览会中展示吧!

第 6 页

3、师:小设计师们,用你们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设计出一把新颖的钥匙吧!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造发明!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强调了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朗读为训练主线,让学生在反复与文本对话中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体会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借助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突破难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10个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

第 7 页

第二篇: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情感与态度: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新生字词,反复诵读,借助课件,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指导认读:芙蓉、莲。师:每到夏初的时候,池塘里的荷叶就绿了,到了盛夏的时候,荷花就会盛开,还会长出莲蓬。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花盛开或者是采摘莲蓬时的场景呢?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王昌龄的诗《采莲曲》。

4、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播放诗人的图片,及简介,进行简单的概括解释。

三、初读古诗

1、同桌互读生字“莲、罗、裁”。

2、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

3、请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4、全班一起读生字。

5、同学们自由把诗读两遍,读完举手示意。

6、师指名读诗,生评价,师纠正。再指名读。

7、出示荷塘图片,让同学读出身临其境的感觉。全班齐读。

四、品读古诗

师:多么迷人的荷塘!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粉红的荷花星星点点,还有些黄

黄的小莲蓬。这歌声多好听啊!原来池塘里还有人啊!这对应了诗中的哪一句啊?(看图,配乐采莲姑娘的声音)预设生答:闻歌始觉有人来。

师:为什么只听见歌声,却看不见采莲姑娘呢?我们来顺着诗句找找原因。

1、品读“荷叶罗裙一色裁”

① 板书:荷叶、罗裙。解释“罗裙”。② 指名读第一句诗。

③ 师提问:听到他读第一句的时候,大家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

④ 师:荷叶碧绿碧绿的,姑娘的罗裙翠绿翠绿的,绿得那么轻爽,绿得那么醉人,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⑤ 师:荷叶是绿的,罗裙是绿的,就像是同一块绿布上裁下来的。让我们齐齐读出这浑然一体的感觉。(全班齐读)

2、品读“芙蓉向脸两边开”

① 师:哦!我们看不见姑娘们是因为荷叶罗裙一色裁啊!看看还有些什么原因,我们来看看第二句诗。② 板书:芙蓉脸。③ 指名读第二句诗

④ 师提问:有没有同学愿意上来表演一下采莲姑娘和围绕着她盛开的荷花?(生表演)⑤ 师:看了这个表演,大家知道为什么只听到声音,却看不到采莲姑娘了吗?

预设生答:采莲姑娘的脸庞被掩映在荷花里,交相辉映,一样是粉红粉红的。

⑥ 我们来齐读第二句诗。

3品读“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两个原因,我们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们来读读余下的两句诗。

师读“乱入池中迷人眼”,问:谁能告诉我是什么乱入池中?预设学生答:采莲的姑娘(从第四句可以看出来)

板书:池中人

师问:这个“乱”字用在这合不合适?为什么?

师:这个“乱”字在这里是混入,杂入的意思。用在这儿表现出采莲姑娘与荷花池里的荷叶、荷花融为一体了,所以,直到听到了歌声,才感觉到采莲姑娘。让我们读出这个融为一体的感觉,读出作者的陶醉。全班齐读最后两句。

五、诵读古诗

师: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整个画面表现了自然的和谐,恬静。让我们一起读出那种美。

1、分男女朗读,女生读前面两句,男生读后两句。

2、小组合作,选择最喜欢的形式,朗读全诗。选代表小组上讲台表演。

3、请会背的同学起来背。

4、全班一起背。

六、学写生字

1、请同学门上黑扳在田字格里写生字。

2、同学点评,师纠正。

3、师示范写生字“莲”。

板书设计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

罗裙

芙蓉

池中

作业布置

1、回家背诵这首诗,家长签字。

2、找找其他的诗人写的有关采莲的诗句,做摘抄。

教学反思

第三篇:《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等。

二、注释

1.采莲曲:东府旧题,《江南异》七曲之一,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妇女的生活。2.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3.芙蓉:荷花。4.向脸:对着脸。

5.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6、一色:同一种颜色。

7、裁:裁剪缝制。

8、乱入:杂入,混入。

9、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三、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四、赏析

1、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___,因而被称为”___”. 参考答案:七言绝句“七绝圣手”

2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_____.性格差别是_____

参考答案: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3这首七绝从()、()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参考答案:这首七绝从(衣服颜色)、(歌声)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正面)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衬托手法),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4全诗()结合,生动表现出()的意境.参考答案:全诗(客观描写、主观感受)结合,生动表现出(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意境 5写出含有花的古诗 梨花: 桃花: 杏花: 荷花: 桂花: 菊花: 参考答案: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6、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赏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参考答案: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河蟹统一的整体。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虽说是个普通的比喻;却写出了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无限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样描写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8赏析“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9王昌龄《采莲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写出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0、体会动词“裁、开、乱、入”的妙用。

参考答案: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李菊芬

第四篇: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其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们的名字是《采莲曲》(其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指生读学习目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先学

(一)自学指导

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两遍。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二)自学检测

指名朗读全诗,组织正音。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四、后教

合作交流:

1.请根据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这首诗的内容。

2.《采莲曲》(其二)这一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从这首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教师点拨:

1、注释:

采莲曲:乐府旧题,《江南弄》七曲之一。一色裁:同一种颜色剪裁而成。乱入:混为一起。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闻歌:听到歌声。始觉:才知道。

2、作品译文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采莲女们争先恐一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五、训练

1.结合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小组展示背诵。4.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

第五篇:《采莲曲》

说课材料

一、说目标: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古诗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它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并且幼儿对古诗感兴趣,为此,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2、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理解古诗的特点。重点:目标1。

二、说内容:

结合目标,我选择了《采莲曲》,这首诗的画面比较形象、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诗中有各方面感官的体验,使幼儿调动一切身心感受,进入意境。其次,古诗里诗句比较朗朗上口,韵味优美,有利于幼儿体验古诗意境,并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

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

境美。

2、激发幼儿的对古诗的兴趣,了解古诗的特点。内容:采莲曲

准备:画面,古诗字卡。

重点:幼儿结合画面理解失意,体验诗的意境美。形式:集体 过程:

一、出示画面,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讲述。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画,小朋友看它漂亮吗?

2、小朋友看这幅画上有些什么呢?幼儿讲述。

3、小结:荷叶罗裙颜色都是绿色。

姑娘的脸和荷花一样都是粉色。船很快进入池中看不见人形。听到歌声才知道是采莲姑娘来了。

二、引出唐诗内容,幼儿分析理解诗意。

1、教师朗诵古诗,幼儿听诗里有什么内容。

2、逐句分析诗意,解释关键词: 裁,芙蓉,闻,始。

3、重复朗诵古诗,幼儿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4、幼儿了解作者并给唐诗起名字。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古诗。延伸:

把图投放入区让幼儿讲述。

下载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设计-文档资料(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莲曲二首(其二)》教案

    采莲曲二首(其二) 教学目标: 1、会认“莲、罗、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文大意,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诵读古诗

    诵读古诗、感受经典 ——浅谈古诗教学心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

    古诗诵读

    古诗诵读:乡思、中秋月(之二)教学目标:1、学习两首古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通过两首古诗的诵读,感受中华民族一脉传承的乡恋情结。3、能按平仄规律诵读两首古诗。教......

    古诗诵读

    古诗诵读 教学目标: 1、学习两首古诗 2、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3、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

    八年级语文下册 采莲曲教案 北师大版

    《采莲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在音乐辅助下,展开想象,通过听读、美读,感知诗歌的画面美和诗歌人物的形象美。 (2)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会联系自己的......

    古诗教案设计

    古诗教案设计 一、【设计理念】 古诗的教学,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

    古诗教学六部曲

    古诗教学六部曲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鲜明的节奏,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丰富的内涵。寥寥数字,单单几行就勾画出优美的意境。我们常用诗意来形容最美的......

    古诗教学“四步曲”

    古诗教学“四步曲” 关王庙中心校 太尔凹小学 石秀珍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进行古诗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