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1:0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篇: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等词的读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重点 目标3、4、5 难点 目标4、5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罗布泊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配有九寨风光图片),听到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想必大家早已神游于以高原湖泊众多、瀑布雄伟壮观、植物景观奇妙的人间仙境——九寨沟。其实,除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外,今天教师也准备带领大家去另一个人间天堂。

二、对比中震憾(寻找文中的语句回答)

1、说美景猜测风光无限是何方。

我这儿有几张他的倩照,请先欣赏,看后告诉大家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景象? 总结:刚才大家看到的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更是人间仙湖。(板书:仙湖)

2、诉惨状联想。

我这儿还有几张更为美妙的独特的图片,也让你们开开眼。看后问:你们看到的又是什么景象?(播放课件:今日罗布泊图片)

总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 氏度。天空中没有一只鸟,没有任何飞鸟敢于穿越,它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恐怖的地方。(板书:沙漠)

3、解包袱:这是同一地方——罗布泊,书中寻找天堂与地狱的景象,富有感情的朗读。(讲析对比,列数学和生动的说明)

刚才我们看到的两组图片,一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组是大漠沙若浪,寂寞无人家。一边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边是戈壁滩,狂风卷,鸟不拉屎马不前。你们可曾想,这天壤之别的两处景,竟是同一地方——那就是神秘的罗布泊。(板书:罗布泊)

4、请同学们翻开12课,分别从文中找出罗布泊青春亮丽和恐怖凄凉景象的句子。(学生自由勾画并朗读)

5、齐读文段(投影显示文段)

过渡:美景不在,惨状不堪目睹,文中准确的数字同样震撼人心,请从文中找出体现今昔变化的数据,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追溯原因(1、联系生活漫谈天堂走进地狱的桥;

2、回头看作者的科学分析借助地图分析。)

1、生动的描绘,准确的数据让我们觉得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生活的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思考后回答(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等)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四、胡杨诉衷肠(1、出示图片

2、讨论设计台词

3、渲泄悲情控诉人的贪婪。)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播放课件:昔日的胡杨)

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课件:今日胡杨)

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五、设置情景让学生探讨并提示本文的主题。

1、角色独白、情景对话表演。(胡杨、沙漠、人类)

2、千年不死的胡杨在干渴中枯死,我们可以想像在胡杨林中生活的动物在濒临死亡的时刻他们有何感想,假设自己就是胡杨中的一类动物,站在他们的角度说一说心理话。

3、假设当年探险的斯文•赫定同作者站在罗布泊边缘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何感叹?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组内合作表演。

六、月牙泉美景不在,悲剧仍在重演。希望依然存在,我们都携手共勉。

胡杨干枯,罗布泊的消逝,他们的惨状令人痛心疾首。类似这样的悲剧终止了吗?(没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着。(播放悲剧重演画面)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荡漾,绿林环绕。

今日的月牙泉:人们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现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区非法挖沙取土数亩导致农田被毁,河床干涸;农田干涸小孩的脚都可以放进去;四川冶炼厂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流给污染了„„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和矿物濒临枯竭;生态环境屡遭破坏,它们的惨状实在令人震惊。你们忍心看到这样的悲剧再延续吗? 七:结束语: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

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八、作业:为母亲河——塘河写一封公开信 完成作业本 抄写词语 板书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列数据

仙湖——沙漠 对 比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拟 人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 .想象性说话练习。

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最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说说:假如你是一个世纪老人,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世人诉说什么? 明确

1.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2.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六.课下写作训练。

楼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在唐代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美丽繁华的地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那时候,楼兰还是草木茂盛、河湖众多的地方,可是,一千年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凭着这些断壁残垣来想象它昔日的风采了。如果大家觉得楼兰还比较遥远的话,那么大家看看这愈演愈烈的沙尘暴,再看看今春惨遭沙尘暴蹂躏的我们的首都的北京,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环保,还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的话,谁敢断言,二百年、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不会成为第二个楼兰故都呢?

课下请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唤醒、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二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师寄语: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难点:

重点: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难点: 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注音并解释:

(1)萧瑟():(2)和煦(): ..

(3)干涸():(4)吞噬(): ..

(5)裸露():(6)沧海桑田:.

二、自主探究

1.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它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2.开始写的是()的罗布泊,接着过渡到写()的罗布泊,接着就写()。最后又举出两个例子-----()和(),作为进一步的证据。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说说变化的过程。

罗布泊过去怎样?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请用“罗布泊过去„„现在„„”的句式进行概括表述。

2.探探变化的原因。

① 绿洲是在什么时候变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什么时候消逝的?

②“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逝。”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消逝的?)

③齐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同桌讨论: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哪个原因主要----谁盲目----人类为了什么)

用心爱心专心

3.思思变化的教训。

(1)胡杨诉衷肠。

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

(2)罗布泊的消逝带来了怎样的恶果?

(3)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请以罗布泊的消逝为例,分组讨论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四、拓展延伸

1.文章第23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发表自己的看法。(为罗布泊构画未来发展的蓝图)

2.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们的作用。

五、达标测试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

戈壁()栖息()无垠()罗布泊()....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2)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3)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4)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

(5)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3.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援之手!

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a)进入罗布泊,(b)要有两辆汽车,(c)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农,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对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1.选文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第2段的括号内的a、b、c,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A假如;B设若;C就;D那么;E必须;F若想;G一定;H至少。

a()b()c()

表达作用: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4.结尾句“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为什么用“又”?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中第五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课后小记: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能力目标:

1、了解报告文学的相关知识和文体特点。

2、学习和掌握本文巧妙设置时间的布局方法。

德育目标:

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为提高生态保护发出强烈的呼声。

教学重点:

1、认识生态环境破坏对我们将来生活的影响并提高环保意识。

2、学习报告文学写作手法的运用;并以此写作倡导书。

教学难点:

1、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认识到环保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并制止环境破坏者的行为。

过程和方法:

朗读课文后揣摩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的感情和中心的关系,体味文中所设置的悬念。教学方法:

诵读法与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当我们眼见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我们会深思,这种生态的巨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地方——罗布泊。

二、背景简介: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的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泊洼地形成湖泊。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4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讯”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50年代,湖的面积又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2),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

用心爱心专心 1

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

罗布泊今昔对比,令人痛惜,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令人遗憾。全文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清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三、文体常识:

本文是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1)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相同之处。

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同属于广义上的新闻范畴,都是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而且一般应为社会公众近期较关心的事件。

(2)报告文学与消息、评论、通讯等的不同之处。

①时间上。消息、通讯是最强的,基本都是当天或前一两天以内的事情,突出“新”的特点。报告文学在时间上相对差许多,有时是已发生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深入调查和细致报道,本文是记述探讨了罗泊布消逝几十年后再度被人们关注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

②表达方式上。消息、通讯一般以记叙为主,以极简单的评论为辅,有时没有评论。评论主要以记叙、议论为主,表明某个党派、阶层、团体或个人的观点;报告文学则可以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③文章目的上。消息、通讯只是将事情公之于众,使人们了解最新近发生的事情。评论则代表某一社会力量的观点和利益,引导舆论导向,阐释事件动态;报告文学则是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历史,发生发展的渊源、经过,事件造成的后果、影响,涉及到的社会范围,将来的可能发展趋势及影响作深入调查、了解、反思,其思想内涵、感情色彩、社会意义比前两者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四、初读课文:

1、正确识读、理解文中生字:

萧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噬(shì)....

裸露(luǒ)戈壁(gē)荡漾(yàng)娱乐(yú)...

2、词语释义:

萧瑟: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形容冷落,凄凉。

和煦:温暖,多指阳光、风等。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蚕食、并吞。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滩:蒙古或新疆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说桑田沧海。

3、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4、内容提要:

要比较具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可以做一份内容提要,就下面几个问题画出要点: ①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②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③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④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了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五、精读课文:

1、语言品味: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干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2)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用“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这些词语描绘出一个美丽宁静、令人向往的“生命绿洲”,与第一部分描绘的荒凉恐怖的戈壁形成强烈对比,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更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3)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数字的列举更使人惊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4)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胡杨丛生”“林木茁壮”与第一层描绘历史上的罗布泊遥相呼应。

(5)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抽干了,使干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里木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连续用四个“盲目”与“吸水鬼”,既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人们过量用水的无知,也表达出作者的遗憾和焦虑。

“急剧”“马上”“很快”明确写出塔里木河与罗布泊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确切的数据更直观地展现出人类致使塔里木河缩减、罗布泊消失的巨大危害。

(6)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开惨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拟人化,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7)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指的是罗布泊从绿洲变为沙漠;“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类不止一次地制造了悲剧。这句话有力地谴责了人类的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警示人们对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8)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

用具体数字表明,更加令人不寒而栗!湖泊——青海湖的伤害.由些及彼,以此类推,在文末发出的呼吁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了。

六、课内小结:

①总结比较罗布泊的过去与现状的差别。②思考造成罗布泊现状的原因。③从罗布泊的现状中我们的深思。

七、课内练习:

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对本文内容的学习,我们应从中学到点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会很多,但只要所说的内容与环境、生态有关,不论是正面还是侧面的阐述,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给予鼓励。)

二、课内阅读:

语段:“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罗布泊秀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1、文中语句(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有何作用?。

2、文中语句(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造成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4、由罗布泊的消失,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5、从上文看,罗布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用一系列具体、确凿的数据,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向塔里木河要水的。这种行为,使罗布泊沙化。

2、排比,强化了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3、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都要大量用水,而当年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4、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要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5、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三、写作手法: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开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课内练习:

课后练习二

五、迁移训练: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说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件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何破坏的,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危害,并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号召人们对环境的保护。

六、板书设计:

罗布第一层: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泊,第二部分:罗布泊的历史消逝第二层: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的仙第一层: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湖第三部分:罗布泊的现状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还拥有的一切。

七、教后感:

第四篇: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等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3.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4.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了解环境遭受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透视文章写作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媒体资源中罗布泊今昔对比的图片)这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这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这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这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整体感知: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并思考:

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找学生读课本相关段落)

变化的原因: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

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三、局部探究:

文章内容尽管很简单,但却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找出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分析一下。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的描述及具体数字的罗列,形成巨大的落差,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将枯死的胡杨和罗布泊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又如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而直接的抒情,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四、延伸拓展:

1.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濒临干涸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能否用上列数字、作比较、拟人等等手法说一说?

2.作为中学生,面对环保问题,我们现在或将来能做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后拓展学习:

课后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第五篇: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七年级数学 第7讲 不循常规巧解题教学案(教师版)

第7讲 不循常规巧解题

有些数学问题,若用常规方法求解,比较复杂、繁琐,有时甚至难以奏效。如果采用非常规方法去解答,则会显得异常简捷明快。本文举例说明如下: 一.不用一般用特值

例1.设a,则bc0,abc0bccaab的值是()abc

D.3或1 A.

3B.1

C.或31

分析:此题按常规解法,需要对a、b、c的值进行讨论,比较繁琐,且易混易漏解,采用取特值的方法要比常规方法简便得多。

解:由a bc0,abc0 不妨设a 2,bc1 则原式2111 211 故选B。二.不按顺序按倒序

例2.计算2 22…222320032004分析:若按常规解法是顺着依次运算,则难以奏效,若从后往前倒序计算,则变得非常轻松。

解:原式 2212…22***012221…222

…221262

三.不通分母通分子

例5.由小到大排列各数:4581016、、、、1317192337 分析:此题按常规应将分母通分,使异分母分数变为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但通分分母数值实在太大,计算困难,不如通分分子,让分子相同,再比较大小显然容易。

解:***16,,,, 260***9***080808080 ***用心 爱心 专心 因为 故5481610 1713193723四.不求具体求整体

例6.若a,求71的值。2b3c5,3a2bc3a09bc分析:此题按常规解法应先分别求出a、b、c的值,再代入求值式中计算求值很难完成,采用求值式变形为条件式,则简单易求。

7a10b9c 解: a2b3ca5,32bc333a2bc2a2b3c33251

五.不用验证用排除

例7.满足1的一组自然数是()9831982x1981yA.x12655

y12766B.x12793x11888 C.

y12788y11893

D.x1982

y1978 分析:此题若用常规解法,需要把x、y的值一一代入方程验证,因数值较大,计算太繁,不如用排除法快捷。

解:由于方程右端1982x必是偶数

而1982x与1981y的差为1983(奇数)

因此1981y和y只能是奇数

故排除A、B、D,而选C。六.不先计算先归纳

例8.计算:1 23…484950 分析:此题若用常规方法直接计算,运算量实在太大,计算困难,不如“以退为进”,先对题设条件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再运用规律求解来得方便。33333311,12129解: 32332 3331231233633332212341234100

于是我们发现若干个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立方和,恰好等于这几个自然数的和的平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333333123…484950

2(123…484950)

127521625625在有理数的运算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巧算方法外,还可以用平均数的估算法、连续整数的求和法、求分数和的裂项相消法等.

例1 计算:(-

1241777113+÷-)÷(-)×1.

81***分析 在运算中合理运用运算律,可以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要做到合理,关键是仔细观察题中数之间的联系.

371317818)() 3624187113739817)()=(***=. 77777777解:原式=( 练习1 1.-2923×12=_________. 2411112.1995减去它的,再减去余下的,再减去余下的,…依次类推,一直减到余下的,•234199

53.计算:472 634+472 635-472 633×472 635-472 634×472 636.

22试求最后剩下的数.

例2 计算:3-6+9-12+…+1995-1998+2001-2004.

分析 此题解法较多,如何根据其特点使运算简而巧是关键.这个题的特点是每一个数均是3的倍数,当提取公因数3后,很容易发现这个和实际上是由668•个数组成,且可相邻的两个数为一组,组成334组就可解决.

解法1:原式=3×(1-2+3-4+…+665-666+667-668)=3×[(1-2)+(3-4)+…+(665-666)+(667-668)] =3×(-334)=-1002.

解法2:原式=(3-6)+(9-12)+…+(1995-1998)+(2001-2004)=-3×334 =-1002.

练习2

用心 爱心 专心 1.计算:1+2-3-4+5+6-7-8+…+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计算:999×998 998 999-998×999 999 998.

3.计算:999×999+1999.

n个9n个9n个9

例3 计算:S221321n21(n1)21n=221+321+…+n21+(n1)21.

分析 将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使得总和中构成相反数的项相消.拆项中常常用到:①111n(n1)=n-n1;

②111(n1)(n1)=2(n1-1n1);

③1n(n1)(n2)=12[1n(n1)-1(n1)(n2)].

解:先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并适当拆项.

n2由1211n21=1+n21=1+(n1-n1),22知:11221=1+(1-3)

32111321=1+(2-4)

用心 爱心 专心

因此S1n=n+(1-3)+(12-14)+…+(1n1-1n1)+(1n-1n2)=n+1+1112-n1-n2

=2n39n29n2(n1)(n2).

练习3 1.1-22+32-42+…+992-1002+1012

2.112+123+134+…+1n(n1)=________. 3.已知:P=(2+1)(22+1)(2

4+1)(28

+1)(216

+1)(232

+1).

那么P的个位数是________.

例4 计算:(12+13+…+12005)(1+12+13+…+12004)-(1+12+13+…+12005)(12+13+…+12004).

分析 四个括号中均包含1112+3+…+2004,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它,简化计算. 解:设12+13+…+12004=A,则:

原式=(A+112005)(1+A)-(1+A+2005)·A =A+A2+12005+12005A-A-A2

-112005A=2005.

练习4 1.求S=1+3+32+33+…+32005.

2.求1+12+11122+23+…+22004.

3.比较:S1234n=2+4816n2n(n是正整数)与2的大小.

练习5

用心 爱心 专心

1.已知如下数表: 1 2 3 4 3 4 5 6 7 4 5 6 7 8 9 10 …

那么第200行所有数的和为__________.

第二节 凑整与分拆

内容讲解

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根据参加运算的各数的特点,有意识地把参加运算的数“凑整”或“分拆”,使之方便“相互抵消”,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所谓“凑整”,就是想办法将算式中的数凑成1,凑成整10,凑成整100,凑成整1000,…(或它们的倍数).而通常采用的方法,多是加上(或减去)适当的数,乘以(或除以)适当的数.有时还可以先分解再“凑整”等,所谓“分拆”,就是将式中的某个数或某几个数,分成两个(或多个)数的和或差,然后“相互抵消”.

“分拆”常用到以下几个关系式(其中a、b为正整数):

(1)ab11; abab(2)1111111,();

a(a1)aa1a(ab)baaba11;

b(ab)bab211.

a(a1)(a2)a(a1)(a1)(a2)(3)(4)“凑整”或“分拆”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运算,怎样“凑”和“分”,要根据具体的算式而定.

例题剖析

例1 计算***99998. 33333 分析:观察各数的特征,分母都是3,分子由数字8和9组成,只要将第一个数加上,以后各数分别加上,可将它们凑成30、300、3000,…,求和后再减去凑上的数,即得.

解:原式=(30+300+3000+30000+300000)-(12222++++)=333330-3=333327. 33333其和可用3330(98,n1个3评注:当此算式按同样的规律继续往后加,分母是3,分子一直加到899表示.

例2 计算2005×0.5-2006×2.5-2007÷12.5.

用心 爱心 专心

n个92n1+)336 分析:因为0.5×2=1,2.5×4=10,12.5×8=100,所以可以采取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办法“凑整”.

解:原式=2005÷2×(0.5×2)-2006÷4×(2.5×4)+2007×8÷(12.5×8)=1002.5×1-501.5×10+16056÷100 =1002.5-5015+160.56=-3851.94.

评注:将因数或除数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办法,凑成整

10、•整100、…,可以使运算简便.

1111315171921. ***11111 分析:将1写作1+,将分拆为+,这是注意到分子为5+6,分母为5×6,•再观察以后各555630 例3 计算1数,均有相同的特点,可作同样的分拆.

***1-(+)+(+)-(+)+(+)-(+)+(+)=1+=. ***11011ab11进行分拆.

评注:一般地,这里用到了关系式abab 解:原式=1+

例4 计算: 1-234---…

1(12)(12)(123)(123)(1234)20.

(1219)(1220)111123=-,=-,以后各项均可照此分拆. 121212311(12)(12)(123)-分析:注意到11111)-(-)-…-()

12121231219122011 =.

1220210解:原式=1-(1-

评注:一般地,这里用了关系式

a11来分拆各项.注意到原式中还有一项1并未分拆,b(ab)bab•在“正负相抵”的过程中,不要遗忘这样的项.

例5 计算12341010. +2481622

3分析:通过观察,分子是1,2,3,…,10.分母是2,2,2,…,2.•直接计算需通分很麻烦.还是通过把每一项“分拆”成正负两项,然后利用“正负相抵”算出结果.

解:∵***112=2-,22,323,……,10910 22222222222用心 爱心 专心 ∴原式=(2-32)+(32-4511121232223)(29210)22102256509256

评注:一般地,用公式S=1223nn2482n22n求和,其中,n为自然数.

巩固练习 1.选择题:

(1)11+101+1001+…+1001的和为()

99个0(A)111211(B)111211(C)1111(D)1111

98个199个1100个1101个1(2)(1+12)(1-12)(1+13)(1-13)…(1+110)(1-110)的积为()

(A)1120(B)512(C)710(D)12.

(3)计算89-899+8999-89999+…+89999999得()

(A)-818181810(B)-81818189(C)81818189(D)818181810 2.填空题:

(1)计算999×999+1999=_______;

10个910个910个9(2)234·3+227·6-264·1+265·7-225·9+242·4=________;

(3)913935957920052007=________;

(4)2221232343452200420052006=________.

3.求的112+1123+11234+…+112350和.

4.计算1111111111113610152128364555667891.

6.(1)求证1131241351n(n2)342n32(n1)(n2);

用心 爱心 专心 8

3.2 原式=472 635×(472 635-472 633)+472 634×(472 634-472 636)×2-472 634×2(472 635-472 634)×2 . 练习2 .-2004.

原式=(1+2-3-4)+(5+6-7-8)+…+(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501=-2004.

.1997.原式=(998+1)×998 998 999-998×(998 998 999+1 001 000-1)×998 998 999+998 998 999-998×998 998 999-998 998 000+998 . 3.1000

2n个0原式=999×999+1000+999

n个9n个9n个0n个9=999×(999+1)+ 1000

n个9n个9n个0=999×1000+1000

n个9n个0n个0=(999+1)×1000

n个9n个0=1000×1000=1000.

n个0n个02n个0练习3 .5151.原式=(1012-1002)+(992

-982)+…+(32

-22)+1(101+100)×(101-100)+(99+98)×(99-98)+…+(3+2)×(3-2)+1 …+1(2011)512

. .nn1 原式=(1-111112)+(2-3)+…+(n-n1)

用心 爱心 专心 9 =472 635 = =2 1

=-4 2 =998 =999+998=1997

= =201+197+ = =5151 2 =1-1n1=nn1. 3.5.原式=(2-1)(2+1)(22

+1)…(232

+1)=(22-1)(22+1)…(232+1)=(232-1)(232+1)=264-1.

∵21=2,22=4,23=8,24=16,25

=32,故264的末尾数字为6,∴原数的末尾数字为5.

练习4 1.320061232.3S=3+3+3+…+32006,∴2S=32006-1,∴S=3200612.

2.2-1.设1+1220042+122+…+122004=A.

则2A=2+1+11112+22+…+22003,∴A=2-22004.

3.S 2S234nn<2.n=1+2+4+8+…+2n1.

∴2S213243nn22)+(4-4)+(8-8)+…+(1nn-Sn=1+(-2n1-2n1)-2n

=1+1111n2+4+8+…+2n1-2n

由练2知1+111112+4+8+…+2n1=2-2n1.

∴S=2-1n2n1-2n<2.

2.198.9.将每个数据都减去10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和为-11,故原数据和为:100×20-11=1989,故平均身高为99.45.

3.648.1.将原数据的每个数据减去50,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和为-1.9,• 故原数据和为:50×13-1.9=648.1. 答案: 1.(1)A;(2)A;(3)C 2.(1)10;(2)480;(3)1003223;(4)10055072011015. 3.4951 用心 爱心 专心

11111611111=(-)+(-)+…+(-)=1-=

23677712236***1221 5.原式=(++++)+(++)+…+(++…++)=3+4+… 4.原式=***01010+10=52.6.(1)∵211n(n2)=nn2,原式=12(111111111-3)+2(2-4)+…+2(nn2)=12(11+112-n1132n3n2)=42(n1)(n2);

(2)∵1=1-12+12-13+1113-…-10+10,∴1=1112+6+121201301111142567290+10,即所取10个整数为2,6,12,20,30,42,56,72,90,10.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下载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瑞安市安阳镇上望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 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2.了解散文集《......

    八年级语文下册 《饮酒》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饮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

    八年级语文下册 《春酒》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春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3.领会文章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18吆喝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18.吆喝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教学重点、难点 1.......

    八年级语文下册 《大雁归来》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大 雁 归 来 【设计理念】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由此可见,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根据课程标准及单元要求,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

    八年级语文下册 19春酒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19.春 酒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河北省工程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的 1、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

    八年级语文下册 《旅鼠之谜》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 2、反复阅读课文,了解事实,从事实中概括提炼观点。 3、理解以叙述为主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4、培养以科学态度探究问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