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
贵州盘县保基乡中心小学 叶春梅
电话:***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而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实验教学 有效开展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学生学好科学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教学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和实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加手脑并用的探究和实验活动,体验活动的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方法,从而获得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才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农村小学,由于实验器材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很多实验教学没有得到正常和有效的开展,有的农村小学甚至没有开展过实验教学,只是教师在讲实验,讲探究,学生是云里来,雾里去,满头雾水,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完全没有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学为说,怎样才能有效的开展好实验教学呢?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和完善:
一、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好教师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在目前大多少数农村小学来说,由于受到学科考试与评比等因素的影响,各学校对科学课的重视程度和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都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如一些学校是把科学课作为负科来排的,所安排的教师都是一些教学业务能力较差的,或者是科学教师更换频繁,几乎是年年在换科学老师,而所安排到上科学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科学课随便上上就可以了,负责点的,讲一讲,说一说,不负责的就一句“自己看书”了事。有的科学教师也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对科学课的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有的科学教师则干脆说学校的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科学课上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等等。从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现行大多数农村小学和科学教学教师结构安排、思想认识、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然而,小学科学课在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好科学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同时,科学课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和物理学科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能否进行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看教师能否熟练掌握科学课程的课标和教材,掌握科学课程的特点,熟悉科学教材每一册,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和活动,能否熟练掌握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是否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材料的筛选、组织和开发能力。而这一切都是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农村小学,要有效的开展好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突破科学教师建设这一关,学科领导和科学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对小学科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完善和提高科学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水平、提高科学教学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能力去驾驭科学教材,完成科学实验教学任务,才愿意也有能力去克服农村小学的种种困难,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去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二、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小学,尤其是和乡镇的村级小学,在科学课讲实验、讲探究的课堂现象非常普遍,他们的说法也大致相同:学校的实验和教学仪器设备都比较差,没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只能“讲”,只能进行粉笔式实验、探究。诚然,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条件的好坏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能成为能否有效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决定因素,相反,农村学校却有着城里学校不具备的资源优势,只要我们勤思考、巧动手,就能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和开发、整合与利用,使科学实验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1、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栽培、饲养等科学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如在教学《植物在成长》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栽培一棵玉米,进行观察和记录,看看种子是怎么萌发的,需要什么条件,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具体数据。此外,象饲养蝌蚪、小鱼,观察小鸡等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或田间地头去完成,只要教师稍指导就可以,这样既有效的完成了实验教学,也合理的利用了农村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
2、在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同时,开发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鲜明的课程意识为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照教材教”。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新的教材观指出: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对于目前实验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来说,开发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是解决实验教学困难,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解决了学校条件不好对实验教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因此,在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小学,只要我们做到勤收集,巧利用,寻找实验替代品,开展低成本实验教学,就一定能使科学实验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对于缺仪小药的农村小学来说,身边的很多废弃物都是很好的实验教学资源,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师生注意留心和主动收集、勤收集,许多实验材料都可以可通过师生主动收集而得到,有的可直接应用,有的则需要加以修改,就能很好的利用。如:收集一些废旧的投影片,可以用来制作盖玻片,不仅透光度比较好,而且不会折断,破裂;利用废弃塑料袋,可以用来做植物蒸腾散失水份的实验;制作小降落伞;利用废弃的注射器,可怜制成滴管和吸管;用报纸做吸水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等等,象这样巧妙的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等废弃物来做实验,不但解决了实验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节省了实验开支,而且煅炼、提高了师生开发课程资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
三、改进现有实验设计和方法,促进科学探究实验的有效开展。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可操作的、成功的、现象明显的实验则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中的一些探究实验在方法设计和材料选择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的实验可操作性不强,实验的设计复杂难以实施;从而导致实验不容易成功,效果与不明显;有的重复实验,浪费材料、器材和时间,有的实验材料在农村小学难以准备等等。因此,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如何改变现有条件下的实验教学是促进科学探究实验有效开展的关键。如: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课本中该实验的设计是用花盆来栽培种子,六个花盆分成两组,第一组是自然气温,阳光充足,控制条件是:1号盆干土,不浇水;2号盆适量浇水;3号盆一直淹在水中。第二组是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潮湿,4号盆覆盖塑料薄膜,放在充足的地方;5号盆自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6号盆放在阴冷的地方,然后隔段时间从土里取出种子来观察。从整个实验设计来看,这个实验其实就是让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课本的设计过于复杂,难以操作,效果不明显,而且学生分析起来难度较大,实验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但如果我们对它稍作改变,实验情况和效果就会明显的不同:
1、用玻璃杯或罐头瓶代替花盆,就使得实验现象变得容易观察而不用刨土观察。
2、用纸巾代替土壤,清洁易观察。
3、学生只用3个玻璃杯或罐头瓶,把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在纸巾上,1号瓶不浇水盖好,2号瓶用冷开水淹没盖好,3号瓶浇适量的水盖好,1号和2号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3号瓶放在阴冷的地方;教师做一个瓶(浇适量的水,保持纸巾潮湿,放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学生每隔几天观察一次,并与教师的进行比较,很容易就得出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或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这样不但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好,而且易于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科学课的显著特点,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增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科学教师的全面发展是致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教师能掌握探究实验教学的思想方法、是否具有利用开发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直接决定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只有科学教师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知识能力全面发展了,才能在教学仪器设施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实验教学,否则谈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不起任何作用。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我们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自制教具、器材,不断改进实验的方法和设计,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的技能,达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山西教育音像出版社
《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小学科学小课题研究》
第二篇: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呢?
一、精心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根据教学所需,准备多种多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上每一节课前,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学生无法准备的材料再由教师收集。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一些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具。
二、组建小组,科学搭配探究的伙伴。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不同的合作伙伴会有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在科学探究前先组建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规范的操作技能
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正确、规范的操作并非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领,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直观刺激,形成一个感性认识。在学生熟悉操作流程之后,再进行亲身的体验,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如,在“如何使用酒精灯“这一部分的教学时,学生一开始就被教师的一举一动所吸引,并随着教师的操作进程产生种种疑问:为什么用火柴,而不用打火机点灯芯呢?为什么用塑料灯罩灭火,而不像吹蜡烛那样吹灭酒精灯?为什么塑料做的灯罩不会被烧坏?为什么灭完了火还要将罩掀开一次呢?等等。随着老师的讲解,这些疑问一一得以解决,学生在接下来的亲自操作中就能够按部就班,通过实践掌握这些操作技能。
四、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自主探索
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教材中的实验方法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思维,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想出一些新办法,这些办法有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有的则可能较为合理。因此,要充分地让学生“玩”,不要怕“乱”。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这些实验之前,可以将实验原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依照有关原理设计实验,然后交流汇报;也可以先让学生探索,遇到疑难时,教师再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应怎样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把该怎么实验布置得一清二楚,而是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如,在上《种植我们的植物》那节课时,让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播种。有些小组直接仿照家人的做法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动手操作。也有的小组先在书上查找相关资料,明确播种的步骤,再开始操作。还有的小组还不知如何下手,操作过程七拼八凑的。实验时教师要随时巡视,适当引导。
五、切勿忽视实验时的个别指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高低不同的智力水平,在同年龄的学生中也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如在《种植我们的植物》的实验教学中,有的小组仅用几分钟就播种成功,有的小组却要在教师的启发下或观看别的小组实验后才能完成实验,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允许的。教师巡视指导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启发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帮助那些进展较慢的小组,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在活动中学有所得,缩小与其他小组的差距。
六、及时反馈,适时评价
学生分组实验要及时组织汇报反馈、总结。反馈时,既要让优秀的实验小组作典型发言或操作示范,也要尽量让各小组多发言,共同讨论,互相交流实验的收获和经验,共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的反馈讨论在有充分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由浅入深,由精到细,由不准确到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总结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总结或师生共同总结,并说一说部分小组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课堂就不再是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进行实验后,就能自己获得知识,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
对于科学课,教师要精心策划实验活动,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既主动又规范,既积极合作又感到愉悦,从而全面提高实验质量。
第三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卢国浩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225001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改标准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重大的突破和改革。本文试图结合新课改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相关要求,对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探讨。【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引言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开发小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程,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改变教学策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摆在小学科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应认真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探究中来。
一、新课改中科学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不同点
首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传统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演示实验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过程。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课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对实验进行演示,学会从实验的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这一过程强化了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以及对误差的处理分析等等。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从生活中挖掘实验资源,让学生能够从身边事实中领悟科学原理,进而由小见大。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强调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利用学习的知识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而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其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传统小学实验教学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实验教学在内容、呈现形式、参与主体以及实验要求上都有很大不同,它更注重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 变,要求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我创造能力和主体精神,积极创设实验步骤并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具有探究性的实验结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1、注重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一本淳朴而又深奥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善加利用,自然能够为实验教学增添新的渠道和亮点。教师要做好科学实验教学,应结合学生实际,善于观察,随时发现在学校及学生周围存在的许多实验教学的良好教学实例和有待探究现象。如在教学淀粉的相关知识中,需要通过实验检验淀粉和淀粉与唾液混合的结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可布置任务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少量的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栗子、玉米、南瓜等,教师也可自己搜集,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所带的食物中哪些是含有淀粉的。在分组检验不同食品的过程中,学生对淀粉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淀粉的能力,比如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大部分小学生对动植物有特别的好奇和兴趣,在讲授动植物的相关知识时,可让学生自行观察标本。如在讲授《蜗牛和蝗虫》中,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放大镜、蚊香、火柴、水杯、树叶等,让学生结合需要进行实验。这种实验课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课的乐趣。
2、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积极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自主解决实验问题。如在讲授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创设老鼠咬断导线的动漫情境,这时,小灯泡不发亮,那可以用什么来替代使小灯泡重新发亮呢?学生纷纷进行思索和讨论,各抒己见,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探究实验过程之中,通过动手、观察、分析和实验论证,检验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不断的尝试,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
3、适当应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应用在小学科 2 学和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多媒体投影仪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教学花的构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进行实验演示解剖一朵桃花。解剖的过程即可通过投影仪进行放大,这有助于班里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甚至看到了放大20倍的胚珠。通过投影仪辅助实验教学,远比教师在讲台前演示,学生凑过来看的实验效果要好,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材料损耗。其次,对于一些学校没有条件做,或者操作过程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还可利用电脑动画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以加深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印象。如自然科学中的很多动态教学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表现的,如《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光怎样行进》等课文中的相关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够打破这一障碍,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同学展示太阳运动的动态图以及光行进的方式和路径表现出来(去掉,不通),把抽象的空间知识以形象、生动又简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直观真实,又充满无穷乐趣,显得情趣盎然。
三、结论
实验课程是小学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通过开展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理论教学。因此,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注重从周围的事物着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06期
[2] 许萍萍.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有效整合的几点建议[J].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1年01期
姓名:卢国浩 性别:男 学历:大学本科 出生年月:1966.11 籍贯:江苏扬州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及小学科学实验研究 工作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东关小学 邮编:225001 收件人:卢国浩 手机号码:*** 收信人详细地址:江苏扬州观潮路701号东关小学文昌分校
第四篇: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科学课程是近年在小学才开设的一门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中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学 实验 实践 学生 主体作用
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农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动手实践活动为重点,实验是以动手、动脑活动为主的操作活动。实验教学是把科学理论在实践中进行的验证和拓展。它起着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把抽象枯燥理论知识变成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动手能力劳动能手,这是农村科学课区别城市科学课的标志之一。这些人才的培养光靠灌输书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验教学在这方面起一种特殊而不可替代的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书本理论应用实践的重要过程,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实验的过程是巩固理论并深化理论的有效过程。当前,农村科学课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科学课专业人才的缺失和没有实验器材严重制约着农村科学课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农村科学课要立足现实、立足本土,让科学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改变农村科学课先天不足的良方。下面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实验材料的制作是重要的环节。
实验材料除了老师收集制作以外,同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和制作一些易做的材料。在收集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并探究科学奥秘,发现科学规律。农村有广阔的天地,这是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厚条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人人得到了参与,个个得到了发展。知识技能的生成经历了观察、实验、研究,学生在假设中思考探索,教师科学实验的一员而不是说教者。
二、实验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科学课实验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浓厚的兴趣。例如:《淀粉鉴别》一课的实验,农村的实验材料很多,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查阅各种资料和收集实验材料。在实验中我没有过多强调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了馒头、米饭、马铃薯、面条、薯条、红苕、板栗、玉米、芋头、南瓜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充分情感体验。
三、实验教学要重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合作性学习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合理搭配,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学的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互补。例如:在研究“火山爆发”实验中,各小组学生共同准备实验材料,成员之间一起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制作火山爆发模型,哪些材料不合适,小组内有材料员、记录员进行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并且学生开展小组制作比赛,极大的培养了了学生协调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养成。
任何科学发明都源于大胆的猜想和假设。实验教学要充分加以利用,很多实验的教学过程都是从对实验结论进行猜想和假设开始的。例如《种子发芽》这课,学生们知道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就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种子发芽与水分有关吗?这时,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进行解释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试验,让他们在家中把一些种子,按不同的条件进行处理,通过自己实验可找到提出的问题答案,或的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锻炼了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实验教学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照搬书中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交流与合作,同时更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优势,转化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科学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受科学世界的无穷魅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亲历亲为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更要为学生开创一片科学实验学习的园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开拓者,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试验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第五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摘 要】科学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科学课程的实施一靠科学内容的教学,二靠实验教学的锻炼。实验教学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农村科学课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关键词】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现状
小学科学实验课现已备受重视,就我们地方而言,尽管学校建设了实验室,配置了仪器和材料,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缺少完善的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不足影响着科学教师的教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由于缺少水电设施,实验仪器也很少,有的学校仅有一套,只是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拿出,学生没有机会去自己动手操作,无法完成新课改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素质要求。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材料
有的学校实验室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利用起来,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学生可以去实验室参观,感受科学实验的环境,但并未真正动手进行操作。虽然科学实验的仪器已经具备,但是每个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些学校不能及时更新准备,以至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不能及时进行。
(三)缺少专业的实验人员
专业的科学实验人员,也是决定科学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科学实验室能否有效利用的关键。但是受人员编制所限,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职实验人员,科学课都是由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兼课。这些人并不具有专业的科学实验知识,不懂得正确的科学仪器操作方法,以致于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实验的成功率。
(四)缺乏正确的实验观念
有些教师认为,科学是一门小学科,只要学生了解些科学知识,能应对考试中的实验内容就行,至于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并不重要。这使得教师中出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通过对学校的年终检查发现,一些学校一年就做一两次实验。教师和家长对小学科学实验课的不重视也成为了实验课教学的弊端。
二、提高农村小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教师如何能上好一节课。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灵活把握课堂,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想要上好一节实验课,尤其是在实验设备、物品缺乏的农村校就成了教师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利用环境优势,充分准备器材
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验设备与材料的缺乏。作为科学课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使用配套的实验器材,可以利用农村的环境优势,认真思考,利用身边资源,发动学生多渠道充分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例如:在执教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单元《动物》的时候,就能够大大利用农村校的优势去准备实验材料。学生可以到大自然中自己收集材料,树叶、小草、蜗牛、蚯蚓、蚂蚁等都是在农村学校里可以经常见到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物品,将身边的材料加以改进、组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一方面补充现有器材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像老师这样进行一些科学小发明、小制作。例如:在研究《空气的性质》时,有一个实验是让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教学中,我制作了一个教具:把一个吹大的气球固定在玩具赛车上,打开气球的扎口,赛车被气球反冲的力量推了出去。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很好。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快乐课堂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例如:在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我在桌子上放着2盆液体,出示2个马铃薯,分别放到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浮的还是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其中一个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说:“呀!这个水是怎么回事?”有的就说:“我想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我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我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做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学生十分开心。像这样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性,孩子们很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一堂课上下来也很顺利。
(三)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科学魅力
小学科学课以科学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传统的教学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讲授的多,学生自行实践的少。老师在上科学课的过程中枯燥无味的一些知识,往往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科学课没有多少激情。现行的科学教材是以科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探究。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制订简单的实验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来感受科学知识和参与科学研究带给他们的快乐。为了让孩子喜欢科学和乐于探究,可精选活动内容和联系我们农村小学的实际。例如:和孩子们一起养小猫、养小兔、种花、采落叶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更加喜欢科学课了,他们不但学到了书本的知识,而且联系到了生活的实际,这样就更喜爱科学研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
(四)教师要灵活地开展实验教学
例如:在执教《种子发芽实验》一课时,同样先讲解实验要求和实验注意项,要求学生回家做实验。没有烧杯,就用矿泉水瓶底来代替。我看到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他们带着自己在塑料瓶里培育的绿豆芽来学校了,我们都非常激动。还有一位学生把发了芽的绿豆种子移植到土壤里,之后这株绿豆还在瓶里长出枝叶来。我在课堂上借助学生的实验成品讲解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当然也有做得不成功的实验,我就与学生共同探讨那些种子为什么不发芽,芽为什么没长成植物,启发学生全面的思考问题。
总之,农村小学科学老师要应尽心尽职,想方设法的克服困难,尽全力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准备实验,教给学生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金伟平《.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浙江教育技术,2010年02期
[2]吴华川.《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9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