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麦哨》教案设计3
《麦哨》教案设计3
课文简说:
这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紧接着重点描述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在这种天然娱乐场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麦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蕴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音,欢快、柔美、悠长、绵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积累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原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这样的乡村生活是充满情趣的,更是令人陶醉的。今天,让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乡村孩子生活的课文《麦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多音字。思考:课文中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2、交流汇报。
三、品读课文,体味语言。
1、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理由。(出示:我喜欢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那一张红扑扑的脸,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语言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美的意境。)
(2)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田间最具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它们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芽刚缀,为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在即的喜悦气氛。)
(3)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市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表明作者为乡村孩子们有这样“天然的运动场”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样的运动场是农村特有的,使城市运动场无法比拟的。)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写的?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3、感情朗读喜欢的部分。
四、回归整体,积累语言。
1、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朗读全文。
2、背诵好词、佳句。
五、课外拓展,丰富知识。
1、说说自己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乡村生活的句段。
2、阅读教者作品《家乡的小河》,感受乡村小河及小河给乡间孩子带来的欢乐。
六、总结。
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这是上帝对我们的垂青。从此以后,让我们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乡村生活的美好,来陶冶我们纯朴的心灵吧!
第二篇:麦哨教案
四年级下册《麦哨》教学设计
翟云珍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3、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样度过的呢?(生自由答)那你们知道乡下孩子是怎样度过他们的课外时间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麦哨)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标出来。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三.品读“趣事”,交流感受
农村孩子趣事可真多!请同学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趣事好好读一读,读好之后对同桌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交流:板块一(吹麦哨)
你们最喜欢玩什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麦哨?)1.谁来读一读。
2过渡:老师从这两部分摘录了一些词,这些都是描写-------麦哨的词语。1)出示词语:呜卟
一声呼 一声应
忽高忽低
你呼我应
此起彼落 2)指读全部词语:谁愿意来读读?(3个)
3.聚焦“呜卟”:这麦哨声是一声--------呼,一声------应。咱们来试试,老师呼,你们应
4.同桌试试,注意练练麦哨的声音变化(指名呼)
指导:呜卟(一呼),呜卟(一应),呜卟(一高),呜卟(一低)——” 哪两位同桌配合着多吹几声?(出示:呜卟---呜卟---呜----)同桌练练,注意节奏
5现在我们分组来吹麦哨。一二组呼
三四组应
我是田野的指挥者。(一呼――应
忽高―――忽低
此起——彼落 6这麦哨声给你什么感觉?【欢快、柔美】)
7.来,端好书,一二组读12段,三四组读78段,释放你们的快乐吧!(配乐牧童的短笛)
8.读着读着,你们会发现一二自然段和七八自然段写法相似,只是变换了一些词语,一二段在文章的开头,七八段在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法叫——(生:首尾呼应)
吹麦哨可真好玩。孩子们,你们还想玩什么? 板块二(草地上玩耍)出示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
1.你觉得好玩吗?你最喜欢在草上(翻跟头)――草扎脚吗?为什么(因为――)
你最喜欢在草地上(竖蜻蜓)-草扎手吗为什么(因为――)你最喜欢在草地上(摔跤比赛)-摔倒了疼吗为什么(因为――)2.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读(草地„简直是)还有谁也想来夸夸这柔软的草地。指名读。
你还想在柔软的草地上干什么?(生:------------)
过渡:在草地上玩累了,喊渴了,不知是谁一声招呼,大家----板块三(采茅茅针)出示第六6段
1.这些句子很难读,自个儿先练习练习。2.指名读。
3.平时你们玩累了,喊渴了,你都喝什么?(茅茅针可是天然的绿色饮料,想尝尝吗?)谁来说说乡村孩子们是怎样品尝茅茅针的?课文里用了两个动作的词。出示(嚼嚼---吮吮)
这两个词都与嘴巴有关,咱们来做做动作,谁来嚼一嚼,吮吮又是怎样子的? 谁来有滋有味地读好这两个词。
出示句子(剥开叶片----嚼嚼---)加上动作自己读读尝尝吧 指名读(嚼一嚼回味一下,吮吮---不急,吮一吮,让那味儿直沁肺腑。)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品尝吧!齐读
3.茅茅针什么味道呀?(很甜,一直甜到了心窝里)就像什么味道? 味道可真好呀?明年春天老师一定带你们去尝尝)
小结: 乡村孩子在田野里吹麦哨,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玩累了,喊渴了采茅茅针-----小伙伴们乐开怀!(板书)
四、研读“田野”欣赏美景 过渡:农村孩子的生活充满了童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充满情趣的生活环境。课文哪段话集中写了农村田野的美丽风光。
出示: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这段话很美!自由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段话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你真是火眼金睛)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到这些颜色词并把它全出来。生交流汇报。这么多颜色汇聚在田野里,你想送什么词给田野-----田野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板书
2.谁还有什么发现?引:默读课文,把文字想象成画面,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田野里一幅丰收的景象!)
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出示麦穗的句子)特别是从哪个词中发现的? 生:从丰满看出麦穗儿颗粒很饱满。生:我从擎字看出麦穗很大,很沉!
能给擎字换个字吗?(托 举)能换吗?怎样的举才叫擎?(使劲地举 用力地举)为什么要用力地举?(麦穗太重了)
4.孩子们,什么是麦芒?你么看,这细细的一条条的就是麦芒,一颗颗的就是麦穗。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一个麦穗儿,就是-----。(跳动的音符演奏着丰收的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赞歌!(板书)
3.还从哪个句子中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出示排比句子)特别是从这个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生:从密密的嫩荚看出嫩荚长得很多。生:从一蓬蓬可以看出种子长的又大又多。
4.田野不仅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还是一曲欢庆丰收的赞歌!让我们一起赞美他吧!(配乐朗读)
5.同学们,田野里还会有哪些丰收的景象呢?你能不能模仿这个排比句写一写。交流汇报:注意用词准确性,句子表达的多样性,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五、课堂小结。
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吹麦哨
麦哨 草地上玩耍(淳朴、天真)
(欢快、柔美)“吮”茅茅针
第三篇:《麦哨》教案
《麦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3、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重点:
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看词猜义
1、教师激趣:同学们喜欢农村吗?为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组的最后一篇课文《麦哨》,板书课题,麦哨。课文中的麦就是——(麦子),写“麦”字时,注意写好第三笔和这个字的部首“折文旁”,哨就是——(口哨),写“哨”时注意第七笔。麦哨就是——(取一节快成熟的麦秆拉一道缝做成的哨子。)
3、学生齐读文题。
二、检查字词,走进文本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1)出示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抽读—纠正—自由读—带读。(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麦哨的句子,并读一读。(3)指名读描写麦哨的段落(第1、2、7、8自然段)。指导读准多音字“和、应”。
2、教师引导:读了这四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生1:我发现这四个自然段中很多内容比较相似。
/ 3
生2:我发现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几乎是一样的。生3:我发现作者用的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3、小结引导:真棒!看来,你们都是用心的孩子,这四个自然段确实展示出了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还有么?你们是否发现了文字中表达出的麦哨哨音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提示一下,关键的词在这四个自然段中重复出现。
4、教师引读:好,请全班同学标注一下这两个关键词。现在分男女生朗读这四段话。男生读第1、2自然段,女生读第7、8自然段,一声呼,一声应,一边读,一边体会这种写法。
三、抓住难点,研读课文
过渡:本文总共六百余字,而关于“麦哨”的段落只有四个自然段。其余的文字中都没有出现“麦哨”,你觉得用“麦哨”作为课文题目合适吗?
1、探讨第4自然段,感受大自然中蕴藏的和谐有序的柔美。课件出示:“油菜花”“豆荚”“萝卜花”“麦秆”“麦芒”的图片。
教师导学:请看看,这段文字中描写“油菜花”“蚕豆花”“豆荚”“萝卜花”“麦秆”“麦芒”的语句,作者写作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文中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也就是说,要一个凋谢后才能长出另一个,是按照生长顺序出现的,这是自然之道,不能颠倒。)
学生说出读完这段话的感受。(一切都有序,你不争我不抢。)小结:这种和谐有序的美,不正是一种柔和的美吗?
2、探讨第5、6自然段,感受乡村生活中蕴藏的欢快。
(1)指名读第5、6自然段,提问: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乡村孩子们的生活。)
结合具体句段说说自己的体会。
(2)指导朗读:看来,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有滋有味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 3
3、探讨第3自然段,感受言语之中蕴藏的快乐。
指名读后说说这段话写的是什么。(写的是在湖畔割草的孩子。)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的?
课件出示: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读读这段话,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这段描写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乡村生活的简单。感觉到色彩很美,很协调。)
教师小结:确实,简单就是快乐之源!这就是柔美!乡村生活的特点和麦哨“柔美”“欢快”的特点是一样的。
四、感受主题,积累语言
1、教师引读: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感受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
2、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词句,诵读喜欢的词句。
3、课外作业:请同学们选用这一单元中喜欢的诗句,尝试着写几句诗,赞美田园景色。
/ 3
第四篇:麦哨教案
《麦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反复朗读、深入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单元训练的要求,设计适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倡导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学习语文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这一节课里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时,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在目标的引领下朗读;让学生运用学习前面三篇文章的方法自读全文,品味语言,积累运用;让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3、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
难点: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乡村生活的欢快。【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看屏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预设:不知道/麦哨)
这就是一种用麦杆做成的哨子,能发出悦耳的声音。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麦哨》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二、阅读提示,明确目标
1、学生自读提示
2、梳理自读提示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2、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剥、似),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大家看屏幕,你们谁能又快又好地把课文的生字读准确。(个别学生读。)大家认为他(她)读对了吗(出示正确读音),全班齐读。同学们,你们觉得本课的生字那些是需要注意的,谁能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生互动)教师强调“腑”和“俯”的区别。
(腑:中医以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的总称,亦泛指内脏器官,所以是“月”字旁;俯:是人弯腰屈身的一个动作,所以是“亻”字旁)
找出课文的2个多音字,补充两个多音字,重点讲解“似”。
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根据文章的段落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教师板书)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主要分为几个自然段?(8个)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都有“呜卟,呜卟”的麦哨声,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么你们说说1~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最简短的词语进行概括。(哨声响起,教师板书。)现在谁能来说说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丰收景象,教师板书。)
前面两个部分,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概括,现在我看看谁能最快概括5~6自然段和7~8自然段的大意,记得要用最短的词组。(湖边玩耍、哨声继续,教师板书。)
2、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好几次的朗读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文章主要描写了那几个画面。(如果学生不明白,提示有3个画面。)
在得知文章描写的画面后,我们再来看看文章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述的。从老师的PPT,就可以知道是4个方面。大家开
动脑筋,我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智多星。(PPT展示)
3、PPT出示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景物,用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
4、学生描述过后,出示图片对应的句子
⑴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⑵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⑶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⑷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
学生对以上句子进行自我赏析,教师适时进行肯定及补充。特别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在赏析句子的同时,板书句子的主要内容。)
4、学生尝试根据老师的概括方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每个段落进行简短的概括。
5、出示开头和结尾各两段,让学生感受首尾呼应写作手法的好处。
6、让学生发现两处有两个共同的词语“欢乐、柔美”,从这两个词品味出三美:自由之美、意境美、韵律美。
五、总结全文,畅谈感受
1、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词句,感受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营造了美的氛围;文章开头用象声词,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文中还有许多句式对称的句子,如“一声呼,一声应”、“那么欢快,那么柔美”、“玩累了,喊渴了”、“嚼嚼,吮吮”、“呜卟,呜卟”,非常富有节奏感。
2、学完课文,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自由谈谈感受。
3、教师送给学生一句话,总结全文。(天然牧场真辽阔,独特风光似天堂。)
六、课堂小练笔
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上钩。
1.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2.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3.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4.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再一次巩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24、麦哨
第五篇:《麦哨》读后感
《麦哨》读后感
上完《麦哨》一课,我还是久久沉浸在作者描写的十分优美的情境里。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向我们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也让我想起了我孩童时玩过的柳哨,难忘的童年。
每年清明时节,柳枝长出嫩叶的时候,我们折下粗细合适的柳枝,扭出里面的枝干,就做成了柳哨。一吹起来,老远就能听到的“呜呜”的哨声。哨声里带着孩童特有的欢快心情,也带着春天到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