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解汉字》

时间:2019-05-15 01:5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智解汉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智解汉字》》。

第一篇:《智解汉字》

《智解汉字》

【教学目标】

1.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独特韵味。

2.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4.能自己发明一些智解汉字的游戏。【教学重难点】

1.唤起学生的汉字积累,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学习、积累汉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讲故事:齐白石题字喻客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闻名国内外,被很多博物馆收藏。很多学画的人,有的要拜他做老师,有的拿了画向他请教,也有的学生作品获奖了,来向他表示感谢。总之,齐白石的家门前总是很热闹。

有一天,几个学生要去拜见齐白石。他们刚想敲门,却看见门上写着一个“心”字。他们觉得奇怪,只见过门上写“福”字的,写“心”字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明白啦!”说着,拉着同伴就离开了。第二天,他们又来到齐白石门前,只看见门上换了一个“木”字,大家高兴极了,马上敲门进去,拜见了齐白石。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第一次不敲门进去找齐白石先生,而第二次却高兴地进门拜访呢?门上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2、揭示门上的汉字:

第一次是“闷”(表示主人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被打扰);

第二次门上写着“闲”(说明主人今天很悠闲,可以接待客人,因此他们才高兴地进门拜访)。

3、同学们,看到了吧?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简单的一个字再加上另一个字,就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还能表达我们的情绪,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它的神奇!

二、填字游戏

1、进“门“填字

以上故事讲的是在“门”字中加字组成新字的故事,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试着填填下面的空格吧!

才字进门()双眼; 活字进门摆()气; 口字进门()声好; 人字进门金光()日字进门站中();市字进门看热();

马字进门别乱();虫字进门去()南;王字进门是()年; 圭字进门是()房;耳字进门听新();兑字进门()报刊 ;一字进门把门()。

2、“口”中含字

一次,小明看见邻居李大爷要砍掉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他不明其意便问道:“这棵树长得好好地,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李大爷说:“你看,这院子方方正正的,里面长一棵树,就好像是个困字,这是多么不吉利啊!”小明听后,就用树枝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字,然后说:“您看。照您的意思,砍掉这棵树,人住在这方正院子里,不是更不吉利了吗?”李大爷看了小明写在地上的字,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砍树了。请问,小明写的是一个什么字?

你还能想到在“口”中填一个字,变成新的一个字吗?(比如因、圆、圈、田、固„„)

3、总结:同学们发现没有,用这样的学字方法我们可以一下子记住好多新字,而且还能很快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是有趣又有用呢?

三、巧添笔画成新字

1、“二”的妙用

语文老师上课时出了一道很特别的题目,要求大家将下面的16个方格中的每个“二”字加上两笔,使其组成16个不同的字,你也试一试吧!

答案:夫、开、井、王、丰、毛、牛、手、天、午、五、元、云、月、仁、无

2、“十”字加笔组字

你能在每个“十”字上添上两笔,组成一个新的字吗? 答案:开、井、斗、中、升、午、计、牛、什、木、王、车

3、“人”字加笔组字

看了上面的神奇组字,你是不是还想到了给一些简单的字加上笔画之后变成新的一个字?试试看吧!

“人”字:天、夫、从、火、介、太、仑、欠、认、木、以、今、仓、仄、久

四、汉字新解

试猜字谜,领悟方法:

①接一半,断一半 接起来,还是断(打一字)②人人都走横道线(丛)③重逢

④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打一字)

①折 汉字有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笔划,把它们拆开,加以增减或重新组合,变成另外的一个字,这种方法叫做组(拆)合法。

②丛 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把横道线想成是“一”字,以形象字,我们把这种猜谜的方法叫做象形法。象形法破谜的关键就是把某些事物想成一个笔划、一个汉字。中国汉字的造字法之一就是象形。

③观 重逢就是又见面的意思,我们先解释这个意思,然后再猜,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他会意法。你只要分析和解释谜面的含义,就可以破谜。

④奇 这种方法,我们排除一种想当然的字,我们叫他排除法。

师: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到了二十多种猜字谜的方法,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去试试,一定能找到更多。在我们猜谜时,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汉字中有一类是会意字,也就是从它们的组成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个字的意思,下面有一些趣解汉字的题目,你看看你能都填出来吗? 例: 汗:由水组成,总会有干的时候。①_____:新东西用过一日就成了旧的。

②_____: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③_____:力被困在穴里,怎能不穷。

④_____: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

⑤_____:走过了一段旅程,才能取得成果, 也是乐趣。

谜语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生猜谜底是“日”,说说怎么想的?(画时圆,太阳画的时候就是圆的,“日”字写的时候就是方的。

谜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谜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谜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作业小组合作,编字谜、歇后语或笑话。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在汉字王国好好地游玩了一番,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是啊,汉字是非常神奇的,通过一些有趣的加加减减游戏,我们可以很快地记住许许多多的新字,好玩又好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多多发现汉字的趣味之处。

一、揭题:《有趣的汉字》

师引入: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起到汉字王国尽情地遨游了一番,在汉字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受,一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奇闻趣事,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有趣的汉字》。板书课题

二、奇妙的字谜:

1、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讲故事。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他们是好朋友。

有一回,三个人聚在一起吃饭、饮酒,一边吃一边笑。祝枝山说:“今天高兴,我出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哪位猜不出,就让哪位请客。”接着他说出一个字谜:“古代有,现代无。商周有,秦汉无。唐朝有,宋朝无。”

唐伯虎才思敏捷,祝枝山话音刚落,他马上接口说:“我把你的谜底也编成一个字谜——‘善人有,恶人无。智者有,愚者无。听者有,看者无。’”

文征明不甘落后,也编了一个字谜:“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边无。中间有,外边无。”

酒店老板听三人说得热闹,也来凑趣:“高个有,矮个无。嘴上有,手上无。跳着有,走着无。”

三个人听了,和酒店老板一起大笑起来。

四个人的谜底其实说的是同一个字,究竟是个什么字,让他们这样高兴呢?

学生猜字谜,并说说怎么想的。

2、试猜字谜,领悟方法:

①接一半,断一半 接起来,还是断(打一字)②人人都走横道线(丛)③重逢

④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打一字)

①折 汉字有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笔划,把它们拆开,加以增减或重新组合,变成另外的一个字,这种方法叫做组(拆)合法。

②丛 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把横道线想成是“一”字,以形象字,我们把这种猜谜的方法叫做象形法。象形法破谜的关键就是把某些事物想成一个笔划、一个汉字。中国汉字的造字法之一就是象形。

③观 重逢就是又见面的意思,我们先解释这个意思,然后再猜,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他会意法。你只要分析和解释谜面的含义,就可以破谜。

④奇 这种方法,我们排除一种想当然的字,我们叫他排除法。

师: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到了二十多种猜字谜的方法,你们有兴趣也可以去试试,一定能找到更多。在我们猜谜时,常常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独立猜谜,了解形式:

师:字谜可有意思了,不仅猜谜的方法有那么多种,字谜的谜面也有很多种形式呢!刚才我们猜的这四个字谜,属于文字谜,上老师给大家讲的是故事谜,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形式的字谜啊?别急,我们书本上就有其他的形式,翻开书找一找。

(1)出示书上的字谜,猜字谜,说说怎么想。

出示谜语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生猜谜底是“日”,说说怎么想的?(画时圆,太阳画的时候就是圆的,“日”字写的时候就是方的。

谜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谜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谜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2)出示画谜,猜一猜,并说说怎么想的。第一幅图的谜底是“休”,因为图画上画着一个人靠在一棵树旁休息,提示字形就是“休”。第二幅图的谜底是“斗”。因为图画上画的时钟是“十二点”,一个“十”加两点组合在一起就是“斗”。

(3)出示动作谜,说说每个运动员姓什么,是怎么猜的。

4、交流收集途径,同学互猜。

1、师:这些谜语都没有难到同学们,真是高手。听说,你们还另外收集了不少谜语,交流一下,是怎么收集到的?

交流搜集方法。

2、字谜小组出谜考大家。

师:文字谜多姿多彩,大家收集的是什么样的字谜呢?谁准备考考大家? 字谜小组学生出题,全班同学抢答。

5、小结,布置课外任务:字谜真的十分奇妙,也深受大家的喜爱,它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文游戏,这种活动不仅让我们感到汉字非常有趣,还可以让我们在游戏中领会到汉字的深刻含义。同学在课后可以根据谜面的不同形式继续去搜集字谜、整理字谜。(随机板书:奇妙的 传统的文化)

二、有趣的谐音:

1、故事激趣,了解谐音:

(1)出示故事前半部分: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徐文长,你会怎么做?(交流)

(3)师出示故事后半部分,了解谐音: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

徐文长运用了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谐音吗?(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4)读对话,体会谐音的有趣。

2、趣探不同形式的谐音:

(1)师:谐音生动、俏皮,老师刚刚讲的是笑话中的谐音,你们在课外搜集资料时又找到了哪一类的谐音呢?

(歇后语中的谐音;笑话中的谐音;对联中的谐音;古诗中的谐音;广告中的谐音;字谜中的谐音;数字中的谐音等。)

(2)歇后语中的谐音:

A、一起读读书上的歇后语,引导发现答案中谐音字的妙处:

这几组歇后语巧妙利用了汉字的谐音,表达了与原句截然不同的意义,读起来生动、俏皮、耐人回味。利用谐音编写的歇后语还很多,你们搜集到了吗?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歇后语,互相出题竞猜。

C、歇后语的运用:⑴ 华强是我们班的乒乓球高手,我与他比赛,只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⑵ 张兰上课不再迟到了,真是新鞋换旧鞋──改鞋(邪)归正。

学生自己说一句带歇后语的句子。

D、小结活动:歇后语幽默又有趣,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5)对联中的谐音:

A、师出示对联,生读一读,体会谐音的妙用。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B、猜猜对联中的谐音。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猜。

C、小结:多么有趣又有意思的谐音啊,它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同学们,我们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发扬光大,你们也来试一试。

三、创意活动:

小组合作,编字谜、歇后语或笑话。(有时间交流,没有时间课外完成)

四、延伸活动:给资料归类,编“有趣的汉字”小报,举办字谜会,举行家庭猜谜会„„

第二篇:妙解汉字

妙解汉字

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2.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3.志:士来了,心定了,无悔了。4.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5.财:宝贝多,人才多,富贵来。

6.幽:山深邃了,树静谧了,路曲折了。7.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子。8.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9.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10.蝶:由虫而来,飞于世间,落在草木之上。11.明:日月共生,普天同照。12.嫁:好女子找到了好人家。13.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14.泪:眼含玉露,满怀断肠苦。15.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

16.守:将尺寸之地,收藏于心房之间。17.诗:把古寺一样幽深的禅意说出来。

第三篇:汉字妙解

汉字妙解 趣味多多

富——一半福,一半灾

傀——失去自我,任人操纵,最终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舒——不断舍弃,不停给予,这是多么舒畅的境界。

忌——“心”上只有自“己”,还能容得下谁呢?

冢——一点小错,弄得家破人亡

另——貌似酷“男”,头脑空空,不学无术,遂以“另类”标榜

仆——无论“公仆”还是“私仆”(保姆),都一手叉腰站在你面前,显得 高人一等,而“主人”反被晾在一边。

品——一口,一口,再来一口,怎么样?味道好极了。

值——“人”要站得“直”才有身价。

位——坚持立场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乡(郷)——从前“乡”下以青壮年男子(郎)为主;而今,他们都外出打工作生意,乡下没“郎”了。

功——成功=工作+努力。

赖——懒汉不用心,不思进取,只想不劳而获。

悲——心头想入非非,结果必然可悲。

智——聪明就是每天知道多一点,每天把“知”当成头等大事。

忍——虽有心然而力不足,不忍有什么办法?

谊——言谈适宜,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使——“人”一旦做了“吏”就爱使唤别人。

送——“走”“关”系的一种手段。

吻——请“勿”只用“口”,还得用心。

赶——不停地“走”,不停地“干”,就会后来居上。

岗——有靠“山”就有“冈”,没山成破网(冈乃网之缺也)。

趣——边“走”边“取”乃某类人之“趣”也!

春——三人同去看日为春。三人为“众”,是为春游也。

财——金钱加人才,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人——人是相互的支撑。统一为大,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天——“工”和“人”加在一起,就成了天,就力大无边。

毛——毛是反手。说明毛泽东打败蒋家王朝易如反掌。

汗——形象地告诉人们:干,就得流汗水。

评——评价事物时,言辞必须公平才是。

您——“你”以真“心”待人,人们当然会尊敬地称“您”了。

旧——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变成旧的了。

偏—— 一下把人看扁了,乃偏见。

研——只要不断地钻研下去,顽石也会开窍。

选——被选中的人,应该是走在前头的先进者。

厌——可庆的事,只要偏差了一点就变得讨厌。

衅——形体告诉人们:挑衅,引起争端,多“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路——所以两个“口”,意在告诉人们:“路”都是由入口走向出口的。

话——话的内容所以丰富多彩,就因为出自“千口”之“言”。

够——再讲一句话就多了,这是说话的决窍。出——欲“出”人头地,非具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乞——只因为缺一口吃的,便去做了乞丐。

悟——用吾心去思索,方有所悟。

诱——秀美的语言往往是诱惑人的。

会——开会就是许多人聚在一起说话。

休——假如一个人成了无本之木,则可休矣。

坏——死无葬身之地,足见此人之劣。

欲——欠一步,就接近罪恶的深谷。

穷——穷就是因为力困在穴里。

挣——张开双手去参与竞争,勤者有得。

妙——青春少女,自然美妙。

汗——形象地告诉人们:干,就得流汗水。

评——评价事物时,言辞必须公平才是。

旧——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变成旧的了。

劣——之所低劣,就因为用力不足;平时少用力,到头来总差人一等。

研——只要不断地钻研下去,顽石也会开窍。

选——被选的人,应该是走在前头的。

智——智慧来自每一天知识的积累;每天都把获得知识当作头等大事来做,能不明智、有智慧吗?

好——这是当今父母看待自己子女的共同心态:“子女”就是“好”。

衅——形体告诉人们:挑衅,引起争端,多“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路——所以两个“口”,意在告诉人们:“路”都是由入口走向出口的。

悲——如果一个人不能切合实际地考虑问题,心头上总是想入非非,那么结果是“可悲”的。

思——勤耕心田上,思想才有丰硕的果实。

罪——当面临四周的“非难”时,你的行为准是违反了社会公德,犯下“罪过”了。

出——欲“出”人头地,非具有翻过两座大“山”的勇气和毅力不可。

恩——感恩戴德或忘恩负义,都因为这颗心。

悟——吾用吾心去思索,方有所悟。

训——总是教训别人,往往信口开河。

企——企业少了人才,必然停滞不前。

跌——人一失足就会跌倒。

第四篇:汉字未解之谜

汉字未解之谜

为什么三横一竖就是“王”?为什么“天”要写成“一”下面一个“大”字?这些都是可以解释的。虽然我们熟悉汉字,但要真正说它的构成发展,可能又是陌生的。汉字研究历史很长,中华民族使用汉字的历史也很长,但还是有很多问题不清楚,至少还有三个未解之谜。

汉字起源之谜

汉字图形化持续使用之谜

汉字未来走向之谜

“重”和“出”的不解:“重”,拆开为千里,那不是出远门的意思吗?“出”,拆开为叠山,两座山山叠起来,那不是很重吗?

“矮”和“射”的不解:“矮”,拆开为委矢,那不就是要射吗?“射”,拆开为寸身,那还不够矮的?

建国后实行的简化字方案,剔除了不少有意义的字,取而代之的是通假字,这一措施对当时快速扫盲,较快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品当然功不可没,但无形中也是一种文化流失。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中有一个隐瞒的顽症问题——汉字意义变形原因模糊。

汉字即使有典籍、理据阐述字义,但古人留下的文字语言,有的书勉强读、有的书无法入门。汉字作为通用符号,承前启后、代代相传,1 为什么会出现今、古两用?是什么原因导致汉字意义失落、变形?汉字的真正谜底在哪里?

第一节、汉字藏匿的现状思考

中国古代史有专业研究机构,分门别类,历朝历代都有研究专家。所有的研究撇开了汉字的是非。中国古文学品种、结构繁多,显示有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研究唐历史的可以不会写唐诗,研究宋词可以不问唐诗,所有的研究同样撇开了汉字的是非。汉字与历史、汉字与语言仿佛独立成篇。我们最有感慨的就是古散文:古散文作为近代古人白话,历史离我们最近,语言最朴实无疑。恰恰相反,与乡土语言产生明显的变化就是古散文。汉字在古散文里特别神,据说:一个“之”字在古散文里词性不定,词义不定,活学活用。

“之、乎、者、也”四个字在古散文里东游西荡、出神入化,古散文离不开这四个字,它们仿佛白当,随时可以填补。古散文的确有点怪。放着汉字“我、你、他”不用、偏偏用之乎者也替代。在古散文中,吾就是“我”,尔就是“你”,其就是“他”。这还不够,“余”也可以代替“我”,据说“朕”是皇帝专用的“我”。

汉字的这种形态与民俗没有联系,这三个不同的汉字“吾、余、朕”形态不一,却都有“我”的意义,也让人百思不解:汉字意义没有统一,乱草无章。中国民俗有句不雅观的、针对古散文而言的俗话:做事莫——之乎者也、之乎者也讨人厌。

“之乎者也”的意义是不诚实、乱搞。话不说人不知,是汉字恼人,还是古散文恼人,俗话已经产生。现代人弄不懂古人是怎么回事,看不 惯那种汉字的用法,今天汉字形成了今、古两用。且出现闲置的汉字——淘汰字,不认识的汉字——生僻字,意义不确定的字——不常用字。

可以肯定:只有常用字才有生命力。

有人著述“汉字作为机械的记事符号,字形没有现实意义,汉字已经不符合潮流”。

——汉字会淘汰吗?

下列因素确定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作为汉民族通用记事符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汉字圈有固定的、且庞大的群体。

2.——中国历史的遗传变异与汉字直接关联。

3.——汉字:圣神的雕塑,圣神的面容,是古玩、是古籍,更是不朽的历史化石!

4.汉字的自身还有我们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底。

不可置疑:汉字在遗传中发生变化,汉字的本身还不一定有问题。可能有其中的原因:——汉字隐含了一段神秘的变迁史,这也许就是我们忽视的致命问题。沿袭近代人的思路:汉字研究者在回答什么原因导致汉字意义出轨已经达成一致。

通用答案:

汉字在战国就有七国文字存在,秦统一前后有八种文字存在,其中就有篆体字、繁体字、隶书。

隶书因简洁渐渐流行开来,一直沿用至今。史据:汉字的意义在漫长的历史里一直是争论不休,历代名人都质疑汉字,很多字都有各自的 解读意义。有的天书,必须破译。近代人还在赞叹孔子:孔子读《易经》,留下了韦编三绝。

汉字的破译确实有难度!

由此看来,现代人撇开汉字的是非,实质是畏缩汉字,牵扯太多。汉字的密码由古及今一直悬而未决。

汉字典籍《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在序言中说:古有“八卦构字”,这就更奇了,《说文解字》的内容没有与八卦联系,《说文解字》的翻版者删除了八卦构字。当代汉字研究权威确认:八卦构字不可能。

——八卦,神鬼之物,传闻《易经》是孔子破译,《周易》是天书,字义、卦意深不可测,版本几千种。

怪异,中国古文化不可思议,所有的鬼神都与汉字密切相连。——汉字,迷茫的日子!汉字是史前文明吗?

我们还是回到现实:如果有史前文化,说明那时的人更聪明、素质更高,显然更有人性。

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汉字是日常惯用的符号,前传后教,代代相传,意义的扩展、字形的变更只能建立在共有意识之上,才符合文化的进步,利于语言的发展。因此,汉字必须是统一的意义。无论史前、还是神话,汉字存在的核心意义就是——统一的符号。

翻开中国历史:东周列国,诸侯国的国王都是周天子的功臣和亲属,诸侯王年年都要向周天子朝拜。听从周天子发号施令。仅此可见:周朝 实质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诸侯王土地、权力世袭不变,这其实有指导思想:静止不变是儒家的哲理,东周列国的前提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周朝是儒学治国,儒学也是孔孟之道。孔子周游列国,讲学传道,中国历史没有记载孔子精通几国语言,诸侯王向周天子上书没有文字之别,这都证明周朝不仅仅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个王朝也不一般,除了整体结构不一般,更有统一的文字语言。

再看战国后期的张义、苏秦:出入7国,也是进出自如,没有带翻译;传递文书各诸侯王接过来就看,没有先翻译之说。仅此可见:周朝的文字一直没有变更。说秦统一前有7国文字显然有人为的一面,质疑多端。

不是统一的整体、没有统一的文字意义,孔子周游列国能空口说话?所有的学生与孔子没有语言阻碍?

农谚——孔夫子搬家、尽搬书,不可能都是图画。

只有统一的汉字意义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符号、历史文化才可能沿袭、遗传。周朝的历史现状就已经显示文字成了周朝统一的语言符号。联想战国时期:各国心怀鬼胎、狼狈为奸,仿佛军阀割据;战火连绵、提心吊胆的日子,没有一个国具备改革变化文字的条件,这实质也是惹祸上身,不可能有人敢改革文字。

法家变法在政治上与儒家争权夺利,虽然有时潮,但法家在战国并没有彻底击败儒家,直到秦统一后焚书坑儒,法家在政治上才取得了胜利,可秦社会并不稳定,文字的进化条件还不成熟。

再退一步,作为通用符号:文字应该有其独特的本质,深远的意义,才能给人留下印象。一旦成型,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是不可能误用的。想改革进化文字没有文化的积累,素质的升华是改变不了人的意识。

事实上法家的根基不牢,指导思想也不明确。法家的本身也不具备文字进化的能力。因而,战国有7国文字说是虚伪的。

例如“马”字的书写:历史书曾付有七个形态“马”字,各不相同。六国既亡,两千多年过去,风风雨雨几多回,各国的“马”字还有魂魄在?这显然是后人自以为是。

汉字有篆体字、繁体字、隶书三个过度,按说三者之间密不可分。事实上所有的隶书都有对应的篆体字,但不一定有繁体字,从进化的角度,篆体字应该先变化为繁体字、再到隶书才是规律。

篆体字都没有失传,繁体字还会失落? 看看繁体字与隶书

例如:经典汉字“孙、孫”,前者是隶书,后者是繁体字,现代人还喜欢用“孫”字。觉得孫字形形象。

下面再来仔细瞧瞧:繁体字“孫”与隶书“孙”,从独体字组合看,繁体字与隶书使用的字符是相同的。

字符相同、笔画一样,显然,繁体字与隶书实质是一种形体。从组合的字符意义思考“孫”,孫字符表示

系在子上;而孙字符表示比子小的。我们可以展开思维想象:从血脉关系,系在子上的属于直系血脉——父亲—儿子—孙子;而比子小的就不一定,可以是父亲—侄儿—侄孙,还可以说某某爷爷—某某叔叔— 某某人;邻居叔叔的父亲也是我爷爷。无可厚非,孙的内涵增大了,“孙”字形的意义兼容了“孫”的字形意义。由此可见:繁体虽杂,内涵不如简体隶书。从这个角度看:隶书取代繁体字是认识进化的结果。这种进化只是调节变化字符,说明繁体字与隶书没有时代过渡关系,只有社会进步、人文素质在升华。

繁体字与隶书实质是一个时代的文字。

看来,喜欢“孫”字形的人并不聪明,至少思维素质不如“孙”字形产生时代。

再看看篆体字不说没有笔画规格、也没有图画规格:说是图画,又没有形态,说是文字,组合难以形成语言意识,字形没有形态模式、规律,都是乱草无章。从记忆、从思维,篆体字就是道士画符:不说破,别人没有意识。对比繁体字“孫”、隶书“孙”,篆体字孙就看不出什么意思。其文化素质显然也不可能与繁、隶相比。这种字低素质的人想象不出,高素质的人没有那么傻。倒像是有人装模作样。

第五篇: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摘 要】俗解汉字是根据通行字形而对汉字形义关系作非文字学的随意解释的现象或做法,因不合古人造字原意,为汉字研究所不取。但识字教学中的俗解汉字不应全盘否定,对于那些无法分析造字原意或造字原意无法为学生所接受的汉字,它有助于加深记忆,是可备选择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俗解汉字;识字教学;记忆

宋代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其主要特点是,解释汉字形义关系时,不顾古人造字原意,“不问‘六书’,把一切汉字都看成会意字”[1],单纯从通行字形出发进行主观臆测,其结论穿凿附会,荒诞不经,如,“波者水之皮”、“诗为寺人之言”等。因王安石用《字说》取士,致其风行当时。如王安石一般根据现行字形而对形义关系作非造字原意的随意解释的现象或做法,就是俗解汉字。俗解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在现代识字教学中也时被运用,一般也称之为“俗文字学”或“新说文解字”等。

一、俗解汉字源远流长

王安石是俗解汉字的集大成者,但俗解汉字却非从王安石始,也非至王安石终。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有说解文字的风气。如,“武”,《左传》有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说的“夫文止戈为武”,而根据于省吾先生的说法,“武”本义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2](556)“文止戈为武”之属不过是真正字学尚未产生时人们通过观察字形而对字义所作的解释,借以阐明一种道理或政治主张。从文字学的观点看,这样解释非造字本意,是俗解汉字的源头。[1]

与随心所欲、任意说解汉字的做法相反,传统的“六书”学说,借助古文字分析字形,探求古人造字之原意。然而,即便是影响深远、将严格还原造字原意为己任的中国文字学开创性的奠基之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中属于俗解汉字的也不乏其例。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指出:“像‘一贯三为王’,‘推十合一为士’,‘甲象人头’,‘乙象人颈’,说字的方法,比之那班今文经学家是不相上下的。”[3]所以如此,是因为许慎所据以探求文字形体本源的材料来源,主要是战国以来流传下来的,这些文字距其早期的面貌已远,用以分析和解释汉字的本形、本音、本义,难免出现误差。

在以后历代的汉字研究中,俗解汉字也时有所见,在生活中则更为普遍。问:贵姓?答:免贵姓章,立早章。汉字学上是将“章”切分为“音”和“十”的,“音”是音乐,“十”是个位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是“音乐的一曲”。但“立早章”的说法不是为了告知对方造字原意,而是为了让听者不至于“章”“张”相混而已。抗战胜利后,毛主席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有人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能否战胜蒋介石?”毛主席回答:“蒋先生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又问:“那毛呢?”答曰:“我的毛字不是毛手毛脚的“毛”字,而是一个“反手”。意思是,共产党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易如反掌。毛主席的回答,其实是借汉字字形之题发挥、表达政治见解,是一种幽默术。网络上有短文,由诸如此类的文字构成:“‘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这是以汉字字形为素材的幽默艺术,读罢,让人忍俊不禁。至于文字游戏中的字谜、迷信活动中的测字是更为常见俗解汉字。

1921年12月,毛主席到安源,在工人子弟学校里,他这样教“工”字:先在黑板上写上“工”,再解释说,上边的一横线是“天”,下边一条是“地”,中间的竖线代表工人阶级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们的。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安子介先生为了帮助外国人学汉字,编撰了《解开汉字之谜》一书。书中这样解释汉字:饿,“我”没有食物;鹅,为了表现“我”,总是高高抬着头的一种“鸟”;蛾,通过幼虫和蛹的阶段又回到了“我”的昆“虫”。[4](119)如此解说也非造字原意。其实,“饿、鹅、蛾”的形义关系,汉字学上早有定论,如,“饿”,饥也,从食我声。[5]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这样剖析“聪”字:左边是耳朵的“耳”;右上边是两点,代表两只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字,就是嘴;右下方是个心,代表“脑”;这四件宝合在一起,正好是个“聪”字;“聪”字后边之所以加个“明”字,是因为对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们就会聪明起来。造字原意显然并非如此。“聪”,繁体作“聰”,著名语言学家曹先擢、苏培成主编的《汉字形义分析字典》认为,从耳悤聲,本义是听觉,引申为听觉灵敏,耳力好。[2](83)毛主席教“工”字、《解开汉字之谜》、霍老师对“聪”的解释以及常见的编字谜、编顺口溜等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中的俗解汉字。

俗解汉字出现的领域、场合不同,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不同。在生活中各显其用,没有人对它横加指责。正如野史、戏说不是历史一样,一般人也不会误将其视为古人造字原意。然而,在汉字研究领域,则为人不取,甚至被视为笑柄。“王安石„„对于文字,不管其原来取形还是取声,皆就义立说,遂多主观唯心之论。”[6]“从训话学上讲,《字说》没有什么科学价值。它的出现只能给训话工作带来混乱。”[7]对此二类俗解汉字,人们看法相对一致,见仁见智的是识字教学中的俗解汉字。有人认为,识字教学必须告知学生造字之原意,这才是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俗解汉字则是“伪文字学”,是虚假的知识,因而对此深恶痛绝,口诛笔伐。笔者认为,识字教学毕竟不同于汉字研究,应具体分析,辨证看待,只要能为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有可取之处,就不应完全排斥。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文章内容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xiexiebang.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俗解汉字与识字教学

二、说解原意非童蒙一贯传统

“六书”曾被称为“小学”,因而,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运用“六书”原理说解汉字是古代童蒙识字传统。其实不然。

“六书”一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但书中未加以解释。汉代的学者将它解释为六种造字法。班固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8]相传周代童蒙识字采用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童蒙教材《史籀篇》,但有人认为,此书为战国时秦国人所撰。王力先生持此观点,认为“这是秦国人教学童的书”[9]。此书亡佚,后人难识真面。“籀”是大篆,顾名思义,《史籀篇》当用大篆书写,其内容“大概是按文字意义间的关系编排而成,四字为句,二句为韵,以便习诵。”[10]秦代童蒙教材是李斯等人编纂的《苍颉篇》,用小篆书写。与所有古文字一样,大篆和小篆具有程度不等的图画性质,其时距离造字不算太遥远,字的常用义多为本义,因而见形可知义。识字教学时,运用“六书”说解造字原意,是有可能的。

但到了汉代,情况则发展根本变化。汉代的蒙学字书以史游的《急就篇》最为著名。《急就篇》以当时通用的隶书为字体,按姓氏、衣着、农艺、饮食等类别,把常用字编纂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语,既便记诵,又切合实用。采用此书进行童蒙识字,是否说解古人造字原意?从两汉古今文经之争中可窥一斑。两汉前期,官方博士所讲授的儒家经学都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称为今文经。汉武帝末年,从孔子旧宅的墙壁里发现了一部分儒家经典,用战国时代东方六国文字写成,称为古文经。由于研究者在研究目的、方法以至对经书本身的看法等一系列根本问题上产生分歧,对文字的训诂和对经书的解释也出现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在两个学派的斗争中,今文经学派长期占了上风,直到许慎《说文解字》问世,情况才发生变化。今文经学家以为隶书为“仓颉时书”,为古帝先王所作,是父子相传,不得改易的“正文”,并根据通行字体,随心所欲地说解字义和经义,如,“二人为仁”、“士力於乙者为地”、“人散二者为火也”、“八推十为木”。[11]不难据此推断,当时童蒙识字并未以“六书”说解以探求造字原意,否则随意说解汉字的现象就不会大量出现,并占据统治地位。

为反驳今文经学家对字义和经义的曲解,许慎历时二十余年编撰了《说文解字》。许慎搜集了九千多个篆文和一部分籀文、古文,从文字训诂同时,冗余信息必须是学生经验里所具有的或可以预知的,这样才能为检索或推论出新信息服务。如“鼠”,一般说来,学生大脑都存有老鼠的记忆表象,上例中关于“鼠”字的冗余信息是学生经验中具有的或可以预知的,诸如此类的“六书”原理、造字原意的介绍才能实现增进记忆效果的目的。反之,冗余信息若是学生经验里所没有的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就不能为检索信息提供途径,反而极大增加学习难度。相当数量的、可分析的造字原意,因远离学生生活经验而不能为学生所理解,非但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本”是一个造字原意十分显豁、清晰的字,在“木”下加“一”,指出根的所在,本义树根,引申为根本、根源、基础等等,但它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生字,出现在“作业本”中。一个6岁的孩子,并无“本”是树根等等的语言经验,即便是机械识记“本”的字形和“作业本”的意思,也比了解这些冗余信息容易得多。可见,有关“本”的造字原意对掌握“作业本”和“本”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是一种负担。“末”,“木”上加一横,指明树木末梢所在,本义“树梢”。但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把上横写得短于下横,而不是漏写上横,造字原意与横的长短没有关系。对此类汉字,应允许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包括用俗解汉字来识记。

有关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存在把无生命客体看作是活的和有意识的生命体的心理倾向。“为什么只有在湖边才会有波浪呢?”孩子会说:“波浪是在淘气吧。”八岁大孩子还会认为有个力大无穷的人隐藏在山后,太阳是他玩的火球,每天早晨他把太阳抛到空中,晚上再收回来。这种泛灵心理直接影响着孩子对汉字的加工方式,不是热衷追寻汉字的科学理据,而是用自己的心灵赋予点、横、竖、撇或其他构字偏旁、部件等符号以独特的生命讯息,使之充满浪漫和诗性的色彩,在低年级更为显著,上文谈到的学生对“丽”字的加工即是例子。

π=3.14159,这是一串没有规律的数字,记起来有点难,于是有人把它编成句子“山颠一寺一壶酒”,从而毫不费气力地记住了,其实π与“山巅、寺、酒”毫不相干,这只是一种记忆术,通过联想达到记忆的目的而已,你断然不会觉得编得荒唐。牵强附会的俗解汉字,也是记忆术,一种识记汉字的方法。如同与许许多多的识字教学方法,运用俗解汉字识字也长短共存;其短处主要是,可能在将来影响、干扰学生对于汉字造字原意、固有形义关系的认知,尤其对进入中学后学习文言文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文言词汇较多保留字的本义,而分析造字原意则是获得本义的重要途径。所以,俗解汉字一般只适用于那些形义失去联系即无法分析造字原意或造字原意无法为学生所理解的汉字。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俗解汉字的主体也应是学生。孩子喜欢充满浪漫色彩的俗解汉字,发自内心,易于记忆,同时他也清楚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的联想而已,绝不会误将其视为古人造字原意。至于教师,非实在必要,一般不宜主动俗解汉字;必要时,也应让学生明白非造字原意。

识字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统工程,既要遵循汉字规律,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还要受制于其他种种因素,何况遵循汉字规律也不等于说解造字原意。汉字个体面貌的丰富性、不同学生认知特点的差异性,决定了识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俗解汉字虽不可滥用,但可适当运用。辨证看待,那么在众多的识字教学方法中,又有了可备选择的一种。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用得其宜,使之各尽其长,才能真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

下载《智解汉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智解汉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首场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词语全解

    2014首场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词语全解1 校(jiào)验:是数据传送时采用的一种校正数据错误的一种方式,分为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 2 香茗:香茶,是指种在园中,人工栽培的茶树. 3 和睦......

    2014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四场词语全解

    2014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四场词语全解 1 雕琢:雕刻玉石。 2 苍穹:苍天,天空。 3 镶嵌:把一个物体嵌入另外一个物体内。 4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 5 瘦削:形容脸和身材很瘦。 6 期期......

    2014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复赛 第二场 词语全解

    2014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复赛 第二场 词语全解1 滥觞(shang1):发轫、先导、先河 (常 用于指起因,引领潮流之意)。 2 案牍:公事文件。 3 聆训:听受训教。 4 挑衅(xin4):故意挑起矛盾或......

    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词语全解(第七场)

    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词语全解 (第七场) 集腋成裘[jí yâ chãng qiú]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

    智 慧

    19、鸟 儿 的 智 慧 五(3)班 曾璐瑶 人们都渴望拥有智慧,因为拥有了智慧就等于拥有了幸福、知识和财富。在我身边,有许多充满智慧的人。然而今天,我却领略到,动植物也有它们的智慧......

    汉字发展史

    汉字发展史 汉字发展史 汉字 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

    我爱你,汉字

    我爱你,汉字 汉字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符号,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非常喜爱美丽的汉字。 人类早期是没有汉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 很长。人们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