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美好的祝福》教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美好的祝福》教
案
美好的祝福
单元教学内容
.唱歌:《平安夜》《难忘今宵》。
2.欣赏:《花好月圆》。
3.活动:《新年音乐会》。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歌曲《平安夜》和《难忘今宵》,从而激发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分辨乐曲《花好月圆》的音乐结构,感受乐曲带给人们的欢乐情绪。
3.通过活动《新年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和《难忘今宵》。
2.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花好月圆》分段。
3.小组合作组织新年音乐会。
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花好月圆》分段。
2.策划新年音乐会,设计活动海报、节目单等。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1:学生对二声部的歌曲接触较少,所以在演唱歌曲《平安夜》时可能会有所困难。
措施: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学唱两个声部的旋律,做到既能唱第一声部也能唱第二声部,而且还要让他们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前提下,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这样,学生在演唱二声部合唱时,才能做到和谐统一。
问题2:由于学生对乐曲《花好月圆》中的主题旋律不是很熟,所以让他们独立选择乐器,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可能会有所困难。
措施:
(1)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创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教师可先给学生做个示范,如:出示几种乐器,设计一种节奏型,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演示等方法。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嘀格伢儿的梦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嘀格调 》,并用明朗、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2.在欣赏《土家喜爱咚咚奎》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乐色,能自信大方 的跳起摆手舞主动惨与音乐听赏活动.3.能安静地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体验它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
4.在“音乐列车”的活动中,能自主学习有关四分之二和四分之三拍子的知识,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二.[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学会演唱《嘀格调》
2.能积极参与随音乐跳摆手舞的活动。四.[教学经过]:
第一课时 一.激趣 1.播放《土家喜爱咚咚奎》
2.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的乐曲是关于哪个民族的吗?你们还学过或听过哪些土家族的歌舞,音乐啊 二.看一看.播放土家族风俗民情音像:笑嫁,对小歌,摆手舞,铜铃舞,茅在斯等。三.唱一唱.1.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听。土家族的水车正在唱山歌欢迎我们呢!2.出示:《脚踏车唱山歌》 3.让我们来与他们对唱山歌吧!4.播放《嘀格调》 5.你能给歌曲取名吗? 6.出示《嘀格调》
7.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来边听边在心里默唱歌曲。8.组织学生比赛唱.第二课时 一.复习《嘀格调》 1.赛唱《嘀格调》
2你能根据歌词的唱法唱一唱《嘀格调》的旋律吗?
3.指导学生将《嘀格调》中个别歌词改为土家方言并分乐写对唱,最后加上土家人对山歌时表示结束的吆喝 二.听一听.播放《土家喜爱咚咚奎》,简介乐曲:
(1)咚咚奎是土家族的一种民间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长约10厘米.(2)乐曲为木管五重奏。三.跳一跳.指导学生跳摆手舞、再次播放《土家喜爱咚咚奎》,带领学生跳摆手舞.四.总结: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
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 彩。希望大家多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
第二课 西部放歌.一.[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
(1)音乐引路.(《黄土高坡》).(2)你们刚才一听到的这首的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 2.影片简介西部.二.西部放歌.1.听《黄河船夫曲》
(1)聆听、感受。
(2)跟唱: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2(3)表演:你说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学生表演 2.《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走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带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 的歌声刚落。这边有传来了孩子们学唱挑夫的歌。(2)听一听《 走绛州
(3)说一说《走绛州》(4)学一学挑担字.(5)随乐律动(6)学唱曲谱.(8)感情处理.(9)扮扮挑夫的摸样.(10)表演
三.采风归来.1.括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大地.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2.交流: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3.今日黄土高原新貌
四.教师小结.第三课 鱼水情
一.[教学目标].1.在欣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大红枣心甜》及《洗衣歌》所表达的民军鱼水情.2.能学会合唱《唱友最美的歌》 二.[教学重点]: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 三.[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军民鱼水情.1.欣赏《大红枣心甜又香》
(1)导入
观看影片《白毛女》片段。____老百姓迎接八路军解放杨各庄片段.同学们,你们看过歌舞剧《自毛女》吗?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看了《白毛女》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2)介绍
(3)听赏《大红枣心甜又香》 了解歌词
师:请你们在听听刚才影片中的插曲,歌词都说了些什么?(4)唱《大红枣心甜又香》的旋律.2.观看《洗衣歌》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____大红枣欢迎八路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 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
(2)了解歌词: 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安帮解放军洗衣裳.(3)跳《洗衣歌》 3.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表现军民鱼水情.1.学唱歌曲.(1)初听《唱友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
4(2)二声部学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你们听到歌曲有听声部吗? 2.学生分组随琴吆喝二声部的高低声部.3.声部合作学习.4.指导学生用打击乐给合唱伴奏
三、学唱新歌.1.再次聆听歌曲全曲 2.随琴用U哼唱全曲 3.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4.指出八三拍个四三拍的共同点。___强弱规律.5.随琴唱歌词
2.演唱歌曲
(1)感情地诚唱全曲.(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三.结束语.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的祖国的热爱;在欣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辇情感.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二.[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爱.三.[教学难点]:二部轮唱.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字按拍号分类存档 四.[教学课时]:二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祖国妈妈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将学唱《祖国印象》.二.学唱《祖国印象》.(1)全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2)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的特点.(3)学八分之三拍子的含义及强的规津.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之六拍子的及强的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节奏在八分之六拍子中各唱几拍.(4)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如果对音乐恶毒印象.(5)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摸唱,第二、三遍带问演唱.(6)选唱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规津.(7)看17页的提示,边唱歌边津动.可根据八分之六拍子的强弱的规律自编身势谨
三.欣赏《我和我的祖国》.1.初听全曲.赶艘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感觉.3.在听全曲,表现情感.四.小结.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先听范唱.2.识读乐谱.3.唱歌歌曲.6 4.教师介绍二部轮唱的特点及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5.比较二部轮唱与齐唱的不同之处.并讨论轮唱的特点.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1.学生回忆四分之三.四分之三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2.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乐轻松划拍.辨别拍子.3.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类写上序号.四.小结.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并跟唱歌曲《绿色的呼唤》,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体会歌曲的内容。
2.能与同学一起交流森林的益处。
3.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增强自身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呼唤绿色 1.导入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一只小鸟的经历吧。2.按课件 3.讨论
小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谈话
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没有绿色就没有了家园。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呼唤绿色!二.寻找绿色
1.导入:绿色在哪里呢?首先让我们和小鸟一起来寻找绿色的家园。2.听赏《绿色的歌谣》
3.交流:“绿色”是指什么?森林对人类有什么益处?
4.歌唱:让我们一同加入寻找“绿色”的行列,跟着一起唱一唱。5.讨论: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为什么? 6.小结:中快的速度表达了我们找到绿色的快乐心情。三.绿色的呼唤
1.导入: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是春天的微笑。你看,绿色的世界多么美好!树木长成排.草地像绿海。小鸟请到这里来吧!2.呼唤小鸟——初听歌曲
(1)导入:听,绿色向小鸟发出了呼唤。
(2)谈话: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小鸟寻找绿色的家园,绿色热情地呼唤小鸟,你们说小鸟会来吗?
3.为小鸟领路——学唱歌曲一.二乐句
8(1)导入:让我们为它来领路吧!你看,在通往绿色世界的路上,还有几棵小树没栽好。请你唱一唱,想一想,这几棵应该栽在什么地方。(2)试唱曲谱,讨论选择适当的旋律结尾音。(3)分组接龙唱,发现曲谱规律,分析歌曲。(4)带入歌词轻生唱。
4.与小鸟同舞——学唱歌曲三.四乐句(1)谈话:让我们和小鸟一同飞舞.歌唱。
(2)律动:用手模仿小鸟飞翔的样子,体会前半拍休止。(3)轻声唱曲。(4)轻声唱词。
(5)分析歌曲,提问:唱最后一句时有什么感觉,是在干什么? 5.邀请小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小鸟.迎接小鸟,和它一起同舞同乐吧!
《小鸟请到这里来》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圆润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从中感受到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
2.能积极参加即兴接唱活动,并自己创编歌词.歌曲。3.能认真听赏《绿色的歌谣》,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教学难点]:怎样指导学生自己创编歌词.歌曲是本节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小鸟飞进教室。二.导入:播放音乐《小鸟,小鸟》。三.导学 1.范唱
师:小鸟,离开我们很久了。你们听!同学们在热情地呼唤小鸟的到来呢!2.即兴接歌词
老师用自作的打击乐器击拍出节奏。3.排列旋律 4.组装词曲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2.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四.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这里的力度?情绪?(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2.表现歌曲
(1)全班随乐轻唱歌曲.(2)分角色演唱,(3)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五.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师:小鸟们高兴地飞来了,它还想和同学们做个游戏呢? 游戏要求:老师唱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第六课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标准地唱出歌词并富有情趣地说出人物对白,初步了解音乐童话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结构和特点。
2.能用自己创编的台词对白.自己设计的肢体动作加上演唱.表演出童话剧的内容,并明白它揭示的道理——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一无所有。[教学重点]:准确唱出童话音乐剧个唱段并进行表演。[教学难点]: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表演。[教学过程] 一.引子 1.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预习了普希金的童话故事《鱼夫与金鱼的故事》,哪位能说说故事的结局怎样?
师:我来把你们说的唱出来好吗? 2.新学
师:大家想不想学着唱一唱呢? 第二幕 出海 1.曲一
师:咆哮的大海究竟是在嘲笑什么呢?为什么要嘲笑她呢?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海边,看个究竟吧。2.曲二.曲三
师:天逐人愿,一条大大的金鱼被老公公的渔网拖出了海面。师:金鱼求老公公放了它,老公公答应了吗? 三.第二幕 贪婪 1.第一场 要个木盆(1)对比:
师:老公公的心地是这样的仁慈,可当他回家以后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妻子后老婆婆,却听到了不同的想法。谁能扮演老公公.老婆婆,说说他们之间的对话?(2)全班齐读金鱼的话。
2.第二场——第四场 要新房子——要当女皇(1)串联过渡
师:金鱼满足了老婆婆的要求吗?老婆婆是不是就此得到了满足呢?她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2)彩排表演:
分组按顺序演出老婆婆从要新房子到要当女皇的过程。(3)故事收场
师:面对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老太婆,好心的金鱼采取了什么行动? 四.表演 1.分组准备演出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志愿合理地分配角色扮演老公公.老婆婆.金鱼和其他群众角色。
2.全班集体表演
全体学生表演完整的童话音乐剧,老以内感课件为学生的演唱提供伴奏音乐。
《鱼夫与金鱼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鱼夫与金鱼的故事》的九个唱段。
2.能积极参与与表演第一幕和第二幕第一场,感受表演所带来的愉悦,明白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将一无所得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剧本中的九个唱段。[教学难点]:表演第一幕和第二幕第一场。[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开场片段 2.宣布比赛要求 二.参与性的学习1.剧本分析 2.歌曲学唱(1)学唱曲一(2)学唱曲二.曲三
(3)学唱曲四.曲五.曲六.曲七(4)学唱曲八(5)学唱曲九 3.表演尝试 三.评价小结
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合作奖1名。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加第二幕的台词创编.场景设置,并争取担任一个角色与他人合作参与表演活动。
2.能用不同的唱段.对白和表演塑造人物的性格,表现其变化,并从中体验参与表现的愉悦。
[教学重点]:1.小组合作进行台词创编。2.有表情地唱好各唱段并大胆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与表现各种角色的性格及其变化。[教学过程] 一.探索性演练
师: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梦想剧场”。上期节目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并表演了音乐剧的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第一场,同学们的表演非常精彩,现在再表演一次。<与第一课时的情景交融,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评价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和表演音乐剧后面的三场及尾声.首先让我们走进“创编空间”。
请同学们打开剧本,看一看,湖面的三场及尾声还缺什么? 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白。
师:那就热闹感我们来给它补上。现在分队即兴创编,看哪一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百最符合剧请的发展。1.合作创编台词
(1)抽签决定,分队创编第二场,队三场,第四场及尾声的台词。提示学生地尾声进行处理。(2)分队展示,交流。(3)评价:
互评:学生互相评价,评价的好的给予“小老师”的称号,他所在的对获得水果一个。师小结并给“创编空间”这个环节中创编很新颖的队奖励三个水果,在创编过程中合作意识较强的队也奖二个水果。其他两队各奖一个水果。2.尝试演练
师:接下来我们来将进入:“角色配置”,看哪一队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1)角色分工
师:在这部音乐剧中除了老公公.老婆婆和小金鱼三个主要人物以为,你们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角色吗? ①角色分工
每组选一个老公公.老婆婆.小金鱼和旁白以外者。②工作人员
师:在音乐剧中除了舞台上的演员以外,台下还有哪些幕后英雄呢?
师:今天老师来当导演,你们来当演员。每组选一名副导演.一名服装设计师.一名化妆师。全班选一名摄影师.一名灯光师。(2)演练
师:接下来进行的是“练习空间”,看哪一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剧情的排练。三.展示表演 1.展示全部
(1)渲染气氛,准备演出:总导演:同学们,“梦想剧场”就要圆你的演员梦了,音乐剧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演员准备 灯光准备 音乐准备 服装准备 摄像师准备 各就各位,开始!
主持人上台:请欣赏童话音乐剧《鱼夫与金鱼的故事》。(2)表演全剧 2.评价
(1)个人奖项评出“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配角”.“文明观众”,并给予所在队一个水果奖励。
(2)集体奖项: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并给予两个水果的奖励。四.小结
1.统计得分情况,宣布获奖结果 2.全课总结
第七课 快乐的队日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过一个快乐的队日,请大家根据老师手中的乐器及节奏,猜一猜我们将要去哪里?
1.说说:请大家交流一下你们过去了解的有关新疆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及民间歌舞等资料。
2.跳跳:请大家仔细观察,看谁能在这段歌舞中学到几个新疆舞的动作? 3.唱唱:你们一定听到过.也学到过不少新疆民歌,谁能唱几句给大家听听,饱饱我们的耳福? 二.学唱新歌 1.听听
听,那边葡萄园传来了欢乐的歌声,咱们快过去瞧瞧。原来新疆的少先队员在热烈欢迎我们一起来过队日。2.拍拍
今天这个队日我们是在美妙的音乐时空里进行的,在进葡萄园前,能歌善舞的新疆少先队员可要考考你们“在这首歌曲了,你能发现什么节奏型出现得比较多吗? 3.练练
看来新疆的小朋友难不住大家。那么让我们再唱一段好听的旋律给他们听。4.读读
葡萄园里一片丰收景象,人们在紧张忙碌。刚才他们欢乐的各声告诉了大家什么呢?我们来了解了解。5唱唱 ①跟唱
到底是歌舞之乡,他们动听的歌声又传来了,我们也跟着轻声哼唱歌词。②划拍学习歌曲旋律。③学生依谱轻生学唱歌词。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会情绪,激情演唱。师生合作学习
在这葡萄丰收的季节里,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相信通过演唱大家已经能体会到歌曲的情绪。2.加入打击伴奏
如果我们一边演唱一边用打击乐伴奏,效果会怎样呢? 3.创编舞蹈
打击乐伴奏的假如为我们的演唱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要是我们还能加入自由的表演动作一定能更好的表达欢乐的心情。4.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新疆著名的葡萄产地——吐鲁番过队日,在这里,我们用什么礼物来献给新疆朋友呢? 四.扩展延伸
大家的表演真是棒极了!你们给新疆人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同学们想想,在队日里我们还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教师巡回指导。2.分组展示,并陈述设计意图。
3.师生共同评价,选出最佳小队活动设计组。五.课堂总结
第八课 长白山下的歌谣
[教学目标] 能用愉快、风趣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恩嘿呀》。
体验朝鲜族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能认真聆听朝鲜族民歌《道拉基》,并能将自己的感受和了解的有关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恩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长白山的风景。
1、播放音乐《道拉基》管弦乐曲。
师:长白山下居住着我国少数民族朝鲜族,同学们,你们了解朝鲜族的风俗民情吗?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朝鲜族的信息和资料。
二、听长白山的乐曲。
1、介绍桔梗:桔梗是族人爱吃的一种野菜,朝鲜族语称句更为“道拉基”。《道拉基》也是一首朝鲜族的民歌,也称《桔梗谣》。让我们来听听。
2、听赏朝鲜族民歌《道拉基》。
3、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
4、听赏管弦乐曲《道拉基》。比较以上三种表现形式的异同点。学生谈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拍长白山的节奏
师;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挂着一面鼓,你们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介绍长鼓。拍击长鼓。
请学生说出强弱规律。
引导学生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歌曲《恩嘿呀》的旋律,集体用身势动作和打击乐器和乐拍击。
四、唱长白山的歌谣
师;“安旦长短”又叫“恩嘿呀长短”。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朝鲜族的民歌〈〈恩嘿呀〉〉。
五、扮长白山的民族
师:朝鲜族也是一个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他们有别具特色的民俗和文化,还有鲜明特点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朝鲜族人吧!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服饰、头饰、飘带等,为同桌装扮。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当了一回朝鲜族人,体验了其中的乐趣,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将领略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
第九课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和谐的声音学会与他人合唱前南斯拉夫民歌《蓝色的雅特朗》;能安静地听赏日本器乐合奏曲《还乡》,在听赏中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2.认识八六拍子,能在演唱中体验.感受八六拍子的韵律感。
3.能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家”和“家乡”音乐的美妙.可爱,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风光片《浏阳河》,学生字音乐中步入教室。2.交流。
师一曲优美.动人的歌曲和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把我们带到了美丽.富饶的家乡,使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谁美.人更美。3.揭题:可爱的家乡。二.创设情境 体验学习1.听一听
师:刚才我们在具有湖南地方音乐特色的歌曲《浏阳湖》中步入教室,每一位湖南人,特别是身在他乡的湖南人,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时,都无不感到亲切.自豪和骄傲。下面我们将听到一首由日本作曲家喜多朗创作的器乐曲《还乡》,它也是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乐曲表现了日本人民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和思念家乡的美好之情。(1)初听全曲。(2)引导讨论。(3)复听全曲。2.唱一唱《家乡美》 三.创设情境 感悟学习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师:刚才,同学们用甜美的声音练唱了《家乡美》这首短小的练习曲,下面请你们再聆听一首歌曲,并且判断这两首歌曲的节拍是否一样。谈一谈你们的感受。(1)揭示八六拍子及其强弱规律。
(2)用电子节拍器或者电子琴上的节拍器演示。
(3)学生尝试用手势和身势感受音乐.体会“八六拍子”的韵律感。2.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2)学唱旋律
①学习第二声部和第一声部。②学习齐唱部分 ③学生依琴轻声.完整地练唱旋律。④生生之间合作练习。(3)学唱歌词 ①朗读歌词
②学生轻声跟琴唱第二声部。
③学生轻声跟琴练习齐唱及第一声部。④师生合作演唱。⑤全班学生合作演唱。⑥学生尝试演唱 ⑦师生评价。⑧情绪处理。
师:这是一首描写身在异国他乡的人,怀念自己家乡和家乡亲人的歌曲,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演唱呢? 请各组组长组织讨论,并演唱。⑨师生评价 ⑩学生起立演唱 四.创设情境 综合表现 1.游戏:“对歌”;擂台赛
师:上节课后,老师请大家在网上或书籍中收集有关歌颂家乡.祖国的歌曲和诗歌。现在请每一个小组派五位同学上来打擂台。(1)活动开始(2)师生共同点评。2.情境演唱 方法:
(1)将《故乡的亲人》.《蓝色的雅特朗》串起来唱。(2)学生可根据情况,自由选择演唱或演奏。五.本课小结
师:通过学生《可爱的家乡》,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故乡的亲人: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的感受和贪图到了各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学们,在本课学习中,我们以“可爱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我们的学习真快乐!我们的家乡真可爱!”
第十课 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听赏和学唱的活动中,了解贺绿听汀先生的生平,并能以历史.地理为线索,了解贺绿汀的主要音乐作品及其风格。
2.在听赏《晚会》的活动中,能用锣鼓经或自己喜欢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乐曲的热烈情绪。
3.在听赏《清流》的过程中,能随乐跟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与内涵。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晚会》的表现创编。[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牧童短笛》进教室,围坐好。二.自由介绍音乐家生平1.由学生自由介绍 2.学生讲小故事。
3.老师或学生讲《贺绿汀落水生还记》。
4.过渡: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就不能不说说他的音乐作品。三.按历史线索介绍贺绿汀先生作品
导入:贺绿汀先生是我们湖南邵东人,出生在湘江边。1.师《牧童短笛》《摇篮曲》得过什么奖?分别获得几等奖? 2.感受音乐。
由老师或学生演奏《牧童短笛》。听音乐前提问: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听出中国风味?哪些地方体现? 1.简介。
2.老师演唱《天涯歌女》。
师:时间到了1937年,谁知道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的事发生?抗日战争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当时是全民皆兵,除了正规部队外,还有许多人民自己组织的队伍,游击队就是其中一种非常活跃的队伍。
师: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歌曲心里都会很痛快,但是胜利并非容易得来,抗日战争打了多少年?对八年抗战。许多百姓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鬼子来了,他们烧光了我们的房屋.抢走了牛羊,失去了亲人。聆听《嘉陵江上》 出示歌单。随琴哼唱旋律。随音乐唱歌词。
贺绿汀先生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他在呀难建立中央管弦队,而且创作了不少音乐作品,有《森吉得玛》.《晚会》等。请一同学介绍他了解的概况。四.策划 聆听《晚会》 老师:简介
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晚会?描述一下你想象的热闹场景。策划:一个节目,用一种你喜欢的形式表现晚会热烈气氛。结束:一起随《晚会》音乐边念锣鼓经边扭秧歌出教室。
第十一课 冬天的巡礼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乐曲<<冬>>,能随乐哼唱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或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能说出自己体验到的乐曲所表现的冬天之美的情境.2、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注意保持二声部的和谐、均衡:体验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3、在听赏与跟唱歌曲<<踏雪寻梅>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的情运,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难点]: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冬之景——听赏乐曲〈〈冬〉〉。
1、听一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2、想一想
生闭目聆听乐曲〈〈冬〉〉。想象画面。
3、说一说
学生说出乐曲所表现的场景。
4、看一看,听一听、在说一说:讨论并说出音乐所表现懂得场景及各乐章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第一乐章:乐曲为不太快的快板,描绘了冬天寒风呼啸,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浑身发抖匆地匆行走……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拨奏音型伴奏下,奏出了一段抒情、柔美、温和的曲调,描绘了人们坐在温暖的火炉旁,享受炉火带给人们的舒适和安宁。
第三乐章:音乐明朗欢快,仿佛使人联想到在冰天雪地里来回跑步,尽情玩耍,时而跌倒,时而爬起,引起阵阵欢笑的情景。
5、唱一唱,敲一敲
师引导学生重点听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全体同学随音乐哼唱第二乐段音乐主题。学生选择用沙锤来为音乐主题伴奏。
二、冬之礼——学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1、听赏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3、视唱旋律,思考节奏的特点。
4、模唱旋律,视唱歌词 学唱歌曲第二乐段
5、分组分声部视唱旋律,思考旋律的特点。
6、视唱歌词,演唱全曲
师:同学们不但收到了冬爷爷的礼物,还记住了冬爷爷的叮嘱。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给打动了,让我也和你们一起去迎接小雪花吧
三、冬之乐——听赏与跟唱〈〈踏雪寻梅〉〉
四、结束全课。
第十二课 音乐七巧板
[教学目标]:
1、能快速地听辨出学过的音乐,并能流利、自信地接唱这些歌曲。
2、能用竖笛有感情地吹奏〈〈故乡的亲人〉〉。
3、能大胆地即兴创作歌曲乐句,并能给下载的音乐按拍子分类。[教学重点]:学生积极参与多种音乐活动,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赛前大铺垫
1、科学分组 教师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知道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分组,每组成员根据班级认输而定,一班6——10人,选好组长。
2、共同策划
教师组织、指导各组音乐小组长及部分学生共同策划、筹备“音乐七巧板”的课堂音乐比赛活动。
3、宣传活动
老师指导赛前准备活动。
二、课中大综合
音乐比赛活动一:拉歌大互动,活动以“小组拉歌”的形式展开。有老师先唱第一句,再由第一小组接唱。
唱完的小组可以随意点另一小组,请他们唱歌,开展拉歌活动。也可唱第一句,请里一小组接唱。拉歌时所演唱的歌曲,有每组组长决定,并负责指挥。比一比哪组的歌声最美。
1、活动的奖励分100分。
2、每组演唱时的声音整齐、甜美,即可奖励100分。
3、不团结的小组或出现“喊唱”的、未接上的小组将扣10分。)音乐比赛活动二:听力大比拼 比赛答题由各组集体协商作答。将答案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在答题板上。听赏后有五分钟时间答题。听赏题只需在答题板上排序。
“为下载音乐归类”只需在答题板上归类。
音乐比赛活动三:即兴大唱台,比赛以淘汰制进行。
每组先选一名组员参与即兴编唱的活动,如果有队员被淘汰,则由组长增派队员补充。
每组可以安排两人当智囊团,但不能成为正式参赛的队员。(替补队员)最开始由老师唱出第一句,学生根据老师唱出的即兴唱出第二句,下一位接唱前一位的。
音乐比赛活动四:表演大擂台 每组集体表演本册合唱歌曲一首。
表演的形式可多样:合唱叫伴跳、伴奏、诗朗诵…… 必须要用竖笛有表情地演奏《故乡的亲人》或其他歌曲。表演要求:
(1)人人参与,每组必须认真对待(2)合唱效果基本上和谐、统一。(3)表演时要投入、要有激情,能充分表现美。音乐比赛活动五:音乐大挑战 每组有三次选择答题的机会。
答题时,可根据题目要求协商后由一人或多人答题。但不允许在答题时,其他人在旁喊叫,破坏比赛的良好环境。否则扣除该组纪律分20分。
所选的题在未开题时,可选择自组答,还是别组答,所得、扣的分给答题组。
三、小结比赛情况。
第三篇:五年级音乐上册 美好的祝福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美好的祝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歌曲《平安夜》。4.练习合唱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教学目标:
1.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感受、体验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根据乐曲的情绪分段。
3.设计节奏型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教学过程:
2017.3.1 最新版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民族乐器的课件,介绍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笛子、二胡、扬琴)揭示课题。
二、欣赏乐曲。
1.欣赏引子部分:这段音乐使人联想到了什么?伴奏乐器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2.欣赏第一主题。3.欣赏第二段音乐
(1)教师指导学生唱第二段主题。(2)指导学生体会第一乐段的不同。4.欣赏最后一部分音乐。5.完整欣赏乐曲。
三、指导学生分组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四、各组汇报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难忘今宵》。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激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二、学习歌曲旋律。
1.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
2.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的学习3.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4.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三、分组学习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
四、汇报展示。
2017.3.1 最新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
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2.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议,评定。3.学生进行合作排练,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1.请各组同学把自己最好的节目与大家进行交流。2.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迎新年音乐联欢会”。
四、教师进行小结。
五、根据音乐会顺利进行的情况,评选“最佳组织奖”让学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创作,编导的节目。
2017.3.1
第四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渔舟唱晚》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渔舟唱晚》教案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教学准备:
古筝、录音机(磁带)、电视机(VCD)、投影机(投影片)、画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乐伴奏。二.认识古筝:
1.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
2.那么,你们就来研究一下吧,两分钟以后告诉我,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研究 4.小结:
结构、音色、指套 5.教师补充介绍:
历史起源:是我国古老的乐器,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有16弦琴和21弦琴两种。
6.教师弹奏曲子:好听吗?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好听的古筝曲。
三.纯听音乐,初步感受,充分想象。1.按要求听音乐:(投影片出示)1)闭上眼睛欣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结合乐曲表现的情景,为乐曲取个好听的名称。3)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2.反馈、讨论 3.介绍乐曲:
1)板书课题,分析,介绍题目来源、作者。2)乐曲内容,各部分内容
四.分部欣赏,细节分析。1.开端部分
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开端部分
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 2.高潮部分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并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高潮部分 3)讨论 3.尾声
1)听老师弹奏,思考:
速度
力度
旋律线
体现情景 尾声部分 2)讨论 3)选画
五.完整欣赏,加深理解,深化效应。六.提高欣赏,开阔视野。
l.听了《渔舟唱晚》,你觉得古筝善于表现哪种类型的乐曲? 2.现当代的古筝演奏家赋予古筝更广阔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现代古筝曲《东海渔歌》,它表现了东海波澜壮阔的美景和渔民们捕鱼时的欢快乐情景,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古筝气势磅礴、活泼
欢跃的另一面吧。
3、看电视,欣赏。
七、思想教育,总结。1.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关心它、发现它的美,如果你有能力,也可以用乐器去表现它的美。
第五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五 年 级 音 乐 教 案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萨谣》。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教学目标、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难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1 2 3 6)、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3、教师范唱(伴奏)。、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歌曲创编
(一)西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问题:、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 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在西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 4、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灯?
师: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西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3、鼓励方式(评选最优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
四、舞蹈创编
师:同学们,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最强。(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西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西藏”音乐会。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共同的认知能力与教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给予学生知识享受与启迪。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西藏对学生来说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对她的了解却很少,本节课通过欣赏《走进西藏》这首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连绵不断、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藏的文化。在学唱歌曲《拉萨谣》时,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演唱主旋律,告诉学生如何从旋律、节奏特点去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再加上老师的手语示范,用手势来引导学生唱准音高,同时教师范唱,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从中领会到,只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才能产生美感。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动人的乐曲中。
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声断气连。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拉萨谣》。2.“走进西藏”音乐会。教学目标
1.表现有关西藏的音乐作品。2.了解有关西藏的文化。3.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好,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第一组:介绍拉萨、布达拉宫,演唱《拉萨谣》,欣赏《阿姐鼓》。
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西藏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西藏有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拉萨、布达拉宫)
3.西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
4.西藏有一条江是什么江?(雅鲁藏布江)
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藏族人民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阿姐亲切的鼓声。请听我们演唱的《拉萨谣》。第一组学生表演。小组主持人:《拉萨谣》的曲作者是何训田,他创作了一系列的西藏风格的音乐,其中的《阿姐鼓》是最有影响的歌曲之一。音乐的气氛神秘、缥缈,有天籁之声的美誉,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女声独唱《阿姐鼓》。第二组:介绍藏族音乐,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小组主持人:西藏的音乐非常丰富,最流行的有两种歌舞形式。一是锅庄,一是弦子。锅庄的音乐粗犷,有一种说法,人们在跳舞的时候经常围着炉灶或篝火,炉灶又称为锅庄,所以得名锅庄。弦子最初流行于四川巴塘,所以也叫巴塘弦子。领舞的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用牛角琴筒做成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的汉人称它为弦子,所以得名。弦子的音乐短小、优美,节奏富有舞蹈性,旋律具有歌唱性,流畅上口,是藏族人们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我们以前学过的《我的家乡日喀则》《多快乐呀多幸福》就具有锅庄的音乐特点,请听我们演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第二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为了解藏族的音乐,我们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弦子《巴塘连北京》。现在请我们组的小歌唱家为同学们演唱这首歌。
“东方架起彩虹啰,山连水,水连山,云间修起金色的路,巴塘北京紧相连啰。” 第三组:介绍藏族的雪顿节,表演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欣赏舞蹈《洗衣歌》。小组主持人:雪顿节是藏族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主要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活动。早晨,当晨曦刚刚露出来的时候,在低沉的法号声中,喇嘛们就把巨大的佛像慢慢展开。当佛像展开的时候,太阳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被人们称作是“天神合一”。然后人们来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西藏各地的藏戏团也进行藏戏表演。所以,雪顿节也被称作是“晒佛节”或“藏戏节”。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请欣赏我们表演的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请同学们为我们伴唱。第三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欢快的舞蹈《洗衣歌》,这是一个表现藏族姑娘为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舞蹈,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个舞蹈的录像。
主持人:刚才各组都表演了他们了解到的有关西藏的音乐,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西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的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她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教学反思:
本堂课深入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结合,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敢于大胆表现的人不多,相比较而言,五一、五二情况要好一些。五三、五四的同学由于刚转到陌生的学校,有点放不开。后来经过鼓励情况有所好转,今后在“表现”这一环节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多给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梅花》 创编《春晓》 王安石 第二课时 《静夜思》 李白
第三课时 《读唐诗》 古诗朗诵演唱会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2、在演唱方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3、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唐诗》的欣赏,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4、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组成古诗歌曲《春晓》。要求学生能积极组织并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即兴吟唱古诗。
5、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诵古诗和演唱古诗歌曲,并能理解这些古诗的含义。
(二)具体要求
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2.能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演唱合唱《静夜思》,表现怀念故乡的情感。3.初步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的诗人王安石。4.欣赏《读唐诗》,感受歌曲亲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诗。
5.能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诗。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风琴、录音机、录音带、梅花的图片或实物。
(二)资料 《静夜思》(李白),《夜雪》(白居易),《绝句》(杜甫),《咏鹅》(骆宾王),《枫桥夜泊》(张继),《夜雨寄北》(李商隐),《出塞》(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
2.通过学习能够感染学生学会陶醉,为其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的绝妙搭配而陶醉。3.歌曲中的曲谱演唱和二声部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背古诗,长大后老师也教过我们好多古诗,下面就请你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古诗?
生:回忆自己学过的古诗。师: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找
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歌曲音符跳动稍大,节奏稍难,歌曲较难掌握。如果给学生再多的时间聆听和学唱,掌握就相对简单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静夜思》。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古诗,并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来上课。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诗歌很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很快就猜到了诗词的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地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首先来聆听一次,感受它的抑扬顿挫。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到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就应该更有韵味、更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诗人王维的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歌曲处理: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
3、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
4、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地利用循环呼吸法在美妙的歌声中想动情地舞蹈,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做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师: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接力唱、领唱等来复习演唱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其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朗诵音乐会”,也就是把古诗新唱,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一首《读唐诗》的片段来做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回答。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演唱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师: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结合起来,创编成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呢? 生: 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师:好,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生2:…… 小结(略)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教案 第一课时 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XXXX 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第二课时
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教案 第一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教案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绿色的歌谣》。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第五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1、体验、感受《龙腾虎跃》作品的情感。
2、模拟激越的鼓声。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出示实物(拨浪鼓、铃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用途。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
2、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部分。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的情绪?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体伴奏(拍手、拍脚或用铃鼓)(2)欣赏第二部分 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3)欣赏第三部分及尾声
师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旋律,你们知道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生第一部分
师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4)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乐曲的录像,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4、简要介绍曲作者
小结人说鼓的敲击,体现着生命和激情的节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构成了华夏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补充欣赏《丰收锣鼓》。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鼓歌》。
二、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三、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四、教具
电子琴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 师:人民在做什么?
生: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师: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
师:佤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房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闹。我们今天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
2、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 XX / X 0 / X 0 / XX XX / XX X / XX XX /X 0/ 学习歌曲第 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听唱法慢速练习。学习第9-12小节的旋律。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反复练习第9-18小节。
学习第19-21小节,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教师:播放第二段歌曲。学生听录音,加深印象。分组练习展示。
3、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师:请大家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设计伴奏的方式。创编歌曲的律动。
分组设计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小组汇报展示。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鼓声传情。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
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 并创编“鼓的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2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四、教具
录音机 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前两课中,我们一起走进了鼓的世界,初步了解到鼓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气氛,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鼓的文化。出示课题(鼓声传情)。师:听说过鼓舞这个词吗?是什么意思? 生1:受到鼓励。生2:使人振奋。
2、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师:鼓一舞,人们闻鼓而舞,久而久之成为了中国的鼓文化。请看下面的录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师:大家发现什么了?
生1: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鼓文化。生2: 有自己的特点。
师:现在老师提供给大家4个音乐片段,有四种鼓,请你先唱一唱这些音乐片段,再为音乐选择相对应的鼓,小组内商量。
学生分成小组活动。
教师到各组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把小组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第一组:唱《秧歌舞》的片段,选择堂鼓。第二组: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的片段,选择手鼓。第三组:唱《金孔雀与凤尾竹》的片段,选择象脚鼓。
师:同学唱得不错,说明同学们知识面非常丰富,现在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纸杯、塑料盒、可乐筒等),请你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鼓,敲一敲,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他人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老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展示活动。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交流。学生分组展示。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鼓”,是我们民族音乐中宝库中的一朵小浪花,还有许多别的鼓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继承、创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鼓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生1:知道几个民族使用的鼓。
生2:知道了身边的物品可以发出象鼓一样的声音。
师:词语中也有包含“鼓”字的,能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请你举出例子跟大家说一说。生:欢欣鼓舞、鼓乐齐鸣、一鼓作气
师:同学们还可以找到很多,下次课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