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很及时,很有必要。学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点办法。我认为,落实到行动上应该是四个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的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质量观的问题,就是如何判断教学质量高低的问题,学校曾经开展过一次讨论活动。学校教育是培养造就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的发展是要受教育者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能力的发展是要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技能;素质的发展是要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生理心理品质。
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系统的教学活动、有组织的文体及公益活动、校园文化的熏陶。这三部分是有机组合在一起的。通常人们都误将系统的教学活动看作实现教育目标途径的唯一组成部分,忽视了另外两个部分的存在。应该看到,有组织的文体及公益活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的。学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这两部分的存在,必须大力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同时,不可否认系统的教学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为一定的目的而取得学习成果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如下要点:
1.教师与学生二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有了网络,就可以不要教师也能进行教学活动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教学活动是一个双重的实践-认识活动。第一重,是教师以学生为对象,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第二重,是学生以学习内容为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掌握学习内容,取得学习成果。
在第一重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第二重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习内容是客体。以往的教学理论,出现过两种偏差。其一是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成为被动地学习者,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给学生“灌”知识的过程。其二是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教师必须调动学生主动完成第二重实践-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取得学习成果。4.教学活动可以在一切适当的场所进行。教师与学生在一间教室内进行的教学,通常称为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教学,称为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在实验室边做实验边进行的教学,称为实验教学。教师与学生在工厂、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边工作边进行的教学,称为实践教学。5.教师与学生的无目的、无组织的活动不是教学活动。
6.教师与学生的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教学活动是无效的教学活动。
7.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所包括的三个方面,学习成果也可以分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或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等三个方面。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学习成果的取得可以有所侧重,不必也不可能三个方面都齐头并进。
课程,是学校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按学科划分的分阶段的教学内容体系。对应于学习成果,教学内容也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和素质。设置课程时,必须科学地规划这三个方面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分别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
按课程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即:获得该课程对应的学科知识,掌握与之相对应的技能或提高与之相对应的能力,提升与之相对应的素质。课程教学在不同的单元,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等。课程教学在不同的单元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等。
经验表明:一位教师如果要与成百上千的学生一起开展教学活动,即使有高速网络,也是很难适时进行互动活动的。教学活动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发展。
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可否从考核成绩、学生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三个方面来考虑?考核成绩可以反映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学生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学生自我判断是否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发展。用人单位评价是社会对学生的认识,可以判断学校的教育目标设置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
可否这样确定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让更多的学生取得好的考核成绩、好的自我评价和得到学校的好评。有几件事情需要做:
1.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构建符合现代远程教育规律的、以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3.积极参加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活动。
4.学习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建设有特色的自建资源。信息技术教学不应该是文字资源的简单搬动,要努力做到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便利性、规律性。5.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动手能力。
第二篇:解放思想 理直气壮提高教学质量
解放思想 理直气壮提高教学质量
吐鲁番市教育局将提高教学质量确定为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三大核心工作之一,这对提高我市教学质量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全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实际行动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要切实地从实际出发,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有必要解放思想,理清以下几种关系。
一、“减负”与“勤学勤教”的关系
教学是科学,科学的东西是来不得虚假的,空话也不能促进科学,哗众取宠更是科学的大敌,理想主义也不等于科学。
抓好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功夫,需要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和奋斗,这是人所共知的。“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作为一种教育行政部门的政令,象波浪一样总是一波接一波涌起,不能否认,制定这种政令的初衷和出发点是好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应该减,但也不能否认这种政令的许多要求是执行不了的。“减负”也不能成为统一的行动,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用统一的规定让所有不同层次的学校,按一种模式实施教学,如果能办得到,这种结果意味着什么。是保持现状,还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教学的发展?同时,在本来就是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教学按同一模式组织,这能办得到吗?第一,教学本身不犯法,第二,额外学习就不是坏事。比如说运动比赛不能服用兴奋剂,这是正确的。规定不准强化训练,就不合常理了。
学习不但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竞争的需要,求学上的竞争是社会竞争的缩影,要求学习没有竞争是办不到的。社会的游戏规则不公,严酷的社会现实,更加剧了发展和生存的竞争,也更加剧了学习的竞争。因此,学业负担就是一个合乎社会规律和现实的客观存在,不是能用行政命令减得了。不在社会游戏法则的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光提倡学习上不要搞竞争,只能做做样子,时称“作秀”,是哄老实人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很多,有科学管理,科学教学,而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并一直沿用的,莫过于一个“勤”字,老师勤教,学生勤学,用心勤教,用心勤学。“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一勤天下无难事,”不但是无数典例生动抽象概括,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言。在尤其是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教育条件落后的地区,教师、学生、设施都不如先进发达地区的现状下,唯有勤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收获,才有可能赶上和赶过先地区。从个体上来说,才有可能赶上和赶过条件好的和智商高的。要讲“勤”,在缺乏先进设施和手段的条件下。只能是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强度上下功夫,多练、补课,就在所难免,对底层人群的子弟来说,求学晋身是阳光大道,勤学是最正当的竞争途径,最有用的法宝。只有这样,才能挑战未来。这也是他们的权利,谁都不应剥夺。勤教,要求学生勤学的老师,虽然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是值不得指责的。对“落后地区的学生,穷人的子弟,为什么非要苦苦读书不可”之类的问题,我觉得是不需要多加回答的。`所以,“减负”是好事,勤学苦学,学有所成,更是好事。
三、素质教育与“升学率”的关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真正实施教育方针。说明确,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成长与将来发展服务。
升学率,现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志,虽然被教育行政部门的许多文件要求,不能作为判别学校和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升学率无疑仍是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和学生最为认可的教学质量标尺。事实上,除此,目前还更无其他妙策,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估。升学率在中国的遭遇同其他当年的“资产阶级”的许多东西一样,虽然人人都喜欢它,却时时要遭到冠冕堂皇的指责和批评。其实,这种批评和指责是不公正和不负责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升上高一级学校需要考试选拔,只要不能人人都升学,就必然产生升学率,即使人人都能升学,在当今还有重点非重点学校之分,就会产生重点学校录取率,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别,就有名牌与非名牌学校录取率之别。总之,只要读书有用,升学需要考试选拔,就会有升学率。“升学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当它有客观存在的市场时,就不是行政命令能取消得了的,用行政的手段,发动舆论造势去批评它,是不聪明的。这么多年的批评围剿“升学率”,总是出师不利,个中原因是不难理解的。在教育还不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入学需要时,如果真的大家都不要“升学率”了,那必然是一场深重的灾难降临了。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批判的“片面追求升学率”。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升学率”只有高与低之分,当一所学校获取高升学率之后,谁都不能判定它是片面追求得来的,还是全面追求得来的。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所高升学率的学校,被教育行政部门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罪名处理过,而且也没有哪一级教育行政敢这样办。相反,批评所谓偏向追求升学率的,恰恰是一些人拿来打击条件差的学校的一件武器,要求这些学校不要把学生引到“独木桥”上去,这种批评就显得非常无力苍白和不公允,成绩揭晓时,却对高学率的学校百般颂扬都还来不及。
如果说“升学率”可以偏面追求的到,那么这本身就不是追求者的错,而是升学考试游戏规则设计不科学。最重要的首先是导向问题,学校、学生只能是适应它,而无法在其规则之外活动。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成功的学校,升学率应该是上升的,而不是下降。把素质教育同升学率割裂开来,就阉割了素质中学科教学这个最主要的载体。所谓虽然升学率低一点,但素质教育是成功的,这类说法似乎是脱离了学校教育的本位定义。比如说某个学校音体美很突出,某个学校体育很突出,而学科课程上不去,恐怕离哗众取宠,作秀就不远了,长期以往,它要么在学科教学上也上去,要么办成某一类专门学校,或者就无法坚持这种势头。
在升学及考试选拔还存在的时代,素质教育就必然包含必要的升学率,素质教育与升学率是不矛盾的,素质教育是无法排斥升学率的。因此,教育基础薄弱的地区学校,在对待批评升学率的问题上,是不能盲目跟风起哄的,胡乱跟风,对落后地区的教学质量提高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锲而不舍精神。要善于排除各种干扰,要有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拒绝一些冠冕堂皇而不切实际理想主义的指令。不但要勇于探索,而且还要勇于坚持,对脱离实际的“一刀切”的要求,要敢于大胆说“不”。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使人民群众满意,才能使我市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产生极大的效益和回报。
第三篇: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提高《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质量的报告
山东********行政管理系:
根据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的指示和我院教学质量年活动安排,结合本学期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实际,现就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报告如下:
一、课外下足功夫,课上用足时间。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门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程。主要揭示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取向、文化底蕴、历史局限等问题。
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告诉我们:若想学好这门课,真正从此课中学到知识,就必须大量阅读、了解以致熟悉相关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故事,否则,会感到不知老师所云。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同学由于阅读量有限以及一些历史背景及人物故事确实难以接触到,很难达到了解相关历史的程度。目前的主客观条件又制约着同学去大量阅读相关史书以了解该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历史背景、人物故事等。在现实的课程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老师大量的了解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历史,能够旁征博引。所以,我建议老师能否利用工作之余将《中国政治思想史》所涉及的相关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简单罗列一下,以供同学阅读学习。这样一能使同学了解相关史实便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二能作为一个引子激起同学继续了解相关史实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二、多措并举,搞活课堂气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但凡涉及到历史的知识就会多多少少令人感到枯燥。若是课程再安排在上午或下午第一节,那么课堂气氛会更加沉闷。人是需要刺激的,就像是从海中捕获的鳗鱼,没有刺激就会慢慢死去,放进一条鲶鱼则会全都活跃起来。
幸好,老师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播放视频讲座、鼓励同学走上讲台变换角色等,这些都极大的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若教学时间允许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利用效率。例如,可就历史上某一事件、某人观点等组织辩论,一方面让同学在准备辩论材料中充分学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辩论提高同学语言表达、思辨能力,深化对问题的认知。另外,可要求同学在预习课程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在上课前交给老师。由老师在课上抛给同学,进行思维碰撞,老师可当堂点评也可下节课做评判。就像陶行知所说的:“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三、用好多媒体这个平台。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金的投入,多媒体已广泛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毫无疑问,多媒体对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拥有许多优点:
1、教学生动,便于学习,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由于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同学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能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便于同学理解和记忆。有利于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思维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认知主体作用得以体现,从而使所学知识印象深刻,理解能力提高。
2、学习内容的新颖性与即时性,多媒体教学为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能让老师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而一旦这些资源被制作成课件内容,同学则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新的信息,激发同学兴趣。
但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不少缺点:
1、课件容量大,同学基本是两耳不闻老师所讲而是奋笔疾书忙于抄课件。我们知道老师所讲的往往是自己十几年几十年研究和教学中总结出的经典而书本上没有的。这样就造成了本末倒置。
2、由于多媒体课件自身的缺点,造成信息有些凌乱,使所学知识不能形成一个体系。所以,建议老师删减一下课件内容,留下重要点,将需要发散的东西进行板书。这样,将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方法与板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互相弥补各自的不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老师最好能够调整一下幻灯片的顺序,从而使课件内容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便于同学学习记忆。
四、加强师生交流,共抓教学质量。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门介绍中国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的课程。我们都熟悉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的故事。可见加强思想上、知识点认知上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往往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老师的交流,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等,以促进自身的提高。
以上就是我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关于提高该课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希翼老师采纳,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印章)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日
第四篇:提高教学质量
实抓教学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一)完善各项教学制度,力求实现依法治教,全面提升教学成绩。
学期初,广大教师通过在假期的深层思索,以反思和建议的形式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大量合理化提案。校领导通过反复研讨这些提案,最后通过校务委员会审核通过,重新修订了部分老的规章制度,并制定了一些新的制度。期中包括,教师考评制度,缺代课制度,上课制度,听课制度,教务、政教联合查课制度,集备制度,教研制度,检测制度,作业审批制度以及教学绩效考核赋分标准等。这些规章制度通过在教师大会上的学习和民主交流。真正成为监督和指导教师实际工作的法宝和准则。为一切的教学活动创造有法可依的大前提。同时,我校严格履行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各项教学法规、制度,规范办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从统一理念,规范模式入手,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1、把“学案制”作为“高效课堂”的突破口。
以学案制为突破口主要理由有:一是学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编写学案实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师整体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二是学案是导学的工具,借助学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三是通过学案能有效控制作业量。采用精选精编、全备课组统一的作业,可以避免因教师个人行为而导致作业量过大的现象发生。四是通过学案制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师快速成长,保证教学质量高位均衡。五是通过研制学案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研制学案的过程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它既可以激发成熟教师的研究热情,也可以促进青年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六是学案制强调的资源共享与我校所倡导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文化一脉相承。为此,以“学案制”为突破口,不仅仅成就高效课堂,而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现在的学案的设计编写改变了原来的不足,已具备以下特点:
1、目标明确,紧扣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会自学。
4、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优秀生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对教师的学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备课要“细”,授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反馈要“快”,作业要“精”,评价要“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使其成为具有我校特点的校本教材,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案”的编写和教材开发利用中得到了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每学期我校都要组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借此平台调研教师运用学案和使用模式组织教学情况,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培养广大教师的业务本领及科研能力。并从中选出优秀教学能手,为参加上级学术交流准备条件。
2、真正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创新推进“组动争效”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要真正的开放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竞争意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表现地方,而不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决不包办代替。让课堂成为
学生主动发展、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我们既要关注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自信比知识更重要,成功比成绩更重要,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自己走向成功。
江苏“洋思”、山东“杜郎口”、辽宁“凤城六中”等课改先进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都是还课堂给学生、还时间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结合我校实际,学习、借鉴“洋思”、“杜郎口”、“凤城六中”等先进校的课堂教学经验,探索优秀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组动争效”的教学模式。
我校做到的人手一份中国教师报,为广大教师学习前沿教学理念和经验储备了条件。学校又几次请来《中国教师报》林樯主任等专家到我校做讲座,广大教师从中受益匪浅,统一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了最前沿的教学方法。同时,我校有计划分层次派出领导和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回来后,校内进行交流,分享,为推进我校教学改革起到巨大作用。本学期我校的李校长和邢校长分别到大连,四川等地学习。语文教师到盘锦田家中学学习,以及各科教师分批到营口市里去听课学习。
学校发展也不能只靠“取经”,更要靠学校集体的智慧来实现自我反思、总结,提炼和发展。我校现已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通过实施课堂上的“检测联系阶段,激趣导入阶段,联动探讨阶段,竞争展示阶段,总结升华阶段”五个环节,构建一个完整的学习程序。而整体的学习活动都要求在小组内完成,营造一个严谨、务实、宽松、和谐的研究学习氛围。此模式被我校师生称之为“组动争效”模式。该模式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等不良现象,老师不再把学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而是把他们看成是有情感的个体。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备课有学生,讲授有学生、考题有学生。通过“推模”规范了教学行为,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发教学潜力。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除了全员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外,我校还专门派出青年教师到外地名校,寻师学习,先后派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分别到的沈阳,营口,盘锦等地。学习归来后的教师集中进行了交流和总结。我校也经常利用周三的教研时间集中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教研。本学年,进修学校多次在我校举办教学大赛和教学研讨,极大推动了我校的教改进程。如上学期的美术,数学,物理,化学的公开课及研讨会,本学期的体音美及语文的公开课及研讨会。我校的青年教师也在这些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期中欧阳艳哲,崔楠林,张纯海,刘丽,邵帅,曹玲等老师在区内的大赛中获得评委好评,荣获各项荣誉。
2、领导推门听课,听后导课,扎实开展帮带工作 领导推门听课,听后导课是我校多年的传统。尤其侧重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我校的新来教师较多,专门的指导点评有为重要,听课的同时,要检查 “学案”和学生作业情况。教学领导集体分组听课,按计划排科,听一课,评一课;听一学科,教研一学科。领导分工明确,确保集体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3、开展新老教师“一带一”活动。
每一位新教师都有一位资历深的老教师负责帮带,新教师必须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也要听新教师的课,听后就要进行指导点评,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
4、开展优质课评比,推广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落实区教委、区进修学校关于高效课堂的指示精神,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共进行校本培训10课时。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练就了本领,力争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我校以“学案”制为先导的“组动争效”的教学模式正好符合高效课堂的特点。为进一步营造高效课堂的模式,我校先后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多次开展了新课堂教学模式赛讲评优活动,4月份组织召开了英语、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观摩会。5月份开展了微讲堂教学大赛。12月份进行了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这学期优质课大赛评选中,王文华、邵帅,倪宁,曹玲,王宇,孙博,张纯海等10教师的课被评为校优质课。教师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令人欣慰的是其中有许多获奖教师是刚刚踏上教师岗位不久的新教师,他们即将成为我校教学前线的主力军。
(四)、分层次教学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后进生的原则,我校努力推行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分层监测策略,探索多元评价等方式,让所有在校学生都能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
1、分组学习评价制度化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激励方式。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及时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班级建立相应分组制度,由专人对小组表现做记录和评价。班级定期评选优胜学习小组,激励学生发展。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进行评价。尤其关注进步的幅度指标。
2、作业评价多元化
一是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的设计按题目的份量和难易程度分类。小组内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完成作业分别侧重“探究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基础性作业”。以中等学生为基准,对不同层次学生适度要求,让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二是采用分层次批改,抽取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实施师生“一帮一”活动,切实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分层次监测科学化
实行“组动争效”分组教学后,每学段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申报不同的试卷,即A、B试卷。各层次本着“教(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单独命题,试题内分选做题和必做题,题型统筹注重基础性、探究性。实施分层次考试,以考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考试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分批次地波浪式提高、螺旋式上升。
4、完善评价体系,评选“优胜小组”、“进步之星”。“组动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竞争与小组合作引入课堂,小组合作作为“高效课堂”的重要学习形式。班级科学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建立评价考核细则及管理制度,任课教师调控并发挥好学习小组的作用,班级形成学习小组的总结表彰机制(评选“优胜小组”、“进步之星”等),发挥班级文化、励志格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
5、成立各种特长兴趣小组,举办各项竞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为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本我校先后成立写作小组、摄影小组、奥数小组、快乐英语小组、生物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环保活动小组、乐器小组,声乐小组,舞蹈小组,书画小组,排球小组,篮球小组,乒乓球小组等十余个小组,学生可以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自由发展自己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同时,学校举办各项学科竞赛及才艺竞赛。鼓励学习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许多名学生还获得了国家、省、市、区各种优秀奖项。
(五)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我校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强化电子化办公,建立学校网上电子档案,有的教师还建立博客与学生交流沟通。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我校出台了相关制度,严格要求教师每节课学案一定要注重书本知识与网上知识相结合,拓宽知识面;严格要求教师每堂课使用使用电子课件提升课堂效率,2012年学校班班使用多媒体授课,上课,使广大学生在教室里便享受现代科技给课堂带来的大剂量、直观性教学资源,切实实现教育现代化。
(六)开展大阅读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打造书香校园品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文化素质,我们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心理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晓天下大事。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讨论交流,召开研讨会、辩论会,总结教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每学期至少要阅读两本书,每学期要写出4万字的读书笔记,经常写一些教育随笔、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通过这些活动,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进行教育创新。我校非常重视图书馆,阅览室,突入大量资金改善两室软硬件,开设阅读课,配专业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在早晨和中午的闲暇时间,安排校园整体的阅读时间块,在班主任老师的监控下,实施齐读,齐背,演讲会等大阅读形式。走廊班级都有图书角,校园处处是书的海洋,学习的天堂。十一月份举办一次大型的读书演讲比赛,题目就是“好书伴我成长”,旨在交流读书经验与学习经验,同时展示学生中的优秀读书心得和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我校开办“文海拾贝”文学社,有年轻的语文教师邵帅做主编,举办多期学生优秀写作作品大赛,并将师生中的优秀作品刊登在三楼的文化展墙上,并定期颁发奖项,借此提升师生师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与表达水平。同时布置假期读书作业,开展“我与老师共读一本好书”和“我与父母共读一本好书”活动,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生指导家长共同完成一本好书的阅读计划,并在一起谈论心得,写出作品参与教务处的评奖活动。我校还邀请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座,4月10日我校邀请全国著名作家薛涛到我校开展读书专题讲座,激发师生走、读书、思考、创作之路;7月30日我校邀请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先生到校为师生讲座,大师语重心长,谈在北京四中读书的经历及北京四中高素质师资队伍、严谨的教学风格及本人热爱诗歌的执着追求,鼓励学生刻苦勤奋,博学善问;倡导教师严谨治学,善待学生。同时我校也邀请到诗人、书法家峭岩,画家、诗人寇宗鄂,《诗刊》编委朱光树,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雷霆等12位诗人、书法家。他们当场挥毫泼墨,为师生写字作画,师生们很受教育。他们都是国家级别诗人、书、画家会员,应当说字字千金,寸寸值钱。然而大师并没有吝啬自己的笔墨与才气,为二十五中学师生留下一份深厚感情和力量。并且我校计划来年将邀请省社科院文学所等相关专家,博士到新校舍做讲座,强劲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成长成材奠基。本学期开展高效阅读活动,重点训练高效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计时阅读训练和程序阅读训练。我们将在下学期对余下的六种阅读方法逐个进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高效阅读促高效课堂,进而大幅度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
第五篇: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推进农村课改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以改变教学方式为切入口,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传播、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积极为学校课改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指导和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教研活动主题化、教学调研制度化、教研工作课题化,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水平,切实提高我市小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心组织市级新课程第六次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以往培训工作的经验基础上,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突出学科本体的特点,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学校要组织好新课程的学科校本培训,切实帮助新一轮新课程实验教师贯彻落实课改理念,钻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积极抓好必修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实施工作,开足课时,制订实施计划,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结合实际用好通用地方课程和地方专题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计划地组织好新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全面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调整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力量,加大对农村课改工作的指导力度。
2、切实关注农村课程改革工作。坚持每学期的集体教学调研和学科教学调研制度,组织课程改革学科指导组成员、部分中心组成员的农村小学进行课改调研指导,立足于农村基本的教学条件,以“常态”、“互动”、“深入”为特征,以农村课堂教学现状和师资配备现状为调研主要内容,深入课堂了解学情和教师的需求,摸清新情况,树立新典型,发现新问题,采取新策略,加大服务和指导农村课改实践的力度,及时总结基于农村背景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特色。
3、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和要求,将教学研究工作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努力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方面予以积极的探索,及时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研员蹲点联系制度,继续做好16所市校本教研联系校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市校本教研联系校学科教研活动,以点带面,不断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进行。市校本教研联系校要与50所教研联谊结对学校建立校际教研工作责任制,成立校际联动教研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制定学期活动计划,建立活动制度,定期开展校际观摩、主题教研、专题合作等教研活动和教学互访、送教下乡等教学交流活动(一学期各学科的教研活动至少要安排一次),做到时间、内容、形式、地点、人员“五落实”,及时记录活动情况,及时总结典型经验。校本教研联系校要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支持并帮助教研结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促进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各教研员、各学区初教干部要抓好协调工作,加强对活动的指导与督促,促使校际联动的教研结对帮扶活动落到实处。各学区要加强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切实做好联片教研的规划、指导与监督工作,积极推进教研活动有效开展。
4、积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活动。认真抓好省、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重视研究成果材料的分析与整理,力争保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力争推出精品课题研究成果,努力实现教研工作课题化,更好地为教师发展服务,为教学改革实践服务。认真组织新课程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努力抓好“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专题研究工作,继续协助抓好市局课题《小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研和指导工作。
5、努力抓好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以实施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努力做好教师的分层培训和指导,带好三支学科教师队伍(新课程改革指导组、学科中心组、农村青年教师课程改革学科研修组),认真落实各项职责与任务,定期组织学习、实践、交流、研究、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不断探索教研工作新方式,努力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