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说课稿
说课稿模板
班 活动《 》
一、说教材
说选材理由:分析教材内容,简单阐明其对幼儿的教育意义,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分析学情,从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情感等方面着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二、说活动目标
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目标。活动重点是:一般为认知目标 活动难点是:一般为能力目标
三、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知识准备、空间准备
四、说活动方法
先说教法: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谈话法、操作法等方法开展本次活动。某种方法下面简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如何使用的。
情景教学法:在本次活动中,在哪一环节怎么使用,达成什么目的。观察法: 操作法:
再说学法:引导幼儿通过参与讨论、模仿、操作、展示等活动方式,逐步完成活动任务,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
五、说活动流程:
根据本次的活动内容以及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重点和难点,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
2、;3、;
4、(先简要总说,下面具体详细分说)。例如:
(一)视听欣赏(或激发兴趣、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我采用(方法、手段)导入活动的开展。具体做法(注意科学设计提问),交待这样做的理由。
通过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二)自由探索,初步体验
这个环节,幼儿通过自由交流完成以下活动任务:说清楚教的什么,怎样教的,理由是什么。
1、2、幼儿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探索和思考,初步了解了本次活动的基本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增强了幼儿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交流,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比较等方式完成以下重点活动内容1、2、通过互动,让幼儿充分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让幼儿从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归纳,活动延伸,利用“开发式”提问,在问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比较清晰、准确的语言归纳自己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围绕活动重点和活动方法进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最后,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活动延伸:
其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
六、说设计意图
可以简要从选材或采用的方法手段或希望达成的目标等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概括,侧重自己设计的亮点和特色,特别是自己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自觉运用《纲要》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说课稿—小班语言活动《亲亲长颈鹿》
(一)教材分析
《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达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2、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提问法等。
1、情境教学法:我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使其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2、角色游戏法:让幼儿自己来扮演善良、可爱的兔子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3、提问法:采用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1、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2、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七)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3、完整讲述故事。
4、表演歌曲《春天》。
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
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
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
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大家一起亲亲长颈鹿)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3、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4、表演歌曲《春天》
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
森林里要开“动物联欢会”了,小兔们要去参加表演了!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头上戴着鲜艳的花,嘴上还抹着口红,高高兴兴地往森林走。
走呀走,前面有一条小河。没有桥,小兔又不会游泳,过不去!可怎么办?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兔们急得大声喊:“谁来帮我们过河?”
咦,谁来了?喔,长长的脖子细长腿——原来是长颈鹿呀!长颈鹿迈着长腿走到小河中间,河水才到长颈鹿的膝盖呢!只见长颈鹿伸长脖子,翘起尾巴,就好象在小河上架起了一 座桥!小兔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长颈鹿的头,走过长颈鹿的脖子和身体,再从长颈鹿的尾巴上滑下来......小兔们都安全的过了河,真开心啊!她们说:“谢谢长颈鹿!”一只小小兔说:“长颈鹿阿姨真好,我要亲亲她!”说着她在长颈鹿的脖子上亲了一口,哈,一张红红的小嘴巴印在长颈鹿的脖子上,真好看!于是小兔们一个接一个地都亲了长颈鹿一下,哈哈,长颈鹿的身上印满了红红的小嘴巴,就像穿上了一件花衣裳,长颈鹿的花衣裳多漂亮啊!
第二篇:学前教育说课稿
学前教育说课稿
学前教育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材选择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健康探索的对象。在《纲要》中健康科学目标提到“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我先物体的形状出发,逐步过渡到对物和物体的之间的颜色来比较探索,联系跳跃及躲闪,锻炼思维的灵敏性。由易到难,逐步深入。
2、目标定位
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要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目标为:
(1)乐于参加跳圈游戏,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能按指令迅速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3)联系跳跃及躲闪,锻炼思维的灵敏性。
3、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物和物体的之间的颜色来比较,难点是:找到对应的颜色的圈中,初步获得物与物的两者之间比较的关系。
4、活动准备
活动场地上画有红色和蓝色的两个圈,每人贴一个红色或者蓝色的标记,强快的音乐。
二、说教法。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 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孩子外,还采用适宜方法来组织教学。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 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模仿表演)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 借助于儿歌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以及我声情并荗的解说,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 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想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学前教育说课稿 2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个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我们学校针对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专门开设了学前声乐课这一课程。
1、课程定位
学前声乐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学前声乐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
3、课程设计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要的一环,声乐课在相关音乐课程的支撑下,有一定的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声乐基础、儿歌带词练习、儿歌表演唱、儿歌自弹自唱的顺序,以拓展渐进式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们学校选用的教材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学前专业音乐教育教育系列教材——《音乐欣赏、声乐》,配合《幼儿歌曲弹唱》。
学校通过和用人单位的多次教研,选取了序列性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
1、声乐基础(课时的20%)
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过正规声乐训练的特点,一是要选择适合的艺术歌曲;二是要考虑到专业特点,选择一些中外儿童歌曲。
2、儿歌带词练习(课时的20%)
既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把握,又能结合专业特点,一举两得。
3、儿歌表演唱(课时的30%)
与舞蹈课中的韵律活动内容相结合。唱和演的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4、儿歌自弹自唱(课时的30%)
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
声乐课和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
我系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儿歌表演唱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子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声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3、保障条件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教学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师队伍。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占老师总数一半以上,隔周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会邀请幼教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讲座,座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校内外实训设施设备完善,拥有标准音乐教室、数码钢琴室、多媒体教室、合唱教室、舞蹈室、仿真模拟教室等多种专业课教室,学生琴房四十余间。校外选择的实训基地多为市级示范幼儿园。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程引入
承上:在视唱练耳课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型,音程,视唱中的音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启下:在本单元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带词视唱曲来创编儿歌。不仅提高视唱水平,还递进到创编成儿歌表演唱,从而增强学前声乐课的实用性。
第二环节:发声练习----练声曲
发声练习的设计时都要针对实际演唱歌曲的需要。针对学前音乐课上大集体课的特点,练声曲主要采用儿歌式带词练习。好的练声曲不仅能拓展学生的音域,还能在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声方法,解决学生存在的声乐技巧问题。并且,学生感受到了幼儿在歌唱时的状态、感觉和气氛。比起单纯的母音练习,学生的积极性会提升很多。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接受度高,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在今后的教学中。
第三环节:带词视唱歌曲,如:《劳动最光荣》
在学唱歌曲中,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1)欣赏歌曲的示范音乐,同时范唱,让学生获得对此歌曲的整体感受。这首儿歌是)
(2)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插曲,注意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欢快热烈的歌曲气氛。
(3)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在视唱中巩固C大调视唱,注意学生音准节奏的把握。特别是每一节的结尾处,节奏较难把握。
(4)带词视唱,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把握乐曲欢快、节奏感强的特点。
运用多媒体,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鼓励学生击掌、点头、配合自发的简单身体律动。提示学生跟着音乐表现情感,注意声音的状态。在愉快的歌曲声中学生熟练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音乐表现力等音乐基本要素。
第四环节:学前音乐课和儿童韵律活动教学结合,将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表演唱。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把带词视唱曲创编成儿歌表演唱。引导学生在朗诵和演唱歌词中,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结合歌词,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领悟到,儿歌的演唱不仅是唱而已,还要在唱中舞蹈,在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依靠以上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视听到视唱,由演唱向表演唱过渡。该教学环节实用性很高,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开展的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自己编写讲义,发表专业论文,撰写校本教材。教研活动分为本学科教研和跨学科两种,注重各个课程的“平行发展”,如儿歌表演唱和自弹自唱,就是和舞蹈课、钢琴课教学的协调配合。
定期在用人单位实地考察,捕捉一线幼儿教师的新型课程和教改方案,开发学院培养特色。如配合幼儿园中的双语教学模式,在“说”中融合英语故事和英语诗歌的朗诵。在“唱”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唱艺术歌曲,还要有儿歌表演唱、自弹自唱的能力。
六、结语
我们培养的学前教育学生,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地区。就业率年年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供不应求。到20xx年,我国的幼师需求量还有两百万的缺口。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大力发展的契机。只有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了理论和技巧的结合,重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幼教机构的需求,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今天我选定的课题是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育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经历了小班、中班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更强了,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更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来的?
通过《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幼儿知道: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娃娃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本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题,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标: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充分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续编过程中,地点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极易引起思维上的逻辑混乱。
三、活动准备
为了给幼儿展示优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充分的表达和练习,我们作了以下准备:
(一)硬件准备
1.彩图:苹果、香蕉、彩虹、太阳、沙滩、大海等
2.卡纸做的:七彩光宝宝
(二)知识准备
课前必须丰富幼儿有关光与色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使主题活动得到深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讨论法、尝试法来理解故事,欣赏故事,创编故事。通过幼儿互补学习,师幼合作来表现主题。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漂亮的色彩宝宝。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吧!
2.演示法(欣赏作品)
教师逐一出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宝宝
让幼儿辨认。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太阳公公有几个光线宝宝。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
3.教师再次讲故事。出示彩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则尝试了理解在先,欣赏在后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完整欣赏,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教师设疑――幼儿猜测――揭示答案的手法,紧扣幼儿心弦,引其入胜。
(2)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配有优美的音乐,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把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传递给幼儿,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启发幼儿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已初步了解光线宝宝由七种颜色组成,教师再次以提问的方式给幼儿设疑,并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会怎么样?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这也符合《纲要》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待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光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4)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幼儿联系生活中事物的颜色,尝试续编故事。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内部智力活动的机会,这也是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从而增进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幼儿自选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因为一个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进行,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把教学的意图、内容、形式有机的交织在一起,通过视听结合、交流、表达的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活动目标。
学前教育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教版〈〈舞蹈〉〉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幼儿舞蹈创编过程。本节教材仍然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具体的实际操作练习不多。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领会和学习,针对教材的侧重点,我将本节内容设置成了律动、主题、成品舞创编等三个创编训练模块。而本课正是以《我爱洗澡》作为主题来进行幼儿舞蹈组合的主题创编训练。此前教材对幼儿舞蹈特点、幼儿舞步、幼儿舞种类都有详实的阐发和要求,本章前两节科学的归纳了幼儿舞蹈的创编原则。本模块的内容就是将抽象的原则和已有的感性经验付诸实践,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出操作性强的幼儿舞蹈主题创编方法,同时,也为后面的幼儿成品舞蹈创编课程打下基础。《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是主题创编模块中的一个综合训练课程,本课程教学课时为2节连堂课90分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主题的发展(丛林仙子——××的丛林仙子——在暴风雨中××的仙子),运用教师投放的创编材料(舞步、队形、道具、情景设置),最后形成四个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幼儿舞蹈组合。让学生明确主题发展步骤,归纳出可操作性的创编方法,完成本模块的教学目标,为此特对本课的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构想:
二、教学构想
1、在动静结合中,畅想主题
“静”就是利用瑜伽冥想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静想主题。“动”就是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肢体舞动起来,表现主题。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引发学生对下面环节的期待。
2、主题递进和材料投放两条逻辑主线,让教学实施更加严密设定两条主线丰富了本节课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连接自然、流畅。主题分:丛林仙子——××的丛林仙子(4个)——在暴风雨中××的丛林仙子三个层次递进。材料的投放为舞步—队形—道具—情景设置的依次投放,通过两条主线的纵向实施,最后达到创作出四个舞蹈组合的目的。主题和材料相辅相成,材料的投放、运用要紧扣主题,主题的表现又要依托对材料的创造性利用。
3、情景设置和风格迥异的音乐加入,使创作的舞蹈作品演变为A+B的结构巧妙的引入幼儿舞蹈中常用的情景表演,给创作带来了延伸空间,集体表演和个体表演结合,体现发展个性化教学思想,同时创作出来的A+B舞蹈结构,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上期学生,她们有一定的幼儿舞蹈基础,但却不能将已有的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创编之中。本课我以舞蹈活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她们潜在的舞蹈创编知识更容易被激发,从心理上逐渐消除对创编的畏惧心理,提高创编的信心。在创编的教学过程中,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在活动中起到带动作用,在个性化的创编和展示中获得成就感;舞蹈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忽略自己的动作姿态,着重去掌握创编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灵活运用舞步、队形、道具三种舞蹈元素,进行幼儿舞蹈组合的创编。
能力目标:深入理解创编元素,能创编出4个不同的幼儿舞蹈组合。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创编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利用舞步、队形、道具,让学生分组创编《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
2、难点: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恰如其分的表演,丰富创编内容。
五、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组织运用引——想——创——评(下一步的引)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模式。教师设计了栩栩如生的描绘、情趣横溢的讲解、有趣的修饰主题、出其不意的材料投放,都能较好的刺激学生,达到“启”的目的。学生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创,达到“发”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形成了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六、教具准备:
录音机、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纱巾
七、教学过程:
(一)冥想与即兴——引出主题
首先,教师让学生席地而坐、放松身体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描写丛林景色和丛林中仙子的暗示引导语音,让学生冥想自己就是丛林里的仙子,在美丽的丛林中穿梭嬉戏。在冥想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思维、更好的发挥想象感受《丛林仙子》这一主题。冥想结束后,学生在音乐中自由发挥即兴表演丛林仙子,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舞动起来,将想象外化为肢体动作,即兴中学生会发现多种的仙子形象。冥想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思维更加开阔,即兴活动不仅可以热身,熟悉音乐,并能为主题动作的创编做好准备。
(二)主题的发展——新课讲授
确定主题形象:首先,教师将即兴活动中各种仙子的形象最终设定成4种:嬉戏的仙子、劳动的仙子、飞舞的仙子、梳妆打扮的仙子,然后把学生分成4组,让每组学生选定一种为表现主题的形象。
第一个环节:投放舞步
列出原地与行进,走、跑、跳三类常用的7个幼儿舞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来选择2——3种适合的舞步加入上肢动作,形成主题动作。然后再将主题动作进行节奏、高低、方向、旋转等变化发展,形成一个16个8拍的主体舞段。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的情况,根据每组表现内容和主题动作的不同,来引导学生发展和创新。15分钟后就可以完成4个不同的主体舞段。
第二个环节:投放队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常用队形,来配合此前完成的主体舞段,突出舞蹈组合的集体性使动作流动变化起来,表现出同一主题的不同仙子形象和特点。首先,教师将出示表格:表格列出队形的三个种类,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直观的感受9个队形,观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将9种队形归类并总结出特点,学生很容易会总结出线条类队形有移动穿梭感的,整体类队形整齐而饱满感,不规则类队形有对比和层次感等等。最后,要求每组选出2—3种队形来丰富主题形象。在练习中学生根据动作的特点和表现内容来进行对比和筛选。教师巡视每组练习时可能会发现:队形变化慌乱,两个队形衔接生硬不流畅,变化单一类型相似等等,此时,教师指出队形的运用不能是一味的好看多变,而是要根据舞蹈表现的内容来进行选择,是编导对舞蹈主题的反映和诠释。另外还应注意:队形的变化要在动作中完成、人员的调配要遵从就近原则、队形类型选择要有、前后、分散集中等对比。20分钟后每组学生已经初步的把选择的队形与主体舞段结合起来,再配上音乐连贯的练习几遍,就可以形成4个动作、队形完全不同的舞蹈组合。
第三个环节:投放道具
这个环节里我运用道具,让舞蹈组合真正的丰富起来,生动的表现丛林里仙子灵性多变的特点。我把五颜六色的纱巾作为道具发给每位学生,提出如下要求:利用纱巾结合舞蹈组合来表现仙子形象。此时教师运用纱巾的意图:
一是让学生在创编中学会运用道具,丰富上肢动作,
二是让学生更容易融入情景,发挥想象,加强表现力。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每组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运用和创新,当练习完成后,请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学生会看到四个不同的幼儿舞蹈组合:有的可能将纱巾做成头巾、裙子、丰富仙子的扮相,生动地表现仙子在丛林中嬉戏穿梭;有的.可能将纱巾上下舞动,表现仙子在丛林里的时隐时现;也有的把纱巾折成花球,表现仙子舞动的魔法棒;还有的可能把纱巾做成了仙子的翅膀,形象地表现了仙子在丛林里飞舞。通过新课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形成了4个《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完成本节课的重点。
(三)、拓展与延伸环节
这个环节里我加入了情景设置,让《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更具表现力和童趣。我在音乐中巧妙的加入了一段暴风雨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仙子遇到暴风雨的情景,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出各种情况,创编一段表演,与此前完成的舞蹈组合一同构成一个AB段的,有情节的幼儿舞蹈组合。创编完成后再次请同学表演,学生会感到舞蹈组合更加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了,有的仙子可能在暴风雨中不小心折断了翅膀、有的可能在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有的可能仍在雨中嬉戏泼水、还有的可能冒着风雨在艰难的飞行。表演可能并不是很完整、整齐,但却能拓展学生的创编思维,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互评、学习。另外,在分组练习中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实际感受了舞蹈创编的过程,提高学生创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通过以上环节,形成了有情景表演内容丰富的幼儿舞蹈组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暴风雨之后丛林和仙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把舞蹈组合发展为ABA段的小舞蹈,完成课后的延续。
(五)教学反思
作为幼教专业的舞蹈教师,我感受到,教学内容应区别于专业的舞蹈创编教学,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创编的完整和系统,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幼儿舞蹈创编的要点,并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强调学生自主练习、协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在过程中自然体验创编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创编能力,为将来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说课稿 5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自弹自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课程定位
自弹自唱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 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 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自弹自唱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 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弹奏,能开口唱。
3、课程设计
自弹自唱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视奏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键盘基础、儿歌自弹自唱,儿歌表演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
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教幼师教材第一册的内容配合校本教材《幼儿歌曲弹唱》。 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键盘训练的特点,为学生确定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弹奏曲目。每周学弹《孩子们的拜尔》(第一册)的曲目(天天练习);每月学弹考证曲目,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工作实际,学习儿歌伴奏编配及儿歌弹唱;每学期选弹世界钢琴名曲及趣味流行钢琴曲。因为学生两人共用一台琴,所以在课堂中会适当采用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键盘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来就业的实用性,和其他相关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按照螺旋型阶梯式轨迹循序学习。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 采用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最后拓展应用。体现了教和学的统一,最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如自弹自唱课的教学,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一举多得。在学生表演结束后,还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能力综合发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学习和思考。并总结出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钢琴、电钢琴琴、打击乐等乐器、多媒体、各种音像资料等教学手段。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1、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课前表演,每节课前请三至五位同学上台表演儿歌弹唱。
第二环节:复习旧课,全班学生移调弹唱带歌词练声曲:
《我的小猫》(1=C—F)
5 6 5 4 3 1 2 1 2 3 5 – 3 3 3 5 5 5 3 3 2 2 1
我爱 我 的 小 猫 小 猫 怎 样 叫 喵 喵瞄 喵 喵 瞄 喵喵瞄 喵喵
难点:可以将小猫的歌词换成小鸭、小牛、小羊的叫声,让学生发挥想象编歌词,很适合在幼儿园教小朋友练声用,很实用。可以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多找几条带歌词的练声曲,也可以把简单的儿歌拿来当练声曲,移调弹唱 ,即熟悉了键盘又锻炼了唱歌,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律动,自制打击乐伴奏,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环节: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C—F、F-C)
(1)分析乐曲,
这是著名的英国歌曲,旋律亲切而丰满,表现家的.温馨、对家的热爱。这首适合在幼儿园上语言课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的同时,教小朋友唱,场面很温馨。第一乐段(第1-9小节),有两个乐句,第二乐段(第9-17小节)也是两个乐句,四句均为弱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变化重复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变化重复的。Andante行板,我们在弹的时候要放慢速度,乐曲的情绪抒缓柔和,很简单易学,解除学生的弹奏畏惧心理。
(2)师移调范唱、范奏《可爱的家》(C—F)
学生跟着琴声唱歌词,经过几遍的练唱将歌词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弹奏时就不容易来不及看歌词而忙乱。
2、双手配合弹奏《可爱的家》
(1)教师范奏(用大屏幕播放教师双手弹奏视频,边弹边讲解,可放慢速度弹奏,让学生看清手位和键盘位置)。
(2)学生分组练习,首先将全班38位学生分成两大组,第一组齐奏旋律部分,第二组齐奏伴奏部分,同时弹奏,要求每个人都要听到自己没有弹奏的部分,听听乐曲的整体效果。反之,第一组弹伴奏部分,第二组弹旋律部分,同样要听整体效果。
a、教师范奏两种弹法
第一种:双手不分强弱地弹奏
第二中:旋律部分稍突出,伴奏部分稍弱。
b、讲解强弱的处理
首先是左右手旋律与伴奏的区别,旋律声部应当让人听得清晰、优美,线条明晰;伴奏声部不能老让人听到清晰的每个音,伴奏既为伴奏,就要伴着主旋律来弹奏,左手要控制音量。
3、学生弹唱《可爱的家》
解决难点:
(1)双手配合弹唱必须建立在双手能够流畅地弹奏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将双手配合得更加熟练才能在加入唱歌时尽量少地影响到弹奏。
(2)唱这首歌时,我们一般两个小节换一口气,乐谱上也是两个小节画一个大连音线,在弹奏中也要跟唱一致,两个小节换气一次。学生练习边弹边唱。“吸气”是用人的呼吸、情绪带动,将手稍抬离琴键,作为一个呼吸的气口,再往下弹奏。弹唱的时候,人和手的吸气要同步。乐曲的表达重在处理好强弱变化,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乐感不同,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她们对自己的弹唱做出个性化的处理,弹唱时特别要注意移调弹唱歌曲,因为幼儿园小朋友的音域跟我们成人是不一样的,注意保护小朋友的声带,注意音量的调整,如果自己的歌声音量太小,弹奏时要尽量控制好音量。主要的原则是要让听众听懂你所表达的音乐。
(4)鼓励学生上台展示,多媒体演示观摩,将学生的弹唱视频拍摄下来,并讲评,有据可依,直观又有说服力。
第四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在学好弹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歌曲和儿童韵律活动相结合,创编儿歌表演。引导学生结合歌词所表现的内容,配以适当的韵律活动。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时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领悟到,弹唱不仅是边弹边唱而已,还要在弹唱中舞蹈,在弹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拓展
通过课堂拓展这一环节,渗透给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弹唱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学效果
学生在掌握步骤和方法后,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的艺术教育领域的儿歌弹唱教学。
五、特色与创新
在“弹”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弹考证曲目,还要有自弹自唱、表演的能力。
六、结语
到20xx年,我国的幼师需求量还有两百万的缺口。这就是我们这个专业大力发展的契机。只有我们在培养过程中重视了理论和技巧的结合,重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幼教机构的需求,才能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学前教育说课稿 6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美工活动《会动耳朵的小兔子》。
一、说教材。
1.本次活动来源于偶然,在看少儿节目时,发现了一个小魔术,挺有意思的,就给孩子们表演了一次,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想会这个简单而且好玩的魔术,本着以幼儿为主体、活动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的这一理念,于是就生成了这次活动。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认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达的部分,目标是:a、通过观看魔术表演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b、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动手能力。c、感受魔术带来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探索魔术的秘密,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活动的难点是幼儿需要用手灵活的操作小兔子。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当了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思维的特点,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观察法:
这里运用了观察法,通过观察魔术表演,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魔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十分神秘的事物,孩子对它的认识很少,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很渴望对魔术进行探讨,因此幼儿的注意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集中。
2.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提供丰富的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其中操作活动是制作会动的小兔。本次活动主要引导探索小兔子的耳朵会动的秘密,知道魔术并不是表演者有魔法,而是使用一些技巧给人一种神秘感。
3.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法、鼓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探索魔术秘密的兴趣。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新《纲要》中,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等多种方式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发挥想象、大胆表现。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表达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找出魔术的秘密,激发幼儿对魔术的兴趣。
3.尝试法:
陶行知先生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我鼓励幼儿自己想一想,做一做,引导幼儿大胆表演;在表演失败后,我又引导幼儿再次仔细观察魔术表演,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观看魔术——探索其中的秘密——操作实践(魔术表演)。
1.激发兴趣、谈论话题:
《纲要》提出: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活动开始,我以提问问题的形式“喜欢魔术表演吗?谁会变魔术?”调动孩子的兴趣,通过观看魔术表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探索秘密:
当老师表演魔术时孩子会感到十分好奇,也很想自己试一试,当魔术失败后我又一次慢慢的表演,同时启发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在幼儿理解秘密的同时再次的为大家表演魔术,使得孩子充分的感受到魔术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使幼儿不知不觉的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第三篇:学前教育舞蹈说课稿
《我爱洗澡》
——幼儿舞步组合主题创编训练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教版〈〈舞蹈〉〉教材第五章第三节,幼儿舞蹈创编过程。本节教材仍然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具体的实际操作练习不多。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领会和学习,针对教材的侧重点,我将本节内容设置成了律动、主题、成品舞创编等三个创编训练模块。而本课正是以《我爱洗澡》作为主题来进行幼儿舞蹈组合的主题创编训练。此前教材对幼儿舞蹈特点、幼儿舞步、幼儿舞种类都有详实的阐发和要求,本章前两节科学的归纳了幼儿舞蹈的创编原则。本模块的内容就是将抽象的原则和已有的感性经验付诸实践,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出操作性强的幼儿舞蹈主题创编方法,同时,也为后面的幼儿成品舞蹈创编课程打下基础。
《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是主题创编模块中的一个综合训练课程,本课程教学课时为2节连堂课90分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主题的发展(丛林仙子——××的丛林仙子——在暴风雨中××的仙子),运用教师投放的创编材料(舞步、队形、道具、情景设置),最后形成四个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幼儿舞蹈组合。让学生明确主题发展步骤,归纳出可操作性的创编方法,完成本模块的教学目标,为此特对本课的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构想:
二、教学构想
1在动静结合中,畅想主题
“静”就是利用瑜伽冥想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注意力集中,静想主题。“动”就是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肢体舞动起来,表现主题。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引发学生对下面环节的期待。
2主题递进和材料投放两条逻辑主线,让教学实施更加严密
设定两条主线丰富了本节课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连接自然、流畅。主题分:丛林仙子――××的丛林仙子(4个)――在暴风雨中××的丛林仙子三个层次递进。材料的投放为舞步—队形—道具—情景设置的依次投放,通过两条主线的纵向实施,最后达到创作出四个舞蹈组合的目的。主题和材料相辅相成,材料的投放、运用要紧扣主题,主题的表现又要依托对材料的创造性利用。3 情景设置和风格迥异的音乐加入,使创作的舞蹈作品演变为A+B的结构
巧妙的引入幼儿舞蹈中常用的情景表演,给创作带来了延伸空间,集体表演和个体表演结合,体现发展个性化教学思想,同时创作出来的A+B舞蹈结构,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上期学生,她们有一定的幼儿舞蹈基础,但却不能将已有的幼儿舞蹈创编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创编之中。本课我以舞蹈活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她们潜在的舞蹈创编知识更容易被激发,从心理上逐渐消除对创编的畏惧心理,提高创编的信心。在创编的教学过程中,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可能会在活动中起到带动作用,在个性化的创编和展示中获得成就感;舞蹈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忽略自己的动作姿态,着重去掌握创编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灵活运用舞步、队形、道具三种舞蹈元素,进行幼儿舞蹈组合的创编。
能力目标:深入理解创编元素,能创编出4个不同的幼儿舞蹈组合。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创编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舞步、队形、道具,让学生分组创编《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难点: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恰如其分的表演,丰富创编内容。
五、教学方法
本节教学组织运用引――想――创――评(下一步的引)这一过程循环进行,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模式。教师设计了栩栩如生的描绘、情趣横溢的讲解、有趣的修饰主题、出其不意的材料投放,都能较好的刺激学生,达到“启”的目的。学生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创,达到“发”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形成了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六、教具准备:录音机、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纱巾
教学过程:
(一)冥想与即兴——引出主题
首先,教师让学生席地而坐、放松身体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描写丛林景色和丛林中仙子的暗示引导语音,让学生冥想自己就是丛林里的仙子,在美丽的丛林中穿梭嬉戏。在冥想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思维、更好的发挥想象感受《丛林仙子》这一主题。冥想结束后,学生在音乐中自由发挥即兴表演丛林仙子,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舞动起来,将想象外化为肢体动作,即兴中学生会发现多种的仙子形象。
冥想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思维更加开阔,即兴活动不仅可以热身,熟悉音乐,并能为主题动作的创编做好准备。
(二)主题的发展——新课讲授
确定主题形象:首先,教师将即兴活动中各种仙子的形象最终设定成4种:嬉戏的仙子、劳动的仙子、飞舞的仙子、梳妆打扮的仙子,然后把学生分成4组,让每组学生选定一种为表现主题的形象。
第一个环节:投放舞步
列出原地与行进,走、跑、跳三类常用的7个幼儿舞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来选择2——3种适合的舞步加入上肢动作,形成主题动作。然后再将主题动作进行节奏、高低、方向、旋转等变化发展,形成一个16个8拍的主体舞段。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观察学生的情况,根据每组表现内容和主题动作的不同,来引导学生发展和创新。15分钟后就可以完成4个不同的主体舞段。
第二个环节:投放队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常用队形,来配合此前完成的主体舞段,突出舞蹈组合的集体性使动作流动变化起来,表现出同一主题的不同仙子形象和特点。
首先,教师将出示表格:表格列出队形的三个种类,然后,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直观的感受9个队形,观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将9种队形归类并总结出特点,学生很容易会总结出线条类队形有移动穿梭感的,整体类队形整齐而饱满感,不规则类队形有对比和层次感等等。最后,要求每组选出2—3种队形来丰富主题形象。在练习中学生根据动作的特点和表现内容来进行对比和筛选。教师巡视每组练习时可能会发现:队形变化慌乱,两个队形衔接生硬不流畅,变化单一类型相似等等,此时,教师指出队形的运用不能是一味的好看多变,而是要根据舞蹈表现的内容来进行选择,是编导对舞蹈主题的反映和诠释。另外还应注意:队形的变化要在动作中完成、人员的调配要遵从就近原则、队形类型选择要有、前后、分散集中等对比。
20分钟后每组学生已经初步的把选择的队形与主体舞段结合起来,再配上音乐连贯的练习几遍,就可以形成4个动作、队形完全不同的舞蹈组合。第三个环节:投放道具
这个环节里我运用道具,让舞蹈组合真正的丰富起来,生动的表现丛林里仙子灵性多变的特点。我把五颜六色的纱巾作为道具发给每位学生,提出如下要求:利用纱巾结合舞蹈组合来表现仙子形象。此时教师运用纱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创编中学会运用道具,丰富上肢动作,二是让学生更容易融入情景,发挥想象,加强表现力。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每组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运用和创新,当练习完成后,请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学生会看到四个不同的幼儿舞蹈组合:有的可能将纱巾做成头巾、裙子、丰富仙子的扮相,生动地表现仙子在丛林中嬉戏穿梭;有的可能将纱巾上下舞动,表现仙子在丛林里的时隐时现;也有的把纱巾折成花球,表现仙子舞动的魔法棒;还有的可能把纱巾做成了仙子的翅膀,形象地表现了仙子在丛林里飞舞。
通过新课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形成了4个《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完成本节课的重点。
下面就进入了本课的(三)、拓展与延伸环节
这个环节里我加入了情景设置,让《丛林仙子》幼儿舞蹈组合更具表现力和
童趣。我在音乐中巧妙的加入了一段暴风雨的音乐,让学生想象仙子遇到暴风雨的情景,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出各种情况,创编一段表演,与此前完成的舞蹈组合一同构成一个AB段的,有情节的幼儿舞蹈组合。创编完成后再次请同学表演,学生会感到舞蹈组合更加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了,有的仙子可能在暴风雨中不小心折断了翅膀、有的可能在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有的可能仍在雨中嬉戏泼水、还有的可能冒着风雨在艰难的飞行。
表演可能并不是很完整、整齐,但却能拓展学生的创编思维,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互评、学习。另外,在分组练习中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实际感受了舞蹈创编的过程,提高学生创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通过以上环节,形成了有情景表演内容丰富的幼儿舞蹈组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暴风雨之后丛林和仙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把舞蹈组合发展为ABA段 的小舞蹈,完成课后的延续。
(五)教学反思
作为幼教专业的舞蹈教师,我感受到,教学内容应区别于专业的舞蹈创编教学,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创编的完整和系统,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幼儿舞蹈创编的要点,并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因此,在教学的设计上,我强调学生自主练习、协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在过程中自然体验创编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的创编能力,为将来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学前教育舞蹈》说课稿
三年制高专班藏族舞蹈说课稿
一、说学科
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舞蹈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它不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学生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舞蹈课旨在塑造学生的良好 形体、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舞蹈表演能力和舞蹈创造能力。
二、说专业
舞蹈课分芭蕾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儿童舞蹈教学及创编三大内容。学生通过舞蹈专业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训练方法及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儿童舞蹈的创编知识,能够具备必要的舞蹈表演技巧,掌握儿童舞蹈的基本技能,能够创编儿童舞蹈,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工作的要求。舞蹈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说教材
本教材是全国三年制高专学前教师教育教材,由我校杨秀敏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舞蹈基础》第二版,本教材由一线舞蹈教师参与编写,适用于全国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用书。
四、说学情
幼师生是刚刚初中的毕业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观念时期。幼师生的素质有很多方面,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肢体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许多方面。舞蹈能促进他们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提高,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将幼师舞蹈教育定位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使其具有求实创新的精神,这正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
五、教学内容
三年制高专班藏族舞蹈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藏族舞蹈知识的学习。通过藏族民间舞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对舞蹈产生兴趣。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藏族踢踏舞节奏、身体姿态、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各
个部分的配合,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出本学期的藏族民间舞蹈组合。3.素质目标:通过舞蹈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冶情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和开发学生的舞蹈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等,形成完美的人格。树立与巩固热爱幼教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自信心,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精神,陶冶美的情操,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重点
藏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掌握与运用,八、教学难点 膝盖松弛颤动
九、说教法
(1)示范法
(2)体验教学法
(3)讲解法
(4)讲练结合法
十、说学法
探究型学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十一、说教学过程(藏族舞蹈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整队集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教学导入:课前活动、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
3、新授课:
(1)教师完整示范组合(2)单一元素动作的教授:
颤膝、冈达步、第一基本步、退踏步、抬踏步、七下退踏步、滴答步 重点:运用示范法和剖析法,对动作进行讲解与教授 难点:在动作的连接中,解决膝盖的松弛与颤动(3)动作短句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4)动作短句的衔接:学生自主学习(5)合音乐完成组合: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组合
(6)分组进行表演(7)教师总结
4、作业:
课后分组练习,互相观摩。
5、课堂延伸: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课后欣赏藏族舞蹈剧目,并写一篇观后感。
6、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更好的完成以后的教学。
第五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说课稿
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
尊敬的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来自四川省隆昌幼儿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颜克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松果的艺术,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教。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地方文化特色及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幼师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本地有丰富的松果资源,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知识,把松果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松果利用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松果艺术造型极为灵活,所以把本课教学安排在三年制幼师二年级进行。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对松果材料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
目标:了解松果造型的构思方法和表现形式,知道松果作品的制作方法。
2、能力发展目标:通过运用松果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结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松果艺术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要激发学生敢于运用松果进行大胆创新和表现,所以“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和关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松果艺术造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创作水平,围绕上述的重、难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通过欣赏、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运用设疑情境法和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够自主体会到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为完成松果作品这个项目,通过实践创作练习,使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以达到学习美术的长期兴趣。
结合我校美术课为两节连堂的特点,在学法中我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探索新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坚持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美术手工课作为一项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教与学的准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为了有效的展
开教学,我将课前就布置预习本课的任务,鼓励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及必要的画具和用具,同时我也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作品,通过音乐、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到美术教学情境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展示评价——课堂小结”六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废旧物造型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中废旧物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其点、线、面相互转换变成各种实用且美观的艺术品。这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借此出示松果,引出课题。
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
首先,我将出示废纸、废织物和松果实物,结合设计的表格,采用比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松果。并根据松果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为后面用松果进行设计做好铺垫。
接着我利用课件展示松果作品,师生共同欣赏分析作品的构思和制作技巧。如:在欣赏《猫头鹰》作品时我将会问学生:这幅作品中的形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中的猫头鹰与生活中的猫头鹰有什么区别?作品中为什么要这样运用松果?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受到松果作品的特点。其次,运用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项目,分析比较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制作技法后,对松果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运用哪些技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想通过问
题式导学,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环节层层深入,使学生认识松果艺术造型的知识,理解松果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
示范教学法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直观的感受,是美术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示范时,我将改变传统“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请学生参与其中,分三步演示。
1、教师用松果按不同的顺序摆放,引导学生观察,展开想象,说出像什么?点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
2、教师制作基本形,学生猜做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所用的技法。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作品的装饰,知道同一基本形可“变”出不同的作品。这样让学生在“想——猜——变”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本课的重点将在这儿得到突破。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我将结合项目教学法设计了设计制作环节。
在设计环节,我用PPT播放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视频,并布置了用松果来为这幼儿园进行环创的任务。学生接到这一设计项目后,引导他们结合所准备的材料来观察分析,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帮助他们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其次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构思设计,并运用速写的方法画出设计的效果图,使设计初具稚形。再次让学生结合效果图思考,确定要用那些技法。设计后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并请设计优秀的小组说说他们的构思,在班上交流,总结出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告诉学生:设计方案必须要适合后面的制作。没有设计好的小组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给与指
导。为什么要设计这个环节呢?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来突破本课“因材造型的构思方法”这个教学难点。
在制作环节,我将用音乐营造氛围,采用小组间竞赛的方式请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学生制作时,教师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制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其中,预设了学生制作时易出现的问题,如:按设计方案在制作中有困难时,引导学生调整方案;作品形象单一时,鼓励学生多在造型上和装饰上下功夫,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达到本课的能力发展目标。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个面进行。
1、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
2、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值得学习的方面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主要从层次变化是否清楚、构图是否饱满、造型是否大胆优美几个方面来谈。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自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为了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识记,我将采用结构式的板书。
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将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的重难点。课后延展——以开展一次废旧物造型作品展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身边的废旧物进
行构思,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以上六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在这: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评价美、探究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以上教学设计是我根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节课的预设,然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 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