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保护我们的电脑
第一次活动 病毒的防治
一、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并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其传播途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去防范病毒,不去传播病毒,具备基本的信息道德道德意识。
2、发展性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有效地使用网络查找资料,并培养学生的整理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学生阅读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模拟情境
教师走进教室,假装咳嗽,引起学生的关注。问:老师怎么了?教师为什么会生病?
2、导入
进入春秋季节,气候经常出现异常,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给病毒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病毒性感冒也就成了季节性多发病。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人们也常常为电脑病毒而担忧,连新闻媒体都在公布电脑病毒“警报”,许多恶性病毒甚至让人“谈毒色变”。
电脑病毒与生物病毒是一回事吗? 难道电脑也会感染上病毒性感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保护我的电脑》这一课,相信你们学习完这一课后,一定会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了。
(二)新课教授
1、探究生物病毒与电脑病毒的联系
1)生物病毒是如何感染人体的,如何传播?有哪些特点?
①回忆自己因病毒感染而生病时的情景,并与同桌说说当时的症状和原因 ②小组以病毒性感冒为例讨论其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其特点。③全班交流
④讨论并总结生物病毒的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其特点。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又有前面的病毒性感冒讨论为基础,因此可以通过一定讨论,查资料等方式来总结出生物病毒的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特点。)
2)电脑病毒是如何感染电脑,如何传播?有哪些特点?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电脑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学们都已经使用过电脑,甚至有的同学家里已经拥有了电脑。可你知道,我们的电脑最怕什么吗?(电脑病毒)
①你的电脑是否感染过电脑病毒呢?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②什么是电脑病毒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的小资料。③说说电脑病毒的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其特点。④展示计算机病毒统计表。3)查找资料,对比异同。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和了解了生物病毒和电脑病毒,可同样是病毒,它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呢?
①小结生物病毒和电脑病毒各自的特点。②对比两者的异同
*引导学生从产生源、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对比。③填写课本中的表格。4)自学课本中的小故事。
*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防范病毒,不去传播病毒的基本道德意识。
2、电脑病毒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如何防治这种病毒? 1)识病毒,防病毒
计算机病毒给我们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面对它们,我们要怎样做呢?我们只有先去了解它们,才能进而去防范它们。要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①请大家说说你们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哪些知识呢?
全班讨论确定范围: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危害电脑安全的重大事件、全社会对电脑病毒的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
②小组利用搜索网站(百度、谷歌),搜集上述几个方面的资料并填好表格。③全班汇报。
④除此之处,你还知道什么,也可填在表格中。2)、找病毒,识病毒
全世界已经出现上十万种病毒,平均每天有几十种新病毒产生,花样不断翻新。
介绍并示范填表。其中我国2007年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有超过千家企业和政府机构中毒、几百万个人电脑感染,被感染电脑会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并伴随着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在局域网中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现在你们也在网上找找不同名称的电脑病毒及其特点,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三)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第二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出墙报
主 备:殷建鸿 参与备课者:陈瑞玲 运汉亨 季蓉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以“高尚”为主题,共五篇课文,有伟人的故事,有凡人的故事;有现代的故事,还有古代的故事,既包容了中外的无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广袤空间。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身份有鳖,但他们身上的美德,却令人感动。本单元所设的五篇课文,分别从各自不同角度来诠释“品德修养”和“高尚情怀”的深邃内涵。
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墙报,主题是“我身边高尚的人”。教学目标
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口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共同办墙报的能力。要求融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感染、打动别人。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能够正确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教学重点难点
用几件事来写一个人,注意详略得当。教学构想
综合活动是以学生为主,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材料,自己整理材料,设计版面,教师在此过程中只给予相应的指导。活动可以是小组合作,也可以自己做。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准备材料 整理材料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走进普通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可以发现许多普通人的高尚精神。让我们办一期墙报,主题是“我身边高尚的人”。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办,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办。
二、准备材料(提前布置人物让学生去调查采访)
提示:
1、稿件内容要真实。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可以是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人:同学,老师,邻居等;也可以是自己接触过的人:售货员,邮递员,街道主任等。
3、做好采访准备:例如采访提纲,采访相关的材料,录音机,照相机,采访本等。
4、采访后要将材料迅速写成草稿。照片配上简练文字。(注:小组合作办板报的要注意做好分工。)
5、也可从报纸上剪下有关普通人的事迹。
三、整理材料
筛选、整理,修改稿件的内容。要求:体裁多样,内容精彩感人,版面要图文并茂,书写要整洁。篇幅过长,还要进行缩写或改写。板书设计:
我身边高尚的人
内容要真实,体裁多样,内容精彩感人,版面要图文并茂,书写要整洁。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版面 学生学习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设计版面 1.设计草图,排排版。2.题目要醒目。
3.版面上下左右要平衡,色彩搭配要协调,形式要活泼。4.合作的同学要注意分好工。
二、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 板书设计:
题目要醒目 版面上下左右要平衡
色彩搭配要协调 形式要活泼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展示学生的手抄报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提示:
内容范围是否广泛。表达是否多样化。装饰排版是否合理。整体的效果是否吸引人。书写是否整洁。手抄报的命题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意。„„
学生根据以上提示,用心观看,填写评价表
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板书设计:
评价
内容范围是否广泛。表达是否多样化。装饰排版是否合理。整体的效果是否吸引人。
书写是否整洁。手抄报的命题是否正确。
是否有创意。
本案使用者: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朗诵会
主 备:殷建鸿 参与备课者:陈瑞玲 运汉亨 季蓉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活动内容:
学生学完了第三单元 母亲河课文后,对母亲河、对中华文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产生了为它方格的激情,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激情去搜集材料,去自己创作。在朗诵会上再现母亲河的风采,同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活动目标:
再现母亲河的风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活动准备:
查阅有关描写母亲河的诗歌和文章。朗诵《长江之歌》《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朗诵故诗等。能背诵朗读的内容。认真揣摩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语调和速度。可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停顿等来突出重音。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做到入情入境。
1、你上网查找了哪些关于母亲河的作品?
2、自由朗读。
3、朗读彩排。
可在小组中进行个人朗读,可以小组式自由结合集体朗读。
朗读指导:根据文章的内容,既可以娓娓道来,又可以慷慨激昂。认真揣摩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语调和速度。可用加重语气、提高语调、停顿等来突出重音。集体朗读者,可采用领读、男女对读、轮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表演。可适当加动作,动作要自然、大方。
二、激情配乐朗诵。
布置好朗读会场,创设氛围,放黄河、长江的照片等。
三、交流心得
评议朗诵会。评出最佳朗诵、最佳作品、最佳观众。
说说自己的感想。再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诗歌朗诵会
本案使用者:
第三篇:四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四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成长故事
第一次活动 照片上的趣事
一、活动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在WORD中输入和编辑文字的方法。(2)通过学习,促进学生与他人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2、发展性目标
(1)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展示自己个性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并将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分享。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童年的照片
(2)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准备在课堂与大家分享。(3)制作空白成长档案卡。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向学生讲一个教师自己的童年趣事,将学生都带入快乐的童年回忆中
2、教师激趣导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许多难忘的瞬间。小时候同学们的父母一定用照片记录了许多大家童年的趣事,今天我们就将这些快乐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再次分享吧!
3、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快乐童年的展示活动,将你成长中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回顾生活,搜索记忆
1、个人回忆
A、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张童年的照片。
B、回忆在这每张照片后的一个个难忘的童年趣事。
2、同桌交流
A、与同桌交换照片欣赏。B、相互说一说照片后的故事。
3、集体交流
将你最难忘最有趣的故事向全班展示,与大家一同分享童年的快乐。
(三)归纳分析,学会总结
1、教师提出问题:从小到大,我们有了很大的成长变化,如果将这些变化制作成长档案卡,应该怎么做呢?
2、请同学们根据成长的变化,以照片为线索,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可以写看得见的变化、看不见的变化或者是好朋友之间的变化。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相互补充完整。
(四)选择主题,付诸行动
1、将照片和文章贴在教师提供或者自己制作的空白档案卡上。
2、展示交流,看谁的成长档案卡最漂亮、最有趣。
3、用Word将文章输入和编辑,并保存。完成的同学尝试探究怎样将图片放到文章中呢?
(五)观察思考,动手作文
1、上网搜索或在电脑中打开教师提供的小学生照片的图形文件,用“画图”软件打开观看。
2、相互交流自己观察的人物特点。
3、用Word写一篇题目为“幸福的童年”的小作文。
(六)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想了解什么?
(七)布置作业:
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回忆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重温那难忘的瞬间。
第四篇: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明目标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二)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和报告、论文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五、实践途径和活动安排
我们将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研究性学习:尝试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甲型h1n1调查。
活动侧重:留心周围的一切,善于观察与思考,从生活中产生问题,转化成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参加社会实践,解决问题
社区服务:参加社区服务,定期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并能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活动侧重:绿色环保、慰问孤老、创建知识宣传、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
社会实践: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学期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是:《走近中秋》。
活动侧重: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计划,了解经济改革的情况,了解我们的国情情况。
六、活动措施和注意事项
1.课题的选择力求从本地资源入手,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
2.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4.注重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
5.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本地资源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与教导处、德育处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6.努力探索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机制,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7.努力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活动评价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的深浅、经历的状态。因此,我们要认真搞好每次活动,不搞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具体收获为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的合理、客观地评价学生。
2.注重多元化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就注重多元化评价。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班级互评、请家长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评价的内容上,应分别从能力、知识、品德、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身边的垃圾》教案
李原乡后营小学
李言广 刘敏 谷晓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3、通过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四)认知水平
1、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
2、认识垃圾对我们的生活的危害。【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本乡镇垃圾的特点,知道垃圾的危害和垃圾处理方法。
第一课时 主题生成
【教学过程】
一、1、激情导入
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画面。(2)播放有关环境污染垃圾成堆的图片。
师描述:看到街道上,小区里垃级成堆,校园里纸片飞扬,工厂前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怎能不让我们心痛!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又怎么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身边的垃圾”。
1、垃圾的来源:我们采访了村主任李子仲,他让我们了解到后营村共有居民508户。我们的垃圾主要有: 废水、废渣、废气;
居民的生活垃圾:废纸、废玻璃、一次性塑料用品以及乱倒的污水、剩饭剩菜等
医院的医疗污水、医疗废弃物、一次性输液器具、废弃针筒等 还有建筑垃圾
2、垃圾的分类:
A、厨房垃圾: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肥料)。B、可回收垃圾: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C、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3、垃圾的危害:
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第二、污染空气。垃圾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垃圾经雨水冲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严重的污染。你看,我们学校周围的小河水面上漂着多少垃圾啊。如果动物误食了这些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第四、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可燃气,遇到明火或自燃容易引起火灾。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堆是老鼠、鸟类及蚊蝇生活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
4、垃圾的处理: 我们这组通过网络和向向爷爷请教,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有:焚烧,卫生填埋,生物堆肥。
焚烧方法是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采用的手段之一,这种处理方法就是把垃圾烧毁,有点是干净但投资大
卫生填埋是目前世界各国运用最广泛,也是最安全、技术最成熟的一种方式。他的优点是投资少,容量大,见效快。但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
堆肥技术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但堆肥产生的气味,灰尘等往往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堆肥中含有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壤。我们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填埋,清洁工人把清扫的垃圾都会拉到填埋场去填埋。
5、我校环保:
组调查了我们学校的环保工作情况。我们学校狠抓环境卫生工作,学校领导随时随地都在对环境卫生进行指导检查,老师们也经常跟同学们一起动手打扫卫生,每天下午放学后,同学们都要对环境卫生彻底打扫,第二天早上还要再进行检查、打扫,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也不忘看看公地教室有无垃圾,一旦发现垃圾,马上就清理掉。学校形成了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的好习惯。大家都在为争创绿色校园而努力呢。
第二课时
指导分组
活动准备
1、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2、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学校、家庭、社会小组。
3、制定小组计划,明确成员分工。
第三课时
成果汇报
分组展示汇报 1,学校组 2,家庭组 3,社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