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5篇

时间:2019-05-15 01:17: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

第一篇: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

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

化州一中 黄经高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今天,学校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最基本的一条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素质是在一定先天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努力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品质特点、行为习惯、文化涵养的综合,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它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素质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它应有四个构成因素:博览群书的好学的精神,鉴赏演绎文章的能力,勤于笔耕的兴趣,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

一、博览群书的好学的精神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说:“狭窄的溪流经不起小雨的灌注,汪洋大海才能容纳千江万川。”进入21世纪,人类将面临着“知识爆炸”的更新时代。新时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多能,又红又专,学识渊博,且要不断完善自我。陈旧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今天求知欲旺盛的学生的需要。低水平的语文教师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上山下海”——上书山下学海:沐浴<<诗经>>之芳香,深味《楚辞》之悲壮,欣赏汉賦之璀璨,领略唐诗之磅礴,感知宋词之意境。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轶闻趣事,猎奇收集,兼收并蓄,广纳百川,贮“水”待灌。例如高中语文第五册之《荆柯刺秦王》一文中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变徵之声”是什么样的乐声?缺“水”的老师只能求助于注解如是解释:“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但学生却不知“变徵之声”为何物,博览群书而又学识渊博的教师则不同,他知道古代宫、商、角、徵、羽即是现代的1(多)、2(来)、3(咪)、5(索)、6(啦)五音,“变徵之声”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即“#4”(升发)的乐音,这样一解释,学生就豁然开朗了,教师也赢得了学生的敬佩!

尤其是进入了90年代后,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教育改革,一夜之间又使许多语文教师患了“科学贫血症”,当幻灯投影、光碟音像、电脑多媒体接踵而至,它们不仅作为教学工具、教学手段,而且作为直接的教学内容登堂入室并由此引起教学观念,教学发展的深刻变化时,语文教师更要更新观念,调整角色去重新“充电”,这又怎少得了多读书?

“悬梁”的孙敬,“刺股”的苏秦,“映雪”的孙康,“囊萤”的车胤,“嗜学”的宋濂,他们好学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在教学中,只有“学识渊博,知识丰富,教起书来才能得心应手,引人入胜,使学生信服和向往,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张承先语)《学记》亦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必须边教边学,使知识这活水长流!

二、鉴赏演绎文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决定了语文教学与别的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是:语文需要动情,创设意境,激发感情。吕淑湘说:“语文教学要科学化,还要艺术化。”这艺术化就包含了教师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演绎能力。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文章中无论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记叙,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衣着装扮的描写,还是风云雨雪、江河湖泊、花鸟虫鱼的抒情,无一不有赖教师的分析、鉴赏、引导、演绎,以情动人,以感教人。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为使学生能够正确领会人民对周总理的景仰缅怀之情,有位教师渲染课堂气氛,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景。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镶有黑纱的周总理的遗像,学生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接着,他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日子里——

那是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高山在恸哭,大海在涌泪!周总理啊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在悼念您,都在呼唤您!都在想念您!您生前为人民鞠躬尽瘁,逝世后遵照您的遗嘱把您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在您的心里只有祖国,只有人民!可是万恶的“四人帮”竟不许人民群众到天安门悼念您!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心情,声声呼唤着:周总理,您在哪里,您在哪里!„„

一张周恩来总理的遗像,制造了课堂的肃穆的氛围,一席动情的话语,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调。教师的导引、演绎,就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教学氛围中,感受、领会,获得课文学习的情感的体验,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引导、演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教态自然,挥洒自如,口齿伶俐,抑扬顿挫。并能根据学生的神态、目光、动作等,当场反应随机调整节奏、语气、重音、语速等,又能用态势语与学生交流,渲染气氛。板书要简明概括、直观形象、美观醒目,具有“形美以感目”的美学价值。

语文教师最大的缺陷和悲哀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要做到表情达意,因文解题,因道入文,还要掌握语言是的艺术,学会说话的技巧。苏霍姆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形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为了提高效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对象清晰,通俗易懂,富有逻辑性;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真情实感,潜移默化,富有感染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性。凡是语言修养高的教师,状物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抒情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言志能使学生精神抖擞,说理能使学生眼亮心明。教师一旦具有了高超的语言技巧,不仅学生能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能给自身增添几分诱人的光彩。

三、勤于笔耕的兴趣

语文教师既要教文章也要写文章。写是为了教,教要落实到写。教中提高,写中深化。如果说好学是为了知识的积累,那么练笔便是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离不开自己要造出示范的例句;要引导学生写好文段,教师自己也不能唱“空城计”。而教学经验的总结,教研成果的表述,教改方案的制定,都需要教师将其所做、所感、所思、所悟用笔论述出来。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掌握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教师可通过写日记、随笔、杂谈、阅读述评,文段摘抄、教学记事、教学教育论文等形成。教中有练,练中有教“下水练笔”,提高写作水平。如一教师在教完《陋室铭》后,要求学生仿《陋室铭》写一篇文章。而教师自己先“下水”,随口拟出《陋室铭·分不在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投影,可以打瞌睡,发短信,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虽非跳舞场,堪比OK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学生听罢,大大激发了写作兴趣。课后写了许多质量不错的反映社会百态的仿《陋室铭》。

校内板报刊物,校园广播,语文教师的习作应有一席之地。若报刊杂志也发表了自己的习作,既展示了水平,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动笔的过程是深化认识的过程,即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认识水平的提高,能使教师在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更好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同时,教研教改经验的推广,教育教学论文的发表,既有助于教师个人的社会名誉,又有益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丰厚的教育科研成果是学者型教师的重要标志。学者型教师既是教育实践家,又是教育理论家。这样的教师,已不再是照亮别人毁灭了自己的蜡烛,而是既能照亮别人又能照亮自己的火炬!

四、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识需要”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他们“美的需要”。一如苏灵扬所言:“语文课还担任美育任务。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是从文学作品中来的。”叶圣陶也说:“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的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斗争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的体会。”博览群书的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中陶冶了心灵,又通过教学去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俗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具有伟大的力量,它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欲望,而以情动人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叶圣陶语),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高更深的方向发展,“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不至于跟着别人‘说长道短’”(叶圣陶语)。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形成他们爱美、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教学《少年中国说》、《与妻书》、等文,都应触发学生与课文的感情共鸣。通过这些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当头之时,中华儿女总是挺身而出,为保卫祖国、振兴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竭尽一腔忠诚,真是“千古英雄,爱国同怀赤子之心”!引导学生置身于文中,设身处地,感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领略到为报效祖国的那种震撼山岳、倒海翻江的气势。在可歌可泣,产生一种崇高爱国激情,即令那些不顾民族危亡的怕死鬼、可怜虫表示鄙夷、唾弃!总之,小说、戏剧中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用以扬善贬恶;诗歌、散文既可托物言志、寄景抒情,又是美化心灵的最好材料。

教师肩负着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任,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任,肩负着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邓小平说:“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素质,才能教得好,才能立足教坛,为祖国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师的素质

浅谈语文教师的素质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素养,是语文教师本身的语文能力,既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语文教师要有特别的听辨能力,要能够敏锐地、准确地从学生的平时谈话、朗读、演讲、吟诵中、辩论中、讨论等话语活动中听出问题。

“说”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

一、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以“舌耕为业”,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劳动特殊而重要的工具,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它沟通师与生的心灵,没有教学语言就不能形成教学。教学语言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受到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到学科性质的支配,它除了具有一般语言的共性,如科学性、艺术性之外,还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它不像文学那样文雅华贵,而以真理般的朴素见长;不像相声语言哪样调谑逗趣,而以清楚、明了称著;不像绘画的语言那样色彩斑斓,而以科学的简练得宠;不像舞蹈的语言那样感情外露,而以沉着的深情内在为追求。

教学语言的教育性、时效性,是他的又一显著特征,教学语言传递教学信息是为了教育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离开了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学语言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毫无意义。

二、语文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从“工于表达” 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到﹕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情美以感人。

﹙一﹚ 音美以感耳 教学口语的声音必须是现代汉语的标注音,必须讲普通话。普通话是汉民众的母语,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它分四声,有抑扬顿挫,所以悦耳动听,富有极强的表现力,而且极具感染力。

﹙二﹚ 意美以感心 教学口语的内核就是“意”。教学口语作为载体,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教育信息等集中而形成的“意” 必须是美的,只有“意美”才能动心,才能把教育信息毫无阻碍地传达到学生的心灵。“意美”要求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

准确美 是指教书育人的教学信息,每句话必须对学生负责,负责的标尺就是准确。它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启发思维明确无误,指点训练精确无误。一句话,教学口语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意义,传递教学信息具有真理性。

准确美还指教学口语讲求分寸,恰到好处地表达要说的意思。讲课,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根据言语目的,准确的遣词造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讲不同的话,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讲不同的话,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简洁美 教学语言要简明通达,由浅入深,虽少用譬喻,但道理却让学生十分明白。事实也正是这样,只有运用简洁的教学口语才能使学生把握事物的主要之点,才能抓住要领,抓住问题的实质。语文教师要想教学口语简洁,功夫要下在深钻教材上。简洁美是教学口语的本色,是教学语言的“尽境”,我们要终生向这个方向努力

理趣美 教学口语要同时具备哲理与风趣,睿智与兴味,让学生听后能思考,领悟后能叹息,在笑生或愉快中受到教育与启迪。教学口语的理趣美可运用事例、故事、典故、比方、比拟等方法、还可以通过介绍作家、作品时代以及作品的影响等等来引起学生们的联想,对学生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是教学具有一定深度的体现。

﹙三﹚形美以感目 教学口语的形美,主要指修饰美和多样美。

修饰美 为了提高效果,教学口语也要进行必要的包装和打扮。它遵遁陈望道先生“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修辞原则,既适当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又交叉使用多中句式,变语言的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张隐蔽为显著,使其直感得到强化和渲染,发挥语言的极致功能。多样美 教学口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但从人们概括的语言风格来看,主要以平时明快、优美柔婉、庄严豪放、诙谐风趣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为主。

﹙四﹚情美以感人 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对学生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具有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同时还强化教学信息。“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我们要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的黄金三角州,谐调共振,弹奏一曲“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美妙乐章,尤其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情真,言为心声,诚于中而形于言,把高尚健康的情感传递到学生心中,让学生沿着感情发展的历程,感受—共鸣—领悟—个性倾向,陶治自己的情操,成为一个对世界充满爱的人,把大写的人字写向万里长空,实现自我价值。明乎此,语文教学的人话性,特别是老师感情的投入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相机使用态势语

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态势语主要有表情、手势和体态三种。教学态势语,实质上是教学能力的一种自然流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加上教师的感情、意志等个性心理活动,包括教师的生理能量等,都凝成一种意识信号,通过态势语表现出来,给教学带来巨大的帮助。应此,态势语是教师知识功底、思想观点、教学方式和整个身心能量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随机融化,从而成独特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教学语言,又从而产生一种教学魅力,给课堂增添了生命力和艺术性,使自己所教的课升华到一种理想境界,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任何现代化的“人机关系”,到什么时候也取代不了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

“读”我们语文老师天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这就需要较高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抽出时间去进行吸收性阅读,不仅要读古典名著,读唐诗、宋词等著名篇章,同时还要读余秋雨、王小波等名家作品的,经常读当代流行的散文、随笔、杂文、文摘之类的报刊。尤其是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另外,对于外国的,如米兰·昆德拉、海德格尔、纪德多少有点了解。其次,要掌握各种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跳读等等。也就是说,既要会精雕细刻,又要会一目十行。特别是朗读的技能,这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例如,吐字、发声、停顿、重音、语调、语速、仰扬顿挫、以声传情„„

第三,要有分析、鉴赏能力。语文老师要学会揣摩文章,既要会提要钩玄,又要会分解综合,还要会概括、归纳、批评、鉴赏。也就是说,不仅能教为熟练的把握字、词、句、篇的主旨,还要读文章的内容、形式、风格等等加以分析评价。

“写” 中学作文怎么教?究竟怎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方法有很多,但老师的示范无疑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最好的方法,也是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叶圣陶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提倡:“中学语文老师应该下水”。教师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有益的启发,最初用的经验。” 从道理上讲,写作是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为何有那么多的语问老师却疏于此道、怯于“上场”呢?关键是自己的积蓄不够。怎么办? 首先要多读书,勤思考,“读”与“思”是写作的源泉。读什么?怎么读?可以参照前面关于“读”的部分。只要及时的吸收充电,让自己和日新月异的现实联系起来,就会使自己的大脑河流断里面的知识源源不断流淌,自然就会产生“创新冲动” 再说“思”。“读”与“思”是写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是一个人知识水平与思想修养的综合外化。从写作理论上讲,一个人具有具备丰富而有深刻的思想,才能写出气势充沛的文章。没有思想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的文章,愧于“思想”的人很难写出像样的文字。人得思想从哪里来?现实生活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地读,读古今名著,从中汲取厚重的民族文化思想的精华;读今人精品,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过去、现在,畅想未来;读社会新闻、纪实作品,关注纷繁复杂的百态人生。要不断地“思”,思考历史,思考现实;思考国家大事,思考平民心态;思考自己,思考事业。“读”与“思”的积累将使你的笔端流淌出涓涓溪流,喷涌出汩汩惊涛。

其次,要勤动笔,广播种。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到手中的笔有些不听使唤,词汇羞涩,语言枯寂。怎么办?你可以先把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原封不动的写在纸上,这就是胜利。待有时间了,再好好修改、推敲,文章越改越精。一定要坚持写,虽不是一日一问,但一周至少写一两篇,灵感活跃的时候可以多写。写的内容不限。可以记事,把自己的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都记下来,其中一定有很多闪光的、值得品味的东西;可以谈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散文、杂文、小小说、诗歌都可以试一试;可以写教师日记,把自己教学中的感触都记下来。在这几点中,写教师日记是最大的优势。第三,既然是“下水”,主要的还是和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和学生同堂同题作文,可以让学生同时投稿,当然也可以让自己“先行一步”,提前写出来,让学生点评,从而起到激活学生灵感的作用。高于学生也好,不如学生也罢,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局面来。

语文教师写的能力,还包括工整流利的写作能力。语文老师必须有一手好的“三笔字”。同时还要懂得书写的姿势、用笔的方法、字体的间架结构、碑帖的选择等书法常识;另外,语文老师的板书和作业、作文和批语,一定写的工整、流利、美观,起到示范作用。

总之,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一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唐河县昝岗乡三初中 丁珂

2013年6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语文的人性与个性,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

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我们的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自觉投入阅读的兴趣

学生常常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能自觉地投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富仁先生说:“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任务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实际,想出更多的金点子,运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手段,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种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使之进入一种“乐读爱读”的境地,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让学生真正把学习语文当作一种快乐的事。

二、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读书 阅读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自然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教师只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读,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并借助工具书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因为阅读是循序渐进的,只要坚持阅读,善于思考,就会达到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能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而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是种主动接受,是自我消化和吸收,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特色,体会到作家的情感,既有兴趣又往往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重点、难点,予以点拨,少而精,这样就避免了文无难易,不分详略轻重,一讲到底的做法。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整体把握”的方法,可通过“诵读”、“情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式来实现。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文本中丰富的人文性,浓厚的感情色彩,并逐渐受其熏陶和感染,而不能以教师的讲析替代学生的感悟。例如诗歌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读者诗歌描述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对其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野;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样思维常常只是混合、精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语言叙述——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否则,一切书籍的阅读、一切思考、一切感想,都有可能成为过眼云烟。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写下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等等。还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阅读 不但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而且他们能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多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引导他们关注自身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与文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汲取一切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不断地实现心灵的转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唐河县昝岗乡三初中 丁珂

2013年6月 优秀论文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唐河县昝岗乡三初中 丁珂

2013年6月

优秀论文

浅谈语文教师的素质

唐河县昝岗乡三初中 丁珂

2013年6月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XX年8月6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黔东南州XX年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经过七天的学习下来,有充实、有快乐、也有疲惫和困惑;但最重要的是疲惫过后的充实感。我学到了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东西。使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知识不是单一的以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构建知识。

开班典礼上,几位领导的讲话让我知道了此次培训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应该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争取学有所获。接下来的学习中,我被这些教授、骨干教师的课深深地吸引着„„ 法制与安全教育专题的杨长泉老师帮助引导我们学习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白的法律法规,让之前法律意识淡薄的我增强了依法治教的意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热情更加强烈。

在这七天中,我们共听了11位教授或骨干教师的课,每一堂课都非常精彩。从每一堂课中都能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以下几位老师的课使我印象非常深刻:

潘薪文校长的《小学生快乐作文》的讲座,让我明白了给予学生快乐,永远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主旋律。首先,潘校长出示了一组农村孩子快乐生活场景的图片,从这图片的画面中,我是那么熟悉,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儿时诸多美好的回忆。确实,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事情总是自然而然地很好完成。写作文也一样,提起笔心情是愉快的,写的过程中是一种享受,这样,作文自然就会写得好。

听了姚源和老师的《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后,我如沐春风,忽然变得神清气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课文类型(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等)的教学,我往往分不清什么样的课文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统统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总是怕学生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既浪费时间,教学效果又欠佳。听了姚源和老师的课后,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忽然得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特别是他提出的三步教学法,使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真正从初步了解到深刻理解,再到情感的升华。

除了听了以上两位专家的讲座,我还听了陈娇老师的《怎样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潘美莲老师的《构建观课议课新理念》、杨文燕老师的《浅究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方法》、于月红老师的《重拾小学语文教学》和《重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尹东海老师的《语文教学线性设计模式与文本开发》、杨胜珍老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案例的撰写》和傅安辉教授的《论文写作的要求和规范》,可以说每一堂课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及给我很大的启发。这样的培训,对我们边远山区的农村教师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

经过七天的学习,我明白了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实用,真正的语文教学,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实施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语文教学要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是啊!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他源于生活,而更应该超越生活。通过七天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学习,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是培养一批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就先全部发展。自己要全面发展就应该做到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的楷模。以快乐去快乐每一个学生,以阳光去阳光每一个学生,以品德去影响每一个学生。我相信,在我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会把自己这几天的所学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争取做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永恒的主题。

第四篇: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的生命线,新时代教师仍需要积极地修炼自己的基本功。

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基本功呢?

第一,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修炼自己的专业技术基本功。专业技术基本功对于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基础,因为每位教师当初在师范院校学习的时候就已经修炼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功底。当教师以后,又经过自己的学习、锻炼和摸爬滚打进一步修炼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基本功。但是知识在不断更新,社会在不停地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层出不穷,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在以侉父逐月的速度飞速地发展,信息技术正以流星赶月的速度更新。在这个科学技术大变革的时代,谁如果不努力加强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层次,谁就会被时代的潮流抛向远方,成为时代的弃儿。作为担负培养接班人的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断修炼自己的基本功,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第二,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修炼好自己的教育素质,教育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俗话说,教师育人是根本,教书是形式。教师的教育基本功,是教师从教以来,逐步形成的功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拥有的教育基本功,在不断地退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教育基本功的培训,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反思,让自己具备扎实的教育基本功。

第三,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加强修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因为只有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更好地对学生展开教学。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第四,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炼,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有自己行业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就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甘为人梯,堪为楷模。

第五,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良好的师德,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师德的教师没有资格从事教育事业。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教师要时常加强自身的道德修为,要有棒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怀。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要与一切与教育教学格格不入的思想划清界限,对待学生一定要春风拂面。要有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境界。

总之,教师唯其具备了以上五种基本功,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新时代称职的教师,你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你的光彩人生、幸福人生和康健人生也才由此拉开了序幕

第五篇: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的那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2002年,教育部就全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现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就充实完善教师进修学校功能,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其中也指出,加强教师进修学校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当前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了一个无限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清醒判断,抓住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当务之急必须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归根结底也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本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本地区开展教师培训、自学进修、业务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内教师教育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上分析,我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了《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作为近两年的重点研究工作,以解决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比任何时期都重要。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知识陈旧率很高,这就更应在教育行为中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既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不断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终生受益的学习本领。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开发师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必将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作为“教师之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则对于加快本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推进我市教育整体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当前形势下,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证。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名称是《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研究》,其中,素质:是指人或学校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而人的素质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教师素质是指学校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备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学科的专业化特征。

提高教师素质也就是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和技能水平,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条件,而我们课题的主旨是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新民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能够适应新时期本地区教师培训、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和需要。

四、课题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本课题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原则,遵循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除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培训之外,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主动自学相关书籍和理论,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发展个人特长,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管理能力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2、适应性原则 本课题实施本着“立足本校,面向基层,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方针,根据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和趋势、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找准教师学校教师培训与提高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发展方向,为本地区教育的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3、可行性原则 课题遵循“系统规划,分阶段实施,先重点突破,后纵深拓展”的研究思路,根据人才需要、资金条件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切实推进本校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与发展;扬长避短,持之以恒,认真总结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力求按期取得建设实效。

4、创新性原则 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同于一般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师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应重在知识、技术、管理三方面的创新,利用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建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教育人才的教育基地

5、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在教师队伍去建设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因此,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以人为本,探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激励科研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6、实效性原则 注重投入与获得的双向增长,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检查监督机制,实现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督促和检查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情况、经费的使用情况。

五、研究的内容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实际水平,深化教师进修学校的内部管理,努力探寻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开发和利用与教师教育相关的一切资源和信息,积极利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外部力量,加大政策倾斜、资金和设备投入,强化硬件建设,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佳环境,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使我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把我校建设成一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师身心健康发展中心,成为提高本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挥中心。为做好本地区教师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师校全体教职员工及与教师发展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设备。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并充分发挥各种培训资源与设备的培训职能,有效提高师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七、研究操作过程

(一)深入研讨,确定课题名称及主要研究内容

2006年3月,新一年的工作刚刚开始,我校党政班子领导就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现状及师校的发展前途等有关问题,召开专门会议,深入挖掘和研究我校当前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潜力和措施,明确了师校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问题,并确定今后的重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思考:

1、当前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性质已从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转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而如何提高师校教职员工(培训者)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将关系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否具有实效性,这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应思考的重点之一。

2、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中小学教研科研工作的指导管理任务,而教研科研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本地区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做好教研科研的指导工作是本课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教师学校地位的一项重要因素。

3、由于教育经费的缺失,学校办学的经济基础出现实际问题,大部分办学经费要由学校自行解决。因此,如何拓宽办学渠道,开源节流,增加办学和培训经费,确保师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也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与存在的矛盾,学校在确定课题《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策略研究》之后,于2006年3月20日召开课题研讨会。会上,学校负责人即本课题组负责人马继明校长阐述了本课题立项的背景、目的,确立了课题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提出了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完成目标的初步构想,然后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了教育部及辽宁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会后,分析师校发展的三个重点问题,为课题进一步展开做好准备。

(二)深入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设计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2006年4月初,课题组成员为了增加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首先对全校教职员工的基本情况作了一次全面摸底,摸清了教师的学历、进修、信息技术水平、普通话等级水平、专业技术等级等现状,也了解了教师目前学习进修的需要和目标,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等,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学习做好准备。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又深入地学习有关教师进修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相关文件和经验,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就上述思考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向课题组提交本部门分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建议,为课题深入开展研究献计献策。2006年4月中旬,课题组高芝媛同志根据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意见或分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整理出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提交课题组进行论证。

2006年4月底,课题组再次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就形成的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学习、讨论,明确工作思路,确定研究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三)课题全面启动,探索和实践教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为迅速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领导班子成员高度重视此课题的具体实施。首先,制定了“十一五”新民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计划,修改完善了教师进修学习制度,在教师进修学校“十一五”展望与规划中鲜明地提出了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提高与发展的预测与展望,为我校的教师队伍发展与提高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同时,要求各科室以部门为单位,具体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展开以学习、训练、反思、提高四环节提高模式为主线的岗位学习提高活动。要求从制定个人研修计划,有目的、有设想、有行动,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与开展。

2、倡导“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教育发展中有管理、培训、教研等重要职能,每个教师都肩负着重要职责。所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每位教师在各自岗位上作用的发挥,在教师中积极倡导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与落实,使教师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作好本职工作,积极为教师发展出谋划策。并坚持督促全体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才能适应自身的工作环境,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提高,做到有为,从而提升师校教师在全市中小学校指导管理中地位和作用。

3、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师德好,业务精,功底硬,教研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即以德立校为主线,以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宗旨,以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大力加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教育科研能力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的两个素质和教学水平,谋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中,教师的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学习不仅包括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实践的体验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学校的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学习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及对教育实践进行探究与反思的活动。为此,学校坚持“让教师培训工作与书同行、与实践并进”的思想,把学习视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把教师的学习作为提高校本培训成效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研读教育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我校采取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制定读书行动计划的方式,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的管理。规定教师每天读一份教育报,每月读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定期举办专家讲座,举行教师理论、业务素质考试。通过各种措施,引领教师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研读教学案例。例如,我校把研读案例作为实践学习和落实教师工作技能提高的有效载体,通过深入基层组织观看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现场活动等具体案例,交流研讨,分析案例所蕴含的教育策略,通过这些活动,引导教师开展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基于问题的行动学习、基于经验的反思学习、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性感悟理解。从而强化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对本区域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指导与管理的责任,因此,对其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要求更高。认识到这一点,本课题研究首先把如何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放在了研究工作的第一位,并确定2006年为“教师进修学校形象建设年”,以加大对教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学校是基础教育工作母机,只有切实加强师校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师校发展,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为此,师校党政班子,多次向教育局提出申请要求增派力量,充实领导班子成员。2006年8月,在师校的建议下,教育局对师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了两位年富力强、校长工作经验及其丰富的领导同志分别任校党总支书记和教学的副校长,使师校领导班子更具活力和实力,更富有创新精神。又通过竞争上岗的方法,选择了11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师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的同志进入中层领导班子,增添了领导班子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班子成员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经常开展业务学习、研讨活动,了解当前教育的新动向,新理念,新策略,研究适合本校实际的改进措施和方向,开动脑筋,思考对策,始终把如何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放在思考的第一位。

此外,领导班子成员还经常对照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监督,确保领导班子集体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学校领导班子还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在每年的期末工作总结会上,公开财物收支出情况,让群众了解,让群众放心,树立了师校领导班子清政廉洁、开拓进取、正气饱满、政绩突出的良好形象。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师校形象年建设活动中,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分别于2006年2月23日、2006年4月4日、2006年6月6日、2006年10月25日多次召开班子会或全体教职工大会,研讨和交流如何改进各部门工作作风,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特别是教研人员不要以任何理由向基层学校推销收费资料,不许乱收费,不要吃拿卡要;下乡教研要有计划,工作要做实,不要走过场,做到求实高效等多项涉及到师德师风的关键问题。在反复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于2006年9月,对我校中小学部、科研部、培训部、电教部等教科研、师训人员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由基层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为这些相关人员打分,作鉴定,测评其工作情况。此举,有利地促进了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意识水平的提高。

学校还本着德才兼备、公开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多次从基层学校择选教学经验丰富、有高尚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师资、教研队伍,使我校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历学识水平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创建学习型校园,加强教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教师学校的教师是教师的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操的专业技能,因此学校把创建“学习型校园”作为目标,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督促教师不断学习进修,强化基本功训练,提升职业品位。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学习,多方筹备资金,为22位参加东北师大现代信息技术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的教师每人学费补助2000元;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学习,为20位教师参加沈阳市级新课程标准实施培训者培训提供学习补助计4000元;鼓励和约束教师开展自学自练活动,学校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检查,开展业务学习竞赛活动。

5、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我校领导班子一直高度重视我校教师的信息教育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与提高,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在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必须在接受新事物、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方面走在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前面,才能真正起到指导、引领、管理、导航的作用。2006年初,师校派专职教师对在校的所有专职教研人员采取过关式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过培训,全校45名50岁以下的专职教研人员均掌握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顺利地通过了理论和操作实践考试,获得计算机技术考核二级证书。2006年下旬,在为教师现代技术“扫盲”的基础上,又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了两次教师计算机操作专题比赛,分别是 “powerpoint设计操作赛”和“word文稿和电子表格操作竞赛”,要求每支部(科室)出4人参加比赛(包括校级领导),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使用程度。本次比赛赢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参与率达50%。此项活动,大大促进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新时期,要求教师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教师学校的教师要成为“师者之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培养骨干教师、树立教师榜样方面同样投入很大精力和财力。在“十五”教师培训基础上,又提出“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将一部分骨干教师送出去,先后派22名教研骨干到沈阳参加教研员提高培训;送4名省级骨干教师到省教育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处学习培训;送10名骨干教师到杭州、江苏、南京等教育教学先进的学校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作法;支持22名积极上进、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教师参加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开办的研究生课程班高层次学历提高培训;帮助巴红山、毛劲生等多名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开展教改实验研究,作公开课、汇报课等。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学习者政策上、时间上的支持照顾,激发了骨干教师奋进的斗志,更为众多教师起了示范引路的作用,为新民师校营造了一个爱学习、善研究、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为体会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掌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育专家于永昌主任和沈阳教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校讲学,使全体教师不用走出家门,便聆听了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前沿认识和体悟,与教师共同分析了当前课程改革形势和作法,指出了沈阳地区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举措,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从中获得感悟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教育科研则是指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和探索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往往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出现,教育科研专家一致认为“问题即课题”。当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从内心形成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需求和冲动。因此,教育科研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困惑,而这种困惑或问题正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的结果。教学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则是教师对合理教学实践追求的动力,因为教师的反思正是不满足现状、锐意进取和探索的表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教学反思所形成的困惑或问题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动因和先导,教育科研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离开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教育科研必然是一种“空中楼阁”,是不可能有现实意义和生命力的。

所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自身工作的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在不断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反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坚持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并把整理思考的东西再用于新的工作环节之中,去感悟,去实践,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正像教育家朱永新说的那样,“从今天起你就开始写教育日记并不停地反思,坚持十年,你一定会在教育科研上取得令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果。”朱永新的观点一语中的,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所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反思活动的做法,正是对教育科研的科学定位,也是教师教育科研得以落地开花结果,有效的提高了师校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近年来,市教育局对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视,把师校的建设和发展放在新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抓住这一契机,我校及时对师校现实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向教育局领导汇报,经过与教育局领导多次调研和充分论证后,制定了双向投入,改善师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方案。

2006年9月,学校投资20余万元,对师校原有的五个普通教室和多媒体阶梯教室进行了改造,使之接近省级教师进修学校示范校的标准。

2006年12月,师校又筹措资金20万元,对教学楼办公环境进行了改造,使教学环境、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办公条件、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2007年4月,学校和教育局联手,还为每个专职教研人员每人配备一台电脑,使学习、办公的条件提升一个档次,拓宽了教研人员的信息渠道,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的快捷便利的环境。

9、强化人文意识,探索师校管理新模式

几年来,在不断加强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师校领导班子更加重视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软件建设,做到着眼于内涵发展,启动内部活力,构建以适合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和壮大的管理模式——“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人本管理模式。

首先,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分析研讨师校教师队伍现状、研训工作现状及改善与提高的对策,一致认为在狠抓教师整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目标达成制等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采用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系和心理沟通,使制度管理、目标管理与人本民主管理相结合,处理好严格制度和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将学校管理纳入到法制建设轨道。同时还要做好政绩、业绩评价环节,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发展。在确定了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后,课题组初步构建了人本管理模式的框架,为模式的进一步实践作了充分的准备。

2007年,课题组在初步构建并付诸实践的基础上对我校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又做了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首先,继续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体制,要求师校各部室主任根据本部工作性质进一步修订本部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并签定责任追究制合同,具体落实了“分层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策略,使各部室能够做到“心中有位、行中有为、守土有责”,确保各部室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其次,进一步深化了学校管理“四制”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尤其是结构工资制的改革,按劳动量定额、多劳多得,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焕发了崭新的精神面貌,使大家积极想事,认真做事,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目标,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三,继续实行民主治校与章制建设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既做到保证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要健全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教职工出缺勤请假制度、教职工奖励与惩治制度等。

第四,在管理上,师校领导班子还坚持“四树立、四处理”管理策略,即:树立危机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正确处理好严格制度管理和做好细致思想,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改善办学条件和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常规管理与科研兴校之间的关系。为此,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或全体教职工大家分析学校现状,商讨发展大计,严肃工作纪律,向教职工通报学校发展状况和设想,遇到具体问题征求群众意见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沟通,同时,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崇高的事业吸引人,以浓厚的感情凝聚人,以适当的待遇挽留人。

10、创造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教师学校担负着本地区中小学教研、科研、培训、电教等各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是师校每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学校一直鼓励和倡导师校的教师加强合作与探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几年来,我校各部教师根据本学科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并协调各部工作,共同完成师校的整体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继续实践和完善“研训一体,管训结合”的继续教育工作模式,实行培训、教研、电教、科研四位一体,教研和科研结合、研究和培训结合、指导和管理结合、管理与评价结合,全方位组织本市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同时,扩大了教师进修学校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中的影响,确定了教师进修学校不可取代的地位。

(1)课改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具体进行了以下几项工作:

①抓好领导者的培训。经过多年的新课程改革,我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课改的成败,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对中小学校长的课程改革培训。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各中小学领导学习新课改理念,掌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方式,使领导者能够了解新课程,懂得新要求,走入新课程。2007年8月中旬,我校聘请学校聘请沈阳市政府督学、教育专家于永昌主任、沈阳教研室科研部主任宁炜来我市为中小学的校长做新课程改革策略介绍和教育科学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地位和作用讲座。

②抓好骨干教师培训。为确保我市中小学能顺利进入课改实施阶段,我们采取“以骨干带全体”的培训方式,先对全市学科骨干进行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法集中辅导,让骨干教师先知先觉,再由他们传递给其他教师,使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能进入状态,胜任新的教学任务。到目前为止,参加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的人数:小学1041名,中学660名。

③举办课改研讨会、观摩课活动,使教师互学互改,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观摩、研讨,使我市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初步树立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及质量观,对新课程实施直到了保证作用。

(2)集中辅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落实“十一五”继续教育工程方案。按照“十一五”继续教育工程方案的规定,研训部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集中辅导和自学自练相结合,完成规定的学时和任务。(3)学识水平与学历提高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

在大练教学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师校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力度,先后与沈阳教育学院、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组织在职教师进修学习。到本年末,有专科生189人,专业证书学员116人,本科生856人,研究生260人;通过培训,使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教师拓宽了知识领域,掌握了更宽泛、更渊博的知识,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领略了当今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也为教师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此举博得了基层学校教师的赞誉。

(4)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我校始终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科研促教研,教研促质量的原则,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

首先从师校教研员开始,要求人人有专题研究,并引导基层学校校校有科研项目,以研究促发展,使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逐渐从原来的墨守成规、凭经验教学的教书匠转变成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研究型人员。

几年来,我校教研员都能撰写出自己的专题研究论文,11个沈阳市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鉴定验收并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奖。基层学校的课题已陆续结题,归纳总结了研究成果,有利地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九、课题成果

(一)理论成果

1、构建了新民师校“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使师校管理趋于规范化、理性化。

两年来,在本课题引领下,加大了对内管理力度,并依据现代管理理论,探索和构建了适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模式,即:“目标引领——机制激励——评价导向”的以人为本的师校管理模式。

2、总结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改革策略,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生存和发展提供咨询和经验。

新时期县级进修学校是我省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和教育信息交流中心,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进修学校必须走在发展前列。具体经验是:

1、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

2、倡导“有为”与“有位”,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3、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4、确定师校“形象年”,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5、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教育与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3)创建学习型校园,加强教师业务进修和教学基本功训练

6、走出去,请进来,优化培训资源,走专业化培训之路

7、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8、加大投资力度,狠抓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最佳办学条件

9、强化人文意识,探索师校管理新模式

10、创造性开展本职工作,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师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实践成果

1、课题研究提高了师校干部、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成员经常深入学习《关于切实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意见》《教师进修学校省级示范校建设和评估标准与细则》《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策略》等文件或文章,深入研讨影响师校发展因素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师校发展献计献策。就在这些学习研讨活动中,课题组成员从中获得了新的理念和信息,拓宽了新视野,增长了才干,提高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教育研究的方法程序,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2、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两年来,经学校的积极倡导和政策鼓励,我校数十名教师纷纷参加高层次学历进修学习,其中8名教师参加本科学历进修,22名同志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目前,我校教师中有本科学历57 人,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95.6% ;有研究生学历27人,占在职专任教师总数45.7%,其余的为专科学历,本科在读。

通过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使教师普遍了解了国内外教育最前沿的信息,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学习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接受并初步掌握了比较复杂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领略了教育科研的魅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职业品味,可谓走在了新民教师教育的最前列,并引领新民市中小学教师奋斗的方向。

通过开展“教师学校形象年”“教师行为跟踪调查反馈”等活动,有利地促进了教师行为的转变,树立了教师学校人的良好形象。

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不同的活动中,纷纷获得优异的成绩和荣誉,其中,赵洪杰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赵洪杰还在2007年1月被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评为“优秀助学教师”;史继红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坛优秀版主”,还在2006年9月被新民市人民政府评为“新民市优秀班主任”;闫景仁在沈阳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业绩突出,被沈阳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工作者;陈宏宇在2006年网上教学活动中工作突出,被评为辽宁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课程教学能力”;刘淑杰在全国“2006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实验总结表彰暨培训研讨会”上,荣获2006年“优秀教研员”称号,同时被收录《新世纪人物2006》一书;高芝媛于2006年1月被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辽宁省“十五”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于2006年3月被辽宁省教育学会评为辽宁省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并于2007年教师节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

3、教师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地位得到提升。由于多方筹措,共同努力,新民市教育信息中心终于落成,为新民师校创造了更优越、更先进的办学条件,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学习又开辟了一条更便捷、更宽阔的渠道,赢得本校教师及中小学领导、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从而提升了教师进修学校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中的地位。

4、提高了中小学干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提高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由于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教研、科研指导,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和专题研究,明显地提高了中小学干部教师管理能力、教研能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改革了教学方法,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5、增强了师校的综合活力,扩大师校的办学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由于开辟了多种渠道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不但为中小学教师创造了深造学习和提高学历层次的机会,也为师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师校的综合实力,成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使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影响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也相应好转,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了,一些曾经有跳槽机会的骨干留住了,使师校上下人心稳定,工作热情高涨,与新改善的优越的环境相映成辉,使师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创造了新民师校二十年来最辉煌的时刻。

总之,二年多的课题研究为新民师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并实现了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的预定目标,同时为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设计了宏伟目标,提供了发展的最佳策略,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十、反思与讨论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发挥教师进修学校职能和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提高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办公经费和培训经费的严重缺失,势必会影响到师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必须得到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才能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不断发展和壮大,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师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作用

下载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语文教师的素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

    论教师素质

    论教师素质内容提要: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的因素,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明了教师素质包涵的内容,提高教师......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浅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摘要: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总目标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教师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014年黔东南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2014年黔东南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 心得体会 2014年8月14日至8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黔东南州凯里学院举办的全州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在为期7天的学习里,我听取了......

    新世纪语文教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构想

    新世纪语文教师素质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构想http:// 论文下载网 2008-04-17 未知 浏览:197 次 【打印论文】【收藏论文】本篇论文转自论文下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三虎庄学校郑红霞 摘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模式也要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则取决于教师的角色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小学语文教......

    初中语文论文 教师素质与语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值越大,教学效率越高;比值越小,教学效率就越低。提高教学......

    教师人文素质心得体会

    教师人文素质心得体会 高凤荣 通过对人文素质的学习,在阅读教师人文读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充分的学习到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传统人文精神发展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