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冲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称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要告诉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难点是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理解课文时认识比喻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结合提示,用“先”“再”“然后”等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回答问题时间,培养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做”四个生字
2,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后,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师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师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三、检查自读情况,巩固识字
1,小组互读
2,指名朗读,同学互评
3,抽字块认字在卡片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对的给予表扬
4,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5,指导写字,“再”“象”“像”“做”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范读,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再请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请学生根据如下提示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曹冲用船称出了大象)
师指导学生明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第二部分是3、4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段意,教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照”“点”两个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简略复习第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请学生说说课文分成哪三部分,再次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投影出示段意:
起因——(1、2)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
经过——(3、4)官员们议论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过程
结果——(5]用曹冲的办法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大象的样子
师口述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大象呢?在哪个自然段提到了?(第二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学情预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请学生朗读)
师:听了朗读后,我们知道大象应该是又高又大的,虽然我们的眼前并没有这头大象,但我们依然能想象出来你能再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大象又高又大吗?咱们一起接读吧,看谁与老师接得最好,并能读出大象的样子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大象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读大象的样子)
大象——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提问:是说大象的身子是一堵墙吗?那为什么要说成像一堵墙?
学情预设:因为墙又宽又大,大象又很大,所以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一堵墙它们有共同特点,都很高很大
师提问:那是说大象的腿是四根柱子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学情预设:因为柱子很高很结实,大象的腿也很高很结实,所以把大象的腿比喻成四根柱子
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多会想象呀,用一堵墙比喻大象的身子,用四根柱子比喻大象的腿,使我们眼前—下子就出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象的样子
2,官员的办法
师提问: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听一听官员是怎样议论的官员的议论在第几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这一(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找投影出示提示语,(1)官员们想出了几个办法?请你用①②„„标出来
(2)请你用“——”画出官员们的办法
(3)试着把官员的办法连起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有两种,请学生分别说一说
明确
第一个办法是得造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第二个办法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3,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并予以指导)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标一标曹冲称象的过程
投影出示:
(1)称象的过程分几步?请你用①②„„标出来
(2)说一说每一步主要做什么?
生边回答,师边小结,并板书如下: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上岸
装石到线
秤石头
知重量
师称象过程是这样的,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师配画外音)
出示图片,再次让学生感知称象过程
请学生根据图片,自己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书中是用“先„„再„然后„„”把每一步连接起来的,你能用这样的词连接吗?
师先示范复述,再指名复述
4,最后一段
师结果怎么样呀?(指名读第五段)
师:曹冲做了一件连官员们都没有做到的事,而那一年曹冲才——7岁,就跟你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难题,你能开动脑筋想办法吗?
三、指导写字:“照”“点”
1,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四点底的四个点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师示范写一遍
4,学生练写各一遍
5,展示评议修改
第二篇:《曹冲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称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故事要告诉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难点是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理解课文时认识比喻句,会用“一边……一边……”造句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结合提示,用“先”“再”“然后”等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回答问题时间,培养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做”四个生字
2,会用“一边……一边……”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双腿像柱子,尾巴像辫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后,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师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窍门
师引导:“称”“秤”和“沉”字音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柱”“址”是翘舌音
三、检查自读情况,巩固识字
1,小组互读
2,指名朗读,同学互评
3,抽字块认字在卡片上面分别写上本课的13个生字学生自由抽字块认字,全部读对的给予表扬
4,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把容易与本课生字混淆的生字块混入13个字块中,再让学生抽读
5,指导写字,“再”“象”“像”“做”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范读,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再请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请学生根据如下提示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用()()(曹冲用船称出了大象)
师指导学生明确,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将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第二部分是3、4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教师出示段意,教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遇事开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写“照”“点”两个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简略复习第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环节,请学生说说课文分成哪三部分,再次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投影出示段意:
起因——(1、2)别人送给曹操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
经过——(3、4)官员们议论称象的办法和曹冲称象的过程
结果——(5]用曹冲的办法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二、深入理解课文
1,大象的样子
师口述第一自然段提问:这是怎样的大象呢?在哪个自然段提到了?(第二自然段)谁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
学情预设: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请学生朗读)
师:听了朗读后,我们知道大象应该是又高又大的,虽然我们的眼前并没有这头大象,但我们依然能想象出来你能再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大象又高又大吗?咱们一起接读吧,看谁与老师接得最好,并能读出大象的样子
(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大象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读大象的样子)
大象——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师提问:是说大象的身子是一堵墙吗?那为什么要说成像一堵墙?
学情预设:因为墙又宽又大,大象又很大,所以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一堵墙它们有共同特点,都很高很大
师提问:那是说大象的腿是四根柱子吗?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学情预设:因为柱子很高很结实,大象的腿也很高很结实,所以把大象的腿比喻成四根柱子
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多会想象呀,用一堵墙比喻大象的身子,用四根柱子比喻大象的腿,使我们眼前—下子就出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象的样子
2,官员的办法
师提问: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听一听官员是怎样议论的官员的议论在第几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这一(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找投影出示提示语,(1)官员们想出了几个办法?请你用①②……标出来
(2)请你用“——”画出官员们的办法
(3)试着把官员的办法连起来,说一说
学情预设:有两种,请学生分别说一说
明确
第一个办法是得造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第二个办法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3,曹冲的办法
师:曹冲的办法在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并予以指导)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标一标曹冲称象的过程
投影出示:
(1)称象的过程分几步?请你用①②……标出来
(2)说一说每一步主要做什么?
生边回答,师边小结,并板书如下:
赶象上船
沿水画线
赶象上岸
装石到线
秤石头
知重量
师称象过程是这样的,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师配画外音)
出示图片,再次让学生感知称象过程
请学生根据图片,自己先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师引导:书中是用“先……再…然后……”把每一步连接起来的,你能用这样的词连接吗?
师先示范复述,再指名复述
4,最后一段
师结果怎么样呀?(指名读第五段)
师:曹冲做了一件连官员们都没有做到的事,而那一年曹冲才——7岁,就跟你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难题,你能开动脑筋想办法吗?
三、指导写字:“照”“点”
1,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四点底的四个点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师示范写一遍
4,学生练写各一遍
5,展示评议修改
(编者注:《曹冲称象》在语文版S版二年级下册在人教版教材里,该文安排在一年级下册,题为《称象》两课文除两处字词差异外,其他完全一致)
第三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者文中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并明白平时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多想想。
教学内容:
课前三分钟:小游戏(指导小秤的使用方法,请生来体验)
一、谈话导入
师:刚刚有同学体验过了小秤的用法了。那今天老师想用这个秤来称一称大家最喜欢的抽奖箱。我想请同学上台来帮老师称一称,谁愿意上来帮助我?(没有人举手上台)
(有人举手称不出来)(问:为什么,答:东西比秤大)师:看来大家都没有信心用这个秤称出这个东西的重量,因为抽奖箱比这个秤大,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跟大家遇到了一样的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接着来学习《曹冲称象》。(白板出示课题)
二:复习课文
在上课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快速开火车复习)
师: 上节课我们说到,这头象是怎么样的啊?
生:又高又大 师:身子像? 生:一堵墙 师:腿像?
生:一根柱子(白板出示大象和人还有称的对比图片)师:是啊,这么大的大象,它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看,这些人想出了几种称大象的办法。请大家翻开书本28页(白板出示自读提示,请大家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有称量大象的办法,并用横线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生:第一种: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称杆
第二种: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课件出示两句话)师:你们可真会读书,这么快就找出了这两种办法。
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
我想请小老师来读一读,谁愿意先来读第一种办法?
师:你的声音可真响亮,如果把秤字的后鼻音读得再标准点就更好了。我再请一个同学。
师:你真棒,一下子就读对了。(标红“秤”)请你当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一读吧。
这一遍读的棒多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课件出示)
秤的隶书,分开释意:
(禾,代表着稻谷、粮食+平,代表着公平,公正。因此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公正、准确的计量粮食。图片放在天平秤上拉伸,所以这个字就是由禾+平组成的左右结构 的合体字)
师:那什么叫秤杆呢?大家看(道具秤的杆)这个地方,当东西放在秤盘上,这个杆就会翘起来,代表着重量不公平不对等。天平秤的这边就是秤杆。而古代的秤杆是用木头做的,因此它是木字旁加一个干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书写顺序吧)
师:聪明的你们一学就会,那现在我想再请两个同学来读读第二种办法。师:你读的真认真,不过如果你能把X字的X音读准,就更好了。
师:你读的可真通顺。奖励你两个好孩子奖章。接来下难度升级,老师今天请来了我们的这只大象,谁能来一边读一边把大象放在该放的位置上呢?(白板出示图片,可移动)师表扬:你可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读得好,还能一边读一边给同学们演示第二种办法!掌声送给他!师:不过啊,老师刚刚听了你们读的两种办法,我觉得第二种办法太复杂了,第一种办法步骤比第二种更简单,所以我觉得第一种更好,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
师:我刚刚听到了大部分同学都不同意。
问题一:既然你不同意,告诉我,你觉得哪种办法更好?
问题二:你觉得第一种办法不好在哪? 问题三:你觉得第二种办法好在哪? 生:找不到那么大的树做秤杆。做秤杆很慢。
不用找到那么大的树,不用浪费很多东西,而且能很快的称出大象的重量。
师:原来如此,有一个人啊,他跟你们一样觉得第一种办法不好,第二种办法好。请你们找出文中这个人,并用波浪线画出这个人听完两种办法后的反应。师: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生:他的父亲,曹操
师:那他听完第一种办法后,曹操怎么样啊?(两种办法的句子课件,引读,下面出示曹操的态度句子,全班齐读)
听完第二种办法又是什么样的呢?(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哪位同学来扮演一下曹操,看看你听完两种办法后,你会不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直摇头,可不是摇一下头就停下了,而是一直不停的,不断的摇头,才能叫做直摇头,同学们记住了吗 师:看来啊,就连曹操都觉得这个办法好。那我们就看看第看看第二种办法是怎么样称象的。
现在老师把这个办法请到我们的课堂里面来了,只不过我可没按课文里的顺序出示,谁愿意来帮帮老师,把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呢?
(出示课后排序题,两生上台排列顺序,师复述一遍,用上第一步,第二步等词,给孩子等下复述埋伏笔)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把课后第二题排排序。
刚刚同学们都排列了顺序,现在我想请大家合上书本,看到黑板上来,老师把文字换成了图片,你们还会排序吗?那我想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种办法的顺序。师:刚刚这个小朋友用上了第一步,第二步这样的词,那有没有小朋友可以用上课文送给我们的顺序词来讲一讲呢(出示:再,然后)生复述
师:看来这个办法确实非常好,可以快速又不用耗费太多物资就能称出这么庞大的大象的重量,那想出这个办法的应该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大人物,肯定是个大官。生:不是不是,他只是一个小孩。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一个小孩子的? 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师:哦,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了。老师觉得把这个才字去掉也可以(课件出示对比句),都是在说曹冲七岁,不用多加这个字。可以吗?
生:不行,加上才字,才能说明曹冲非常小。师:那请你读一读加上才字的这句话。生读
师:场景一:你读的真棒,把才字重读了,我一下子就听出曹冲原来才七岁,这么小。
场景二:我想如果你能把才字读的重一点,更会嫌得曹冲年纪小。
师:那课文告诉我们曹冲年纪才七岁,就想出了第二种办法。
那第一种办法是谁想的? 生:官员们
师:能当官的人肯定都了不起,学识丰富,可是连他们都没有想出办法来,却被曹冲想出来了。说明了曹冲是一样怎样的孩子?
生:非常聪明,善于观察,热爱思考
师:既然曹冲小小年纪就这么聪明,那我们全部就再一起用夸一夸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吧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师:后来啊,曹操吩咐人用曹冲的办法去做了,最后怎么样? 生: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什么叫果然?
生:真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非常正确。果然的意思就是结果跟我们预想的一样。所以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今天啊,我们认识了一个小小年纪就聪明绝顶的人,曹冲7岁就能想出这样的一个称象的办法,大家都8岁了,我想我们班的孩子肯定也很聪明,老师呢想让大家回家去想一想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称出这头大象,你们有信心吗?
那下节课我们就来一场称象比赛,请你上台来讲讲你的好办法。大家回家可以先用笔写下来你称象的步骤。好了,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了,下节课再见!
第四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一课,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现在生字宝宝想要考考我们,你们有信心顺利过关吗?(有)------出示生字卡片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 同学们真聪明,认识了这些生字。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板书课题(竖版)
2、自学、汇报
师:上节课我们认真阅读了《曹冲称象》这篇课文,知道了这篇课文一共有6(生齐答)个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呢?谁记得?
生:先写大家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接下写大家一起想办法,最后写曹冲用巧妙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生:先是遇到了难题,然后想办法,最后解决了难题。
3、学习第1、2自然段
师:真棒。好,下面我们看看大家遇到了什么难题?请大家自由读1、2自然段,然后同桌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通过学生质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学习。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讨论得都很认真,组长能够各尽其职,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哪个小组能汇报?
小组: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事件是看象、问象有多重,称象的原因是象又高又大。
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用铅笔标出这几句话,再请一名同学说一说曹冲的称象办法,分为几步,每一步都要做什么。
(师、、曹冲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是真的吗?我们一起来帮曹冲验证一下,现在老师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做这个实验,大家来做解说员(师做生说)为什么这样就会称出大象的重量呢?(石头和大象重量相等,但石头却可以分成小块称,所以很巧妙)通过实践检验,曹冲的办法真的是很棒,这回曹操有没有摇头呢?(没有)而是(高兴地点点头)[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这个办法也“果然”(板书)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请将“果然”圈上。“果然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事实与想的一样,不出意料),请用这个词说句话(两名-三名)[活跃课堂,巩固所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降低课后背书难度。] 曹冲的办法太巧妙了,让我们一起来赞扬一下可爱聪明的小曹冲,齐读第4、5自然段。[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重点内容,训练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6、学习第6自然段
曹冲的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果然聪明过人,而且“那一年,曹冲七岁”,曹冲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来称象。我们向曹冲学习什么?[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课外阅读)]
7、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第五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这篇文章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这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儿童生活”专题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目标为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本课围绕“称象”的问题展开,在教学时,学情分析:
《曹冲称象》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本课围绕“称象”的问题展开,课文配有1幅插图,是曹冲在岸上指,人们接照他的方法,把大象赶上船,在船上画线的场景。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最后请学生完成课后第二题,给内容排序,借助关键词句说说称象的过程。在学习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之后,可以请学生把官员想出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作比较,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呢?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如此一来,对接单元目标: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低年级的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通过什么样的策略达到什么目标)通过课前预习的方法学习认读“曹”、“称”等15个生字,通过对每组“四号”同学的认读生字检查检测本课生字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对比学习“称、秤”2个生字的写法。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果然”等几个词语的意思。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借助课后题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到底好在哪里。
教学难点: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读文本、作比较、实验演示法、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准备:PPT “曹冲称象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体梳理导入课文
1.出示单元目录,梳理单元主题——“儿童生活”(1)回顾这个主题我们曾经接触过的类似的文章(预设:《司马光砸缸》,一个古代少年用自己的机智勇敢使得伙伴得救的故事,遇事不要惊慌,要积极想办法解决。)
今天,我们再次开学这个主题,又将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2)直接出示单元目标:
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导入新课《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课题
师:通过读课题,你有什么要问的?
教师梳理学生问题,总结为: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师:对接单元目标我们本课的目标为:
(1)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曹冲是怎样称象的?)(2)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
(一)字词检查过关
出示字词(借助拼音回顾)
同桌互查后小组交流障碍字识字方法
个别问题交流:重点指导同音字/形近字和预设易错字的读音。(重点指导易错字“称、秤”的写法)
4号排火车读;踏浪读。
(二)检查标段
(三)教师范读课文
问题预设:谁得到了一头大象?(曹操)
他带谁一同去看?(他的儿子和官员们)
这头大象长什么样子?(又高又大)
如果你是在场的官员,你一边看着又高又大的象,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指名重复读/一个“到底”体现出官员们都想知道大象究竟有多重)
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有的说……有的说……)
曹操的态度怎么样?(直摇头:说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并且坚决反对)
三、小组合作,齐读第四自然段,借助文中插图,小组内交流:
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称象?
要求1.组长带领下,人人参与,推选代表展示。2.认真倾听,互帮互助,学会整合补充。
四、集体分享
演示分享曹冲称象的办法。(准备道具)
引导口头复述称象过程/镂空填空/借助关键词句排序;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真是一个_________的孩子。
(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人。)
交流“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说出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目标
1.对照板书,借助关键语句排序,能够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
2.对照板书,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拓展延伸
你还有哪些办法能够称出大象的重量。
七、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又高又大)
曹操
儿子
官员们
造大称 赶象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赶象上岸,往船里装石头 称石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