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时间:2019-05-15 01:2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第一篇: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的参与更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家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以及参与途径的问题。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家庭资源

家长

参与

在科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科学教师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无法完成或是无法充分展开科学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涉及的“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动内容,而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或是建议积极开展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它们对于小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的确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消化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提出: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因此,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是打开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

一、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

1、促进家长对科学教学活动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开学初,我们对三年级的四个多媒体班和四个普通班的38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1)您知道有《科学》这门课程吗?回答知道的占80%。(2)请您给孩子学习的几门课程由重要到次要进行排列。基本上的家长都这样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英语,再次是音乐和美术、体育,然后才是科学和思品等科目。(3)您知道孩子学习《科学》要进行种植和饲养吗?您会支持或与孩子一起种植和饲养吗?回答知道有种植和饲养这一活动的仅占2%(基本上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家长),而回答会支持孩子种植和饲养的占80%以上。由此可见,大多数家长并没有了解《科学》这门课程,也说明了如果我们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理解与支持科学活动的。

比如三年级的科学观察要用到凤仙花和蚕宝宝,于是教师就让孩子回家也种植一盆凤仙花和养殖几条蚕宝宝,可是我们却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现在的老师真特别,不好好教书,却让孩子种花养蚕,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呢,没出息!”更有一些家长说:“不行,养蚕太脏了,你把那些要考试的科目学好,以后到考上好的中学就行了。”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学习,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同时也造成了科学教学的不完整乃至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如果家长支持或是一起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就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因为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探究能力都会影响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中,对《科学》这门学科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定会引他们的学科重视。

2、拓展科学教学活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是无法完成探究活动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家庭,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堂探究、家庭探究、社会探究等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感情和反思学习活动,从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在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茎越长越高》一课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植物茎在不1

科学论文 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种植观察凤仙花一段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也极难在学校里实施,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于是,我们就利用“移动校迅通”这一便捷的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其中来。尊敬的家长:您好!最近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科学课上正在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孩子在课上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活动,为了让您的孩子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更清楚的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我们请您在最近两个月内经常指导并督促您的孩子完成这项有意义的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祝愿您和您的孩子在这次的观察活动中收获多多。××× 通过与家长的书面沟通,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科学记录本上也特别突出了每个观察活动中“家长活动”这一项,从而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班80%以上的家长都参与了观察活动,即使是普通班的家长,也有近30%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观察凤仙花的活动是踏踏实实地开展了。家长积极支持并参与科学教学延伸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落实,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了。另一方面,家长的参与从时间上、空间上补充了学校科学教学所很难触及的部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这必将有利于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3、开发课程资源中的家庭资源

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而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儿童成长的三大基本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意义是最深远的,在家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学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和摄取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观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这一活动中,里面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如蚕卵孵化的温度和湿度、除沙的注意点、喂养要求、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课堂上拿几件标本或实物进行讲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唯有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看一看,动一动,才能更好的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以及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些活动时,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自己在家养几条蚕,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教师再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蚕的外部形态行为特征也就非常了解了,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图画形式,他们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途径

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就是新时期交给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使命。

1、开展宣传活动,赢取家长理解支持

因为大部分的家长不了解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所以才会导致很多家长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孩子和老师科学探究活动,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各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及与中学科学的联系,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了解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

科学论文 基本上的家长都知道中学《科学》是要中考的,而且分数在中考总分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他们都很重视中学的《科学》。于是三年级的家长会上,我给各位家长介绍了三年级《科学》和七年级《科学》的联系之处,说明了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教学内容虽说是最基本的、浅显的,但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孩子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今后学习《科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凤仙花和蚕的观察活动中,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课的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内容,也是进行中学科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一次宣传活动,基本上的家长都重新认识了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也开始重视起孩子在学校的科学学习情况,很多家长更是一改常态,变“种植和饲养是没出息的”为“全力支持并参与到种植和饲养活动中来”。

2、引领家长参与,体验课堂探究活动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科学教师都知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这一点未必每个家长都了解。因此,如果这种探究也让家长体验一下,则会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比如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开放月的开放课上,我们可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的活动中,我们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达到了高点,当“鸡蛋保护器”保护鸡蛋成功着陆时,学生和家长都兴奋地欢呼着,而更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在努力着,在体验着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家长也深深地被感动了。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家长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活动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他们知道小学《科学》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与习惯方法的课程,家长朋友对科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重视了,他们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3、家长参与评价,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只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也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说明了家长也应该参与到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来,而且家长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应该更具有鼓励性。我们曾对四个班的180多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重视自己在校的表现,更希望自己在校的优良表现得到父母的表扬,而且超过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表扬比教师的表扬更能让他们产生成功的感觉,相反,孩子们总是不希望自己不好的表现被父母发现,因此,家长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从评价上可以观察了解得到学生在家里学习科学的情况,也能看出家长的作用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例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有家长评价孩子种植凤仙花的态度,有家长评价孩子观察的细心,也有家长评价孩子在学习中不足的地方;更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帮助,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凤仙花的不支持,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花的兴趣等等。总之,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调控,使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高孩子科学素养的捷径,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昌盛的需要。科学论文

第二篇:引导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共)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家庭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家长的参与更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本文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家长参与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以及参与途径的问题。家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家庭资源 家长 参与

在科学新课程实施几年来,科学教师在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无法完成或是无法充分展开科学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涉及的“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种植、饲养、专题研究、科学小制作、收集信息”等活动内容,而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或是建议积极开展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它们对于小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新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内容的确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消化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提出: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因此,我们不能把目光局限在校园内和课堂上,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是打开课堂,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

一、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

1、促进家长对科学教学活动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开学初,我们对三年级的四个多媒体班和四个普通班的380位家长进行了调查:(1)您知道有《科学》这门课程吗?回答知道的占80%。(2)请您给孩子学习的几门课程由重要到次要进行排列。基本上的家长都这样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文和数学,其次是英语,再次是音乐和美术、体育,然后才是科学和思品等科目。(3)您知道孩子学习《科学》要进行种植和饲养吗?您会支持或与孩子一起种植和饲养吗?回答知道有种植和饲养这一活动的仅占2%(基本上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家长),而回答会支持孩子种植和饲养的占80%以上。由此可见,大多 1 数家长并没有了解《科学》这门课程,也说明了如果我们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会理解与支持科学活动的。

比如三年级的科学观察要用到凤仙花和蚕宝宝,于是教师就让孩子回家也种植一盆凤仙花和养殖几条蚕宝宝,可是我们却听到一些家长在抱怨:“现在的老师真特别,不好好教书,却让孩子种花养蚕,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呢,没出息!”更有一些家长说:“不行,养蚕太脏了,你把那些要考试的科目学好,以后到考上好的中学就行了。”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学习,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们可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同时也造成了科学教学的不完整乃至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如果家长支持或是一起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来,就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因为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探究能力都会影响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在参与科学教学活动中,对《科学》这门学科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定会引他们的学科重视。

2、拓展科学教学活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就不能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内是无法完成探究活动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家庭,学生在一系列的课堂探究、家庭探究、社会探究等活动中,不断地体验、感情和反思学习活动,从而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在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茎越长越高》一课中,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让学生种植观察凤仙花一段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在40分钟内完成,也极难在学校里实施,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参与到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于是,我们就利用“移动校迅通”这一便捷的方式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其中来。尊敬的家长: 您好!最近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科学课上正在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孩子在课上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活动,为了让您的孩 2 子对植物的生长规律有更清楚的认识,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我们请您在最近两个月内经常指导并督促您的孩子完成这项有意义的观察活动并作好记录。祝愿您和您的孩子在这次的观察活动中收获多多。×××

通过与家长的书面沟通,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科学记录本上也特别突出了每个观察活动中“家长活动”这一项,从而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在与学生交流中我们发现,多媒体班80%以上的家长都参与了观察活动,即使是普通班的家长,也有近30%的家长参与进来,这样,观察凤仙花的活动是踏踏实实地开展了。家长积极支持并参与科学教学延伸活动,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了落实,教学目标也有效达成了。另一方面,家长的参与从时间上、空间上补充了学校科学教学所很难触及的部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这必将有利于科学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3、开发课程资源中的家庭资源

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而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为了使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以此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在儿童成长的三大基本环境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意义是最深远的,在家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学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和摄取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观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这一活动中,里面涉及的问题非常多,如蚕卵孵化的温度和湿度、除沙的注意点、喂养要求、蚕在各阶段的形态特征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课堂上拿几件标本或实物进行讲解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唯有让学生在家里自己亲手动手养一养,看一看,动一动,才能更好的了解蚕的生命周期以及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些活动时,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自己在家养几条蚕,精心饲养,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教师再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在课内进行集体交流汇报。这样一来,学生对蚕的外部形态行为特征也就非常了解了,在交流会上,各学生纷纷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用文字表格形式,有的用图画形式,他们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途径

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时,有一个简洁而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因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参与到小学科学教学活动,就是新时期交给小学科学教师的一项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使命。

1、开展宣传活动,赢取家长理解支持

因为大部分的家长不了解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所以才会导致很多家长不理解甚至不支持孩子和老师科学探究活动,因此,科学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学校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各种途径与家长沟通信息,让家长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及与中学科学的联系,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了解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

基本上的家长都知道中学《科学》是要中考的,而且分数在中考总分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他们都很重视中学的《科学》。于是三年级的家长会上,我给各位家长介绍了三年级《科学》和七年级《科学》的联系之处,说明了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教学内容虽说是最基本的、浅显的,但是非常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为孩子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今后学习《科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在凤仙花和蚕的观察活动中,学会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对于语文课的语言表达和数学课的思维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两个内容,也是进行中学科学学习的基础。通过这样的一次宣传活动,基本上的家长都重新认识了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也开始重视起孩子在学校的科学学习情况,很多家长更是一改常态,变“种植和饲养是没出息的”为“全力支持并参与到种植和饲养活动中来”。

2、引领家长参与,体验课堂探究活动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点科学教师都知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这一点未必每个家长都了解。因此,如果这种探究也让家长体验一下,则会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比如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开放月的开放课上,我们可以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在设计一个“鸡蛋保护器”的活动中,我们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鸡蛋保护器”,有了家长的参 4 与,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达到了高点,当“鸡蛋保护器”保护鸡蛋成功着陆时,学生和家长都兴奋地欢呼着,而更多的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在努力着,在体验着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因此家长也深深地被感动了。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家长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活动给孩子带来的乐趣,他们知道小学《科学》不仅仅是学知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与习惯方法的课程,家长朋友对科学教学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与重视了,他们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更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3、家长参与评价,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只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也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说明了家长也应该参与到科学课程的评价中来,而且家长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应该更具有鼓励性。我们曾对四个班的180多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重视自己在校的表现,更希望自己在校的优良表现得到父母的表扬,而且超过一半的孩子认为父母的表扬比教师的表扬更能让他们产生成功的感觉,相反,孩子们总是不希望自己不好的表现被父母发现,因此,家长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更具有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从评价上可以观察了解得到学生在家里学习科学的情况,也能看出家长的作用和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例如在种植凤仙花的活动中,有家长评价孩子种植凤仙花的态度,有家长评价孩子观察的细心,也有家长评价孩子在学习中不足的地方;更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过程中的帮助,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自己种植凤仙花的不支持,也有孩子评价家长对花的兴趣等等。总之,通过这种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并以此为教学依据,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调控,使其更加科学化、高效化。

家长参与科学教育,参与科学教学活动是新世纪科学教育的需要,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高孩子科学素养的捷径,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昌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菊兴 鲁晓成等编著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么》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喻伯军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4、中国教师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用生成教学“点亮” 科学课堂

用生成教学“点亮” 科学课堂

————小学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

【内容提要】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常常创生出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面对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尝试在科学探究中运用以下方法: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关键词】动态生成 科学探究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知识、还是教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有时候,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教案,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性、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

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准备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

一、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

在很多时候学生是“讨厌的”提问者,他们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产出不是偶然的,是学生们对一些现象的观察结果。同时从长远来看,“提出问题”又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否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是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活动情境、创造探究条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动为学习任务定向,让探究目标动态生成于学习活动之中。

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我在教学中并末遵循课本上的教学流程:先让小灯泡发光,再判断哪个灯泡会亮,而是从整体入手,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回忆刚刚学过的《电和我们的生活》,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小灯泡是怎样的,画出记忆中的小灯泡,与实物作比较,看一看有哪些不一样?再请出灯泡和它的朋友——电池、导线,想一想怎么玩?最后来当一回小电工,去解决灯泡为什么不会亮。以此统领全课,不断地动态生成学习目标,并不断地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分组研讨之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学习问题(探究目标由此生成):小灯泡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电是怎样流动的?怎样才能点亮我1

科学论文 的小灯泡?……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果说学生自主提问是探究目标的动态生成过程,那么学生在组际充分研讨、在班级充分展示及教师适时参与诱导的过程也就是目标动态达成的过程。

二、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

在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之前,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具备了自己所特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阅历等,也说是我们所说的“前科学概念”。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宽,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动态生成的探究内容,对学习者个体而言,也正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做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及时捕捉,积极引导,促使探究资源在动态中生成。

1、从日常生活中捕捉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还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自己上的一节课《摩擦力》。我设想在课的开始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中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上有学生举手:“防止走路打滑。”我问:“你怎样可以证明你这个解释?”想了一会儿,他说了:“我可以一个脚穿鞋底有花纹的鞋子,一个脚穿鞋底没有花纹的鞋子,然后走路,看哪个脚容易打滑。”同学们都笑了。我一本正经地说:“他说得不错呀!我们一起来按照他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花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换鞋,走下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细细地体会那种感觉,有的兴奋,有的沉思。教室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摩擦声……

等坐到座位上,平静下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报告他们的发现。这一课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佳境。

教学中,我从学生脚上的鞋子出发,使枯燥的科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了科学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下面的实践活动之中。

2、从教学过程中捕捉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想火花……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资源。如若教者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

在上《地壳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说明地层的形成,我为学生演示地层形成的模拟实验:把小石子、粗砂、黏土掺和起来倒进杯中,再往杯里倒进一些水,用小棒搅动水,使水很快运动起来。停止搅动,水的运动逐渐慢下来,观察其现象。

当水中的几种物质都沉积下来后,我把那杯水拿给各组同学看,希望从他们嘴里说出教2

科学论文 材中的结论。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当第一组的学生刚看了一眼杯子时,就叫开了:“啊,怎么会是这样!?最底面的一层竟是沙子!”问题出在哪呢?

一位学生说:当石子随水转动时,杯底就已经布满了沙子了。这样,当停止搅拌让水静下来后,石子只能落在杯子底面的沙子上面了。这时马上有学生反驳:我认为石子在这杯水里沉下去的速度很慢。当水被搅拌后,水里到处都是沙子和粘土,这些沙子和粘土就阻碍石子向下沉。这就像死海里的盐份特别多,人躺在水上不会沉下去。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有些学生还挠挠头: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及时地捕捉教育资源:棒极了!死海里这种把人向上托起的力是一种什么力? 生(生恍然大悟状):噢,是浮力!沙子和粘土使这杯水的浮力增大了,所以石子沉下去就慢多了。有的石子还不如悬浮在它下面的沙土沉到杯底快呢。(同学们由衷的掌声)

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教者机敏把握,为教学所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从网络资源中捕捉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研究纸》一课,课前教师搜集大量有关纸的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以聊天室、BBS论坛,提供即时性与错时性两种交互学习界面,教师、学生都可以发布言论、评论、答疑,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和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过程各阶段的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分步实现、总体完成。

三、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做科学正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课前预习,活化生成

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设条件。有很多科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应提倡让学生在课前去做科学,不断积累感性生活经验。如教学《树叶》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树叶,但是对树叶的特征却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

一、两周就布置学生去树林里搜集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构造。有了课前做的体验,有关树叶的知识己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课中实验,多维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教学“空气中有水吗”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装着冰块的玻璃瓶外的水滴来自玻璃瓶中的冰块,有的学生认为来自于空气。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想法相同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让各自的想法更好表现出来,初步达到共识,然后将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实验设计的方法有:①在瓶子里加红墨水将冰块染色。观察瓶子内外水的颜色是否相同;②在瓶子里加盐,尝瓶内外水的味道是否相同;③在瓶子口加密封圈、胶带、凡士林密封,观察瓶子外壁是否还会有水;④取空瓶子,放入冰箱内,几分钟后取出,观察瓶子外壁是否有水……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质疑,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很好地引发设3

科学论文 计小组学生的自我反思。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动态地多维度理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3、课后探究,持续生成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如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之于生活,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于课后,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一位老师执教《雨和雾》,在即将下课时,老师问了一下:“大家还有问题吗?”一个男孩站起来:“老师,雨水为什么是咸的?”老师愣了一下,自语道:“雨水是咸的?”然后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呢?”课堂像炸开了窝似的,顿时活跃了起来,有说是的,有说不是。见有人反对,提问题的同学脸涨得红红的,申辩道:“我尝过,雨水是有点咸的。”等同学们议论停止后,老师微微一笑说:“雨是咸的?你尝过,真勇敢。同学们,你们尝过吗?雨到底是什么味道呢?你想知道吗?”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在不同地方搜集雨水的课外探究活动开始了。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怎样正确地去尝水,对雨水做一些简单的测定,还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因,从而将学生的眼光由单纯地关注“雨水是什么味道的”这一知识性的问题引导到关注更广阔的空间,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浸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是一次多么成功的探究活动呀!学生们一次又一次地“做”,在他们的认知结构渐进生成之际,其综合实践能力等素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科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使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让学习主体创新素养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科学论文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定州市东阜才小学

王爱欣

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定州市东阜才小学

王爱欣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师怎样有意识地与学生同玩同乐,学中玩、玩中学,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探究科学的方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巧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观察,教给探究方法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教学的特点。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由于少年儿童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知识的选择性较差。他们只注意表面现象,而不能仔细地,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应先准备鼓、橡皮筋、塑料尺等能发声的物体,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都会振动。进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综上所述,教好科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行探究之中,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理解、探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任重道远的艰巨之路,教师应站在世纪的高度,深入钻研课标和教材,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就能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教育之路。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写科学日记的行动与研究

诸城市明诚学校---韩炳善

一、研究的问题

由于小学科学作业平时很少,有些学生上课很活跃但是科学成绩不理想,既是老师下了很大的气力,但是效果也不好,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学过不加强复习,而且还认为科学是副科,重视不够造成的,学生只是上课听讲,完成课堂作业,而课下不思考、不复习,有些学生课堂上能听懂或学会很多知识,但时间一长有些学生对很多问题就弄不明白了,成绩越来越低,我认为要解决让学生学好这个问题,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尤其是科学的复习方法——写好科学日志。

二、分析

新课程改革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所以利用科学日志培养学生认真复习的科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解决方案

(一)给学生留下反思的时间

每节课都留下5—10分钟让学生对照“科学日志”思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是当时给与学生指导,每节课都预留时间,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速度,按照自己的方法回顾、分析、归纳和总结,渐渐的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结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可能在语言、内容、条理等方面不那么尽善尽美,但从 长远的效果分析,确实比较理想的,因为学生已将所学的知识內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学生小组(4人)讨论交流

课上或课下,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选择适当的时间、地点进行讨论交流,大多小组选择下午正式上课前的十分钟。由于课下要交流,学生更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自我反思更加积极认真,在交流中,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想法以某种形式(直观或者非直观的,口头或书面的,普通语言或科学语言的)表达出来,只有专心学习了,认真思考了在小组交流中才有话可说。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分享受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在这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就是科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科学学习变成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形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中,通过口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学生更充分的思考自己的想法。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人必须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习,在交往中发展。可是竞争是激烈的,学生之间妒忌、焦虑等不良心理时常发生,为此,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个性,形成健康的合作经关系。

(三)小组合作完成科学日志

小组合作完成科学日志,轮流由一名学生填写科学日志,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为各小组营造了竞争的环境。小组交流上升为文字,对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又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科学日志载着他们参与科学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是他们领悟教学内容的思维结果,小组合作的形成完成科学日志,减少了教师回收科学日志的数目,减轻了作业量,同时科学日志中所体现的问题,可以更具代表性。

(四)利用科学日志进行章节复习

在章节复习时,教师先要求学生根据以前写的科学日志,梳理所学内容,然后思考以前留下问题现在是否真正解决了。最后要求学生对照科学日志反思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寻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引导学生整理纵向的知识结构,而且引导学生整理横向的知识结构。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使知识系统化,从而克服了思维的凌乱状态。对学生的科学日志,要进行评价,在这里,评价不是简单的打分或给出等级,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擅长学习的领域,鼓励学生同时帮助他们的发现还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为了下一阶段的学习设定名目标,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效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成就的自豪感,另一目的是促使学生们对科学学习更大的投入,这表现在学习科学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个人目标的提高。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固然重要,但解

决以后的反思与评价同样给予重视。

四、结果与反思

通过写科学日志,学生学会了复习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做出概括,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知识间的迁移,科学日志是学生切实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运用自如,触类旁通,促使正迁移的发生,这种学习方法,促使学生重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日志,大多科学生主动认识领悟所学的内容,体会并总结出解题方法和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已掌握了某一知识后,就会引起对科学的情感和爱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激励、强化教育等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勤奋踏实的思维品质。

下载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论文 家长参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意义和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刘新芳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探究自然现象的入门课......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做学情分析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体现的核心理念。完成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9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观察能力培养研究 一、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