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两章-教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1:1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两章-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两章-教学教案》。

第一篇:《论语》两章-教学教案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2)对两篇对话体议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学生背诵后转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注释①。教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张实行礼治,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为宣传其主张,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二、指导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颛臾(zhuān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无乃„„与”“何以„„为”

2.思考:(1)文章中,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2)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全文)2.讲读第1段

(1)指名学生口译第1自然段

(2)讲解重点字句:①“无乃尔是过与”这不是你的过错吗?反问句。“无乃„„与”是固定句式,表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是)„„吧”。“无”、“乃”,即“不”、“是”,“与”是疑问语气助词。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过,动词,归罪之意。与,通“欤”。是,宾语提前的标志。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疑问句式。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①第1段写什么内容?

第1段写孔子反对他的弟子讨伐颛臾。

分析:第一句,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伐颛臾。第二句,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把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的谈话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

②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求的过错?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什么?

第一问: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第二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以为东蒙主”),不可伐;一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一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非季氏所当伐。3.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试译第2段,教师订正。(2)讲解字词难点:“夫子欲之”的“之”,代词,指讨伐颛臾。“持”,扶持;“颠”,倒下。(3)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孔子第二次谈话中引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喻表明什么观点? 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

分析:孔子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文中用虎兕比喻季康子要对颛臾动干戈,龟玉是比喻颛臾将要遭灾。4.讲读第3段

(1)讲解重点字词句: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提示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倾,倾覆。②“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已经来归附了,就应当加以安抚,使其能安定居住下来。来、安,都是使动词。③“萧墙”见注。现有成语“祸起萧墙”。

(2)指名学生翻译第3段。(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①本段写什么内容?

写孔子进一步驳斥冉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张,从课文中找出原文作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③请找出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小结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驳,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四、练习

1.解释下列加黑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虎兕出于柙 ③龟玉毁于椟中④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参考答案:1.①对;②从;③在;④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略)

五、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三、孔子驳斥冉有,提出观点 政治主张: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荷蓧丈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今天我们来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的文章。板书课题:《荷蓧丈人》

二、指导预习

1.默读课文,细看注解,基本读懂课文。2.在课本上补写出第一段省略的成分。3.课文共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本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试译第1段

(1)解难:①“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孔子后面。从,跟随,“从”后面省略了“孔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之意。②“以杖荷蓧”以,介词,用;荷(hâ),肩负;蓧(diào),除草的农具。③“四体”,四肢。④“食(sì)之”,请他吃饭。食,“请„„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②子路对荷蓧丈人的态度如何?

子路见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④孔子为什么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见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者们的主张。命令子路“反见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义。2.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2)讲解重点字词:①“洁”,形容词用作使动词。②“大伦”,指君臣之义。(3)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在第2段中找出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是: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4)歧义辨释: 第2段就课文看,是写子路回来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议论。另一说法:“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即“子路反,子曰”,这一段议论似乎应该是孔子的话。此说是有道理的。3.归结全文

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的一番议论。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四、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一。2.在下列括号中补上省略的成分:(1)明日,子路行,以(之)告(孔子)。(2)(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3.笔译第2段。

五、板书 荷蓧丈人

一、子路遇荷蓧丈人(叙述)荷蓧丈人:隐者清静无为隐居避世 子路:恭恭敬敬(态度)孔子:欲告之君臣之义

二、子路的一番议论(君臣大义)

孔子的主张:不仕无义反对消极遁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第二篇:上册《论语》两章·教案示例之二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案示例之二

《论语》两章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2)对两篇对话体议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学生背诵后转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

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注释①。教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张实行礼治,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为宣传其主张,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二、指导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颛臾(zhuān 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

“无乃„„与” “何以„„为”

2.思考:(1)文章中,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全文)

2.讲读第1段

(1)指名学生口译第1自然段

(2)讲解重点字句:①“无乃尔是过与”这不是你的过错吗?反问句。“无乃„„与”是固定句式,表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是)„„吧”。“无”、“乃”,即“不”、“是”,“与”是疑问语气助词。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过,动词,归罪之意。与,通“欤”。是,宾语提前的标志。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疑问句式。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第1段写什么内容?

第1段写孔子反对他的弟子讨伐颛臾。

分析:第一句,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伐颛臾。第二句,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把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的谈话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

②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求的过错?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什么?

第一问: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

第二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以为东蒙主”),不可伐;一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一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非季氏所当伐。

3.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试译第2段,教师订正。

(2)讲解字词难点:“夫子欲之”的“之”,代词,指讨伐颛臾。“持”,扶持;“颠”,倒下。

(3)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孔子第二次谈话中引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喻表明什么观点?

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

分析:孔子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文中用虎兕比喻季康子要对颛臾动干戈,龟玉是比喻颛臾将要遭灾。

4.讲读第3段

(1)讲解重点字词句: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提示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倾,倾覆。②“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已经来归附了,就应当加以安抚,使其能安定居住下来。来、安,都是使动词。③“萧墙”见注。现有成语“祸起萧墙”。

(2)指名学生翻译第3段。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本段写什么内容?

写孔子进一步驳斥冉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张,从课文中找出原文作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③请找出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小结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驳,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四、练习

1.解释下列加黑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

③龟玉毁于椟中 ④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参考答案:1.①对;②从;③在;④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略)

五、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三、孔子驳斥冉有,提出观点

政治主张: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荷蓧丈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今天我们来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的文章。

板书课题:《荷蓧丈人》

二、指导预习

1.默读课文,细看注解,基本读懂课文。

2.在课本上补写出第一段省略的成分。

3.课文共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本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试译第1段

(1)解难:①“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孔子后面。从,跟随,“从”后面省略了“孔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之意。②“以杖荷蓧”以,介词,用;荷(hâ),肩负;蓧(diào),除草的农具。③“四体”,四肢。④“食(sì)之”,请他吃饭。食,“请„„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②子路对荷蓧丈人的态度如何?

子路见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④孔子为什么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见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者们的主张。命令子路“反见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义。

2.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

(2)讲解重点字词:①“洁”,形容词用作使动词。②“大伦”,指君臣之义。

(3)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在第2段中找出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

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是: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歧义辨释:

第2段就课文看,是写子路回来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议论。另一说法:“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即“子路反,子曰”,这一段议论似乎应该是孔子的话。此说是有道理的。

第三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第四篇:孟子两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二、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师生互动,板书等

四、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2.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与《孟子》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利于作战的人心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词语

之:的城:内城郭:外城环:围绕,包围(1)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2)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而:但是,却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四面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的条件,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呀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词语 夫(fu):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是:这也:表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非不高,护城河并非不深,武器装备也并非不精良,粮食供给也非不充足,但是人们却弃城而逃,是因为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心团结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词语

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词语 “故曰”:因此,所以,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故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之: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到道义的人很多人帮助他,失去道义的人很少人帮助他

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词语

之,到至:极点“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1畔,故君子有所2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1.词语、句子

以:用,拿之:助词1所:表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2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德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胜”;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5.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委而去之(委:古义,放弃今义:常用于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任或推委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到„去)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界限这里的意思是限制今义:常用义为“疆域”或某种范围,境城、音域等)

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指水塘,池塘)3.虚词

代词他亲戚畔之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例

之助词的三里之城而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 动词到寡助之至表转折却、但是环而攻之而不胜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以之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利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6.归纳全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答: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提问: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答: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答: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7.齐读课文 练习】教案.一、解释加点的字。

更多本课资料,请查看

《孟子》两章学习资料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多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

二、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用原文回答。

1、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第五篇:孟子两章教案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下载《论语》两章-教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两章-教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子》两章教案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

    《孟子两章》 教案

    《 孟子两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

    18 《孟子》两章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 ⑵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⑶ 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品味对比......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