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醛》集体备课教案、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
2、教学目标:
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
醛
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mol醛基(—cHo)可还原2molAg+或2molcu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题:下列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HcHo
B.cH3cH2cHo
c.HocH2cH2oH
D.cH3cooH
答案:c、D
小结:乙醛的反应中“官能团转化”的基本规律: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3-5】乙醛的银镜反应
实验关键:为使生成的银能很好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可先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1min,以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硝酸银溶液要新配制的,若放置太久或酸性太强实验效果都不佳;氨水要稍过量一点,保证反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应先产生白色略带棕色的沉淀,然后再继续滴加氨水使沉淀溶解;若溶液始终澄清,则说明药品的浓度、用量有问题,或试剂放置太久不宜再用。
【实验3-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实验关键:乙醛与新制cu2的反应,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NaoH要大大过量于cuSo4。试剂要用新制的cu2,否则cu2悬浊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影响实验效果。
第二篇:湖南省高二化学《3.2 醛》教案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化学《3.2 醛》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醛的分类和命名
4.理解饱和一元醛的一般通性和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重点: 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醛基和醛1.醛基O:::O:结构式—C —H电子式·C:H结构简式—CHO不能写成—COH2.醛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醛的通式:CnH2n+1CHO 或CnH2nO
3.常见的醛:甲醛:HCHO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肉桂醛CH2=CH—CHO苯甲醛CHO
二、乙醛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味,易挥发熔点(℃):-123.5 沸点(℃):20.8 相对密度(水=1):0.78 能跟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二、乙醛2.分子结构:HHCH资料卡片OCHOCH3CHCH3CHO银氨溶液的配制AgNO3+ 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 Ag++NH3·H2O=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
3.乙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b.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Oc.与氧气反应O2CH3 —C—H+ O2催化剂△2CH3 —C—OH(2)加成反应OCH3 —C—H+ H2催化剂△CH3 —CH2—OH同时也是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加氢或失氧有机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加氧或失氢
学与问(1)HCHO+4Ag(NH3)2OH →(NH4)2CO3+4Ag↓+6NH3+2H2OHCHO+4Cu(OH)2→CO2↑+2Cu2O↓+5H2O△△(2)在有机化学反应里,通常还可以从加氢或去氢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即加氢就是还原反应去氢就是氧化反应。(3)乙醛能发生氧化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H原子受C=O的影响,活性增强,能被氧化剂所氧化;能发生还原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C=O与C=C类似,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氧化氧化总结:CH3CH2OHCH3CHO CH3COOH还原CnH2n+2OCnH2nOCnH2nO2
科学视野丙酮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C=O称羰基,是酮的官能团,丙酮是最简单的酮。丙酮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第三篇:高二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总结
高二化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总结
每周一上午第第一节为集体备课时间,依据期初制定的备课计划,能很好地做好相关的主题备课,在备课中做到三备:“备教材、备习题、备学生。”既深入钻研新课程的特色,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理念。统筹拟定本周的教学内容:如教材特点,教材处理方法、重难点的突破、实验设计,师生互动、学生活动探究的良好实施、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后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每周备课中主讲老师先将本周所上课程通读:既先熟悉全部教学内容,包括编写的意图,组织结构等。把握好教材的整体结构、专题结构和单元结构的相互关系,理清单元课题涉及的核心知识,融自已对教材编写思路、教学理念的理解将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最后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得重组,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将知识重包装。同时,“瞻前顾后”,了解已学内容和后续学习内容。并将整周所教内容的课后所有习题做一遍,做到未教已心中有数所有的重难点。在具体的教学中能较有针对性地做到讲练结合,并反馈上一周各层次班级的教学、学生学后反应、作业批改及改后的评析。此外还常考虑到各班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不断地优化教学。各抒已见,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进步。下面我把我们高二化学备课组活动开展程序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活动安排的步骤大致如下:
一、在星期一上午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个星期我们在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讨论让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每位教师对学生的介绍,我们不仅对本班的学生状况有所了解,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有了横向比较的依据,从而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教学。
二、安排本周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
三、每一章节上完之后,统一安排测试,确定测试时间,定下出试卷的老师。因为现在有十个班级,且学生信息比较灵通,如果测试时间不安排好,后面其他班级试卷就无法使用,或者即使使用了,也失去了测试的意义。一旦我们把测试的时间定下,所有的化学教师都必须把课时安排好、调整好。
“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学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认为备课组活动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什么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希望我们在摸索的过程当中能找出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最好的模式,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高二语文组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七
集体备课教案之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高三备课组成员: 李胜生 桂和清 邓中华 周小芹 罗裕华
于振海 丁晓华 朱卫萍 陈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了解同音字词的成因何类型。
2、分析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3、与高考复习接轨,做好复习工作。
教学重点:
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
• 和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是狗?
•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是狗,记住了。
•(尚书是狗。)
•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是狗毫无疑问!•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问:这是什么语言现象?
明确:同音现象。
二、概念明晰:
同音字:有相同语音的字。
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声母、韵母、声韵都相同。)
谐音: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
三、认识同音现象,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1、同音字多么?
游戏:同音接龙(给出四个拼音,分组,要求尽可能多的写出读这个音的汉字)
jīzhùbìdiàn
明确:平均每个音节承载8.3个汉字。同音现象很普遍。
2、同音词多么?
游戏:同音造句(给出四组同音词,要求造四句话,每句话中都必须出现一组同音词,且意思可以区分)
工夫--功夫
公式--攻势
申冤--深渊
无谓--无畏--无味
明确:同音词汇占汉语词汇量的十分之一。
3、汉语对同音现象的创造性应用
以上都是同音现象对我们平时生活的干扰,事实上我们的先民不但没有忽视而是正视了这个问题,而且对它加以了创造性运用,利用这个特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Eg:同音字词的妙用:
1、“福”字倒着贴,有何用意?你还能想到哪些 “吉祥话”和“禁忌话”呢?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3、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4、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游戏:歇后语大比拼(给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根据谐音的特点推测后半部分。)
空棺材出葬——木(目)中无人
熬尽了灯油——烧芯(心)
老太婆喝粥——无齿(耻)下流
咸菜煮豆腐——不必多盐(言)
孔夫子搬家——净书(输)
矿山的火车出轨——倒煤(霉)
4、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这是古人对同音的利用,我这里还有今人的例子:
爱你无胃不治的关怀,也爱你百衣百顺的依赖;爱听你随心所浴的谈笑,也爱伴你默默无炎的沉思… …
是的,天下事不能食全食美、净如人意,我不再梦想令人洗出望外的衣见倾心,在穿流不息的汹涌人潮中,拥有一份令朋友首屈一纸有口皆杯、令我终身无汗饮以为荣的爱,我已别无锁求。
----爱你的广告人
找出成语的正确写法,并判断:你觉得这种利用同音字乱改成语做广告的方法可取吗?假如你是商家,愿意采取这种广告方式吗?
明确:这是对汉语使用环境的污染,破坏了汉语的美感,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承载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传统文化。
第五篇:2018高二化学组集体备课方案
2017—2018学高二化学组集体备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和我校打造 “高效课堂”的目标,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线,关注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案例为抓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注重过程和落实,加大高考的研究力度,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水平、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此外,教研活动要在精细化和实效性方面有所提高,力争实现以下转变: 以教研学习促观念转变,以教学方式转变促学习方式转变,以学习方式转变促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工作。本学期将组织全体教师再次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悟新课程的核心理论,继续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2、认真参加各级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公开课,示范课,并认真做好笔录,以便在教研活动时间能相互交流,借鉴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
3、练好五项基本功。一练“三笔一话”基本功,二练驾驭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功,三练指导教学设计的基本功,四练指导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五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加强常规检查和调研活动,本学期将建立化学备课组调研机制。我们将组织老师相互听课评课,教学和指导。
2、练习及考试在内容上一致,在难度上进行区分。
3、继续在理科班中选择特优生,进行化学竞赛辅导。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课后的作业批改,我们都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作业其实就是最好的、即时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各层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五、教学进度
第 1 周到第 3 周: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负责人:
第 4 周到第 6 周: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负责人:
第 7 周到第 11 周: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负责人:
第 12周:期中考试
负责人:
第13周到第15周: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负责人:
第16周到第18周: 第五章 进入有机高分子时代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