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

时间:2019-05-15 01:5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

第一篇: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

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经济与管理,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师》4个刊物。北师大教育学师资最为强劲。聚集了一大批教育学大师。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著名中国教育史学家王炳照教授等。同时还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创造性的中青年教育学专家,有这帮教育学界重量级的人物坐镇在北师教育学院,使得北师教育类的很多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史,排名全国第一;比较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技术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学原理,排名全国第二;课程与教学论,排名全国第二;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四。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NO.2的学校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教育学院历史悠久。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刘佛年教授倡导创立,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教育科学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心理学;

两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科学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个全国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基础心理学;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心理学;一个上海市教育学一级重点学科;十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自主设置专业博士点:领导教育学、教育文化与社会、学科教育、教育政策学、教育伦理学、中外教育关系、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心理信息工程学、临床心理学;华师大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专家,像叶澜、丁纲、倪文锦等,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一;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一;成人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特殊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尽管成立比较晚,2000年10月刚刚成立,但由于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强劲,再加上本身的名气,教育学的排名也跃居第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要进行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注重对中国及国际教育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并为有关教育决策部门和高等学校提供咨询服务。学院现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两个博士点,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教育技术学三个硕士点,并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课程。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北大教育学院还是全国高等教育情报网总站和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挂靠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的所在单位,并与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

北大教育学院的师资比较年轻化、且学科背景多样化。承担多项课题,并和国际学术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合作和交流关系。

所谓的树大枝叶也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教育学不是北大最优势的学科,可作为中国文科类专业最牛的学校,其教育学科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是教育学类专业最难考的几所院校之一。教育学最优势的专业是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二。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排名第四的学校是南师大。南师大的历史也很悠久,也曾经名家林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为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鲁洁教授,院长胡建华教授。

南师大的教育科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以及省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重点学科。依托学院的学科力量,还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九五”、“十五”期间,学院教师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326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并和国外很多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三;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三。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的教育学排名位居全国第五,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教育学院是由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系、重庆大学教育系、复旦大学相辉学院教育系、川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四川大学教育系和公民训育系、华西协和大学家政系、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系等九单位合并而成。师资等各方面的力量大大加强。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0项。

并与英国女王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等一批海外名校建立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三。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中心。现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1个,拥有教育学与心理学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还主办了《小学德育》(教育部委托主办)、《现代教育论丛》、《中小学教材教法》3种杂志。共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33部、教材102部;教育学方面不论是师资实力还是科研能力都还是比较雄厚的。

优势专业: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二;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四。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教育学系创建于1929年8月,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置最早的教育系科之一。教育学系拥有的教育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在该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中,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拥有中外教育现代化、教育科学与技术两个研究所,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联系中心和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秘书处。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其中教育史是他们比较优势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于1994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院下设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现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性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硕士学位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个博士学位。

优势专业:比较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三;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四;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四;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八。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1个,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等硕士授权点5个,承担40余项国家及部委级的科研项目。出版的《教育文化研究》(内刊)、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教育学文摘卡片》,向国内公开发行。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七

PS:以下是教育学体系内各专业排行

一、教育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5 华南师范大学 6 华中师范大学 7 东北师范大学 8 浙江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西北师范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3 辽宁师范大学 4 曲阜师范大学 5 厦门大学 6 陕西师范大学 7 福建师范大学 8 上海师范大学 9 四川师范大学 10 山东师范大学 11 云南师范大学 12 首都师范大学 13 河南大学 14 河北大学 15 北京大学 16 安徽师范大学 17 华中科技大学 18 山西师范大学 19 广西师范大学 20 西华师范大学 21 江西师范大学 22 沈阳师范大学 23 浙江师范大学

二、教育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教育学原理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东北师范大学 2 华中师范大学 3 山东师范大学 4 辽宁师范大学 5 西南大学 6 西北师范大学 7 上海师范大学 8 华南师范大学 9 武汉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华南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西北师范大学 2 首都师范大学 3 华中师范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5 东北师范大学 6 湖南师范大学 7 陕西师范大学 8 哈尔滨师范大学 9 上海师范大学 10 安徽师范大学 11 广西师范大学 12 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史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浙江大学 3 西南大学

比较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华东师范大学 2 西南大学 3 华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厦门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中科技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大学 2 湖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苏州大学 5 南京师范大学 6 南京大学 7 浙江大学 8 清华大学 9 武汉理工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河海大学 12 长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华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北京师范大学 2 天津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南京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 华南师范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 3 华东师范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 南京师范大学 2 西北师范大学 3 西南大学 4 内蒙古师范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山东师范大学 7 四川师范大学 8 吉林大学 9 山西师范大学 10 浙江师范大学 11 华中师范大学

Tips :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18(478),市内排名第 4(48),师范类排名第 1(56);

研招办: 010-58808156、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23(478),市内排名 3(21),师范类排名第 2(56);

研招办: 021-54344721、西南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32(478),市内排名 1(11),理工类排名第 16(154);

研招办: 023-65102374、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47(478),省内排名第 5(28);

研招办: 025-83598125、华南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66(478),省内排名第 4(23);师范类排名第 8(56)

研招办: 020-8521386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43(478),省内排名第 4(22);师范类排名第 3(56)

研招办: 027-67861488、东北师范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51(478),省内排名第 2(15);师范类排名第 6(56)

研招办: 0431-85099608、浙江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 3(478),省内排名第 1(16);

研招办: 0571-87951349

第二篇:教育学考研专业院校排名

教育学考研专业院校排名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最早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经济与管理,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师》4个刊物。北师大教育学师资最为强劲。聚集了一大批教育学大师。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著名中国教育史学家王炳照教授等。同时还有一大批具有实力和创造性的中青年教育学专家,有这帮教育学界重量级的人物坐镇在北师教育学院,使得北师教育类的很多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史,排名全国第一;比较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技术学,排名全国第一;教育学原理,排名全国第二;课程与教学论,排名全国第二;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四。

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NO.2的学校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教育学院历史悠久。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刘佛年教授倡导创立,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教育科学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心理学;两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科学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四个全国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基础心理学;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心理学;一个上海市教育学一级重点学科;十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自主设置专业博士点:领导教育学、教育文化与社会、学科教育、教育政策学、教育伦理学、中外教育关系、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心理信息工程学、临床心理学;华师大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专家,像叶澜、丁纲、倪文锦等,在教育学研究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最优势的专业: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一;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一;成人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职业技术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特殊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

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尽管成立比较晚,2000年10月刚刚成立,但由于在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强劲,再加上本身的名气,教育学的排名也跃居第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主要进行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注重对中国及国际教育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并为有关教育决策部门和高等学校提供咨询服务。学院现设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两个博士点,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教育技术学三个硕士点,并提供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课程。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北大教育学院还是全国高等教育情报网总站和全国高校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挂靠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教席的所在单位,并与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

北大教育学院的师资比较年轻化、且学科背景多样化。承担多项课题,并和国际学术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世界上多所著名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合作和交流关系。

所谓的树大枝叶也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教育学不是北大最优势的学科,可作为中国文科类专业最牛的学校,其教育学科的发展也不容小觑,是教育学类专业最难考的几所院校之一。教育学最优势的专业是高等教育学,排名全国第二。

4.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排名第四的学校是南师大。南师大的历史也很悠久,也曾经名家林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任教育科主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为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鲁洁教授,院长胡建华教授。

南师大的教育科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以及省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四个重点学科。依托学院的学科力量,还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南京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京师范大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九五”、“十五”期间,学院教师共主持纵向科研项目326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近1500万元。并和国外很多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一;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三;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三。

5.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的教育学排名位居全国第五,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教育学院是由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系、重庆大学教育系、复旦大学相辉学院教育系、川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四川大学教育系和公民训育系、华西协和大学家政系、昆明师范学院教育系、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系等九单位合并而成。师资等各方面的力量大大加强。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0项。并与英国女王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等一批海外名校建立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三。

6.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教师教育中心。现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1个,拥有教育学与心理学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还主办了《小学德育》(教育部委托主办)、《现代教育论丛》、《中小学教材教法》3种杂志。共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0项;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33部、教材102部;教育学方面不论是师资实力还是科研能力都还是比较雄厚的。

优势专业:教育技术学,全国排名第二;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四。

7.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的教育学系创建于1929年8月,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置最早的教育系科之一。教育学系拥有的教育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

在该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中,教育史和比较教育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现拥有中外教育现代化、教育科学与技术两个研究所,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联系中心和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秘书处。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其中教育史是他们比较优势的专业,排名全国第三。

8.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组建于1994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东北

师范大学教育系。学院下设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农村教育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教育部东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现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基础性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九个硕士学位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四个博士学位。

优势专业:比较教育学,全国排名第三;教育学原理,全国排名第四;学前教育学,全国排名第四;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八。

9.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授权点1个,拥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等硕士授权点5个,承担40余项国家及部委级的科研项目。出版的《教育文化研究》(内刊)、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教育学文摘卡片》,向国内公开发表。

优势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全国排名第七

第三篇:英语专业院校排名

英语专业院校排名

浏览次数:722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7-4 11:00 | 提问者:李小寒11

1(英语语言文学)全国160所高校排名

1上海外国语大学A+ 16 河南大学A

2北京外国语大学A+ 17 四川大学A

3北京大学A+ 18 华中师范大学A

4南京大学A+ 19 福建师范大学A

5厦门大学A+ 20 苏州大学A

6复旦大学A+ 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

7南京师范大学A+ 22 中山大学A浙江大学A

8山东大学A 24 清华大学A

9大连外国语学院A 25 南开大学A华东师范大学A 26 天津外国语学院A四川外语学院A 27 中南大学 A西南大学A 28 西安外国语大学A湖南师范大学A 29 东北师范大学A北京师范大学A 30 上海大学A华中科技大学A 31 北京语言大学A

B+等(47个):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宁夏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B等(47个):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聊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汕头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通大学。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全国170所高校排名

B+ 等(53 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外语学院、上海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贵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安徽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北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B 等(52 个): 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山西大学、燕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聊城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烟台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大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报考首选四类院校

全国210多所拥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中,哪一个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为了前途,你需要好好考量一番。据综合分析,目前英语专业研究生录取的院校及其专业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

1.研究类高校南开大学等。这一类学校的研招考试有一定难度,比较适合那些准备读博或有志于理论研究的人报考。

2.外语院校类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这类院校重视基本功,着重于语言研究。其报考火爆,竞争相对激烈,考生的水平都很强,适合那些既有理论头脑、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报考。

3.理工科类英语专业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这类高校将语言同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重视词汇量、基本功以及英语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这些院校题目出得整齐,准备起来也比较容易,但不一定好考,因为近年来报考的人数逐年递增。

4.将英语和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紧密联系的院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这类院校适合那些有志从事外交、外贸工作的考生报考。

5.关注度少的较为冷门的地方院校。这类学校报的人不多,比较好考,试卷水平相当英语专业八级或略低于专业八级的水平,比较适合对自己的英语能力没有充分把握的考生报考。

就上述分析来看,前四类院校都比较有特色,这些院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将来毕业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就业领域。对于有意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这些院校是首选。

近年来,考生中存在一种重大的认识误区:很多考生认为学英语就应该去一些文科院校,尤其是英语专业特点较为鲜明的院校,比如北外、上外、川外等。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和自信,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并非明智之举。这些院校报考人数多,录取率很低。相比之下,清华、北航、北理工、哈工程等理工科强势院校,英语专业也都很有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些院校在英语同理工专业的结合方面做得很好。这些院校研究生阶段除了要学习一般院校所开设的英语语言文学、词汇学、翻译、写作等课程外,还要学习各院校所独具的优势专业,比如航天领域、船舶领域相关英语等。具有这样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无疑更具竞争力。

热门院校点评

据《全国高校专业报考指南》显示,目前全国英语专业实力排名前20的院校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当然,这些院校的排名也不是绝对的。每个学校都是因为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在排名榜上占有一席之地。例如:

复旦大学编《英汉大字典》的陆谷孙教授领衔,专业设置和学校背景都不错。厦门大学的口译、英美文学很出色,再加上厦门大学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美,有志从事同声传译的同学不妨考虑报考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的英语专业长于历史和文学,其系主任常耀信教授著的《美国文学简史》在许多高校里都成为指定教材。

对外经贸大学与欧盟合作的培训中心影响很大,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很好。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支撑,前者有英汉语比较协会的郭著章教授,后者有译界泰斗刘重德教授。

重点推荐院校

一、外国语院校类

二、综合性大学类

1、北京外国语大学

1、北京大学

2、上海外国语大学

2、南京大学

3、西安外国语大学

3、复旦大学

4、四川外语学院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厦门大学

6、南开大学

第四篇:企业管理院校排名

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校排名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校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很快。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生院校授予的管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44%,授予的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1.66%,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9.63%。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目前,管理学已经超过农学,成为中国第4大学科。开设管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大学共575所。

名次等级校名A++ 清华大学A++ 西安交通大学A++ 浙江大学A++ 北京大学A++ 上海交通大学A++ 中国人民大学A++ 武汉大学A++ 中山大学A+ 复旦大学A+ 南开大学A+ 南京大学A+ 华中科技大学A+ 天津大学A+ 厦门大学A 重庆大学A 南京农业大学A 四川大学A 上海财经大学A 东南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

21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东北大学A 西南交通大学A 中南大学A 中国农业大学A 同济大学A 吉林大学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大连理工大学A 东北财经大学

A 湖南大学

A 浙江工商大学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华南理工大学

A 暨南大学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北京理工大学

B+ 电子科技大学

B+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B+ 山东大学

B+ 江西财经大学

B+ 西北工业大学

B+ 华中农业大学

B+ 武汉理工大学

B+ 中国矿业大学

B+ 上海大学

B+ 西南财经大学

B+ 南京理工大学

B+ 华南农业大学

B+ 西南大学

B+ 河海大学

B+ 华东师范大学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天津财经大学

B+ 南京师范大学

B+ 北京交通大学

B+ 浙江财经学院

B+ 中央财经大学

B+ 南京财经大学

B+ 合肥工业大学

B+ 华南师范大学

B+ 浙江师范大学

B+ 山西大学

B+ 湖南科技大学

B+ 北京工业大学

B+ 浙江工业大学

B+ 苏州大学

B+ 华中师范大学

B+ 上海理工大学

B+ 郑州大学

B+ 扬州大学

B+ 南京审计学院

B+ 湖南师范大学

B+ 湘潭大学

B 安徽财经大学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福州大学

B 北京邮电大学

B 宁波大学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B 广东商学院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B 西安理工大学

B 北京科技大学

B 兰州大学

B 汕头大学

B 江苏大学

B 陕西师范大学

B 广东工业大学

B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中国海洋大学

B 广州大学

B 山东农业大学

B 辽宁大学

B 山东工商学院

B 华东理工大学

B 重庆工商大学

B 西北大学

B 北京工商大学

企业管理研究生招生简章报名考试尽在研招网,研招网提供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指导,各高校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网上报名、网上答疑、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收费标准、各专业目录查询。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条件、高校最新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政策法规、帮助学员正确报考理想的高校企业管理在职研究生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企业管理研究生招生热门院校

第五篇:生物医学工程前景及院校排名

生物医学工程前景及院校排名 2008-06-23 23:20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浙江大学 四川大学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A+ A+6 7 8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10

等级

西安交通大

A

学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A A

南方医科大

A

大连理工大

A

上海交通大

A

学 东南大学

A

华中科技大

A

B+ 等(17 个): 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

B 等(16 个): 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

C 等(11 个): 太原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有人预言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谁掌握了生命科学,谁就主宰了一切。20世纪70年代后,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学专业是比较早的专业之一,随着其他学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我国高等教育中生物学交叉学科的大发展。人们在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与其他学科相交叉而诞生了很多新的专业,像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专业、生物信息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海洋生物科学专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畜牧生物专业等。

面对这些散发着诱人魅力与广阔前景的生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对他们进行比较与区分是非常有必要的。设置这些专业的院系的名称首先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叫生命科学院(或生物科学系),有的叫生物科学与技术院(或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也有叫生物系的,侧重基因工程的多数叫做生物信息系,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的则多数叫生物医学系,还有食品科学生物工程学院,海洋科学系等。

为了便于对这些专业进行区别,大致把他们划分成如下几类:第一类,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生物学专门人才。

目前,设立生物科学专业的高校很多,但是,其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却因各高校原有相关专业、师资与其他资源的不同而有差异。例如,在这个专业中,有的高校还开设生物摄影课程、气象学课程,侧重农学的高校还开设土壤学和生物化学,医学院校则还要求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和免疫学等。共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生物科学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环境保护、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等。

第二类,生物工程专业 相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艺专业

生物工程 也叫生物工艺、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例如,基因重组技术、DNA和蛋白质序列分析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技术等,促进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染色体工程、组织工程、胚胎工程等工程的诞生和发展,已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与生物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却大致相同。以清华大学为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是培养在生物科技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高水平人才的专门系科,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虽然分为两个专业,但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写毕业论文时各有侧重。

各高校专业的侧重与其专业渊源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其前身为发酵工程专业,曾改名为生物化工专业,1999年又更名为生物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控制发酵、现代酿造技术和生化工程技术。在代谢控制发酵、活性干酵母和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酿造工业的研究方面,具国内领先水平。共有58所高校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生物工程学、发酵设备等。

第三类,生物信息学专业(相近专业:基因信息学专业)

生物信息学是近年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热门交叉学科,最初常被称为基因组信息学。生物学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和灵魂,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则是它的基本工具。广义地说,生物信息学是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现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学科。

据预计,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将成为21世纪国际、国内最紧缺的人才类型之一。

当前,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的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它们是生物信息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将会对生命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它的成果不仅对相关基础学科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将对医药、卫生、食品、农业等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引发新的产业革命。因此,各国政府和工业界对此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欧美各国及日本相继成立了生物信息数据中心,如美国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英国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等。以西欧各国为主的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是目前国际最大的分子生物信息研究、开发和服务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使英、德、法、瑞士等国生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主要专业课程: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基础、生物信息学、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组学、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基因芯片技术、生命系统建模等。

第四类,生物食品专业(相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物食品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学科。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学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食品生产技术、新产品研制、新资源开发和高附加值功能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本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肉类、粮油、糖果、糕点、饮料、酒类、水果、调味品等31个食品行业,就业范围较广 可适应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学、饮料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

第五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近专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技术学的交叉学科。也是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人体的生命现象,并从工程角度解决人体医疗问题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目前国际上发展极为迅速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旨在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的手段解决生物医学上的检测、诊断、治疗、管理等问题以及进一步探索生命系统的各种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性,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支柱。共有21所高校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主要专业课程: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数字信号与处理、工程生理学、定量生理学、医学成像与图象处理、生物传感技术、现代医学仪器、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分子生物学等。

第六类,海洋生物技术专业(相近专业: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水产养殖专业等)

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捕捞的水产品大约有6 000万吨,单就这一个数字就足以说明海洋生物专业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了。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海洋生物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海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训练,能在科研、生产及教学等部门从事海洋生物基础理论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生物制品开发及相关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技术大实验、生物信息学、发育生物学、发酵工程设备等。

与生物学进行交叉研究的专业还有:生物环境学专业、畜牧生物学等。随着生物科学本身的新进展不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新的交叉专业将会持续不断地诞生。

下载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工专业研究生专业及院校排名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化学专业排行榜 (一)无机化学 86所院校 排名 1 2 3 4 5 6 学校名称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 等级 A+ A+ A+ A+ A A 排......

    教育学专业排名

    教育学专业排名 一、教育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西南大学4南京师范大学5华南师范大学6华中师范大学7东北师范大学8浙江大学 优势......

    学科教育学

    一、中学教育的目的1、一般目的:审美、美育、智育、德育2、具体目的:a要求学生的双基水平提高b要使学生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c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二、中学美术教学......

    国内环境工程院校排名

    国内环境工程院校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1 清华大学 2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3 学 西安建筑科技4 大学 5 6 7 8 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A+ 11 南京大学 A+ 12......

    国内法学院校排名

    国内法学院校排名 排名要素:学术水平、历史传统、生源水平、地理位置 国际公法: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 国际私法: 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

    警察院校排名[大全]

    (本科前十名) 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理由:公安届的最高学府,警校中的清华北大.优秀的生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沈阳市) 理由:扎根东北,有着国内最好的警犬和侦......

    全国法律硕士院校排名

    全国法律硕士院校排名 第一名:北京大学(法学/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国名校、全国法学输送有接近10个方向、毕业者基本到国家机关、名牌律所和知名企业工......

    2014全国二本院校排名及介绍

    全国二本大学排名榜(仅供参考) 名单上海二本: 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财经类院校总是最热门的,虽然实力一般,但只要将来就业好,其它什么都是假的了) 2.上海海事大学(有一定的实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