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学

时间:2019-05-14 22:2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教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教育学》。

第一篇:学科教育学

一、中学教育的目的1、一般目的:审美、美育、智育、德育

2、具体目的:a要求学生的双基水平提高b要使学生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c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二、中学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1通过美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画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2通过美术欣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常识,并能一定程度的赏析美术作品3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自学条件与类似学科关系的能力

三、美术教育根本内容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培养审美感受力3培养审美鉴赏力4培养审美创造力

四、教育学原则:指导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法则

五、美术教学原则1审美性教育原则2直观性教学原则3实践性教学原则4创造性教学原则

六、中学美术教学五项原则1遵循素质教育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教育原则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启发式循序渐进原则3传授双基,开发创造力相结合的原则4面向全体精讲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殊相结合原则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课外教学相配合原则

七、美术大纲的意义和作用1美术大纲是编写美术教科书的依据2美术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3美术大纲是美术学科考核命题的依据4美术大纲是美术教学评估的依据

八、美术大纲的教学内容1论述美术学科的性质和地位2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3必须说明美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4必须诠释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5其他内容、教学评估评价内容

九、美术教材的作用1他直接体现中学美术教学大纲2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它是学生用于学习的主要指导工具4它是评估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美术教材的特点1审美性2教育性3基础性4使用性5灵活性6地域性7发展性

十一、美术教科书的结构

1、欣赏

2、绘画

3、艺术设计

十二、如何改革没事教科书

1、重视审美文化素质,美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力图建设素质教学思想指导的美术教科书的指导体系

2、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主体地位,力图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科书

3、注入客观美术教材的观念,使美术教科书的形式向多样化立体化方面发展

4、不断完善教科书的编审体制,力图建立一个健全的编审机构

十三、对美术作品的编审感知力,透过美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力,深入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力,依据个人见解的审美评价力

十四、美术教材广义、一切用于美术教育的材料 狭义,美术课本

十五、美术教科书的的使用,是一个过程

1、把我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及时更新教学概念

2、把我教科书的特点,正确确立技能知识教学的重点

3、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教科书,保证教学实效4.、在保证教科书内容完整的情况下,总之,对教科书的使用是一个灵活主动创新的过程,他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积累经验,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十六、中学美术教学的内容

1、欣赏

2、绘画

十七、欣赏课的形式

1、专题2.、随堂

3、现场

十八、美术欣赏的意义和目标

1、首先,通过欣赏能区别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能把握不同美术样式的艺术特点

2、能欣赏美术作品中形象塑造美

3、初步按照形式美术的规律去鉴赏美术作品

4、能够初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5、初步按照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去欣赏美术作品

十九、审美力:感知、想象、理解、评价

二十、欣赏课的教学方法:1直观性,2精神愉悦性3美育性,再创造型。二十一欣赏课的教学方:讲,看,淡,写。二十二:欣赏课的教学过程:感知,分析,理解,评价 二十三:绘画教学的要求:

1、目的性

2、序列性

3、多样性

4、双基性 二十四绘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1临摹教学2写生教学3创作教学 二十五:写生教学的要求:

1、在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具体课题与教学内容对所做的欣赏作品

2、范围进行简析,使学生技能得到艺术敏感的熏陶和学生表现的启迪,又能奋发他们写生的兴趣、要求和信心,在辅导学生和示范作画时,教师绘画方法多样而具体。

3、在教学中,因切合实际的一般方法,画理的指导。

4、在写生教学中,适当增补技艺画,默画的练习,可使学生教学的效果更神动更圆满。

5、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象和教师环境进行必要的选择和安排。二

十六、临摹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2、精选临摹范本,3、深入分析范本,4、把握临摹灵活性,5、注重学生临摹方法的指导。二

十七、绘画创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1、安排绘画创作教学内容和提出要求,并依据学生年龄特征,符

合他们的绘画知识和技能实际,2,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作过程与方法指导

3、教师在绘画创作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而且还要注重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

十八、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1、通过艺术教学可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作为美术的一种,她是和社会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具有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双重特征,3,通过艺术设计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形式美原理与法则,培养他们一定的设计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与生活能力。二

十九、设计三要素:

1、实用,2、美观,3、经济。三

十、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

1、传统工艺美术2现代艺术设计3民间工艺美术 三

十一、艺术设计的教学要求1针对教学内容而言,要求做到精要2针对教学方法而言,力求做到好懂3针对教学效果而言,力求做到有用 三

十二、中学教学效果的过程基本规律1按照学生认识与实践规律组织教学2教学和教育的统一性规律组织教学3按照教学和发展的统一性规律组织教学4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

十三、中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1感知2理解3光顾4运用 三

十四、中学美术教学方法(五大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三

十五、写生教学的要求1在教学中,教师因根据具体课题与教学内容对所准备的欣赏作品,范画进行简析,使学生技能得到艺术敏感的熏陶和学生表现的启迪,又能奋发他们写生的兴趣要求和信心2在辅导学生和示范作画时,教师绘画方法多样性而具体3在教学中,应切合实际的一般方法画理的指导4在写生教学中适当增补,技艺画默画的作用,可使写生教学的效果更生动更圆满5在教学中,教师对写生对象和教师坏境要进行必要的原则设计和安排三

十六、辅导练习法要求

1、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练习目的和作业要求,交代作画的作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联系与创造

2、美术教师要掌握学生学习特点,调动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眼、动手的实际绘制能力

3、要通过作业训练效果的及时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检察和自我评价能力与良好习惯

4、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和性情法

5、以引导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和发现法 三

十七、中学美术教学形式分两类:课堂教学和活动教学 三

十八、课堂教学的优点

1、有利于大幅度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2、有利于美术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有利于发挥集体的美术教育作用

4、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堂教学的不足:

1、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精神和创新精神2.、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

十九、美术课堂教学形式的作用

1、实现美术教学目的,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2、履行美术教师职能,发挥主导作用

3、提高美术学习的环境与时间,保证教学计划实施

4、进行美术教学检察比较和质量评价四

十、活动教学的意义1美术活动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2美术活动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审美的多方面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3美术活动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美术才能,有利于培养和选拔美术专门人才 四

十一、活动教学的特点1美术活动教学的性质具有自主性2美术活动教学的内容具有多方面和伸缩性3美术活动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4美术活动教学的参与者具有主体性5美术活动教学的考核成绩具有灵活性和轻松性 四

十二、美术活动教学的形式如何开展有三种1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2小组美术活动教学3个人美术活动教学 四

十三、美术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1美术活动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2美术活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3要正确处理美术活动教学与课堂美术教学的关系4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与个人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5组织活动教学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四

十四、美术教学的评价:美术教学的评价基本要求:客观性,完整性,多渠道性,一致性,定性与定量结合 四十五评价内容1教案2教学准备3课堂教学4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学生评价四

十六、美术教师的社会职能:

1、美术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着。

2、美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美术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四

十七、美术教师的劳动特点:

1、审美性。

2、情感性,3、示范性,4、个别性,5、创造性。四

十八、美术教师的标准:

1、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2智能结构方面要求四

十九、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a、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献身于美术教育事业,是美术教师职业素养的思想基础,b、美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美术文化与技能,而且是要求对学生进行反思,政治教育即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美式教育要以身做责,在各方面要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一切人、师、法的表率。)五

十、智能结构方面要求(a、要有渊博的知识,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厚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十分透彻的掌握所教内容,b、要具有从事教育劳动力,必备的能力。包括自备课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课外教学与活动教学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c、要具备审美与美术的创造能力。)、五十一美术教师备课要求或原则:

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原则,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原则,3、教学对象的可接收性原则,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原则,5、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原则,6、教学效果的预测性原则。五

十二、美术教师编写教案的格式:

1、课题、2、教学目的:a、美术文化的目的,b、美术技能的目的,3、教学方法,4、教学团员,5、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过程(核心)(a、导课,b、教学内容,c、课堂小结,d、作业。)

7、教学后记。、五十三美术教学中版画设计的作用:

1、教师版画的示范性,技巧性,直观性,学生的观察力,2、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3、有助于提高学生想象力,4、有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5、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绘画水平与能力,6、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 五

十四、美术教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2历史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

第二篇:音乐学科教育学

导言

1、学校教育一般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2、我国音乐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教授法②教学法③教材教法④学科教学论⑤音乐学科教育学。

3、蔡元培先生的“五育并重”、“美育救国”等主张,推动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是学科教育研究的一大进步。

第一章

1、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美德教育。它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3、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它具有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它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①音乐是抽象的而非语义性的。②音乐是表情性的而非摹拟性的。③音乐是创造性的而非同一性的。④音乐是传情性的,而非具象性的。⑤音乐是时空性的,而非静态的。

5、音乐教育的特征。①情感性②形象性③愉悦性④主体性。

第二章1、2、影响中小学生音乐心理发展因素。①遗传素质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能。②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③教育因素在心理发展上起主导作用。④主导能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章

1、①音乐本位原则——体现音乐教学的方向。②协同融合原则——体现音乐教学发展趋势。③创造发展原则——体现音乐教学的旨归。④情感体验原则——体现音乐教育的主过程。⑤主动参与原则——体现音乐教学主要方式手段。

2、主要进行某一种教学内容,完成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的音乐课。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中有多重教学内容,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音乐课。

间阶段包括学习新课、分析讨论、技能练习等;结束阶段包括迁移、创造等复习巩固、总结。

第九章

1、常用的音乐教学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①音乐欣赏法②演示法③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律动教学法③创作教学法④游戏教学法

创作教学应注意:第一,破除创作神秘感,发挥学生创造精神。第二,将创作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他各项教学之中。第三,重创作过程,而不必追求创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任何学生的创作无论有无发表获奖的可能,均应视为有价值的创作。第四,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注意量力性,从点滴做起。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例发现法)

2、可将音乐教学模式分为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三类:情感模式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如参与——体验模式,情境——陶冶

模式。行为模式,是以培养动作的和心智的技能为目的的一种模式。认知模式是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包括传统模式、启发模式、讨论模式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探索——创造教学模式等。第十二章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他首创了“体态律动”,即以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的节奏。·

2、是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方法:①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基石”。②声势教学。③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性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3、4、教学评价分类。

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为代表的多数心理学家把评价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按教学过程发展阶段把教学评价划分为三种类型:

①诊断性评价(配置性、准备性评价)。一般指教学前评价,主要在开课前进行。

②形成性评价(诊断进步评价或进展评价)。一般指学习中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③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指学习后评价,在学期末进行。

课程标准

1、音乐课程性质。①人文性②审美性③实践课

2、①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②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③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④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⑤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4领域一:感受与欣赏。a音乐表现要素b音乐情绪与情感c音乐体裁与形式d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a演唱b演奏c综合性艺术表演d识读乐趣

领域三:创造。a探索音响与音乐b即兴编创c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a音乐与社会生活b音乐与姐妹艺术c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5、: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①探索音响与音乐②即兴编创③创作实践

6、教学评价方式方法。①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②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③自评、互评及其他评价相结合。

第三篇:美术学科教育学

1、美术学科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填空)p312、中小学教育赋予美术学科教育的特点:全体性、质量性、素质教育性(填空)p353、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填空)p414、“双基”指传授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填空)p465、社会经济是美术学科教育的物质基础(填空)P826、美术学科的课程类型:(填空)P160必修课、选修课、应试课

7、美术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 实践 为基础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填空)p2328、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矛盾:学生的原有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差距

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填空)P2359、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填空)p23710、五段教学法:预期→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填空)P24111、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填空)p29612、关于美术课教学内容的分类 :美术作品欣赏、绘画、工艺美术(填空)p36613、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客观的价值判断(填空)p3871、美术学科教育学 名词解释 p2

是以普通学校的美术学科教育为对象,研究其教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和促进其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科学。

2、学科教育功能(名词解释)P85

是学科教育价值之本和学科价值之所在。价值是对功能的评定。学科价值是由其教育功能来支撑,依功能给予其价值定位,是决定其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依据。

3、美育(名词解释)P114

是以没的观念和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美的存在形式——技术美、逻辑美、结构美等为内容进行的美感教育,或称审美教育

4、美术学科教育目的(名词解释)P131

是为解决中小学美术学科教育要干什么和要在学生身上引起哪些行为模式的有意义的变化,以及其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规格,而提出和设定的目标。是美术学科教育的总体要求,也是研究美术学科教育的宗旨。

5、美术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名词解释)P214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下位的用来陈述师生教与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具体化目标。是在教育目标指向下与教学内容同时考虑而规定的教学标准。

6、美术教学大纲(名词解释)P216

美术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中对美术学科的学制、学时的规定金额依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美术学科课程标准。

7、美术学科教学(名词解释)P227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动态方式的过程,是在教学目标规范下的师生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以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教授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为其特点,亦称“教学过程”。

8、美术教学原则(名词解释)p244

是美术学科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将美术教学规律运用于教学实践,保证美术教学顺利地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指导、检查和评价教学工作有一个依据准则而提出的。

9、美术教学方法(名词解释)p290

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美术学科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于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1、美术学科具有的特点(简答题)P68

(1)、美术学科教学内容对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的包容,即同一课题所选范围具有包容流派的多样性与风格的多样性的特点。

(2)、美术学科教学对学生创作,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对生活有不同角度体验、认识的表现,尊重学生在造型、用色等表现手法上的独特性与表现意图的新颖性,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在组织学生泰伦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与评价等有关问题时,不苛求标准答案,甚至对社会已有共识评价的作品也让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2、传递美术文化的功能(简答题)P88

(1)、拓展学生的学识视野,丰富其知识领域

(2)、促使学生习得美术技能,形成美术能力

(3)、使有美术才能的学生才华显露,为美术的延续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4)、实现美术价值

3、美育功能具体体现(简答题)P114

(1)、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审美观

(2)、促进美的感知力提高

(3)、促进人的情感的提升

(4)、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与艺术鉴赏力

(6)、促进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7)、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自身的完美

4、规定美术学科教育目标的原则(简答题)P152

(1)、与国家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2)、体现美术学科教育的性质与教育观念

(3)、突出美术学科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功能

(4)、教育目的的表达,应便于下位教学目标的对应展开

5、美术教师的业务文化素质

(1)、具有合格学历的文化基础知识

(2)、丰富的美术专业知识

(3)、熟练的专业技能

(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四篇:(学科教学)教育学心理学

预祝考研的同学成功!

这是我根据书上的课后作业,还有特岗考试之类的,自己总结的,自己打上去的。针对学科教学的。不知对考教育学的有没用。简单题

心理学

1、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学派,冯特;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

行为主义学派:斯金纳;格式塔心里学派:苛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 认知主义:奈瑟,西蒙。

2、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知觉的一种形式,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和整体性。观察力发展水平既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向学生明确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他们的注意,使之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

培养中小学生观察的全面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讲,写,做,画,演。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语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观察的领域是无限广阔的,观察能否深入,关键在于观察者的兴趣。因此,发展学生多方面且有中心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其言语能力。

3、注意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注意品质是中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注意品质的个体差异虽然与先天的神经系统有关系,但主要受后天生活实践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改善个体的注意品质。⑴教学中要应用注意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注意的规律,集中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中,课堂的布置应当简洁、朴素、大方,教室的光线要明亮,周围的环境要安静,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分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以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才能使学生持久的进行学习。⑵注意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要具体生动,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听课时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疲劳是注意的大敌,要避免学生的过渡疲劳。利用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要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诸多因素。

4、记忆能力的发展及其培养:

提高正确使用识记方法的能力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提高我们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 ⑥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总之,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还涉及诸多因素。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以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5、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把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任务贯穿于每一节课和每一科目。

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助,强化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中学生的视野 为中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情感

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甚至可以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来促进学生进行想象。

6、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认识客观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认识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品德不可缺少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考虑到学校教育的整个计划、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各方面的配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必要的感性知识经验。引导或指导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7、中小学生情感的培养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使学生将各科学习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利用榜样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直观影响

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情感,使学生把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增强挫折的耐力,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本领。

8、意志、认识和情感的关系

人的意识是以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依据的,并服从于客观的规律。人的意识行动是有意思、有目的的行动,但人并不能随意任何一种目的或采取任何一种行动,而必须以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依据。对客观事物和人本身力量的认识越清楚越正确,人的行动就越符合客观规律,人的意志就越越能够显示巨大的能量。

人的情感是意志行动的能力。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祖国的热爱,可以变成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但是,情感可以是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是意志行动的阻力。不符合目的的情感,可以使人离开原来的决定或采取不符合要求的行动,甚至可以使人忘记客观规律而干出一些愚蠢的事情来。

9、学生意志的培养:

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 确立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

激发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与困难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丰富的情感,激励自己的行为,提高情绪和情感对意志的支持作用。⑥加强意志的自我培养 a自我鉴定、自我提高

b在自我鉴定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适度的行动任务 c在行动中掌握自我调节,动员意志力的方法 d意志的自我培养应当从小做起。⑦优化自身素质,塑造良好个性。

10、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教育

⑴自我认识的教育 ⑵自我控制的教育

创造良好的师生、同伴互助情境 指导学生形成维持注意的认知策略 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技能

鼓励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11、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广大教师所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认识兴趣。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⑥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12、能力、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更不可能得到发展。

掌握知识、技能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易、速度和巩固程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会导致能力的提高或新能力的发生。

1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早期儿童经验 自然物理因素

14、气质与人格的区别

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改变 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经显现出来,而人格出现的比较晚 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但是动物没有人格 气质是从人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

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

15、品德培养途径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通过学生集体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思想品德的言传身教 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6、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a认知者的经验 b认知者的性格 c认知者的需要 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知觉的情境方面 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17、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文化因素 情境因素

个体因素: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 个性差异 心里健康状况

18、人际交往的功能和意义

协调功能 心里保健功能 心里发展动力功能

19、简述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程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程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强度增加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程时,学习效率反会因学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程时,其效果的提高更会明显。20、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差异性

2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父母抚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氛围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影响

2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所以,各门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2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地位

适当的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 帮助学生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化解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问题

24、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家庭教养模式 学校教育 同辈群体

25、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标准。

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和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6、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顿悟-完形说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⑥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27、学习动机的作用

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 使个体为到达某一目标而努力

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 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决定了某种结果可以强化 ⑥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28、学习动机的培养 设置具体目标和到达的方法 设置榜样 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29、学习动机的激发

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评比 注意内外部动机的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 ⑥注意个别差异

30、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⑥控制性原则 ⑦激励性原则

31、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 程序化教学模式

完形训练模式 交互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32、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序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33、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精选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创设与学习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3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恰当的奖励惩罚

35、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是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36、智力技能的培养

学生的智力技能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智力技形成的培养,应考虑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识别课题类型

创设良好的情景,使学生形成完备的定向能力 摆脱旧经验的影响 提供分步练习的条件,促使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从部分到整体的指导练习,使学生智力技能熟练、灵活

3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38、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⑥小组辅导

39、怎样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学习辅导

增强学习动机 培养学习兴趣 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学习方法 调整应试心态,学会正确归因 ⑥形成正确的学习信念 ⑦学会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40、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学习心理辅导 职能辅导 情感和意志辅导

个性心理辅导 ⑥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41、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的表达能力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前准备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的人际关系能力

42、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

影响教师教育机智发挥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自身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教师能否发挥教育机智的前提。

教师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自制力使教师能够理性地思维,迅速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果断性的使教师对问题当机立断,维护形象。

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教师能够灵活机智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除此之外,教师的思想品质,性格,气质,能力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机智地发挥作用。

43、教师的人格特征

情感特征意志特征领导方式

4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常规 运用非言语线索 合理运用表扬和惩罚

教育学

1、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只,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选择功能 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有价值的取舍。

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就决定了他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有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阶段性 差异性 不平衡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遗传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的遗传素质具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 外部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引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地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的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

4、教育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

个性化是个体独特性的表现。其核心就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能动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地挖掘和提升。教育对个体个性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能力的增强。

其次,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表现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发展人的独特性。再次,教育有利于开展创造性地活动,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实现个体的价值。

5、教育促进了个体的社会性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的行为规范、内化社会的价值观、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并使这些社会性的价值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的过程

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性; 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6、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系统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并不能无限的发挥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 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7、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8、教师职业角色

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 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 父母与朋友者的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9、教师劳动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具有示范性 具有创造性具有长期性 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10、现代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与指导者 教师应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11、师生关系的内容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收受关系 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12、师生关系的功能

教育功能 激励功能 调控功能 社会功能

13、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是提高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14、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师本身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学生是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因素 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

1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于教师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平等民主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

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教师对待个别学生的态度,对师生关系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充满期待,鼓励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力和人格的发展。

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心里和行为定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里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主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

16、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是由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

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思想、情感和作风来做好工作。教师的政治素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政治上的合格人才。

职业道德素养。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加强职业道德素养首先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求教师给学生做榜样。

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教育理论素质。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掌握现代科学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

教育能力素养。教育工作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工作实践形成和发展的。

⑥身体心里素质。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是现代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

总之,教师的各项素质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在一个合格教师身上构成一个整体,现代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应该是整体的。

17、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中小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

18、教学过程的实质 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1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过程。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20、我国形成的几种教学类型

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

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模式。设置个人的学习情景,严格控制学习进程的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

提供架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景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学习的教学模式。⑥以行为技能训练为主的示范模仿学习的教学模式。

21、常用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目标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⑥循序渐进性原则。⑦巩固性原则。⑧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22、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实验法 ⑥练习法

23、上课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若从教学工作的主要方面---教师教的方面分析,包括:

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上课前,教师还应要求学生为上课做一定的准备。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

布置课外作业。作业内容应根据学科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要适中。作业要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的例题或材料的照搬。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

24、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按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按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25、学生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编制测验蓝图。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26、分析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存在无知识的智力,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需要以相当的智力发展为条件,个体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智力水平。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而发展学生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

27、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是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28、德育原则

正面说服教育原则 疏导原则 知行统一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⑥集体教育的原则 ⑦教育一致性原则

29、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陶冶法 道德体验法 品德评价法 ⑥自我教育法

30、德育途径

教学 共青团队,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得活动课外、校外活动

31、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德。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了解学生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 班会活动 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⑦操行评定 ⑧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33、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事务性 消耗性 持续性 创造性

34、班主任的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 教育管理素质

35、班集体的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共同目标 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发挥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6、课外活动的内容

思想教育活动 科学技术活动 文艺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37、课外活动的要求

认识正确、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38、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导向功能 选择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39、试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的含义以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是指德育中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在实践中,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真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优缺点,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为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根本在于引导他们自觉的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获得长足的进步。引导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学生缺点的克服,固然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主要靠其调动积极性,自觉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名词解释

心理学

1行动:主观转化为客观的过渡过程,是主观意向转化为影响,改变客观事物的力量和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气质:先天的,表现在心里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里特征。3性格:一个对现实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里特征。表现于对现实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是个性的核心部分。

4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发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动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5认知心里学派:意识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的主动性,重视心里过程的联系、制约。

6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7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应。

8注意:心里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9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而且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没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无意识记:不随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未经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13有意识记:随意识记,事先有预定目的,任务,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

14想象: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追忆起曾感知过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的新形象的人脑的这种机能。

15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根据创造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6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17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地和概括的反映,是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18、情绪: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含有生理成分。

19、情感: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20、意志:在人的有意识的行动中,同克服内在的和外部的困难相联系,而坚持实现行动、目的的心里过程。

21、自我意识: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22、需要: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3、学习动机: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心里动因,即直接推动个体学习的内部动力。具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指示学习方向的作用。

24、直接近景性学习动机: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

25、主导性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它对学习活动的影响稳定而强烈。

26、智力: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

27、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心里特征,总与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

28、流体智力: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29、晶体智力: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体验而发展起来的。

30、智力测验的必备条件:信度,效度,常模。

31、人格:一个人的才智、情感、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

32、气质类型:兴奋性(胆汁类),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粘液质),抑制型(抑郁质)。

33、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物质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埃森克的人格维度,五因素模型。

34、品德:道德品质,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固的人格倾向,在我国称为品行,德性等。

35、品德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6、社会化: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了适应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了社会所公认的行动方式。

37、社会知觉: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由20世纪40年代的布鲁纳提出。

38、归因理论: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动机的理论。

39、归因理论分类:海德的共变原则 凯利的三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琼斯的对应理论

40、心里效应: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里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41、定势效应: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有称思维定势或心向。

42、投射效应: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也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43、刻板效应:当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认知过程,但会带来负面效应,产生判断上的误差。

44、晕轮效应: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又称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

45、近因效应: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了解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又称新颖效应。

46、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做法及想法。

47、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48、心理发展:个体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里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4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依次出现的阶段,每一个阶段形成于前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方式: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到成年)。

50、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与其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里特征。

51、自我意识: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52、个体差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在身心特征特征上表现的彼此不同。

53、一般认知能力:又称智力差异,表现为智力发展水平差异,表现为早晚差异和智力结构上的差异。

54、认知风格: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55、学习:广义: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56、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的联结学说(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的强化学说。班杜来的社会学习理论。

57、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里过程或内部动力。

58、认知内驱力:要求获得知识、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

59、自我提高内驱力: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60、附属内驱力:通过顺从、听话,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认可,从而获得派生地位的一种动机。6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6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6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设置策略工具的利用策略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64、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65、知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能动的发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特征。

66、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7、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8、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69、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

70、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里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

71、程序化教学: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步骤,在其适应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达到自动化状态。

72、自我效能感:美国心里学家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利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73、心理健康: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里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呢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74、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特别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教育能力。

75、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以建立以后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教育学

1、教育: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3、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4、课程: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是指某一门学科。

5、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6、探究式学习:借助提供结构化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与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方式。

7、内发论:一般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8、外铄论:个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第五篇:美术学科教育学读后感

听说此书写得不错,值得去看一看。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因为印象中诸如教科书之类大多枯燥乏味,难有激发人的读书欲,何况此书“貌不惊人”。学习归来,顺手把书往书架上一放,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淡忘了……

直到在备课查找资料时发现了这本《美术学科教育学》。所谓“用到书时方恨少”,因为需要,所以看得格外认真细致。先是整体刘览一遍,感觉挺好,再逐章逐节地看。慢慢地,我被吸引了。他以严谨的逻辑层次、准确的概念界定、融合时代性的教育观、艺术观,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了美术学科教育学。无论是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功能、目的,还是学科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等,作者都一一展开探讨,逐层分析,层层深入。同时运用大量的实例图片,相关数据加以说明,做到图文并茂。使读者“观之有肉,食之有味”。

如果问:书中哪些地方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对美术教育功能目的的阐述和美术教学方法的分析,感触是最深的。因为前者使我全面认识和了解了美术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后者使我明了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拿美术教育的功能目的来说,很多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层阶段。认为教学中只要落实美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便可,对其潜在的“附加值”往往忽视或者不善挖掘。常先生在书中特别强调指出:美术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是综合性的。它可以拓展学生的学识视野,丰富其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人格优秀特征的个性发展。此外,美术教学应确立体现素质教育,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任何单项价值取向的教育目标,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不能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教育价值。可见,美术教育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作为美术教师对自己执教的学科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是多么重要!

“教有法又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向活动的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比较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设计,对学生的“学法”往往考虑得不多。通过阅读“教学方法”这一章节,加深了我对学生“学法”的认识。比如演示法,对学生的学法要求如下:

1、按讲授思路注意观看演示;

2、模仿、记忆地看;

3、理解、审美地看;

4、观摩汲取地看。

简要的几句话,道出了“看”的契机,解决了授课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看、怎么样看的难题。可见,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互为一体的。教师的教法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与学生的学法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才能学有所得。

“美术学科教育的关键是美术老师”。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从业务文化素质、教师能力、心理品质三方面提出要求。呼唤所有从事美术教育的老师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博采众长,“一专多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我,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者。

下载学科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教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曹理_音乐学科教育学

    导言 一、 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对象 1.什么是音乐学科教育学 音乐学科教育学就是研究学校音乐学科的本质、目标、内容、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揭示音乐教育的教......

    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

    2016教育学院校排名及优势学科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强劲,是全国最早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点、最早设立教育学博......

    《美术学科教育学》读后感(高宇)

    《美术学科教育学》读书笔记 长安中心小学高宇所谓“用到书时方恨少”,因为需要,所以看得格外认真细致。先是整体刘 览一遍,感觉挺好,再逐章逐节地看。慢慢地,我被吸引了。正如洪......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合集)

    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中国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美术学科教育学 重点复习2

    美术学科教育学绪论 1913年鲁迅在教育部做干事,发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许多发达国家将美术学科列入12年制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中,给予艺术教育以重要 地位。 幼儿园......

    《美术学科教育学》读书心得(5篇范例)

    《美术学科教育学》读书笔记 听说此书写得不错,值得去看一看。我当时听了不以为然,因为印象中诸如教科书之类大多枯燥乏味,难有激发人的读书欲,何况此书“貌不惊人”。学习归来,......

    河南农业大学学科教育学论文(共5篇)

    河南农业大学 学科教育学论文(设计) 题 目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与研究 学 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2007级1班 学生姓名 贾 国 超 指......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评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一、概念: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