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

时间:2019-05-13 21: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训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核心)。

二.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教师的专业人格;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

5.专业自我的形成;

6.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三.发展的阶段

1.关注阶段;

2.拟关注阶段;

3.存关注阶段;

4.务关注阶段;

5.我更新关注阶段。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职业信念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提高自主反思意识;进行教育研究;丰富专业知识)。

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保障: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努力: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评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一、概念: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二、功能: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到达该目标。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概念:是在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功能:a.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b.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c.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形成性评价

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功能:a.改进学生的学习;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c.强化学生的学习;d.给教师提供反馈。

3.总结性评价

概念:亦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此方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功能: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c.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d.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针对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相对性评价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概念: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他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此法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绝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此法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宜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三)按照评价的主体: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有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该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参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而导致教学决策的错误。

2.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因此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跳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一概而论。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为了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的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但同时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

4.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及时的,具体的启发性的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微博:@通辽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及其职业素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职业概述

(一)概念: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之后。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春秋战国的“士”堪称中国第一代教师群。

3、专门化阶段:该阶段以专门培养教师机构的出现为标志。最早的示范机构由法国1681年兰斯创办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我国最早出现于清末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其中的师范院为最早的师范教育。

4、专业化阶段:1966年巴黎会议通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资格考核制度,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

二、教师的职业特色(特点)

教师角色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具体: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6.研究者和学习者角色。新课程倡导的师生角色教师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复杂性。表现:(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学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的差异性。

2.创造性。表现:(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的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2.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全体性。

四、教师劳动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新课程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教师威信

(一)概念:是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望和信誉。有两种:一种是权利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应追求后者而非前者。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基本条件);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必须的心理品质);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六、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职业道德素养

1.概念: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

2.内容:(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核心);(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3.(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

(1)师德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师范;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慎独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最高层次。

(二)知识素养(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5.运用教育机智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能力要求);6.科研能力;7.学习能力8.创新能力;9.观察学生的能力;1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包括: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第四篇: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点归纳

2016教师招聘考试 招教宝典之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人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8.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学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多样,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认为,人的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4.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②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把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几点:

①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4.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8.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种类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将课程目标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5.课程目标的依据

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6.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7.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的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8.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9.教科书设计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10.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1.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与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12.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七章 教学(上)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9.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策略。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学生自学取向。

第九章 德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德育模式。1.德育的概念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历史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6.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0.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11.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五篇:最新邯郸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整理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 社会活动。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中介;教育影响是桥梁;受教育者是依据

3.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4.义务教育的意义?①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②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③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5.制定教育目的的意义?依据?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③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二战后)?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7.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8.影响身心发展的因数及作用?遗传: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②**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④遗传素质仅能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环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体差异。

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能有效地控制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9.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情感,自我意识。

10.教师职业的特点,角色?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

11.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创造性(劳动对象特点),示范性(劳动手段特殊性),长期性。

12.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13.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

15.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也学生交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6.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7.泰勒原理:课程评价之父: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8.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9.课程计划的构成?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20.小学阶段的课程性质: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

21.课程设计的原则?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还应贯彻幼儿,小学,初中课程衔接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

22.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23.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5.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结构)?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反映人们对教

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的认识,是知道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

27.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28.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29.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0.教学模式的结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31.教学模式的特点: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

32.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

3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4.备课的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学期)教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或教案。

35.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有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组织结构合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的好。

36.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37.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

38.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根据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方法和标准)相对性和绝对性评价。

39.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0.学校(小学)德育的特点: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阶段性);历史继承性与全球性。

41.小学德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民主与法制和纪律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42.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43.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疏导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44.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育;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共青团学生会);班主任工作。

45.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

46.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47.班主任的作用: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48.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任务如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老师的工作。

49.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50.班会特点与类型: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常规班会,生活会,主题班会。

5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4.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

55.课外活动的形式:群众性活动(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社会公益,文体)小组活动(基本形式);个人活动。

56.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7.教育研究的特点:1研究主体,2方法的综合性;3研究资源的丰富性;4研究方式的伦理性;5教育论证的复杂性。

58.开展教育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有利于阐明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59.教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质的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60.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1.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6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63.感觉现象: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联觉。

64.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6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6.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看法和理解。

67.观察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68.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

69.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70.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71.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7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与学习程度;识记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情绪和动机。

73.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的遗忘。

7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5.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特点:流畅性;变通灵活性;独创性。

76.言语的功能:交流,符号,概括功能。种类: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包括对话,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77.情绪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

78.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区别:情绪通常是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短暂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和深沉。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产生会伴随着情绪的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常常受情感的支配。

79.情绪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0.健康情绪的培养: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锻炼身体;培养幽默感;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8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82.良好意志品质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发展健康的情感;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8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84.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85.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相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别: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人们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只有达到熟练,迁移,才能促进。

86.第一个提出智力结构理论的是“因素分析之父”—斯皮尔曼(英),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

87.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88.人格和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89.人格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过程);自我意识。

90.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儿童早期经验;自然环境因素。

91.气质的特征:感受性;忍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内向性和外向性。

92.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9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94.性格特征: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

95.印象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首次,优先,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最近)效应;投射效应。

96.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外貌与好的个性品质;相似性;需要互补;熟悉性;临近性;相互性。

97.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社会现象。

98.教育心理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99.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出版《教育心理学》,最早命名。1879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命名。100.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即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心理活动作出控制;反思性研究,即**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合作性研究,使学生共享资源,一起学习;社会文化研究,即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和结果。信息技术发展10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10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0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单维思维,思维不可逆,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1,长度体积质量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15。

104.苏联维果茨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05.德国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

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初高中)。

106.自我意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发展经历:生理自我—3岁,社会自我—少,心理自我—青年。107.学生认知方式差异: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108.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109.美国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110.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我国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111.(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3斯金纳的强化学说;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认知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苛勒;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4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收学习理论;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主动建构者);学生观(经验世界的丰富性与差异性);知识观(动态性)。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

112.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有激活,指向,强化功能。

113.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组成。

114.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15.维纳归因三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在性);(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归因。116.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17.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设置合理的目标;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归因;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妥善的进行奖赏。

118.早期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官能);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靶);关系转换说(苛勒鸡觅)。

11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的定势与态度;认知结构特点;学习的策略水平。

120.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121.学习策略分类?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方法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是整合多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

12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性原则。

123.知识学习的类型?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124.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总要基础;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

125.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原型定向,操作,内化。

126.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127.问题解决特点和基本成分: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128.问题解决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2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态度,认知风格和世界观。

130.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31.创造性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创性。1环境:父母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家庭氛围。2智力:高智力是高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错误和模糊,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132.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德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直觉思维训练,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13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认知,情感成分,行为成分。13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好孩子)取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35.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依从(从众,服从);认同;内化。

13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137.良好态度品德形成的培养方法?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138.心理健康的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139.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方法: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

140.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学习困难综合征;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情绪障碍);儿童厌学症;儿童强怕行为;抑郁症(持久性情绪低落)。

141.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

142.心理辅导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高级目标是寻求发展。

143.行为改变的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144.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145.课堂管理的功能:促进;维持和发展。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146.提高课堂群体凝聚力的方法?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鼓励与赞许,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147.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48.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

14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订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50.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常模参照和标准参照评价;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正式和非正式评价。151.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52.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53.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52.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教师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荣誉

153.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对教师起调节和教育作用;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15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5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坚持知和行的统一;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

15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作用?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自身从教事业的发展,是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职业理想的实现;是抵制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是当前改善师德状况的迫切需要。15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勤学,慎独,内省,兼听,自律。

158.素质教育三要义: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15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六届四次通过,2006年6月29日十届(22次)修订,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八届四次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160.设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必备的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61.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教育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述,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学科考点:教师的专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考点整理

    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考点整理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1924年) 中学生的心......

    2014安徽教师招聘:教育学学科考点之教师的专业发展(共5篇)

    【导读】各位考生,安徽教师招聘网(微信号:wuhuoffcn)特地为您提供:2014安徽教师招聘:教育学学科考点之教师的专业发展 ,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wuhu.offcn.com)预祝广大考生早日成......

    2014贵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点汇总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生产力是如何决定教育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七:班级(范文模版)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七:班级 【考点1】班级的含义和特点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练习题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尽在华图教师网(http://www.hteacher.net)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练习题(一)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题公共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新教育大纲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九:班主任工作

    【考点1】班主任及其角色 班主任是学校里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他在班级建设中......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一:课堂教学设计

    【考点1】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课堂教学是课堂有机构成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