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九:班主任工作
【考点1】班主任及其角色
班主任是学校里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他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考点2】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保主任的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班主任的职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日常管理;负责联系和组织本班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做好本班学生思想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考点3】班主任的素养
政治思想素质:班主任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思想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一样,是构成班主任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因素。
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业务素质就是从事某项特定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就班主任来说,其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素质和管理业务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又包括心理过程的品质和个性品质及广泛的适应性。
【考点4】班主任常规工作
了解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是指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四个环节。
个别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协调教育影响。协调教育影响,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统一任课教师的影响;统一学校领导的影响;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统一少先队的影响;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性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考点5】班主任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工作。先进生是指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对于先进生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做到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后进生工作。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运用要谨慎。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即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第二篇: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九:班主任工作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九:班主任工作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
【考点1】班主任及其角色
班主任是学校里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他在班级建设中行使着多种职能,扮演着多种角色。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考点2】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保主任的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班主任的职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日常管理;负责联系和组织本班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做好本班学生思想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考点3】班主任的素养
政治思想素质:班主任的政治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思想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一样,是构成班主任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因素。
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的个体的内在品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业务素质就是从事某项特定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就班主任来说,其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素质和管理业务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又包括心理过程的品质和个性品质及广泛的适应性。
【考点4】班主任常规工作
了解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建立学生档案。建立学生档案是指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四个环节。
个别教育。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班主任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
协调教育影响。协调教育影响,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统一任课教师的影响;统一学校领导的影响;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统一少先队的影响;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性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考点5】班主任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工作。先进生是指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对于先进生教育工作,班主任要做到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后进生工作。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运用要谨慎。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即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2014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http://ln.zgjsks.com/html/2014/ggxx_0806/10526.html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七:班级(范文模版)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七:班级
【考点1】班级的含义和特点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一般来说,班级具有以下个性特点:班级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班级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情感是班级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师生交往具有多面性;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考点2】班级的历史发展
班级组织是随着班级教学的产生而形成的。中世纪末期,教育采取相同年龄和相近知识经验的学生组织起来施教的教学方式,这是最初的班级组织。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集夸美紐斯、赫尔巴特之大成,提出了分科课程论教师主导论、课堂教学原则等,构筑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论模式。
19世纪70年代,班级授课制开始遭到批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思潮:“道尔顿制”首先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同时哈利斯“圣路易编制法”主张根据儿童的能力在短期内随时升级,“巴达维亚法”则要求把同步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率。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改革尝试。【考点3】班级的结构
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其基本成员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它通过教师相互影响的过程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班级组织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page]
【考点4】班级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的主要表现: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化功能。班级组织的最大特征是对学生提出了团体的要求,其个体化功能主要包括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功能、诊断功能和矫正功能。
【考点5】班级的发育过程
文章来自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集结而成,但要成为一个有组织特性的团队,需要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班级的发育经历了三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团体要求及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第四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十一:课堂教学设计
【考点1】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课堂教学是课堂有机构成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课堂教学设计是为课堂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课堂教学设计既关心“教”,又关心“学”。
课堂教学设计具有控制、激励、创造等功能。
【考点2】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学生依赖—教师主导模式。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很低的自导能力,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师在他们心中是权威的、可信赖的。
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模式。该阶段的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对所学内容已经开始感兴趣,能够主动配合教师,乐意接受教师安排的任务。
学生主导—教师促进模式。该设计模式的理念是基于“学生主导,教师为主体”的辩证统一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以及“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观。
学生自导—教师服务模式。学生自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学生控制着学习的总过程,处于学习的核心地位,而教师的指导和服务则始终贯穿于学生的自学活动中。
【考点3】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发展为本原则;学科特点原则;接受性原则。
【考点4】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好四个基本问题:现在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去那里、是否到达那里了。这四个环节是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序列,而且每一序列又由许多要素构成。
【考点5】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三要素,教学策略设计包括教学内容顺序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教学媒体组合设计三个要素,教学评价设计包括形成性评价设计和总结性评价设计两个要素。
【考点6】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是在系统论和控制论基础上建立的。
运用认知学习理论。学习者自我建构学习意义;关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过程;把教学内容置于认知结构基础上;注重学习的迁移。
教学设计的统筹方法。该方法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资源、个体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方法、扩展学习需求和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成功机遇、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统筹起来。
第五篇: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点归纳
2016教师招聘考试 招教宝典之教育学考试大纲
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人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8.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学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多样,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认为,人的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4.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人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②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把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几点:
①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4.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4.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1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8.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种类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将课程目标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5.课程目标的依据
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6.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7.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的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8.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9.教科书设计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10.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1.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与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12.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七章 教学(上)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9.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1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策略。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学生自学取向。
第九章 德育
本章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德育模式。1.德育的概念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历史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6.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0.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11.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