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防拐骗安全教案
小班防拐骗安全教案
1、引导幼儿克服独自在家时的害怕心理,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项,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保护自己。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1、课件《当你单独在家时„„》;
2、情景表演的准备;音乐磁带《开汽车》;一辆幼城接送车(用kt板制作);红绿灯一个;家的布置(沙发、花瓶、茶桌、饮水机、门牌、电话等);电脑一台;故事图片《当你单独在家时„„》。
安全知识,理性的东西比较强,让幼儿直接交流这些,他们的兴趣会马上消失,于是,在活动前端,便设计了幼儿喜欢的活动——乘车,将幼儿的兴趣、情绪提高起来;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幼儿能够较好地将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设计了让幼儿看图讲述故事、玩游戏的环节,让幼儿通过讲讲、玩玩这些实践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巩固、渗透所学的安全知识,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住所学的安全知识;此外,整节活动都是在“家”里进行,让幼儿感受到新奇、好玩的感觉。
第二篇:小班防拐骗安全教育教案
小班防拐骗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反思:
活动中,教师通过情景表演、问题讨论等方法,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在幼儿的回答与表现中发现孩子们对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样求救比较有想法,能说出许多,但对于农村里、夜间怎样想办法求救,感觉有点困难,所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培养,此外还发现班级幼儿中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名字、电话、住址都说不清楚,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防拐骗教案
幼儿园小班防拐骗教案
为了提高一个自我保护知识,很多幼儿园都做好了准备安全保护知识,那么怎么写更好的方案呢?接下来聘才网小编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小班防拐骗教案内容,欢迎您参考阅读!
笑笑在幼儿园的娱乐区玩耍,突然看见一位叔叔带着一辆越野车模型在旁边玩,他立刻被吸引了过去这位叔叔告诉笑笑,家里边还有个更大的汽车,一起去玩吧!笑笑犹豫了一下,最后兴高采烈地和他走了这位叔叔路上碰见另外一个小朋友洋洋,说:“我们去玩大汽车,你也一起去吧!”就这样,笑笑、洋洋和叔叔一起走到了幼儿园门口。
老师说:“你怎么跟陌生人出去玩了?你不怕他是坏人吗?怎么没有喊老师一声呢?”
孩子说: “我想看看汽车有多大。”
乖乖网防拐支招——陌生人的东西不要
父母会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可当诱惑来临时,孩子基本抵抗不住。
1、日常演习很必要。不妨演习各种情况,如请朋友扮演陌生人的角色,利用玩具、糖果诱惑孩子,教会孩子最有效的一句话:“谢谢,我不要!”直到孩子完全掌握这些安全技能。
2、不要事事都顺从孩子。有些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有什么要求基本都会满足,以至于孩子不满意时就会自己离去(因为孩子知道大人肯定会来找自己),以此作为满足要求的筹码。在这种情境下很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危险,所以爸爸妈妈要真正的和孩子做朋友,尊重、理解孩子,同时更要注重和孩子的沟通,建立家庭合约,与孩子共同制定,共同遵守。
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核桃很着急:“妈妈还没来接我吗? ”老师告诉核桃妈妈有急事要办,过会儿来接他然后假装有亊情进到幼儿园教学楼里,并告诉孩子在院子里等我,千万别乱跑!老师走后,“骗子”阿姨上场了,“核桃,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她叫我来接你”核桃犹豫了一番说:“我不认识你!”阿姨报出了核桃妈妈的名字,还说一起吃过饭两个人就这么聊在了一起,她们从开始站着聊,到之后的蹲下来聊,核桃还亲昵地把手搭在了 “骗子”腿上!接下来核桃就手牵手地和陌生阿姨走出了幼儿园大门。
老师说:“老师不是让你等我吗?你怎么跟陌生人走了呢?”
孩子说:“我以为她是妈妈的同事。”
乖乖网防拐支招——不要让孩子独处
父母教孩子识别一些可疑的成年人的行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孩子,和孩子探讨这些情形,并让孩子熟知碰到这种凊况,应该采用的应变方式。
父母告诉孩子的3句话
1、除了家里人,爸爸妈妈的同事都不能带你离开,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爸爸妈妈也会提前告诉你。
2、孩子有什么心事,什么秘密都可以完全放心的告诉家里可以信任的人,除此之外的人是不能随便地告诉他们自己的姓名和家庭地址,更不要告诉别人爸爸妈妈的名字和电话。
3、如果遇到骗子强行带走,一定要大声叫喊:“这个人不是我爸爸(妈妈)!”并拼命抓住周围固定的物体,大树、车门等等。
幼儿园进行环保亲子手工作品的评选,每个班邀请5名小朋友作为投票代表,来到现场后,孩子们开始认真地投票,这时,陌生人出现,他的出现没有引起孩子们的任何关注,于是陌生人开始了主动搭讪多多:“你叫什么名字呀? ”多多看了一眼陌生人后转身走了,凯凯蹦蹦跳跳地过来,陌生人马上将准备好的“超大”棒棒糖拿了出来,凯凯眼晴放出光来,问:“叔叔,你这个糖是给谁的呀? ”陌生人笑着把糖递给了凯凯,凯凯快速揭下糖纸吃起来,陌生人二话没说抱起凯凯向门外走去,而凯凯还沉浸在“超大”棒棒糖的诱惑中……
老师说:“你怎么吃陌生人的东西呢?”
孩子说:“……”
乖乖网防拐支招——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
吃,对于孩子的诱惑非常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吃了陌生人给的食物,孩子被迷晕带走,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平时可以尝试这样做:
1、告诉孩子,陌生人的东西不要、不吃!不要、不吃是杜绝孩子受到意外伤害的最有效途径。
2、适当满足孩子对零食的需求。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吃了糖对牙齿不好,家里就没有一块糖,在这种情况下,骗子手里一块普通的糖就会极具诱惑,所以父母要适量供给孩子零食,满足孩子的一般需求。
◎防拐骗儿歌
见了妈妈我才走,我家有个小花狗,生人接它它不走。摇摇头啊摆摆手,见了妈妈我才走。追上前面小朋友,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面小朋友。
第四篇:防拐骗安全教案
《防拐骗教案》
社会上、电视剧中经常有小孩被拐骗的事件,不法分子通常抓住孩子年龄小,缺少防范心理,容易听信别人的特点,利用引诱、强行等手段实施犯罪。
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放拐骗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
●外出玩耍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目的地以及大概的返家时间。
●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
●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
●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
■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寻求帮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设法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采取传小纸条等方式向外界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不断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活动联系电话。
第五篇:防拐骗安全教案
中一班防拐骗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被拐骗方面的新闻。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活动过程:
一.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二.呈现主题: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 四.防拐骗防诱拐知识
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
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4.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5.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
6.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
9.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10.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五.学生讨论:上当被拐骗后如何自救? 1.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寻求帮助;2.抓住机会向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洁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声呼救。见到警察、机关单位等要想办法靠近并求助。
3.不断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打110电话求助。不论是哪个电话,都可打110,电话打通后,要讲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时查找。
六.班主任总结: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班会活动能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也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同学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中一班 潘 艳
2017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