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音乐教案 第二册《童话故事》
一年级音乐教案 第二册《童话故事》
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册《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欣赏《糖果仙人舞曲》,感受童话的神秘气氛和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小红帽》,能唱准、唱整齐,并能给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和律动。
3、通过《喇叭花》的游戏,学习分辨音的高低。
教学准备:、钢片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在钟表店里》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的王国,听听那些用音乐来讲述的美丽故事,好吗?
二、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糖果仙人舞曲》边听边想象。
2、讨论自己所想象到的情景。
3、教师出示糖果,讲讲故事。
4、再听乐曲,想想糖果仙人是怎么样跳舞的。
教师一边辅以简单的示范动作。、边听音乐,一边和糖果仙人一起律动。
6、了解乐曲所用的乐器,并给乐曲配上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提醒:这么好听的舞曲,你们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示钢片琴(简单示范)。钢片琴的音色清脆、富有童话色彩,很适合表现这首乐曲梦幻般的色彩,要是请你来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你会用什么乐器呢?
师生讨论。
7、再听乐曲,一边伴奏一边律动。
三、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1、教师引入:不管是什么好听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个的音组成的,每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2、听听哪个音和图上喇叭花的音高相同。
3、分辨两个音的高低。(教师予以奖励)。
四、学唱歌曲《小红帽》。
1、谈话引入:出示小红帽,引出小红帽的故事。
2、边听《小红帽》歌曲的伴奏录音,边讲故事。
3、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说说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听歌曲录音,说说小红帽说了什么。
、跟老师读读歌词。
6、戴上小红帽,在音乐伴奏下演演小红帽,读读歌词。其余学生为之伴奏。
7、跟琴学唱《小红帽》。
8、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边跳边唱。
9、伴奏。
五、小结。
第二篇:一年级第二册音乐教案
第1课 春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3、表演《布谷》
4、表演《小雨沙沙》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三、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
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 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
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学唱歌曲《布谷》
3、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
称为“宝宝看花”)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 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小燕子》
2、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3、歌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事物。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 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歌曲《小燕子》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2. 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
3.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
2)模仿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
3)谈话: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
4)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
6)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雨沙沙》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放牧》教学设计
2009-04-17 08:07
第2课 放牧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三、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
4、3/4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组成。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用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
4. 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面
前。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第一首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学习起来比较的轻松,第二首歌曲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在演唱时容易把第一遍的最后一句的低音唱成高音,这个地方老师要多加提醒。其次两首歌的情绪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表现两首不同情绪的歌曲。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 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 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2. 欣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3. 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
4.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放牛歌》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 3 课
手 拉 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2、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完整准确有感情演唱歌曲。准确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磁带
大歌片 教材分析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教学准备:
录音机
大歌片
磁带 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 4 课 《 长 鼻 子 》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友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2准确拍击节奏,培养合作意识。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大歌片 教材分析 1.歌曲《小象》
《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采用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情”中
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小象》;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象》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友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2准确拍击节奏,培养合作意识。教学准备:
录音机,大歌片 磁带
2.教材分析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等)
3)复听:自由活动:《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
第五课《跳起舞》
1一、教学内容:
1、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2、聆听《挤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树》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听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三、教材分析:
1.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我是人民小骑兵》是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由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2.器乐曲《挤奶舞》
《挤奶舞》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乐曲描绘了孩子们学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地忙碌着挤奶的情景。学生边听边学挤奶舞。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内蒙古短调民歌。这首旋律流传已久,填词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着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节奏较为整齐,使得歌曲简单、易唱,表现了小小年纪的蒙古族儿童对草原、家乡深深的热爱之情。4.歌曲《小松树》
《小松树》是一首动听的内蒙古民歌,这首歌曲以赞美小松树为题,从拟人的角度,赞美小松树“绿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样”,“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喜爱小松树挺拔、顽强的品格,勇敢地与风沙搏斗的精神。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演唱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比较的简单,学生能很容易的掌握,歌曲欢快,学生喜欢唱,喜欢表演。《小松树》这首歌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些困难了,节奏,音准学生都不容易掌握,这首歌不是很好听,学生的学习劲头会不是很高的,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听唱法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XXXXXX||)
2)音的高低练习: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声音组合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提示:乐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骑马奔驰的音乐形象。)
1)谈谈“草原、骑马”等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小骑兵由远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全曲节奏的特点是什么?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体会旋律的起伏与蒙古民歌的风格。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
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松树》
2、表演歌曲《小松树》
3、学习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组合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3、通过学习蒙古族人民的挤奶舞的动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习惯与音乐特点。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
1)蒙古骑马式练习(后十六节奏练习XXXXXX||)2)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第二遍可随着轻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6.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7.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挤奶舞》练习并表演 教学目标:
1、组织聆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硬肩与笑肩。)3.跟着音乐跳一跳。
4.挑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5.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
6.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挤奶舞》。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 六 课 咯 咯 哒
课
题
《 母鸡叫咯咯》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 《公鸡母鸡》
2、学唱歌曲 《母鸡叫咯咯》
3、表演歌曲 《母鸡叫咯咯》
4、打击乐器“响板”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 听音乐正确按节奏读歌词.2用动作表演歌曲.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大歌片
三、教材分析: 歌曲《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小练习:打击乐器: 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公鸡母鸡》(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辨别公鸡母鸡的叫声。采用图谱表示的方法。)
1)谈谈“公鸡、母鸡”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进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响板”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2、学唱歌曲《下蛋啰》
3、表演歌曲《下蛋啰》
4、打击乐器“钤鼓”学习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引导学生通过自编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听唱法学习歌曲《下蛋啰》,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下蛋啰》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认铃鼓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 听音乐正确按节奏读歌词.2用动作表演歌曲.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大歌片
教材分析: 《下蛋啰》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打击乐器: 1)铃鼓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铃鼓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我的小鸡》 1)谈谈人与鸡的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学做“我与鸡”的欢快动作进行表演。
2、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啰》;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蛋啰》,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响板”“铃鼓”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 七 课 大 海 的 歌
课
题
《
海
》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海》
3、表演歌曲《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大歌片
教学重点难点: 用优美 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2 制造各种声响表现自己理解歌词。教材分析:
《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赞美海的抒情诗、海的赞美歌。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相逐远去的海面。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课
题
《
云
》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 《海上风暴》
2、学唱歌曲 《云》
3、表演歌曲 《云》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利用制造声响与音乐综合模仿大海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云》,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体验歌曲舒展平稳的节奏、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的旋律。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云》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4、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增强综合创编的能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大歌片
教材分析:
《云》是一首热情的儿童歌曲。歌曲的节奏舒展平稳,旋律起伏跌宕,优美抒情,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忠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用优美 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2 制造各种声响表现自己理解歌词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海上风暴》
1)简单谈谈大海变化无常的习性。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线段图)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也可能通过选择表现音乐情绪)。
3)复听时利用身边的物品(各种物品、身体、喊叫、声音模仿等)制造声响。与乐曲一起综合成为一个生动的大海。
2、教师范唱歌曲《云》;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下云》,要求自创动作体验进行“蓝天、白云、大海)的联想。并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 8课
幸 福 生 活
第一课时
课
题
《彝族娃娃真幸福》 教学内容:
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
2、学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3、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与高低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
2、模唱法学习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轻声模唱,并学习演唱的声音要干净面富有弹性。
3、学习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通过创编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歌片
教材分析:
《彝族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加上全曲采用了
“××××××/×××/”“×××××/×××
/”等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贯穿始终,以及“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
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能够背唱歌曲。2为歌曲编创简单伴奏。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节奏创编练习(以简单的节奏重复组成节奏型为主)
二、新课学习:
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初听后:乐曲是什么情绪?与题目的解释
2)复听时,提示学生可用简单的舞步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节奏、舞蹈结合起来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课题《乃哟乃》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2、学唱歌曲《乃哟乃》
3、表演歌曲《乃哟乃》
4、音高听辨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天的阳光》,感受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用稍快而不拖拉的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4、通过听辨活动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音的高低。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大歌片 教材分析
《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个音,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由于歌曲乐句的长短不同,形成了(2+2+3+3+3)有变化句式结构,旋律简单而不单调,简短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组成听辨。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高兴”还是“悲伤”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
2、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全曲,选择动作为“走路?跳舞?”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
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9课
巧 巧 手
课
题
《 粉 刷 匠 》 教学内容
1.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表演《 粉 刷 匠 》 教学目标 :
1.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2.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感受劳动的快乐。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具准备:电子琴、大歌片,录音机,磁带,手工制作品、打击乐、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四二拍,一段体结构,表现了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的鼻子也刷了白灰的顽皮神态,教育学生在欢笑中体验劳动的愉快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按规定坐好。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开口。(生答:手)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我听说,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手制作了许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天音乐课带来展示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拿出作品)哇,真不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1)感受音乐,参与创编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放音乐,出示课件2)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歌曲中的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些什么呀?(生答:会洗衣、补袜子、缝纽扣、还会修桌子、补图书、栽花种树等)说得真棒!同学们再想想,歌曲中小朋友的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比如洗衣服、洗手娟……(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音乐再听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刚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学生表演)(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说说,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你们的这双小手还能做什么呢?谁来说说?(生答: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真让我羡慕,同学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露一手,好吗?(好)3.学唱《粉刷匠》(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师:下面就让我弹一曲,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打个分儿。(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我发现刚才我在弹唱的时候,有的同学也跟着唱起来,看样子,有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
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了。谁来说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生答:《粉刷匠》)(对)(出示课件3)谁愿意上来唱给大家听?(叫2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我们鼓励他一下。(学生鼓掌)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学唱这首歌的歌谱,看看谁学得又快又好!(生学唱)大家学得真不错,能不能自己演唱一遍给我听,行吗?(生演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第三乐句唱错了,我们现在把这一乐句再学学。(生学唱)(解决难点)很好,把旋律再视唱一遍。(学演唱)接下来请大家把歌词朗读一遍,(生读歌词)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呢?(生答:因为在劳动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他怕不怕?(生答:不怕)是的,因为他用他那双勤劳的小手把房子刷得漂漂亮亮,并得到了大家的夸奖,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是的,我们大家要向小粉刷匠学习,劳动时要不怕脏不怕累。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演唱)我真高兴,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大家能行吗?(行)(学生表演)(2)动手操作,参与实践。
师:老师知道,在美术课上同学们还学过折帽子,是不是?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用老师手上的手工纸来折一顶帽子,看看哪位同学的手最巧。希望同学们能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折好并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学生动手操作)啊,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都变成了粉刷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粉刷匠。(放音乐,让师生一起歌表演)(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师:在你们这双小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房子变得更漂亮了,你们开心吗?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劳动的快乐,我们配上这些打击乐,(出示打击乐)让我们载歌载舞地再表演一遍。拿到打击乐的同学,不要担心,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只要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就行。
4、总结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用你们的这双巧巧手为歌曲创编了许多的动作,使得你们的这双手变得更加灵巧了。我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能像歌中所说的那样:样样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播放《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让同学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课
题 《
理
发
师
》
教学内容 表演
《 理 发 师 》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理发师》,并且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理解劳动的愉快
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生动的表现了理发师在理发店愉快劳动的情景。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
2、通过学习歌曲和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教具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歌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做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好吗?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盒子,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在魔术盒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你要把纸条上写的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看,你做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好不好?(刷牙、扫地、洗衣服、擦桌子。)
2、律动
1)教师提问我们的小手还会做哪些事情。
2)伴随着钢琴曲,请大家一起跟着琴声的变化来展示灵巧、万能的小手。
3)总结学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做很多事情,我跟随音乐做理发师的动作,学生猜一猜,并进行模仿。揭示课题:《理发师》。(多媒体出示歌谱)
二、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
1)、首先我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并启发同学们,边听边想:老爷爷在给别人理发的时候心情会怎样?为什么?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理发师》,教师用沙锤、剪刀为歌曲配音。启发学生寻找:“歌曲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结合课件音效模仿“剪刀:咔嚓咔嚓”和喷雾:“沙沙沙沙”两种声音的强弱对比。4)、教师和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只让学生模仿两种声音。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拍手。2)、根据音乐节奏,让学生熟悉歌词。3)、学生跟着琴声轻声演唱歌曲,教师指导。
4)、在节奏、音准掌握准确的情况下,演唱歌曲。并用理发师的动作和表情,来进行“哎!就快成功啦”这句歌曲的处理,要把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表达出来。
5)、男生、女生接唱。进一步体会“咔嚓咔嚓”和“沙沙沙沙”两种声音的强弱对比。
6)、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歌声唱出理发师爷爷成功的喜悦。
三、歌表演------“我也当回理发师”
1、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舞蹈动作。
2,全班同学一起做
四、全课总结:
师:老爷爷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我们身边的人装扮的更美丽,好吗?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社会,为祖国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学生听着《理发师》的音乐,边唱边跳走出教室。
第10课 汪汪与咪咪
课题《猫咪别淘气》
教学内容:
1、2、歌 曲 《猫咪别淘气》 聆 听 《小狗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填创歌词,进行创作表演。教具准备: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猫咪别淘气》
2、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喵、喵„„”(老师事先准备好套在手上的小木偶)引起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你们当中有谁养过小猫咪?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来说一说小猫咪好吗?
哎呀!你们家的小猫咪可真淘气呀,我让你们看一看老师手上这只猫有多么淘气!(老师边扭动着手上的小猫、边有表 情地读着歌词)
小猫咪,小猫咪,你在家里别淘气,你不要碰响了收音机,你不要跳进了洗衣机,你如果打开了电冰箱,(啊欠),冷气冻得你要打喷嚏。
„„
2)学唱新歌《猫咪别淘气》
同学们,老师手里这只小猫累了(低下头),它该休息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小猫咪。(放音乐,出 示歌词并启发孩子们比上眼睛去想象小猫咪)
3)老师弹唱歌曲《猫咪别淘气》(提示学生歌中唱的小猫咪在怎样的淘气)
4)再次放音乐,学生默唱《猫咪别淘气》。
5)分小组讨论,老师分别拿出铃鼓、串铃、木鱼等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放音乐,加 入打击乐器表演。
三、聆听《小狗圆舞曲》
1)你们喜欢小猫咪,那喜欢小狗吗?就请你们比上眼睛,想象一下小狗在做什么?(放音乐)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小狗在做什么?复听音乐,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四、歌曲 《猫咪别淘气》,老师指导学生加上打击乐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谁在叫》
2、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随歌曲的旋律,编创新歌词,并背唱歌曲。
2、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随乐曲即兴表演小猫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着《猫咪别淘气》的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准备好各种小动物叫声的录音,如:小猪、小鸭、小鸡、小猫咪等等。
2、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什么了?你们听一听歌曲里是谁在叫?(出示歌曲《谁在叫》)
3、老师弹奏并范唱歌曲,学生默唱。
4、同学们现在老师唱小动物的名字,你们唱小动物的叫声(老师边唱边弹琴边带学生唱)
5、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看谁能重新填词,不唱歌词里的小动物,然后每个小组里选出唱的好的同学到台前来唱。
三、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1)同学们,我请你们听一首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请闭上眼睛仔细听,告诉老师你听到了那两种小动物的叫声。
2)现在请你们再听一遍,请你们听了乐曲以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你还可以根据乐曲题目去想像。
3)请跟着乐曲和老师一起哼唱第一部分主题。(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分小组讨论: 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什么?
5)复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6)放音乐启发学生机敏的小猫什么样?懒猫什么样?请学生模仿。
四、复习巩固:
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猫咪别淘气》这首歌吗?让我们再来唱一唱。
老师这有这么多打击乐器(铃鼓、串铃、木鱼等)谁能来为歌曲伴奏?
我们再来把《谁在叫》唱一遍,你们说加上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好呢?(放音乐)
同学们,请你们回家后把你们今天创作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十课:汪汪与咪咪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结合本课主题“汪汪与咪咪”进行学习、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小狗的音乐是急促的、旋转的,小猫的音乐是悠闲的。教材分析
1.管弦乐《小狗圆舞曲》
《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年间。初作为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
作曲家的朋友法国女作家乔治桑(1804~1876)豢养了一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作曲家用音乐表现这只小狗的可爱动态,于是作曲家欣然写成此曲。乐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写成。4小节引示之后,在圆舞曲节奏伴奏下呈示出带有急速旋转感的主题。旋律围绕尾音sol不断反复,带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随后,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乐曲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后结束了全曲。2.管弦乐《跳圆舞曲的小猫》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家R.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具有拟人化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准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和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它描绘小猫越跳越高兴,在快速地转,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好像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跳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3.歌曲《猫咪别淘气》
《猫咪别淘气》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羽调式。歌曲幽默诙谐并带有说唱风格,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歌曲的节奏、旋律紧紧依托于语言的音调,说唱结合,七
度下行大跳音程的倚音、切分音的运用,形象地带出了小朋友的稚嫩语气,生动地表现出小主人对淘气的小猫的叮嘱,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渗透了关心动物的意识。 4.歌曲《谁在叫》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七声宫调式。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像力。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狗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猫咪别淘气》教学基本要求
1.反复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在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基本要求
第三篇:第二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春天里的歌
教学要求:
1、在欢唱、倾听、玩乐中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2、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愉悦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 学唱歌《报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找春天,导入。
首先让学生倾听、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春雷的声音、冰雪融化的声音、布谷鸟的叫声,春雨沙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已来临。
然后通过节奏朗诵《春晓》,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感受春的信息。
接下来欣赏《春天举行音乐会》,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美妙动听的声音,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无限遐想。
最后让学生到校园中去寻找春天,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师生可一起到室外去寻找春天,去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三、学习新歌《报春》。
1、欣赏范唱。想一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一学。
2、朗读歌词。讲一讲歌词大意。
3、复听歌曲。自由跟唱。
4、指导唱法,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5、指导歌唱姿势。
6、反复练唱。
7、自由表演。
四、小结。
布谷鸟用优美的歌声为我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游戏《照镜子》
1、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和简单有趣的动作,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音乐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音乐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伴奏音乐。通过伴奏音乐给学生以暗示,也使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三、综合训练(7分钟)
(一)、解决难点: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请看:屏幕显示风景,两只小黄鹂飞入,向学生问好并作自我介绍。
2、师:小黄鹂不仅有礼貌,它还会唱歌呢,你听:(屏幕显示两只小黄鹂唱歌,并随唱在小黄鹂的一侧出现节奏和歌词。即歌曲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这两句。要求声音轻巧、有弹性,咬字吐字清晰,两句在力度上形成对比。
四、学习歌曲(20分钟)
师:小黄鹂教会了大家唱歌,它还有问题要问大家呢?你听:(屏幕显示:小黄鹂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发现的?”)
1、欣赏范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小草变绿了,花儿开了,说明春天来到了。春天还有哪些景色呢?春天还在哪里呢?请认真看看,仔细听。(多媒体展示歌曲《春天在哪里》的MTV)
2、演唱第一段
师: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在湖水的倒映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刚才我们在欣赏范唱的时候,老师就发现一些同学忍不住唱了起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教师出示大歌片)。
3、同上方法学习二、三乐段。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常规训练:律动《骑上我的小红马》
学生听音乐表演,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节奏拍击
1、师: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的人们热烈地欢迎着我们。他们想考考小朋友的音乐知识掌握的好不好,准备了一些不同节拍的节奏让小朋友来拍一拍,比一比哪一组拍的最好。你们行不行?
2、生:行!
3、节奏拍击(2/4拍、3/4拍节奏)分别拍击不同节拍、合奏拍击
四、欣赏《杜鹃圆舞曲》
(一)导入欣赏曲
1、师:小朋友比赛的很激烈,听!谁也要来参加比赛?
2、师播放乐曲前一小段
生:是“咕咕”叫的小杜鹃。
3、导入:对!骄傲的小杜鹃也要来参加比赛。听!它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它还想请大家听听它跳的舞曲是几拍子的?根据乐曲的情绪我们来分一分它有几部分?
4、出示课题:《杜鹃圆舞曲》
5、初听全曲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初听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主旋律,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2、复听第一部分
看看周围小朋友脸上的表情?用高兴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3、用动作再次感受第一部分活泼、欢快的情绪
4、初听第二部分
情绪有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情绪
5、复听第二部分
用优美的动作再一次感受乐曲。
6、初听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
7、复听第三部分 我们还可以怎样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
8、复听全曲
自己找好伙伴,一同用动作来表现乐曲
(三)表现乐曲
1、挑选打击乐器,选出合适的节奏来为乐曲增添色彩
要求:第一和第三段用打击乐器伴奏,第二段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
2、情景表演:森林的小动物们都来欣赏《杜鹃圆舞曲》了。
四、复习(《小熊跳》)
五、教师小结
这首乐曲表现了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六、听音离室 《杜鹃圆舞曲》 学生用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
第二单元 我们去旅游
教学要求:
1、分角色演唱《旅游车》,在活动中认识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
2、学习用亲切的声音演唱《祖国妈妈的金项链》,了解长城的雄伟。
3、做音乐游戏,巩固节奏X.X-和XX。
4、欣赏《江南好》,感受音乐表现的江南好风光。
5、认识《对歌》的演唱形式,发挥联想与创编。教学重点:
亲切演唱《祖国妈妈的金项链》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1、齐唱《报春》。
2、指名演唱《报春》。
三、表演《旅游车》。
1、生初听歌曲。师播放MTV。
2、师:它们跳的多开心的啊!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来跳跳吧!师播放录音,师带领生做律动。
3、学歌曲
师:它们唱的歌好听吗?好听我们一起来学。
1、看黑板,按节奏读歌词
2、全班齐读歌词
3、生带动作读歌词
4、播放录音,生对口型,做动作!
5、师逐句教唱歌曲。提示“0”小红灯的处理。
6、生逐句跟唱歌词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带上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都玩的十分开心!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表演,看看今天的歌谁唱的最好听谁演的最好看,我来做主持人!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学新歌。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他*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二、听赏童声合唱《祖国妈妈的金项链》。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唱一唱v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欣赏《江南好》。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
提问:你感觉这首音乐怎么样? 介绍乐曲名称:江南好
2、复听欣赏。
提问:你好象听到音乐里有哪些景色?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节奏,并通过想象来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内涵。)
二、随乐而行,眺望江南:
1、结合课件,望江南的景和人。
看课件后提问:江南美不美,美在哪里?
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小桥、流水、人家;采茶、刺绣、划船。请学生尝试用动作学一学。提醒学生跟着乐句变换动作。
2、结合实物,看江南的工艺品。(1)划着船儿去参观:
教师用语言提示想象路边的景物,并用动作表演出来。提醒工艺品街到了,引导观察。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工艺品?你觉得哪样工艺品最美,为什么?(3)教师小结:精致的刺绣是美的、别致的纸伞是美的、可爱的泥人是美的、古朴的扇子是美的。
三、多种形式、合作表演
1、选道具(既上环节中展示的工艺品),自由表演。
2、个别表演。
3、尝试合作表演。
从选道具自由表演到个别表演再到合作表演逐步深入和提高。
四、分享交流,拓展延伸。
1、分组表演。(将选用同一种道具的学生分为一组)
2、教师在每组表演完后及时小结。
3、教师小结:从古到今有很多的诗人画家都用美丽的色彩文字来表现江南,让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收集关于江南的诗、画,带来与同伴交流。
第四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敲打着心中的喜悦
师播放歌曲《对歌》,教师领学生用律动进行交流。
师: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让我们用节奏来进行音乐对话好吗?(师用铃鼓敲打节奏: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Ⅹ Ⅹ| 采用问的形式,学生用击掌或跺脚发出声响形成节奏给予回答。教师变换不同节奏问,学生用相同节奏回答。)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和节奏感都很不错!
二、唱出心中的感受
师:在音乐中我们不但能用节奏进行对话,而且还能用歌声进行对话。
教师播放歌曲《对歌》,让学生聆听。(教师板书课题)
师:《对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河北民歌,歌曲采用的就是一问一答的手法,这种对话式的歌唱形式也称对歌。
师弹奏范唱歌曲《对歌》,让学生听后说出歌里怎样说的?问与答用什么样的情绪唱?请用你的动作表现一下。师:这种用对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民间极为流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多。下面分组用《对歌》歌曲的旋律创编歌词,看谁创作的歌词中问得最有意义而且最为巧妙,看谁回答问题最贴切,从字里行间中看得出最为自豪。
三、创编出巧妙的问与答
1、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创编一种得一颗星,最后看哪组学生创编的多,给创编又多又好的组画笑脸)
2、教师将学生编的较恰当的词写在黑板上。
四、舞动着我们的快乐
1、教师引领学生自己创编的歌词采用多种演唱形式(齐唱、对唱、一人领众人)唱一唱。可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2、师评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能干了,不仅了解了用歌声对话的演唱形式,还创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词,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把对歌曲的理解表现出来了,老师为你们精彩的学习表现感到很满意。让我们一起在《对歌》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第三单元 童谣童趣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记住十二生肖小动物的排位。
2、通过律动、表演和游戏,让学生熟悉这12种小动物的形体特点,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让学生更加热爱小动物。
3、欣赏古诗,体会古诗表现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1、熟悉十二生肖的特点与排位,感受旋律欢快的节奏,表演十二生肖小动物。
2、体会古诗表现的意境。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综合训练
1、教师请学生说出2/
4、3/
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
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6、跟录音演唱歌曲《童谣》。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老师知道大家喜欢上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可以唱歌跳舞,小动物他们也喜欢唱歌跳舞。今天老师把他们请来了,我们来做个游戏,把他们一个个请上台吧!小动物都在老师手中,谁能看着我的卡片模仿它的动作,让其他同学来猜呢?
师逐个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生做动作进行模仿,其他学生来猜。
2、引入十二生肖
师:你们数数这有多少个小动物啊?这些小动物和我们的属相有关系,叫12生肖。你知道你是什么属相吗?你的父母是什么属相?
这些动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机灵,有的活泼,有的威猛„„瞧!它们唱着歌正向我们走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迎接它们吧!1)生初听歌曲。师播放MTV。
2)师:它们跳的多开心的啊!让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来跳跳吧!师播放录音,师带领生做律动。
3、学歌曲
师:它们唱的歌好听吗?好听我们一起来学。1)看黑板,按节奏读歌词 2)全班齐读歌词 3)生带动作读歌词
4)播放录音,生对口型,做动作!
5)师逐句教唱歌曲。提示“0”小红灯的处理。6)生跟琴逐句唱歌词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带上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4、表演
1)给第一排学生分发头饰。
师:今天是小动物们都带着一家人来我们102班做客,你们看第一个是谁?(鼠)第二呢?„„
师引导学生说出12生肖的顺序。2)分角色律动
3)按照X—的节奏说说12生肖小动物的顺序
5、游戏
1)给学生讲游戏规则
让带头饰的学生围成个圈,唱到哪种小动物,就由带那种动物头饰的学生走到圈里来表演。唱到最后两句的时候按顺序摆好12生肖的顺序。
2)学生做游戏
三、小结
1)师:今天我们都玩的十分开心!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表演,看看今天的歌谁唱的最好听谁演的最好看,我来做主持人!„„报幕:接下来大家欢迎102班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歌舞表演《12生肖歌》,请大家鼓掌欢迎!
学生表演唱
2)今天我们和12生肖的小动物成了好朋友,大家开心吗?嗯,时间不早了,让我们用歌声和它们说再见吧!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新课教学
1、朗诵古诗《村居》。
2、讲讲诗的大意。
3、按节奏读一读这首诗。
4、欣赏歌曲《村居》。
5、想一想 怎样把这首诗的意境表现出来?
6、各自表现,表演。
三、听一听《咏鹅》。
1、播放录音。
2、欣赏并跟读。
3、体会诗的意境。
4、自由诵读古诗。
四、小结,下课。
第四单元 家乡的歌谣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学习歌曲,从中体会民俗活动,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并在享受到乐趣的同时,提高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
2、能体会民俗活动的趣味,能感受三峡移民舍小家,顾大 家的崇高精神。
3、能感受歌曲的节拍、旋律和情绪。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景自由的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
1、表演《家乡有座黄鹤楼》、欣赏歌曲《雀尕飞》,初步学会演唱以及表演歌曲;了解歌曲中宜昌方言的含义。
2、知晓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感中体验民俗并萌发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感中体验民俗并萌发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之情。
2、体验并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师带领学生做游戏
师:我们一块来做个游戏好吗?(推磨,摇磨,推粑粑,请家家。)师教学生做游戏。
师: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做这个游戏,是我的家家教我的,也就是你们常叫的——外婆,不过我好久没有去看家家了,她住在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我好想念她,小朋友们你们跟我一块来推盆香甜甜的粑粑然后去看她好吗?(出示课件《推磨歌》师生一块推磨)
三、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一首新歌《雀尕飞》。
师:粑粑推好了,咱们把粑粑提好,出发去看家家罗!雀尕也要和我们同行,它要回三峡的故乡去,我们和雀尕一起轻轻飞去。
1、放录音第一段(师生做小鸟飞的动作)
师:三峡的变化真大呀,好不容易找到家家的家,敲敲门,没人,糟了!家家搬家了,她为什么要搬家呀?
生:各抒已见
师:是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让我们一块来领略一下雄伟的三峡工程吧!(观看三峡工程课件)
师:看到这么雄伟的三峡工程你想说些什么?
生:各抒已见
师:家家搬了家,别急,咱们让雀尕带我们去找,看它能不能找到,现在跟着雀尕飞翔的拍子去找家家罗!
2、放录音第二段
师:咦,敲敲门,还是没有人,家家到底搬到哪儿去了?
生回答
师:其实,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有很多人多和家家一样,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播放三峡移民课件)
师: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生谈感受
师: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我们准备第三次出发去找家家,这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的。
3、放录音第三段
师:哦!太好了,我们终于找到家家了,为了修建三峡大坝,以前的一些景观已经被淹没,但新的三峡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看新三峡课件)
四、欣赏与表演
师:我们终于找到家家了,让我们一块来把这动听的歌曲听听,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观看雀尕飞课件,完整的聆听歌曲)
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呀?说给大家听听。
生:各抒已见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块来小声地唱唱吧!
师:谁想上台为我们表演一下呀?
五、拓展
师:今天目睹了同学们的表现,简直太精彩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雀尕飞》和《推磨歌》同样源于生活中的游戏,有很多的三峡童谣有是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六、小结
师:希望你们也能认真的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个生活中的小艺术家,下去把一些游戏编一编,唱一唱。我相信,一定会有好听的歌谣从你们这些小音乐家口中唱出来的!
师:最后,让我们和小雀尕一块飞起来吧!(随音乐飞出教室)
第 二 课 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表演《家乡有座黄鹤楼》。
1、提问:你知道在自己的家乡有那些名胜古迹?
2、背诵有关黄鹤楼的诗词。
3、观看黄鹤楼的图片。
4、听录音范唱歌曲。听后,学生谈感受。
5、学唱新歌。听歌曲,打节拍。哼唱全曲。
按节奏朗读歌词,说说大意。跟唱歌曲。口授歌词。讲解演唱技巧。
6、自由练唱歌曲。
三、欣赏。看看歌曲表现方式。
播放黄鹤楼图片。学生边唱边用形体动作表现歌曲。
四、小结。
第 三 课 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画三峡。
1、出示三峡填充图,让学生指出图中那里是江水,那里是高山,那里是白云?
2、启发学生想象,为三峡涂色。
3、欣赏描写三峡的歌曲。
4、听音乐,画画。
5、讲解三峡大坝的作用,展示作品,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三、音乐小知识。
1、让学生敲大鼓和小鼓、大锣和小锣,听听声音,比较强弱。
2、讲解:不同的物体,敲出的声音有强弱之分,相同的物体,使用的力度不同,也会产生强弱不同的声音。
3、让学生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进行比较,说出他们的强弱。
4、做模仿是因强弱的游戏。
5、记号:强f、弱p
四、小结。第五单元 在 动 物 园 里
教学目标:
1、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在歌声中模仿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2、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到小熊家里去》,模拟小猫、小狗、小鸡的叫声。
3、表现快乐的情绪,学习小动物团结友爱的精神。
4、欣赏民间打击乐合奏,感受音乐高、低、强、弱、快、慢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积累音乐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表演《到小熊家里去》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导入。
1、小朋友都爱去动物园玩,你爱去吗?说说理由。
2、揭示课题,配上相关画面。
3、范唱《在动物园里》,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三、新授。
1、听唱法学习歌曲。分乐段听唱。整首歌曲听唱。
2、用啦模唱歌曲旋律。
1、朗读歌词,了解大意。
2、边唱边模仿动物的表情与动作进行歌表演,鼓励学生大胆模仿。
3、分组讨论动作。
四、表演。
1、自由练习(个人或小组、自由组合均可。)
2、展示。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欣赏。《鸭子拌嘴》。
1、放录音欣赏,讲解,告诉学生这是一首打击乐。用什么打击乐演奏的呢?请仔细听听。
2、看鸭子嬉戏图片,启发学生想象力。
3、曲中,大钹表示大鸭,小钹表示小鸭。
4、完整欣赏,感受曲中强、弱、快、慢所表现鸭子拌嘴的情节。
5、复听想象,编故事。
三、欣赏《大象》。
1、想一想:身体高大,有粗壮的身躯和腿,长长的鼻子,走起路来慢吞吞,这个动物是什么?
2、看图片。有关大象的图片。
3、欣赏曲目《大象》。
感受乐曲中描述的大象的特征。
3、模仿。边听边模仿大象的声音和动作。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模声练习。1、1=D 2/4 1 3 | 5|| 小猫叫,喵喵 喵。2、1=D 4/4 5 4 3 2 1|| 小狗怎样 叫,小狗怎样 叫。3、1=D 4/4 3 3 5 5 i i 5 | 5 5 5 5 5 5 | 5 5 5 5 5-|| 小小鸟儿 怎样 叫,叽叽 叽,叽叽 叽, 叽叽 叽叽 叽。
三、学唱歌曲。
1、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2、讲解故事情节。时间:过节的一天 地点:小熊家里。
它们在干什么:又吃、又玩、又唱歌。结果:它们真快乐。
4、声音自然、整齐地开始唱歌、整齐地结束歌曲。用歌声表现出高兴快乐的情绪。
5、启发同学们学习小动物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
6、用领唱、齐唱的形式唱熟歌曲。领唱1—7小节,齐唱8—16小节。
四、歌曲处理,表演。
1、自由编排,表演,2、分组表演。
五、小结。
第 四 课 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
1、齐唱《在动物园里》。
2、指名表演唱《在动物园里》。
3、以小组演唱《到小熊家里去》。
4、点四名同学上台表演情景剧《小熊请客》。
5、小结。
三、游戏。《小狗兄妹种瓜》。
1、两位同学戴头饰扮演狗哥哥、狗妹妹。
2、模仿锄地、提水、摘瓜等动作,边表演边读出劳动节奏。
3、其余学生将节奏卡片按对应劳动节奏举出。
4、老师裁判,4种节奏全对的为优胜组。
5、四人一组,自由表演游戏。
四、小结,下课。第六单元 《这个朋友真奇妙》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钟表店》、《阿童木之歌》,使学生感受欧洲和亚洲两地不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与热情奔放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
2、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是什么》、《这个朋友真奇妙》,启发他们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配乐故事,《记录美妙声音的科学家》的音乐活动,培养他们从小热爱科学、争当小小科学家。
4、认识手串铃,掌握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表演《这个朋友真奇妙》,演奏手串铃。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
1、齐唱《在动物园里》。
2、表演《小熊请客》。
三、激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矮矮身体方方的脸,每天做在你面前,不吃不喝精神好,唱歌跳舞有表演。你要和他来聊天,他闭嘴巴不呀不发言,这个朋友真奇妙,大家都来猜一猜。
四、学唱新歌。
1、听录音范唱,感受节奏。
2、朗读歌词,想象情景。
3、教师范唱,打节拍,学生跟着学节拍。
4、随琴小声唱歌。
5、即兴创编表演。
五、评价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
1、指名演唱《这个朋友真奇妙》。
2、齐唱《这个朋友真奇妙》。
三、欣赏《阿童木之歌》。
1、学生讲《铁臂阿童木》的故事,激发兴趣。
2、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通过交谈、讨论,了解歌曲内容。
思考:(1)阿童木是谁?为什么叫铁臂阿童木?
(2)他到过哪些艰险的地方?做什么?
3、复听,选择歌曲情绪。
优美抒情()热情奔放()悲伤凄惨()
5、再次复听,跟唱、即兴表演。
四、欣赏《钟表店》。
1、整体欣赏。
2、复听,分析欣赏。
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知道那些高、细、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4、那些低、粗、长、慢声音又表现了什么?
5、小结:各样的声音表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走动的响声,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世界。
6、创编表演。
五、总结与评价。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
1、指名演唱《这个朋友真奇妙》。
2、一组学生上台表演《钟表店》。
三、学习歌曲《这是什么》。
1、朗读歌词,听音乐,猜谜语。
2、听范唱,思考:
(1)“滴答”与“当当”是什么声音?
(2)会走没有推腿,会说没有嘴,让你想到了什么?
(3)小闹钟真的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吗?你是怎么想的?
3、听范唱,拍手拍腿打节拍。
4、跟琴唱一唱。
5、认识、了解八分音符。0 X
6、玩一玩,用打击乐为歌曲拌奏。聆听各种钟声(电脑播放)。
7、创编表演。
四、游戏。
1、打节奏电报游戏,认识手串铃。
2、学习与探索演奏方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
第四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
1、指名演唱《这是什么》。
2、齐唱《这个朋友真奇妙》。
三、听故事。《记录美妙声音的科学家》。
1、播放《玛丽有只小羊羔》。
2、讲一讲有关科学家与音乐的故事。
3、教师在《玛丽有只小羊羔》的音乐中讲《记录美妙声音的科学家》的故事。
4、学生评价与复述故事。
5、思考:我最喜欢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
天才的小提琴手——爱因斯坦
七弦琴的启示 ——沈括
唱片的诞生 ——爱迪生、贝尔利纳
四、总结与评价。
第七单元 《在欢乐的日子里》
教学目标:
1、以愉快的心情演唱《在欢乐的节日里》,表达节日的快乐。
2、通过欣赏钢琴套曲《儿童组曲》中的选段与《玩具进行曲》,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绪和动态。
3、学唱《我心爱的小马车》,在集体表演中表达快乐活泼的音乐形象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状态。
4、认识并演奏打击乐器铃鼓,学习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演唱《在欢乐的节日里》、认识并演奏打击乐器铃鼓。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模声练习
1、引导学生熟悉4拍子节奏。拍一拍,读一读。
2、学生随琴唱一唱。
三、学唱新歌《在欢乐的节日里》
1、教师讲故事,学生猜谜语(电脑)激发学生兴趣
2、听歌曲录音《这个朋友真奇妙》,使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3、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三种节奏。
4、用听唱法完成歌曲。
5、学生在背唱歌曲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6、指名表演。
7、学生分小组演唱。评议,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歌曲
1、学生聆听《在欢乐的节日里》
2、学生随录音唱歌曲的歌词。
3、认识铃鼓,指导学生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三、欣赏《玩具进行曲》
1、初听歌曲,学生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歌曲的活泼情绪。
2、复听音乐,边听边想像,歌曲中唱了哪些玩具?他们是怎么走路的?
3、再次复听音乐,启发学生边听边模仿吹号打鼓的动作。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三、演唱《我心爱的小马车》
1、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1 2|3 4|5——|5 4 |3 2|1——|
2、引导学生初听《我心爱的小马车》的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3、复听歌曲,学生默读歌词。
4、引导学生熟读歌词。
5、先听教师范唱,学生小声哼唱。
6、学生分句唱歌词。
7、学生齐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复习歌曲
学生齐唱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
三、欣赏《捉迷藏
扑蝴蝶
跳绳》
1、初听音乐,学生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说说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复听音乐。分段欣赏。
《扑蝴蝶》学生感受轻松、愉快的情绪 《跳绳》学生感受欢快、跳跃的情绪
《捉迷藏》想想孩子们游戏时玩耍的情形。
3、学生听音乐自由表演。
四、编创游戏
1、学生聆听音乐《花儿花儿几时开》
2、学生随录音学唱歌曲。
3、编创活动
(1)说说一年四季有哪些花。(2)试着将花倡导歌词里去。
先小组内试着编一编;再分小组展示
4、学生看图游戏
唱一唱
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 小小动画城
教学目标
1、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整齐的背唱歌曲《人人叫我唐老鸭》,并用歌声表达对唐老鸭的喜爱。
2、通过欣赏《花仙子之歌》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画片“片名接龙游戏”,从而渗透创造意识,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长他们的创造才干。
4、认识响板,学习敲击方法和正确姿势,为歌曲伴奏。
5、认识全音符,能在打击乐器演奏中或拍手唱歌中体会并表现其节奏。
教学重点
背唱歌曲《人人叫我唐老鸭》 教学难点
认识全音符,并了解其时值。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科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演唱《人人叫我唐老鸭》
1、聆听歌曲录音,讨论
唐老鸭的家在哪里,唐老鸭怎么唱的歌,你知道关于它的故事吗?
2、教师范唱,随着音乐轻轻拍手。
3、小声跟着老师朗读歌词。
4、跟着音乐唱歌词,注意模仿唐老鸭的叫声要清楚。
5、齐唱歌曲
6、师生共同回忆唐老鸭的动作,启发学生编创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三、音乐知识
1、认识响板
介绍响板,请学生学习敲击的姿势,及敲击方法 演奏方法①一般是将响板放在手心上,用右手拍击
演奏方法② 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配合撞击两片木板,也可用一只手演奏,还可以用双手同时演奏。
2、认识全音符
介绍全音符的简谱表示,并让学生熟悉全音符的时值。
3、为歌曲《人人叫我唐老鸭》伴奏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才艺展示。
1、小组展示才艺。
2、评价与小结。
二、欣赏《花仙子之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歌曲,默读歌词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听歌曲范唱,小声跟唱。
5、齐唱歌曲
6、小组编创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三、动画片接龙游戏
1、师生讨论你看过哪些动画片,说说动画片的名字。
2、玩玩接龙游戏 两个字的
猴哥→宝贝→狮王 三个字的
花仙子→小龙人→丑小鸭→蓝精灵 四个字的
葫芦兄弟→哪吒闹海→三个和尚→变形金刚 五个字的
聪明的一休→骄傲的公主→铁臂阿童木
四、小结下课
第四篇:第二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播放《小燕子》,边唱边学小燕子飞进教室,飞到座位。
2、春天来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大森林里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杜鹃鸟也站在枝头跳舞呢。
二、感受体验、理解表现 聆听《杜鹃圆舞曲》
1、整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说说音乐中的杜鹃鸟是怎么样在跳舞的?
2、细聆听第一段,把你听到的杜鹃鸟的叫声学学给大家听听。
3、感受三拍子的特点,用碰铃给第一段音乐伴奏。
4、在游戏中再次感受音乐。做一只欢快的杜鹃鸟,和着三拍子的音乐节奏做杜鹃鸟飞的动作,听到轻快活泼的音乐时站起来飞,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坐下做杜鹃鸟飞的动作。比一比哪只小杜鹃的舞跳的最好看。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熟悉《布谷》的旋律,唱会第一段歌词。
1、初次完整聆听歌曲。森林里呀真热闹,这边杜鹃鸟刚跳完舞,听那边又有谁在歌唱了?竖起耳朵仔细听。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你能把布谷鸟的叫声学学给同学听吗?
3、继续聆听歌曲,你能找出与《杜鹃圆舞曲》旋律相似的地方吗?
4、跟着歌曲录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一拍。
5、听歌曲录音,编一个布谷鸟飞的动作,合着音乐节拍,在第一段时站着做,第二段时坐着做,第三段时蹲着做。
6、听老师范唱歌曲,仔细看歌词,说说哪些字唱的时间长?
7、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通过听老师范唱和比较,说说自己是怎样唱准节奏的。
8、分组比赛。
四、节奏创编,练习伴奏
1、布谷的歌儿真动听,如果我们给它加上合适的伴奏的话,那它的歌儿 就会边的更动听,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加上什么样的伴奏好听?
2、在老师的启发带领下一齐创遍节奏。
3、练习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4、分组展示。
五、课堂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播放《杜鹃圆舞曲》,和着三拍子做杜鹃飞的动作,听到乐曲情绪转变时,做相应的动作,音乐完后情绪飞回座位。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有节奏的律动。
2、用轻快、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听老师范唱第二、三两段,学生看了格子字谱,点格子聆听演唱。
4、再次聆听老师范唱第二、三两段,说说那些字唱的长哪些字唱的短?
5、按节奏读歌词。
6、轻生跟琴学唱。
7、同桌互相帮助学会难点句。
8、整首歌曲完整演唱,分角色演唱。
9、听录音,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
10、用碰铃为歌曲伴奏演唱。
三、拓展延伸
(一)节奏训练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声音,观看P7页上的图画,你能从画面上听到哪些声音?并把这些声音用节奏模仿出来。
2、各小组汇报,把自己发现的图片中的声音读出来。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多声部练习。多个声部练习时,要逐声部进入,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解说和提示进入。
(二)春天音乐会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表演唱。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歌曲?看老师表演《春天里》。
4、学生自己表演关于春天的歌曲。
四、课堂小结、下课。
教学内容:
聆听《阳光下的孩子》,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表演《乃哟乃》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阳光下的孩子》、背唱《彝家娃娃真幸福》、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3、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快乐的啰嗦》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初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三、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个听辨音的高低的练习。虽然一年级还未开始学习识谱,感受、听辨音高的铺垫已经开始了。教师可以弹奏出sol和do两个音,让学生听辨,开始可弹距离远远两个音,在学生说出高低后,再听辨sol和do。可采取听和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听sol唱sol,同时将双手举过头。听do唱do时双手自然下垂。
2.也可以做听辨的游戏。一组组听辨,看哪一组听得又准做得又快。
四、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1.教唱歌曲之前,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可简单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
2.在听唱的基础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地演唱歌曲。提示学生,衬词应唱得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3.在歌曲唱会的基础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五、表演《乃哟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哟乃,乃哟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5.歌曲熟悉后,可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地表现歌曲的情感。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六、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九课 巧巧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表演《粉刷匠》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感受劳动的快乐
2、认识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曲唱出小朋友的手都会做什么事?你会做什么事?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三、表演《粉刷匠》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尽量记住旋律的音调。提示: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小粉刷匠都做了什么? 2.复听歌曲范唱,心里默唱,看谁记的旋律多,试着唱唱,可分小组唱。3.随录音唱歌词。提示:如果你是粉刷匠,或着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边听录音边唱,试着编创自己的动作,也可以试着用旧报纸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边唱边表演。
5.跟着教师完整地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6.提示学生重点唱好“小鼻子变呀变了样”,也可展开讨论: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小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1.认识串铃:看图或看教师示范手持串铃的正确姿势。2.分小组探索,让串铃发出长短不同的声音。3.展示每个学生的探索。鼓励学生不同的探索。串铃及弹奏方法简介
串铃:俗称马铃,原为蒙古族、藏族的打击乐器。形状为:将十几个金属小铃系于皮条弯成的弧形带子上,也有的将铃系在塑料制成的圆环上(儿童打击乐中的圆环均为塑料制成),演奏时,用手摇动。常用于民间歌舞音乐的伴奏或器乐合奏中。儿童演奏时可采用下列两种办法:
1.用左手持铃,用右手击左手腕部。
2.左、右手各持一铃,摇动时,左、右手在胸前交替动作。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铁匠波尔卡》,表演《理发师》 教学目标:
1、聆听《铁匠波尔卡》,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球,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总结、创造意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铁匠波尔卡》 1.完整地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中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简介乐曲的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复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边听音乐边指看课本上的图形谱。试看记住这一句旋律。
3.按乐器的声音图谱,选择打击乐器合着乐曲敲击。体验参与音乐表现的快乐。
提示学生注意听:伴奏的声音要控制,要与乐曲吻合。
三、表演《理发师》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理发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简单叙述歌曲内容。2.复听范唱,用跟唱的方法尽快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角色进行表演。
3.请一部分学生加入打击乐器沙球、边打边唱。其他同学边唱边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认识沙球,看图或看教师示范持沙球的正确姿势。2.分小组尝试,发出声音。3.指导学生看右面的练习:
第1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一下,第2小节:左手一下右手两下。沙球及演奏方法简介 沙球:又名沙锤,用密封的椰子壳外加木把制成(儿童打击乐为塑料壳,内装沙粒,两个一组)。演奏时,左、右手各握一把,双手交替上下晃动,奏出各种节奏音型。沙球发音清脆呈短暂的沙沙声,多用于演奏有特殊风格的舞曲。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第十课 汪汪与咪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小狗圆舞曲》,表演《猫咪别淘气》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小狗圆舞曲》、表演《猫咪别淘气》,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
2、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狗圆舞曲》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猫咪别淘气》 1.反复聆听歌曲。
提示学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在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表演《谁在叫》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表演《谁在叫》和编创活动,进一步突出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
2、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3、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小狗的音乐是急促的、旋转的,小猫的音乐是悠闲的,感受旋律的不同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去想像。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加深对乐曲的印象。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你能听到哪两种小动物的叫声?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编创节奏与复习歌曲相结合的趣味性练习。要求学生不但能按节奏编创小动物的叫声,而且能唱出关于这个小动物的歌曲。(即:课本中学过或平时自己听过的歌。)2.在编创节奏中,再次熟悉运用×、×节奏。可分小组进行填创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看谁将节奏读得准,动作做得生动形象。
四、表演《谁在叫》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提示:听一听,谁在叫?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 再一次聆听,使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旋律、内容、发现问题、回答问题。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或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怎样叫,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课本中《谁在叫》这首歌采用了图与旋律线示意的方法呈现,生动形象而有趣。学生可通过旋律线的示意,结合看图,迅速地记忆歌词。同时也有助于提示学生的动作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五篇:一年级音乐童话故事(定稿)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 第二册《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1、欣赏《糖果仙人舞曲》,感受童话的神秘气氛和乐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2、学唱歌曲《小红帽》,能唱准、唱整齐,并能给歌曲配上打击乐伴奏和律动。
3、通过《喇叭花》的游戏,学习分辨音的高低。教学准备:
课件、钢片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在钟表店里》律动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的王国,听听那些用音乐来讲述的美丽故事,好吗?
二、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糖果仙人舞曲》边听边想象。
2、讨论自己所想象到的情景。
3、教师出示糖果,讲讲故事。
4、再听乐曲,想想糖果仙人是怎么样跳舞的。
教师一边辅以简单的示范动作。
5、边听音乐,一边和糖果仙人一起律动。
6、了解乐曲所用的乐器,并给乐曲配上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提醒:这么好听的舞曲,你们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出示钢片琴(简单示范)。钢片琴的音色清脆、富有童话色彩,很适合表现这首乐曲梦幻般的色彩,要是请你来用小乐器为乐曲伴奏,你会用什么乐器呢?
师生讨论。
7、再听乐曲,一边伴奏一边律动。
三、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1、教师引入:不管是什么好听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个的音组成的,每个音都有固定的音高,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分辨音的高低。
2、听听哪个音和图上喇叭花的音高相同。
3、分辨两个音的高低。(教师予以奖励)。
四、学唱歌曲《小红帽》。
1、谈话引入:出示小红帽,引出小红帽的故事。
2、边听《小红帽》歌曲的伴奏录音,边讲故事。
3、学生说说听后的感想,说说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听歌曲录音,说说小红帽说了什么。
5、跟老师读读歌词。
6、戴上小红帽,在音乐伴奏下演演小红帽,读读歌词。其余学生为之伴奏。
7、跟琴学唱《小红帽》。
8、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边跳边唱。
9、伴奏。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