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学管理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学管理
1.前言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是大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包括思想,是大脑——这一特殊的物质发展运动的产物,有了它,人类才能不断的认识与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哲学观。因此,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等均属于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它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形成使得人类对于所处的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指导人类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
在硕士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教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本人的论文题目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学管理。在我教学管理工作中,涉及许多研究思想、技术手段以及理论分析,都无一不汲取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辨析(1)西方哲学与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古希腊哲学主要讨论本体论,古罗马时代则偏向于政治哲学,然后经历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近代的唯理论,直到英国的经验论与德国的古典哲学。时至二十世纪,哲学发展呈现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局面,思想动力也呈多元化的趋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几个大的思潮:一是以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为主线的当代知识论哲学,二是以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诠释学为主线的欧陆人本主义哲学,三是以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的结合为主导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其中尤以马克思主义最为明显,如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韦伯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既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又显示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东方的中国也曾迸发出诸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一系列哲学流派,在近代与西方哲学的不断碰撞与融合中,产生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无一不接受了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或数种学说,然后与自己信奉的中国本位哲学融合,提出了新的哲学见解。然而,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的哲学由于总是面临社会选择性,故多注重于个人人生观的研究,在政治观上缺乏独立性,同时对自然科学则大多持 “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甚至否定的态度。因此,西方哲学思想尤其是科学哲学在中国思想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建立以来,在指导全世界的政治与社会的阶级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与发展规律,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主义运动。自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新中国的建立与民族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的科学哲学思想,由于受到文化选择性,当时并没有得到继承与发扬。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社会变革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哲学逐步兴盛,它在中国被称为“自然辩证法”,以科学哲学这个名词与世界接轨,是晚近才形成的。在一些人看来,哲学对科学研究用处不大,但事实上,科学研究本身必须遵循基本的哲学思想,才能提高认知能力与水平,避免主观臆断,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相对于诸多流派与浩瀚的理论,限于个人理论水平,本文研究分析中仅涉及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对于论文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2)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分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只有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才属于唯物主义阵营。综观哲学发展历程,唯物主义主要分为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例如我国先秦诸子中的阴阳家,利用周易的阴阳观念提出宇宙演化论,但却认为宇宙万物均与五行相对应);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否认事物与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如德国的费尔巴哈,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者,但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确是唯心主义者);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的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与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吸取了其辩证法的思想,即联系与发展的思想,同时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的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一方面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有其固有的发展、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如对于诸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如果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无法解释,而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今天的鸡生蛋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事物将会消亡或发生质变)对于物质及其存在形式,唯物主义者认为它是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它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对于思维与精神,唯物主义者认为,意识不过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属性,并不能独立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对于整个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具有无限层次结构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有机整体,在微观领域、宏观领域、宇观领域,物资结构层次具有多样性、无限性。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因此要依靠实践。对于实践本身,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思想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每一次反复都是一次升华,离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更近一步。对于客观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每种事物都含有其固有规律,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且规律是不能改造的。对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寻找、逼近其固有、内在规律的过程,因此必须尊重客观事实,运用各种思维材料正确描述、再现其发展过程,而不能人为捏造事实。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之一。对于认知过程,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是反映论,即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认识路线上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而唯心主义则正好相反,认为认识可以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唯物主义者(与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主张可知论,即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可知论是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源泉。(3)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与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它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哲学学说。它对于事物的发展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对于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则有五个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这一切呈“螺旋式”向前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用通俗的话讲,是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在人类认知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一分为二的观点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必然要求,是指引人们科学看待事物的基本观点。
从认识层次角度上讲,辩证法三大规律中,量变质变规律处在最外层,人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因为它是描述统一体外部矛盾变化的客观规律。其次是对立统一规律,它需要人们进行观察和分析,因为它的认识深度从外部统一体上升到统一体内部的矛盾。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识则在此基础上更具有间接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思考。按照康德的划分方法,它们三者依次相当于感性、知性和理性,这也正是人们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历程。3.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重大阻碍作用。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 值观、人生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3)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 现自身的价值。4)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4.教学工作中的哲学思考
在本人论文的理论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研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曾给予很大的指引与帮助。(1)物质与意识
物质与意识原理要求一切事物要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事实就是,树立正确的意识。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带人平等,不戴有色眼镜,做到客观的判断问题。并且要以正确的思想教人,育人,管理。(2)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教学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了自己对教学管理的认知。通过定期对寝室的检查,与学生交流,逐渐的了解到各个同学对学校,对班级管理的一些相关认识,为提高管理质量打下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反之。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得到了提高,就更好地服务同学,不断地指导实践。作为班主任,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从而,在这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认识矛盾,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能够回避出现的矛盾,问题,比如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学校与老师学生之间的矛盾等等。只有积极地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
矛盾的特殊性启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抓好培优补弱工作,对优等生要正确引导,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满腔热情,耐心辅导,指导学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但不得占用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上课。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比如,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给予不同的建议,让他们在大学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能够自我独立,有所进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矛盾的特殊性给我很大的启发,指导我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在多年的教学管理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管理方法,而面对不同的学生,和新一届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正确把握这种关系更有效的加强管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4)创新理论
理论创新就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性的思维活动,根据实践所提供的新的经验材料,认识新事物,发现新关系、揭示新本质、创造新概念,从而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建立新体系。可见,理论创新不是凭空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论,而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依据现实条件和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理论创新必须依据现有的理论,在运用现有理论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然后完善和发展现有理论形成新的理论成果。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进一步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管理中只有加强创新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管理上,不能一味的继承老一套,盲目迷信权威,教条主义,如果不能做到,讲永远没有进步。在实践过程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以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认识与实践的创新,最终提高管理水平,服务同学。(5)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
重小事即注重教育细节,贵在坚持。其实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琢,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是无法伪装的。从细节入手,教育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贵在坚持。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的确,“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班里每天都会出现许许多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此如果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或当作无关紧要的闲事而忽略。殊不知闲事看着闲,小事觉得小,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由“天之骄子”到“杀人凶犯”的马加爵,就是因为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又没想到及时的教育疏导而形成心理疾病,最终走向极端。对于班主任来说,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很可能就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切不可忽视。对于一些特殊的同学,作为老师,要耐心的教导,开导,日积月累使得学生能够在带领下有所成长。所以,要做到在细微处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发展,进而使学生达到一个质变的过程,自己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对教学管理的坚持,才会有现在班级的规范,和谐,正是这份坚持,使得我所带的班级表现良好,深受好评,这样的坚持才能不断的推进教育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学生不断进步。5.小结
通过在论文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初步应用,我深刻体会到,在今后科研工作中应当遵循以下几个重要的哲学原则:
1)立足于客观,勤于实践,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坚持创新理念,形成自己特色的管理方法
3)以辩证法为指导,坚持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法,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获得扎实、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以服务学生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奉献,砥砺自我,发挥哲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中国高等教育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引言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摘要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主要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他认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恩格斯始终走在马克思的前面,前者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由此提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第二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在辩证法的理解上,恩格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创立了一种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完全相对的“自然辩证法”,背离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第三种主要以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吕贝尔和诺曼•莱文为代表,他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差异无限放大为两种范式的对立,扭曲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真实思想关系。恩格斯的形象在其逝世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遭遇了种种误解和扭曲,澄清这些误解,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理论贡献,无疑具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主导者吗?
在第二国际正统派和苏东马克思主义学者那里,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被视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而奏响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小提琴手”始终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针对这种解读模式,日本学者广松涉认为,它完全贬低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理论独创性。为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他主张抛弃传统研究的这种“依附论”假设,通过对恩格斯文本思想的细致研究,来客观揭示和评价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他的这一主张的理论结晶主要体现在《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1966)一文中。在这篇文章中,他通过文献学分析,详细对比了184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上的差异,最终得出了“恩格斯主导论”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与至今为止的一般说法相反: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共产主义理论之际,拉响第一小提琴的,限于合奏的初期而言,毋宁是恩格斯。”[1]358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广松涉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忽视的重大问题,即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到底起了何种作用。在正统马克思主义那里,这一问题的答案始终是自明的,即马克思始终走在恩格斯的前面,马克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导者,虽然他们也承认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始终是附带性的,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澄清。而到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那里,他们为了彻底反对传统的“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论”,就刻意制造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将他们之间的思想差异放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即“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彻底抹杀了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各自固执于形而上学的偏见之中,漠视了恩格斯的真实作用。基于此,广松涉主张抛弃形而上学偏见,力图通过科学的文献学考证方法,客观揭示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广松涉更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他详细“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中‘第一次转变’和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中‘恩格斯独特道路’的研究”[2]。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客观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转变方式上的差异。广松涉认为,恩格斯一开始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他在理论和政治立场上分别信奉哲学唯心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但由于受到赫斯的影响以及与英国工人运动的接触和对英国社会的经验性研究,促使恩格斯首先在政治立场上发生了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2年底)[1]361。然后,在政治立场转变的影响下,逐渐实现了理论立场上的转变:由原初的哲学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与此相比,马克思的转变历程则较为曲折得多,他首先在理论立场上实现转变(1843),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探索,最终完成政治立场上的转变(1844)。第二,广松涉准确揭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他客观分析了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马克思的影响,并认为,正是在恩格斯的影响下,马克思才实现政治立场的转变,从而提出了恩格斯在第一次转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然而,当他把恩格斯的这种主导作用无限放大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是《共产党宣言》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首先,他错误地坚持了“一次转变”论,而没有看到他们世界观的“第二次转变”。1843—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立场和政治立场上都还处于一般唯物主义和哲学共产主义上,这与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还存在很大差距。而广松涉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直接将这次转变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也告诫我们,在评价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时,必须破除传统“依附论”和“一次转变”论的思想残余,遵守“两次转变”、“两条道路”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
其次,广松涉完全颠倒了他们在第二次转变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广松涉通过三个方面的考证:(1)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1845年对费尔巴哈的态度;(2)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3)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的态度,进而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哪一方面恩格斯都走在马克思前面,从而断定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我以为,他这三个方面的考证都存在着严重问题。第一,广松涉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还像早期那样全面肯定费尔巴哈的革命意义,而恩格斯早在1844年11月就已经对费尔巴哈采取彻底的批判态度了,由此认为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理解上落后于恩格斯[1]365。这一观点显然忽视了马克思后面的思想转变。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的确全面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但就在此后不久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转变了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在肯定费尔巴哈贡献的同时(第四条),指出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所在,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定位是内在一致的。相反,在1845年的“费尔巴哈札记”中,恩格斯仍然对费尔巴哈持全面批判态度,这显然是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调不一致的。这也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费尔巴哈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第二,广松涉认为,恩格斯早就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了,而马克思直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由此认为,马克思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也落后于恩格斯[1]367。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这恰恰证明恩格斯落后于马克思。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马克思不是“还没有”而是始终反对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或社会制度,始终坚持从历史矛盾运动来阐释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相反,恩格斯仍未摆脱“真正社会主义”的思想残余,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建立于人性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这点到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中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这也表明,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在共产主义的理解上恰恰是落后于马克思的。第三,在对施蒂纳的评价上,广松涉也犯了相同的错误。恩格斯在1844年11月19日致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指出,施蒂纳的哲学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吸收的“正确东西”,进而主张“在它上面继续进行建设”[3]12。以此来看,此时恩格斯在总体上对施蒂纳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到了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另一封信中,恩格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态度:“说到施蒂纳的书,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以前给你写信的时候,还受到对该书直接印象的很大影响,而在我把它放在一边,能多多地思考以后,我也发现了你所发现的问题。”[3]16在此,我们可以推断,1844年11月到1845年1月间,马克思肯定给恩格斯回过一封信,并且对他关于施蒂纳的态度提出了不同意见。结合后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的部分来看,这些论点恰恰与恩格斯的原有态度截然相反。这也表明,正是在马克思的影响之下,恩格斯才抛弃原有观点,形成后来的论点的。这也从反面证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施蒂纳部分的主导思想应属于马克思。
从上述分析来看,在第二次思想转变中,恩格斯不仅不是主导者,相反,正是他在马克思的帮助下不断克服“真正社会主义”影响,逐渐由哲学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以此来看,广松涉在肯定恩格斯贡献的同时,也过分扩大了恩格斯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不足取的。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恩格斯问题”
如果说,广松涉主要讨论青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的历史贡献,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里,问题则转变为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不同理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伯恩斯坦首先撕裂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直接预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未来走向。从第二国际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恩格斯的整个形象发生了惊人的转变:从“党的首脑”转变为“理论的教唆犯”。[4]27无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他们都严厉控诉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认为恩格斯试图建立一种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辩证法”,进而将其指责为背叛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空洞玩物[5]。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第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我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不论是卢卡奇、施密特还是科莱蒂,都没有真正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髓。
首先,他们完全误解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虽然论述到了“先在自然”,但这里的“先在自然”绝不是人类无法认识的“先在自然”,相反,而是在人类实践作用下进入人类认识视阈中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恩格斯绝非像卢卡奇、施密特和科莱蒂所断言的那样,要建立一种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人类无法认识的“纯粹自然哲学”,恰恰相反,他是要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来考察自然科学(自然史)的演变历程,这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是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内在一致的。
其次,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不仅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背叛,相反,更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论域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6]66以此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并不是相互分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域。因此,要想真正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推进到底,仅仅停留在人类史的层面上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必须从自然史的维度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出于当时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马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对自然史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主要集中于人类史的探讨,就像他们自己指出的那样:“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我们在这里不谈;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是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6]66这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一个理论伏笔。在后来的研究中,马克思虽然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史的经典论述,但他并没有留下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系统理论,从此意义上来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恰恰弥补了这一理论缺憾,是他们原初计划的延续,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因此,卢卡奇和科莱蒂,仅仅依据论域的不同就将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是完全错误的。
再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最终落脚点,绝不是为了建构一种抽象的自然哲学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的自由服务的。恩格斯全面考察了“自然与工商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客观分析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行为,论证了自然运动的客观规律性,而所有这些都是围绕“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展开的。因此,他的目的不在于建构一种抽象的空洞体系,相反,而是为人类认识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自由服务的。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真正领会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真谛,那种单纯地依据论域的差异,就将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
三、恩格斯背叛马克思: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
如果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讨论还停留在辩证法上,那么,到了西方“马克思学”这里,则演变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他们主张摒弃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以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来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最终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夸大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彻底对立,开启了恩格斯全面背叛马克思的“马克思学”路径。吕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恩格斯“发明”的,因此他要为近一个世纪的歪曲负全责[7]。诺曼•莱文则进一步将其夸大为“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之间的彻底对立[8]。我以为,这些论点都严重放大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思想差异,忽视了他们在哲学观和政治身份上的内在一致性。
首先,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见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9]这段话清晰地表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走的的确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这只是一种道路上的差异,而在哲学原则上二者是内在一致的。我以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恩格斯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绝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更不是一种仅仅关注人生问题的道德哲学或爱的哲学,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方法,“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0]第二,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意义,并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在一些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第三,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脱离了前两者,科学社会主义便会丧失其存在的合法性根基,沦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幻象。以此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是内在一致的。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其次,从身份政治学来看,恩格斯存在着多重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同时更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这几重身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共同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因而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4]27。然而,在吕贝尔和莱文这里,恩格斯的形象出现了严重分裂:在吕贝尔看来,恩格斯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也正是在解释和宣传的过程中,恩格斯篡改了马克思的本意,私自杜撰出了与后者完全相反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把马克思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割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同样,诺曼•莱文也割裂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事实,将恩格斯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的对立。这种解读模式完全否定了下述事实,即马克思或恩格斯都真实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完全抹杀了恩格斯的历史功绩。
最后,“恩格斯的形象”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从伯恩斯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再到后来的西方“马克思学”,他们正是通过对恩格斯“学术”形象的建构,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的,即力图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危机寻找替罪羊,以此解构和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那种简单地把这一问题从历史的原初背景中剥离出来,进而通过扭曲的方式将其还原为一个学术命题的做法,是完全非法的,因为它已经完全阉割了这一问题背后的政治意蕴。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马克思学”所主张的“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
总之,我们在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时,必须要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和发展规律,既不能过分贬低恩格斯的历史贡献,也不能过分夸大恩格斯的历史功绩,更不能阉割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内在关系。相反,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贡献。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姚顺良.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江海学刊,2007,(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胡大平.回到恩格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1;[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50-53;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文选[C].徐平,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42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5.[8][美]诺曼•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3.[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95.^NU1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述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概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哲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的概念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例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包括,物质和意识(A.谁具永恒性,谁具可变性 B.谁是一性,谁是二性 C.是否具有统一性 D.是否具有相似性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口诀(25)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形而上者孤静片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为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道” 朱熹:理在事先
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例题 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 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例题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
马哲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哲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革命性和科学 性的统一,是批判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哲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辩证法:运动时有规律的 认识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例题 单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意识与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决定和反作用
【例题 多选】胡锦涛指出,要胜利完成 2009 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句话 体现的哲理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例题 单选】 “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的绝对性与运动的相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静止的绝对性
D.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辩证法 两个核心:
联系、发展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两个核心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形而上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②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题 单选】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例题 单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否定之否定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
【例题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 3 个核心:
实践、认识、真理 2 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认识发展律 认识论的三个核心
(一)实践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例题 单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个原理一致()A.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B.从理性回到实践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反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相互包含和转化.2.特点:客观性、具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 a、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认识论的两大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反作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发展律 1.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首先,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感性--理性—实践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例题 单选】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 D.抽象、具体、再抽象
【例题 多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口诀(28)哲学题考察二者关系,以下说法一般都是正确的: XY 对立统一/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三)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例题 单选】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的经济结构(1)生产力
①生产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②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例题 多选】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一定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在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社会的政治结构(1)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2)国家
①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2)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基本特征: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例题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动力 3.社会的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例题 单选】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例题 多选】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探索到本身的自然规律,但是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表明()A.人类社会是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和自然界演变过程都是自觉地 C.人的自然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历史进程不可超越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
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
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
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
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
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1、反思功能。
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2、概括功能。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3、批判功能。
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
4、预测功能。
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哲的根本方法。
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哲所固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就能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