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断及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段及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爬山虎为载体,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之情。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含蓄,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我在执教本节课时采用学校倡导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现对本课中的若干教学片段进行简要回顾与评析,与大家分享。
引言:同学们,本学期初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描写植物爬山虎特点的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与爬山虎相关的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文讲的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和作者“我”之间的感人故事。作家叶圣陶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感人故事呢?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片段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本文讲了著名作家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主要讲了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接下来,通过个别提问、学生补充,归纳出本课主要讲了叶圣陶和“我”发生两件感人故事:一是叶圣陶帮助“我”修改作文;二是叶圣陶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设计意图:叶圣陶、肖复兴两位作家,学生都较陌生,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作品,对他们进行了解。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和叶圣陶先生一次难忘的经历,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做事仔细认真、对人平和温暖的人品,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会做人的道理。在上课时应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然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再回到整体,升华认识。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知道这两件事既有联系,也存在着独立性,然后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在理清思路中整体把握。各类文章,总是根据作者思想来结构的。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才能准确把握作品主旨,领悟构思文章的匠心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功力。思路是无形的,常通过线索和脉络来表现。
教学反思:从学生回答问题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出两件事,达到整体感知的教学目的。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著名作家,担任国家教育部部长,而此时,肖复兴还是一名15岁的初中生,在这种情况下,肖复兴的作文能得到叶圣陶先生的字斟句酌的修改,是非常感人的事。特别是第二件事中,叶圣陶先生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他平易近人的品质给小小的“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对作者而言,他记录的是自己和叶圣陶先生一次难忘的经历;对读者而言,读到的应该是一个能触动心弦的感人故事,通过学习课文,能感受叶老做事仔细认真、对人平和温暖的人品,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2.积累运用,夯实基础 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会认生字:荐 删
洽 昏
晖
楷
篇 帘 燥 握 厅 糊(2)检查词语:
推荐 眼帘 愣住 增添 删掉 简短 燥热 跳跃 闪烁 融洽 蕴含 余晖 窗棂 沉郁 摇曳 绿葱葱 堪称楷模 模模糊糊 莫名其妙 密密麻麻 春风拂面
(3)辨一辨,再组词:
篇()洽()燥()噪()遍()恰()澡()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三维目标的达成往往十分困难,首先对所教教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突破。既要进行思维和情感的训练和陶冶,又要扎实训练语文基础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走入语文课堂之前,一定要对教什么心中有数,把握住重点字、词、句、段贯穿全篇。否则是浪费学生时间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教学反思:指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篇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现在语文教学乃至永远的任务。当然,时代发展了,语文学科会赋予“双基”新的内涵。语文教师只有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3.品位细节,回归本真 学习第一件事:“修改作文” 预设
(一):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的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抓住“密密麻麻、到处”等词语;(2)看资料袋,体会叶老修改作文是那样细致。
预设
(二):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1)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体会到了什么?(2)如春风拂面地朗读这句话。
预设
(三):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又自然”
(1)如果你是当年的肖复兴,读着这样的评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2)肖复兴读了这则评语树立了写作的信心,你读了又有何感想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整体把握更要于字字句句处读书。一篇文章不论何种体裁与风格,总是围绕重点词、句布局谋篇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捕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品味作者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时,都要求学生读文时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这一段话中突然有几个词进入你的眼帘,抓住它,细细体味一番。不放过重点词句积累运用的机会。如今的语文课堂,朗朗读书声代替了往日的问答分析,语文教学正在返朴归真,呈现出勃勃生机。语言学习除了要积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并且有所创造。每篇优美的文章教师都精确地抓住重点词句去品味,这是在积累扩展语言,去品味感悟其情韵;这是培养语文素质,去实实在在地说话;这是学以致用,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扎扎实实地进行说与写的训练。
教学反思:这一部分主要讲了叶老修改作文的事,总共有五段话,特别是第三、四、五段,具体说叶老先生怎么修改的。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句进行预设,通过关键词语,让学生仔细体会,这样写体现出叶老先生做事仔细,并通过修改作文反映出叶老做人方面“认真、平和、温暖”的高尚品质。4.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结合课文第一部分中,叶老帮我修改作文的方法,师生总结出平时写好作文的方法:
(1)事例加感受的写法(2)用词准确、语句规范(3)事例要具体真实(4)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
设计意图:上一部分主要讲了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从字、词的修改,到用语的准确,表达的规范。学生查阅资料袋就知道,叶老先生非常认真,进行了反复修改。尤其是简短的评语,如“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又自然”等词语,切中要害,又很有鼓励性,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这时候,让学生总结出写好作文的方法,水到渠成。
教学反思:教是为了不教。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写作文,提高应用水平,克服学生写作文的畏难情绪,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中叶老先生帮“我”修改作文的段落,除体会叶老先生的优秀品质外,还可以学习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片断教学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请看,这片爬山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说这爬山虎很茂盛。你说爬山虎的叶子绿油油的,后面戴眼镜的男孩你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哦,你还想起了叶圣陶先生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嗯,真不错,全班同学一起把它背出来,好吗?
那些叶子绿的那样新鲜,看着是那样的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叶先生写的多美啊!
你还想说什么呢,哦,爬山虎绿的发亮,很有生机和活力。
是啊,让我们用自然好听的声音读一读这课题,很好,再来一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质疑题目:
课文本来即使些事情,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默读6-10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思考这个问题,并留下思考的痕迹。细读品味
(一)1、课文有几处写到爬山虎?三处。好,谁来读读第一个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想想这句话写了爬山虎什么特点?那位同学你来。读得很准确很流利,但我有一个更高一点儿的要求,要有感情,再试一次。对了,请坐。这句话写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呢?
2、写了爬山虎很茂盛。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绿葱葱,没错。
过渡:同学们想想,这绿葱葱的爬山虎这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仅仅是因为爬山虎美吗?那是因为什么呢?(生思考)同学们再想想,作者怎么会来叶圣陶家看到爬山虎呢?(生:叶圣陶先生请我来他家做客)是啊,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什么反应啊?(生默读6自然段,画出写我的反应的句子。)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3体验“意外”。(指名一学生读出示的句子)为什么你那么意外?(生:因为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男同学们,叶老先生要请你去他家做客啊,你们什么反应?(男生齐读句子。)
(师随机提问)为什么你那么意外?(生:因为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
4悟“意外”原因。根据你的了解,说说叶圣陶是个多大的大作家啊!(他是69岁的大作家;他写了中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他还是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呢!)而我只是?(初中生,15岁,„„)孩子们,现在就是这位大作家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的心情?(激动、紧张、不安、温暖、惊喜、兴奋)联系前文,景中悟情
1.情景相通。是的,你带着惊喜、紧张、激动、兴奋的心情来到叶老先生家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你看到:(师放慢语速,手张开)(生看书齐读句子: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2.景中悟情。此时此刻,阳光在爬山虎的映衬下,都变成?(绿色的,像那温柔的小精灵)。那跳跃着的小精灵似乎就是我:
就是我那激动的心啊
那闪烁着迷离光点的小精灵似乎就是我:
就是我那不安的心情的写照啊
(师引导学生紧扣“跳跃、闪烁、迷离”以及“意外、居然”等词语填写横线上语句)3.小结过渡。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究竟包含着什么呢?(包含着我 的激动、紧张、惊喜、兴奋)是啊!几分激动,几分期待,几分不安,正是这景中蕴含的情!那复杂的心情!那墙绿葱葱的爬山虎就这样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二)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第二个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好好感受一下,作者这回又写了爬上虎的什么特点?这回写的爬山虎与上回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现在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体会。
2、刚才这位同学说时间不同,上回写的是午后,这回写的是黄昏。
你说上次重在写爬山虎的茂盛,这次重在写颜色,很绿很浓,虎虎有生气。你是个认真细心的孩子。
你还体会到了这句话写了作者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借景抒情。你观察得真仔细。
3、你们看,这个句子写得美吗?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丽的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音乐,听老师读,感受一下这美美的画面。(师读)同学们想读吗?那自己也读一读这句话。(生读)思考,描写爬山虎的美与叶老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4、作者借爬山虎的亲切、虎虎有生气来比喻叶圣陶。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借物喻人。(师板书:借物喻人)
你觉得像浓浓的湖水像是写叶老先生的学问深,像湖那样广博。真不错,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想起了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啊,叶老先生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这样的精神多么伟大啊,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读读这两句话。停,要读得干脆一点,不要拖拉。来,赞美的语气。我们小组来比赛一下,看谁读得最好。各小组都读得很好,老师真高兴。
(三)1、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学习第三个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这么写?中间短发的女生你来!读得不错,全班一起来。作者为什么写那片爬山虎永远那么绿着?
2、那片爬山虎写的就是叶老先生,永远那么绿着代表他的精神,作者会永远记着!你的理解非常深入,很棒。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永远记在作者心里,也就是说作者会永远记住他的恩师。你体会到作者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请带着这份感恩的心来读读这句话。你再来读,再读,全班一起读,四、想象说话
1、如果你是文中的肖复兴,你会对叶老先生说什么话? 你会说:“叶老先生:谢谢您的教导。” 你会说:“叶老先生,没有您的鼓励,就成不了今天的我,谢谢您!” 你会说:“我是渺小的,叶老先生才是伟大的,没有叶老先生人品与作品影响我,我是成不了今天的著名大作家。”
同学们还记得叶老先生的什么人品与作品吗?一起说出来。亲切、质朴的人品;认真、一丝不苟写出来的作品。(师板书:亲切质朴;认真、一丝不苟)你还会说:“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恩人,我要以你为榜样,培育更多的人才。” 说得真好!不仅要自己成才,还要为祖国的培育国家栋梁之才
五、读写结合
最后,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在你生活中,谁对你有过帮助吗?请你也用你的笔,向肖复兴那样来写一写。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借景抒情
人品与作品
亲切、质朴
认真、一丝不苟
借物喻人
第三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断与评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片断与反思
培森小学:区登干
师:孩子们,天气渐渐凉了,唯有那一墙的爬山虎还在随风摇曳着。(出示爬山虎的图片,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师生感情朗读: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这是咱们前不久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那抹绿意。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谁能说说你对叶圣陶的了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来,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板书课题。这一墙的爬山虎多有生命力啊,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再来读课题。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着“我”和叶圣陶老爷爷写了哪两件事?分别是文章的哪几节?
师:来,谁来说说课文写了叶老先生的什么事? 生1: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是一到五段。生2: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是六到九段。
生3:课文写了有关叶圣陶先生两件事,第一件是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第二件是叶老请我到他家做客。
师:说的真好,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一件事,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拿到叶老先生为“我”修改”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案例评析: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叶圣陶先生为“我” 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从中表现了叶老先生作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
一、抓住教学难点质疑
课题以物喻人,是这篇文章教学的难点,欣赏两幅爬山虎的图片和两段美文的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记忆中叶老与肖复兴初见时的代表性事物——爬山虎之美,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然后利用过渡语言设疑:“留在作者内心深处的仅仅是那片爬山虎吗?”
二、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情。
为了解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什么三十年来作者都忘不了这个问题,作者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感受叶老不仅仅是为“我”改了一篇习作,并且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学会修改
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学到了如何去阅读如何去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学到了如何去写作文如何去修改作文。这一点可以通过学习删除号、阅读叶老的评语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学文中潜移默化的学会。
第四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滕海青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写的是著名作家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叶圣陶先生为“我” 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从中表现了叶老先生作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作者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关怀教导,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事。课文借物喻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文章结尾“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是言虽尽而意未了。文章篇幅较长,再加上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经过反复思考,在这堂课上,我努力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
为了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
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第五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事先设计好了学习任务单,课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课堂以学生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合作学习。
整堂课包含了四个学习任务。任务一和任务二是对基础知识的汇报,分别是认读词语和听写生词。这两个任务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无外乎回答声音较小,齐读时会脱音。这两个任务用时较短,总给人学习不扎实的感觉。任务三梳理文章脉络时,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主要讲了叶圣陶与我的哪两件事?分别对应哪些自然段?”学生在汇报时基本上都能把重要信息说出来,但是不够简洁,所以这里我总结概括了学生的答案“修改作文和邀请做客”。
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品读1—5自然段,思考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为“我”修改作文的?你从中感受了什么?(2)读6—10自然段,思考叶老先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这部分是课堂的重点,学生按任务单上的问题逐个汇报,中间穿插老师的引导和课文朗读。如在理解“春风拂面”的意思时,字面意思都知道,但是说到叶老留给你的印象时,却回答不出。我就结合春风带给人的感受,联系到叶老带给我们的感受——温暖、亲切。
反思课堂,感觉气氛很冷清,像是演练走过场,没有扎扎实实地对课文深入理解,很多时候老师的点拨与学生的回答重复,没有任何思维的碰撞或课堂生成的东西,总感觉缺少教师引导的过程,虽然学生也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在处理“题目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时”,很多学生都是泛泛而谈,理解很肤浅,抓不住重点,教师的引导也相应地欠缺,这对老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今后还需要加强学习,从提高自身能力做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教师首先转化观念,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时代已改变,那种教师一言堂 ,“学生苦着学,教师苦着教”低效的课堂已经过时。新课改要求我们提高课堂质效。而这种 “师生共乐”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二、教师要学会反思。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行过程中必然回遇到许多意想不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反思,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逐步认识它。
三、教师要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着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可以采用向书本、网络、同仁、进修等多种方式学习,从中寻找方法。
四、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编学习任务单,学生要真正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必须要有适合学生学情的任务单,别人的任务单不能生搬,否则容易脱离学情.教师应该加强学习,钻研教材、大纲、结合学情,编写使用强的任务单。
五、教师要敢于投身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成长法则告诉:只有真正投身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学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