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作业设计(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1:0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儿童作业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儿童作业设计》。

第一篇:留守儿童作业设计

留守儿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龙山县第二小学

田波

[摘要]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的平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可是由于留守学生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学习兴趣淡漠,学习习惯不好,作业的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对于这样特殊型的群体,重知识积累、轻能力的传统语文作业已不适用,作业设计更应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留守儿童和年迈的祖辈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亲情作业的设计,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增进与祖辈的情感。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极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和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自信。留守儿童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有效的作业设计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在作业设计中力求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留守儿童在有层 次差异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祖辈较多地给予留守儿童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较少行动上的管束和引导,使孩子们动手能力极差。留守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现今的社会形式的多元化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留守儿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加强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 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提高。

这些理性的思考都是从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入手,紧紧围绕如何使农村小学语文作业更能符合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

作业设计 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所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陪他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们的多数是年迈的老人。他们的心灵是孤寂的,情感是缺失的。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老师的我们,既要做他们生活上的指导者,也要做他们学习上的知心人。针对这个特殊群体,根据这个群体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作业设计应有特色,促进他们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使他们成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

一、作业设计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家庭实际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可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导

孩子们虽然吃得好穿得暖,可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学习、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对父母亲情的渴望却无法弥补。[1] 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亲情作业,可以加深孩子与父母的亲情交流,让留守儿童和父母能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如:布置低年级学生给父母打一个“亲情电话”;中年级学生做一张“亲情贺卡”,在贺卡上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高年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亲情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也可以结合他们的家庭生活,让祖辈们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如给爷爷奶奶当老师,增进留守儿童与老人的感情。这就让学生脱离了重复累赘的机械抄写,有了“自由驰骋”的余地。这样的作业帮助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作业设计要紧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2]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为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极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和认识、价值上的偏离,留守学生又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记忆力缺陷:一部分学生虽然上课时认真听讲,但内容记不住,一些要求理解的内容能当堂记住,但是课后练习时却忘得一干二净,无法正常完成作业。缺乏自信:考试经常不及格,连基础知识也不能很好掌握的学生,在课堂 上表现迷茫,有多少听多少,“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严重,做作业时完全靠自己的理解,错误对其来说无所谓。那么,这时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我力求要把作业从单一的 “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

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多样化的作业设计中,发现留守儿童的优势,鼓励表扬,帮助他们重树学习的自 信。这样的作业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作业设计要尊重留守儿童的差异性

人是有差异的,留守儿童同样有差异性。发展性教育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我们的家庭作业习惯上都是同一标准,这势必造成强者兴趣减弱,弱者畏难扫兴的局面。事实上,学生的水平并不一样,学习能力各有差异,有效的作业设计应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具有层次性特点,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适当的作业内容而消除了挫折感。在作业设计中力求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即让好的学生“吃饱”,又让差的学生“吃好”。例如:每学完一篇课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写写自己学完后的感受,而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复述课文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就可以了。平时对于基础的字词教学,好的学生只用听写复习即可,但差的学生就要抄写再听写,加强基础训练。有时候,老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差异,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己布置作业。学生在自己布置作业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幸福感。这样的作业推动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作业设计要突出留守儿童的实践性

留守儿童大部分有祖辈照顾,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多

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行动上的管束和引导,使孩子们动手能力极差。孩子在一个缺乏亲情呵护缺位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如何用行动去关爱别人。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留守学生的作业设计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 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这类作业设计可以是读写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性作业。

[3] 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后,教师就可提出问题:

“小壁虎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它为什么能挣断尾巴?你还知道别的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吗?”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解决。结合《养花》,我们就可让学生在 家里养花,体会劳动的乐趣。到传统端午节了,可以动手包粽子,做香囊,搜集诗、办手抄报等,这样让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就会乐于写,也能学得生动活泼。这样的作业,学生始终会兴致勃勃,且可获得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时的孩子一定是最健康快乐的。

五、作业设计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综合素养

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现今的社会形式的多元化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就给我们的留守儿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

系生活实际,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如教了《怀念母亲》,布置学生给妈妈唱一首《妈妈的吻》等歌颂母亲的歌曲。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地完成作业。平时可以结合家乡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布置乡土特色作业。

[1] 还可以结合农村节日风俗,布置综合性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农村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关心他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提高。

[2]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我想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出发,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给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今后我会不断努力、继续研讨,使学生在作业中得到成长,感受到快乐。

第二篇:留守儿童政策分析(作业)

留守儿童政策分析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出于生计,远离家乡,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往往随年迈的祖父母生活,生活贫困,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独自面对来自生活、学习等许多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同时还需要忍受着不应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孤独和寂寞,这些孩子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儿童。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改变贫困的现状,农村的壮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随之而来产生了一系列一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包括学龄前的儿童在内的留守儿童数量一共有58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与发展。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更有效地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需要对我国现有的留守儿童政策一定的分析与反思。

一、政策阐述

总体来说,我国目前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中央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做出批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包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指出,“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从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

“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以上法律法规和政策虽未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但都有提到流动人口这一概念,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监护责任重要性的规定还是做出了具体规定的,这为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制定提供了明晰的方向。父母外出打工并不能懈怠对子女的监护责任,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父母最重要的义务和责任。

2、地方政府的相关措施

各地方政府在贯彻实施党中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许多适合当地留守儿童具体情况的措施与办法。但总体都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作用,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2009年青海省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帮助下在乐都县开展了一项早教项目,在幼儿园难以覆盖的山村设立了147个早教点,为三到五岁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学前启蒙教育,为鼓励留守儿童的母亲回归家乡,充当“代理妈妈”,地方政府再给与一定经济补贴的同时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代理妈妈”们有悠闲经营权,营造一种家一样的社会管理模式,以期希望通过这种互帮互助的方式为孩子们找到一个家。

2006年江西省教育厅等部门颁布《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也强调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提出:“输出地政府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问题”;“各级教育部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各级文明办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中”。

3、社会组织的介入内容

全国妇联和各种社会组织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开展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方面做了

很多工作。首先,组织开展了“代理妈妈”“爱心妈妈”等公益项目,对特殊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的亲情关怀和帮扶;其次,给予特殊困境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家庭帮助与支持;然后,汇集全国家庭教育的专家对代理家长或监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最后,通过承接地方政府民生的项目对农村特殊儿童进行服务。其中由社会公益组织——地球村发起的“乐和之家”公益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社工和社区组织、爱心妈妈们一起为留守儿童营造的一个社区家园。“乐和之家”项目是通过党政督导,社会帮扶,让社工走进乡村、驻扎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目前在这个项目的重点试点地区——重庆巫溪,已经有81个村建立了“乐和大院”,成立了30个乐和娃娃团,1800名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结成爱心对子。

江苏洪泽县老子山镇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状积极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积极动员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留守儿童入学率100%。建设“温馨家园”、“爱心课堂”成为老子山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特色。

社会组织的加入,一方面不使政府成为实施政策的单一行为主体,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另一方面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带动社会大众的力量一起加入到帮助留守儿童的大军中去,使政府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更能有效地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5800万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各级政府普遍强调政府责任,发动社会力量,多方面、多层次提供帮助,建立立体式支持网络。这些举措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不足与问题

尽管我国现有的社会政策一定程度上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在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情况下,现有

政策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与不足。在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转型的中国,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政策仍需要不断地改善。

在不断地时间过程中,我国现有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1、未形成专门的留守儿童政策法规

迄今为止中央政府还没有制定一个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完整政策,现有的有关政策只是基于未成年人教育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方向和保障,但分工不细致,实施不到位,范围过于广泛,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2、各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法规未形成系统性与结构性,仍处在自发阶段

各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情况各不相同,部分省市根本没有制定有关留守儿童的政策法规,即使那些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的省市也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留守儿童信息建设及调研工作空白的情况,具体干预工作只是处在自发行动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性与结构性。逐渐形成政策无法落到实处,流于表面,不利于当地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3、现有政策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安全问题关注不够

同非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孤独感更强烈、对父母的思念更迫切。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与心理健康成为在外务工的父母较为关注的要素。他们长时间生活在田间乡野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大,父母长年不在身边,生活与学习缺乏及时的关注和关心,并且没有有效的预防机制来给他们提供帮助。长期的与父母分离,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时在这些方面调到的较少,关注不够。

4、地区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中东部地区较为关注流动人口问题,对于流动人口普遍担心的留守儿童问题会给予较多的关爱和支持,而对于那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各方面的条件都受到限制,在这一问题上的力度就不会很大,在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学习、生活还有安全等问题上就显得相当吃力,各地区存在巨大不平衡性。

三、政策评估建议

目前对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面,仍然处在摸索阶段,这一问题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认识过程,这个问题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不能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有一个根本性地改变。制定出合理、有效、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也需要时间。这需要包括政府、社会团体、社会大众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对于目前我国在制定实施相关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提出几点建议:

1、中央政府要加紧制定有关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的,政府是要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积极制定保护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将留守儿童的保护制度化、法制化;

2、加强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利共赢。加强政府与民间公益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发挥社会大众集体的力量;

3、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与安全保障等内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与情感的指导。使他们能公平接受教育,并且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4、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与提高社会待遇,鼓励留守儿童夫妇有一方能留在孩子身边,改善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的状况,因为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固然必要,但这都不能替代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亲情和温暖。

5、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好各自角

色,使留守儿童能够在一个政府关爱、社会关心、家庭养育、学校教育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国家应该加强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建设。如青海省在2009年开展的一项早教项目,在幼儿园难以覆盖的山村设立了147个早教点,为三到五岁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学前启蒙教育。

7、鼓励社区和留守儿童聚集区兴办“留守儿童之家”,丰富留守儿童社会生活

发挥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力量,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列中来。组织志愿者或社工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建设“儿童之家”等服务机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由社会公益组织——地球村发起的“乐和之家”公益项目,由社工和社区组织、爱心妈妈们一起为留守儿童营造的一个社区家园。“乐和之家”项目是通过党政督导,社会帮扶,让社工走进乡村、驻扎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目前在这个项目的重点试点地区——重庆巫溪,已经有81个村建立了“乐和大院”,成立了30个乐和娃娃团,1800名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结成爱心对子。

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有5800万,占整个农村儿童总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幸福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关系到我们经济发展和幸福指数。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健康美好的人生,为了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可持续地,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作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这是百度百科里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因为每一年都有那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章,所以在决定选择这个主题作为暑假实践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做了很认真的材料整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2002年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教育实践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多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这些孩子的德育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 1.2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工作,由此产生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而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统计,我国现有农民工已增至

1.5亿,随着国家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更多的农村盈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的数据也将与日俱增。

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我组织了一次为期15天的活动,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帮助12位留守儿童丰富暑期生活。结合12位儿童的谈话及调查,现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亲情教育的缺位

留守儿童存在的最根本原因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现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家庭大部分双亲外出,只有少数的家庭父母一方外出从而导致了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而留守在家乡的这些儿童或随祖辈,或随父母一方或亲戚朋友生活,有的儿童则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他们多数没有文化和外出务工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文化知识和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孩子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大多数留守老人和妇女在教育孩子的精力和能力上不堪重负,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处于放任自流。尤其是与祖辈和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其亲情关系难以比得上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有的留守儿童长时间不能与父母相见,使他们备受时间的煎熬,内心孤独寂寞又无处倾诉,极易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发育失衡,在与人的交往上出现问题。

(二)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很多,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健康教育、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庭的智能教育、家庭的人生指导教育” [1]。在本人的走访和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以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为主。过分强调留守儿童的学习,把学习等同于家庭教育,忽视孩子的意志品德教育,行为与卫生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与安全教

[2]育、交际能力教育等。在交谈中,儿童表示父母在打电话时都会询问学习情况,忽略了与孩子之间的心理沟通,忽视了对子女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关注。而祖辈监护人由于文化水平过低,多数都没有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再加之沉重的农活,使他们在生活上让儿童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法顾及儿童思想上,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大多数临时监护人普遍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交给了学校,而教师在教学之外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和道德发展。

(三)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父母外出打工,远离孩子,无法时时指导孩子的学习,很多父母都是以金钱为诱饵,以打骂的方式为主。他们根据成绩的好坏作为标准,成绩好则给以金钱和物质的奖励,成绩差则一顿暴打,摧毁孩子的自信心。有研究发现,单亲监护家庭中留守儿童被责骂和体罚的情况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在农村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监护,而祖辈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他们的过分溺爱,使儿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还会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理,直接导致了一些留守儿童对家庭教育和临时监护人产生反感、抵触乃至对抗情绪,甚至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等不良后果。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发展,是农村未来的主要劳动力和建设者,他们能否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的问题,更发展为一个社会问题。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明确家庭教育责任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使父母一方留下照顾孩子,父母应该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对子女教育的责任。父母应,协调好打工挣钱与照顾、教育子女之间的关系,尽量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外打工父母还应做到定期和监护人,代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联系以了解子女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从而避免出现家庭教育的盲区。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留守儿童”家庭职能的空白,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指导委员会”等方式来参与家长教育指导,帮助家庭教育的理性化[3]。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多多关注学生的心里变化。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亲力亲为的教育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家长科学的教育孩子。

(三)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村外出务工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

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打工挣钱和子女教育的关系,切实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与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制度,多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夏令营活动。

(四)社会各界积极履行职责

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应培育社区教育组织,可以考虑由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监护体系[4]。还有研究者强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村委、乡镇要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村委、乡镇还要建立常规的留守儿童监测制度,确定具体的监测办法,整体的、动态的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6]

[1]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16.[2]余文盛,钟昭会.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3]张春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J].教育评论,2005(2).[4]朱俊芳.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J].贵州教育,2005(10):21-22.[5]罗仕芳,杨剑.农村“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04(12):43-45.[6]扬长平.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为例[D].北京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5]

第四篇:留守儿童

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

黄陂区王家河街王家河小学

我校是一所街所在地中心小学,是一所融寄宿与走读于一体的完全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是育人求学的佳境,2000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8648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建有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学设备设施齐全,2006年被市政府授予“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革命传统教育特色鲜明,2009年被市政府授予“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勤学善思的教师团队,2011年被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授予“湖北省学习型团队”“武汉市师德建设十佳集体”。在校学生703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30余人,占21.6%;留守儿童中在校寄宿的46人,占留守儿童的35.3%。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本施教区因上述原因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小学段“留守”在家里孩子的比例不断增加,他们的监护人发生了变化,一种现象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另一种现象是由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第三是将孩子送到学校全寄宿,由学校取代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关爱。上述监护关系下的留守儿童,因监护人的责任心、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导致家庭教育的缺位或不到位,留守孩子缺乏爱的滋润、道德上的管束不力导致学生容易走上歧途,产生一些问题学生。教师不断呼吁留守儿童难以教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呐喊留守儿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小学段是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作为农村的小学义务教育

学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港湾义不容辞,研究、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收获了点滴,初具成就感。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 “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行政一把手全面负责;一个党支部书记主抓;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较高、富有爱心妈妈团队代理家长的职责,力所能及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弥补孩子们失去的父母的爱;一个家长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管,适时提出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建议,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形成了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立体化网络。

2、制度保障。建立《爱心妈妈、代理家长配对实施办法》《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学生食堂所进食物登记备案制度》《寄宿部生活老师的职责》《留守儿童档案信息制度》等等制度,制度要求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定期和不定期经常进家入户、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教孩子们学会洗衣;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监护人的年龄、性别、学历和留守儿童的关系等等。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至少每月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在湖北省教育厅启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后,基本上做到

了每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做到学校、代理监护人、监护人、爱心妈妈、班主任、任课教师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尤其是“爱心妈妈”和“班主任”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近几年,学校先后为100余名留守儿童建立了近3年的成长档案资料。档案资料中包含有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写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的书信等。这些丰厚、详实的档案资料记录留守儿童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反映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方面的举措,便于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工作总结改进和提高。

3、物质保障。一是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一笔占公用经费总额5%的专项资金用于外聘生活老师的补贴,家访差旅费报销和交通费开支、文体活动设备添臵等等,保障了寄宿留守儿童的文娱活动的开展,居住环境的改善,让留守儿童学得开心,玩得快乐,动得健康、吃的有营养、住的舒适,孩子们有到校如家的感觉;二是用好国家寄宿学生贫困家庭生活资助政策,通过调查审核在校寄宿生家庭情况,经费向特困学生倾斜,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党的温暖,激发学生爱校之情,体会到学校这个“新家庭”的温暖。学校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一是将学校将多功能活动室开辟为“留守儿童之家”,添臵大屏幕液晶电视、音响、书柜、桌椅、活动器材等,让留守儿童有家的归属感。学生们定期在此举办活动寻找家的感觉。

二、营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武汉市教师建设年活动中,我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教师绩

效工资考评方案和师德考评细则,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积极营造了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1、多渠道关爱,为留守儿童架起成长桥。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教育体系。除了“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的关爱以外,一是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科任老师分别与各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留守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二是党员重点关注特困留守儿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建立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挂帅的党员干部帮扶留守儿童的承诺和践诺机制。如我校的19名党员在上学期为19名经济困难的留守学生购买一套校服。三是用好社会资源,通过媒体、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吸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企业家、慈善家们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予以关爱。2011年中秋节,我校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组织,与留守儿童度过“庆中秋,同欢聚”活动,留守儿童品尝着甜甜的月饼,留下幸福地泪水。爱心妈妈王燕芬、李连贵、骆香梅、王献芳等经常在留

守儿童生日、节日等把学生带到家里感受亲情。如王燕芬副校长,让自己结对关爱的留守儿童,享受自己孩子同样的待遇,当自己的孩子生日的时候,也不忘留守孩子一份礼物;骆香梅老师经常资助留守儿童的学习用品,帮学生洗澡等。李莲桂老师一到双休日,将离异家庭的留守子女吴红浪带到自己家里度双休日。王献芳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留守儿童从小立志,发奋读书,倡导“班级我们同成长”班级文化建设,让留守儿童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实现了班级教学质量的“三年冠”。这些友情的关爱,不逊父母的关爱,有效满足了留守儿童渴望关爱的心灵,这些作法深深感动远在外地的父母。2011年3月,四(1)班留守儿童方剑秋的爸爸在得知儿子生日那天志愿者妈妈张燕为儿子买了一个大蛋糕时,激动地说:“你们真是比我们父母考虑得还周到啊!”四是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开学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力争不遗漏任何一个孩子教育。五是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刚刚一周,学校邀请街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免费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乙肝筛查、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检查中医生们一边为孩子检查,一边宣讲着儿童保健知识。六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

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导致留守学生误入歧途。目前学校周边没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及不法商贩摆摊设点等,还给学生一个干净的生活空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欢歌笑语留下美好的童年印记

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1)学校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相继成立了田径队、舞蹈队、美术小组、信息技术等各种兴趣小组。每天利用放学时间安排专人辅导、训练,促进留守儿童个性成长,同时让他们感受学校生活很充实。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在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的统一组织下,留守儿童可以每天到阅览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到藏书室借自己爱看的书,并将自己读书的感受与同学、老师分享,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3)利用时令节日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情感体验活动,如“革命传统教育”特色活动;组织留守学生利用网络与远在外地父母视频对话,父母的生日当天由学校免费给父母打电话等等。通过与父母的互动,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感受父母的就在我身边。学校建立家长亲情电话。为了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倾听亲人的声音和嘱咐,学校所有的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实行24小

时值班制度。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4)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至少与父母见面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实践活动月”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此外,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问题与展望

在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面,因心理教师的配备还比较薄弱,对心理问题的辅导力不从心,我们将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和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配备心理专兼职教师,以提高对留守儿童的辅导效率。鉴于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呼吁全社会都要关爱,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进一步探索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作为“代理父母”的教师应该做到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为“留守儿童” 建立温馨的港湾而追求着,奉献着。

执笔:张永亮、王燕芬、江望生

第五篇: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坳仔镇初级中学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学生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现将2011~2012第一学期“留守儿童” 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学生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管家长”队伍,推行“代管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组成的代管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工会,发动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管家长队伍中去,承担留守学生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学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4、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学生”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代管家长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还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学生”家庭,经常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并侧重于“留守学生”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活动: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节假日期间,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学校在“留守学生之家”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平台,专门配备了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确保不因家庭贫困而让一个留守学生失学。

四、加强社会教育与学校、家庭构建教育网络体系。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学生”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集中家访日、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形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

总之,关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暴力游戏、色情网吧等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我校的“留守儿童”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下学期初步工作思路如下:

1、继续深入实施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抓好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工作,让“留守儿童之家”设施更齐全、管理更完备、活动更丰富。

2、继续推进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争取各方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扶贫济困行动,解决其实际困难。、继续抓好代管家长结对工作。壮大关爱队伍,切实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帮助;进一步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

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感受到春风沐浴雨露、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从而拥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坳仔中学

下载留守儿童作业设计(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儿童作业设计(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阶段性总结 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我校实施关爱留守儿童之日起,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帮助“留......

    留守儿童

    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县直各有关学校:近日,市教育局基教处将到我县对“留守学生”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这次调研的面比较大,请各中小学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各中小学要进......

    留守儿童

    不一样的留守儿童 一个孩子在他还不满月之时,父亲就因病离开了人世,从此人世间又多了一对孤儿寡母,一个不幸的家庭,辛酸的生活由此开始。 为了幼小的孩子,年轻的妈妈曾经把这个......

    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 一、选题背景 有这样一群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他们被迫留在家乡,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对于这些孩子而言,父母已蜕变为一年两年才露个脸、见个面的符号和概念。他......

    留守儿童

    当今的农村社会结构非常畸形——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他们独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与大地。留守儿童正值身心疯长之阶段,而处在这样一个变态的社会......

    留守儿童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西河口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区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会议讲话精神,......

    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祖国未来 3月19日下午,安徽交控集团滁州处、共青团南谯区委员会的领导和志愿者们走进滁州市第四小学少年宫关爱留守儿童之家,与这里的留守孩子们进行了面对......

    留守儿童

    社会实践 班级:工商管理学号:姓名:齐丁瑶103 201016011125 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6月21日——2012年7月20日调查地点:贵州省从江县调查人员:齐丁瑶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