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雪图》课堂实录
马敬《瑞雪图》课堂实录——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226 马敬《瑞雪图》课堂实录——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活动
[个人简历]
马敬,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任教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多次承担国家级、北京市级、区级研究课任务。2005年获第五届北京市青年教师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第一名。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在一起,要学习一片和雪有关的课文,叫《瑞雪图》。
教师板书课题。
(欣赏雪景视频。)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你们已经被美丽的雪景吸引了。清大家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都读得特别认真。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词。
(媒体展示)
白茫茫
沉甸甸
毛茸茸
咯吱
彤云密布
极目远眺
粉妆玉砌
万籁俱寂
瑞雪
? 彤是什么意思?
? 眺是什么意思?看。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尽量远远地看)
? 让我们借助字典,看看瑞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师:好了,请你起立,读一读你查到的字典中的意思。
快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生:瑞雪,就是应时的雪。
师:刚才我们从字典中初步了解了瑞雪就是应时的好雪。为什么这一场雪会被称为应时的好雪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这场雪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也可以在文中的某些地方做上批注。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场雪怎么样?
生:这场雪很美。
师:谁跟他有不同的感受,你说。
生:雪很大,雪花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
师:你划了哪些描写雪大的句子
生: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生:他很会学习。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板书:纷纷扬扬。)
师:那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大雪从天空中飘落下来,自己再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你来读给大家听。
生: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师:雪中又是怎样的情景,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雪大呢?自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读。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大?
生: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媒体展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来,你来读。
生: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师:听了她的读,我们仿佛看到了大票大票地飘落下来。这段话中出现了这些描写雪大的词语。
(红色标亮描写雪大的词语。
鹅毛般的纷纷扬扬
降落)
学生读。
师: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丰富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雪花就这样簌簌落落的。一会儿地面就白了。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大?
生: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师: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读——
生: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师:你们的读把我带到了美丽的雪地。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段话。老师读第一句,男同学读剩余的部分,其他同学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
师:这雪下得很大,也很稳。
生: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师: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山村是安静,所以要轻轻地读。
师:可能老师没有把问题说清楚,我是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分工?老师为什么要读第一句。
生:第一句概括写雪大。
师:对,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答。
师:现在,我们都来想想一下,如果你的面前就是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你的心情是怎样?
生:我的心情很高兴,很激动。
师:你来读。
生:嗬!好大的雪啊!
师:极目远眺,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你们看,这就叫粉妆玉砌的世界。(图片展示)
生: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师:看近处,这又是怎样的世界呢?
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剩余部分。
生: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师:如果把这段话撤下几个词语,那是怎样的景象。
媒体展示: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_________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____________雪球儿。
学生读。
师:我们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它们。自己再读一读。
生读。
师:你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美。
生: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师:在这一段中,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雪美。
生1: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
生2: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听了她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似乎真是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彩虹。你能将五光十色换成一个相近的词语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师:你们就把五颜六色送、五彩缤纷到句子中,看看是不是合适?
生:我觉得五颜六色不是很合适。读起来有点不通顺。
师:不通顺?为什么?
生:我也认为不合适。彩虹是非常漂亮的,所以是幻映出来的。
师:你看她多会学习呀!那五彩缤纷呢?
生: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师:你说呢?
生:我也觉得不可以……。
师:他的语感很不错。我想请一个同学,听着音乐,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光十色的世界吧!
生: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鼓掌)
师:读得多好啊!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看谁积累得最多。
学生准备背诵。
生: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生: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彩虹。
师:别着急,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再来。
生再读。
师:你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快乐。
师:假如你到了这里,你会做什么?
生1:堆雪人,掷雪球。
生2:上雪山,欣赏美景。
师: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欢乐让山村充满了生机。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
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了雪大、雪美,你还知道雪的哪些好处?
生1:雪可以保暖。
生2:雪可以滋润庄稼。
师:我不禁想起来一句谚语:
生(齐):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师:今冬的雪,还有深刻的含义。在当时的中国,我国遭受了严重的灾情,……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难怪峻青发自内心的赞叹,读——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多媒出示:
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无数的人群,在这银光闪闪的雪野上忙碌着……我的心里充满了兴奋的喜悦,我仿佛从苍茫无际银光闪闪的瑞雪上面,看到了浩瀚无边金光灿烂的收成……)
师:我站在田间,纵目四眺……无数的人群,在这银光闪闪的雪野上忙碌着……我的心里充满了兴奋的喜悦,我仿佛从苍茫无际银光闪闪的瑞雪上面,看到了浩瀚无边金光灿烂的收成……
这场雪给我们带来了美景和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的丰收的赞叹。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师:这一场雪,给人们带来激动和赞叹。
生(齐):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师:此时此刻,他的心中还是一场怎样的雪?
生1:丰收的雪。
生2:希望的雪。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你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瑞雪的含义。
下课。
附课文:
瑞
雪
图
峻
青
11月17日,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第二天下午,从辽远的西伯利亚地带袭来的寒流,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一清早,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
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
这雪下得很大,也很稳。开始的时候,还伴着一阵小雨。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积雪足有一尺深。人在雪地上走着,脚下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嘻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上一篇教案: 田科《穷人》课堂实录——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
第二篇:瑞雪图说课稿
《瑞雪图》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语文第7册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景。课文通过对这一场瑞雪的描述,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作者按雪前、雪中和雪后的顺序写了第一场雪的美,写得很有层次,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树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在写雪景的基础上,写人的活动:“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在了解了本课以后根据教学要求我设定了以下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目标:认字8个,写字6个;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 心情。
三.说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学重点:
1.练习提问、区别处理问题、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理解“彤云密布、骤然、极目远眺、粉妆玉砌、万籁 俱寂、瑞雪、幻映”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感受瑞雪大而美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五.说教学准备:
1.因为学生基本都不是南方的孩子,很少有关于大雪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因此我在上课初始就使用图片引入,有利于孩子对白雪的认识。2.圈划描写雪的重点句子。
六、说教法
《瑞雪图》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意,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2.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感情朗读法:运用感情朗读法,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七.说学法:
1.读-思-议-读法:在学文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熟悉将要学习的段落并针对每一自然段的不同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接着要求孩子们根据所思考的内容填空,品评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我从“导-扶-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采用“读-思-议-读”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学法迁移法:在教学“雪后美景”这段时,我引导学生迁移上一段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八.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复习导入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谁能说说,下雪前天气有什么样的变化?并通过指名回答的形式随机抽查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
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所学段落,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的主要方式方法。所以接下来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导读卡,按照读思写品的顺序以自主学习为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天气有什么特点?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一定会从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在通过小组汇总以后填写,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三步: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体会雪大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并结合“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读:指名读了解内容。2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会雪下得很大?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指名读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同时在学生自读后总结该如何有感情朗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得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
(二)体会景美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并运用上一段中的“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1.读:雪后美景这一部分。2思:同桌思考,梳理出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3议:同桌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同桌通过朗读,表现出雪景的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收获?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体会人欢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体会学习,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反复阅读思考体会,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能完成填空并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并且通过填空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景的方法,为课后布置学生观察描写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做准备。第四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最后课件再出示一幅瑞雪丰年图,并揭示“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的具体含义,从中总结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感情。
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到此全文结束。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重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我的板书设计为: 瑞雪图下雪前:天气骤变、寒风来袭 下雪时:大雪纷飞、簌簌落落、下雪后:粉妆玉砌 欢乐祥和。
以时间顺序和每一大段的概括形式呈现,既梳理了全文又简洁明了并展示了课文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雪的每一阶段的特点,板书设计帮助我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图》说课稿
教师:陈月英 2017年12月12日
第三篇:瑞雪图说课稿
《瑞雪图》说课设计
一. 说教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语文第7册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景。课文通过对这一场瑞雪的描述,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作者按学前、雪中和雪后的顺序写了第一场写了雪的美,写得很有层次,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树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在写雪景的基础上,写人的活动:“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在了解了本课以后根据教学要求我设定了以下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目标:认字8个,写字6个;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
立识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
心情。
三个目标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也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练习提问、区别处理问题、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理解“彤云密布、骤然、极目远眺、粉妆玉砌、万籁俱寂、瑞雪、幻映”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感受瑞雪大而美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准备:
1.因为学生基本都是南方的孩子很少有关于大雪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因此我在上课初始就使用图片引入,有利于孩子对白雪的认识。
2.圈划描写雪的重点句子。
六、说教法
《瑞雪图》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意,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2、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感情朗读法:运用感情朗读法,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七.说学法:
1、读-思-议-读法:在学文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熟悉将要学习的段落并针对每一自然段的不同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接着要求孩子们根据所思考的内容填写表格,品评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我从“导-扶-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采用“读-思-议-读”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学法迁移法:在教学“雪后美景”这段时,我引导学生迁移上一段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八.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复习导入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谁能说说,下雪前天气有什么样的变化?并通过指名回答的形式随机抽查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所学段落,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的主要方式方法。所以接下来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导读卡,按照读思写品的顺序以自主学习为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天气有什么特点?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一定会从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在通过小组汇总以后填写表格,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三步: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体会雪大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并结合“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读:指名读了解内容。
2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会雪下得很大?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指名读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
(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同时在学生自读后总结该如何有感情朗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得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
(二)体会景美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并运用上一段中的“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1读: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2思:同桌思考,梳理出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3议:同桌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同桌通过朗读,表现出雪景的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收获?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体会人欢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体会学习,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反复阅读思考体会,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能完成填空并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并且通过填空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景的方法,为课后布置学生观察描写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做准备。
第四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最后课件再出示一幅瑞雪丰年图,并揭示“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的具体含义,从中总结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感情。
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再配上音乐朗诵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出最好的水平!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到此全文结束。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重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我的板书设计为:
瑞雪图下雪前:乌云密布、寒风呼呼
下雪时:簌簌落落、大、稳
下雪后:粉妆玉砌
瑞雪兆丰年
以时间顺序和每一大段的概括形式呈现,既梳理了全文又简洁明了并展示了课文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雪的每一阶段的特点,板书设计帮助我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第四篇:《瑞雪图》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 雪
《瑞雪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字中蕴涵的美,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推动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家是按怎样的写作顺序描绘事物,理解作家的写作思路。
3、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了胶州半岛,看到那里正在下着大雪,可惜没有来得及细细品位和欣赏。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瑞雪图》,进一步了解瑞雪的美丽。
2、复习:作家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瑞雪图》的?(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瑞雪图。)板书: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
二、品读课文,自学交流。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各小组在一起先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描写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然后在一起互相交流,带上感情并优美的读给其他组员听。
(2)找出描写下雪时、下雪后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分别都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情景。
找一找:找喜欢的句子,画上“——”。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三、汇报交流、精读探究,体验情感。
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四、交流学习情况。A、下雪前:天气骤变 B、下雪时:雪大
(1)生1:我喜欢“下雪时”部分,感受到了雪中景色很美,是从“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我从大片大片感受到了雪下得非常大;从簌簌落落感受到了雪下得很急。
师:说得非常好,除了这个句子能感受出雪下得很大很急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呢?
(2)生2: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我从沙沙声也能感受到雪下得又大又急,还从压断能感受到积雪很多。
师:是啊。开始下雪了,雪下得又大又急,请自由朗读这两句话,体会雪的大和急,并思考: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看、听)
(3)指导朗读: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
(3)拓展: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师评价)D.下雪后:人欢。
这雪景实在太迷人了。看,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在那玩雪呢!他们玩得怎样?(高兴!)是呀,在这雪地里,他们玩得真高兴呀!同学们在雪地上玩过吗?
生:玩过,打过雪仗、堆过雪人、掷过雪球。
指名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出示背景资料。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并不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冰雪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本文写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望着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农民伯伯们会说„„
生1:啊,终于迎来了一场瑞雪,来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生2:雪,你下吧,等明年丰收了孩子们就能吃饱饭了,他们一定感谢您的。
生3:雪你快下吧,麦苗正等着你的到来呢„„
六、总结概括,升华情感。
这场雪到来,农民伯伯是快乐的,作家也是快乐的,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瑞雪就是及时、吉祥的雪;丰年就是丰收的年景)
师:对!一场及时、吉祥的大雪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这句话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雪、赞美雪)板书: 喜悦 赞美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七、课堂回顾、欣赏画面、美读全文。
作家描绘的雪景这么美,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白雪世界,去北国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面吧!同时吟诵描写雪的诗句。
八、拓展延伸。
作家为我们描写了这么美的雪景,你们若是摄影师,想把哪些景色摄影下来呢?
九、课堂反馈。
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
第五篇:《瑞雪图》教学设计
《瑞雪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2.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2.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
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
教学重难点分析:
1.体会血厚景色的美丽及人民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2.通过朗读与口语表达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和雪有关的课文——瑞雪图(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有关雪的图片,一起欣赏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从你们的眼神中,我知道你们已经被美丽的雪景吸引了。画面中的美景,课文中也有精彩的描写,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瑞是什么意思?(吉祥)瑞雪就是应时的好雪
三、深入理解课文:
1、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应时的好雪呢?
默读课文,思考:这场雪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在自然段的旁边用一两个词做好批注。
2、反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场雪怎么样? 板书:大,美
3、你画了哪些描写雪很大的句子?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板书:纷纷扬扬
5、是啊!这是入冬以来,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雪中又是怎样的情景?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还从那里感受到雪“大”?(课件展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
练读,通过读把雪大表现出来。指名读。
4、听了你们的读,我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 这两句话当中运用了这些词来表明雪大。
请同学们来看,第一句不动,假如我把第二句修改一下,再放入课文中,你们听一听有什么效果与区别。
5、你听出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性)
自由读,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性。
6、雪花就这样簌簌落落的,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在这一段中,你还从哪儿感受到雪大?
7、你们的读把我带到万籁俱寂的雪地上。
让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一段话,我读第二句,你们读剩下的内容,但要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工读?(课件出示)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工呢?第二句是概括写雪大、雪稳,后面是具体写雪怎 样大,怎样稳。这就是“总----分”式的写作方法。
8、就这样,大雪整整下了一夜。这是因为这场雪,使山村变得更加美丽。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那山川
9、现在我们都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眼前就是这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高兴,读出高兴。嗬!好大的雪啊!
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10、极目远眺,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板书:粉妆玉砌
(出示图片 粉妆玉砌)
看近处,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自由读这个自然段的后半部分)指名读
11、如果把这段话撤下几个词语,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出示图片
(强调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12、是大雪把光秃秃的树木打扮得这样晶莹,把松树装扮得这样美丽,我们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它们。(学生齐读这句)想象眼前的情景,自己读读这句话。
13、在这一段中,你还从那里感受到雪美? 一阵风吹来„„
听了他的朗读,我们眼前似乎真是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彩虹。你能将五光十 色换成一个相近的词语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你们就把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放到句子里读一读,看看是否合适。
14、这一段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美丽的雪景,我想请一个学生,伴随着音乐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粉妆玉砌的世界吧!指名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
1、多么生动的画面,多么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在这美丽的世界里,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五自然段。假如你到了这里,你会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正是因为孩子们的欢乐让山村充满了生机,这就是峻青笔下的瑞雪。
这么好的一场雪,不光是雪地里的孩子们在欢乐,还有谁也在欢乐?(农民)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用“瑞雪兆丰年”概括)
2、雪还有哪些好处?
同学们的回答。让我想起一句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今冬的雪除了这些,还有深刻的含义。在当时的中国,1960—1962年,我国遭受了严重的灾害,蝗虫肆虐,人们挣扎在饥饿的边沿。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啊!就在1962年11月17日,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难怪峻青发出内心的赞叹,读----(课件出示)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五、升华情感:
这一场雪,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让我们带着幸福的心情读------啊!好 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这场雪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读---啊!好一幅 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此时此刻,你认为在作者的心中,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雪?
从你们的发言中,我知道你们已经深刻的理解了瑞雪的含义,知道了为什么 这场雪被称为及时雪了,再读课题---瑞雪图
六、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瑞雪丰年图》。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写你心目中的雪景图。
七、板书设计
瑞雪图
大 纷纷扬扬 总-----分
美 粉妆玉砌 由远及近
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11单元的主体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本着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欣赏动画的雪景,再谈谈自己看了雪景后的感受,使他们对雪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课的兴趣,进而揭示课题。再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理请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明白写作的顺序。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怎么样学习课文。学生提出:可以想用边读边想象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可以用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课文的方式学习课文;可以先带着感情读课文,在读中再去感受理解课文;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在学生以小组或同桌的方式对整篇课文进行自学以后,让他们在全班互相交流。在学生对课文深入了解后,我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这场大雪的感受谈谈作家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叹。使学生理解瑞雪丰年的涵义,激发他们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去感受、感悟雪景的美,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不过我知道在这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