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瑞雪图》说课稿[范文]
《瑞雪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语文第7册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景。课文通过对这一场瑞雪的描述,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2、教学目标的设定。
(1)、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交流,感悟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方法。(3)、培养和发展想象力与探究能力。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也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方法。
4、教学准备。
(1)、由于部分孩子生活在南方,没见过雪,搜集关于雪景的多媒体课件,有利孩子对雪的认识。
(2)、收集有关雪的诗歌、图片,以及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
(3)、圈划描写雪的重点句子。
二、说教法: 1、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意,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2、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感情朗读法:运用感情朗读法,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三、说学法:
1、读-思-议-读法:在学文时,我从“导-扶-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采用“读-思-议-读”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学法迁移法:在教学“雪后美景”这段时,我引导学生迁移上一段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
四、说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问题引入→品读词句→抓住中心→朗读回顾→提高能力 第一步: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大家已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下雪的图片,用课前收集的诗歌和积累的词语赞颂眼前的情景。
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1、自由读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2、谁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内容。
(这样设计利用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抓住文章的重点,准确地把握文章里的思想感情。)第三步: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一)体会雪大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并结合“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读:指名读了解内容。
2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会雪下得很大?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指名读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
(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同时在学生自读后总结该如何有感情朗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得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
(二)体会景美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并运用上一段中的“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1读: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2思:组内思考,梳理出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
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3议:组内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小组通过朗读,表现出雪景的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收获?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体会人欢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只抓住一个问题:孩子的笑真能把雪震下来吗?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明白:为了表达喜悦之情。这样可以看出学生已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出了文中的情感!
第四步,抓住中心,理解情感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联想,也是文章的重点,直接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所以我引导学生理解“瑞雪”是指什么,并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再次谈谈为什么称这场雪为瑞雪。使学生明白此时此刻作者愉快的心情。从而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这一环节,从部分回归整体,抓住中心句,领会作者写作意图,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五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出最好的水平!
第六步:读写结合,提高能力
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作者在写雪后美景这一段中:先写(),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先写静,再写(),先写(),再写()。从而总结出作者的写景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雪后美景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学写片段“这场雨来得多及时啊!„„”
(这样的设计符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重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我的板书设计为: 瑞雪图
下雪前
天气变化大
冷
下雪时
大
下雪后
美(粉妆玉砌)感受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第二篇:瑞雪图说课稿
《瑞雪图》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语文第7册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景。课文通过对这一场瑞雪的描述,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作者按雪前、雪中和雪后的顺序写了第一场雪的美,写得很有层次,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树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在写雪景的基础上,写人的活动:“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在了解了本课以后根据教学要求我设定了以下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目标:认字8个,写字6个;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 心情。
三.说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学重点:
1.练习提问、区别处理问题、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理解“彤云密布、骤然、极目远眺、粉妆玉砌、万籁 俱寂、瑞雪、幻映”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感受瑞雪大而美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五.说教学准备:
1.因为学生基本都不是南方的孩子,很少有关于大雪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因此我在上课初始就使用图片引入,有利于孩子对白雪的认识。2.圈划描写雪的重点句子。
六、说教法
《瑞雪图》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意,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2.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感情朗读法:运用感情朗读法,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七.说学法:
1.读-思-议-读法:在学文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熟悉将要学习的段落并针对每一自然段的不同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接着要求孩子们根据所思考的内容填空,品评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我从“导-扶-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采用“读-思-议-读”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学法迁移法:在教学“雪后美景”这段时,我引导学生迁移上一段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八.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复习导入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谁能说说,下雪前天气有什么样的变化?并通过指名回答的形式随机抽查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
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所学段落,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的主要方式方法。所以接下来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导读卡,按照读思写品的顺序以自主学习为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天气有什么特点?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一定会从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在通过小组汇总以后填写,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三步: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体会雪大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并结合“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读:指名读了解内容。2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会雪下得很大?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指名读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同时在学生自读后总结该如何有感情朗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得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
(二)体会景美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并运用上一段中的“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1.读:雪后美景这一部分。2思:同桌思考,梳理出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3议:同桌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同桌通过朗读,表现出雪景的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收获?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体会人欢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体会学习,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反复阅读思考体会,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能完成填空并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并且通过填空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景的方法,为课后布置学生观察描写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做准备。第四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最后课件再出示一幅瑞雪丰年图,并揭示“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的具体含义,从中总结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感情。
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到此全文结束。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重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我的板书设计为: 瑞雪图下雪前:天气骤变、寒风来袭 下雪时:大雪纷飞、簌簌落落、下雪后:粉妆玉砌 欢乐祥和。
以时间顺序和每一大段的概括形式呈现,既梳理了全文又简洁明了并展示了课文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雪的每一阶段的特点,板书设计帮助我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瑞雪图》说课稿
教师:陈月英 2017年12月12日
第三篇:瑞雪图说课稿
《瑞雪图》说课设计
一. 说教材
《瑞雪图》是北师大版语文第7册主题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传统散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的美景。课文通过对这一场瑞雪的描述,表达对这一场预兆来年丰收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作者按学前、雪中和雪后的顺序写了第一场写了雪的美,写得很有层次,首先整体写“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接着,具体写柳树、松树具有特色的雪后景致。先写静态美:“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再写动态美:“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在写雪景的基础上,写人的活动:“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通过孩子们的欢乐,表达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在了解了本课以后根据教学要求我设定了以下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1.知识目标:认字8个,写字6个;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
立识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的喜悦
心情。
三个目标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也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练习提问、区别处理问题、标画重点词句、品味重点词语,理解“彤云密布、骤然、极目远眺、粉妆玉砌、万籁俱寂、瑞雪、幻映”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感受瑞雪大而美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感悟“瑞雪丰年”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准备:
1.因为学生基本都是南方的孩子很少有关于大雪的体验,所以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因此我在上课初始就使用图片引入,有利于孩子对白雪的认识。
2.圈划描写雪的重点句子。
六、说教法
《瑞雪图》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以讲读为主。、多媒体直观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意,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2、自读自悟法: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的能力,体现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提高素质的教学特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3、感情朗读法:运用感情朗读法,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七.说学法:
1、读-思-议-读法:在学文时,我首先要求孩子们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熟悉将要学习的段落并针对每一自然段的不同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孩子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会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接着要求孩子们根据所思考的内容填写表格,品评自己觉得优美的语句。我从“导-扶-放”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采用“读-思-议-读”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学法迁移法:在教学“雪后美景”这段时,我引导学生迁移上一段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八.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复习导入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谁能说说,下雪前天气有什么样的变化?并通过指名回答的形式随机抽查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第二步:问题引入,抓住要点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所学段落,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是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的主要方式方法。所以接下来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根据我所提供的导读卡,按照读思写品的顺序以自主学习为主,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一段话写了哪些景物?天气有什么特点?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一定会从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在通过小组汇总以后填写表格,通过学生的相互帮助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三步: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一)体会雪大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准备用感情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并结合“读---思---议---读”的方法学习: 1读:指名读了解内容。
2思: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问题:文中哪一句话突出“下得大”这一特点,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会雪下得很大? 3议:根据上面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4读:指名读读出雪下得很大的那种气势!
(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同时在学生自读后总结该如何有感情朗读,而后再读,要求读出雪下得大的特点,以此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写作特点。)
(二)体会景美
课文中“雪后美景”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最能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我依然用感情朗读法教学这一部分,并运用上一段中的“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同桌合作学习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1读:雪后美景这一部分。
2思:同桌思考,梳理出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品味出雪景的美丽?为什么能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雪景的美丽? 3议:同桌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4读:同桌通过朗读,表现出雪景的美。
(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还让学生动手勾画出文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最后总结: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收获?从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最后再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这样的方法教学“雪中”“雪后”,充分体现了朗读教学的优越性,不但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也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体会人欢
对于“雪后人欢笑”这一部分我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体会学习,根据我提供的线索反复阅读思考体会,根据上下文学生自然能完成填空并从反复朗读中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并且通过填空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出作者写景的方法,为课后布置学生观察描写下雨或日出的景象做准备。
第四步:感情朗读,整体回顾。
最后课件再出示一幅瑞雪丰年图,并揭示“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谚语的具体含义,从中总结体会到作者喜悦的感情。
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掌握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再配上音乐朗诵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出最好的水平!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背诵雪中,雪后两部分。因为,教学中已反复朗读,所以背的任务也不难解决。到此全文结束。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重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我的板书设计为:
瑞雪图下雪前:乌云密布、寒风呼呼
下雪时:簌簌落落、大、稳
下雪后:粉妆玉砌
瑞雪兆丰年
以时间顺序和每一大段的概括形式呈现,既梳理了全文又简洁明了并展示了课文的层次条理,又体现了雪的每一阶段的特点,板书设计帮助我进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学为导,导学结合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第四篇:瑞雪图说课稿
《瑞雪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瑞雪图》是北师大教材第十二单元《雪》第一篇。这篇优美的散文选自于著名作家峻青的作品《秋色赋》,原题为《瑞雪》,写于1962年。这年段,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时期,当时棉粮歉收,人们多么希望能有个好收成。当作者在胶东半岛看到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时,心里自然是无比喜悦,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散文。
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生动,脉络清晰,尤其是雪中,雪后景色的描绘,更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很值得读者玩味。在这两部分中,作者运用了恰当的双声,叠韵和儿化韵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使得美丽的雪景更加可爱。文章先写天气变化,然后写雪中景色,接着写雪后图画,最后写孩子们在雪地的嬉闹,这也为学生写清文章脉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他们的书面言语水平逐步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由朗读向默读发展。
三、设计理念
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随机进行学习方法的导引。
对于长年生活在北方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对雪一点儿也不陌生,但作为四年级学生,虽然每年都能见到雪,可不一定会欣赏雪,尤其是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现雪的美丽,更是无从下笔,也写不具体。针对学生的这些弱点,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了体会作者运用重点词语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上。
四、说教法
要想使课堂提高效率就得让学生多活动,因此,这节课我们主要采取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做适当引导的方法,并适时提供学法,提醒学生及时总结,教师设计训练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五、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教学目标
1、学习“瑞雪、胶东半岛、骤然“等10个生词,达到正确流利地认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感知词意。
2、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中、雪后的美丽景色。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雪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学习作者有序地进行观察、描写的写作特点,渗透写法指导,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六、说重难点的确定及突破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读过的写景文章并不多,而且作文表达始终是农村学生的弱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积累写雪景的优美词句,而学习如何把看到的景物写具体写美则是难点。这个难点如何突破,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写雪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用了哪些双声叠用词及儿化韵词以及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便可悟出其中的表达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课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读目标,(目的是让学生也明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好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学习)
(二)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1、让学生很快浏览全文,复习旧知,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学法指导并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完成第二个目标(结合探究点一)
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这是一场怎样的雪,说出依据.(自读自悟)
(一)感悟夜静雪大
1、生齐读雪中内容,回答读后有什么感受?(师板:大雪下)
2、指导朗读:怎样把雪读得很大很大?(学生个别读),师引导要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来建议一下,哪些词要强调?引导读好重点词:大片大片(读得“厚重”)一会儿(读得“轻快”)
3、提问:这是白天看雪,晚上还看雪吗?
4、夜晚有什么特点?从书上找出一个词来——万籁俱寂(理解)
5、指导要怎么读夜静?(板:夜静)谁能把夜读得很静很静?
6、一学生读静夜听雪,(学生闭目听)并评价(一轻二慢)
7、引导读“簌簌”、“咯吱”(学生按自己的体验读),师范读,学生尝试
8、引发思考:既然写山村夜晚寂静,为什么还要写“沙沙声、咯吱声”?
9、小结这一段的写作顺序:按时间,白天看——晚上听;并采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小标题:夜静大雪下
2、让学生精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词句将雪后景色写美的,从哪几个角度和哪几个方面写具体的。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多读一读这些双声叠韵词、儿化韵词,感受这些词的妙用(积累写雪的优美词句,并再次复习多方面,多角度展现美的写作方法)
(二)感悟雪后景美人欢
1、雪下得很大,雪后景色如何,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雪后美景图片)
2、谁愿意把同学们带到雪地里欣赏欣赏?读得很美很美?
3、谁听出来了,有什么感受?(板:景美)
4、出示课件:雪景的文字
5、指导读好:嗬(学生起立做推门状;惊喜)师引读:嗬,好大的雪啊——万里江山
6、理解“粉妆玉砌”(词意)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粉妆玉砌”的世
界,描述雪景(说后看图)
7、启导:先写远处的景,接着写哪儿的什么?
8、(出示课件)理解:银条儿 雪球儿
9、(出示课件)比较句子: A B组对比读,谈好在哪儿?
A、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B、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银条儿。
A、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B、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雪球儿。
10、这是写雪景的静态美,还写了雪景的动态美吗?找找看。
11、引入:假如你置身于如此美的雪景里,最想干什么? 板:人更欢
12、指导读好:咯吱咯吱 理解:震落下来(喜悦)全班齐读探究点二
13、小结(点击课件)写法填空
(四)完成第三个目标(结合谈究点二)
1、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然后体会作者心情(自读自悟)
2、师出示相关“瑞雪兆丰年”的资料,学生进一步感受人欢的原因。进而展现文章的中心:这是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
3.教师小结:这场雪带给人们的祥瑞,一个“瑞”字串连了本文的
(三)读悟感受(结合探究点三)
1、仅仅是小孩高兴吗?看补充材料:雪的作用。(课件)
2、引读:啊—— 板:感受:瑞雪丰年画
3、师介绍写作背景 引读:啊——
4、小结:课文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图画?
(夜静大雪下 景美人更欢 瑞雪丰年画)还有吗?
五、总结:本节课学到什么?(自我总结; 小标题; 读板书的诗——如诗如画)
1、摘录并背诵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及段落。板书: 瑞雪图
雪 前 骤冷寒风刮
大(纷纷扬扬)
雪 中 夜静大雪下
雪 后 美(粉妆玉砌)景美人更欢
感 受 瑞雪丰年画
本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以答为主变为以悟为主。在对课文的学习中,我把学生的感悟理解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也愿意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并解决为什么。教师不是单纯的授课者,而是在与学生合作,引领学生共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们和我一起享受去学习带来的快乐,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营造
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
存在的问题有: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应该给学生去思考,导致少数学困生没有很大的思考的余地,很被动的接受知识去展示。部分内容讲解的过于繁琐,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课文最后的小结匆匆结束对于“景美”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未真正走进那种意境,他们还在雪野的边沿徘徊一些问题:今后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的展示自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合理设计课时握上课节奏。
第五篇:《瑞雪图》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 雪
《瑞雪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字中蕴涵的美,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2、推动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习作家是按怎样的写作顺序描绘事物,理解作家的写作思路。
3、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大、景美、人欢,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了胶州半岛,看到那里正在下着大雪,可惜没有来得及细细品位和欣赏。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瑞雪图》,进一步了解瑞雪的美丽。
2、复习:作家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瑞雪图》的?(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瑞雪图。)板书: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
二、品读课文,自学交流。
1、课件出示合作学习的内容。
(1)各小组在一起先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描写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然后在一起互相交流,带上感情并优美的读给其他组员听。
(2)找出描写下雪时、下雪后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分别都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下雪时和下雪后的情景。
找一找:找喜欢的句子,画上“——”。读一读:读出自己的这种感受。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三、汇报交流、精读探究,体验情感。
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四、交流学习情况。A、下雪前:天气骤变 B、下雪时:雪大
(1)生1:我喜欢“下雪时”部分,感受到了雪中景色很美,是从“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的飘将下来”这句话中感受到的。我从大片大片感受到了雪下得非常大;从簌簌落落感受到了雪下得很急。
师:说得非常好,除了这个句子能感受出雪下得很大很急之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受到呢?
(2)生2: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我从沙沙声也能感受到雪下得又大又急,还从压断能感受到积雪很多。
师:是啊。开始下雪了,雪下得又大又急,请自由朗读这两句话,体会雪的大和急,并思考:作者是运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感受到的?(看、听)
(3)指导朗读:雪花飘落,悄无声息,怎么能听到呢?谁能通过朗读把山村夜静的特点表现出来。
(3)拓展:你还看到了雪后哪些壮丽景色?
(4)全班朗读。(师评价)D.下雪后:人欢。
这雪景实在太迷人了。看,一群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在那玩雪呢!他们玩得怎样?(高兴!)是呀,在这雪地里,他们玩得真高兴呀!同学们在雪地上玩过吗?
生:玩过,打过雪仗、堆过雪人、掷过雪球。
指名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出示背景资料。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并不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冰雪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本文写于1962年。1960-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时期,三年间,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农民吃不饱,穿不暖,而如今望着这一场及时的大雪农民伯伯们会说„„
生1:啊,终于迎来了一场瑞雪,来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生2:雪,你下吧,等明年丰收了孩子们就能吃饱饭了,他们一定感谢您的。
生3:雪你快下吧,麦苗正等着你的到来呢„„
六、总结概括,升华情感。
这场雪到来,农民伯伯是快乐的,作家也是快乐的,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瑞雪就是及时、吉祥的雪;丰年就是丰收的年景)
师:对!一场及时、吉祥的大雪预示着这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这句话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雪、赞美雪)板书: 喜悦 赞美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最后一句话。(生齐读)
七、课堂回顾、欣赏画面、美读全文。
作家描绘的雪景这么美,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白雪世界,去北国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场面吧!同时吟诵描写雪的诗句。
八、拓展延伸。
作家为我们描写了这么美的雪景,你们若是摄影师,想把哪些景色摄影下来呢?
九、课堂反馈。
为课文描绘的图景加上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