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1:0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

第一篇: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 第四章 综合探究四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有关民居的学习要求(“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活动建议:收集聚落景观图片,辨别某一景观及其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结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有关知识,我们设计了以”民居与环境“为题的综合探究课。

通过民居与环境的探究学习,使“居民与聚落”的知识适当拓展延伸,开阔学习视野,使学生感悟到各地传统民居孕育的多彩建筑文化,提高建筑美学欣赏水平。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民居式样、结构、建筑材料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操,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世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讲了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其中涉及到民居与环境的关系,接着再通过探究的形式专门讲民居与环境,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民居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这节课的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

四、探究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课本插图、照片,了解世界各地不同风格民居的特点。

2、运用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以及搜集到的有关地理信息,分析探究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合作,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感受身边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合作学习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学会通过民居特点分析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手段

分组合作学习探究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作为聚落的主要建筑形式——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不仅式样繁多,而且风格独特。比如: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居住“冰屋”。东南亚地区人们居住“高架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居住“窑洞”,西亚地区人们居住的则是碉堡式的房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民居式样呢?原因当然很多,现在我们就一同来完成今天的“活动探究——民居与环境”

(二)师生活动

活动

1、展示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因纽特人大多生活在北极地区,那里气候异常寒冷。一代又一代的因纽特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就地取材,用致密的雪块建造房屋,创造了人类在高寒地区生活的奇迹。学生讨论:冰屋为什么建成半球形而不是方形?冰屋的门为什么那么小?房门朝向哪里为好?

小结:那里风大、雪大,半球形冰屋能减少风的破坏力和积雪的压力,安全性能好。小门有利于保温。房门应朝向背风向阳的一面,有利于保温。活动

2、展示东南亚的高架屋

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全年炎热多雨。乡村民居通常是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多用做碾米场或堆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前部有宽廊和晒台。

学生活动: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怎样的特点? 小结:当地气候炎热潮湿,分上、下两层,利于通风散热,又能防虫蛇的侵扰 活动3:展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学生活动: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怎样的特点?

小结:窑洞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且黄土直立性好,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活动4:展示西亚地区的民居

学生活动: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怎样的特点? 小结:墙厚、窗小。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九、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材料一:北京的四合院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为什么叫“四合院”呢?因为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四合院在中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根据现有的文物资料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筑出现。

这是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点。

材料二:蒙古包

公元七世纪前,蒙古人的住房是皮棚。那时有相当多的蒙古人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他们把猎获的野兽皮剥下来,覆盖在木头支起的架子上作为住房。到公元八世纪以后,蒙古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包。《蒙古秘史》中称“斡鲁格台儿”或称“失勒帖速台格儿”,意思是有天窗的房子和有编壁的房子,都是指蒙古包而言,我国汉文古籍称穹庐、毡帐,也叫帐幕。

在现代蒙古语,编壁“失勒贴速”为“哈那”一词所取代,“格尔”这个词泛指一切房屋;“斡鲁格”一词则专指蒙古包天窗的毡帘。有趣是,蒙古语称地穴为“斡鲁格”,由此人们不无理由地认为,蒙古包是由古代游猎民的皮棚或地窝堡发展而来的。

蒙古族的住房被成为“蒙古包”是在我国满族和蒙古族接触频繁以后。满语称家为“博”,故满族把蒙古人的房屋称为“蒙古博”,博和包谐音,于是用汉字表达时,取其音和形,写作“蒙古包”。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住房。至今蒙古人住蒙古包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再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就地制造,民间手工艺人就能制作。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蒙古包是圆形的,由条木椽子,网状编壁(即哈那),圆形天窗和门的构成,外面盖上毡子,再用鬃毛绳或皮绳子加固而成。蒙古包编壁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掀开通风,冬天放下来保暖。蒙古包的大小规格,是由每顶包所用哈那的数量多少决定的。通常分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二个哈那的蒙古包。就是同一个类型的蒙古包也分大中小三个规格。如果是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大型的就比小型的多十根椽子。在这些蒙古包中,牧民一般都喜欢住五、六个哈那的蒙古包。

搭盖蒙古包有严格的次序。首先铺好地盘,然后依次按照下列顺序进行:竖立包门,支撑哈那,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哈那毡,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围哈那底部围毡,最后用绳索围紧加固,就是一顶浑然一体的蒙古包了。

蒙古包内部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烟囱从天窗出去。炉灶周围铺上毛毡,经济条件好的人家还要铺上地毯。进门正面及西面为家中主要成员起居处,东面一般是晚辈的座位及寝所。包内还根据室内的面积、形状和高低等不同情况,摆设适宜的箱子、框子、桌椅和板架等家具。这些家具上均饰以美丽的民族图案花纹,构图丰满端庄,色彩明快凝练,极富民族特色。蒙古族对花纹图案的用色也有自己的讲究。譬如,他们喜欢红、色、蓝、白颜色,因为红色象征生活快乐和美满;黄色是金子的颜色,象征爱情、理想和希望;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永恒的安宁,真诚和善良;白色则表示纯洁、平安等等。

材料三:福建的客家土楼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又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土楼建筑起源于先民抵御匪盗侵袭和野兽威胁。在福建西部或南部的崇山峻岭里,隐藏着各式各样的供人居住的土楼,据估计,永定县有2万多座,南靖县有1.5万多座,平和县、漳浦县、诏安县、华安县等,也各自有千座有余。土楼的出现,缘为千百年前,在蛮荒、**的年代,福建先民历尽千辛万苦,南迁落脚福建境内,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他们用当地生土、砂石、竹木,将房子夯筑成一个浑然一体、精巧奇特的庞大建筑,兼具安全防卫、通风采光、抗震防火、防潮保温、隔音隔热、冬暖夏凉等种种功能,是他们生存居住的理想“乐园”,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备受世界瞩目。材料四:新疆的晾房

新疆的晾房以吐鲁番最多。晾房主要是用来晾晒葡萄干的。

晾房一般建在通风比较好的地方,分上下两层,其中下层用来居住或存放东西。上层的房子用土坯砖块垒成,在垒的时候,人为的在墙上留下很多孔,孔是用来通风的。鲜葡萄就挂在上层,利用自然风将葡萄晾干,这种用两方晾干生成葡萄干是最绿色的食品。吐鲁番的葡萄干是用特殊方式晾制成的,在吐鲁番处处都有用土块砌成的四面通风的花格建筑-——荫房。利用荫房的热风,自然荫成的葡萄干,果粒色泽仍碧绿鲜艳,果肉柔软,食之酸甜可口,色味俱佳,为国内干果中之珍品,堪称“中国绿珍珠”。吐鲁番在7月至10月有鲜葡萄上市,其余时间吃到的是葡萄干。葡萄干像葡萄一样,味甜,品种多,价廉物美,最经典的当数“无核白”晒成的葡萄干。成片而古老的葡萄园在吐鲁番市内外、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吐鲁番已变成名符其实的葡萄旅游城。

十、评价练习

1、下列地区的民居通风透气性能比较好的是()A、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B、黄土高原的窑洞

C、东北林区的木屋

D、热带沙漠地区的土坯房

2、大多数古老的传统民居都能够()

①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②折射出当时的经济水平

③记录着当地风俗习惯 ④提供人们生活的舒适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下列地区的古老民居,具有门窗小、墙壁厚的特点的是()

A、寒带地区的民居

B、热带沙漠地区的民居

C、我国东北地区的民居

D、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民居

4、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古民居,利于这种民居形成的主要原因有()A、黄土深厚,直立性强,易开凿窑洞

B、当地气候具有湿热的特点

C、当地降水较少,比较干燥

D、当地沟谷较多,借助沟壁,开凿窑洞容易

5、一般来说,寒带地区居民的住房比温带地区居民的住房()A、墙壁厚

B、窗户大

C、高大宽敞

D、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丰富

6、不同地区的聚落及房屋建筑,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

A环境条件的差异

B民俗风情的差异

C种族构成的差异

D经济水平的差异

7、东南亚的高架屋主要是适应了当地()A、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

B、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

C、冬冷夏凉的气候特点

D、终年寒冷的气候特点

8、下列房屋中不能反映当地自然环境信息的是()

A、黄土高原的窑洞

B、城市的楼房

C、因纽特人的冰屋

D、我国云南的傣族竹楼

9、传统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的不同,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A、自然环境的差异

B、不同语言的差异

C、种族构成的差异

D、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异

10、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雨水下泻 11.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A、窑洞

B、土楼 C、高脚楼 D、四合院

13、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A 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 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 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14、西亚的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15、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房屋建筑外貌的最明显不同是()A.屋顶的陡缓

B.房屋的大小

C.门窗的大小

D.房屋的朝向

16、中东地区大多数房屋墙壁厚、窗户小、色浅,这是)A.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缘故 B.防冬季的寒冷

C.为了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D.受宗教的影响的缘故

十一、课后反思

第二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出示课件)词语认读:

闽西 南粤 东北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布局 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树满寨,花满园(三)学习《客家民居》 一)学习交流。

1、找出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出示课件)(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2)营垒式住宅。

(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2.根据上述语句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课件)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二)品读体验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在介绍“客家民居”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

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

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

4、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四)、运用上述方法自学《傣家竹楼》部分。(出示“傣家竹楼”图片)

1、找出最能反映傣族竹楼特点的语句。(出示课件)

2、套用上面表格,根据所找语句,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出示课件)

3、理解下列句子:(出示课件)

○1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2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五)、相关链接(出示课件)

(六)、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小结)

(七)、课外作业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同学们写一份导游词。

(八)、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第三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⑵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⑶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⑷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研读,体会特点;深读探究,领悟方法;归纳总结,感受文化;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领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

⒈教师制作课件(关于各地民居,如土楼和竹楼的图片;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⒉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民居的文字、图片资料,对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展示,揭示新课

⒈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⒉出示民居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

⒊简介中国民居(见附录)

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⒈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⒉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⒋检查词语认读及理解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

⒉默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⒊初步交流:

⑴交流阅读感受,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楼──傍水而居。(或:绿色之家)

⑵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⒋把握层次

⑴客家民居层次:

第一段(1):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

第二段(2):详细介绍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3):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

第四段(3):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⑵傣家竹楼层次:

第一段(1):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

第二段(2):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

第三段(3):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第四段(4):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

第五段(5):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

四、布置作业

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复习导入

⒈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说说“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⒉交流:客家民居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傍水而居”。

二、合作研读,体会特点

⒈划分小组,提出要求:

⑴分为“客家民居”组和“傣家竹楼”组。

⑵要求:先分读、议,再相互交流、补充。

⒉合作研读,完成表格:

⑴把“客家民居”组分为三个研读小组,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⑵把“傣家竹楼”组分为三个研读小组,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傍水而居——客家民居

⑶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标注、整理归纳,最后填表格。各小组交流整理结果后,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⒊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点。

⑴“客家民居”组的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小组研读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后,先本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再其他小组补充。

如:“客家民居”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⑵“傣家竹楼”组同样交流汇报。

四、深读探究,领悟方法

⒈探究领悟——《客家民居》

⑴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⑵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⑶重点语句理解:

①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②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③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⑷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表达方法)

例如,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⑸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依据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⒉探究领悟——《傣家竹楼》(方法同上)

重点语句理解:

①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②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五、归纳总结,感受文化

⒈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⒉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傣家竹楼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吉祥平安、团结和睦、家道兴旺)

⒊总结表达方法: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⒋归纳章旨: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说明文通过侧重描写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⒌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迁移练写

⒈出示课后“资料袋”一组邮票,介绍来历:我国从1986年4月12日开始至1991年4月25日,总共发行四套民居邮票,即普

23、普

25、普

26、普27,共发行21枚,从一分的内蒙古民居邮票开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邮票,四套邮票全部为影写版,由北京邮票厂印制,这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谋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记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民居建筑艺术上不朽的智慧结晶,也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俗风情的人文景观。有人夜憩竹楼,有人水上为家,有人把家驮在马背上,有人享受着窑洞中最古朴的大自然的恩赐„„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这些邮票上的民居故事吗?

⒉拓展阅读:关于这组邮票的简单介绍。(见附录)

⒊布置作业:(选其一)

①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②假如年是小导游,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也同样生动地把你喜欢的民居的特色和风情一一向旅客们介绍呢?请你写一篇导游瓷。

七、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民居特点:圆形、八卦布局、设防火墙

文化特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民居特点: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文化特征:团结和睦,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第四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

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

3、评议。

七、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六年级二班)

2016.3

下乐坪学校

第五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把爱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

湖北省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曙光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从事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事教育工作30年来,我当了20年的班主任,我深深的领悟到,要想抓好班级管理,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必须用事业心鞭策自己,用爱心温暖学生,严而有度,用诚心打动学生,用耐心指导学生,用公平心善待学生,用放心成就学生。

我认为“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用“爱”去争取权利,用“爱”去启发诱导学生,用“爱”去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你只要全心全意地去爱学生和班级,把“爱”深深地撒播在学生的心田里。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课堂上,我循循诱导学生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认真聆听学生回答的问题,和他们共同探讨有价值的问题,做到心中有学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小学教师走进课堂,要‘目中有人’。教案应烂熟于心,将百分之八十的思想集中在学生身上”。课余时,我和学生们一起谈笑,玩耍,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体育课,我带学生们做游戏活动,和他们一起打球,和他们进行比赛。这样,既锻练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又让他们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共处、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做事。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对生活的爱,对学习的爱,对同学的爱,对老师的爱,对集体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他们成为“文德双修”的可塑之材。下面,我来谈谈由于受到爱的鼓励和感染,班级中的两名差生转变为优等生的事例吧:

那是2009年开学初,我刚从赤东镇白河小学调到漕河镇一小(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接任四

(一)班的班主任工作不久时的一件事例:我们班有一名男生叫王忠辉,开学初,他的语文成绩很差,开学摸底和第一单元测验成绩都只有五十多分,而且上学经常迟到,课堂和家庭作业完成得不理想。但是,这名学生上课回答问题较积极,声音洪亮,性格开朗,在同学之间有人缘,看上去较令人喜爱的。

当时班级讲台前老师的坐凳子有些破旧,而且凳子面有点粗糙,说实在的话,这种凳子我虽然口中没说出埋怨话来,但是心里总有点不满意,平时办点事儿挺将就的。王忠辉同学心眼较细,看出了这个问题。有一天,他带来了工具,修理凳子,把凳子钉得很牢,凳子面用厚白纸包好,并且用红胶布装饰好凳子面的边缘,使凳子格外鲜艳。看到讲台前的“新成品”令我惊讶不已,当我知道这是王忠辉的“杰作”是我对他称赞不已。我找他谈心,把他当作知心的朋友,询问他以前的学习情况,他有什么爱好和特长,要求他改正上学迟到的缺点,做作业要一丝不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当我问他,你为什么把老师的坐凳子装饰的那么好?他回答说:“你是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你为班级的工作和学生们的学习操碎了心,我们一些调皮生犯了错误,你从不体罚我们,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们,和以前的老师对比起来,在你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我作为一名学生为老师干这么一点小事是应该的-------”此时此刻,我深深地体会到富兰克林先生的名言:“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他的话令我很受感动,我激动地对他说:“在你的身上有这么多的闪光点,只要你努力认真,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上去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听了我的夸奖,他害羞的红起了脸。我对他信心十足地说:“你想搞班干吗?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的。”在“爱”的鼓励下,他接任了班级的副班长的工作,负责管理卫生区的卫生和学生每天佩戴红领巾的工作。

从此,在学习上我细心辅导他,在工作上我支持配合他,一发现他有优点我就表扬他、鼓励他、肯定他。一段时间后,王忠辉同学把班级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还协助科任老师管理班级的多项事务。学习上,既刻苦认真,又虚心向他人请教,渐渐地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几次考试成绩达到90左右,令人惊讶不已。由于他的优异的表现,我让他代表学校参加县级的“阅读写作”比赛,并拿到了“第一名”的优异的成绩。期中评比时,被全班同学评为“三好学生”。

学期中,班级有一位“留守”儿童叫王坤,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和七十岁的外婆一起生活,成绩中等,因为他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性格表现得孤僻、独来独往,不自信。作业高兴就完成,不高兴就不动笔,成绩下降较快。有一次,他竟然旷课两天没上学,于是我打电话去他家询问情况,得知他和外婆两人都生了病,于是我带一些“礼品”和班级几个学生到他家去探望王坤和外婆的病情。给她们家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帮她们端汤喂药,一连三天我和学生轮换抽空去帮她们,直到她们病情康复为止。我们的关爱行动令他和奶奶感动不已-------

王坤上学后,我帮他补习功课,对他加强关爱和鼓励,并组织班上同学多多的帮助他。王坤在师生“爱”的鼓励下,渐渐地,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上去了,表现得很优秀。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确,爱是改变学生的根本,爱是学生进步的阶梯,爱更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条件。我平时点点滴滴的关爱言行,每时每刻在感触和感染着学生们稚小的心灵,像涌动的河水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回旋、震荡、起伏,激荡起甜美的浪花。尤其我对“特别”学生的 “特别”爱,这些学生,有如冥顽不灵的泥块,由于接受了老师的炽爱,才勃发了生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年来,一个普通的班级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竟然在期末考试取得了比当时我校同年级实验班还要优异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此时,我作为班主任深刻地体会到了,如果把爱播种在学生们的心田里,爱就会结晶出丰收的喜悦。这会儿,作为教师的你,感受到了人生最大的欢乐和幸福。

下载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探究 民居与环境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城关四小赵丽平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3、激......

    综合探究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5篇)

    综合探究三角形全等教学设计 执教者:何建 教学内容:三角形全等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并能够合理正确选择判定来解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

    园林与民居-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

    探究教学设计

    化学探究实验课教学设计 课题 化肥的简易鉴别 王常中学 黄桂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氮肥、钾肥和磷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

    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究论文

    内容提要: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吸取传统教学的优点、长处和方式、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由此对网络......

    人物与环境 教学设计

    《人物与环境》教学设计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园小学 马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点。 2.根据人物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