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空间(课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较贫乏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领域、情感领域目标。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那么,是否只要较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让学生可以快乐的进行学习,主动的接受知识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且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中要避免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学科课程大相径庭的现象,使多媒体教学要素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目前,多媒体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资源是开放的,教学工具是开放的,研究方向也是开放的,多媒体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将双边活动中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弱化。但由于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内涵、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的关键环节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过程出现“放有余而收不足”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成败只在举手间。面对多媒体,广大教师要做多媒体的真正主人,不要成为多媒体的“套中人”。因此,我认为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应用得舒适、适当,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
二、课件设计要从学生切实感受出发。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件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上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为“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的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如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地进行语言式眼神的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受到重视的感觉,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四、要避免走进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有的教师误认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的教师力求多媒体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结果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并未关注所要掌握的内容,而是过分注意不须掌握的部分,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讨论,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状态。
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二篇: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恳请贵协会出版并发证书,谢谢!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刘高锋
邮编:726003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使英语教学形式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结合教学实际,谈了应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正在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越来越受到我们英语教师的喜爱,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融合在一起,有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实现高效课堂。有了多媒体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和学习情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英语教学形式多样化 1.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一些flash动画或英文歌曲,能在一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授数字的时候,我在课前播放《白雪公主》的flash动画,这样导入不但生动明快,学生乐于接受,而且信息输入量大、效果明显。而在讲授国家和国籍词汇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国的风光,包括各个国家的著名建筑、以及各个国家的国旗图片,图片的旁边配上国家和国籍的单词,使学生有了直观认识,加深了对大量较难词汇的理解,更容易记住这些词汇。
2.语法练习课
对于大量例子来解说的语法内容,可制成课件,这样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既省去了教师课上的板书时间,又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还可以针对所讲授的内容设计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练习题,当场训练,当场讲评,当场订正,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去愉快的接受它,学习它。喜欢看动画、听歌曲是学生们的天性,所以在上课前几分钟放一些英语歌曲,英语小诗或者有趣的英文小故事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这就是直接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观看视频中人物交际场面,并模仿扮演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发直接兴趣,有的同学当时就说:“学英语挺有趣的!”学生质朴的话语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不管是他觉得动画内容有趣,还是觉得学习英语有趣,总之达到我预期的教学目的,使每一个学生分享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幸福和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欲望一下子被点燃了,从而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无形地延伸到了无限的生活交际当中,课后学生在生活中用英语交际,在交际中学习,在学习中交际,充分展现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能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英语学科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点多,内容包罗万象;二是基础知识多,要记忆、理解的东西多,传统的讲述法无法适应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多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的强度,还能加大信息的容量,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考相结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才可以进行多方面兼顾。使用多媒体教学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从而增加了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时间。因而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让学生多了练习、巩固、消化的时间。一般来说,一节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三分之二不到的时间可完成,所以赢得了对优等生的引导、对中等生的指导、对学困生的辅导的时间。教师可以因此及时获取教学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矫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大教学的灵活性,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力地全面促进学生学习,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大胆进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种实践中,学生可以品尝学习的艰辛与乐趣,同时磨练意志、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完“问路”这一交际用语后,我让学生根据实际,自编一段对话,然后进行情景对话演练,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窝,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争先恐后,每次演练结束时又让学生自主评价,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听、记、答、背、练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应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总对计算机操作,这样会挡住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视线,往往会出现教师只顾看电脑,顾及不到全体学生的现象。这样使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我行我素。克服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教师对讲授的内容要非常熟悉,做到不看教案和显示器就能授课。只有这样,教师才有精力和时间组织学生,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避免过分使用多媒体课件,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于是,在设计课件时过分利用音频技术,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等效果。结果冲淡了教学主题,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的画面和声音上,教师成了程序化的“机器操作工”。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处于被动和僵化的状态,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具有极大的优势,它能增加课堂教学知识的密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并且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我们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它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更加灿烂的前景。
第三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革;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入我校以来,为我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我校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便成为新时代课堂教学的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我校从建立了校园网,便开始了多媒体教学的尝试。多媒体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此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概念的教学,都可以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再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利用动画效果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基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和相应的棱,使学生看见两个相对的面完全重合,相对的棱完全相等,从而达到具体、直观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联系实际,也能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动态画面能突出重点,巧妙理解计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将平面上能画的立体图形真正立起来,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的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教学,在体积计算方法的教学中,利用实物演示比较麻烦,且效果不好,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具,对长方体进行一排,再一层的分割再聚合,将清楚的演示出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不用教师多讲,也就能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逼真的音响的综合运用能够丰富数学教学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内容趣味化、运动变化直观化、探索过程多样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无限问题有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丰富的教学信息、快捷的传递方式,为数学教学创造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使静态变成动态,把抽象化为具体,把知识生活化,并能有机的融入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的难度减小。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样课堂上既有教师的组织,又有学生的参与,可以达到激发兴趣,体现辅助性的效果。
三、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实际,突破难点。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教学中,渗透侧面积的教学,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对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理解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长方体的底面,把它的侧面展示,这时形成一条线段,清楚地演示出底面周长,再慢慢地立起来,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侧面积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这样就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表面积的应用时,求六个面不完全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例如角的教学,利用了Flash制作出的运动效果,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以直观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再如直线、射线、线段这部分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以最清晰的概念。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发挥想象,发散思维,拓展深化。
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受读物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是简单的接受读物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读物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创造。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合理的想象,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并且操作要到位,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创新的成果,体会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多媒体应用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板书和作图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使教师讲解知识和学生练习的时间减少,降低了教学效果,并且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可方便地在幻灯片上输入文字、符号、公式定理,并可创建自己的图画。教师可以设计好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制作在幻灯片上,并设置放映方式,按教学进程放映幻灯片,大大地节省了板书时间,并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学习数学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但是,无论教改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应该始终是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服务的。世界上没有优秀的课件,只有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某一节课,同样的课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用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信息技术本身只是手段,和尺规、三角板一样,只是数学学习中师生的一种工具而已。但从现在的教学现状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开始出现让人担忧的问题了:
1、计算机流于形式化。
计算机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许多人认为只有选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显气派,才跟潮流,有没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迅速成为评选优秀课例及讲课的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主要条件,整节课教师只需动动鼠标,原来的讲解变成了计算机的播放.由于自制课件或商品课件的设计粗糙,知识表示单调而且缺少新意,类似于“课本搬家”,计算机只是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功能.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的内容印象不深.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我们所斥责的“人灌”演变成了“机灌”。因为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众所周知,不管是多现代的教学工具,只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对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容加以精选,必须根据教学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必从开始到结束一堂课都用计算机,什么教学环节都用计算机.教学中用黑板就能生动地讲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去搬弄计算机.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成了模拟器。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功能,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其优越性而费尽苦心.例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教师为了创设情境,用计算机演示通过测量或者将三角拼在一起的动态过程,而实际上学生只须亲自测量或拼图,就非常直观地深刻认识这一点。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完全不必由计算机去费劲的模拟。再如讲棱柱侧面积只须学生制作模型沿一条母线剪开即可,不必小题大做。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但媒体选择的基本思想是要尽可能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比如若用实物模型、投影或录像就可达到所需的功效,又何必非用计算机不可呢?为了使用计算机而用计算机,花大量的时间辛辛苦苦地制作课件,这是完全不可取的!
3、压抑学生的发散思维。
目前大量的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课件尽管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按一个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整节课教师可以不写一个字,全部由计算机展示,但过程稍有不畅,教师想做出改变则无法控制计算机以求与学生配合,学生无法使用计算机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当计算机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和学生的回答不一致,或者例题的解法和学生容易接受的解法不相同时,师生之间便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课堂上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人机对话取代了人际对话,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压抑。
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应该在继承、融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的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本人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1、转变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现代教师要改变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但现在也不是告别“黑板+粉笔”的时代,不是告别书本,只需敲击键盘、点击鼠标,更不能是“机灌加人灌”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表面上看,教师的讲课时间少了,绝对权威地位减弱了,而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信息内化”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中指出,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既要使中小学教师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还要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才能对教育的实践过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评价,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动,但计算机不是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是信息时代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
2、正确认识多媒体的表现手法,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的表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它具有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的神奇魅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这些表现手法,选择学生最喜欢、教师最擅长、表现最直观、对达成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设计。
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此,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新颖的模式。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了上述种种表现手法,但若使用不当,极易使学生形成“等着看”的惰性心理,因为我们有很多的教学课件,总是以“问题——探索——结论”的模式出现的。所以,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设计者,我们的课件必须是有新意的、必须是出乎学生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必须是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
3、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教学优势。
我认为传统数学教学的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以下一些:(1)重视“双基”教学,强调学生要打好基本功。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的长处。我们这边在指责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国外却从我国派出的学生参加国际数学“奥赛”连连取得好成绩而对我们的教学加以肯定,这不能说我们的传统教学就一无是处。(2)教学主张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长期以来,经过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注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再比如解决问题的“变式”教学,主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的。(3)课堂上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复习,主张“温故而知新”。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一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了解,二来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4、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
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提了有些时候了,但目前的现状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多媒体。当前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培训也名目繁多,但很多是流于形式,教师从中受到的收益并不大,因而也就失去了参与的热情。我认为这样的培训应该有实质性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对教师提一些具体的要求,使教师能自觉地投入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习当中去。为了节省教学资源,各学校应组织一些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专长的教师多制作一些课件,并组织教师进行观摩,构建课件库,为其他教师上课提供便利。这样,必然会提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自觉性。同时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这样才能做出更适合自己教法、更适合自己的学生的学法的课件。但是,网络中那么多丰富的课件资源,当然可以“拿来主义”了,只要运用得法,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采用片段式课件替代整堂课式课件。
当前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无论是市场上销售的课件还是自制的课件,大多数是整堂课式的。这种课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按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很容易把师生束缚在一个预设的“圈子”里,使得师生之间无法施展,同时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由于事先没有预料而往往会使课堂变得混乱。为弥补不足,可采用片段式教学课件替代整堂课式教学课件,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
总而言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比如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借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及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要很好地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课堂上加强师生交流等等。当然,我们教师也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学好多媒体技术,并且在教学中多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飞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多媒体教学也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开发、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第四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的运用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正确使用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胡里小学
赵卫东
摘要: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服务。多媒体恰能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使教学情景变的生动活泼起来,必然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是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多媒体当成万能钥匙,不分环节、盲目使用、一味求多,其结果可想而知。关键词:语文课堂 多媒体技术 正确使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多媒体当成万能钥匙,不分环节、盲目使用、一味求多、不顾效果,甚至取代教师的位置,其结果可想而知,课堂上热闹有余而教学效果很差。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发挥多媒体优势、提高授课效果呢?关键是要找准多媒体教学的切入点以及恰如其分地进行使用。
一、找准多媒体教学的切入点
1、在新课的导入处运用
适当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紧跟教师教学思路的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小学生往往习惯通过直观的形象去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而多媒体恰能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使教学情景变的生动活泼起来,必然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是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记得我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课前我了解到,现在农村家庭很少养鸡,大多数学生分不清公鸡与母鸡。因此,我特意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展示公鸡大红的冠子,金黄的羽毛,长长的绿的发亮的尾巴。以及公鸡富有特色的叫声,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等等。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在教学的关键处运用
小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学习看的很简单,认为只要会做题就行了。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求甚解,教师要想把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容易混淆的问题讲清楚,只凭一只粉笔、一张嘴很难做到。在这个关键时候及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感知的情景,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如学习《称象》这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明白大象的重量可以用石头去替代,把石头的重量加在一起,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用石头替换大象,再把石头称重,最后得出大象的重量的过程。课件播放中学生眼看着大象被牵到了船上,船身向下移动了许多,兵士用小刀在船身与水面的接触面划上记号;大象被牵了下来,船身浮起了许多,有兵士开始往船上装石头,等到船身再一次下降到刻有记号的地方,表示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然后,把石头分别称重,计算出总重量就得到大象的体重。课件展示过程流畅,直观易懂,形象逼真,受到学生的好评。
3、在思维的阻碍处运用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此时利用多媒体巧妙地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促使学生打通遇阻的思维,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学生对不换马匹只是调换一下赛马出场顺序就能反败为胜,很不理解,学生的学习遇到了阻碍。这时候,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田忌和齐威王的第一场赛马过程。田忌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对其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田忌的马都比齐威王的稍差些,比赛失败了。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让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上等马对其中等马,中等马对其下等马,结果一负两胜,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学习难点得到突破,为完成课后习题扫清障碍。顺利完成习题学生会收获成功的快感。理解后的愉悦是认知活动完成后产生的精神享受,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情感的高级形式。它会让学生慢慢喜欢上语文,愿意上语文课。
二、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如其分 1.多媒体运用要有针对性
每节课都有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教学要目的明确,即明确通过什么途径着重达到某个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针对性要强,可以围绕一个目标,设计一两个重难点为核心,这样来运用多媒体效果会更好。我教《小马过河》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课文中有几个生字比较容易出错,“匹”字共四笔,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学生常常写完横就写竖折;“麦”字上面不能写成丰,一些学生总是记不住;“试”字右半部分的“式”不能多加一撇,有的学生随手就给加上了;“既”字右边不能写成“无”,学生总是写错。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按笔顺写生字的幻灯片,片中用毛笔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笔书写,清晰可辨,让学生跟着用手书空,并用嘴数笔画数,效果很好。
2.多媒体运用不可盲目
记得一次去兄弟学校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桂林山水》,授课教师一上课就开始用多媒体展示多达十几幅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图片确实很美,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但是没有与课文内容很好地衔接,学生关注的是这个景点有什么小吃,那个景点有什么歌舞表演,游客多不多,穿的衣服漂亮不漂亮等等,学生不能从中领悟到桂林山水的特点。从教学宗旨来看,形象直观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过多运用多媒体,反而因为过多的展示多媒体动画而把语文课上成了“多媒体动画观赏课”,授课效果反而不好。必须认识到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任何媒体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展开。一种好的教学手段也要科学、恰当、合理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还要认识到多媒体不可以完全替代常规教学工具,哪一种能简单明了地说明问题就用哪一种工具。
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工具、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要认真学、教师要巧点拨,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是要巧妙、合理、有针对性地在关键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教材、选择合适的学法和教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服务,语文教师应以教学效果为准绳,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作者简介:赵卫东 本科学历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及习作教学。
第五篇: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松江区岳阳小学 陈晓燕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已经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多媒体的运用不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显得形象生动,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本文主要立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从如何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讲解音乐知识、改进唱歌教学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等方面,做出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运用研究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音乐教师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资源丰富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教师用参考资料除了文字表述的教师用书之外,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二期课改《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要与课程进行整合。”这些都体现出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音乐的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视听结合,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巧妙运用多媒体,适时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它既是小学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更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中运用多媒体,努力创设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环境,正好可以吸引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的小学生,因为他们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运用多媒体,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堂课的教学有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课堂导入也就成为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在新课导入时,我常制作适当画面或是运用一些较短视频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提前放一段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意境,使学生与音乐能很快融为一体。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教学目标是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体验澳大利亚小朋友在劳动时的幸福心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在进行教学时,我准备了一段视频:天气晴朗,在辽阔的草原上,羊儿成群,人们正在剪羊毛。然后教师伴随着伴奏的音乐范唱,幅幅画面展现眼前,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歌曲有了兴趣。此刻,歌曲仿佛把大家带到了辽阔的草原境界中,视频揭示了歌的内容,歌又唱出了视频的情境。视频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在教一首歌曲前,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既形象直观,又增强学习歌曲的兴趣。
2.有效运用多媒体,讲解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但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传统教育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采取讲授式,学生机械学习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过于刻板,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我在教学中认识到,音乐知识不应该是抽象的理论学习,而首先应该是实践的发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将原本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变得鲜活,变得有声有色。采用ppt演示,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根据这一理论,在歌曲显示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移动、闪现、放大等方法,把一些音乐记号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变音记号或装饰音,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比如我在四年级学习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这首歌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反复记号,课件中从反复记号开始处,一只鹅随着音乐移动,到反复记号结束处,鹅又重回到开始处再随着反复的音乐移动一次,这一动画效果令学生新奇不已,一下就记住了反复记号的作用,而且印象深刻。
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将原本抽象的、难以讲授清楚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学习理解了音乐知识,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3.合理运用多媒体,改进唱歌教学
音乐是一门有声艺术,《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歌声更加美丽动听,让他们的音乐素养逐步提高。
(1)身临其境,以情感人。音乐课有其自身的特点,每首歌曲更有其自身的音乐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通过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响渲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乐此不彼地致力于唱歌教学。如五年级第二学期学唱《我怎样长大》一课,这是学生小学阶段音乐课的最后一首学唱歌曲,这首歌选自影片《烛光里的微笑》,我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观看了影片中这首歌的片段,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为之感动真正体悟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一时机,我让学生回顾自己小学阶段的生活,说说教过他们的老师,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歌唱活动的强烈愿望。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于情境之中,“连贯、优美 ”的声音就自然表现出来了。
(2)直观形象,歌舞交融。《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这说明唱歌教学既是技术性的,又是艺术性的。我在唱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歌曲的主要内容或音乐形象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课前从网上下载各民族音乐舞蹈片段,既直观形象,又开阔视野,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音乐情感。学唱《乃呦乃》时,把土家族的舞蹈引入课堂,学唱《新疆是个好地方》时把新疆舞蹈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让学生感受这些民族舞的节奏、动作特点,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这样学生的感情自然地宣泄出来,歌唱本身的魅力也就完全发挥出来了。
(3)规范歌唱,提高水平。唱歌教学既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唱歌兴趣,能成为学生的终身爱好,就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以往的唱歌教学中,学生对于声音的概念,往往是来源于教师口述的所谓“明亮”、“圆润”等,比较抽象。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现在我在教学中可以用录音录像设备,将学生唱歌的声音及形象录制下来,通过电脑马上可以播放出来,学生经常听赏和观看自己的演唱,对于声音自然就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正确的声音就会有深刻的印象,歌声规范了,学生和教师都会在这种美妙的歌声中,得到更高的艺术享受,学生歌唱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4.充分运用多媒体,提高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1)创设音乐情境,引导艺术参与。在欣赏教学中需要创设意境,简单的讲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可利用,也最能创设意境的就是多媒体了,它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与作品创作意图相一致的意境。听赏时,学生在视听结合中,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比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让学生观看奥运金牌榜或奥运健儿照片、中国健儿奥运中的金牌颁奖仪式(片断);《国歌的由来》;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聂耳的照片„„通过营造氛围,感受国歌雄壮、庄严的情绪,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如在欣赏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天山之春》时,为体现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我制作了一段视频,展现了天山的风景以及新疆少数民族人们载歌载舞的画面,在欣赏时好多学生都投入到音乐之中,如身临其境,一节课后,乐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丰富音乐知识,开拓音乐视野。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乐曲演奏乐器的形状、音色以及演奏方式。传统的欣赏教学中,这些内容只能靠教师讲解,抽象空洞,而运用多媒体后,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乐曲的演奏视频,或者相关演奏乐器的演奏视频,这样既让学生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乐器的演奏方式,从而认识了不少乐器,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如四年级第一学期欣赏大提琴曲《天鹅》时,我让学生看了大提琴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边听边看边模仿大提琴的演奏姿势。又如五年级第二学期欣赏铜管乐《歌唱祖国》时,我制作的ppt先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外形,然后让学生听一听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接着我让学生观看从网上下载的由学生用铜管乐器吹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当学生看到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学生用铜管乐器演奏的这首《歌唱祖国》,对这首乐曲以及演奏乐器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欣赏的效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既开阔了音乐视野,增长了音乐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3)加强民族教育,德育潜移默化。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通过音乐实践、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重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具有爱国情感及文化艺术包容态度,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的民族音乐精神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学生通过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亲密接触,感受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文化,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都是学生听或唱完音乐作品,听教师讲解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果是学生对民族音乐爱国歌曲缺乏兴趣,甚至排斥教材中所涉及的音乐作品。而运用了多媒体后,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如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紫竹调》,它原系江苏南部民间小调,具有较强的叙述性,含蓄婉转,通俗流畅,常作为地方戏剧中亲人之间情感倾诉与表达的唱腔,是中国南方最流行的民间曲调之一。早在20年前,《紫竹调》就在美国灌成了唱片,与《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等一起,成为最早流行美国的中国乐曲。前些年,苏格兰的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奏过《紫竹调》;2006年春节,上海沪剧院的茅善玉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紫竹调”。我在上课时先用ppt介绍了民族乐器二胡、笛子民族乐器,然后让学生观看了南京民族乐团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奏这首乐曲的视频,并且让学生观看了以紫竹调旋律演唱的沪剧《燕燕做媒》和用方言演唱的江苏民歌《紫竹调》,最后在拓展欣赏部分,我又让学生观看了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另一首同样闻名世界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通过运用多媒体完成的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形式的美、到内容的美,再到精神的审美教育,特别是当学生观看了《紫竹调》和《茉莉花》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后,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绚丽多姿,更为它走出国门,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认可,感到自豪和骄傲,真正认识到民族的音乐一旦与普遍的审美标准相融合,就会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更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感悟。
在欣赏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后,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的同时,教给学生很多相关的知识,以使学生逐步达到能鉴赏音乐作品,甚至可以灵活地借鉴。这样,学生经过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熏陶后,自然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大有提高。
实践证明多媒体的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丰富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普及,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骏修.学校艺术教育的探索与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王月萍.清歌流韵皆育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