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19-05-15 01:3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第一篇: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设计专业至关重要的基础课。它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创意造型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和创造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力,启迪设计灵感、提高创意思维。做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与研究中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本文主要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实践练习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实现教学的科学合理性和实践应用性。

关键词:平面构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6-0190-02

在当代,设计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设计是在传承文化,提炼生活。平面构成做为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学科,始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到80年代已成为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和探讨形式美在艺术设计中的构成原理、形式规律及构成法则。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们的创作意图将设计元素进行有序的组织和编排,是三大构成的灵魂所在。提升表达平面美的教学教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平面构成教学是当下艺术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从基础绘画艺术到设计艺术二者之间的衔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和视点去观察生活,挖掘创作灵感,将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但时下一些兄弟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仍偏重于形式语言的创作与研究,忽略了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与启发。我们不能把平面构成当做是一种普通专业基础课,以简单的造型手段和造型方法去学习和研究,而应该当做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也是解决从简单模仿形式法则区域走向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途径。

一、现行平面构成教学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教材内容陈旧老套、过于注重基础练习。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目的是熟练掌握视觉形象的造型规律及对事物的观察、判断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当中,而现实教学过程中,平面构成课的教学还是流于形式,任课教师时常不注意本课程与其它专业学科的联系,学生学习后不会将平面构成知识运用到其它专业学科,没真正领悟到平面构成表现语言的规律,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让学生对平面构成课的教学意义提出质疑,同时在许多高校平面构成的教材大多和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逐步多元化的设计需求,以致让学生充满疑惑,从而忽视平面构成课程的重要性。

(一)平面构成课程在我国艺术教育中已有三十来年的历史,很多教材在当时设计教育界备受推崇,为我国艺术设计学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多贡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教材的内容已变的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当代设计发展的速度和需求。课程建设应从教材的建设开始,不断探索改革,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多平面构成教材,内容经常重复出现,图例类似,缺乏新鲜和现代的内容,更不能反映当今设计的新元素,实践练习内容也都以单纯的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等构成形式内容为主,忽视基本形的组合方式和创新训练。构成形式的练习都以骨骼和基本型的排列规律为主,这些内容需要在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原理的前提下进行才有意义。在实践练习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规则可遵守,导致很多学生感到基本形的造型表现和编排形式难以把握,完全以个人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自由发挥。因此我们应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加大基础训练力度。把课本重点放在基本形态的创造和基本形的组织与重组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相关设计实践课做好准备。

(二)平面构成教学与设计专业课程脱节。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一般在低年级开设,之前的美术基础教学主要针对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功训练,学生对平面构成的知识了解甚少,从现有教材的理论和图例很难真正的理解其与设计相关课程的关联。很多院校在开设平面构成时没有选择性,不管是绘画专业还是设计专业,以同样的课时,同样的培养方案,同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授,使教学模式简单化,形式化。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掌握同一化,实践作业雷同化。使得很多设计专业的学生感到迷茫,专业方向不明确,思路不开阔。因此在课堂讲授时就需要有意识的把专业设计融入到平面构成的理论教学当中。教学中更应加强与相关专业学科相互联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列举一些相应的优秀作品进行独立的分析和解构,使学生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以后的设计实践中,避免与后期设计专业课脱节。比如可以以相关平面设计课程中的标志设计,ci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等相关知识加以运用和插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设计学科课程的关联性和连续性,避免让学生对后续开设的设计课程产生厌恶。丰富设计知识,提高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平面构成中晦涩的理论和意境。

(三)平面构成教学轻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手绘为主。传统的平面构成教学内容往往轻视理论传授环节。疏于从构成原理形成的初衷探寻其原委,使学生停留在表面经验层面,模仿前人已有的相关图例,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意识。实践练习则是以手绘的方式完成,大部分学生仍在老师的要求下,实践练习仍停留在繁杂的点线面和几何图形,以墨水和毛笔黑,白两色,一笔一笔地手工操作着,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枯燥乏味。构成方式和绘制技法一直在重复劳动,说明一个简单的构成规律,照抄临摹现成常见图例,最终验证的是一个早已被证实或者已被重复绘制过很多次的图形和创意,这种机械化、简单化、模式化使得学生的视觉感受陷于麻木。因此我们应该理解手绘只是一种思维运动和图形创意的过程,仅仅是工具和表现的手段而已。我们应该顺应发展潮流借助计算机进行设计、辅助制作,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辅助完成创作内容,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构思上。创作是一个实践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构思和修改应当鼓励学生以手绘设计草稿的形式完成,这是一个大脑思维不断运动、创意不断涌现的过程,用手绘不必中断思维考虑如何来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工具和命令。完成稿是设计作品以最完美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使用传统的设计工具和制作方法就比较耗费时间,没有充足的精力进行创作和构思,就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意愿。

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以图形创意做为设计和构成之间的桥梁。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偏重具象、注重再现是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特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从素描造型练习,到三大构成基础再到艺术设计。学生一时难于接受,我们以介于意象和构成之间的图形创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设立一个有趣味的主题让学生去研究实现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搜集自然素才,在自然造型中发现美的形式和形态,进行抽象处理,使其成为图形创意的元素。再把这些元素与现代构成的构成形式相结合。运用抽象的点、线、面构成的形式法则,进行抽象基本形和骨骼的训练,强调形式美感。将图形创意和平面构成与现代抽象构成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平面构成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研究。

(二)强调创新观念,解放制作手段。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已迈入了数字化时代,世界文明也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就更要求我们的构成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制作手段的选择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创新是观念,电脑和手绘仅是手段。我们要勇于创新,不能仅靠板书,还要结合多媒体课件,表现手段不必局限于手绘上,也可以结合电脑辅助设计。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构思。在教学环节上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低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和优秀作品分析,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应用电脑手段的便捷。应该说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彻底对立,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最佳的表现的手段和操作工具。

(三)提倡认识和使用新材料。平面构成实践练习作业一直都是以传统的毛笔、颜料、卡纸为工具,表现手法仅限于平涂、打点、勾线,内容简单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表现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而平面构成的目标除了形式感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表现手法就没有必要继续走传统的练习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发掘新的材料和工具,使用合适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来表现设计意图。培养创新意识,挖掘材料本身的质感、肌理所呈现出的天然美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走出黑、白两色的传统构成。

第二篇:平面构成课程小结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在平面构成中,图形的设计需要不同的元素的结合和运用。平面构成的元素有概念元素、视觉元素、空间元素和实用元素。

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概念元素不在实际的设计中加以体现,它将是没有意义的。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形象包括视觉元素的各部分,所有的概念元素如点、线、面在见于画面时,也具有各自的形象。在平面设计中,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其每一组成单位成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个最小的单位,利用它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排列、组合、便可得到最好的构成效果。

在一个月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了渐变、重复、相似、空间、特异和肌理等几个效果的构成。

渐变是我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规律性不强,基本和其它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次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次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个不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软硬感。影像

肌理的几个创造方法,有笔触的变化、印拓、喷绘、染和纸张(各种不同的纸张,由于加工的材料不同,本身在粗细、纹理、结构上不同,或人为的折皱,揉产生特殊的肌理效果)。

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通过一个月的课程学习,对在二维空间的图形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以后更复杂的设计方面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了解了更多的造型理念,进一步训练了设计技巧和审美的感觉。

第三篇:人物平面构成课程说明

13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说明

《平面构成》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语言表现技能,以点、线、面及构成的形式进行装饰设计的思维方法。通过构成方法和形式手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益于学生运用造型元素抽象、科学地进行人物形象设计艺术创作,触类旁通、开拓思维。使学生能够把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构成形式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专业设计表现要素结合在一起运用,让学生明白平面构成在设计应用中不是简单地模仿具体的物体形象来进行设计,而是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形象,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遵循形式美的规律,有意识的设计再创造并应用到专业设计中,使人物形象设计有组织、有秩序、有动感地组合构成,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带来和谐美的享受。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本课程对传统的平面构成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强调学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运用“粘贴、手绘、创意”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力求在较短的学时里迅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采用粘贴替代传统的手绘,完成点、线、面要素的入门训练,学生可以被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高涨,构思时间增多,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现力。手绘部分内容,平面构成表现形式,作业训练题材包括:各种风格的服装配饰、配件、人物民族民间风情、中西方古典和现代绘画作品、电视电影等、运用平面构成表现出创意设计的风格类型的作品,要求题材要与所学专业结合,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表现现代设计观念意识。

手绘训练,便于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知识与专业设计学习衔接,更好的提高手绘技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更深刻体验和认识设计的本质,加深对技术和工艺的理解,促使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运用手和笔去表现,形成眼、脑、手、图的互动。

平面构成创意训练,以形态感觉与情感表现为目标,训练学生将主观世界用抽象元素进行概括和创新组合,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设计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黄惠惠

2013年11月22日

第四篇: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现今我们已经身处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媒体和网络终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传递和接收信息。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急需改革,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注重借助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全方位、多途径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笔者尝试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合理的展开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推进课题化和实践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和新媒介;同时助力传统图案的传承及在平面构成中的再现。期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与信息时代相结合的高校设计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平面构成;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对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改革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与深化,如何利用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又颇具特色的艺术学科,具有交叉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优质的资源,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从社会和人文的视角去深入地认知设计理念,以充满自省的精神深化和反思设计意识。

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新平台。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课堂内外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深度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审美意识,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构思。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在教学改革途径上做了如下探索。信息时代促进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发展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是信息时代孕育出来的新型的教学形式,它给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变革。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可以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调动多媒体和移动端,实现对教学素材的收集和梳理,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传授和设计案例分享。

“微课”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的、精彩的教学过程,并将之制作成课例片段,以流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老师更多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微课,以便于学生针对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观摩和反思。比如讲解平面构成的风格派的时候,可以将蒙德里安的绘画理念及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整体展示,再拓展至现代各类设计中对其作品的重新诠释,在这些环节中设计交互界面让学生自主互动的学习。蒙德里安曾经提出,由于人的理性的归纳,丰富而混乱的万物都变得清晰、纯净而有秩序了。他那经过历史积淀留存下来的造型语言和造型趣味,引发观者的联想和想象。蒙德里安风格的抽象美学观念一直影响着现代的各类艺术创作,从艺术界到时装界,再到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设计师们纷纷向他致敬,营造出“蒙德里安式”的作品,极富感染力和意境美。学生通过微课深入理解其绘画理念和作品的基础上,再来欣赏相关的设计作品,就能找到平面构成与专业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自己的设计思维。

在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吸收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基础理论知识划分成几个板块,一方面将自己精心录制的教学视频下发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名校的平面构成精品课程相关视频和课件给学生分享,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更全面和立体的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再针对难点和疑点引导学生分组分享和讨论,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曾提出,学习是教和学的交流过程,要让学生达到活生生的“绽放”的状态。这种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互动阐述观点、深入交叉讨论的活跃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信息时代促成实践性和课题化教学方法的实现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其从绘画往设计上的转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内化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灌输专业设计意识,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平面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存在着抽象性,对于只有具象绘画基础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确实会存在理解和认知上的困难,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使得学生认识不到平面构成的重要性,更看不到平面构成的抽象概念与后期专业设计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而很多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知如何具体运用到未来的设计实践当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不断促进实践性教学和课题化教学的运用,只有这样平面构成的内容才能被活学活用起来。

以往的平面构成课程实训经常是对应章节内容来展开,非常程式化和单调乏味,没有新意,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设定与现实生活和设计更相关的,更为开放的实训进行探索。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艺术采风的过程中收集相应的图片,探寻生活中的构成现象,以摄影和速写的形式记录构成的形式,并进行信息技术分类整理和线上线下分享。再针对调研的相关物象展开融入构成形式法则的再设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于设计无处不在的认识。

除了实践性的教学形式以外,在具体的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导入课题化的形式。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世界设计大师及其优秀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积累和梳理,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对相关作品进行点、线、面的构成要素分析和形式美法则讨论,开阔设计视野的同时积极内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平面构成的构图规律运用到学生个人的摄影小品实训中去;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到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等具体的设计项目中,让学生在设计中获取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当然,教师还可以将适时的设计竞赛引入到教学实训中,通过组织学生参赛来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课堂将不再是与学生毫无交流的“电视教学法”,也不再是跟随老师走的“后背教学法”,而是师生相互促进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信息时代推进新材料和新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进了新材料和新媒介在平面构成中的运用。艺术设计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平面构成的作业表现形式上应该调动各种元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传统的平面构成练习主要是以手绘的形式完成的,手绘是思维运动在笔尖的呈现,在绘制过程中会进行延伸、思考等,经常会产生创意的火花,这是有利于我们捕捉灵感的重要途径,在前期的构思阶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手绘来进行,但如果实训作业全部由单一的手绘方式完成,则会比较耗时,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厌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省时的剪切拼贴或电脑绘图等手法完成实训。例如在面的构成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寻找自己喜欢的室内外设计实景图,打印成黑白的图片,再通过剪裁、折叠、撕拉、粘贴等方式进行分割和布局,综合考虑黑白灰的层次和画面感。学生在反复的尝试中思维高度活跃,能锻炼其从前期构思到作品成图的整体实操能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引领学生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让学生保持一颗敏感的好奇心,通过对材料的探寻和创新性运用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平面构成作品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专业设计软件不但速度快而且还便于反复修改和存储,利用设计软件辅助实训练习,可以制图更规范和精美,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实训作品的创作构思上。信息时代助力传统图案的传承及在平面构成中的再现

图案是将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运用一定装饰规律创造美的形式,其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在陶瓷、家具、服装、建筑设计等领域。时代在发展,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文明的进步,我们的立足之处是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对于生活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里的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图案的造型艺术,将有助于他们的理解与认知平面构成概念。

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曾指出:“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图案基础十分重要,它是连接绘画基础和专业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从事艺术设计的重要保证。”[1]就目前的平面构成教材来看,传统图案渐渐被大家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造型观念,西方的构成理念固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东方的传统图案也内蕴含着深层的价值。中国传统图案注重师法自然,内涵丰富。譬如传统的窗棂图案就各具特色,寓意深刻。有颇为具象的图案如仙桃、葫芦、石榴、蝙蝠、瓶形等,极富装饰趣味;也有抽象的图案如盘长、方胜、菱形、双交四?怠⑷?交六?档妊?式,呈现出规整的几何图锦,具有平面构成中重复构成的美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方振鹏老师在安利办公空间设计中就巧妙地利用了窗棂的图案,创新的运用在空间的各大界面装饰中。方振鹏在“要像小孩子一样去玩设计”的讲座中提出,一些中国传统的装饰构件,比如窗花,在纷繁复杂的图案背后,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方块。无论是中式、西式的装饰构件,还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像童年时代的积木游戏一样演绎出来,关键是如何去发现。平面的元素可以平移来做成立体的,立体的造型也可以投射做成平面的,再放大,缩小,改变材料或者变换色彩,就可以做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搜索到大量的中国传统图案,这些资源能提供给学生更多形式与技巧,很多传统图案都具有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发射等特征,它们组织灵活,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优秀的范例必将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来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结语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应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基础,从多途径着手,用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构成的规律,并将设计更好的服务与生活。希望通过此教学改革探索,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创作中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金真一.浅议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的对比与和谐[J].艺术教育,2007(05):107.[2] 衣霄.信息时代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以平面构成教学改革为例[J].装饰,2013(06).[3] 计成.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4]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全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五篇:平面构成试题

平面构成试题

一、填空题

1、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2、对于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3、重复的平面构成通常可分为四种形式,即:基本形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群化构成。

4、曲面空间是指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一种空间深度感。

5、矛盾连接是指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

6、连洛斯三角形是指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瞬间全部接受形体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一个过程转移的现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二名词解释

1.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2.大小空间是指由于透视的原因,相同的和物体在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近小的变化。根据这一视觉现象,在平面中就会产生大形在前,小形在后的空间关系。3.大小渐变是指依据近在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4.离心式是指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有向外运动感,是运用较多一种发射形式。

三、简答题

1、那些对比因素怎样才能协调或比较协调呢?

(一)保留一个相近或相似的因素。

(二)使对比双方的某些要素相互渗透。

(三)利用过渡形,在对比双方中设立兼有双方特点的中间形态,使对比在视觉上得到过渡,也可以取得协调。

2、渐变的基本形与骨骼的关系? 答:

(一)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中。

(二)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三)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在渐变构成中基本形和骨骼线的变化非常重要,既不能变得太快,缺少连贯性,又不能变得太慢,重复累赘。只有这样,才能使画面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又有空间透视效果。

3、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有那几个方面? 答: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焦点所在。

2.发射线:即骨骼线。它有方向、线质的区别。

4、渐变构成形式有哪几种? 答:1.单元渐变:也叫一次元渐变,即公用骨骼的水平或垂直线作单向序列渐变。2.双元渐变:也叫二次性渐变,即两组骨骼线同时变化。

3.等级渐变:将骨骼做竖向或横向整齐错位移动,产生梯形变化。4.折线渐变:将竖的或横的骨骼线弯曲或弯折。

5.联合渐变: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互相合并使用,成为较复杂的骨骼单位。6.阴阳渐变:使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度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的转换。

四、论述题

1、浅谈重像的意义,举例说明?

答:按照一定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性,把一种形象渐渐地变为另一种形象称为变像。重像在于重合的意义,而变像在于过程的意义。也就是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变像是渐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界处于一种变化中,比如从蚕到蛹的变化是渐变,水遇冷变成了冰,遇热变成气是渐变,而它们从加一个角度来看又是突变。

在艺术造型中经常变形,以住的变形只是做一种加减法,树仍是然是树,人仍然是人,如果把树变成了牛,牛变成了人似乎是一种神话或魔术,而我们的图形想象就是要把两种经上图形想到转换过来,例如把鹿角和树的相似形态相互组合,渐变转化、分割,象征着大自然中宁静、和谐的美。中间的过渡和状态是关键,它溶合了双方的个性,取其共性,是一种抽象的近似性,非此非彼,似是而非,形成了具象、抽象、幻象的统一。在看来似乎是根本不同,没有丝毫共同之处的图形中,找到相似的共同特征,联结不同世界,用共性来创造其个性,把不合逻辑的形象联结起来表现成合乎逻辑的寓意。

2、平面上形成的空间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表现? 答:

(一)重叠空间: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的深度感,是感知形体空间最明显的一种启示。

(二).大小空间是指由于透视的原因,相同的和物体在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近小的变化。根据这一视觉现象,在平面中就会产生大形在前,小形在后的空间关系。

(三)倾斜空间: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一种空间深度感。

(四)曲面空间: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形象的弯曲,就会产生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

(五)投影空间:由于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映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

(六)交错式幻象图:现实中的任何形体总是占有明确、肯定的空间位置,非此即彼。但是,在平面图形中可以将形体的空间位置进行错位处理,使后面的图形又处于前面,形成彼此的交错性图形。

(七)连洛斯三角形是指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瞬间全部接受形体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一个过程转移的现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80分)。

1.、、立体构成合称“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

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按照形成方法可将设计中的形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

3.形式美的法则包括对称和

、和调和、节奏和

、夸张和简化等。

4.色彩来源于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红、、、、、、七色。

5.色光、色光和蓝紫色光混合呈现出白光。色料的三原色是

、和

,三色混合为

色。6.将色相环中的色相填充完整:

7.色彩的三属性是指色彩具有的、、三种性质。

8.在有彩色中,色的明度最高,色的明度最低,色的纯度最高。

9.绿色是

、等的象征。在我国象征权力的颜色是

色。10.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有

构成、构成、构成和发射构成,其中发射构成可分为离心式、、和多心式等几种形式。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画“√”,认为错误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平面构成讨论的问题在各种设计形式中都存在,并且都是基础问题。

()

2.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

()

3.明度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

4.无彩色系统的色彩其基本特点是具有明度和纯度变化。

()

5.在视觉造型领域,点、线、面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彼此之间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简述题(第1题4分,第2题6分,共10分)。

1.变化统一是形式美总的法则。请简述“变化”与“统一”的作用,或者“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2.中国联通的标志原为象征科技的蓝色,后改为红色。你怎样理解这一改变?(资料:中国联通的公司标识是由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

下载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一、构成概述 (1)构成的来源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与20世纪初。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续页 第一讲:平面构成基本概念及内容: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它是现代艺术设计造型、创意的基础,是所有学习、研究、参与 设计行业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应......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造型2》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造型2 课程编号: LMH1122005 一、开设院部: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二、教学对象:艺术设计系 三、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是设计者在......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平面形态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平面形态构成》 2、课程类别:必修 3、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程。 5、总学时数:36......

    平面构成说课稿

    平面构成说课稿平面构成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平面构成中的形象—活泼的点》,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在王老师为期四周的课程教授下,我对这次平面构成可做了一下总结: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 它是探讨和研究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 形成规律以及应用等问题,......

    平面构成学习心得

    在王老师为期四周的课程教授下,我对这次平面构成可做了一下总结: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 它是探讨和研究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 形成规律以及应用等问题,......

    平面构成作业

    平面构成作业1. 临摹(1幅) 2. 点线面(4幅) 3. 骨骼 4. 群化、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对比、特异1幅) 1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