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学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课题: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二、学习过程
(一)尝试学习
设疑导入
谈话引入
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预习提纲
出示书本情境图
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3、出示例1,怎样列式。
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987÷3×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三)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当堂检测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3×7 3×6÷9 45+8-23 24-8+10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课题:四则运算(第二课时)
(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学习目标: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二、学习过程:
(一)尝试学习
设疑导入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习提纲
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
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4、24+24+24÷2 24×2+24÷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5、出示例4列式
270÷30-180÷30(270-180)÷30 270÷30是什么意思。180÷30是什么意思。(270-180)是什么意思
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8、讨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巩固练习题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探究提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三)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当堂检测
P7 做一做
计算
230--135÷9 26×4-125÷5 练习一 5、6、7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导学案
道三小学 王贺花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30÷2 467-240+129 624÷3×2 35-12+14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去“冰天雪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半价,他们购门票需多少元?(说说“成人票”“儿童票”“半价”的意思再列式计算)
3、阅读第6页的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式并说说计算顺序。
4、运算顺序一样的画“Y”,不一样的画“N”.(1)2×9÷3(2)36-6×5 56÷7×5 2+9-3 36÷6×5 56+7×5()()()【互动探究】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5 说一说:仔细观察上面两题,我发现了。
2、.同学们植树,三年级40人,每人植树2棵;四年级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整理学案】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达标测评】
1.下面计算对吗?不正确的请改正过来。
(1)38+22÷2-10(2)100-18÷2×8(3)25×2-15+10 =60÷2-10 =100-9×8 =50-25 =30-10 =100-72 =25 =20 =28
2、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千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 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3、某县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小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快乐应用】
1、小刚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2、新梅电影院,楼上有248个座位,楼下的座位是楼上的3倍。学校共有师生950人一同看电影,这些座位够吗?
3、李阿姨去服装城批发了一批上衣和裤子,其中18件上衣450元,35条裤子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4、光明小学各年级学生数如下表。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人 274 260 282 264 258 276 学校组织两个年级去看儿童话剧,剧院里正好坐了18排,每排31人,(其中老师有24人)。去剧院看话剧的可能是哪两个年级?
四年级数学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道三小学 王贺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规定的? 【学法指导】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并能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反馈,并在全班交流,主要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
3、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掌握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两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冰雪天地”游乐场的一些情况。今天,老师带来了“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大家来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出示下表:
这是“冰雪天地”游乐场接待人数的统计表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人数 312 306 369
提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一些一步计算的题,教师可提示他们提出一些两步计算的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3天一共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一周预计接待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计算顺序。
导入新课: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大家说说到了“冰雪天地”游乐场门口,得先干什么呀?(买票)大家看,游乐场到了,牌子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你能看懂它的意思,会买票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3(1)学生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获取的信息,小组汇报。
谁能用语言完整地叙述问题?
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成人票每张24元,儿童票半价。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提问:成人票每张多少元?半价是什么意思?儿童票每张多少元?要买几张成人票?几张儿童票?要解决什么问题?
提问:要求购门票一共需要花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列式解答。
生1:24+24=48(元)24÷2=12(元)48+12=60(元)
生2:24+24+24÷生3:24×2+24÷2
师板书,提问:这三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个算式是分步列式,二、三两个算式是分步列式,后两个算式的意思其实一样,24+24和24×2都是在算两张大人票要多少钱?)
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答。
(3)明确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
24+24+24÷2 24×2+24÷
2=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以上两种综合算式的解答方法进行呈现,虽然两种算式都是来求购门票需要多少钱?但写法却有所不同。
(4)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复习题的算式与例3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
(1)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
(2)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顺序。
3、比较:这些算式与例题算式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小结,深化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第7页“做一做”第1题。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1)2×9÷3(2)36-6×5(3)56÷7×2+9-3 36÷6×5 56+7×5
(三)巩固提高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03-134÷2 28+120×8
97-12×6+43 26×4-125÷
5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其它同学在自己草稿纸上完成。完成后进行校对,有错误的及时指出。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四年级140人,每人植树2棵;五年级120人,每人植树3棵。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桃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数多12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3、课堂小结:自己评一评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你的同桌评一评你这节课学得棒不棒?
第三篇:四年级数学导学案讲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 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新授课执 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 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法与要求:
1.预习课本第2、3、4页,完成导问自学。
2.针对预习中找出的疑惑点,学生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准备计数器、数位顺序表、数字卡。
问题导学活动程序:
【导问自学】
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10个千是()。
2.数数:
① 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② 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③ 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④ 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4.我的质疑:
自我评价:(ABC)
【导议互学】
1.探究
(一):
拿出计数器,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问题:再拨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怎么办?
归纳: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十个一万就是十万。
2.探究
(二):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问题①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问题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
3.同步练习:
① 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② 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③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导展拓学】
1.13819000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3在()位上,表示()。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万位、()、()、()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5.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收获是
【导练测学】(见本课同步练习)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 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2)加法和减法。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3)乘法和除法。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接近整
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5)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简便运算。(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射线。直角、锐角、钝 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知道商不变的性质。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4.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会用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 角。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
8.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理 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0.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 度。1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竞赛题
四年级数学能力大赛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1250×201×8 =________。
2.64× 35 ×36÷(8×35×6)= ________。
3.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1误写成7,结果得4046,这道题的正确的积应该为2618,那么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
4. 有一个水果箱,里面放了菠萝、榴莲、椰子三种水果,其中菠萝和榴莲一共15个,菠萝和椰子一共20个,榴莲和椰子一共11个,那么最多的水果与最少的水果相差_______个。
5.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在C地相遇。相遇后两车并不停顿,继续前进,再过3小时甲到达B地,如果乙的速度是每分钟行400米,那么甲的速度是每分钟行_______米。
二、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 下面的减法竖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你能求出炮= _______。
炮 兵 兵 炮 - 兵 马 兵 —————————— 马 兵 马
2. 甲、乙两仓库共有大米500吨,如果从甲仓库调入乙仓库30吨,那么甲仓库的大米就比乙仓库还多20吨,乙仓库原来有_______吨。
3. 三年前明明和爸爸的年龄和是49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明明年 龄的4倍,则明明今年_______岁。
4. 一支钢笔能换3支圆珠笔,4支圆珠笔能换9支铅笔,那么4支钢笔能换_______支铅笔。
5. 一个六位数,个位数字是5,十万位上的数是9,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都是20,这个六位数是_______。
三、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1.青蛙白天从井底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青蛙从井底爬到井外(井高10米)需_______个白天_______个黑夜。
2.一本书一共有140页,请问印刷时页码一共使用了_______个数码。3.某大型超市在开门前有400人排队等候,开门后每分钟来的人数是固定的,一个入口每分钟可进10个顾客。如果开放4个入口,20分钟就没有人排队,现在开放6个入口,那么开门后_______分钟就没有人排队了。4.
小红有10块完全相同的糖,每天至少吃1块,7天吃完,她共有_______种不同的吃法。
5. 在100个乒乓球中只有一个是次品,它比正品重一些。现在仅有一个天平,至少称_______次一定能把次品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