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劝学案例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是我们每天都会背诵的科目,我将利用当中的经典名句给孩子们讲授学习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背诵。
2、明白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明白句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劝学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两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允、籍”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解释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象苏洵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6、教师讲故事:苏老泉发愤读书
7、以小组合作质疑,讨论、交流:
二、围绕切合点“劝学”提问
(1)为什么苏老泉到了27岁还要用功读书?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3)试着想一想: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苏老泉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4)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育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喜欢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一)、通过先人的经验,明白学习的意义
《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有从小努力刻苦学习,长大后才能用知识充实自己。让学生充分明白学习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国学积累》中感受学习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学习情绪轻松、愉快,学起来就容易,效率也就高。这样孩子就会较容易接受学习。愿意去学习!
(三)、创设宽松的气氛,让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激活学生的主题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要做高高在上的教学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质疑能力的发挥也有赖于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生拉硬拽的劝学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我认为在学习中必须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知识的作用。通过学习,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通过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学习,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相处,如何为人处事;通过学习,能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并且有可能将兴趣发展成特长,专长。并成为自己本身的技能。
第二篇:《劝学》案例及反思
《劝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永和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组 于爱红
(一)案例设想:
本着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引领学生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继续尝试新课堂模式教学,力争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们共享古文学习的乐趣。
(二)案例主题: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的是荀子对于学习观的理解,这对于正在求学中的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文章不仅具有很强的说理性,而且大量运用比喻和排比句,因而读来脍炙人口,热情洋溢,而毫无板滞生硬之嫌。鉴于此,带领并指引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探究、品味文本,应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三)案例过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文意。
2、分析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喻、对比等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运用,提高阅读概括能力。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领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深入分析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1、阅读《导学方案》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材料。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通假字、古今字等。
二、作者简介和解题:
1、由学生介绍荀子,师补充:
荀子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解题:
由学生解释。师加以肯定,使其得到认可,激发学习兴趣。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文义—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比喻和排比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 輮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参:古义,验,检查;今义,加入 通假字: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 资质、禀赋 文言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句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教师点拨:
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第二段:论述 学习的意义(重要性)。第三段:论述 学习的作用,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 后天善于学习的结果。第四段:论述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 善于积累,二是 坚持不懈,三是 用心专一。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课堂演练,导学方案(略)
七、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翻译
二、文本探究
1、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2、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论述什么观点的?
3、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其他小组点评。师参与讨论、点拨。)明确:
1、“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2、这个比喻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①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②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拓展迁移:
以“知识的重要性”为题,试着从正、反两方面来写一个比喻句: 例:
1、“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就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2、“没有知识的头脑就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想法是打算结合网络,以利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篇:《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孙权劝学》教学案例
王海雁
一、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讲诉杰出人物的精神为主题。阅读这些课文,就是要求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这将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孙权劝学》是出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里面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是精读课文,重在感受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从而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好习惯,明白学习的意义。所以我打算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教学主线,以“整体感知、研读共品、互助释疑、巩固拓展、总结提高”作为基本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理解人物在说话时的艺术、特色。品味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背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收集资料,谈谈劝学的艺术,谈谈学习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
1、和谐互助教学模式
2、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朗读配乐、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在黑板上书写苏轼的门楣: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师:讲苏轼与一位老者拿着书本让苏轼认字的故事,之后在写上: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让学生大声朗读一遍)
师:苏轼门楣的变化反映了他立即会学习,这都是因为老者对他的劝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正是劝学的故事。(板题)
(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抽三组师友回答)
温馨提示:师友们看着问题,学友把这些内容说给师傅听,如果学友说错了,师傅立即给学友纠正。(如果师傅有不懂的可以问其他小组或者问老师)
1、《孙权劝学》选自《 》,是 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到____(朝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____,_____(朝代)____家、_____家。孙权,字____,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鲁肃,字____,三国时吴国谋臣。吕蒙,字____,三国时吴国名将。
3、字词正音,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liè)孰:(shú)
遂:(suì)更:(gēng)岂:(qǐ)
(三)整体感知
1、听音频朗读,注意字音、停顿及节奏。抽一组师友朗读,全班朗读。
2、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师友交流,用现代汉语再现故事。(抽一组师友展示)
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翻译这篇课文
4、明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
5、以下词需要强调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实词:谓
当涂
涉猎
见
就
过
虚词:以
岂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称:卿
孤
孰 古今异义:博士
往事
语气词:邪
耳
乎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四)研读共品
1、师友选读文章中对话描写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师友交流之后回答:
教师明确: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看出孙权坚决果断、郑重严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自以为大有所益。”看出孙权循循善诱、。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看出鲁肃敬才、爱才。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看出吕蒙坦率、真诚。
2、师友共同品读孙权劝学的句子分析他劝学的艺术特色。
师友交流之后回答:
教师明确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自以为大有所益。”(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3、师友共同品读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师友交流之后回答:
教师明确: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出鲁肃是个忠厚长兄,这句话流露出他重视学问、善于欣赏他人、对年轻将领的亲切赞美之情)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4、师友共同研读课文,找出吕蒙对于学习的三次态度的语句,并分析体现出了怎样的性格
师友交流之后回答:
教师明确:
(1)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军务繁重来推脱,这里折射出吕蒙之前不读书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长经历
(2)蒙乃始就学
在孙权的教育和指点之后,吕蒙无可推辞并知错能改,这是他实现自我转变的重要一环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可以看出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充满自信我们仿佛能听到他那坦诚豪爽的笑声
(五)互助释疑
师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其他师友可以帮助解决,如果还有其他师友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做补充或者阐释自己的观点。
(六)巩固拓展
1师友向全班展示预示时老师布置的任务,收集有关劝学的故事和刻苦学习的成语,并用劝学的格言作结。
(七)总结提高
1、学生谈启示
2、老师做总结,用名言告诉学生学习的好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八)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吕蒙(就学):知错就改、坦率真诚
鲁肃(赞学):敬才、爱才
总结:学必有得,秉烛未晚
七、设计意图
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分析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多项内容,因此,我的设计是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师友自主讨论教学法。
单位:宣汉县红峰初级中学 个人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第四篇:孙权劝学教学案例(含教学实录)
《孙权劝学》教学案例(含教学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学案例(含教学实录)
教学依据
《孙权劝学》是从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中节选的,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资治通鉴》对于后世之人以史为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篇小故事对于我们也颇多借鉴价值。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如何用好这篇教材?我以为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来说,教材编写者将它编入人物(且均为“不平凡的人物”)单元,很显然是希望学生能从人物身上吸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将它当作一般的文言文来对待,而应紧密围绕人物来作文章。从阅读的本质来说,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要从文字作品中提取信息加工信息,与作者建立一种人与人的精神联系,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实施精神上的交流,从中促进自己的成长或发展。那么,这则小故事及其中的人物给学生的感悟、启发,将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成长或发展。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就很难说有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深入研究。当然,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一并加以重视。如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分析的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总之,力争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整体推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全文,注重对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运用。
2.体察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对人物的分析能力。
3.从人物身上吸取到个人成长的养料,鼓励学生多角度从文中得到启示。[教学方式] 用“多维互动”、“生命对话”的教学理念及行为组织、参与并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
一、入境发问
教师口述劝学的故事,创设情境,学生针对劝学的故事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去劝另一个人读书,偏偏他要去劝的这个人是一个依靠无数次的浴血拼杀而获得提升的武将,而且是一个极不喜欢读书一提起读书就头痛的武将,面对这样一个劝学的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吗?
这里发问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真诚的面对学生的发问,机智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整合为有序、有机的“资源”,实在地纳入整节课的学习中。
二、文意释难(第一次合作)1.自主读课文。2.分工解读文意。
全文有两个对话的场面,左边的同学合力译读第一个场面,右边的同学合力译读第二个场面。要注意:一读懂文章写的内容,二你是怎么读懂的你用了什么方法?三你还有什么问题?有疑问的可以问老师
第五篇:《劝学》教学案例
网上最新最全的同一话题多篇范文网站
学科名称:语文 模块名称:问题探讨 年级:高一(必修一)教材版本:苏教版 设计时段:一课时
《劝学》教学案例
陶月英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出自语文轩,我们的域名是www.xiexiebang.comread.net)《荀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读文章,提出疑问
轻读一遍,感受文章大意。
默读一遍,提出文字上的疑惑。(以在博克上跟帖的方式,提出并解决。这种方法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使教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生自读中的困难。)
二、确立目标问题,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字正音;
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 试译难句。
(释疑方法:课文注释,工具书,老师同学共同参与。)归类整理字词句式(可以用网上在线检测的方式)
(1)实词:劝、已、中、就、励、疾、彰、假、致、绝、兴、功、舍、一、躁;虚词:于、而、焉
(2)通假字:揉、知、暴、有、生
词类活用:日、水、上、下、高
网上最新最全的同一话题多篇范文网站
三、朗读全文,体会文意文情。
1、学生各自试读,注意轻重缓急。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作出评价。
3、教师作出评价,并作朗读提示。
明确: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需停顿,有时需延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的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
朗读中的停顿、延长、高低、轻重,为的是体现情味。
4、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文章的情味——情感基调——是什么? 明确:情感基调是诚恳、坚决。
四、品味情感的表现形式,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和修辞。
1、关于语言形式:(问题探讨:哪些语句特别蕴涵诚恳、坚决的情味?用了什么句式?怎么读?)
(1)多用排比句,其句式的整齐性增强了语言的力量。让学生朗读第二节,体会其坚决的语气。
明确:三个句子读时要注意,第一句是议论的发端,宜读得肯定而干脆;第二组句子是由一组四个比喻组成的排比句,宜读得有力,但不能平均施力,否则容易呆板,两句一层,后一句要跟得紧一些,以强调突出。最后一句是这一节议论的结束,水到渠成,要坚决而干脆。
以此类推,请学生再读第三节。(2)多用“也”字,加强了肯定语气。
明确:在文言文中,陈述句中的“也”多表肯定语气,要读得字正腔圆,也要读得短促坚决。
2.关于说理逻辑:(问题探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具体论证的?)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网上最新最全的同一话题多篇范文网站
第一段: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行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学习的方法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了中心论点。
3.关于说理方法:(问题探讨:用了什么方法使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默读咀嚼这些比喻的特点。)
网上最新最全的同一话题多篇范文网站
明确:比喻论证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A.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B.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C.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从说理的逻辑、说理的方法,可见作者对自己观点的笃信,以及要说服我们的良苦用心和雄辩口才。再读全文,体会其情味,尽力读出论辩的色彩。
五、体会文题,简介作者。
读一读题目。问题探讨:作者的用心和情感其实还表现在文章的题目,哪个字?
明确:劝。
讨论: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可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可举例:“劝酒”。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要讲理由;劝,态度需诚恳。
网上最新最全的同一话题多篇范文网站
为什么要劝学?引出作者简介。(亦在网上搜索、整合)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人性恶”之说,是作者劝学之因,学而知之,完善自我。
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的散文风格。
六、总结: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既要用口,更要用心。我们要通过读去理解,去体验。今天,我们通过多次、各种形式的读书,掌握了文言词语,体验了作者情感,接受了大师教诲,更初步懂得了文言文自读的方法,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益。
七、布置作业。(1-2题做到博客上)
1、摘取文中你觉得能自勉或励人的句子,并谈谈体会认识。
2、网上查找关于学习的格言,并发布交流。3.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