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综述
春风拂面
百花争艳
——绩溪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综述
又是一年春来到,绩溪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如同春之盛会也如期而至。3月21—23日,来自全县小学12个单位的15个选手以饱满的热情,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实验小学展开了角逐。15节课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先进理念。徜徉于其间,如沐春风,尽享百花争艳的美好春光:有扎实高效的精致课堂,有“一咏三叹”的情感课堂,有顺学而导的智慧课堂„„他们的课堂,见证了我县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取得的成果。课堂中摒弃了浮华、热闹,教学更贴近了本真,语言训练扎实、有效,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儿。现将本次课堂教学情况综述如下:
一、可喜进步
(一)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语文教学的“本”就是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这个根基,语文的情感、能力与智慧便无从谈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言文字的教学。课堂上,老师们根据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了一些语言训练点,使课堂的语文味儿更浓。桂枝小学李红老师在执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紧紧扣住“可贵”二字,多形式创设体验情境,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插图、品读重点词句、想象人物内心,把学生置身于文本角色之中去真切体味沉默的“可贵”之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还是重点句子的品读、玩味或是口头、书面的表达,都“润物无声”地渗透于各环节之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节课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长安镇中心小学吴丰艳老师执教的《凡卡》第一课时,教材处理适切,目标明确集中。在“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后,迅即切入“读信”,感悟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教学时紧扣“从凡卡的信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凡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思考、批注,抓住 “毒打、揪、拖、揍、戳、捉弄”等词语引领学生走进凡卡的生活,感受凡卡的悲惨命运。教学过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
(二)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尤其语文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没有情感的语文课堂是枯燥的,无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调动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此次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注重学生情感的调动,或用激情语言铺垫,或以评价语激励,或借背景音乐辅助。如实验小学舒向荣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多形式配合,使整堂课都浸染着浓浓的感激之情、离别之情。导入环节教师创设了多个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课伊始,教室里便弥漫着浓浓的离别情。这种情感基调与课文一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再如,“颂亲人”一环,教师铺陈的语言渲染,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反复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在“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引读中,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进入“不知是人之文还是我之文”的境界。桂枝小学邵红英老师在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中,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存在的每个事例后,用激情渲染和巧妙引读的方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调动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心灵。而且,每个环节后都引导学生真情回读课题,学生连文题都读得那么温暖、那么动情!
(三)善于调控学生的状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组织与引导的教学活动中有所获益,有所发展。上庄小学童四艳在《桥》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怀揣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运用要素串联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让人耳目一新。当童老师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学生站起来读的是教材全解中的答案。这显然不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自主把握,童老师适时停下教学的脚步,着力引导学生根据叙事文章的特点,抓住“时间、人物、事情的起因、结果” 等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虽然学生说得不很流利,却掌握了一种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今后学习中便能举一反三。这一环节的处理,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又反映了教师调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关注朗读方法的指导 “感于心而发于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既是方法也是目标,学生只有在美读和情感诵读中才能入情、动情、融情,达到“以声传情”之效。本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关注了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板桥中心小学邵红友老师和上庄中心小学童四艳老师在执教《桥》一课时,都抓住“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体会老汉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老汉像一座山?”当学生体会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盯着”“一座山”等词语,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老汉的从容、临危不惧。童四艳老师在引导学生读出洪水肆虐、情况万分危急的环节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然后出示表现洪水越来越猛的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并通过男生、女生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读出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惊慌。在角色朗读中,学生渐渐入情入境,他们仿佛听到了洪水的“咆哮之声”,看到了洪水的“狰狞面目”,为后面体会老汉的冷静、沉着、奉献做好了铺垫。
(五)关注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实现目标与路径的和谐一致,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必须叩问自己:这一节课,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到哪里为止?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获益,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目标彼岸?教师胸怀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验小学校程雅宜老师在《雷雨》一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资源辅以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声有色、有境有趣的学习情境。教学活动紧扣“读中感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这一重点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词语积累,把读文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有机链接起来,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吸收。华阳中心小学张敏迪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按照“激趣质疑导新课、自读课文读通顺、同桌互帮读生词、重点语句强化读,难点词语句中解、水罐变化理脉络、感动语句初体悟”的教学程序把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达成有效。
(六)凸显写字指导的意识
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到了中高年级,写字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便很少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但教学重点的转移并不意味着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淡出。适当地渗透写字指导,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运用汉语言文字。本次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段教学中出现了指导写字的环节。如《再见了亲人》中舒向荣老师和汪玉芬老师分别对“噩耗”和“嫂”字的指导。虽然教师指导的只是课文中一些难写的生字,但至少说明教师写字指导意识的提高,也可窥见当前语文教学在“夯实学生基础”方面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现象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因为遗憾,我们才有了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统观15节课,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学中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
(一)课时目标不明晰的现象仍旧存在。此次比赛中,有的教师一节课便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因为一节课40分钟是个定数,学生初读不够充分,文本解读浮光掠影。教师关注了教学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整个教学不够扎实。语文教学要训练的点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取舍,语言训练也好,情感升华也好,读写练笔也好不要贪多图鲜,让教学节奏慢点再慢点,让教师从容再从容些,让学生一课一得,有所获益。
(二)整体感知环节放手不够。第一课时教学,学生读课文后,教师只是让学生读一读词语,几乎没有听到学生读整篇课文。学生没有把课文读通,教师便牵着学生品读,学生的感悟是浅显的,浮于表面的。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如果教师先让学生自主练说、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若正确,则让学生推荐一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起来说说,给他一个机会,一次鼓励;若不够正确,则相机指导,直至回答正确,再放手让学生自主练说一遍。这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课程目标落实就更有效些。诚然,公开课教学的老师是借班上课的,摸不清学情,有时间紧的顾虑,这可理解,但面向全体的意识是要有的。
(三)解读文本的能力还需历练、提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权衡表达的准确性,千万不要顾此失彼。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中,两位教师都提到了同样一句话“伤员和小孙孙孰重孰轻?”“大娘爱小孙孙,更爱伤员”这样的解读,是有失偏颇的。伤员和小孙孙能比吗?怎么比?一边是为了朝鲜舍生忘死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一边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大娘选择了先救伤员,体现出了大娘和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但不能说伤员重于小孙孙。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有非常明显的语言特色,让学生浸润在这些个性化的语言氛围中,得到文学的滋润和心灵的滋养,能够培养学生敏感的语言触觉。如:《桥》一文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全文多处运用短语,起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发现这一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定能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
(四)学生的主体地位仍需凸显。本次活动中,有的课堂教师问得细,牵得多,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亦步亦趋,疲于应付,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课前预设中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进行深入的思考:我设计哪些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采用什么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怎样揭示文本主旨更能触及学生的情意领域?„„只有把学生真正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除却语言上的,还有表情、肢体、眼神等,不要只关注那些能与教师配合的学生。
好课是在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只要教师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眼中有生,心中有本,胸怀课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绩溪县小学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百花争艳的春天。
第二篇: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马街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二、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
三、评比方法:
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一位参赛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教年级教材自选一节课进行40分钟的授课。上课形式不限。
2、比赛时间:2013年3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3:10
3、比赛地点:马街小学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各位参赛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评比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2、比赛结束后所有授课教师要及时将教案和反思上交到教务处。
3、全体教师要抓住此次活动契机,调换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借鉴授课老师好的教法和学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评委:黄正全 安音普 陈祥 罗银春 王梅 杨明超 朱琳艳(上课教师不评自己的课)
六、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名次裁定:按高分到低分排列裁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一名。推荐一等奖去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去乡当评委,推荐到乡内上课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给获奖教师分别颁奖200、150、100元人民币,并由学校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七、授课按排表:(附后)
马街小学 2013年3月12日
第三篇: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总结
高新区第一小学
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评比观摩活动总结
学期:2011-2012-2学习人: 张旭
怀揣学习的心,带着求知的眼睛,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评比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各市区最优秀的语文老师精心准备的精彩课堂,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此次活动课型之全之精令人赞叹,有阅读课、习作课、口语交际课、语文实践课,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至于授课老师的风格方式则可谓各具千秋,精彩纷呈,但都能做到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各位参赛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思想,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模式,让我心生感慨:原来语文应当这样教。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清晰画面的呈现,生动场景的再现,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19号参赛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题之后》这课中,播放了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事件的平常与奇妙,最后又出示了一些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加以描述,很多学生自然而然的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延伸与扩展。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再现,学生是很难体会真理这么高深的东西跟小小的,最初时的小问题会有什么关联,那么课文的难点就会很难突破。
二、启发引导,教师的语言具有无穷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当,就能让你的课堂梦笔生花。如21号参赛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他的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又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精典到位,不留痕迹。这一切就得益于她精练、流畅、生动的课堂语言。由于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河道即是马路。学生缺乏这些实际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难度,体味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更难了。所以21号参赛老师首先适时适度地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要介绍威尼斯是一座“水城”、“百岛城”、“桥城”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同时指导学生看书中插图,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与一般城市、马路、汽车的比较,展开合理的想像。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的含义。
三.提纲挈领,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每一篇文章理解时切入点都很多,如何把握重点,果断取舍,这本身又是一门艺术。这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把准文章命脉,让学生进行探究,在22号参赛老师执教《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时,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医生夸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个句子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从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25号参赛老师在执教《广玉兰》,则以“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绘广玉兰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这三个问题入手,扣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感悟,层层推进,使学生体会到广玉兰“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
一句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几位老师的课就向我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的理解深刻,也能更好的掌握其内在的东西。把发现给学生,不正是我们应追求的吗?
五、扎实、夯实,重视积累基础知识
虽然赛课时间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几乎所有的参赛老师注重到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27号参赛老师面对一年级学生,更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她运用多种方式对生字词语进行处理,如多种形式的读、联想记忆、写等方式,尤其是写,专门出示了田字格,让学生把握好字的结构。
作为同行,她们如扬帆之舟渐行渐远,她们的成功比之你我似乎有这么几个共同点: 第一,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语文教师的功底非常扎实,粉笔字一个赛一个,语文素养也很高,能写会说善讲,他们都能深入研读教材,这点对于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他们都能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备课,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都有各自他色的教学风格;
第三,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而在这32节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教师则成了引导者、组织者,能使不同程度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发挥,教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整节课的。
泰安之行,不虚此行!这次学习,让我深深感悟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朴实、扎实、求实;感受到这32位优秀老师对语文的热情、激情;感受到他们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制定,对教学方法的慎重选择,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感谢学校领导提供的好的学习机会,对我是一次提高,更是一次促进。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积淀教学经验,精心打造属于自己教学课堂模式下的“完美课堂”。
2012-4-28
第四篇:小学语文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优质课微课评比活动总结
今天,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我校举行,以微型课堂方式进行比赛。
微型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很短小的课堂,可以是教师所设计的一节完整课教学流程的展现,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展现。微型课堂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通过微型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上课的导语、环节过渡语、讲解、提问、评价语言以等。通过这些语言,可以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执教的环节、教学的方法、教学活动的评价引导以及教学的理念(如语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师生地位的把握……)。同样,也要象平时上课一样注意表情、肢体语言的运用,从而透出自信、透出亲切、透出和谐。微型课堂往往也是反映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普通话、课堂组织语言、粉笔字、板书板画等)的重要平台。
微型课堂教学展示应该注意:
1、不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哪怕是简析,也不要阐释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理念。
2、因为没有学生,也无法呈现学生的回答和活动情况,因此就会缺失针对学生优秀回答的睿智评价,因此可以根据平时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回答作多种预设,并根据预设的回答,预设评价语言。评价语言不宜过多。
3、虽然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表演,但切忌变成说课的内容。
4、语文微型课堂教学展示如有教师朗读、范读等的情况,教师读一两句就可以了,不要通篇朗读,免得占用有限的时间,使得教学流程无法全部展现。
5、有的教师为了让板书的字规范、工整,板书速度很慢,也会占用有限的时间。在平时教学中,就要训练快速书写一手好字。
6、防止没有学生就没有了教学气氛,教师仍要注意语言要有感染力。
以上是我聆听在我校举行的小语优质课微型课堂评比后的感受,希望有不同认识的朋友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五篇:2011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1
莫家庄小学高段语文听课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质量”为主旨的全员听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高校长高度重视,教务处做了周密安排,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显示了很高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了“以活动带动区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毕海英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李晓琴老师。
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 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2.有的课堂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使略读课文等同了讲读课文。
莫家庄小学 2012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