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门小学语文组优质课评比小结
石门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组
优质课评比活动小结
这次活动采用全员能与相互组合的方式进行,教管中心校领导及我校语文组教师全都参加了此次优质课的学习观摩与研讨,参评的10节课都是语文教师经过自己的精心准备,凝聚着各位参评教师、教研组成员和教务人员的智慧和汗水。这10节课更贴近课改目标,更与日常教学相切合,使我学到了更多的上课的知识与技能。现小结如下:
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教师的基本功较扎实,朗读语言、板书比较规范、合理,给学样师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大方,有亲和力。.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得很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备到了教材和一定深度。
2.问题设计的变换与整合很合理、适用。
3.重视学法指导,对教学中形成的问题能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4.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有新意。
5.都很注重学生语言训练和积累,注重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二、带给我的思考: 1.我教学的课堂有些问题缺少整合;
2.我的课堂在略读课文上没得到体现,略读课文=讲读课文的不好的做法。
第二篇: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B组活动总结
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B组)活动总结
为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研课水平,1月2日——5日举行了小学语文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活动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进研究,以活动带动区域内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次活动首次采用“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单位教研员根据分组(西南线、东北线)担任流动评委,在每片举行时,各片选派教师参加了观摩与研讨,并提交课堂教学听课评价,以促进交流,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B组共有二十五名教师参赛,参赛的25节课都是选手经过的精心准备,凝聚着参赛教师和辅导人员智慧和汗水的高质量的课。参赛课涉及讲读课文、略读课文、文言文、古诗、识字等,本次参赛课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不再是单一的阅读教学,涉及的面广了,与课改追求的目标更贴接近了,与常态的教学更吻合了,可操作性更强了,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值得学习的地方
1、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内容的研究有深度。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比较深刻。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更巧妙了,在课的设计上,能做到直奔中心、新颖、有创意、有突破。如《菜园里》的教学设计精巧有趣,符合儿童特点。儿歌导入引起兴趣,运用生字卡片,多媒体图片,做游戏等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2、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灵活,不惟策略。教师大多数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运用教学策略时不照搬照抄,而是创新使用,学生的主动质疑、自主探究,课堂中学生形成问题处理恰当。如预习探究和合作交流两环节在教学时教师有机结合,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也是结合到位。从而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注重语言训练。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发挥学生想象,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课上得更有层次了,大多数教师都有引导学生多读、品读感悟体验的意识,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去理解、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情感提升来自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思想内涵的把握。教师的引导步步深
入,层层推进,可以说是“实”字当头。如在文言文《伯牙绝弦》教学中,对文言文学习以学生的读为主,读中感悟,循序渐进。让生抓住文言文中要点体会体验,从而训练了语言,从而达成目标。
4、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以往的比赛关注的是过程和形式,现在更关注内容的独特解读,更关注学生收获的是什么和他们喜欢参与的程度。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评价。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
5、参赛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选手更显成熟,上课的所有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以说,每个老师的板书都是规范、精炼的。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具有亲和力。以往有个别老师,只会演课,自己不会教课,让人看到的是粗浅的一面。本次参赛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年级特点,课型特点,能较好地把握课堂的生成点,体现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6、较好的利用教育资源。绝大多数老师能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特别是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比较熟练,课件制作合理有效,教学手段运用适时,有效。运用实物以及丰富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加深学生对文本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7、重视对文本的拓展和语言的积累。多数教师具有大语文意识,在课前交流、巩固延伸和拓展学习中,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外积累,重视方法的指导,重视课外的拓展与延伸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值得思考的地方
本次活动也带给了我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细碎的问题,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
2、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看问题的发现是教师发现的还是学生发现的,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发现代替学生的发现,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3、有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多,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其严重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越强势,学生越没有学习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这样做,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创新的思维。
4、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个别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等同了讲读课文。再是不同年段,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都应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5、要全面关注学生。有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把所有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转给了部分优等生回答,只是为了加快课堂节奏,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不利。
这次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开展,参与的选手教学水平进行极好的展示,对基层的教研员参与评课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提高机会,四天的评课,教研员和观摩教师受益匪浅,也给全县语文教师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此活动的成功举行必将使我县的小学语文教学继续走在正确、健康、高效的大路上。
第三篇:历史组优质课评比
历史组优质课评比
2012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历史组全体教师在高一(11)班进行了优质课评比活动。优质课主题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由刘全优老师作为该课的讲授教师。
开课后,刘老师首先导入英国的国体及政体的相关知识,简要向学生介绍了17世纪的英国革命,大体概括为:“杀了一个王”(查理一世)、“逐了一个王”(詹姆士二世)、“请了一个王”(威廉三世)。进而引出了英国重要的革命事件——“光荣革命”。接着提出了限制王权的法案——《权利法案》,同时在PPT上展示出《权利法案》的相关条款内容,要求学生从PPT中找出“该法案限制了君主哪些权利、保障了议会哪些权利?”通过学生的积极回答,总结出结论——“议会主权,法律至上”,进一步得出“《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最终结论。
接着,刘老师向学生们详细解读了责任内阁制的相关内容,如:议会下院多数席位的党首成为首相,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等。之后又采用列表格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该课内容。最后简单讲述了英国民主化的改革。课后,历史组全体教师进行了优质课的评分工作及分析讨论工作。
历史教研组2012年10月28日
第四篇: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马街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二、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
三、评比方法:
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一位参赛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教年级教材自选一节课进行40分钟的授课。上课形式不限。
2、比赛时间:2013年3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3:10
3、比赛地点:马街小学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各位参赛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评比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2、比赛结束后所有授课教师要及时将教案和反思上交到教务处。
3、全体教师要抓住此次活动契机,调换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借鉴授课老师好的教法和学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评委:黄正全 安音普 陈祥 罗银春 王梅 杨明超 朱琳艳(上课教师不评自己的课)
六、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名次裁定:按高分到低分排列裁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一名。推荐一等奖去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去乡当评委,推荐到乡内上课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给获奖教师分别颁奖200、150、100元人民币,并由学校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七、授课按排表:(附后)
马街小学 2013年3月12日
第五篇:2011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2011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首先采用“东西学区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教研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观摩与研讨,东西学区选出十六名教师参加“2011年开发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参赛的16节课都是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的,凝聚着参赛教师、教研组成员和辅导人员智慧和汗水的较高质量的课,这十六节课更贴近课改目标,更与常态教学吻合,更具操作性,达到了“以活动带动区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温芳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曾玲老师。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表现较为突出的有李莉莉老师、王晓芳老师、张娟老师。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 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2.有的课堂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使略读课文等同了讲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