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思品上册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思品上册春天的故事
(第三课时)教案
课题:
三、腾飞的中国
1、春天的故事(第三课时)课时数:一课时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感情。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揭示课题。
二、学文明理。
读课文,思考:、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1979年前的深圳又是怎样的?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祖国、江苏、本地、家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3、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经过了许多曲折和艰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三、练习。
完成课后“辨一辨”。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改革开放20多年来,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老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将来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中国敞开了宽广的胸怀
提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少年朋友们一定很熟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确实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备感骄傲。那时,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张春出使西域、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明朝郑和下西洋等等,不但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交流,对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迫,政治经济文化每况愈下……闭关锁国用血写出一部近百年外强宰割的屈辱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充分认识到: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社会再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要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大趋势。
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特别是邓小平南巡以后,许多的跨国公司迅速进入了中国市场。
什么是跨国公司呢?少年朋友也许会举起手中的可口可乐,或指指路边的麦当劳快餐店,少年朋友们的想法是对的。但在北京的对外窗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官员的口中,跨国公司已经量化成一些具体的数字,如XX年世界排名、年销售额、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数量……如:在全球500家工业企业中排名第一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京合资成立了“万源通用汽车电控有限公司”,总投资3000万美元。德国西门子、美国HoST等五家跨国公司获准在北京设立控股公司,这为其长期投资提供了方便。
中国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但大家包括部分少年朋友都知道中国缺少的是用于发展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当跨国公司携带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和培训等一揽子生产要素叩动中国的大门时,中国持欢迎态度,允许跨国公司进人,并借助其手中的外资,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
实行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敞开了宽广的胸怀,只要我们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本国国情出发,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一定能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传统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
一只漂游过五大洲四大洋的巨大铁锚,矗立在上海外滩滨江大道的鲜花绿草丛中,此处原是立新船厂所在地。现在它的周围是汽车城、钢铁城、国家生物医药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历经沧桑的铁锚位于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工业设施中,象征着上海传统产业的几代工人为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换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也许最能体现共和国工业的历程。
新中国诞生时,上海保留了我国民族工业的精华。它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冲破外国的禁运和封锁,为新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材料和装备。从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套合成氨设备、第一套1.2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台20万倍电子显微镜、第一枚自行研制的7-mT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1960年发射成功,无数个“中国第一”,奠定了上海工业作为共和国中流砥柱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市场经济风浪渐起,上海这个计划经济的典型受到原材料短缺和涨价的双重困扰,发展速度降到“保四争五”,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使经济活动处处捉襟见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市委书记江泽民和市长朱镕基的主持下,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战役拉开了战幕:市政府选定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程控电话交换机等14个工业项目,以产品出口和替代进口为目标,组织科技和生产联合攻关。
汽车产业是上海工业化的一个杰作。1987年,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轿车工业要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踩下了上海汽车业高速发展的“油门”。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在引进德国先进车型和技术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率从起步时的2.7%,逐步上升到如今的96%,一下子把中国轿车工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0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从改革“后卫”走向改革“前沿”的上海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下决心关停一批亏损企业,搬迁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尽快扶植和发展新一代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鼓励老企业更大胆地引进资金、技术、管理。
根据这一构想,曾经是国家“摇钱树”的上海纺织业率先迈出了“壮士断腕”的悲壮一步。大部分从事初级加工的纺织厂被关闭或搬迁,纺织锭子压缩到历史最高年份的三分之一。
199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上海要加快发展信息工程、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把上海工业提升了一个档次。于是拥塞在市区与民宅犬牙交错的数千家企业“拔点迁移”,来到绿茵环抱、设施齐全的浦东新区、三个开发区和市郊九个工业园拓宽空间,再创基业。总面积707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展示了上海工业的新形象,成为体现上海“实力和水平”的热土。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共和国怀抱里的上海工业宛如新生的“凤凰”,振翅飞向新世纪!地下变通途
1999年国庆节前夕,京城传来一件大喜讯,地铁复八线(复兴门-八王坟)开始试运营。复八线全长13.5公里,沿途经过西单、天安门、王府井、东单、建国门、永安里、国贸中心、大望路等11个站。其中许多站的路面就是繁华的商业区,在这一路段坐公共汽车常常堵车,而乘地铁则显得十分快捷。
复八线开通前,北京有两条地铁线。地铁畅通、快捷的优势,受到乘客的欢迎,成为北京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柱。
1971年,地铁年运量为828万人次,而到了1995年达到5.5亿人次。客运量以年平均20%的速度递增。但由于资金短缺、设备落后,车辆不足等原因,运输力量增长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运力更为紧张,特别是高峰期间,客流爆满,日均运量达到152万人次,超过固定能力的40.5%。199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日运量竟高达199万人次,相当于1971年年运量的四分之一。大客流造成列车晚点比1993年同期翻了65倍,京城地铁不堪重负了。
然而,城市交通的现代化,地铁是一个标志。北京市的一位领导在视察复兴门至八王坟地铁工程时曾说:“北京要发展,地铁势在必建。”
1987年开工的复兴门至八王坟地铁工程,引起了北京人的关注,建成通车后成为横跨市中心,连接东城、西城、朝阳区的地下主干道。北京地铁建设公司经理郭建国说:“修建复八线,最大的困难是拆迁问题。包括八王坟站在内,共有四万多平方米的拆迁面积,牵扯到两千多户居民。城区拆迁难度更大,居民大多留恋这里不愿动。更为难办的是拆迁房、周转房不到位,拆迁居民的安置问题没法圆满解决。在工程技术方面,除了受到地质状况、水位状况的影响,地处繁华地段,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再难,我们也要把复八线建好。”
为了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地铁公司成立了四个专家顾问组:政府专家顾问组、建设公司专家顾问组、防降水顾问组、设备安装顾问组。这些五六十岁的专家顾问经常对各工地进行检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专家们没有报酬,但是任劳任怨,让人十分感动。尽管地铁复八线施工难度大,困难多,但在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如期完工了。
乘坐地铁复八线时,人们会发现新站台比老站台更加美丽。科学。新的地铁站一部分为三层站,地下一层供南北方向行人过街、存放自行车用;地下二层为站厅房,可供商用;地下三层才为站台层。这种布置模式在国际上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大量采用的,适用于大客流量的集散。与一、二期地铁工程相比,复八线在防灾方面增设了自动报警、水喷淋、排烟系统、化学灭火系统及防灾监控系统。
到2050年,京城将有八条地铁运营线路,近300公里长的地下铁道通车,届时的地铁客运量将占城市公共交通总客运量的50%。北京的“气化”不是童话
1992年3月初的一天,北京朝阳区红庙小学的贾老师带着儿子去爬香山,登上“鬼见愁”后极目远眺。“妈妈,咱们家住在哪儿呀?”儿子着急地问。“瞧,就在那儿。”贾老师指着远远的市中心方向。“在哪儿?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儿子急得直跺脚……的确,城里那大大小小数不清的“直筒子”正冒着黑烟,加上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京城上空好像扣上了一面“污罩”,象征古都辉煌的红墙碧瓦在“污罩”下模糊不清。
寒冷的冬季,北京市区所需燃煤量很大,造成了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四分之三的煤炭集中在仅占全市面积6%的市区内进行加工转换,由此导致市区大气环境中的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均超出国家允许的标准。
1993年9月,中国申奥代表团泪洒蒙特卡罗。民意调查中,“环境污染严重”位居申奥失败原因的前三位,而在“北京应改进的几个方面”一栏里,有57%的市民认为治理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
要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逐步减少燃煤量,提高优质能源在北京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这一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早有共识。
1983年10月,引华北油田天然气进北京工程正式立项。1985年,市政府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90多公里长的输管线。1987年,清洁、无毒的燃气——天然气进入了京城。
1992年,市政府再次投资1亿多元,建成华北油田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日供气能力从26万立方米增加到40万立方米,供气范围已达到180平方公里。
但随着北京用户的快速递增,华北油田的天然气已不能满足北京的需求。
怎么办?决策者们又将眼光投向蕴藏量极为丰富的陕甘宁大气田。
引陕甘宁天然气进京,真是一个壮举。因为其浩大的工程量及施工艰难程度,称得上是今日的“蜀道”:长900公里、直径600毫米的输气管线经陕西、山西、河北三省,跨越黄河等大型河流五处,中小河流140处,穿越铁路20处,公路据处,不少地段为山地、峡谷、高原,地形及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尽管这一工程难度很大,但为了让北京天更蓝、云更白,施工者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XX年,16.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入北京。城区使用天然气供暖的面积达到4000多万平方米,用户133万户,占城区供暖面积的四分之一。
由于供热过程中普遍采取了天然气代替燃煤的措施,所以,虽然XX年-XX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创纪录的800多万平方米,但是改烧天然气后的这个冬天变干净了。京城上空的“污罩”现象已经好多了。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XX年从外地调入北京的天然气总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三环路以内将基本变成无煤区。相信到那时,贾老师再带着儿子爬上“鬼见愁”时,一定能眺望到自己的家。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思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从小学创造
单元目标
1.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初步认识创造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力。
4.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创造中可能遇到的失败,并尝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5.通过创造活动,让学生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课时分配
从小学创造(7课时)1.从问题开始(3课时)a.你有好奇心吗(1课时)b.展开想象的翅膀(2课时)2.创造的快乐(4课时)a.我也能创造(2课时)b.失败是成功之母(2课时)从问题开始 你有好奇心吗 活动目标:
1.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
2.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1—2位自己喜欢的,讲述科学家有好奇心的故事。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 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
4. 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二、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
1. 以大组(小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冯特兄弟)
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
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
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
2. 评出优胜组。小结: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三、问题手册
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
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如:毛毛虫有眼睛吗?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蘑菇是怎样繁殖的?小猫 2 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
3. 全班交流。
4. 小结: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四、故事会
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 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5.小结: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五、好奇总动员
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 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 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 ……
2、请大家象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3、学生先各自写下来,再集体交流。
4、小结: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思考的问题去实践、探索,我们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小小发明家”。
六、课后延伸
1、看一看: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2、做一做:将自己好奇的问题坚持写在问题卡上。
展开想象的翅膀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用人类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事例,感受想象的快乐与重要。2.了解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方法。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由想象力带来的发明创造的故事。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有一样东西,拥有它的人,眼里的太阳是多彩的,心中的世界是迷人的;有它的人,能上天入地,能穿越时间,能回到过去,能奔向未来……你有吗?你想有吗?你想有,就一定能有!那就是一对想象的翅膀!(揭示课题)
二、小小展厅
1.教师:想象曾给人类带来一次又一次惊喜,你课前找到了哪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老师相机课件展示:人类如何发明飞机、潜水艇、蒸汽机、青霉素等内容。
4.小结:人类因为有了梦想所以有了创造,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啊!难怪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呀!
三、想象探秘
1.教师:想象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奇妙,如此多姿多彩,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呢?
2.小组探讨。
3.集体交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设想一切都是可能的;做白日梦,让思想自由飞翔;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
4.学生将教科书第6页的小卡片填完整。
5.小结:大家的方法各有千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快乐吧!
四、有趣的想象树
1. 教师板画一滴水,以“水的自述”的形式导入游戏。
大家好,我是生命之泉—水,我孕育文明,浸润生命,滋养历史,点化自然,我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聪明的孩子们,由我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物呢?
2.师生合作完成“水的分支图”
3.板画若干棵想象树,写上“鸟”“天”“木”等词语。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想象树,合作完成分支图。
4.汇报交流。
五、小结:多有趣的游戏呀。让我们经常放飞想象的翅膀,这会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 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2.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回家后观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活动过程:
一、回想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讲一讲里面的精彩故事。
二、异想天开
1、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你有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
2、创设情境: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的直播现场,愿意把你的奇思妙想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吗?
3、学生各抒己见。
5、评选想象之星。
三、小小设计师
1、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来到了“未来世界”,你们看到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呢?
2、学生交流。
3、和好朋友合作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任何东西,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看谁的创意更合理,更新颖。
4、展示创意,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设计?它的优势在哪?
5、师生评价,颁发最具创意奖。
四、总结
昨天的幻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幻想是明天的希望,我们的幻想通过创造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创造的快乐
我也能创造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2、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3. 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
4. 指导学生制定具体、切合实际的“金点子计划表” 活动准备:
1.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发明创造的各种资料。
2.制作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的专题短片。3.少儿频道《异想天开》节目录象。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智力大比拼
1、我们首先来一次智力大比拼,做两节“健脑操”吧,看谁最爱动脑筋。⑴一个盒子里有六个梨,要把它分给六位同学,使每人得到一个梨,但纸盒里还必须留下一个梨。你看如何分?
⑵用两根火柴棍,不准把它们折断和弄弯,摆成一个正方形。
(附答案:给5名学生每人一个梨,留下一个连盒子一起给第6名学生;使桌边充当正方形的两个边,另外两个边由火柴充当。)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小结:是啊,打破常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那在你眼中,创造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敢于提问;找到一种学习方法;我的新发现;我用自己的办法战胜困难;探索没走过的路……。)
4、瞧,其实我们也能创造!(板书:我也能创造)
二、创造的意义
1.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介绍影响社会进步的一些重大发明创造。如:弓箭的发明;制造石器和陶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近代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的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电灯、汽车、飞机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明,如电子计算机等;人造卫星、载人航天飞船等标志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发明。
3、活动:“人类历史上的发明创造”知识抢答赛。
4、教师小结。
三、创造在身边
1.看教科书第10页中的六个发明创造图片,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发明了什么?
2.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其实,创造并不只是那些绝顶聪明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普通工人、家庭妇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1、你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2、集体交流。
3、小结:他们对生活观察细致,深入生活,善于思考,能找到生活中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它,创造它。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我也能创造
1.看教科书第11页11岁儿童发明冲气雨衣的全过程和第12页爬楼梯车和椭圆形保温瓶的发明过程,说说自己的感受。
2.讲讲自己同龄人或自己身边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3.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发明源于生活,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用品。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创造。大发明是创造,小发明也是创造。注意观察,大胆想象,勤于动手,坚持不懈,我们也能创造。
5、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也能创造!”(师生一齐)
五、指导实践,拓展活动
试着从家务劳动中发现创造的机会,并将“我的新点子”记下来,下节课交流。我的新点子 名称 用途 挂盆器
方便、安全地挂各式各样的盆
给油瓶戴“围巾”
油瓶用完后,油再不会沿瓶子外壁流下来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造的快乐
1.人们常说,把快乐的事告诉朋友,快乐便会变成双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王超,他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
2.读教科书第13页的日记。
3、讨论:王超的快乐,你曾经有过吗?在你的创造实践中,什么让你觉得快乐?
(学生可能会说:当我用自己的方法记住了生字时,我快乐;当我做出了一道难题时,我快乐;当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游戏方法时,我快乐;当我改进了生活中的不方便时,我快乐;当我在进行小制作,攻克了一个难关时,我快乐……)
4.小结:是呀,历经磨难,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那种快乐的心情,只有创造者才能体会到。怪不得有位名人说:“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世人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二、交流新点子
1.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不顺手、不方便、不满意的事,只要对它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就能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记录下自己在家务劳动中发现的新点子,我们现在来交流交流吧!
2.讨论交流自己的新发现或新点子。
三、指导制定“金点子计划表”
1.创造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当我们的脑子里突然有了好主意,就要抓住不放。在动手行动之前,及时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计划表,既可以留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行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
2.出示<<乐乐的“金点子计划表”>> 金点子计划表 名 称 乐乐牌振动枕头 作 用
可在指定时间产生连续振动,达到提醒人起床的目的,同时具有按摩保健功能。
准 备 材 料
微型振动器、枕头、拉链、针线 实 施 步 骤 购买微型振动器 准备带拉链的枕头 将振动器放入枕头内 反复调试,达到最佳效果
3.教师发“金点子计划表”,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填写。4.选样呈现,交流指导。
四、拓展活动
同学们,创造绝不是纸上谈兵,它必须靠行动去实现。任何创造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成功。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请教专家,要注意积累大家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我们在下个月进行一次小创造展示,评选出班上的“创造之星”,一起分享创造的快乐,好吗?
失败是成功之母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 懂得创造中会遇到困难,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3.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活动准备:搜集创造发明的故事。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还记得《充气雨衣的故事》吗?创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现在有这样方便、舒适的生活,都源于人类的发明创造。创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会。
二、体验活动:一笔完成。
1、我们先来画一幅图,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用了几笔完成这幅图?(老师画图,学生数笔画。)
2、提出要求:有人能只用一笔完成这幅图,你能想出好办法用一笔来完成它吗?注意笔画不能重复。
3、学生尝试用一笔完成黑板上的图。
⑴两分钟后,请学生停下来,学生说一说在画图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办法,不能一笔画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是:a四个圈各不相连 b圈与直线不相连 ……
⑵找到一笔画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样克服遇到的困难,继续想办法,一笔画出图形。
4、交流:没有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还想了哪些办法,为什么没成功;成功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用这个好办法,成功地一笔完成图形的。
5、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能开动脑筋,并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11 从中发现问题,找到不成功的原因,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揭示课题
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经历了不同次数的失败,在失败中探索,找到原因,终于成功了,如果没有前几次的失败,也许你就无法成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板书)
四、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
1.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失败是重要的,在创造过程中,失败尤为重要。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大王,他就是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
2.听故事,谈感受。①教师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②学生谈感受
③学生讲自己收集的故事 ④读爱迪生的名言
a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 b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五、实践活动,体验失败与成功
1、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惟有能挺过失败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2、教师:想亲自体验一下失败与成功吗?我这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我解决。⑴我们的钢笔经常需要加墨水,挺麻烦的,有时忘了加,更是令人着急,天天带着墨水瓶,又怕不小心砸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人提议用“双胆钢笔”,你认为这个办法好吗?你能设计一个“双胆钢笔”吗?
⑵学生讨论。⑶学生学写备忘录。
有个小朋友,设计制作了“警用凉爽型太阳伞”,还写了备忘录呢!我们来看一看吧。{读教科书第16页的学生作品} 写备忘录可以把我们的设计制作过程记下来“双胆钢笔”,便于进行总结经 12 验,更好地改进,它也是我们克服困难的见证。
⑷激发学生制作设计“双胆钢笔”的兴趣。
一个孩子用半年多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他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正是创造所需要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留下这样的备忘录,留下我们创造的痕迹。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不怕困难和失败,我们都可以创造,要勇于尝试创造;要知道在创造中困难与欢乐同在,汗水与笑声齐飞。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双胆钢笔”的设计与制作吗?祝你们成功!
六、活动延伸
设计制作“双胆钢笔”,并写好备忘录。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创造广场,实践导行
1、教师:同学们,你们做过“鸡蛋撞地球” 的游戏吗?“鸡蛋撞地球”就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鸡蛋包装后让其从三层楼高处落下,以鸡蛋不碎者为赢。
制作材料:生鸡蛋一只,包装材料不限。
包装要求:鸡蛋必须有二分之一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包裹方法不限。
2、学生分学习小组商讨包装方法,并填写教科书第17页:我的创造过程1—3项
⑴我选择的包装材料: ⑵我选择这些材料的理由: ⑶我准备按以下步骤进行包装:
3、分学习小组进行游戏。
4、游戏后,展示自己的创造设计。
5、填写:我的创造过程4—7项 ⑷在包装过程中,我遇到的困难是:
⑸我是这样解决这些困难的:
⑹我的创造设计成功了(没有成功),原因是: ⑺通过这次创造设计,我的感受是;
6、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参加创造设计的同学谈自己的体会,共同分享创造过程中的快乐。
三、说一说,议一议
议一议: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你的看法呢?
四、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教师:我们现在有多少发明创造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从小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三篇:六年级思品教案
…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一课时)
执教者:奉师附小 姚容
教学内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通过图片、资料的收集等前期活动以及课中汇报交流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到国际声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绩。透过运动员所取得的成就,感受祖国的发展和强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培养学生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让学生通过回忆、查询等多种方式收集图片、文字等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录像资料及多媒体课件,国旗等。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有一首歌,脍炙人口,他传遍世界的各个地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谁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 ?(对,他就是《北京欢迎你 》)你知道北京在欢迎谁吗?
是的。你回答得很 好,世界各国的人们为什么在2008 年都会云集到北京呢?
大家说得真好,你还记得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历史性时刻吗?请看大屏幕,请你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视频中的内容。相信此时大家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那就让我们怀着这种喜悦激动的心情阅读课本中58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放好。是啊,当申奥成功这一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请大家想一想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国家申办奥运会,为什么世界会选择了北京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北京申奥成功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全体起立,请大家齐读课题,读得真好,真是一群充满豪言壮志的中华少年。
二、信息共享,体验感知。1、小组交流:艰辛的奥运历程
是呀!今天的中国,正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我们骄傲,我们自豪,但是回首中国百年奥运路,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百年前,我们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这得从1936年的奥运会说起:(出示课件)请你读一读课件上的内容,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很难受吧,把你心中的愤怒都说出来吧!
我们再追溯到更远的1932年,(播放视频)同学们,刘长春这位奥运先驱的奔跑速度当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却与奖牌擦肩而过,当时,他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啊。比赛结束后竟没有路费回国,你说这样的比赛能赢吗?
从 1896 年到 1948 年,奥运会举办了 14 届,而偌大的中国仅参加了三次,同学们,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在小组内汇报一下,这三次比赛的情况。
资料中介绍了哪几届奥运会?都是在哪一年举办的?
每届运动会有多少运动员参加?结果如何?
刚才各组都能认真地进行交流,老师发现了,我们的同学收集资料的方式很多,而且还非常会倾听,这种学习方法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资料说给全班同学听。
从中国参加的三界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这几届奥运会中,在旧中国时期,中国派出去的运动员很少,而且奖牌都是零的记录。师板书:旧中国 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什么呢?
华夏儿女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这天盼来了光明和希望,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万众欢呼声中诞生了,从此,我们走向了独立自主,正如伟人毛主席所说,(出示课件)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建国初期,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新,每位运动员,每一个中国人盼望着我们的祖国早日富强,希望在世人面前也能一展我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中国共产党继续引领全国人民奋勇向前,1984年,我们的金牌梦 终于变成了现实。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 2、文本对话:强盛的中国国力
请同学们再次看书,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 59 页第二幅图的内容,读过后,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吧,是谁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位居第几?
这是在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运动员终于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第一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奥运赛场上第一次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是什么让我们祖国的体育事业发生着 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是啊,奥运会上这第一块金牌,凝结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自豪,只有新中国,(板书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数据对比:中国的日益强大
日渐富强的祖国在奥运赛场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印记。你还记得中国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吗 ?(播放视频)这位运动员是谁?此时此刻,我们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请你。你都记住了哪些奥运健儿的名字?
(大屏幕出示运动健儿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名字和比赛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都参加了哪几届奥运会?每一届的结果怎样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这张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的一组组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虎虎生威
三、课堂延伸,寓情于行。
今天我们从体育方面看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国力,也让世人看到了已经崛起的民族,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出示:五星红旗,)。此时此刻,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对我们的祖国有哪些美好的祝福呢?
师总结: 多么美好的祝福,是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绚丽多彩。面对五星红旗,我也由衷地祝福祖**亲更加繁荣昌盛,祝福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的“从东亚病夫“到到相约2008”这节内容,仅从体育方面了解到中国不断增强的国力,我国日益增强的地位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四篇:六年级思品教案
1.地球什么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2.知道地球的形状。
3.知道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比例,能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教具准备】
1.地球仪;2.世界地图。【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3.师生探究。①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②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③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带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2.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强观察力。3.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教具准备】
1.地球仪;2.世界地图。【教学过程】
一、听宇航员的心里话 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二、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 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71%;陆地占29%。
三、竞赛
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2.查图比赛。
四、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2.能说出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及名称。【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教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
二、关于地球的名字 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
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
三、读图练习
1.了解“大陆””大洲”“岛屿”。2.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3.了解七大洲的分布。
4.世界上哪一块大陆的面积最大? 5.了解一些大洲的分界线。
原本亚洲的西南角和非洲的东北角是连着的,人们开凿了苏伊土 运河,这两大州被分割开了。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凿了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四、识图活动
1.给七大洲和四大洋排序。2.查图比赛。
找出部分国家属于那个大洲。教后记:
2.世界大家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基本情况。2.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的人口、语言等。【教具准备】 1.世界政区图。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谁知道的国家多。1.一次连续说说国家的名字。2.国家名字接龙。⑴小组活动。⑵班中交流。
二、查图比赛
1.在规定时间里,查找熟悉的国家位于哪个洲。(说的最多的获胜)2.在地图上查找形状特别的国家在哪里。
三、制作人种分布图
1.分组查找不同人种的国家和地区班级交流。
2.在空白世界地图上将人种的分布区填上或做上标记。
四、总结
1.小结学习的主要内容。2.教育学生反对大国霸权主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2.教育学生反对种族歧视和大国霸权主义。【教学重难点】
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教具准备】 1.世界政区图。
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头像。【教学过程】:
一、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
国家:220多个(独立国家:190多个)人口:64亿
领土面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梵蒂冈
二、世界上的人种和语言
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棕色人种 语言:200多种使用广泛
三、活动:向世界说一声“您好” 1.学生说说“您好”。
2.出示课件学说不同国家的语言“您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2.教育学生反对种族歧视和大国霸权主义。【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的人口、语言等。2.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教具准备】 1.世界政区图。
2.世界不同肤色的人物头像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肤色知道的人种有哪些? 2.归纳总结:
在世界居民当中,根据皮肤、毛发和眼睛等外表特征的不同,主要分为四大人种,它们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
二、学习新课 1.提出问题
提问: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知道世界上共有多少种语言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归纳总结
3.异域风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了解“灿烂辉煌的人文遗产” 1.自学12-15页内容。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发表意见。3.制作墙报,在班级展出。
二、各具特色的建筑
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图片在小组、班中交流。
三、世界自然风光欣赏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和、谈感受。
四、总结
五、拓展作业
收集一些国家的服饰、生活习俗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创造的人类文化遗产。
2.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教学重点】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了解“奇异的生活习俗” 1.不同的服饰特点。2.演示各国服饰特点。
3.课件观看:一些穿着不同国家、民族服饰的娃娃、木偶等。4.研究各国饮食文化。①小组研究。
②给大家介绍所研究的国家的餐具。(课件)5.模拟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①师生示范自己所了解的礼仪。①学生表演一些不礼貌的见面方式进行纠正。
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1.说:外国有哪些重大的民族节日,人们怎样欢度。
2.了解许多国家的圣诞节、狂欢节、奔牛节。
3.搜集:法国人的稻草节、保加利亚玫瑰节、西班牙番茄节、美洲万圣节。
三、总结
世界各族人民,虽然服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礼仪禁忌不同,但这些奇特迥异的民族习俗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尊重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习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建筑、自然风光、不同民族的服饰、饮食、礼仪及民族节日等状况。
【教学重点】
世界各国的人文遗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和生活习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出问题
世界上有那些著名的自然风光? 2.学生讨论交流
二、学习新课 1.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
由于世界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地质结构不同,造就了许多壮丽的自然风光,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澳大利亚大堡礁,越南下龙湾,非洲乞力马扎落山。
2.奇特迥异的生活习俗
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民族信仰的不同,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礼仪禁忌。(1)不同的服饰:欧洲人的西服,日本人的和服
(2)不同的饮食文化:欧洲人的西餐,印度人的手抓饭。3.归纳总结
三、课外布置,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教后记:
4.“国际组织”知多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了解当今国际组织普遍的合作与发展的主题。
【教学重点】
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
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等图片。【教学过程】
一、出示联合国总部大楼图(课件)、旗帜认识,了解其含义。
二、自学34-35页内容,思考讨论:
1.联合国是怎样成立的,其目的是什么,联合国有哪些机构?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自己最深的感受。3.谈建议:联合国解决哪些重大问题,给联合国秘书长提个建议。
板书设计:
成立: 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目的: 维护和平安全、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合作、解决问题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当今世界各国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国际合作的道理。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程,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在抗震救灾、疾病救助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
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等图片。【教学过程】
一、世界贸易组织
二、自学教材内容。
三、我的理解: 1.了解世界组织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WTO。2.观看课件。
四、我的调查:
1.媒体了解: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长达15年“复关”和“人世”谈判历程。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贸易额增长情况。3.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的变化。
五、我的发现:
1.说:说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就业、商品种类和价格、与世界各国商品交易等方面的变化。
2.写:将以上发现写下来。
六、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感受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学生参与奥运的热情,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宗旨、性质、主要机构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基本常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
国际组织的旗帜、徽记等图片。【教学过程】
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1.活动:走进瑞士洛桑总部。
知道国际奥委会的总部所在地、组织机构、活动宗旨及奥林匹克精神。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
播放录像资料,帮助了解奥委会的来历、古代和现代奥运会的举办情况、现代奥运会的发展情况。3.活动:接过奥运会五环旗。① 出示五环旗图片,了解象征意义。
②查阅资料,关注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情况,激发民族热情。
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1.活动:认识红十字。2.了解红十字。
①说:说说红十字会在抗震救灾、难民援助、医疗救助等方面的贡献。②观:了解红十字发挥的作用。② 交流:搜集的相关故事图片。3.谈:参与红十字,成为志愿者。
三、其他国际组织
1.展示有关国际组织在一切召开的会议和开展活动的图片,或者是相关的旗帜、徽记,再现当时情景。
2.交流:丰富国际视野,走进世界。
四、总结
5.国际间的交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文和调查,引导学生了解在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以及在外国畅销的中国商品,清楚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好处。【教学重点】
1.清楚国际往来的好处。2.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国际间的商品贸易 1.了解中国市场的外国货。
① 讲一讲家里的外国货。
② 找一找外国制造的商品(课件)。
③ 交流自己做的小调查。
④ 说说自己的发现。2.世界各地的“中国城”。
① 了解外国市场上的中国货。
② 查阅资料:好多国家的中国城唐人街的人们在做什么。3.总结国际贸易的共赢点。
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1.我眼中的外国文化。
说说自己通过看书、读报、观看影片等的感性认识,并在对比、发现中提升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2.我感兴趣的“文化年”。
引导了解:法国“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以及各地的展出活动,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
3.我自豪的中国文化。
①理解中国的武术、京剧、杂技等享誉世界,电影屡获国际大奖。②体会国人自豪,世人敬佩。4.交流:国际文化。
5.小结:要求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对中外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三、总结
1.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2.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外国的图书、影视作品及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友谊。
【教学重点】
1.清楚国际往来的好处。2.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出问题
在我国的市场上,都见过哪些外国商品?你家有哪些商品是外国制造的 2.学生讨论交流 二.学习新课 1.国际间的商品贸易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之间商品贸易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不仅外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商品同样走出国门畅销世界各地。
2.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创建与1863年,它是独立的人道主义结构,是进行卫生救护和救济的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作用:坚持公正和不偏不倚的,监督落实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帮助受武装冲突和国家内部**影响的人们,努力保护和救助战争和内乱的受害者。
3.归纳总结
三、课外布置
国际间的商品贸易的作用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和调查,引导学生了解在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商品,以及在外国畅销的中国商品,清楚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好处。2.了解外国的图书、影视作品及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友谊。
【教学重点】
1.清楚国际往来的好处。2.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提出问题
看过哪些外国图书和影视?从中了解了哪些不同的外国文化? 2.学生讨论交流 二.学习新课 1.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只有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才能彼此之间理解,尊重和欣赏。
在众多的国际文化交流中,最为普遍的是图书和影视艺术的交流,通过看外国的图书和影视片,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同样,我国也有许多优秀的图书和影视作品走向世界,传播着中国的民族文化。
2.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作用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更易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尊重和友谊,可以了解各国的文化,开阔思路,可以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扩大国际影响。
3.归纳总结
三、课外布置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6.地球在哭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2.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教学重难点:
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
1.关于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的最新数据。
2.体现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图片和资料。3.反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图片及相关环境网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地球,以它博大的胸怀和无偿的赐予,养育了我们人类。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的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我们的地球已发出了沉重的呻吟。
二、算一算,读一读,想一想。
1.计算:根据教材51页“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计算每增加10亿人口用了多少年? 2.学生谈谈自己从中发现了什趋势?
3.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4.阅读教材52页资料卡《联合国粮农组织2004年报告为饥饿问题敲响警钟》和《全球相关数据》。
提问:资料卡中的哪些数据使你震撼?阅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于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教育、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教学准备:
1.体现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图片和资料。2.反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图片及相关环境网站。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52、53、54页
思考: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先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说一说,大家评议,教师小结。
吃饭问题 住房拥挤问题 给就业带来很大压力 各种资源能源出现短缺
给教育、交通、卫生、生活等各方面带来许多问题
二、了解环境污染问题
谈话:地球上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现在地球已经在环境上向我们提出“严重警告”。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人口基数大、增长过于快的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吃饭、住房、教育、就业、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活问题。
2.知道简单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知识和危害。
教学重难点:
懂得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的深远意义。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和关注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
反映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的图片及相关环境网站。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55—61页
思考:破坏人类环境的三大公害的什么?大气污染可以导致哪些现象?水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大家评议小结: 三大公害: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大气污染可以导致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现象等。
水污染面临着世界上有12亿人口无法得到清洁的饮用水,平均每小时就有400名儿童死于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
二、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三、小结
7.资源亮出黄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2.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3.知道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现状。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教学准备:
1.收集六种主要资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收集关于矿物开采、砍伐森林、濒临灭绝生物的图片和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但是人类却把地球当成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百宝箱。贪婪的索取,使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资源已向人类亮出黄牌。
二、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1.在小组内学生分别对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种类、矿山和燃料这六种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的材料和相关资料展示与交流。
2.从展示与交流中而得出结论,这些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3.指派学生代表向大家说一说,大家评一评。
三、提问
1.人类要生存就要利用自然资源,他们利用这些资源做什么呢?
2.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整理资料,更细致地了解到了资源使用的哪些情况? 3.小组之间解决以上问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2.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3.知道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现状。
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教学准备:
1.收集六种主要资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收集关于矿物开采、砍伐森林、濒临灭绝生物的图片和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深度调查----森林资源的使用现状
提出问题供学生参考:
1.世界上现存的森林资源有多少? 2.这些森林资源是怎样生成了?
3.世界上森林资源消亡的速度怎样?它们是怎样消亡的? 4.以这样的速度计算,现存的森林资源还可以存活多久? 5.如果没有了森林,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6.人们砍伐树木用来干什么?
7.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用树木加工的产品?
8.这些产品是必须用木材加工能使用的吗?有没有替代的材料?
9.计算:一棵树木加工的纸浆大约可以制作400多张贺卡,自己学校的小学生一年使用的贺卡要消耗多少棵树?全市的小学生呢? 10.我们可以节约森林资源做些什么?
二、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资源种类
给人类的警告
没有了他们的后果
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淡水资源
8.与地球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2.让学生能做一些保护环境的小事。3.让学生知道人类保护环境取得的一些成果。4.让学生知道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做一些保护环境的小事。
教学准备:
1.收集与世界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念日的资料。
2.收集人类在世界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出贡献的资料和信息。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给地球写一封回信,既要写明人类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思考,还要写清楚人类打算爱护地球的决心和举措。
2.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给地球的回信。大家听每个人的人类对地球所作所为有什么思考,对爱护地球有什么决心和举措。
3.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所作所为的一些思考和爱护地球的行动和举措,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4.派小组代表发言,听完后再进行归纳总结,理出几条在生活中可行的举措。
5.小组讨论地球对人类的几点恳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和点锯,改掉你们乱扔垃圾的习惯,别把黑烟囱对者我的保护伞,与你们的兄弟姐妹------动植物和睦相处 6.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几点恳请的理解。7.让学生记住与保护环境有关的这些日子:
2月2日 世界湿地日 3月22日 世界水日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8.课外拓展:我们的家乡在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资源方面,实行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把你知道的写下来,和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地球和人类的对话
和地球和睦相处
保护我们的地球 教师后记:
9.战争的苦难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的一些情况。
2.知道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3.通过分析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懂得只有远离战争,保护和平,才有宁静的生活。4.能够关注战争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懂得只有远离战争,保护和平,才有宁静的生活。
教学准备:
收集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准备一张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有不间断的战争相伴。战争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战争,远离战争,避免人间悲剧再度上演!板书课题。2.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1)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相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和图片。并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两次世界大战的情况。
(2)简单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师讲述:
20世纪初期,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发展变得强大起来。但是由于各国发展得不平衡,各自掠夺的殖民地多少不一样,所以相互之间发生了种种矛盾。德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与匈奥帝国和意大利勾结在一起,组成“同盟国”。而英国为了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与法国、俄国勾结在一起,组成“协约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积极扩军备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站爆发。
20世纪30年代,日本首先强占了我过东北省,并向全国推进;意大利占领了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德国进攻波兰。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又挑起了新的世界大战。
(3)小组交流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恶果,完成板书中的表格。
(4)学生自由阅读资料卡,简单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蔓底登陆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5)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资料。3.小组讨论交流:
(1)战争中儿童有哪些期盼?
(2)历史上的战争中有哪些是正义战争?有哪些非正义战争? 教后记:
10.热爱和平
教学目标:
1.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热爱和平,热爱生活。2.能够为维护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所做出的贡献,自己能够为维护和平尽一份力量。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人们的幸福生活。2.搜集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的照片或故事。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用七彩笔画一画身边的幸福生活的人们;搜集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还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人们快乐的瞬间
2.课堂上在小组内进行绘画、照片、图片展览。体会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描述在和平环境中人们的幸福生活。
举例:在和平的环境里,孩子可以安心读书,老人可以安度晚年;在和平的环境里,家庭才能美满,国家才能安定发展。
4.小组讨论:人人都向往和平。你认为国家和民族之间应该怎样避免战争、和平相处呢?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
5.学生阅读小故事《关于鸽子和橄榄枝的传说》。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常用“橄榄枝”和“鸽子”来象征和平呢?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和平和橄榄枝的图案呢?说一说。(中国红十字会会标,联合国徽记,联合国旗帜等。
6.谈话:今天我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家庭美满幸福,我们的国家安定发展,不能忘记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你知道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付出吗?
7.阅读课文,观看图片。思考:当你们在宽阔的操场上玩耍时,当举国欢腾、庆祝佳节时,你们知道我们的解放军在做什么吗?让学生描述。
在和平年代里,是解放军叔叔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才使我们有了安定、幸福、快乐的生活。
8.让学生看图阅读,了解解放军英勇扑火、奋力抢险等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解放军的可爱之处。
解放军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下保卫着祖国的边疆,而且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解放军叔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是在边疆还是在内地,永远都是我们的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战争年代 付出生命
解放军 守卫祖国
和平年代 排除危险困难 教后记:
11.回顾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师生之间的情谊和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母校生活的热爱。
2、通过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以及乐于参与表达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创设氛围,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回顾交流,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板书设计:
难忘
老师 同学 集体
(五)教学环节: 活动一:点点滴滴忆过去。
教师活动:课件播放歌曲《红蜻蜓》
1、引言:同学们,刚才的歌曲你们熟悉吗?这是当年“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正如歌中所唱“童年就像追逐成长追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升空。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长大了”。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交流难忘的小学时代吧!2.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你最想说什么呢?想一想,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一说。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整理思路后自由发言。
活动二:颂歌声声献老师。
教师活动:从自身体验着手,引导学生感激师恩。
1、谈话:我也有老师,每一次想起他们,我总是想起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候,我在讲台下跟着老师唱。今天,我虽然也站在了讲台上,但我总是不能忘记我在讲台下、座位上跟着我的老师学习、歌唱的情景。请同学们代表老师齐唱这首歌,把它献给你们老师的老师好吗?
学生活动:齐声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师活动:谈话:感谢同学们代表老师唱的这支歌。我深深地感谢每一位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老师。这六年,同学们也都和许多老师一道学习生活。老师给你许多的关爱,最让你忘不了的是哪件事?
学生活动:畅谈师生情谊。教师活动:
1.谈话:老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常常默默地工作到深夜,有一支歌赞美了老师这种甘于奉献的品质。
2.课件出示歌曲题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请同学们把这支歌献给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在歌声响起之前,先请同学们心里默默地想想最想把这支歌献给谁。
学生活动:稍稍想一想,不要求发言,深情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语段,将师爱铭刻于心——“老师的爱,好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老师的爱,恰似一缕春风,抚平了我们内心的伤感;老师的爱,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心间„„忘不了老师温暖的双手,忘不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忘不了老师慈爱的眼神,老师的爱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学生活动:多种形式朗诵。
教师活动:制作“心语卡片”——将心中最想感激老师的话写下来,可直接交给老师,也可以悄悄放在老师的教案中、或夹在作业本中交给老师。(布置课后完成)
活动三:细细品味同伴情。
教师活动:引言:陪伴我们一起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除了可亲可敬的老师,还有朝夕相伴的伙伴。我们不能忘记老师,也不能忘记同窗好友。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本86页中三位同龄人他们与同学之间难忘的相处经历,然后想一想你自己和同学的交往,也来说一说。
学生活动:读课本图文后结合自身实际畅谈同学情。
教师活动:谈话: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我们唱过的《找朋友》这首歌吗?现在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让我们在歌声中回忆和同伴一起走过的这六年时光。
学生活动:齐唱歌曲《找朋友》。教师活动:组织交换课本,互赠留言。
学生活动:互换课本,在教材86页“友谊留言板”内真情告白。活动四:集体快乐说一说。
教师活动:引言:小学生活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参加集体活动了。运动场上大家欢呼雀跃,加油呐喊;联欢会上,大家载歌载舞,快乐游戏„„这样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怎能忘记呢?说一说哪项集体活动给你带来的快乐最难忘?
学生活动:同伴自由地互相说一说,指名部分代表发言。教师活动:组织填写“快乐记忆卡”。
学生活动:填写卡片,把自己最快乐的记忆中的集体活动写下来。活动五:一句话感言。
教师活动:引言:我们用一节课回忆了这六年的小学时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想法、体会用一句话说出来,好么?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课后反思:
12.留下我们的纪念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
2.珍惜纯真而深厚的同学友谊。
3.学会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心告白和真挚祝福,珍藏记忆。
4.同学之间相互鼓励、相互祝福,将小学生活的收获与感受作为初中生活的动力,为共同迎接新的挑战作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知道自己六年来的进步好成长中,倾注了老师们的心血,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感恩之情。
教学准备: 准备一本留言册,也可以有自己个性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给母校的留念 1.讨论交流之母校印象
六年来,学校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改善我们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出谋划策之母校纪念
就要离开培养我们六年的母校了,我们该给母校留下什么样的纪念品呢?我们都出出主意吧,看看谁的想法最有创意?
3.匠心设计之给母校的留念
把你的设计或想法写下来吧,形成一个简单的方案,然后与大家交流,待班上同学们讨论通过再实施吧。
二、给老师的留念 4.讨论交流之老师印象
六年来,教过我们的老师可不少,他们都为我们的进步好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你知道老师们平时的喜好吗?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5.出谋划策之老师纪念
就要与老师分别了,我们该给老师留下怎样的纪念呢?大家都是怎么想的?有哪些“高招”我们一起分享吧。
不仅要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的心语卡片,还可以设计一歌礼物,或者开展一次感谢活动。用我们的双手和真心表达对老师的敬爱。
三、给同学的留言 1.讨论交流之同学印象
六年的小学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好像有很多话还没有说,好多事没有做。快要分手时才感到时间的短暂。我们应该如何珍藏这美好的记忆呢? 2.出谋划策之同学纪念
还是精心设计一本留言册吧。快要自制一本有个性的留言册,也可以到 商店买一本留言册,关键是要设计好留言册的形式和内容。你喜好怎样的表达方式呢? 3.匠心设计之给同学的留言
先把毕业感言写在教材的91页上,此刻的感受最真实、最深刻,作为小学生活宝贵的记忆吧;然后设计你的留言册,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
板书设计:
给母校的留念 留下我们的纪念 给老师的留念
给同学的留念 教后记:
第五篇:人教版思品六年级上册教案(推荐)
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
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设想: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发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 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本课教材共三个专题。
在“文明素养面面观”专题的统领下,呈现的是在社区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与文明社会格格不相入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例举了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的不文明现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无这些不文明现象。同时,让学生在实际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尊重他人的隐私也是现代人有教养的体现。教材从生活中的一米线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了解银行取款、接受机场安检的时候一米线的作用,体验假如自己的隐私被窥探的感觉,从而知道尊重他人隐私是尊重他人,是讲道德的体现。并且将生活中看得见的“一米线”延伸到生活中看不见的一米线,例举了“当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当别人在写邮单的时候”、“别人在交谈的时候”的情景,并提出问题,请思考讨论,我们该怎么做。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在遇见这些我们常见的小事时,不应超越“一米线”,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二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我们该怎样面对。
“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教材第13页提供的是一份评说市民公德水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份资料,明白我们在每个公共场合的行为都在书写着社会的文明形象,我们应该用良好的规范的行为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带来和谐和温馨,同时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本课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 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2.师生谈话。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了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两个范例,一是学生调查关注自己生活的周围,人们休闲活动的状况;二是对“麻将”这一休闲活动方式是否健康提出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多种休闲活动方式,并从自己身边的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的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的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教材呈现的反映新风尚的社区休闲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明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走向文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同时针对小学生休闲活动中的一些流行文化而提供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判断是非,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承接“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这一话题,展示了两个实践活动:新编童谣和自创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编,进一步认识健康文化活动的含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会用健康的活动替代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让学生懂得休闲时光读读书、看看报,也会受益不少,引导学生要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学情分析: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当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范畴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正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的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的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活动二
休闲活动树新风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第二课时)
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4、学会拒绝 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学情分析:
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感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教学理念: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传说故事的方式说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依靠勇气和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后的成功感;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中学生常见的受到诱惑的现象;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
生活中的陷阱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活动二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
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
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小事例: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事例二:x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事例三: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暴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请你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因此,应提倡中学生玩电子游戏;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5、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第二单元
不屈的祖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材内容:《不能忘记的屈辱》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需二个课时)教材分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他们各自的个性。在活动教学中教师只是教育的指导者,意境的创设者、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评价者。
3、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真理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而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4、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活动二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第二课时)
活动三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8、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材分析: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的第2课。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学习形式。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课件出示)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
(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材分析: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情感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让学生了解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和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第二 课时)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5、编写歌颂红军的诗歌和顺口溜,编排小型的歌舞剧。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1、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谁升起的?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调查。
2、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2、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
3、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耻辱。气愤。
【设计意图: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象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
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
1984年15324
1988年52811
1992年16544
1996年16504
2000年28593
2004年32632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光荣 扬眉吐气 骄傲„„)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 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 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
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
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四、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师:(指着课题):中国人──(站立起来了!)【设计意图: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四次对比。】
3告别贫困奔小康 教学目标
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教材分析: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四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2 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为主要学习方式.”
2、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难点: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播放课件)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5、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6、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二课时)
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从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入手,使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学生的学味更浓了,积极性也更高了).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和平发展
国际化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搜集中国离不开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到周边去看看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所以形成了“地球村里的邻居——去邻居家瞧瞧——邻国互访活动——古往今来话邻国”的学习研究思路。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造者、活动的评价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
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
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新 课
标
第一 网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饿形式做一个小结吧。国民
基本情况
特征
我们的命名(例)日本
(见教材内容)
日本人喜爱樱花
樱花之国 第二课时
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练习设计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环球旅行去 教材分析: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较多。本单元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认识、观察及思考问题,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历,能够自己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本设计希望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这种能力继续深入学习,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世界的了解。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教学理念: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教学难点:
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神奇探秘之旅 活动一 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课件:出示“世界之旅”几个大字,并附有旋转地球)师:看,首先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感的埃及的古玛雅。
(课件介绍:说到世界奇迹,人们都会想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金字塔。这些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默默地耸立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成为古代奇迹最为典型的代表。)
(课件介绍:在中美洲的密林中有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遗迹,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丛林中的神殿”的玛雅文明。从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开始,它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给人们带来一个个震惊,又留下一串串令人迷惑不解的疑云„„)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小组交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每位同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小结。用各种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故事、叙述、表演、智力答题、科幻小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活动二 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课件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课件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所以,通往奥林匹克会场的道路,人人自由往来。这就是奥运会的起源。)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凭证。拿起你的凭证,和伙伴们一起畅谈一番吧。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96面的内容
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全班交流:以主持人讲述的方式介绍
(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父亲是宝石雕刻工匠。生平事迹材料不多,据说曾在埃及向当地的祭司学过数学,后来移居意大利南部。他认为数是数学中的基本元素,把数分为奇数和偶数,还提出几何学上点、线、面和空间的概念。最大贡献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商高很早就提出过这个论点,而毕达哥拉斯用数学逻辑的方法证明了这个公式。)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希腊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了不起。你还知道哪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谈谈感想。作业设计:
故事续编:密林深处的秘密
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开放的结尾,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写完成。
(第二课时)
感受现代文明之美与现代艺术之精髓 活动三
跟我来吧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XX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
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瑰宝。然后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记住哟,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胆地畅所欲言。准备好了吗?出发!(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交流、探究:
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断臂维纳斯 分享所了解的音乐家故事
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导游作结束语:旅客们,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预祝各位今晚有个好梦。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了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
作业设计:
向父母介绍自己了解的国家。
3、文化采风 教材分析:
《文化采风》让学生了解世界名城,它们的悠久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在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甚至比新年到来还要隆重、热烈。像在中国人过春节时吃年夜饭一样,人们喜欢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全休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板书设计
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