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分析
第二组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
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
3.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
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5、灰雀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2)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6、小摄影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
”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
”画出有关句子。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4.全班反馈交流。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咧开嘴吩咐准备停当胶卷 秘书杂志社记者突然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五.板书
6小摄影师 喜爱
高尔基小男孩 热爱
对话、细节描写
7、奇怪的大石头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五.教学方针
讨论,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三.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
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 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
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8、我不能失信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妈妈 宋庆龄 到教
伯伯家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板书设计: 爸爸到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教小珍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人物——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课文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提前要多收集名人故事,为语文园地做准备。【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这些名人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中,了解学习他们可贵的品质。
4、收集名人故事,在口语交际中大显身手,能把话说完整,提高交际能力。学写一人一事。【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从平凡的小事中,体会伟人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资料。【课时安排】
5.灰
雀
2课时
6.小摄影师
2课时
7.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8.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第三篇:第二组教材分析
【第二组课文分析】
范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精读课文 备课:《詹天佑》、《怀念母亲》 【教材简析】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詹天佑》和《怀念母亲》,两篇略读:《白色的翅膀》和《中华少年》。《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期间对祖**亲和生身母亲的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则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定决心。【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独自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习本组课文,需要注意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搜集资料的习惯。【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组课文,学生要学会写19个生字和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立志报国。3.理解课文内容。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提高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搜集詹天佑、季羡林以及中国文化因子等资料,进行理解与运用。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关键词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效祖国。【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领会,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学法:对于重点词语应该多读多想,体会其意义和表达的作用。
第四篇:第二组教材分析
第二组教材分析
亲情,自古就是人们讴歌的主题;家庭,历来被人们当作爱的港湾。“黄香温席”、“卧冰求鲤”、“挨仗伤老”、“负米养亲”……这拳拳的赤子孝心,不知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本单元是全册课文的第二组,包括一篇识字课《识字二》和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要求认读68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这组课文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看电视》中,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为足球频道;《胖乎乎的小手》中,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棉鞋里的阳光》中,贤淑的西服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感染了小峰那幼小的心灵,他竟然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月亮的心愿》中,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游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学生们定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学会本单元要求认读的68个生字及会写的30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说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进行口语交际。
二、思想教育: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三、习惯方法
1、留心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是怎 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并试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看谁能从以前学习过的字中发现规律,学会新的字。
3、请学生在看电视的时候注意认字,并将学会的字记录下来。
4、认真读书,抓住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教具准备:投影片、字卡、词卡、挂图、录音机。教学时间:13-16课时
识字2
一、教材分析
古今往来,人们都要求晚辈孝顺长辈。应该怎样孝顺长辈呢?父母教诲要认真听取,有了错误立即改正;长辈如果有了错误,应该真诚地提醒;洗碗扫地,多做家务事,是孝敬父母的真实举动,这就是本课给我们的答案。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3、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二)思想教育:
了解课文内容,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二)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一、教学重点:
学会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二、教学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三、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插图。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认读生字。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3、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对子的韵律美。
(二)思想教育:
了解课文内容,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三)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三、教学难、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五、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插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
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读课文时你发现什么?(三字经)哪位小朋友背诵几句三字经?
2、古人都能如此孝敬父母,咱们应该怎么办?
3、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长辈、对待父母。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能读懂哪些地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讨论。
二、自读课文:
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学习课文:
1、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
2、重点理解几个学生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问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尊长辈”的“尊”字,可用组词的方法理解(尊敬、尊重);
“即改正”的“即”字,可由老师讲解,如果学生说成“立即、马上”等也行;
“承担”一词,有些抽象,不好用书面语言解释,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如“干、做”等等。
3、课文以后,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四、识字游戏:
1、学生认读生字。
2、认记生字,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指导他们采取多种方法识记。
“母”字可以根据“每”字用“减-减”的方法记。“筷”字可以根据“快”字用“加-加”的方法记。根据生字特点,师生合作编一些谜语或儿歌,帮助认记。如:白儿左边虫无脚(貌),重心靠边戴草帽(懂),二十一日有金钱(错),已见反文尾巴小(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语文实践。
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书写;并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识记字形,指导书写。教学难点:母的笔顺。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6个字,包含了上下、左右、独体三种结构,只要抓住重点进行点拨就行了。如三个左右结构的字(洗,认、扫)要写得左窄右宽,“真”字上面的横要写得短些,下面一横要写长,中间是三横等等。“母”字是书写的难点,建议老师从笔顺到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臵作细致的指导。“母”的笔顺是“撇折、横折钩、点、横、点”。
三、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先读读课后“我会读”中的六组字词,再仿照这些字词的样子,从课文中找出5个自己喜欢的字各组两个词。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再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作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四、资料袋 《三字经》片段: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zhù)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侯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啄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侯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教后记:
本课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教学时,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结合学校开展的“负重感母恩”活动,让学生谈谈应该怎样孝顺长辈呢?父母教诲要认真听取,有了错误立即改正;长辈如果有了错误,应该真诚地提醒;洗碗扫地,多做家务事,是孝敬父母的真实举动,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父母为自己操心。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5看电视
一、教材分析
足球迷爸爸明明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到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孝道。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的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二)思想教育:
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三)方法习惯:
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要求认读的14个生字和会写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难点:同上。
五、课前准备:教师:投影片、字卡、词卡。
学生:了解家人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掌握14个汉字。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二)思想教育:
正确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学生们一起去感悟文中的情,去体验家庭的温馨,去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三)方法习惯:
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难、重点:掌握14个生字,使学生感悟要接受别人的爱,并付出自己的爱。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1、猜谜语:(打一家用电器)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板书:电视
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
3、看图: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节目?说说你观察的依据。过渡: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第5课。
二、读文思考,感悟体会
1、读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读准生字,注意“赛”是平舌音,“音”是前鼻音。
2、思考
(1)“我”家看电视,很奇妙,表现在哪里?
(2)读最后一小节,想一想:每人心理都装着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3、讨论 就以上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
问题一提示:(先给时间让学生说,再出示句子分析说明)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关掉,——打瞌睡睡觉。”
奶奶:“奶奶啥时换了频道?——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我们:“不看球赛,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问题二提示:心理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4、感悟
读课文二、三、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话。句一: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句二: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句三: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联系自己家,用“因为……所以……”说话。出示课文后面学习伙伴的提示,练习说话。
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三、逐段朗读,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勾画出课文生字。
2、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方法。例如: 合体字:全(人+王)奇(大+可)妙(女+少)精(米+青)员(口+贝)音(立+日)
部首字:却()赛、完()掉、换、拍()写()
3、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组火车开得快。(2)四人小组接词比赛,看哪组接的词语最长。全()()()奇()()()精()()()赛()()()关()()()员()()()写()()()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生字,语文实践。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教学难、重点: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教具准备:词卡、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认记生字,应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认记。如拆分认记:“女-少-妙”,“米-青-精”,“立-日-音”。再如自编谜语或儿歌认记:大王头上有一人(全),大哥压着可弟身(奇),宝贝小口头上开(员),大米青草一起吞(精)。
二、写字指导
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写、完、家”三个字。本课6个要写的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指导写字时,可以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帮助他们找到书写方法: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都要写的宽扁一些。然后再要求他们以正确的姿势描红和临写。“全、关、完、写”四个字是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需要特别提示,如“全”字,“人”字要写的大一点、宽一点;“完、写”二字,上半部要写小一点。
三、课后活动
观察家里人都喜欢什么电视,学了课文后,该怎么做。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后记: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教学时,我抓住“奇妙”一词让学生体会。同时以最后的问题——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家的表现,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效果很好。
6胖乎乎的小手
一、教材分析
爸吗的双手能工作,姥姥的双手会做饭,兰兰也有一双手,能画画,能写字,能给爸爸拿拖鞋,能给妈妈洗手绢,能给姥姥挠痒痒,肯定还能给别的许许多多的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事情。这就是全家人喜欢兰兰那杀胖乎乎的小手的原因。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运动、关心长辈的美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文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三)方法习惯: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同上
五、课前准备:教师:字卡、词卡、投影片。学生: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学会认读13个生字。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三)方法习惯: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和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同上。
教具准备:字卡、词卡、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激趣,揭题引文
1、看手:叫学生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2、画手:请胖乎乎小手的学生上台,把手压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轮廓。
3、夸手:说说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最能做什么?
过渡:兰兰也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他们全家人都喜欢,为什么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读全文,标上自然段的标号。
2、读完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出示句子:“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4、让学生反复地读,说说自己的理解,说说从这向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把题目中的“胖乎乎”换成什么词?大家是喜欢兰兰的画还是喜欢兰兰的这双勤劳的手?
5、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奶奶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_______。
三、逐段细读,识生字
1、听老师范读,勾划生字。
2、拼读带拼音的生字,朗读带生字的句子,在读中发现容易读错的字。
3、出示字卡,说说自己会认哪些字,并向大家介绍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提示: 换偏旁:伴—胖 站—贴 诗—等 清—情
看偏旁想字意:喜—“口” 墙—“土” 拖—“” 帮—“巾”
扩词熟记生字:
张()()()替()()()鞋()()()变()()()
四、朗读指导,感悟文意
1、朗读第2.6自然段,想想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读。句一: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呀!(重读“小手”)句二: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重读“那么多”、“这一张”)
句三: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重读“大手”、“更多”)
2、创设情境,指导分角色朗读。(1)出示课文插图,联系课文说话。“全家”指哪些人? “这张画”指哪张画?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谁来扮演爸爸、妈妈、奶奶,读读他们的话。
(2)指导分角色朗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重读“拖鞋”:语调上扬)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呀!”(重读“手绢”:笑着读)
奶奶:“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呀!”(重读“痒痒”:夸奖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一角色)(4)老师叙述,请学生表演。
(5)大组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好感叹句、疑问句)
五、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1、出示文末学习伙伴的提示,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书写6个生字,语文实践活动。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6个生字。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心中有他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1、指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再连词、连句读。
2、组词练习。本课有些生字在文中没有连词,可以通过组词这个环节来扩大词汇量,理解字的意思。
3、认记练习。“精-情”、“站-贴”、“蛙-鞋”(换-换);“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韵语)。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认记。
二、制导书写生字
本课上下结构字较多,指导写字时可以结合第5课学习上下结构的书写知识,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描红和临写。半包围结构的字“画”,具有鲜明的书写特点;“画”字下面的凶字框儿不能写得太高,要让被包围的部分多露少包。
三、实践活动:
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你的小手,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出示课后“说说做做”,练习说话。我替爸爸________。我给妈妈________。我帮老师________。我为大家________。
四、延伸拓展
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小手(投影出示): 这双()的小手替()。这双()的小手给()。这双()的小手帮()。这双()的小手为()。这双()的小手能()。这双()的小手会()。
五、课外活动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教后记: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让学生有所感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究课题
课题教学牵动课文教学,因此有必要对本课课题进行一些探究。可以借助书中的插图或放大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双怎样的小手(不局限于书中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板书。随着学生对课文感悟的加深,再来理解课题,这在下面的设计有所体现。
二、感知整体
可以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感知课文的整体。这种感知应该是学生个体的感知,不要局限于标准答案或完整的答案。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兰兰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请上来板书。
2、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兰兰是这样一个小女孩的?”学生快速默读后,教师随面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
三、重点读悟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教学中可以抓住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以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划一划,划出大家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学生反馈后,投影出示: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让学生反复地读,说说自己的理解,说说从这向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把题目中的“胖乎乎”换成什么词?大家是喜欢兰兰的画还是喜欢兰兰的这双勤劳的手?
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一想,演一演。爸爸回家了,兰兰会怎么做,兰兰是怎样主动帮妈妈洗耳恭听手绢的,又是怎样帮奶奶挠痒痒的,大家是怎样表扬兰兰的,兰兰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知道兰兰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我们要向她学习什么。在读、演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在读中感悟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语言文字训练。如体会“替、给、帮”的用法,可以设计以下练习(投影出示):
我会说:
我替爸爸()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
最后一句为弹性设计,让学生自己想想说说。
四、延伸拓展
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小手(投影出示):
这双()的小手替()。
这双()的小手给()。
这双()的小手帮()。
这双()的小手为()。这双()的小手能()。
这双()的小手会()。
说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书中的“胖乎乎的小手”,也不要局限于说是一双勤劳的手,可以是能干的,可爱的,灵巧的,等等。在学生说完后可进一步引导,谁觉得自己的手最漂亮,谁觉得自己的手能干,说一说,并把画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也在无形中渗透了爱劳动,孝敬长辈的思想。
7棉鞋里的阳光
一、教材分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的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
(三)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
四、教学难点:同上。
五、课前准备:教师:字卡、词卡、投影片、录音机。学生:
六、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掌握要求认读的13个生字。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有关心长辈的愿望,还要学会动脑筋,体贴长辈。
(三)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掌握13个生字。教具准备:投影片、字卡。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3.生字教学:
(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5—6段)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知道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六、布臵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扩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指导书写。
学习目标:正确书写6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识认字形,指导书写。教具准备: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划生字。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让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的介绍记住的。(2)老师总结提示:
音难字:照、晒、收(翘舌音)睛(后鼻音)合体字:晒(日+西)睛(目+青)棉 照 被 盖 收 脱 躺 合 眼 摆
2、生字的识记
注意读准翘舌音“照、晒、收”,后鼻音“躺、睛”,前鼻音 学习衣字旁时,可借助“被”字进行,结合“被”字的意思,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用衣字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衣字旁有两点,它是由“衣”字变化来的。认记生字举例:“说-脱”、“很-眠-眼”、“清-精-情-睛”、“给-合”、“日-西-晒”、“目-青-晴”、“衣-皮-被”。谜语:①一条毛巾,挂在木头上(棉)。②家中人一口(合)。
3、写字
本课有四个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出现了两种相同的偏旁,可以分类指导学生书写。“妈、奶”二字都有女字旁,应指导女字旁的写法:⑴笔顺要适当提醒一下;⑵其中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另外,“马”字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及”字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这两个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收”二字中都有反文旁,要从下列几方面指导书写:⑴反文旁是4笔写成;⑵第一个撇要靠上,横的起笔处应在撇的下端;⑶第二撇的起笔处应在横的右端;⑷捺要写得舒展开。“午”字,下横要写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⑴请各组代表在黑板上听写。⑵生字笔画书空。
⑶出示田字格纸块或小黑板,让学生描写,看看谁写得最到位。
⑷自由练写(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收”)。教后记:
这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教学时通过朗读体会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课文中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并说一说在家里自己怎么做的?在巩固练习时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棵知识的大树,树上结满了硕果,每个果子的后面都有一个字,读对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8月亮的心愿
一、教材分析
郊游,可以饱览山川秀美的风光,可以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可以忘情地欢呼雀跃,可以尽兴游戏玩耍,不光孩子们喜爱,大人也非常喜欢。珍珍也很想去郊游,说不定她也像月亮姐姐看到的那个正在睡觉的小姑娘一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她知道,妈妈的病还没好,需要人照顾。如果自己去郊游了,谁给妈妈端水,谁给妈妈拿药?她想,妈妈病了,照顾妈妈最重要。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去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是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有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的每一个人的主题。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形成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举动。
(三)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除认字写字外,本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上。
四、教学难点:同上
五、课前准备:教师:字卡、词卡、投影片。学生: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14个汉字及词语。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形成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举动。
(三)方法习惯:
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习惯。教学难点:
除认字写字外,本课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上。教学难点:同上
教具准备:字卡、词卡、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拼读:心愿。
2、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3、导入: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大声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一拼,划出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生字,识记生字。以各种方法读读,记记。如开小火车,小组讨论,小老师领读等。
3、再读课文,给课文标上 段落序号,想一想: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4、反馈交流,出示句子,读一读。让明天有个好天气。明天还是下雨吧!
5、指导朗读课文二八两段,了解月亮的矛盾心理。
6、质疑激趣
月亮刚开始说去跟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想让明天下雨?他的心愿怎么前后不一样?
三、深读课文,开展辩论,体会月亮原给每个人都带来快乐的美好心理。
1、轻声读文,仔细想想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前后不一样?
2、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3、开展辩论:如果你们明天要去郊游,你喜欢哪个愿望?说说你的理由。
4、看看月亮是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开心的?朗读最后一段课文。
5、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谁?请你夸一夸: “月亮,你 ” “珍珍,你 ”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或几段课文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
2、反馈读,评议。教师做适当的示范读。
3、分角色读。
五、课本剧。
演一演珍珍照顾妈妈的情景。更深的体会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六、课外拓展,活动实践。
1、故事《乌鸦反哺》,《乌鸦爱妈妈》
2、学习月亮为他人再许个心愿。(揭题时,学生可能都为自己许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语文实践。学习目标:正确书写6个生字,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识记字行,指导书写。教具准备:词卡、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讨论上节课布臵的问题
二、学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1)读课文找生字读(2)自读生字表中的生字。(3)互读,互查。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2)按序将生字贴在黑板上,要求自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快。读后开展计时读字比赛。(3)打乱生字后指名读。
3、教师检查记生字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记?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生字找一找。在学生找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记得?还可以回忆一下学过哪些偏旁的字。
(2)其他难记的字。可在教师的帮助、启发下进行识记。
三、巩固生字
教师课前准备好课件或投影片:将结构相同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学时依次出示给学生看,学生读后找出其中的秘密。读过生字,同座比赛组词,最后出示全部生字,让学生快速读,拍手读、比赛读。
四、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点、难点。(1)“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
(2)“太”字是“竖撇”,写好“竖撇”,最主要的是要“先竖后撇”,就是先写竖,由竖中弯下写撇。
(3)“气”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学生书写。
3、学生在书上练写,教师评价。
五、听故事或交流课外阅读情况。资料袋
1、乌鸦反哺
《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从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2、听故事,念童谣。故事:《乌鸦爱妈妈》
经过妈妈的精心哺育,小乌鸦渐渐长大,它长得又高又壮,飞翔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乌鸦。而乌鸦妈妈渐渐衰老,终于飞不动,整天只能坐在窝里。
大乌鸦捕虫的技术非常好,它每次出去找食,总会想到妈妈在鸟窝里,肚子一定很饿。大乌鸦将虫子带回家,让乌鸦妈妈吃饱之后,自己才吃剩下的。附近的鸟类都称赞大乌鸦非常孝顺。
有一天,森林发生大火,鸟类纷纷逃离。大乌鸦想带着乌鸦妈妈飞离灾区。妈妈飞不起来,大乌鸦非常紧张,绕着大树飞来飞去。
“孩子!你赶快逃走吧!不要管妈妈了。”乌鸦妈妈说。“不!我不能丢下妈妈!我要想办法救妈妈。”大乌鸦说。其它鸟类也都劝大乌鸦不要管妈妈了,自己逃命要紧。“不!我要留下来救妈妈。我爱妈妈。”大乌鸦不肯飞走,它用力鼓动翅膀,企图将大火扇灭。
火势还是很猛烈,大乌鸦凭着一股孝心、勇气,决心要与森林大火搏斗。其他鸟类看见大乌鸦并没放弃,深受感动,纷纷飞到它的身边,一起鼓动翅膀,希望能将大火熄灭。忽然间,刮起一阵大风,吹来浓浓的乌云,一场大雨将森林大火浇灭了。大乌鸦得到风、雨和百鸟的帮忙,阻止了这场森林大火。它就了乌鸦妈妈,也救了整座森林。
又湿又累的大乌鸦飞回鸟窝,乌鸦妈妈张开双翅,紧紧抱着它:“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童谣:《大乌鸦》
大乌鸦,抓只虫虫喂妈妈。我要学习大乌鸦,爱爸爸,爱妈妈,做个孝顺的好娃娃。教后记 :
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有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的每一个人的主题。我在教学时结合学生三、八节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对整个单元思想教育的一个总结。本课识字教学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自学生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自学后学生汇报,让学生当“小老师”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这个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这样在口语交际时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准确性,流利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园地二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大部分内容。
“我的发现”有两项内容:一是识字,让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认识6个生字;二是读六个带有“张”字的词语,体会“张”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意思,即一字多义。日积月累包含三个内容:“我会读”要求读一些常用词语,在积累词语的同时巩固生字;“读读背背”要求读背一首小诗《鞋》。这次口语交际的题目是《我该怎么办》。展示台“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从电视上认识的汉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主识字的好习惯。学习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加加减减的办法,识记生字,了解汉字规律。
2、掌握6个生字。
1、感性认识多义字。
2、通过认读词语,背诵儿歌,增加识字量。积累语言。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的能力。
二、思想教育:
1、通过展示识字量等游戏,增强自信心。
2、通过口语交际,帮助小伙伴出主意,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
三、方法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信心。
2、指导学生帮助伙伴出主意,说好一段完整的话。
3、扩展识字量。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学习目标:
1、通过加加减减的办法,识记生字,了解汉字规律。
2、掌握6个生字。
3、感性认识多义字。教学重、难点:
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来学习汉字。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1、我的发现包括三部分内容。读小伙伴的话,自学第一部分。
漂 完
票(火车票)元(元旦)飘 园 植(植树)篇(一篇小说)直 扁
值(值日生)遍(漫山遍野)
1、交流你的发现:哪些字可以用减一减的办法来记?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来记?
1、认读词语。
2、扩词游戏。
3、你可以用减一减和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哪些字?
(一)我会认: 出示字卡。
票 元 旦 值 篇 遍
1、排火车读。
2、扩词游戏。
3、抽字卡读
4、造句。
(三)读读想想
1、认读生词。
张贴 一张画 东张西望 开张 张爷爷 张开嘴巴
2、讨论词义
你读懂了哪个“张”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动作演示。
3、情景表演。
4、造句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展示台
学习目标:通过认读词语,背诵儿歌,增加识字量。积累语言。
教学难、重点:积累语言。教具准备:词卡。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了解内容:
浏览课本,日积月累包括几部分内容?
二、我会读:
1、认读词语
父母 子女 眼睛 医生 太阳 喜爱 照顾 改变 离开 摆动 精彩 奇妙 认真 欢乐 生气 事情 变化 另外 刚刚 完全
2、用词造句
如“照顾、精彩、奇妙”等。
3、有感情地朗读词语,指导语气。
三、读读背背:
1、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首儿歌分几个小节?接读课文。
3、你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
5、练习有感情背诵。
四、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你在看电视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展示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2、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信心。
3、指导学生帮助伙伴出主意,说好一段完整的话。教学难、重点:同上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1、创设情境
最近,我们学了很多写关心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了很多家务事。有没有爸爸妈妈不让做家务的情况?(如果没有,可介绍教材中的例子)
2、引导倾听(1)这位同学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需要同学们为他想想办法。大家愿不愿意啊?
(2)如果真想帮助他,就得仔细听听他的介绍,搞清楚为什么爸爸妈妈没让他做家务,然后再替他想想办法。下面就请这位同学介绍,我们认真听,要边听边想:他父母为什么不让他做?怎样才能说服父母?
3、讨论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劝说父母让他作家务了?
4、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父母、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父母的过程。说服“父母”后,请“父母”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5、上台表演 挑代表在全班表演。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 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专题是 “ 灿烂的中华文化 ”。简短的 “ 导语 ” 点明专题之后,《孔子拜师》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综合性学习提示 ”,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最后,在 “ 语文园地 ” 的 “ 口语交际 ” 中,让学生交流在 “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 “习作 ”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日积月累 ” 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 “ 展示台 ” 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 “ 综合性学习” 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6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些关联词语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会认 2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
2、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12——14课时
《孔子拜师》2课时
《盘古开天地》2课时
《赵州桥》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语文园地五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指导1课时
习作修改1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1课时
语文基础知识1课时
17、孔子拜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六、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七)、总结课文:
孔子和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诲、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佩服。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
九、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拜
孔子
师(老子)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8、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己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己的小伙伴们看。
(六)、教师总结:
中华神话故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值得去读一读。(七)、板书设计:
天
盘古 开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地
19、赵州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品读课文
1、课件展示赵州桥图片,说说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
2、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②交流汇报,结合课件,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③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④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⑤熟读成诵,内化课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总结课文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干给我们留下了如此雄伟的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骄傲。同学们,你们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你们同样可以为后人留下你们创造的奇迹。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学重点:
朗读全文,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②“我要请教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同学们努力学习,打开中华民族文化这座宝库去探索、追求吧!板书设计: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多
街市热闹
桥头趣景
……
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